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花生蛴螬新技术

合集下载

花生地下害虫_蛴螬的综合防治技术

花生地下害虫_蛴螬的综合防治技术

种业导刊蛴螬是金龟子的幼虫,是目前危害花生最大的害虫。

蛴螬主要取食花生荚果和根,虫量多时可成片将花生荚果和根吃光,严重影响产量。

有些地方由于蛴螬的危害,花生减产达50%以上,甚至绝收。

1 农业防治农业防治措施是综合防治的基础,主要是改变耕作制度和生态环境条件,创造不利于金龟子栖息的生存条件等。

1.1 轮作换茬与禾谷类作物轮作,施用腐熟有机肥。

1.2 精耕细作整地时要精耕细耙,机械损伤一些越冬虫态;空白茬口田块在冬季耕翻冻垡,可减少各种虫态越冬基数。

1.3 合理灌溉当土壤湿度较低时有利于金龟子卵孵化成活,适时浇水抗旱,可以降低卵孵化成活率,减少其危害,是降低虫源基数的有效措施。

1.4 人工捉虫4~6月上中旬,每天傍晚(20时左右)手持电筒,在杨、榆、柳、刺槐等树及果园等地边人工捕捉成虫,犁地时人跟犁捡拾一部分幼虫,可减少其危害。

2 生物防治在自然界中,有些植物在受到病虫危害时,即可产生使细胞膜失去稳定性的生物碱、羟类、萜类或使蛋白质和核酸功能受到破坏的醌类、酚类等有毒化合物,这些植物对昆虫有拒食、驱避、引诱、麻痹、不育、抗生、抑制生长发育或直接杀死等作用。

如利用花生与杨树间作,花生田种植蓖麻等诱杀成虫。

花生田种蓖麻以300~450株/hm2为宜;若是夏花生可以先种蓖麻,成虫初发期到盛期蓖麻能长出2~3片叶为最适宜,这样控制效果最佳。

3 物理防治主要利用金龟子的趋光性,用黑光灯或日光灯诱杀成虫,一般每3.33 hm2一盏黑光灯即可。

4 化学防治4.1 播种期防治用5%辛硫磷颗粒剂45~75 kg/hm2或40%辛硫磷乳油7.5 kg/hm2拌干细土300~375 kg均匀撒施全田,随撒随犁或随耙入土中可兼治根结线虫病和苗期蚜虫;也可在播种时顺播种沟撒施白僵菌剂22.5~30 kg/hm2;还可用40%辛硫磷乳油、45%辛吡乳油、25%辛吡乳油按1∶20∶800比例拌种。

4.2 生长期防治(1)幼虫期防治于6月底至7月初,即花生下针期施药防治,此时正是一龄幼虫对药剂敏感的时期。

花生田蛴螬虫害综合防治和治疗技术

花生田蛴螬虫害综合防治和治疗技术

花生田蛴螬虫害综合防治和治疗技术引言花生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受到蛴螬虫害的威胁。

蛴螬虫是花生田里常见的害虫,它以花生的嫩叶、嫩茎为食,严重危害花生的生长和产量。

为了有效地防治蛴螬虫害,我们需要采取综合防治和治疗技术。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花生田蛴螬虫害综合防治和治疗技术,希望对花生种植者提供帮助。

1. 了解蛴螬虫的特征和习性在进行蛴螬虫害的综合防治和治疗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蛴螬虫的特征和习性。

蛴螬虫的外形呈灰褐色,身体细长,约为3-4厘米长,具有弯曲的身体。

蛴螬虫喜欢在花生田的土壤中生活,特别是富含有机质的土壤。

它们在花生田中以地下为主要生活区域,经常咬食花生的嫩叶和嫩茎。

因此,我们需要针对蛴螬虫的特点来制定相应的防治和治疗措施。

2. 生态调控技术生态调控技术是一种相对环保的防治方法,它通过调节花生田的生态环境来控制蛴螬虫的繁殖和生长。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生态调控技术:•合理施肥:适量施用化肥和有机肥,保持土壤的肥力平衡,提高花生的抗病虫害能力,减少蛴螬虫的侵害。

•种植防虫植物:在花生田旁边或间作种植一些对蛴螬虫有防治作用的植物,如辣椒、洋葱、蒜等,利用它们的挥发物和根系提供的化学物质来驱避蛴螬虫。

•建立生态补给系统:适当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使用,增加花生田中的益虫数量,如天敌和寄生虫等,构建一个生态平衡的花生田。

3. 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是利用天敌、寄生虫等自然敌害来控制蛴螬虫的繁殖和危害。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生物防治技术:•天敌引进:引入蛴螬虫的天敌,如瓜蝇科昆虫、触角蜘蛛等,在花生田中建立一个生态平衡的生态系统,通过天敌的捕食来控制蛴螬虫的数量。

•寄生虫防治:引入可以寄生于蛴螬虫体内的寄生虫,如线蜂等,在花生田中进行寄生虫防治,通过寄生虫的寄生来控制蛴螬虫的数量。

4. 生物农药的应用生物农药是一种相对环保的农药,它利用微生物制剂、植物提取物等天然物质来控制害虫。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生物农药的应用技术:•土壤处理:在花生田地里使用含有生物农药的土壤处理剂,如菌剂、酵母剂等,来控制蛴螬虫在土壤中的繁殖和生长。

花生蛴螬无公害防治技术

花生蛴螬无公害防治技术

花生蛴螬无公害防治技术花生蛴螬是一种对花生的危害较大的害虫,其幼虫在花生叶片中挖食,并造成大量萎缩,进而导致花生产量下降。

为了有效防治花生蛴螬,需要采用无公害的防治技术。

一、生物防治技术1、寄生蜂防治法常见的寄生蜂有拟菜蛾粉蜂、花生蛴螬大蜂等。

这些寄生蜂是花生蛴螬的天敌,可以利用其产卵时寄生在幼虫体内,严重影响其发育,从而有效地控制花生蛴螬的数量。

2、昆虫调控法利用昆虫调控技术对花生蛴螬进行有效的防治。

这种技术主要通过增加花生田间天敌昆虫的数量,从而达到降低花生蛴螬的数量的目的。

具体策略包括增加花生田间的天敌昆虫的习性和自然多样性,平衡昆虫群落结构,提高田间对草食昆虫的控制力。

1、土壤翻耕适时的土壤翻耕能够有效地去除土壤中的蛴螬卵和虫幼体,从而降低花生田间花生蛴螬的数量。

2、覆盖栽培采用覆盖栽培技术,可以减少花生田间昆虫数量的增加,从而有效控制花生蛴螬的危害。

覆盖作物可以减少土壤的温度和湿度波动,同时增加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有利于花生田间微生物的生长。

1、喷洒杀虫剂喷洒杀虫剂是常用的化学防治花生蛴螬的方法。

但要注意杀虫剂的种类和使用方法,以免对农作物和人体健康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2、杀虫灯监测杀虫灯监测是一种实时监测田间害虫数量的方法,可以及时发现田间花生蛴螬的数量,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综上所述,针对花生蛴螬的危害,我们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防治技术,但这些技术都需要在保证无公害和环保的前提之下实施。

同时,我们还要加强田间的观察和管理,及时发现并处理花生蛴螬的危害,保证花生产量和品质的稳定提高。

花生蛴螬防治时间与方法,花生蛴螬是什么害虫

花生蛴螬防治时间与方法,花生蛴螬是什么害虫

花生蛴螬防治时间与方法,花生蛴螬是什么害虫1、防治时间:一般为7月10日前后。

2、防治方法:施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对土壤进行深耕细耙,及时清除杂草和作物的秸秆,田间可设置频振式杀虫灯,以诱杀成虫,或在播种前用5%辛硫磷颗粒剂(60-75公斤/公顷)撒施地表,并翻入土中,或用30%毒死蜱花生拌种剂进行拌种。

一、花生蛴螬防治时间与方法1、防治时间幼虫1-2龄期为适宜防治时期,具体时间大概为每年的7月10日前后。

2、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①施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并对土壤做深耕细耙的处理,以便将害虫翻至地表,使其因受到曝晒而死亡,或被鸟类啄食。

②秋季收获后,及时将杂草、作物秸秆清除田外,以减少虫卵的基数。

③遇到干旱天气时,结合抗旱工作浇水淹杀幼虫。

(2)物理防治①在田间设置频振式杀虫灯,连片地块每3.33公顷设置1台杀虫灯即可。

②傍晚时分在成虫较多的树下燃烧秸秆,并摇动树体,此时成虫便会飞入火堆中。

③金龟甲发生期,于每天黄昏后人工捕杀成虫。

(3)化学防治①播种前,每公顷土地用5%辛硫磷颗粒剂60-75公斤撒施地表,然后将其翻入土中。

②用30%毒死蜱花生拌种剂进行拌种处理。

③若要防治成虫,可于花生开花期将3%辛硫磷毒沙(225公斤/公顷)撒施在开花部位,每隔10天撒施1次,连续撒施2-3次即可。

二、花生蛴螬是什么害虫1、花生蛴螬是金龟子的幼虫,一般情况下会从5月份下旬开始取食花生刚萌芽的种子,并且会咬断幼苗的根茎,导致出现缺苗、断根的情况。

2、此害虫还会在花生的生长后期蛀食荚果,形成孔洞,导致出现空壳现象。

若持续啃食花生荚果,则收获时不但会导致减产,还会使得花生的商品价值严重下降。

3、此害虫的成虫通常每年都会发生1代,幼虫的越冬位置为地下14-40厘米处。

此害虫春季一般不会为害,到了7月份中、下旬,花生开花结果时便可开始为害,8月份中下旬为危害盛期。

蛴螬对花生的为害及防治对策

蛴螬对花生的为害及防治对策

蛴螬对花生的为害及防治对策1、蛴螬对花生的为害蛴螬是农作物重要的地下害虫之一。

它危害小麦、玉米、红薯等多种农作物的地下根、茎,造成幼苗枯死。

其成虫还危害农作物叶片,影响光合作用,使作物大幅度减产。

蛴螬对花生的危害尤为严重,它咬食花生果,使花生形成空壳。

据浚县植保植检站2001年调查,花生田每亩有蛴螬15200余头,平均每平方米有蛴螬22.7头,一般每穴花生有虫1.7头,严重地块有蛴螬2头以上。

该年度因蛴螬为害,花生空壳率达5%~15%,一般减产10%左右,严重地块花生空壳率可达50%,产量损失达50%左右。

全县当年因蛴螬为害造成花生总产损失达14000吨左右。

2、防治对策2.1土壤处理近几年,由于小麦吸浆虫的迅速回升,我国恢复了林丹粉的生产。

一般每亩用6%林丹粉2~3千克进行土壤处理,既可控制小麦吸浆虫的为害,又可有效地杀伤蛴螬。

2.2药剂拌种在播种时,用50%甲基1605EG或50%甲基异柳磷EC1千克,加水10千克,拌种1000千克,可有效降低蛴螬的密度。

2.3安装诱虫装置蛴螬的成虫金龟子有较强的趋光性。

安装一支20瓦黑光灯,一夜可诱杀铜绿金龟子130余头、黄褐金龟子80余头,能有效地减少蛴螬的数量。

2.4加强直接还田的秸秆的药剂处理针对联合收割机的推广,秸秆直接还田面积的扩大,对于直接还田的秸秆,可用50%甲基1605EG或40%氧化乐果EG1000倍液进行一次性药剂处理,破坏金龟子的生存环境。

2.5使用腐熟的农家肥对于就地沤制的农家肥,在雨季进行1次倒翻,边倒翻边喷药,既可杀死潜藏在农家肥中的蛴螬,又可使秸秆尽快腐熟。

2.6保护害虫天敌在病虫防治时,要尽量使用生物农药,以保护天敌。

在播种时要适当增加深度,以防种子外露,减少鸟类对有毒种子的啄食,以保护天敌,维护生态平衡。

花生蛴螬无公害防治技术

花生蛴螬无公害防治技术

花生蛴螬无公害防治技术
花生蛴螬是一种常见的害虫,会造成花生的严重损害。

为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降低
农药的使用量,人们研究出了一些无公害的防治技术。

采用物理防治技术。

在播种前,将花生种子浸泡在60℃的热水中约10分钟,然后迅
速放入冷水中冷却,可有效杀灭花生蛴螬的幼虫。

在地里种植时,可以在花生地间进行覆膜,利用薄膜遮挡蛴螬的活动区域,减少种蛴数量。

还可以在种植间隔中进行清耕,将虫
体暴露在阳光下,达到一定的死亡率。

采用生物防治技术。

人们发现,一些益虫可以食用花生蛴螬,如甲虫、蚂蚁等。

通过
增加益虫的数量和种类,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治效果。

在花生田中,可以种植一些芳香植物,如牵牛花、油菜花等,利用其花香吸引益虫。

还可以施用一些安全性高的生物制剂,如苏
云金杆菌等,对花生蛴螬进行防治。

还可以采用生态环境调控技术。

在花生田周围种植一些花草树木,营造丰富的生态环境。

这样可以吸引一些天敌,如鸟类、蜘蛛等,对花生蛴螬进行捕食。

可在花生地旁开辟
一些水塘,吸引蛇和青蛙等动物前来捕食花生蛴螬。

还有一些灭虫方法,如使用粘虫板诱捕花生蛴螬,同时对花生蛴螬的繁殖地和生活环
境进行清理和消毒,减少蛴卵的孵化。

花生蛴螬无公害防治技术包括物理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和生态环境调控技术等。

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农药的使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达到无公害防
治的目的。

花生蛴螬无公害防治技术

花生蛴螬无公害防治技术

花生蛴螬无公害防治技术花生蛴螬是花生作物的一种重要害虫,常常给花生产量和品质带来影响,因此对花生蛴螬的防治十分重要。

传统的防治方法包括化学药剂、生物农药等,但由于其存在的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性质,使得这些方法越来越受到质疑和限制。

因此,人们开始考虑采用无公害的防治技术来控制花生蛴螬的危害。

以下是控制花生蛴螬的无公害防治技术。

1、合理轮作轮作是一种传统的农业管理方法,它可以减轻土地的病虫害压力,从而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

合理选择旋转作物可以减少花生蛴螬的危害。

2、土地改良花生蛴螬偏爱肥沃、湿润和肥沃的土壤,因此改良土壤可以减少同类虫害的危害。

改善土壤通透性和透气性,使土壤保持适当的湿度和肥力,可以创造一个不利于花生蛴螬繁殖的环境。

3、利用雷达识别技术传统的防治花生蛴螬的方法是采用化学药剂进行喷洒,但在花生蛴螬繁殖季节的喷洒容易影响到周围的生态环境。

而基于雷达识别技术的花生蛴螬无公害防治技术可以准确地识别花生蛴螬,从而可以在不影响作物产量的同时对其进行有效控制。

4、利用光触发杀虫剂光触发杀虫剂是一种新型的无公害防治花生蛴螬的技术,其利用特殊的杀虫剂及光的激活能力来控制花生蛴螬的危害。

该技术具有环保的特点,而且对花生蛴螬的有效杀虫作用也被证明是非常显著的。

5、推广有益昆虫有些昆虫对于花生蛴螬的危害有着明显的防治作用,可以通过在花生种植区域中推广这些有益昆虫来有效地抑制花生蛴螬的繁殖量。

这些昆虫包括蚜茧蜂、寄生蜂等,通过加快花生蛴螬的衰老并杀死虫卵有效降低病虫害危害。

总而言之,无公害防治花生蛴螬是一种越来越受人们关注的技术,它不仅可以保护环境,还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随着科技进步的推动,相信会有更多的无公害防治技术应用到生产实践中。

花生蛴螬无公害防治技术

花生蛴螬无公害防治技术

花生蛴螬无公害防治技术花生蛴螬是一种常见的害虫,主要危害花生植株,影响着花生的生长和产量。

传统的防治方法往往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因此无公害防治技术越来越受到农民和研究者的重视。

本文将就花生蛴螬的生态习性、无公害防治技术进行介绍,并提出一些有效的防治措施。

一、花生蛴螬的生态特性花生蛴螬是花生上的重要害虫,它属于鞘翅目的蛴螬科。

成虫体型较小,为灰褐色,前胸板扁平,前翅呈近菱形。

在成虫期间,它们主要是以摄食植物芽、花、幼果和花药为食。

在幼虫期间,花生蛴螬则主要生活在土壤中,以花生根系为食。

这些特性使得花生蛴螬成为了花生生产中的一个主要病虫害。

花生蛴螬主要以地下害虫的形式对花生造成危害,它们一般在春季和夏季,特别是在花生生长期间猖獗繁殖,对花生生长发育产生明显的危害。

而且由于花生蛴螬的危害性较强,很难被发现,所以常被误认为其他原因导致的花生生长不良,造成了不少的经济损失。

1. 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是一种利用天敌、寄生生物等生物制剂对有害生物进行控制的技术。

针对花生蛴螬,可以利用其天敌蚁类和蚜科昆虫来对花生蛴螬进行生物防治。

通过适当增加天敌和寄生生物的数量,可以有效地遏制花生蛴螬的繁殖和危害。

而且生物防治技术对环境和人体都没有害处,完全符合无公害防治的要求。

2. 植物保护技术通过合理的种植模式和植物保护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花生蛴螬的危害。

首先是采取轮作种植的方式,避免连作花生,减少花生蛴螬的繁殖和流行。

其次是通过植物保护技术,如合理施肥、适时翻耕、喷施酶制剂等,使得花生植株茁壮成长,增强其抗虫能力,从而减少花生蛴螬的危害。

生态防治技术是一种借助生态环境优势,通过改善生态环境的方式来对有害生物进行控制的技术。

对于花生蛴螬,可以通过合理的农田生态建设,增加农田生态环境的复杂性,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扰能力,从而减少花生蛴螬等害虫的危害。

三、对花生蛴螬无公害防治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和推广1. 加强科研攻关,提高无公害防治技术的水平目前,对花生蛴螬的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还比较薄弱,相关的技术和产品也相对不够成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治花生蛴螬新技术
中图分类号:s435.652 文献标识码:s 文章编号:1009―914x (2013)22―0530―01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出口创汇农产品。

下面向农民朋友介绍一下高效、简便、无公害防治花生蛴螬的最新技术。

一、原因
蛴螬咬食花生的根、茎、叶,造成花生缺苗断垄;更严重的是咬食花生果,嫩果可全部吃光,把老果咬成空壳,一般减产20~30%,重的损失60-70%,更严重的颗粒无收。

“蛴螬喜欢的食料多了,生存条件好了,自然和人工控制力不足”是蛴螬爆发的“原因”。

“蛴螬喜欢的食料多了”: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品种布局的改变,不断扩大面积种植蔬菜、瓜果、大豆、花生等经济作物;退耕还林大面积栽种杨树、榆树、果树;大量还田的农作物秸秆和大量使用未经发酵腐熟的各种饼粪,如此充足的食料为蛴螬大量的生存奠定了好的基础。

“生存条件好了”:种植经济作物和栽种林、果的地方都是蛴螬优异的生存场所;近年来,持续多年的冬春气候变暖,有利于蛴螬过冬生存和加快繁殖,以至蛴螬的数量不断增大。

“自然和人工控制力不足”:①蛴螬的自然天敌如土蜂、鸟类、刺猬、黄鼠狼、青蛙、蛇等大量减少,削弱了对蛴螬的控制作用。

②人工防治效果差。

首先是六六六、林丹、呋喃丹等高残留、长效
农药被禁用后,一直缺少长效、高效的替代药剂;其次是不了解各种蛴螬发生特点,防治技术不到位;再次是对蛴螬防治重视不够,防治面积小。

二、防治难点
难点一:最佳防治时间难确定,常造成防治效果不好。

根据研究,危害花生的蛴螬种类多达几十种,发生危害的特点各不相同。

不同种类的蛴螬发生和危害的时期不同,例如有的在苗期发生危害;有的在开花结果后危害;有的花生全生长期都发生危害。

如果防治时间掌握不好,药用得太早或太迟,效果就不会好。

难点二:防治技术要求复杂,农民朋友难以掌握运用。

例如,根据蛴螬发生和危害特点的研究和防治经验,在花生主产区,一致认为防治上要求:“播种期防治与生长期防治相结合,防治成虫与防治幼虫相结合,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与生态防治相结合”。

这些防治技术要求是在现有技术水平上提出的,相当复杂,很难做到,因此控制效果也不理想。

实际上,各地真正能做到的或者主要依靠的是化学农药防治。

难点三:化学农药防治技术也存在很多缺陷,导致用药操作难,获得稳定的高效难;即使获得高效,要避免农药残留不超标更难。

60~70年代,由于有长效的药剂“六六六”,当时可以很好的控制蛴螬的危害。

但由于高残留,80年代初即被禁止生产和使用。

80~90年代,大量使用的农药品种有:涕灭威(涕灭克、神农丹)、呋喃丹、甲拌磷(3911)、辛拌磷(812)、甲基异柳磷等盖种、拌种
或土施防治成虫或蛴螬。

但这些药剂都是高毒或巨毒,目前在不少花生产区已被禁止使用。

另外,在一些地区,使用氧化乐果、久效磷、1605等喷雾防治成虫金龟子,但也因为高毒,已经被禁止生产和使用。

三、传统防治方法的优缺点
①播种前药剂拌种、包衣或撒施:该方法比较简单、省力、省工,但仅对苗期有效,对生长中后期(7-8月份),也就是蛴螬危害和防治的关键时期,效果差,或者根本无效。

②生长期喷药防治成虫(金龟子)。

需要多次防治,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③在生长中期(也就是花生开花荚果期,大约在7月中、下旬)灌药水。

如能抓住最佳防治时期灌药;药液又能保证很好地渗透入花生根部,是可以获得良好防效的。

突出问题是:操作起来很不方便,太辛苦;用水量小,效果不能保证;离花生收获时间短(一个月多一点),大剂量灌药,农药残留超标严重,成为“毒花生”,不能吃,也卖不掉。

④在生长中期(花生开花荚果期)撒颗粒剂或毒土防治。

如能抓住关键防治时期,用药后遇雨或灌水,药剂能很好的渗透入花生的根部,也可获得良好的防效。

然而问题是:撒药后无雨或不灌水,效果很差;与灌药方法一样,最佳防治时间难把握;易造成花生中农药残留超标。

四、新技术(长效制剂农药如:35%绿鹰微胶囊剂)
1功效:
①长效、高效:只要在播种时(或出苗后)一次用药,即可高效地控制花生整个生长期内蛴螬以及其它地下害虫的危害,平均防效达92%以上;达到或超过常规药剂2-3次的防效;
②简便、省工:和常规防治相比,用工减少80%以上;
③无公害:在获得长效、高效的前提下,经法定的检测单位测定:辛硫磷在花生果仁中残留量极低(检测不到),远远低于无公害农产品的残留指标。

④对花生安全、保产效果更高:对花生出苗和生长安全;示范证明,与常规灌药方法相比,防效相同,花生产量可提高22-40%。

长效制剂如35%绿鹰(辛硫磷)微胶囊剂新剂型,使短效的辛硫磷持效期(土壤中只有20天左右)延长到近4个月;用之防治花生蛴螬,只需在播种时一次用药,即可高效地控制花生整个生长期内蛴螬(及其它地下害虫)的危害,保产效果超常且无公害;
2 使用技术方法兑水
具体的施药方法有以下几种,可根据不同地区具体的播种方式选用:
①兑水喷雾穴施:花生播种时,把每亩所需的药剂,加入到40-50公斤(工农-16型喷雾器3桶)水中,搅拌均匀后,用喷雾器均匀喷入播种穴内,然后马上盖土。

注意:药液必须一穴一穴地喷入播种穴内,不得喷到穴外。

此用法对人工刨穴点播或开沟条播地区适用。

②兑水用去喷头的喷雾器灌根:花生出苗后,盖膜花生破膜后2-3天,把每亩所需的药剂,加入150公斤(工农-16型喷雾器10桶)水中,搅拌均匀,用喷雾器去掉喷头,对准花生苗根部灌施。

注意:一定要一棵一棵地把药液灌入花生根部土壤。

此用法对所有播种方式都适用。

③:拌砂盖种:花生播种时,把每亩所需的药剂,先按1份药加1份水稀释,加入30~40公斤干砂中,充分拌匀后,均匀穴施盖在花生种上,然后马上盖土即可。

要注意三点:第一,因药剂本身粘性大,拌砂前用水先稀释很重要,这样和砂混合时不结团,容易拌匀,如结团不匀,将严重影响防治效果;第二,砂必须是干砂,不要用湿砂;决不要用土拌,否则难拌匀;第三,必须穴施(经济高效),决不能撒施或条施。

此用法对人工刨穴点播或开沟条播地区适用
④拌种机播:花生机播前5-15个小时,每15公斤花生种子加本药剂700-800克(不加水)充分拌和均匀,避光摊开晾干后,即可机播,播种深度5厘米。

拌种方法在所有施用方法中最省工,但它只适合在砂性土壤地区机播条件下施用效果较好,粘性土壤和人工播种条件下施用效果差。

根据实地示范证实:“兑水喷雾穴施”和“兑水灌根”两种用法防治效果最好,比拌砂盖种用法好;拌砂盖种用法比拌种方法效果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