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结构砌体砌筑注意事项
二次结构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

二次结构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
1、构造柱钢筋箍筋弯钩135°钢筋搭接区箍筋加密高度为
500mm。
2、墙体每间隔600mm高沿墙通长设置2@6钢筋。
3、伸入构造柱的拉结筋要弯钩,圆钢180°,螺纹钢90°,伸入
柱内长度120mm。
4、砌体灰缝水平12-15mm,立缝不大于20mm。
5、卫生间、厨房均做砼止水墙,支模要求位置正确,门洞留设要
准确,模下口用铁丝拉紧,上口锁口并且固定牢固不得位移,墙内严禁使用水泥砖块做撑棍。
6、所有砼的浇筑要密实,不得出现空洞、麻面。
7、所有马牙搓均做45度坡角。
8、砌筑前所有砖必须提前浇水,
9、窗压顶均为100mm,配筋:水平筋2根Φ8,分布筋Φ6@200.
门窗过梁厚度:洞口≦1.5米时为100mm,配筋:水平筋2根Φ8,分布筋Φ6@200.≧1.5米时为150mm,配筋:水平筋4根Φ8,箍筋Φ6@200.两端各深入250mm.所有砼构件均现浇。
三队项目部
2016年1月4日。
二次结构及砌体技术交底(enh) - 副本

四、顶砌或塞缝要求
● 1、墙体砌筑到离顶板或梁时,应留一定空 隙(约16-18cm高),待填充墙砌筑完并间 隔14天后,用灰砂砖斜砌顶紧;
● 7、沿墙高每隔400mm(加气块)/450mm(泡沫砖)配置2φ6的拉结钢筋,并且要与承重墙、柱拉结连接,伸入 墙内至少1m。
● 8、窗台压顶最薄处厚度不小于100mm,根据《珠海市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工程专项技术措施》要求, 入墙长度不小于400mm,不应出现蜂窝、开裂等问题(100的墙体为2C12,200的墙体3C12;6@200 )。
● 2、后砌隔墙,当墙长>5m时,墙顶部应与梁或板拉接,构造按图集12G614-1第16页大样5施工。 墙长≤5m时,后砌隔墙顶部拉结按图集12G614-1第16页大样4施工。
七、注意事项
● 3、蒸压泡沫(或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墙高2~3m(100~120厚墙)或2~4m(180~350厚墙) 时,在中部沿砌块墙体设置通长钢筋混凝土浇筑带。甲方要求厚度100mm。
● 4、砖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严禁无可靠措施的内外墙分砌施工。
● 5、灰缝横平竖直,厚薄均匀,灰缝厚度控制在12mm,砂浆饱满度不得小于80%,与砼墙交界的位置砂浆 饱满度100%,竖向灰缝不得出现透明缝、假缝、瞎缝,砌体顶部封堵密实(双面勾缝)。
● 6、构造柱马牙槎宽60mm,高度同砌块,先退后进。
● 4、外窗台最高点应比内窗台低20mm,且应向外找坡20%排水。
二次结构砌墙施工简报

二次结构砌墙施工简报
二次结构砌墙施工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牢固性和美观性。
在进行二次结构砌墙施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材料准备,首先要确保墙体砌筑所需的砖块、水泥、砂浆等材料齐全,并且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
确保材料的质量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
2. 基础处理,在进行二次结构砌墙施工之前,需要对基础进行处理,确保基础的平整度和垂直度,以便于墙体的砌筑和固定。
3. 砌筑工艺,在进行砌墙施工时,需要根据设计图纸和要求,采用正确的砌筑工艺进行操作。
要注意砌墙的垂直度、水平度和墙体的整体结构,确保墙体的稳固和美观。
4. 施工安全,在进行二次结构砌墙施工时,施工人员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佩戴好安全帽、手套等防护用具,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5. 质量检验,在砌墙施工完成后,要进行质量检验,检查墙体
的垂直度、水平度、墙体砖缝的填充情况等,确保砌墙质量符合相
关标准和要求。
总的来说,二次结构砌墙施工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的工程环节,需要施工人员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同时,施工单位要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符
合相关标准。
二次结构砌体工程技术交底

二次结构砌体工程技术交底一、工程概述该工程是指二次结构的砌体工程,主要包括墙体、柱子、矮墙等砌筑工作。
根据设计要求,采用5级砌筑标准,材料选用常规砖块,水泥砂浆。
二、施工要点(一)墙体砌筑1.墙体基底处理:在墙体基础上,先进行清理,确保无油污和杂物。
再在基础上刷涂一遍水泥浆,以增加砌筑粘结力。
2.围墙搭筑:根据设计要求,使用常规砖块进行墙体砌筑。
注意砖缝宽度、垂直度和水平度的控制。
每砌一层墙体后,进行垂直度和水平度的检查,做到精益求精。
3.框架墙砌筑:在主体结构的柱子和梁上进行墙体砌筑时,需根据设计要求设置砖柱或钢筋混凝土柱的位置,之后再对墙体进行砌筑。
(二)柱子砌筑1.基底处理:柱子基础需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确保承重能力和稳定性。
2.柱子尺寸和位置:根据设计图纸和标准,按比例和位置进行砌筑。
柱子底部需设置膨胀螺栓或U型钢,以便固定柱子。
3.柱子砌筑:根据设计要求,采用常规砌筑方式进行砌筑。
注意柱子的垂直度和强度。
(三)矮墙砌筑1.基底处理:矮墙基底需经过清理,并涂刷水泥浆,以增加粘结力。
2.矮墙砌筑:根据设计要求,使用常规砖块进行砌筑。
注意控制矮墙的垂直度、水平度和尺寸精度。
三、砌体工艺要求1.砌筑标准:按照5级砌筑标准进行施工,墙体和柱子的砌筑应牢固、垂直、水平度符合要求。
2.材料准备:砖块需检查质量,有裂纹、破损等情况的要淘汰。
3.粘结砂浆:采用水泥砂浆作为粘结材料。
砂浆的比例要求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调配。
4.砌筑砂浆:砂浆的使用要均匀、一致,不能过多或不足,墙缝需完全填满。
5.墙缝处理:砌完墙体后,及时对墙缝进行清扫,确保表面整洁。
四、安全措施1.施工现场要有足够照明设备,保持光线明亮,防止摔倒等安全事故。
2.作业人员需佩戴安全帽、防护手套等个人防护物品,杜绝人身伤害。
3.严禁趴在低空作业,使用合适的梯子和安全带,确保上下作业的安全。
4.搬运砖块和材料时,要注意重物的平衡,防止砸伤工人。
5.施工现场要保持整洁,材料堆放有序,防止滑倒事故。
二次结构砌筑质量通病与预防整改措施方案

二次结构砌筑质量通病及预防整改措施一、干砖上墙措施:砌筑前必须按照规范要求湿润砌块,禁止干砖上墙。
适宜的浇水可以提高砖与砂浆之间的粘接力,提高砌体抗剪强度,也可以使砂浆强度保持正常增长,提高砌体的抗压强度,同时便于施工操作有利于保证砂浆的饱满度二、构造柱的马牙槎应先退后进三、灰缝大小不均匀,不饱满,存在瞎缝、假缝、透明缝等。
措施:要严格砌筑砂浆和易性,适宜的和易性有利于灰缝饱满。
砌筑时禁止塞缝,塞缝易造成瞎缝、透明缝,水平缝厚度采用皮数杆控制。
四、植筋深度不够,植筋胶不饱满。
预防措施:植筋打孔完毕后,将植筋孔内杂物清理干净报项目部验收,验收通过后方可植筋。
植筋时必须先将植筋胶塞入孔内再插钢筋,不得将钢筋裹上植筋胶后再植入孔内。
五、圈梁和构造柱出现蜂窝、麻面现象。
构造柱顶混凝土封堵不严,个别用砖头、砂浆封堵。
预防措施:支模是模板表面要清理干净,刷好脱模剂。
浇筑混凝土时用振捣棒振捣到位,必须等到混凝土强度达到拆模要求时再拆模,不可提前拆模。
处理措施:将要浮浆和石子凿除,用清水清洗干净,再用高一个标号的砼修补,面积小的话可以用高标号的砂浆修补。
六、构造柱钢筋搭接长度不够、成型感官差、箍筋加密区没有加密、箍筋绑扎漏扣等。
七、砂浆强度不稳定、砂浆和易性差预防措施:1)砂浆配合比的确定,应结合现场的材质情况进行试配,在满足砂浆和易性的条件下,控制砂浆强度。
2)建立施工计量工具检验、维修、保管制度,设专人计量,以确保计量的准确性。
3)施工中不得采用随意增加石灰膏、微沫剂等的掺量来改善砂浆的和易性。
4)砂浆搅拌采用两次投料法,先加入部分砂子、水和全部塑化材料,将塑化材料打开,在投入其余的砂子和全部水泥,直到拌和均匀为止。
5)现场的塑化材料应存放在灰池中妥善保管,防止爆晒,风干结硬,并应经常浇水保持湿润。
6)不宜选用标号过高的水泥和过细的砂子拌制砂浆,严格执行施工配合比,保证搅拌时间。
7)砂浆应随拌随用,一般情况下,可控制在3~4h内用完,气温较高时,可控制在2~3h内用完,杜绝隔日砂浆不经处理而继续使用。
二次结构砌体施工工艺

二次结构砌体施工工艺一、概述二次结构砌体是指在主体结构(如混凝土或钢结构)外的砌体结构,其施工工艺与主体结构施工有所不同。
本文将对二次结构砌体的施工工艺进行详细介绍,包括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材料准备、施工过程、验收及注意事项。
二、准备工作1. 施工方案设计:在进行二次结构砌体施工前,需要根据设计图纸编制施工方案,明确施工顺序、工艺流程、材料规格等。
2. 施工人员培训:施工前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包括了解施工图纸、掌握施工工艺、熟悉施工安全规范等。
3. 材料准备:在施工前需要进行材料清单的编制,并保证材料的准备充分齐备,包括砖块、砂浆、钢筋、配件等。
4. 安全措施:在施工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施工现场安全,并做好施工现场的防护措施。
三、材料准备1. 砖块:砖块是二次结构砌体的主要建筑材料,其选择需符合设计要求,常用的有红砖、空心砖、加气砌块等。
2. 砂浆:砂浆用于砌体的粘接,常用的有水泥砂浆、石灰砂浆等,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配合。
3. 钢筋:在需要加强砌体结构强度的部位,如墙体顶部、横梁等,需要预留或埋设钢筋。
4. 配件:如砌筑门窗洞口时需要使用砌筑门窗洞口钢筋、门窗洞口框架等配件。
四、施工工艺1. 基坑开挖:在开始施工之前,需要对二次结构砌体的基础进行开挖,确保基础平整、水平、垂直等符合设计要求。
2. 砌砖:在进行二次结构砌体施工时,需根据设计要求选择适当的砌法,保证墙体的垂直度、水平度等符合设计要求。
3. 砌筑门窗洞口:在砌筑门窗洞口时,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预留或埋设加固钢筋、门窗洞口框架等。
4. 梁、柱、墙体的砌筑:在进行二次结构砌体的梁、柱、墙体等部位的施工时,需要保证其结构的牢固性和稳定性,并进行必要的加固措施。
5. 接缝处理:在二次结构砌体的施工中,需要对砌体接缝进行处理,保证接缝的牢固性和防水性。
六、验收及注意事项1. 竣工验收:在二次结构砌体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竣工验收,对砌体的结构、强度、平整度、垂直度等进行检验。
二次结构砌筑质量通病与预防整改处理措施

二次结构砌筑质量通病与预防整改处理措施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二次结构砌筑在建筑工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技术水平、管理不到位等原因,往往会导致二次结构砌筑质量问题的出现。
本文将梳理常见的二次结构砌筑质量通病,并提出预防整改处理措施。
一、质量通病:1.基底材料不达标:基底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着整体砌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如果基底材料不达标,容易出现裂缝和变形等问题。
2.建筑接缝不严密:建筑接缝的不严密会导致结构的水密性和气密性欠佳,降低了建筑结构的质量,容易出现漏水和漏气等问题。
3.砖砌体不平整:砖砌体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没有保证砖体的平整度,容易导致墙体开裂和变形,降低结构的稳定性。
4.墙体强度不够:墙体的强度问题直接关系到建筑结构的承重能力和稳定性。
如果墙体强度不够,容易导致墙体倒塌和结构变形等问题。
5.墙体渗水:墙体的渗水问题会给居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同时也会加速墙体的老化,缩短建筑使用寿命。
二、预防整改处理措施:1.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建筑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施工人员具备高水平的技术和管理能力。
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提升他们的技术能力和责任意识,可以有效预防二次结构砌筑质量问题的出现。
2.严格控制材料质量:建筑基底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体砌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因此,在选择材料供应商时,应该选择有信誉的供应商,并加强对原材料质量的把控。
3.加强质量监督检查:建筑施工过程中应加强质量监督检查,对基底材料、建筑接缝、砖砌体、墙体强度和墙体渗水等关键环节进行严格把关,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整改。
4.优化施工工艺:在施工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确保砌筑的质量和稳定性。
同时,合理调整施工工艺,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5.加强后期维护与管理:建筑的后期维护与管理是确保建筑质量的关键环节。
应加强对建筑的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处理墙体渗水等问题,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
二次结构砌筑施工技术交底【完整版】

二次结构砌筑施工技术交底【完整版】在墙体砌筑前,先在墙体上拉好结筋,保证墙体的稳定性和强度。
⑵设置构造柱、过梁、圈梁钢筋:根据设计要求,在墙体上设置构造柱、过梁、圈梁钢筋,保证墙体的承重能力和稳定性。
2.4制备砂浆:按照设计要求制备强度等级不低于M5的干拌砂浆,确保墙体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2.5立皮数杆:在墙体砌筑前,先在墙体上立好皮数杆,保证墙体的垂直度和水平度。
2.6墙体砌筑就位:按照设计要求,在墙体上逐层逐块进行砌筑,保证墙体的整齐、平直和美观。
2.7铺设砂浆:在墙体上铺设砂浆,保证墙体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2.8砌筑填充墙:在墙体内填充砂浆,保证墙体的密实度和牢固性。
2.9构造柱、过梁、圈梁浇筑:根据设计要求,在墙体上进行构造柱、过梁、圈梁的浇筑,保证墙体的承重能力和稳定性。
2.10墙顶及留缝处理:在墙顶和墙缝处进行处理,保证墙体的美观和密实度。
2.11检查校正、验收:在施工完成后,进行检查校正和验收,确保墙体的质量和稳定性符合设计要求。
五、安全注意事项1.施工人员必须穿戴好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鞋、手套等。
2.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施工,禁止违章操作。
3.机具设备必须经过检查和验收,确保安全可靠。
4.施工现场必须保持清洁整洁,杜绝乱堆乱放现象。
5.施工过程中,必须注意周围环境和人员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在砌筑墙体之前,必须将拉结筋植入现浇结构中,每500mm高留一道,每道设置2个调整。
当墙厚大于240mm时,应设置36根钢筋。
拉结筋沿着墙身通长设置,端部设有180°弯钩。
从起始拉结筋向上设置拉结筋,如果达不到模数要求,可以适当调整。
当砌体墙与混凝土墙或柱相连时,采用植筋作法设置拉结筋,钢筋植入混凝土结构的深度为90mm(即15d,d为植入钢筋直径)。
拉结筋沿着墙长全长通长设置,搭接长度为55d且不小于400mm。
如果遇到门窗洞口,需要在门窗洞口边切断。
在采用植筋方式埋设拉结筋时,应进行拉拔强度试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次结构砌体砌筑注意事项
1、植筋:根据规范及图纸要求应在填充墙位置按墙高每隔500mm在墙宽范围内预埋2ɸ6拉筋,植筋甩出长度不小于700mm。
位置应提前画好,保证准确性,不得弯折使用。
2、构造柱:根据图纸确定构造柱的数量及位置,然后报甲方监理审查,所有外围构造柱外侧均使用FS板。
3、地下室填充墙必须先砌筑二至三层标准水泥砖后方可砌筑混凝土蒸压加气块。
4、门口:内门洞口两侧要求不使用水泥砖砌筑。
5、外窗:外窗窗垛砌筑需使用水泥砖预留固定点且自保温砌块内保温板不得外漏。
6、窗台压顶:混凝土应振捣密实,预留坡度为2mm(保证内高外低,不倒坡)。
7、填充墙砌至梁板底应预留40mm-50mm的高度,待砌体沉实后用干硬型细石混凝土配合防腐木楔把下部砌体与上部梁板逐块敲紧、填实,不得使用水泥砖斜砌。
8、填充墙加气混凝土砌块的位置应在结构墙体上按标高线立皮数杆分层划出砌块的层数,安排好灰缝的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