长沙市“十二五”规划纲要(一)
关于湖南省家庭教育(1)

关于湖南省家庭教育“十二五”规划课题审定立项的通知各市州教育局关工委,有关县市区教育局关工委,各有关学校:自《关于湖南省家庭教育“十二五”规划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湘教关委…2011‟10号)下发以后,各有关单位和个人积极响应。
截至11月底,共收到申报课题216项。
经专家审定,在申报的课题中确定188项课题同意立项,并从中确定了重点课题55项(见附件)。
根据重点课题由省、市州、县市区三级共管,以省为主;一般课题由省、市州、县市区共管,以市州为主的原则,省家长学校研究会将根据课题申报单位或课题主持人的申请,对部分重点课题进行开题论证;一般课题则由市州或县市区自行组织开题论证。
未批准立项的课题如果要求补充立项,请课题主持人根据初审意见进行修改以后,于12月30日前再报省家长学校研究会审定。
经评审同意立项的课题,每个课题需缴纳立项评审费400元,请申报课题的主持人于12月15日前,将课题立项评审费交省家长学校研究会秘书处。
在收到立项评审费后,秘书处即寄出课题立项通知书(到秘书处来缴费的,可将立项通知书带走)。
一、银行转账:户名:湖南省家长学校研究会账号:054301040005669开户行:中国农业银行长沙育新支行二、邮局汇款:户名:湖南省家长学校研究会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教育街11号(邮编:410005)完成转账或汇款后,请邮件通知本会:hnsjzxxyjh@电话:0731―82251272(兼传真),82564431。
联系人:杨翼丞薛根生备注:来款时请尽量采用银行转账或邮局汇款,并注明来款人和来款单位。
避免选择在银行现金存入账号方式,这种情况下,不能显示来款单位和来款人信息。
附件:湖南省家庭教育“十二五”规划课题批准立项名单湖南省家长学校研究会二O一一年十二月六日附件1:湖南省家庭教育“十二五”规划课题批准立项名单一、长沙市(27项)二、株洲市(2项)三、湘潭市(5项)四、衡阳市(35项)五、邵阳市(41项)六、岳阳市(11项)七、常德市(10项)八、张家界市(3项)九、郴州市(5项)十、永州市(7项)十一、怀化市(17项)十二、娄底市(13项)十三、自治州(8项)十四、省直(4项)说明:除在备注栏注明为重点课题外,其余均为一般课题。
“十二五”时期湖南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十二五” 时期湖南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域战略,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的区域发展格局。
当前,我省区域发展不协调、城乡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滞后的问题仍然存在。
省委九届十次全会提出,按照优化提升环长株潭(3+5)城市群、加速崛起湘南、扶植发展大湘西的要求,优化空间布局,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这将是今后五年我省实现跨越发展、富民强省战略的必由之路。
一、区域协调是湖南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坚持以“四化两型” 为引领,统筹推进环长株潭(3+5)城市群、湘南地区、大湘西地区协调发展,是我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崭新思路,也是我省坚持在发展中转变,以转变促发展,推动经济社会走上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1.世界普遍高度重视的现实问题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在世界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存在。
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区域经济与全球经济协调发展,既是各国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更是当前国际合作与交流当中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也1是我国在促进与改善双边或多边关系中所坚持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策略。
一方面,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本国内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各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内容,是进行合理的空间规划及特定区域的有效管理。
在空间规划方面,德国、荷兰与日本等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比较长的空间规划历史,如德国关于空间规划的法律最早可以追溯到1900 年的《萨克森建筑法》。
在对人口过密地区、欠发达地区、生态地区等特殊地区的管理方面,发达国家的主要做法,是通过立法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律基础和组织保障,通过实施控制、鼓励等区域差别政策推动后发地区产业发展。
这方面最具典型意义的是美国的西部开发和国家公园管理制度。
美国西部开发是世界上落后地区成功开发的典型;而它的国家公园制度是世界上建立最早的国家公园制度,已有130 多年的历程,经过多次革新,体制相对完善,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在美国自然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美国国家公园系统共有20 个大类288 个单位,主要可分为自然区域、历史文化区域和休闲消遣区域,约占全美总面积的%。
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长沙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长沙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长沙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5.25•【字号】长政发[2011]6号•【施行日期】2011.05.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长沙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长政发〔2011〕6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直机关各单位:《长沙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已经长沙市第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现印发给你们。
请按照《纲要》的总体要求,做好本区、县(市)及单位、行业的专项规划,并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确保《纲要》提出的各项目标如期实现。
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二〇一一年五月二十五日长沙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目录第一章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率先基本建成两型城市和实现全面小康第一节发展基础第二节发展环境第三节总体要求第四节主要目标第二章实施全域功能分区优化城乡空间布局第一节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第二节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第三节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第三章坚持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拉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第一节推动消费转型升级第二节促进投资合理增长第三节积极扩大对外贸易第四章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第一节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第二节提升发展先进制造业第三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第四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第五节推动产业集聚发展第五章提升城市综合功能加快城市国际化进程第一节推进城市功能现代化第二节加快建设“数字长沙”第三节提升城市发展品质第四节提高城市开放水平第六章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第一节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第二节推进城乡产业融合互动第三节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第七章加快两型社会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第一节建设大河西先导区第二节推进资源节约第三节改善生态环境第八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第一节推进科技创新第二节推进教育强市第三节建设人才强市第四节优化创新环境第九章大力推进文化发展建设国际文化名城第一节繁荣发展文化事业第二节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第三节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第十章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第一节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第二节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第三节协调发展社会事业第十一章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第一节创新社会管理体系第二节加强社会法治化建设第三节健全公共安全体系第十二章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一节构建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体制机制第二节加快完善市场配置资源的体制机制第三节大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长沙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1月16日长沙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长沙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长沙市委关于制定长沙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长沙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谋划和具体部署,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组织和团结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
长沙市公务员考试笔试真题及答案

长沙市公务员考试笔试真题及答案第一部分常识判断1.2024年1月30日,首届中国·吉林()滑冰马拉松挑战赛在吉林白山举行。
本次滑冰马拉松赛道单程全长10.5公里,是第一次()在上建设滑冰赛道。
A.嫩江B.鸭绿江C.松花江D.牡丹江【答案】:C2.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报告,2023年,我国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连续五年稳步提高。
A.39.6%B.59.6%C.49.6%D.29.6%【答案】:A3.自然资源部近日发布消息,我国在()探获锂资源近百万吨,是亚洲迄今探明最大规模伟晶岩型单体锂矿。
A.青海西宁B.四川雅江C.江西南昌D.四川广安【答案】:B4.据厦门海关统计,福建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连续()年保持增长,2023年进出口总额达10089.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创历史新高。
A.52.6%B.82.6%C.42.5%D.33.2%1/ 14【答案】:B5.商务部消息,2024年前两个月我国货物进出口6.6万亿元,增长(),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A.7.8%B.8.5%C.8.6%D.8.7%【答案】:D6.节假日高速公路七座及以下的小型客车免费通行。
这一举措有利于()A.克服生产过剩,促进经济发展B.减少税费收入,促进收支平衡C.增加车辆出行,保护自然环境D.降低出行成本,刺激消费需求【答案】:D7.匾额是中国古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示建筑物的性质,下列匾额与建筑物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明镜高悬——贡院B.万世师表——关帝庙C.正大光明——乾清宫D.还我河山——武侯祠【答案】:C8.下面哪句是道家语:()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B.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C.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D.然则旋岁偃岳而常静,江河竟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何复怪哉?【答案】:C9.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十二五规划基本内容

“十二五”规划(基本内容)中国是从1953年开始制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就简称为“一五”,然后以此类推。
“十二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二五”规划的起止时间:2011-2015年。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22)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把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抑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强化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完善节能法规和标准,健全节能市场化机制和对企业的激励与约束,实施重点节能工程,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抓好工业、建筑、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节能。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增加非化石能源比重。
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加蓄积量,增强固碳能力。
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气候事件能力建设。
建立完善温室气体排放和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制度,加强气候变化科学研究,加快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
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积极开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2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加强规划指导、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完善法律法规,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
加快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加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鼓励产业废物循环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和垃圾分类回收制度,推进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化。
开发应用源头减量、循环利用、再制造、零排放和产业链接技术,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
(24)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
落实节约优先战略,全面实行资源利用总量控制、供需双向调节、差别化管理。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指南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指南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附件: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课题指南选题说明:1、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指南旨在引领和团结全省广大教育科学工作者,围绕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建设教育强省、推进富民强省大局,研究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回应国家和我省需要以及群众关切的教育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问题。
重视以创新为导向的基础研究,加强基于证据的决策研究,强化以标准和模式为主导的实践研究,体现教育科学研究的全局性、前瞻性、综合性、战略性,提高选题的针对性、应用性、对策性、实效性,形成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创意、经验、理论、制度、模式、标准,促进研究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
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幼儿园应重视教育教学研究中具有全局性、普遍性和应用性的问题研究,一般选题不要太宏观也不要过于微观,突出“小、精、实、新”。
2、课题指南所列内容,除重大招标课题外,不完全是具体的课题名称,大部分是选题的参考领域、方向或范围,请结合自己的研究专长、工作实际自拟课题题目。
一、省级重大招标课题(5项)1、湖南省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研究研究要点:湖南学前教育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调查研究;发达国家和地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国际比较研究;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基本要素研究;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制度的研究;建设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保障体系的重大措施及对策等。
2、湖南省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实证研究研究要点:高水平大学的内涵与要义研究;发达国家一流大学建设的国际比较借鉴研究(包括办学目标定位、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教学保障、经费投入、学校管理等方面);目前湖南省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现状和问题研究;建设湖南高水平大学的主要目标、重大任务、实现途径与对策等。
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范围

武汉及其周边城市群
湖北省
武汉市、黄石市、鄂州市、孝感市、黄冈市、咸宁市、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共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3个县级城市
5.94
长株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市群
湖南省
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共3个地级城市
2.8
成渝城市群
四川省、重庆市
重庆市、成都市、自贡市、泸州市、德阳市、绵阳市、遂宁市、内江市、乐山市、南充市、眉山市、宜宾市、广安市、达州市、资阳市,共1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
21.07
珠三角
广东省
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江门市、肇庆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共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
5.47
辽宁中部城市群
辽宁省
沈阳市、鞍山市、抚顺市、本溪市、营口市、辽阳市、铁岭市,共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
6.5
山东城市群
山东省
济南市、青岛市、淄博市、枣庄市、东营市、烟台市、潍坊市、济宁市、泰安市、威海市、日照市、莱芜市、临沂市、德州市、聊城市、滨州市、菏泽市,共1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
22.14
海峡西岸城市群
福建省
福州市、厦门市、莆田市、三明市、泉州市、漳州市、南平市、龙岩市、宁德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共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1个正厅级实验区
12.4
山西中北部城市群
山西省
太原市、大同市、朔州市、忻州市,共4个地级城市
5.69
陕西关中城市群
陕西省
西安市、铜川市、宝鸡市、咸阳市、渭南市、杨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共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1个副省级开发区
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范围(表格)
区域
省份
城市
面积
(万平方公里)
十二五规划-信息化发展纲要

第十三章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
加快建设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
第一节构建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统筹布局新一代移动通信网、下一代互联网、数字广播电视网、卫星通信等设施建设,形成超高速、大容量、高智能国家干线传输网络。
引导建设宽带无线城市,推进城市光纤入户,加快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建设,全面提高宽带普及率和接入带宽。
推动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和在重点领域的应用示范。
加强云计算服务平台建设。
以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为重点,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标准,实现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促进网络互联互通和业务融合。
第二节加快经济社会信息化
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
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完善面向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服务,推动面向全社会的信用服务、网上支付、物流配送等支撑体系建设。
大力推进国家电子政务建设,推动重要政务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建设和完善网络行政审批、信息公开、网上信访、电子监察和审计体系。
加强市场监管、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重要信息系统建设,完善地理、人口、法人、金融、税收、统计等基础信息资源体系,强化信息资源的整合,规范采集和发布,加强社会化综合开发利用。
第三节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
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完善信息安全标准体系和认证认可体系,实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风险评估等制度。
加快推进安全可控关键软硬件应用试点示范和推广,加强信息网络监测、管控能力建设,确保基础信息网络和重
点信息系统安全。
推进信息安全保密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信息安全保密防护体系。
加强互联网管理,确保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总体要求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省委“四化两型”战略部署,按照“又好又快、率先发展”的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以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为动力,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提高城市国际化水平,加快产业高端化进程,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创新发展“两型”化模式,加强城市法治化管理,率先基本建成“两型”城市和实现全面小康,努力把长沙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品质、人民引以自豪的创业之都、宜居城市和幸福家园。
86
约束性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
%
70
89
约束性
城镇职工失业保险覆盖率
%
74
78
约束性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
%
90
96
约束性
城镇化率
%
61
.5
导向性
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
%
2
2
预期性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
50
50
导向性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19100
9
22814
12.9
预期性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第二节发展环境
“十二五”时期,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背景下,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全球化、市场化的趋势没有根本改变,世界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朗。但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全球经济总体上进入发展增速减缓和结构加速转型时期。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巨大,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未来五年,我市正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机遇期、实现全面小康的决战期、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期、奠定城市格局的关键期,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
——未来五年是率先实现小康的决战期。率先实现全面小康,是历史赋予的重大使命,也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期待。我市2007年提出了到2012年率先基本实现小康的奋斗目标,目前全面小康的总体实现程度达93.5%,其中经济发展、生活质量、资源环境的实现程度突破了95%,距离全面小康的目标十分接近。这就要求我们“十二五”期间,必须更加注重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打好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总决战,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的各项目标,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民生利益切实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高。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22814元和10640元,分别年均增长12.9%和17.6%,年均增长率在中部省会城市排名第一。社会保障体系日臻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全面启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6.0%。深入开展创业富民活动。五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52.6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以内,实现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被评为中国十大创业之城和全国首批创建创业型城市。安居工程建设大力推进。建立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率先实施经济适用住房货币化补贴,着力改造棚户区、危旧房、城中村和筒子楼,解决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保障户数8万余户。市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长沙连续三年获得“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
——“两型”建设初见成效。成功获批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沙的改革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狠抓资源节约。探索建立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标准,坚持以标准促进节地;积极做好国家节水型城市试点工作,铺开了管网改造、中水回用、雨水收集等一批示范项目;率先全国出台绿色建筑标准,应用绿色示范技术,推广绿色节能建筑,2010年被列为全国建筑节能试点城市。节能工作成效显著,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比2005年下降约20%。推进产业退出。全市共取缔关闭污染企业360家,淘汰退出、限期搬迁和停产整治58家。坪塘老工业基地13家建材化工污染企业全部退出,成为全国传统工业区再生改造、生态修复和污染治理的样板工程。加强环境治理。以“环境保护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加强污染整治、设施配套和环境改善。创立环境资源交易机构,健全环境风险责任机制,实施流域环境补偿管理,出台环境经济引导政策,为环境治理提供了有力保障。着力生态修复。建成城市林业生态圈2.34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3.4%,城市绿化覆盖率38.5%。新建13座污水处理厂,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2.6%。长沙荣获联合国“人居环境良好范例奖”,被评为全国森林城市、卫生城市、绿化模范城市、优秀旅游城市、十佳休闲宜居生态城市。
第一章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率先基本建成“两型”城市和实现全面小康
第一节发展基础
“十一五”时期是长沙战胜严峻自然灾害、经历重大风险挑战、取得显著发展成就的五年,也是长沙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受惠最多的五年。五年来,全市上下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两型社会建设为引领,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全面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呈现又好又快、率先发展的良好局面。
——城市品质不断提升。城市布局优化。大力推进跨江发展,加快大河西先导区滨江、梅溪湖、大学城、洋湖垸等片区建设,拉开了城市发展的东西两翼。提质改造主城区,大力推进棚改工程和城市综合体建设,重点打造武广新城、省府新城、南湖新城、新河三角洲新城、滨江新城等五大新城,初步形成了河西与河东共同发展、新区与老区协调统一、城市与农村相互促进的城市格局。城市功能增强。五年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800亿元以上,初步形成了功能性、枢纽型和网络化的城市框架。武广高铁长沙车站建成投入使用,南北货站迁建工程基本完成,沪昆高铁、石长铁路复线、地铁1号线和2号线、长株潭城际铁路和福元路湘江大桥、湘府路湘江大桥、南湖路湘江隧道、营盘路湘江隧道等一批重大工程开工建设;三环以内全长88公里的“一江两岸”全线贯通;黄花机场改扩建、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顺利推进;长沙引水及水质环境工程建成运行。城市形象提升。连续三次评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城市。新建和提质改造城市公园4个、社区公园27个,浏阳河风光带、圭塘河风光带、岳麓山桃子湖景区、橘子洲生态文化园相继建成,展现了“山水洲城”的新风貌。对外开放水平稳步提高。引进战略投资者、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以及“走出去”战略取得积极成效,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7.9%,五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87.8亿美元。
长沙市“十二五”规划纲要(一)
长沙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011年1月16日长沙市第十三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长沙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长沙市委关于制定长沙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长沙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谋划和具体部署,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组织和团结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
亿元
1431
14
1812.1
19.3
导向性
地方财政收入
亿元
280
15
506.3
29.4
预期性
进出口总额
亿美元
51.7
14
61
17.9
导向性
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
亿美元
[56]
[87.8]
导向性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
[15]
[20]
约束性
城镇登记失业率
%
<5
2.9
约束性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
%
78
——未来五年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机遇期。今后五年,尽管国际国内环境错综复杂,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十分难得的历史机遇,主要是: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双推进,扩大内需处于“黄金期”;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双驱动,新兴产业发展迎来新空间;发达国家制造业和服务业双转移,扩大和提升对外开放面临新机遇;实施中部地区崛起和两型社会建设双战略,长沙面临政策叠加优势。“十二五”期间,长沙发展的态势将更加强劲、增长的基础将更加坚实、率先的优势将更加明显,是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教育事业协调发展。城乡义务教育实现“一费制”全免,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取得新的突破,终身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全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职业教育步伐明显加快,市级以上示范性职业院校达68所,成为全国职教先进城市之一。文化日益繁荣兴旺。大力实施文化强市战略,文化产业优势提升,文化事业加快发展。太平街等历史文化街区得到修缮,“两馆一厅”等标志性文化设施主体竣工,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载体初具规模。医疗卫生不断改善。公共卫生体系基本建成,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基本形成了“15分钟社区卫生医疗圈”。卫生资源人均占有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建立健全质量标准体系、产品检测体系、监管责任体系、社会诚信体系和法规制度体系,食品安全城市建设取得良好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