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导论教学教案
《财政学》授课教案

《财政学》授课教案讲授题目第一章导论课时安排1教学目的与要求财政是一个国家生存的主要支柱之一,也是政府需要解决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的重要手段。
本章通过对财政定义与特征的概括,简要介绍财政与财政学的发展历史,提出学习财政学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教学基本内容纲要方法及手段第一节财政的定义与特征一、现实生活中的财政现象二、财政定义上的分歧(一)国家分配论(二)价值分配论(三)货币关系论(四)社会共同需要论(五)国家资金运动论(六)剩余产品分配论(七)社会再生产论三、财政的定义(一)财政分配的目的——国家或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二)财政分配的形式——主要利用价值形式(三)财政分配的客体(或对象)——主要是社会剩余产品(四)财政分配的主体——国家(政府)四、财政的基本特征(一)强制性(二)无偿性第二节财政的产生与发展一、财政的起源(一)采集经济与抢吃食物(二三百万年前)(二)狩猎经济与分吃食物(一百七十至一百万年)(三)渔猎经济与原始分配(十万年前至三万年)(四)种植经济与分配形式的发展(三万年前至一万年)(五)火耕经济与原始公共分配的发展(一万年前)(六)耜耕经济与氏族联盟分配(七千年前)(七)锄耕经济与财政分配的雏形(四千年前)二、财政的产生与发展(一)财政的产生(二)财政的发展第三节财政学的形成与发展概况一、经济学的发展概况(一)早期的经济思想(二)古典学派阶段(三)新古典学派阶段(四)新古典综合学派阶段(五)新自由主义学派——反凯恩斯主义(六)20世纪80年代后两大经济学流派二、财政学的产生与发展(一)财政学产生与应用(二)财政学的发展概况三、学习财政学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一)财政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二)财政学的研究方法(三)学习与借鉴PPT01概括归纳法看马宾说税:税收综述因素分析法财政史掌握不同的分配内容和特点观看:对话大学生缺什么-民企篇答疑讨论、作业和思考题:思考题1.在财政定义上有那些主要的分歧观点。
《财政学》教案

×××大学《财政学》课程教案《财政学》教案《财政学》教案分配第3课时课前导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商品的生产和分配主要依赖非政府部门而不是政府部门。
由于我国从封建社会直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没有经历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方式,因此,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研究仅仅是近20年的事。
而在资本主义国家里,经济学最古老的信条之一就是认为市场经济制度有其公平合理性,特别是它导致了资源的有效配置。
倘若果真如此,为什么还需要政府部门?政府与市场在一国经济运行中是如何分工的?这一章我们将具体地探讨一下这一问题。
新课讲解:一、资源配置的两种方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政府也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财政是一种政府的经济行为,因而研究财政问题要从政府与市场关系说起。
市场是一种有效率的运行机制,但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也有其本身固有的缺陷,经济学把这种缺陷称之为“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
市场失灵为政府介入或干预经济运行提供了必要性和合理性的依据,这也是分析和研究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基础。
二、市场体系与市场失灵(一)市场体系的运行在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经济活动是由家庭和企业进行的,其纽带是市场体系。
家庭是由个人组成的一个群体,他们集体做出如何赚取收入,如何把这些收入花费出去的决策。
企业是生产商品和服务的经济单位。
企业从家庭那里购买生产要素,通过生产过程转换成商品和服务,然后把它们卖给家庭以获得货币。
在没有政府的经济行为中,家庭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图描述:(二)市场失灵及其表现1. 市场失灵的含义市场失灵指市场天然无法有效配置资源,从而引起收入分配不公平及经济社会不稳定的态势。
2. 市场失灵的表现(1)自然垄断和规模经济(竞争失灵)(2)信息不充分(3)外部效应(4)分配不公平(5)宏观经济的不稳定讲授讲授五、公共财政(一)公共财政的含义1.家庭部门,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2.政府部门一方面以税收、收费等方式获取收入,另一方面又通过向社会公众提供各种公共产品,以及向某些家庭部门和企业部门提供补助或补贴而安排其支出。
《财政学概论》教案

《财政学概论》教案《财政学概论》是财政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财经类各专业的核⼼课程之⼀。
主要阐述财政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同时吸收财政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反映财税改⾰的最新政策和实践。
该课程的重点教学内容是财政职能、财政收⼊、财政⽀出、财政体制、财政政策、财政管理。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能够在了解财政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熟练应⽤财政基本知识,分析归纳有关实际财经问题,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财政学概论》教案前⾔⼀、为什么要学习财政学?1.增加知识、了解社会;(财政学与⽣活息息相关)(1)知识时代;(2)作为社会⼈;(3)⾛出认识误区——知识实⽤主义;2.财政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3.树⽴宏观思维观念。
⼆、如何学习。
1.勤于思考;2.善于观察;3.⾃觉接受;4.灵活⽅法;第⼀章财政与财政学因天下之⼒,以⽣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
——王安⽯〖教学⽬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认识种种财政现象,对财政的产⽣、发展有清晰的了解,明确财政与国家的关系,掌握财政的构成要素、⼀般概念和特征,并通过现象把握财政的本质,同时,掌握科学的学习和研究⽅法,为学好财政的基本理论和财政管理的基本技能奠定良好的基础。
〖考核要点〗财政的概念;财政要素与特征;财政是国家配置资源的重要⽅式;财政是国家调控经济及⼲预社会⽣活的经济⼿段;财政与国家的关系;财政与经济的关系。
〖课时分配〗5课时〖教学内容〗第⼀节财政的概念⼀、现实⽣活中的种种财政现象(⼀)财政就在我们⾝边;(⼆)财政是⼀个涉及到社会⽣活各个领域的复杂的经济分配活动⼆、财政的产⽣(⼀)剩余产品的出现为财政产⽣奠定了物质基础(三)国家的产⽣是财政形成的必要前提和根本标志三、财政的发展(⼀)奴⾪制国家财政(⼆)封建制国家财政(三)资本主义国家财政(四)社会主义国家财政四、财政的定义财政是为了满⾜社会公共需要,以国家为主体对⼀部分社会产品的集中性分配。
财政第一章财政学导论PPT教学课件

2020/12/10
返回
财政金融学院
11
第一节 财政与财政学
四、财政学体系的建立和发展
(一)自由竞争时期 亚当·斯密的“廉价政府” (1)保护社会的安全,免遭外族的入侵; (2)维持社会秩序,使每个社会成员都处于一个工
整的地位; (3)提供人们需要的但是市场又不能提供的公共工
程和公共设施。 【人物档案】亚当·斯密
2020/12/10
返回
财政金融学院
3
第一节 财政与财政学
二、生活中的财政现象
财政现象无处不在: 从出生、上学、工作、休息、退休、死亡,都离不
开财政的支持。
【小案例】我们可能忽视的财政现象
2020/12/10
返回
财政金融学院
4
第一节 财政与财政学
二、学习一些中国古代财政思想
• 藏富于民,培植财源 • 财政收支平衡思想 • 运用财政手段调节经济 • 一条鞭法 、摊丁入亩、火耗归公等
2020/12/10
财政金融学院
7
第一节 财政与财政学
• 财政学的特殊视角
财政学将整个国民经济看成“公”和“私”两大部 分,并从公与私的相互关系来研究经济。
• 财政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在整个经济中,哪些事该让政府去做,哪些事该让 私人去做。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财政学必须进行 两种不同性质的研究: 1)实证分析, 2)规范分析。
2020/12/10
返回
财政金融学院
5
第一节 财政与财政学
三、财政学研究的对象
• 财政学研究的对象是政府 1)规模巨大; 2)具有法律赋予的行政权力,可以强迫其他实体服
从它的意志 3)政府所拥有的财产,所得的收入不是某个人或某
《财政学概论》教案_3

《财政学概论》是财政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财经类各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主要阐述财政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同时吸收财政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反映财税改革的最新政策和实践。
该课程的重点教学内容是财政职能、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体制、财政政策、财政管理。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在了解财政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熟练应用财政基本知识,分析归纳有关实际财经问题,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财政学概论》教案前言一、为什么要学习财政学?1.增加知识、了解社会;(财政学与生活息息相关)(1)知识时代;(2)作为社会人;(3)走出认识误区——知识实用主义;2.财政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3.树立宏观思维观念。
二、如何学习。
1.勤于思考;2.善于观察;3.自觉接受;4.灵活方法;第一章财政与财政学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用。
——王安石〖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种种财政现象,对财政的产生、发展有清晰的了解,明确财政与国家的关系,掌握财政的构成要素、一般概念和特征,并通过现象把握财政的本质,同时,掌握科学的学习和研究方法,为学好财政的基本理论和财政管理的基本技能奠定良好的基础。
〖考核要点〗财政的概念;财政要素与特征;财政是国家配置资源的重要方式;财政是国家调控经济及干预社会生活的经济手段;财政与国家的关系;财政与经济的关系。
〖课时分配〗5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财政的概念一、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财政现象(一)财政就在我们身边;(二)财政是一个涉及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复杂的经济分配活动二、财政的产生(一)剩余产品的出现为财政产生奠定了物质基础(二)社会公共需要的形成与发展是财政产生的重要条件(三)国家的产生是财政形成的必要前提和根本标志三、财政的发展(一)奴隶制国家财政(二)封建制国家财政(三)资本主义国家财政(四)社会主义国家财政四、财政的定义财政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以国家为主体对一部分社会产品的集中性分配。
11财政学导论

规范分析要回答的问题是“应当是什么”,即
确定若干准则,并据以判断研究对象目前所具有的状态 是否符合这些准则,如果存在偏离,应当如何调整。规 范分析运用于财政学,就是要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019/7/15
21
这一制度前提,根据公平与效率这两大基本社会准则,来 判断目前的财政制度是否与上述前提和准则相一致,并探 讨财政制度的改革问题。
2019/7/15
23
马克思创立了科学的再生产理论,阐明了社会总 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和形式,也阐明了国民经济协 调和稳定发展的一般原理。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 两大部类以及固定资产投资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等,都 要依据再生产理论妥善安排。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对提出了“社会扣 除”理论。他指出的社会产品分配的要素,是社会产 品分配的一般原理,对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源配 置和收入分配仍有指导意义。
2019/7/15
3
教学要求
①要求同学们将老师讲授与自学结合起来,要 特别注重研究能力的培养;
②鼓励参加社会实践和案例讨论; ③要求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论文或提出解 决问题的一些思路等; ④要求遵守教学纪律,讲究仪容仪表; ⑤希望经常与老师沟通,以便改进教学方法。
2019考核、课堂讨论按10%计算学习成绩; ②期中以论文形式考核,成绩按20%计算; ③期末以闭卷形式考核,成绩占70%。
2019/7/15
17
4.研究财政政策。财政学研究政策的逻辑, 是关注那些深藏在形形色色、往往朝令夕改的财 政政策背后的稳定的规律性的东西。诸如,财政 政策的目标是什么,为什么确定这些目标,可以 采用哪些手段来实现这些目标,政策效力的传导 机制是什么,政策效果如何,怎样评价,财政政 策如何同其他经济政策相配合,等等,都是财政学 的重要研究内容。
财政学导论(陈共第九版)(学校教学)

高级教学
14
二、学习对象、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
财政学是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在某个特定领域中的应用。 视角的比较:
货币经济学:从货币与产品、价值形态与使用价值形态的相互关系来研究 经济。
区域经济学:从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研究经济。如果把国家视为 区域,区域经济学就表现为国际经济学。
政府同社会个体的“生老病死,从摇篮到坟墓”息息相关 政府承担政治和社会职能 政府承担涉及国计民生和带有战略性的重大工程建设任务 财政收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高级教学
4
政府提供多种产品和服务:
供电、供水、供气 公共道路、公共汽车、公共电视节目 公立学校、国家助学贷款 医疗保障、失业保险 扶贫、补贴、抚恤计划……
一、现实生活中的财政学 二、学习对象、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 三、编写的指导思想
高级教学
1
一、现实生活中的财政学
市场经济:主要由市场配置资源 私人物品:满足私人需要,市场提供
(配置原则:个人利益或效用最大化)
公共物品:满足公共需要,主要由政府提供
(配置原则:社会利益或效用最大化)
高级教学
2
私人部门经济学(private sector economics)着重研究私人 欲望如何借助市场途径达成;
0.00
政府支出占比
1978-2011卫生支出变化情况(%)
高级教学
社会支出占比
个人支出占比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财政学》导论(对外经贸汪德华)

财政学是研究政府财政收支和财政活动的科学,本导论课程将介绍财政学的 目的、定义与范畴,以及财政收入、支出和赤字的分类与控制,财政管理的 基本原则,以及财税制度的改革与建设。
导论目的和意义
1 理解财政学
探索财政学的重要性,以及它对国家经济和公共财政的作用。
2 学习目标
财政管理应当公开透明、受到责任追究。
长期与短期平衡
平衡短期经济需求与长期经济发展的目标。
效率与公平
理顺财政收支关系,确保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公 平分配。
可持续与稳定
确保财政管理具备可持续性和经济稳定性。
财税制度的改革与建设
税制改革 财政制度 社会保障
推动税收制度的改革和创新,提高财政收入。
完善公共财政制度,加强预算管理和资金监督。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全面的社会保障服 务。
财政收入及其分类
税收收入
非税收入
介绍各种类型的税收收入,如个 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和消费税。
探讨政府从非税收渠道获得的收 入,如政府债券和特许权。
特殊收入
介绍特殊收入来源,如关税、罚 款和罚款。
财政支出及其分类
社会福利支出
• 教育和培训 • 医疗保健 • 社会保障
公共基础设施
• 交通运输 • 能源和水利 • 通信网络
国防支出
• 军队装备 • 军事基地建设 • 军费开支
财政赤字及其控制
1
赤字的后果
2
分析财政赤字对国家经济和公共财政的
潜在风险和挑战。
3
原因分析
探讨财政赤字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如经 济周期、政府支出和收入失衡。
控制措施
介绍财政赤字控制的不同方法和政策, 如减少开支和增加收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篇 财政平衡与财政政策
第十二章 国债与国债市场 第十三章 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体制 第十四章 财政平衡和财政赤字 第十五章 财政政策
6
参 考 书 目
7
[1]哈维·S·罗森.财政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 济出版社,2003年.
[2]理查·A·穆斯格雷夫、皮吉·B·穆斯格雷夫.美 国财政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 社,1987年.
open economies
15
导论
Introduction
16
导论
现实生活中的财政学 学习对象、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 我国财政学建设的指导思想
17
教学目的:通过介绍现实生活中的财政学; 财政学的学习对象、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 财政学的产生、发展简史,让学生了解学习 财政学概论的重要现实意义,并了解财政学 概论的基本研究方法和学科意义。
第六章 转移性支出 Chapter 6 Transfer payments
12
第七章 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分析 Chapter 7 The scale and structure of fiscal revenue 第八章 税收原理 Chapter 8 The principles of taxation 第九章 税收的经济效应 Chapter 9 The economic effect of taxation 第十章 税收制度 Chapter 10 The tax system
21
我们为享用政府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缴款
learning 三、 Guidelines for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Public Finance)
20
一、现实生活中的财政学
政府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
➢ 供电、供水、供气 ➢ 公共道路、公共汽车、公共电视节目 ➢ 公立学校、国家助学贷款 ➢ 医疗保障、失业保险 ➢ 扶贫、补贴、抚恤计划……
Chapter 1 The concept and functions of public finance
第二章 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 Chapter 2 The principles of public expenditure 第三章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Chapter 3 The scope and structure of public expenditure
The Public Finance
云南大学财税金融系 2007年8月
1
本课程总体框架
财政为什么存在 财政概念与职能
支出分析
收入分析
支出与收入的对比:财政平衡 财政政策
2
第一篇 财政概念与财政职能
第一章 政府的经济活动
3
第三篇 财政收入分析
第七章 财政收入规模与构成分析 第八章 税收原理 第九章 税收的经济效应 第十章 税收制度 第十一章 税制和税收管理制度改革
13
第十一章 税收制度和税收管理制度改革
Chapter 11 The reform in the tax system and tax administration 第十二章 国债和国债市场
Chapter 12 Government debt and its market 第十三章 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体制
[15]马海涛主编.中国税制[M].北京: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16]王金秀、陈志勇编著.国家预算管理[M].北 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
[17]刘溶沧、杨志刚编著.财政学论纲[M].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
10
பைடு நூலகம்
课程内容体系
导论 Introduction 第一章 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Chapter 13 The national budget and the managerial system of the budge
14
第十四章 财政平衡 Chapter 14 The fiscal balance
第十五章 财政政策 Chapter 15 Fiscal policy 第十六章 开放经济下的财政问题 Chapter 16 The fiscal issues in the context of
18
教学重点:现实生活中的财政、财政学 的学习对象、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
19
一、现实生活中的财政学 二、学习对象、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 三、我国财政学建设的指导思想
(一、 Fiscal phenomena in daily life 二、 The objects,aims and methods of
[11]刘玲玲.公共财政学[M].北京:清华 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
9
[12]孔淑红、安玉华.公共财政学[M].北京:对 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
[13]钟晓敏.地方财政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 学出版社,2001年8月.
[14]王 宁主编.财政国库收付管理[M].成都:西 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
8
[7]郭庆旺、赵志耘.财政理论与政策—— 当前若干重大问题探讨[M].北京:经济科学 出版社,1999年9月.
[8]蒋 洪.财政学教程[M].上海:上海三联 书店,2000年7月.
[9]郭庆旺、赵志耘.财政学[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
[10]刘 怡.财政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 版社,2004年6月.
[3]布坎南.公共财政[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 版社,1991年.
[4]项怀诚.中国财政体制[M]. 北京:中国财政 经济出版社,1994年.
[5]刘溶沧、赵志耘编著.财政政策论纲[M].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
[6]洪银兴.现代财政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
社,1998年12月.
11
第四章 社会消费性支出----购买性支出之一 Chapter 4 The public consumption—— The purchases of the government I
第五章 财政投资性支出----购买性支出之二 Chapter 5 The government investment—— The purchases of the government 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