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用语差别之我见
言语表达的性别差异及其原因分析

言语表达的性别差异及其原因分析言语表达的性别差异及其原因分析男女在语音、用语、交谈三个方面存在着差异,形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可从生物、心理和性别角色等不同层面加以探究。
在语音上,女性发音的绝对音高高于男性,女性的语音听觉比男性更敏感,男性发音比女性含混,年轻女子的发音比男性更娇柔,男性发音的"元气"比女性更足;在用语上,女性颜色词语的掌握能力强于男性,女性比男性更喜欢使用情感词,女性比男性更善于使用委婉语;在交谈上,女性说话比男性含蓄,女性与男性相比不喜欢左右话题,女性的言辞比男性更温文尔雅,男女交谈的兴奋点不同;影响语言性差交际的因素主要有:男女双方对言语交际活动的态度、男女的心理差异、男女的特殊心理、交谈者的性别数量、交谈者的年龄、交谈者的角色关系;性度对性差交际会产生影响,父母自身的言语性度、兄弟姐妹中男女的数量对比、年龄文化层次、工作性质和工作条件、异性交际中的权威等都会影响言语性度。
男女的性别差异,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来分析:从生物学的角度看,男女在生理上存在的差异称为性别生物差异;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男女在个性心理的特征上存在的差异称为性别心理差异;男女在社会行为方式上存在的差异称为性别角色差异。
传统语言学不研究语言的性别差异,到了社会语言学,才开始研究语言与性别的关系,但它只着眼于语言性别变异的研究,很少涉及到性别心理差异和性别角色差异。
事实上,语言运用作为一种社会行为,的确存在着性别差异。
奥斯卡·王尔德说过:“妇女是妩媚动人的,她们可能从来不想说什么,但是她们一旦说起来却足以使人消魂荡魄。
”女性的言语为什么会产生消魂荡魄的神奇魅力呢?这和女性的言语特点是分为不开的。
据切里斯·克雷默研究,女性言语所具有的特点是:“絮絮闲聊、柔声轻语、急速流畅、礼貌友好、情意绵绵、唠叨不断、坦然无隐、多于细节、彬彬有礼、热情洋溢、词斟句酌,有时莫名其妙令人不得要领”。
男女性语言表达上的差异

男女性语言表达上的差异在人际交往中,不同性别之间存在明显的语言表达差异。
男性和女性在表达方式、沟通风格以及语言习惯等方面有着各自独特的特点。
本文将探讨男女性在语言表达上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一、言语目的与内容男性在言语表达中通常更注重传递信息和解决问题。
他们倾向于直接、简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侧重于事实和逻辑。
男性的话语往往以问题为导向,注重解决方案和行动。
相反,女性更注重人际关系和情感交流。
她们倾向于在言语中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绪,注重细节和关怀。
女性的话语往往以倾听和共鸣为导向,注重交流过程和人际关系建立。
这种差异的原因可以追溯到社会文化角色的差异与生理特点的差异。
男性在起源上是狩猎者,他们需要迅速有效地传递信息,做出决策。
而女性在起源上是守护者,她们需要细致入微地关注家庭成员的感受和需求。
二、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男性的语言风格通常更正式、直接和权威。
他们倾向于使用强势语言、命令句和结论性语言,以表达自己的权威和决策力。
女性的语言风格则更加亲和、温和和间接。
她们倾向于使用委婉语言、疑问句和陈述性语言,以表达自己的关心和理解。
这种差异的原因源于性别社会化的影响和认知方式的不同。
男性在社会化过程中更容易接受直接、权威性的话语风格,被鼓励展现竞争意识和决断力。
女性则更容易接受温和、间接的话语风格,被鼓励展现关怀和亲和力。
三、表达方式和沟通目的男性在言语表达中通常更注重解决问题和争论,他们倾向于使用辩论、争论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他们喜欢通过讲故事、分享经验等方式来共享信息。
相比之下,女性更注重合作和共识,她们倾向于使用共鸣、同理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她们喜欢通过对话、询问等方式来建立关系和加强人际互动。
这种差异的原因可以归结为性别角色社会化和情感认知的差异。
男性在社会化过程中更容易接受竞争和争论的方式,被鼓励展现自信和自主性。
女性则更容易接受合作和共识的方式,被鼓励展现关爱和配合力。
四、倾听和反应方式男性在倾听他人言语时通常更注重解决问题和给予建议。
浅析汉语性别语言差异成因

浅析汉语性别语言差异成因汉语作为一种古老而复杂的语言,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性别语言差异。
性别语言差异是指在语言表达中,男性和女性使用不同的词汇、语气和语法结构。
本文将从社会文化、语言发展以及认知因素三个方面来浅析汉语性别语言差异的成因。
一、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社会文化是性别语言差异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男性被赋予了更高的地位和权力,而女性则在家庭和社会中受到较多限制。
这样的社会结构必然会导致性别角色的不同,反映在汉语中就体现为词汇和语法的性别差异。
首先,汉语的代词使用上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例如,“他”和“她”在语法上的不同形式,明确地区分了男性和女性。
“他”作为通用的第三人称代词用于男性,而“她”则用于女性。
这种代词的区分反映了社会文化中男女角色的划分。
其次,汉语中的职业称谓也存在性别差异。
许多职业称呼中,男性和女性的称谓有不同的称呼方式。
例如,“医生”通常指的是男性医生,而女性医生称为“女医生”。
这种差异的存在可以追溯到传统的家庭角色分工,反映了社会对男女在职场中角色的期待。
二、语言发展的影响语言发展也是造成汉语性别语言差异的原因之一。
汉语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形成了丰富多样的语言表达方式。
在这个过程中,汉语逐渐形成了一些用于区分性别的词汇和语法结构。
首先,汉语中的“女字旁”和“男字旁”是反映性别差异的一个例子。
例如,“她”和“它”中的“女”字旁明确地表明了该词语与女性有关,“他”中的“男”字旁则表示与男性有关。
这些字旁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语言发展中对性别的意识和区分。
其次,汉语中存在针对男性和女性的敬称差异。
对于长辈或者地位高的人,男性常称为“大哥”、“叔叔”等词汇,“小姐”、“阿姨”等则用于女性。
这种语言差异与汉语中的谦让文化有关,反映了对性别和地位的尊重。
三、认知因素的作用除了社会文化和语言发展,个体的认知因素也会对汉语性别语言差异产生影响。
个体在语言学习和使用过程中会被社会环境、经验和认知方式所塑造,从而对性别在语言中的表达方式产生差异。
浅谈男女在语言方面的差异

浅谈男女在语言方面的差异摘要: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们借助语言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成果。
同时语言也受到社会心理,文化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因而男女两性在语言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文章主要通过一些语言现象对男女语言进行了简单的比较,得出了男女语言风格的不同,以及这种不同所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男性女性语言特色差异引言:前不久又部很有意思的电影叫做《非诚勿扰》,葛优在里面写过一段很有意思的征婚广告“你要想找一帅哥就别来了,你要想找一钱包就别见了。
硕士学历以上的免谈,女企业家免谈(小商小贩除外),省得咱们互相都会失望。
刘德华和阿汤哥那种才貌双全的郎君是不会来征你的婚的,当然我也没做诺丁山的梦。
您要真是一仙女我也接不住,没期待您长得跟画报封面一样看一眼就魂飞魄散。
外表时尚,内心保守,身心都健康的一般人就行。
要是多少还有点婉约那就更靠谱了。
我喜欢会叠衣服的女人,每次洗完烫平叠得都像刚从商店里买回来的一样。
说得够具体了吧。
自我介绍一下,我岁数已经不小了,留学生身份出去的,在国外生活过十几年,没正经上过学,蹉跎中练就一身生存技能,现在学无所成海外归来,实话实说,应该定性为一只没有公司、没有股票、没有学位的“三无伪海龟”。
性格OPEN,人品五五开,不算老实,但天生胆小,杀人不犯法我也下不去手,总体而言属于对人群对社会有益无害的一类。
有意者电联,非诚勿扰。
”很有特色,幽默却又不失内涵。
后来又找了一些其他的征婚广告看,发现其实我们不仅要看到这种幽默,还应看到广告作为语言的重要部分,它反映的语言特点。
男女两性的各种不同,也体现在语言的使用上。
两性语言差异:1语言语调方面:语言方面女性在发音上更标准,语言学家研究表明大部分男性会把后鼻音发为不标准的前鼻音。
语调方面,女性的语调比男性多,富有表现力。
一般说来女性说话时多用声调,回答问题时,也经常带有疑问,征询的升调,而男性则多用语气坚决,肯定的降调来回答。
2在词汇的选择方面:女性喜欢使用一些夸张的形容词和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
浅析男女语言表达的心理学差异

浅析男女语言表达的心理学差异男女之间存在着语言表达方面的心理学差异,这在社会交往中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本文将从社会化角度和心理学角度探讨男女语言表达的差异,并讨论对此的理解和处理方法。
一、社会化因素1. 家庭教育影响男女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不同。
一般来说,男孩子在家庭中更容易受到父母的粗暴与强势的教育方式,而女孩子则会被更多地关注于情感沟通与细节表达。
这种家庭环境下的差异使得男性在语言表达中更加倾向于力求简洁直接,而女性则更加注重情感和细节。
2. 社会角色定位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角色期望存在差异,这也影响了他们的语言表达方式。
男性往往被社会期望为强者、支配者和决策者,所以在语言交流中表现出更多的自信和决断力。
相比之下,女性通常被期望为温柔、体贴和理解的一方,所以她们在语言表达中更注重维护人际关系和表达情感。
二、心理学因素1. 表达需求的差异男女在情感需求和表现上有所不同。
男性更倾向于通过行动和解决问题来表达自己,而女性更习惯于倾听和分享情感。
这也解释了为何男性在交流中更注重事实和逻辑,而女性则更关注情感和共情。
2. 语言处理方式的差异男女大脑在语言处理上存在生理上的差异。
研究发现,男性的左脑更活跃,而女性的两侧脑活动更均衡。
这使得男性更擅长逻辑推理和解决问题,而女性更善于情感体验和细节处理。
三、理解和处理方法1. 意识到差异并尊重对于男女之间的语言差异,我们应该意识到它是由社会化和心理学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
在交流中,我们应尊重对方的语言表达习惯,不过度解读或者质疑对方的表达方式。
2. 建立互补的交流模式男女双方可以通过理解和包容对方的差异,建立起互补的交流模式。
男性可以更加关注女性的情感需求,多学习倾听和体察对方的心情。
女性则可以更加直接和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需求,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基础。
3. 学习沟通技巧和共情能力不论男女,在语言表达方面都有不足之处,因此我们应当主动学习沟通技巧和共情能力。
男性和女性的语言处理方式差异

男性和女性的语言处理方式差异在人类社会中,男性和女性在语言表达和沟通方式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词汇的选择和语法的运用上,还表现在表达情感、处理冲突和谈判方面。
了解和认识这些差异,对于改善沟通、促进性别平等和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词汇和语法的差异男性和女性在对待词汇和语法选择上有一些不同。
男性通常更倾向于使用直接、简洁的词汇,注重事实和结果。
他们在谈论工作、技术或感兴趣的话题时,常常偏好使用专业术语和精确的描述。
女性则更注重细节和人际关系,倾向于用形容词和修饰词来表达情感和感受。
她们在描述事件或场景时,可能更加强调情感色彩和细腻的表达方式。
此外,在语法使用上也存在一些差异。
男性通常更倾向于使用简单的句子结构,注重语义和逻辑,倾向于传递信息。
而女性则更倾向于使用复杂的句子结构,注重情感和衔接,倾向于传递情感。
二、表达情感的差异男性和女性表达情感的方式也存在差异。
男性往往比较内敛,难于表达个人感受和情感。
他们倾向于通过行动和实际的帮助来表达关心和爱意。
而女性则相对来说更愿意通过言语表达情感,更擅长用语言传递自己的情绪和需要。
她们常常倾向于寻求情感的支持和倾诉。
三、处理冲突的差异男性和女性在处理冲突时有不同的倾向和方式。
男性通常更倾向于追求解决问题的目标,注重事实和逻辑。
他们可能更倾向于通过竞争和辩论来解决冲突,强调权力和地位。
而女性则更倾向于弥合关系和保持和谐,注重情感和人际关系。
她们可能更倾向于通过合作和妥协来解决冲突,强调彼此的理解和共同目标。
四、谈判的差异男性和女性在谈判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同的表现。
男性通常更倾向于竞争和权利的争夺,注重实质利益和目标达成。
他们可能更倾向于采取直接、果断的方式,强调自己的主张和利益。
女性则更倾向于合作和关系的维护,注重沟通和共识的建立。
她们可能更倾向于寻求共同的利益和解决方案,并通过妥协和合作来实现。
结语:男性和女性的语言处理方式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差异既源于社会文化的影响,也与性别差异有关。
男女性语言表达上的差异

男女性语言表达上的差异两性对话中引起摩擦和冲突,来自于男性与女性自小生长于不同的文化,亦发展成不同的对话风格,因此两性的对话就像是跨文化的沟通。
两性因为不同的沟通风格,理解事情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因此会产生摩擦,避免摩擦的方式,就是去了解不同别沟通风格的差异,并听出其语言之外的弦外之音,给予对方所需要的。
女性在语言表达的能力上是很强的,但是在面对男人和面对一群人讲话时,通常较缺乏自信,这乃是性别社会化的结果与女性较重视和谐的人际互动使然,在非语言沟通方面,女性较能有效传达和接收手势、动作和身体姿势方面的讯息;男性由于被寄望阳刚、勇敢,因此在言谈间表现出来的就是硬硬的、不易妥协、欠缺修饰包装的言语,而且,男性在行为语言的表达与接收上较女性为弱,但其对空间的熟悉度和掌握力就比较强,且其会有明显的攻击欲望。
因此,两性的沟通方式不只在口语表达上有差异,而且两性的行为语言亦有相当大的不同。
当今社会人际交往频繁,语言礼貌为人们建立和谐关系提供了保障。
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语言礼貌差异、探讨男、女性别间表现出的语言礼貌差亦尤为必要。
一、语言礼貌与性别差异纵观种种文化,男性语言表达强硬,女性语言偏显柔弱。
男性语言体现权利与威望,女性语言体现谦恭和附属地位。
坦尼将这一显著差异归咎于文化因素的影响;拉可夫却认为是男、女社会角色和处世方式不同造成的,女性语言实际上是远离权利,或对权利毫无兴趣,并非是一味地恭顺和服从。
然而,男性在家庭中始终体现出权利和威望。
这或许要归咎于欧特曼的家长制,即男性长者掌权、以父系结构为扩展的家庭模式。
在家长制模式中,年长者受人尊重,男、女性别等级差异显著,各自分别有单独的活动范围。
但近来的社会学及人类文化学研究表明:以父系结构为扩展的家庭模式也富于灵活性,男、女在家庭中的地位随地域、时间的变化也有很大的改变,变化之大以至于人们对传统的家庭不再提及。
五十年代后,资本向农村渗透,家长制家庭结构变化开始初显端倪。
论男女语言差异及其原因

论男女语言差异及其原因论男女语言的差异1.语音差异男性和女性在发音方式上的差异是明显可见的。
从生理上看, 男女发音器官的构造不同决定了男女语音物理特征的不同。
一般来说, 女子的声带较短、较薄、较紧,所以, 女子的声波音频较高, 声音显得尖而细; 而男子的声带较长、较厚、较松, 发音时声波的音频低, 声音显得低沉、浑厚, 呈现“阳刚之气”。
从心理上讲,女性更愿意接近标准语, 力求语音清悠;而男性则宁可保留土气, 显得更随意, 以此表示豪爽。
2.词汇差异女性善用形容词、副词等一些修饰性的词语。
如“太棒了”“真讨厌”“好极了”“太漂亮了”“好帅啊”等等。
男性语言则更多地使用简洁、直截了当、果断的言语。
女性在交际时运用的语气词较多。
如“吧、啊、呢、吗、哎呦、啧啧、嗯嗯”等,而男性在这方面使用得比较少。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产生情绪波动,并将这种波动溢于言表,运用语气词具有较强的感染力,习惯成自然,形成男女两性不同的语用习惯。
女性多用委婉词语和礼貌用语。
女性用词较委婉,能够顾及听话人的面子。
在发表意见时,多用征求、商量的语气,不会使人感到咄咄逼人。
即使是祈使句也多使用表示请求的语气。
这些带有委婉语气的请求,没有任何的强迫和命令的意味,很好地起到了交际的作用。
女性对颜色词语的使用比男性更普遍一些。
女性对颜色特别敏感,在语言运用中,不自觉地使用诸多表示颜色的词语。
在童年时期,父母就把女孩打扮得漂漂亮亮,接触的颜色比男孩子丰富一些。
随着受教育程度的加深,审美能力的提高,对颜色的敏感性就越来越强,一些色彩词的运用也可表现女孩子细腻的情感。
3.语法差异主要表现在女性比男性较多地使用疑问句式,对各项语言规则习惯于循规蹈矩。
女性更加倾向于使用社会赞同的语体,语言形式接近标准语;男性则倾向于使用社会不赞同的语体,富于创新与变化。
论男女语言差异的原因1.生理原因2.传统文化3.社会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男女用语差别之我见
【摘要】俗话说,男女有别,其差别不仅表现在其他方面,而且还体现在语言上。
本文分析了男女语言差异的各个方面,以及造成其差异的各种因素。
【关键词】性别;差异;语言
引言
性别差异是语言学的一个基本特征,是一种客观语言现象,是由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和习俗等客观原因造成的。
语言与性别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语言是社会的镜子,它反映了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差异。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男女在沟通的时候,会出现一些障碍或误解,这是由他们的语言差异造成的。
男女语言差异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语音差异
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发音不同。
一般来说,无论是从年龄,教育水平,还是社会地位等因素来看,女性比男性发音标准,她们的平均音质高于男性。
女性的清晰度更高,声音的穿透力更远,音色更鲜明。
这是因为女性对发音极为敏感。
2,语调不同。
女性在讲话时往往喜欢用升调,语调变化频繁而具有表现力。
相反,男性多用降调,语调变化少。
女性经常使用升调一方面表明女性用语礼貌,另一方面也表明妇女缺乏自信,优柔寡断。
而相反,男性的语调听起来较为坚定肯定。
二、词汇差异
男性和女性语言的最明显区别在于不同的词汇选择。
女性使用形容词,副词和其他一些感情修饰词来展示她们特有的思想和情感。
著名语言学家lakoff(1975)声称,女性使用像紫红色,米色,海蓝色等词。
她还认为,女性喜欢用表示感情色彩的词,以及夸张的词,如可爱的,迷人的,有趣的,可怕的,巨大的,等词汇。
当使用咒骂的话,女性通常更为谨慎。
一些肮脏的词或短语,如“damn”,“shit”,“bitch”等,通常出现在男性口中。
女性还喜欢使用情感词,如语气词、感叹词、夸张词等,她们的言语常常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
研究表明,女性较男性更多地使用形容词和副词以起强调作用的词语。
此外,在很多场合下,女性比男性更善于使用委婉语。
女性还喜欢使用闪避词(sort of, i guess, i think, you know),强势词语(so, very, really),礼貌语(you are so kind, please,thank you)等。
三、语法差异
一般来说,女性的言语比男性显得客气一些,文雅一些。
女性常用最有礼貌的复合祈使句(compound request),如说话人想让听话人把门关上,男性通常会说close the door 或者please close the door。
而女性则会说will you close the door?或者would you please close the door?
女性在陈述句后加上一个附加问句,通常希望听话人同意她们的
观点。
使用附加问句的原因之一是她们不能确定听话者是否认可她们的观点,另一个原因是她们自己怀疑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认为自己的观点没有多少价值,是女性缺乏自信的表现。
男性喜欢直接表明对事物的看法,因而常选用陈述句和祈使句,以表达命令和要求的口吻。
四、话题差异
男性和女性的话题也不同。
一般来说,当男人和男人说话,他们的话题往往集中在政治,经济,商业,体育,汽车等。
而当女人和女人说话,她们的话题是关于家庭,社会生活,生活的烦恼,衣服,烹饪和饮料等。
当男性和女性交谈时,男性一般处于主导地位,他们比女性更能控制谈话的主题,更能直截了当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他们的谈话主题更富于创新,他们不时打断别人的讲话,提出不同的看法和见解。
不同语言选择的原因
语言中的性别差异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文化,心理和生理上的问题,它涉及到许多方面。
一、社会因素
语言的性别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和最根本的一条是男女不同的社会分工。
传统模式的“男主外,女主内”决定男性和女性的角色。
男人的工作范围从挣钱养家糊口到治理国家,他们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许多其他领域占主导地位。
所以男人代表力量,在社会中处于支配地位。
女性的活动范围被限制在家里,
做家务活,社会功能是装饰她们的从属地位。
二、文化因素
语言中的性别差异是由文化决定的。
研究者普遍认为,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文化的一部分。
语言受文化的影响,它反映了历史文化和民族特点。
人们认为女性应该友好,热情,有礼貌,她们应该充满情感。
男人应该是确定的,决定性的,他们应该吃苦耐劳。
所以,从童年起,女孩被教导说话像个淑女,她们应该发音清晰,语法正确。
此外,她们应该言语礼貌具有耐心。
但是相反,男孩,被教导要像个男人,他们的语言简单,傲慢。
他们被允许使用脏话,他们可以言语粗鲁。
他们会被原谅,接受,即使他们使用不正确的语法或他们的声音很粗鲁。
三、心理因素
男女不同的心理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其语言差异的产生与
存在。
心理学研究表明,青春期之前,女性在理解人际关系,形成工作任务感和工作责任感方面比男性成熟得早。
青春期之后,两性的心理特征差异非常明显。
男人喜欢冒险,喜欢争强好胜,说话干脆,办事果断,但对生活和工作中的事情往往表现的较粗心,不拘细节。
女性,相反,感情丰富细腻,善解人意,温柔体贴,待人友好,讲礼貌。
但另一方面,她们往往优柔寡断,缺乏信心。
缺乏独立自主的精神,依赖性比较强。
四、生理因素
男女的生理差别是造成男女语言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
男性和女
性大脑两半球的言语功能存在个体差异,故而其发音器官不同,因而造成音色、音量的不同。
男性和女性的声带不同,男性的声带长而厚,声音低沉,而女性的声带短而薄,声音高。
避免两性之间矛盾和误解的有效办法
为了使男女有效的沟通和理解,我们应该意识到其语音和语调,词汇以及语法的表达差异。
此外,我们也应该意识到造成他们语言差异的社会、文化、心理、生理原因。
只有知道了这些,他们才能更好地了解彼此。
所以在日常交往中,我们应该遵循礼貌原则,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减少冲突,以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在英语教学中,它能够指导学生学会使用适合自己性别角色的地道的英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与人进行得体的交流,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以便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参考文献:
[1] 戴炜栋. 言语性别差异分析综述.《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83.
[2]lakoff, r. language and women’s place [m]. new york:harper & row, 1975.
[3]beattie. g. w. interruptions in conversational interactions and its relation to the sex and status of the interactants [j]. linguistics, 1981 (19): 15-35.
[4] 钱伟. 男女两性语言差异比较.《中国西部科技》, 2010.
[5]饶继红. 社会,文化,语言和性别.《江西社会科学》,2006.
[6]杨璐. 英语语言中的性别差异研究.《安徽文学》,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