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散文知识梳理思维导图word版本
高考语文-散文复习导图

《高考语文-散文复习导图》摘要:承上启下(渡)作用,题干有“多(重)种”“概括”“哪些”等样,(3)题干有“说明含义”“赏析词语”“赏析句子”“怎样理”等样四、散知识复习导图、考情回顾、散分类 3、整体、结构线 5、人称作用 6、引用作用6、叙述作用7、议论作用8、表现手法9、手法作用 0、鉴赏语言、散物象①物象作用如用某物象作标题常常作贯穿全线②物象特征概括出物象特类似概括人物形象特③物象义“物象”象征义象征某些人物、某种哲理表现某种情思、常见题型 3、答题模板、散学案两步骤结构思路分析类两题型常考题型审题定向答题角结构安排类常见设问综观全从情节发展上分析××心理变化主要写了××请就梳理作者写作思路3这是怎样构思?请简要分析()容、主题容角就是要考虑该容对人物刻画、情感表达、基调奠定等方面作用主题角可考虑对主题有强化、深化、突出、揭示等作用()结构、思路结构角可考虑有设置悬念、作铺垫、伏笔照应、首尾呼应、结构完整、承上启下等作用思路角可考虑暗示、揭示了什么样思路等作用(3)表达技巧不是所有句段都有表达上特如特较突出则要从该技巧出发考虑渲染气氛、画龙睛、对比衬托、象征等作用也要表达技巧身作用()者情感或心理从这角可考虑有加深印象、激发情感、产生共鸣、深受启发、发人深思、催人想象、回味不尽、想象无穷等作用上述维、角有关涉就要分析归纳没有关涉就不必强答审题关键题干有“情节”“写作思路”“程”等样题干有“构思”“梳理”等样局部段落类常见设问赏析末段作者回忆××历有什么作用?3××和××对话出现多次这样安排有何用?引用××片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开头句段作用“5考虑” 开题首段作用往往是呼应题目总括全明题旨或者表达与主旨相关某种感情(奠定感情基调)引起下与下形成对照;或下作铺垫;或设置悬念暗示下释;或运用特殊语言以照应结尾3奠定基调如开即连续感叹抒发强烈情感那么即全奠定了感情基调引人入胜或发人深思如首段连续发问那么首段还兼有引人入胜或发人深思作用5景物开烘托渲染从结构上看它可能是铺垫作用;从景物描写上看作用是烘托(多衬托)、勾勒环境、提供背景、营造(渲染)某种气氛等(二)句段作用“思考” 承上启下(渡)作用;或前呼应作用;或照应开头作用;或呼应结尾作用;或换作用是全容、思路折;或引领或引起下作用容上作用般是扩展思路、丰富涵、具体展示、深化主题或照应前结构上般是承上启下(三)结尾句段作用“3思考” 首尾呼应(照应)而结构完整揭示并深化主旨或总结全明题旨深化心有暗示主题或强化作者感情作用3委婉含蓄言外发人深思二两步骤突破容要概括类两题型常考题型审题定向答题角主旨概括常见设问作者深情地诠释了××多重义请结合全加以概括作者对××有新认识请加以概括从原因、结、作用、影响、方式、特、情感等角考虑审题关键题干有“多(重)种”“概括”“哪些”等样题干有“特”“特征”等样特定指向信息概括常见设问写出了××哪些精神气质?根据画线部分概括××特3结合全容简述××××特体现哪些方面?事(人)物身所带有各种形容词审题关键题干有“概括”“特”等样题干有“体现”“哪些”“方面”等样三两步骤两类词句理题常见设问审题关键答题角 ()结合全说明“××”含义()结合上下分析画横线句子含(3)简析语句“××”对表现人物作用()请结合容说明×段“××”含义()题干有“结合容”“结合上下”等样()题干有“”“全”等样(3)题干有“说明含义”“赏析词语”“赏析句子”“怎样理”等样①系词语所句子容及前句理词语必须系语境做到“词不离句”般有临性词义词语、有特殊用法词语等要这样理②系主题或作者情感态揣摩词语含义般分析具有深层含义或特定义词语、能明心或主旨词语等依据法③结合作者写作图和社会背景理词语含义④依托手法挖掘了突出表达效使语言生动形象散写作往往使用些修辞、描写手法因可以依托修辞、描写手法挖掘其背作者要表达什么思要达到什么效四两步骤散技巧、语言艺术鉴赏类题常考题型审题定向答题角散技巧类常见设问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两不人称其蕴含着怎样态?请结合全进行分析对××表述运用了××表现手法?有何表达效?①指出手法或根据题干要准确定位②分析容结合具体分析这种技巧怎样运用③概括效结合具体概括出这样运用作用或效审题关键题干直接要分析其表达特色如“请分析其表达特色”等题干带有“赏析”“如何描写(表达)”“这样写有什么处”等语言艺术鉴赏类常见设问语言充满生活气息请结合全对加以赏析指出××这句话所体现人物语言特色并分析它表达效①明确语言特②结合(词语、句、段)分析③明语言特收到效审题关键题干有“语言”“赏析”“特色”等样。
2021届高考语文必背知识专题04散文传记类文本阅读(原卷word版)

2021届高考语文必背知识专题专题04散文类文本阅读一、思维导图1.散文类文本阅读考查内容2.散文类文本答题思路二、知识清单一.散文的基础知识:(一)、散文概念散文,常用来抒写作者的见闻和感受。
它通过短小的篇幅,自由、灵活的手法,表达作者对人生和自然的感受或发现。
叙事、抒情、议论常常自然融合在一起,读起来,像走进作者敞开的心扉,听他倾诉衷肠。
(二)、散文的特点内容上:是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验,通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出来。
所谓自我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质的发现、认识。
形式上:(1)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描写、叙述、议论熔为一炉;(2)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3)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4)行文自由,结构灵活。
综合以上两点:“形散神不散”。
阅读散文时,要透过“形”抓住“神”,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要抓住文章的结构和线索(文脉),要注意欣赏优美的语言。
(三)、散文的分类(1)写人叙事散文鲁迅的《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朱自清的《背影》;冯骥才的《珍珠鸟》;杨绛《老王》;胡适的《我的母亲》(2)写景状物抒情散文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刘成章的《安塞腰鼓》;沈从文的《云南的歌会》;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萧乾的《吆喝》(3)议论性散文冰心《谈生命》二.常见考查题型:(一)整体感知内容,概括文章主题。
考察类型1.直接概括全文内容。
2.回答某一段落内容或全文的主题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解题钥匙1.尽量利用原文语句。
2.没有原文语句可利用时,要注意概括得全面、准确,不要漏掉答题点。
(二)品味散文语言,体悟词句作用考题形式一、品味词语。
1.解释词语含义。
2.品评加点词语的作用。
解题钥匙1.解释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要结合语境。
2.品评词语的表达作用,要结合语境、作品的主题思想、作者的思想感情、景物意境、人物性格、特殊的表达效果(即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的词语)或在结构上起到独特作用。
高中语文 文学常识 考点 知识点 思维导图 超详细 语文高考必看

《上林赋》 《子虚赋》 《孔雀东南飞》 《木兰诗》 曹操、曹丕、曹植 田园诗《归园田居》
散文《桃花源记》 王、杨、卢、骆
高适、岑参 王维、孟浩然 韦应物、刘长卿
《老人与海》 《致恰达耶夫》
《死魂灵》
《战争与和平》《复活》 《浮士德》
《高老头》
《人间喜剧》
《欧也妮K葛朗台》
《巴黎圣母院》
苏轼《念奴娇K赤壁怀古》
辛弃疾《永遇乐K京口北固亭怀古》
柳永《雨霖铃》 李清照《声声慢》
曾朴《孽海花》刘鹗《老残游记》
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曹雪芹《红楼梦》 吴承恩《西游记》 施耐庵《水浒传》 罗贯中《三国演义》
关汉卿《窦娥冤》 郑光祖《倩女离魂》 白朴《墙头马上》 马致远《汉宫秋》
高考语文 文学常识 思维导图
考点 知识点 重点 难点 清晰梳理 快速记忆
超实用 一看就明白 极易记忆
9/23
诗、词、歌、赋
文章体 文学体
论说文
说、论、序等
应用文
祭文、书信
杂记文 笔记、山水、景物、人事记等
史传文 编年体、纪传体、国别体等
记叙文 说明文 议论文 应用文
小说 诗歌 戏剧 散文
Hale Waihona Puke 屈原《离骚》 孔子、孟子、庄子、荀子、孙子、墨子
《悲惨世界》
《威尼斯商人》
《红与黑》
《哈姆雷特 《罗密欧与朱丽叶》
》
《奥赛罗》
四大悲剧
《麦克白》 《一千零一夜》
歌德 巴尔扎克
雨果 司汤达 莎士比亚
《李尔王》 《荷马史诗》
清代四大 谴责小说
四大名著 元曲四大家 汤显祖
2019高考文学类文本复习思维导图

2019高考文学类文本复习思维导图一、小说阅读复习知识导图1、考情分析2、整体阅读3、形象题4、情节题5、环境题6、探究题二、散文阅读复习知识导图1、散文分类2、整体阅读3、结构线索4、人称作用5、引用作用6、叙述作用7、议论作用8、表现手法9、手法作用10、鉴赏语言11、散文物象 ①物象作用如果用某一物象作标题,常常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
②物象特征概括出物象的特点,类似于概括人物形象特点。
③物象意注意“物象”的象征意义,象征某些人物、某种哲理,表现某种情义思。
12、常见题型13、答题模板14、散文学案一两步骤解决结构思路分析类两大题型常考题型审题定向答题角度结构安排类常见设问1.综观全文,从情节的发展上分析××的心理变化。
2.文章主要写了××,请就此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
3.这篇文章是怎样构思的?(1)内容、主题:内容角度就是要考虑该内容对人物刻画、情感表达、基调奠定等方面的作用。
主题角度可考虑对主题有强化、深化、突出、揭示等作用。
(2)结构、思路:结构角度可考虑有设置悬念、作铺垫、伏笔照应、首尾呼应、结构完整、承上启下等作用。
思路角度可考虑暗示、揭示了什么样的思路等作用。
请简要分析。
(3)表达技巧:不是所有的句段都有表达上的特点。
如果特点较突出,则要从该技巧出发考虑渲染气氛、画龙点睛、对比衬托、象征等作用,也要注意表达技巧自身的作用。
(4)读者情感或心理:从这个角度可考虑有加深印象、激发情感、产生共鸣、深受启发、发人深思、催人想象、回味不尽、想象无穷等作用。
上述维度、角度有关涉就要分析归纳,没有关涉就不必强答。
审题关键1.题干中有“情节”“写作思路”“过程”等字样。
2.题干中有“构思”“梳理”等字样。
局部段落类常见设问1.赏析文章末段的文字。
2.作者回忆××的经历,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和××的对话在文中出现多次,这样安排有何用意?4.文中引用××的片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高三语文散文二轮复习思维导图2

高考散文二轮复习句子鉴赏题形式比喻句、双关句、抽象句、意蕴丰富句4.(《挺拔之姿》)赏析句子:请对文末画波浪线的句子加以赏析。
在初秋的树干上,我看到夏日遗留在上边的三五蝉壳,风吹过来,微微作响。
主人扔下它们远去,此时恍若三五空屋。
可从修辞手法、细节描写、想象、象征等方面来赏析。
语用特点,1分;具体表现,1分;效果分析1分;情感表达2分。
考题目《草木故园》14.请根据文本,探析“回望老家,草木葱茏”这句话的含意。
(6分)答案:①表层义:老家草木葱茏,富有旺盛的生命力。
故园草木的生机勃发与乡村生活日益衰落形成鲜明对比,村民越来越多走出乡村,把故园留给草木。
草木旺盛是乡村生活凋零的具体体现。
② 层义:对乡村生活日益衰落的思考,对村民离开故园现象反思,对城市文明冲击下农民生活方式的思考。
③情感:对故园的眷恋之情。
故园在我心中是一个茂盛的地方,是草树的乐园,是我们永远的精神家园。
考结尾(《挺拔之姿》)赏析文章末段的文字。
回到城里看到的更多是与园林建筑相匹配的纤纤细竹,优雅而有骨感。
进入古色古香的庭院,玩味钟鼎彝器、瓦甓青花,又翻动图籍残纸。
忽然有一缕淡淡的流逝感浮了上来——日子是越发小巧婉约起来了。
算算此时,是农历的六月七月之交,时晴时雨,山野在潮湿中,无数的竹鞭在奋力吮吸,竹节争先向上,风雅鼓荡,场面奇崛,整座山岭充盈着大气与生机,让热烈的阳光照彻。
①想象山野里竹子生机勃发,与城市里竹子的优雅纤细形成对比。
②赞美了竹子争先向上的顽强生命力,给读者更深广的思考空间。
③照应前文,以景收束全篇,增强了抒情性。
(从语言角度赏析也可得分)答题技巧明确手法:比喻、借代、双关、象征、反语确定关键词——释义关键词概括的具体说,具体的概括说注意与作者观点、文章主题、作者情感相联系例题5(2017全国2《窗子以外》)结合全文,说明文中“窗子”的含意。
(5分)①有形的各种窗子;② 形的窗子,指人的内心与外在世界的隔膜;③理想照进现实的窗口; ④人们心中时时约束自己的框框;⑤人人渴望打开,却很难敞开的心灵之窗。
小说和散文知识结构思维导图

散文知识结构图题型突破(一)散文结构思路分析类3大题型“分析结构思路类”试题在高考散文阅读中出现频率较高,此类试题与《考试说明》中“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考点相对应,着重考查考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这种题型主要有三种:一是行文思路分析题,二是线索作用分析题,三是句段作用分析题。
题型一行文思路分析题行文思路是作者按照一定的条理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是作品的整体构思布局。
高考就此设题的侧重点在“梳理”上,设问形式亦多样。
行文思路分析3法1.划分层次法具体做法:先根据关键词语和关键句(如开头总起句、中心句、结尾总结句、承上启下的过渡句等)总结出段意,再看哪些段落集中表达同一个意思,划分出层次。
这一方法最适合解答直接式问法的行文思路题。
弄清了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行文思路自明。
2.找线索法散文常见线索类型:①以具体事物为线索;②以人物为线索;③以中心事件为线索;④以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⑤以时间推移为线索;⑥以空间变化为线索;⑦以作者的所见所闻为线索。
分清了文章的线索归属类型,自然就理清了行文思路。
3.分析材料关系法常见关系如下表:了文章的行文思路。
[答题模板]文章围绕×××(线索),首先写了×××,其次写了×××,最后写了×××。
整体结构上×××。
题型二线索作用分析题线索作用分析“两步走”第一步:找出线索1.熟知线索类型线索的常见类型很多,具体请看“题型一行文思路分析3法·找线索法”中“散文常见线索类型”。
2.“四看”定线索(1)看标题确定线索,因为有些标题就揭示了线索;(2)看表示时空转换的词语确定线索,这些词语很可能就是“时间线索”或“空间线索”;(3)看“物”确定线索,一“物”在文中反复出现,很可能是线索;(4)看文中的议论、抒情句子确定线索,因为蕴藏其中的“情”往往就是散文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