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六朝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合集下载

南京旅行现状分析报告

南京旅行现状分析报告

南京旅行现状分析报告简介南京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资源。

近年来,南京旅游业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本报告将对南京旅行的现状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从业者和游客提供有益的信息。

旅游资源分析历史文化遗迹南京是中国的六朝古都之一,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

著名的景点有明城墙、夫子庙、秦淮河及其周边景区等。

这些古老而精美的建筑,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欣赏并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

国家级景区南京拥有多个国家级景区,如中山陵、明孝陵、雨花台、紫金山等。

这些景区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游客可以参观中山陵,了解中国现代历史的重要人物孙中山;也可以赏花登山,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美食文化南京有着丰富的美食文化,许多特色小吃吸引了广大游客。

著名的小吃有鸭血粉丝汤、夫子庙鸭血粉丝汤、南京炒饭等。

这些美食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味蕾体验,成为了他们品味南京文化的窗口。

交通分析高速铁路南京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拥有发达的高速铁路网。

游客可以通过高铁便捷地抵达南京,并在南京乘坐地铁或公交车前往目的地。

高速铁路的发展极大地方便了游客的出行,提升了旅游体验。

公共交通南京的公共交通系统成熟,包括地铁、公交车和出租车等。

游客可以通过地铁和公交车便捷地前往不同的景点和商业区。

公交系统的覆盖面广,票价较为便宜,为游客提供了经济实惠的交通选择。

自驾游南京的道路交通发达,游客可以选择自驾游。

南京市内有多个免费停车场,方便游客停放车辆。

自驾游可以更加灵活地游览南京的各个景点,提升旅游的自由度和便利性。

旅游服务分析酒店住宿南京拥有丰富多样的酒店选择,从经济型酒店到高端豪华酒店应有尽有。

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选择合适的酒店住宿。

同时,南京的酒店服务质量不断提升,为游客提供舒适和便利的住宿环境。

旅行社南京有众多专业的旅行社,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旅行服务。

旅行社可以根据游客的需求定制行程,提供导游、接送等服务,让游客更好地感受和了解南京的风土人情。

南京六朝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设想

南京六朝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设想

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一、绪论 (1)(一)研究背景 (1)(二)研究内容 (1)(三)研究方法 (1)(四)文献综述 (2)二、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基本模式 (3)(一)直接利用型 (3)(二)复原历史型 (4)(三)文化创意型 (4)(四)原地浓缩型 (4)(五)新兴街区型 (4)三、南京六朝文化旅游产品分析 (5)(一)六朝文化旅游产品的现状 (5)1.资源分析:资源评价与产品转化 (5)2.市场分析:旅游产品的弹性与旅游者的产品偏好选择 (6)3.产品分析:产品创新和空间布局 (6)(二)六朝文化旅游产品存在的问题 (6)1.保护措施不力,造成开发困难 (6)2.文化内涵挖掘不深,缺少吸引力 (7)3.产品知名度不高,缺乏影响力 (7)四、南京六朝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设想与产品设计 (8)(一)开发设想与模式选择 (8)1.直接利用型——精品开发模式 (8)2.复原历史型开发模式 (8)3.文化创意型开发模式 (8)(二)产品设计思路 (9)1.立足自身特点,开发和保护并重 (9)2.开发特色旅游,树立创新意识 (9)3.加强对外宣传促销,提高知名度 (10)五、结语 (10)六、参考文献 (13)摘要文化旅游是一种以精神文化体验为主,且对游客具有较高文化要求的旅游方式。

本世纪内文化旅游产品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我们应该不断地开发出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产品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六朝古都”南京是国内知名的旅游城市,有着较为独特且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本文在对南京六朝文化旅游产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首先提出开发的设想,例如进行模式的选择,可以采取直接利用型——精品开发的模式,文化创意型开发模式以及复原历史型开发模式,其次提出产品的设计思路即一些促使其可持续发展的建议,比如立足于自身特点,开发和保护并重;开发特色旅游,树立创新意识;加强对外宣传促销,提高知名度等。

关键字:文化旅游产品;产品开发;六朝;I。

南京文化旅游资源分析及产品开发研究

南京文化旅游资源分析及产品开发研究

南京文化旅游资源分析及产品开发研究简介:南京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

本文将对南京的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分析,并探讨如何开发这些资源以吸引更多游客。

一、南京的文化旅游资源:1.历史文化遗址:南京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址,如明城墙、总统府、夫子庙、中山陵等。

这些遗址代表了南京悠久的历史,吸引着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

2.博物馆和纪念馆:南京拥有众多博物馆和纪念馆,如南京博物院、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

这些馆藏着丰富的文物和历史资料,可以使游客更好地了解南京的文化和历史。

3.文化街区和古镇:南京有许多具有浓郁文化氛围的街区和古镇,如秦淮河文化带、老门东、1912街区等。

这些地方保留了传统建筑和历史风貌,游客可以在这里品味南京的传统文化。

4.传统艺术和非遗文化:南京的传统艺术形式丰富多样,如金陵曲艺、秦淮八艳等,而非遗文化也得到广泛传承,如金陵年画、金陵剪纸等。

游客可以通过学习和体验这些传统文化,感受到南京的独特魅力。

二、南京文化旅游产品开发:1.提升旅游景点的服务质量:为了吸引更多游客,南京需要提升旅游景点的服务质量,包括导游服务、广播解说系统、线路规划等,以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2.开发文化主题活动:可以组织一些文化主题活动,如文化节、艺术展览、传统工艺体验等,吸引游客参与其中,并通过这些活动向游客展示南京的文化魅力,增加游客的留存时间。

3.推广文化旅游产品:可以开发一些具有南京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如文化之旅套餐、非遗手工艺品等,吸引游客购买并带回纪念。

4.加强旅游宣传推广:南京可以通过各种媒体渠道进行旅游宣传推广,包括广告、网络平台、微信公众号等,提高南京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南京文化旅游产品的发展前景: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优势。

通过精心开发和推广,将南京的文化旅游资源充分发挥出来,必将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

“六朝石刻”旅游文物鉴赏

“六朝石刻”旅游文物鉴赏

“六朝石刻”旅游文物鉴赏一、简介“六朝石刻”全部在江苏省境内,六朝是指定都于南京的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共历时300余年,“六朝石刻”也称为陵墓石刻,南朝陵墓石刻都是南朝皇帝和王侯陵墓前的神道石刻。

其中比较著名的是宋武帝刘裕初宁陵石刻、齐宣帝萧承之永安陵石刻,等等。

现在,这些石刻中的陵墓石兽都已有不同程度的损坏。

二、开发成果迄今为止,在江苏省已发现石刻共有33处。

按地区划分,南京11处,南京江宁区10处,句容1处,丹阳11处。

以时代区分,宋1处,齐8处,梁 13处,陈2处,具体时代失考的石刻9处。

其年代最早始于南朝刘宋,距今约1500年。

近年来,不仅发掘了较多数量的六朝石刻,专家学者们也探索出了这些石刻之中蕴藏的艺术内涵,比如:(一)佛教石刻雕塑艺术,发掘出的江苏南京栖霞山千佛崖石窟,无论是其规模还是气势,虽然很多人认为其难以与北方佛教石刻相提并论 , 但其艺术成就却不可低估。

南京栖霞山千佛崖石窟虽然屡在发掘后经后世妆銮修补,这些佛教石刻雕塑, 从雕刻技法上来讲 , 一方面继承了汉代用阴线条表现石刻细部的传统 , 另一方面吸收了印度犍陀罗艺术风格 , 采用凸起的圆线条或扁平的线条来表现作品的细部,体现出一种崇高庄严之美 , 与佛在世人心目中普渡众生的丰伟形象正相吻合。

这种开发研究成果,也是佛教文化的一种延续。

(二)陵墓神道石刻雕塑艺术,六朝佛教石刻的发展步履缓慢之际, 南朝陵墓神道石刻异军突起。

从现在雕刻技巧角度来看,仍有可取之处。

(三)铭文石刻书法艺术。

六朝石刻在书法艺术史上也是光芒四射, 成就斐然。

六朝石刻铭文, 无论是何种书体, 在用笔、结体和章法布白上, 均体现出一种用笔的美、结构的美和意境的美,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总之,江苏省六朝石刻在开发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不仅停留在发掘数量上的增加,而且开辟了研究古代艺术造诣的道路,为研究古代石刻碑文、雕塑等方面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三、不足之处其实这一项名族的艺术在当今形势下不容乐观,在不断开发改造的同时,也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一)石刻被搁置一旁,自生自灭在发掘后,便将其搁置一旁,这些年代久远的石刻,经历了上千年的日晒雨淋,雕饰花纹腐蚀严重,有的石刻上面甚至长满了苔藓、菌类或其他植物,面目全非。

南京六朝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设想

南京六朝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设想

南京六朝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设想与产品设计的研究摘要文化旅游是一种以精神文化体验为主,且对游客具有较高文化要求的旅游方式。

本世纪内文化旅游产品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我们应该不断地开发出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产品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六朝古都”南京是国内知名的旅游城市,有着较为独特且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本文在对南京六朝文化旅游产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首先提出开发的设想,例如进行模式的选择,可以采取直接利用型——精品开发的模式,文化创意型开发模式以及复原历史型开发模式,其次提出产品的设计思路即一些促使其可持续发展的建议,比如立足于自身特点,开发和保护并重;开发特色旅游,树立创新意识;加强对外宣传促销,提高知名度等。

关键字:文化旅游产品;产品开发;六朝;一、绪论(一)研究背景1.六朝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分析(1)六朝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必要性即使是再具有文化底蕴的旅游资源也只有经过开发后才能被我们利用,旅游产品的开发是保护和传承文化旅游资源的必要手段和发展趋势。

六朝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有助于保护和弘扬优秀的六朝文化,由于开发和保护的力度不够很多关于六朝文化的旅游产品正濒临灭绝。

发展六朝文化旅游资源是推动南京旅游业发展的一个契机,就文化旅游而言,文化旅游资源是南京市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和灵魂,同时也是南京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但是就目前而言南京六朝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档次并不高或许可以说产品雷同太多,因此对于六朝旅游产品的开发是促进南京旅游业发展并迅速崛起的重中之重。

(2)六朝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可行性南京是一座文化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的旅游城市。

一般来说,文化资源的开发必须以经济作为支撑,近年来南京的发展让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刮目相看;政府的法律、法规以及支持是文化资源开发的不竭动力,2009年发布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研读其中的内容我们可以发现国务院正不断地将发展文化产业作为经济发展、扩大内需的动力,可以说文化资源的开发得到的不仅是经济的保证还得到制度的支撑。

六朝时期南京城市景观研究

六朝时期南京城市景观研究
o nc e t he i mpe ia r l s u n un e r p a l a c e wi t in h g rd a e n s ,myt h i s l a nd s a l s o h un t i n g p l a c e s ,i n wh i c h t he l a n d s c a p e or ie nt e d na t u r l a mo un t a i n
a nd l a k e . At t hi s mo me nt t he c i t y c r e a t e d a g a r de n a r t i n ne w e r a of d e v e l o p me n t i n t he h i s t or y o f Ch i n a .
中国 期南京城市景观研究
劐 亦锋

要 :魏 晋 六 朝 “ 五 胡乱华 ”约三 百年 ,建康 ( 南
1 魏晋 南北朝 时期 自然 审美观 念
在 中 国历 史 上 ,魏 晋 六 朝 ( 2 2 9—5 8 9 AD)上 承
两汉 ,下 启 隋唐 ,呈现 出汉 唐两 大盛 世 间的过 渡风 貌。
魏 晋 六 朝 士 大夫 面 对 3 0 0 多 年 战争 ,深感 人 生 苦
( 2 2 9 5 8 9 a D) , a b o u t t h r e e c e n t u r i e s l o n g wa r , J i a n k a n g( N a n d i n g )
北对 峙局 势 ,北 方为 强悍 的游牧 民族 征服 占领 ;另一 方
面 ,代表 汉 民族 的帝 王政权 逃住 江南 ,使 得 以汉 族文脉 保 持传承 延 续 , 当时 南京作 为都 城 是文 化 中心 ,文人 学 者 汇聚 ,以建康 ( 东 晋 、南朝 时期 南京 名称 )为中 心形 成 汉人政 治 、经济 、文 化中 心。

浅析南京六朝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浅析南京六朝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浅析南京六朝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摘要:通过对南京六朝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促使其良性发展的一些建议,如依据六朝文化旅游资源的顾客导向和自身特点进行开发和保护;开展六朝文化旅游区域合作,做好旅游宣传促销;大力推进“六朝博物馆”的建设工作,推动“十朝博物馆”齐聚南京,为六朝文化提供全面系统的展示平台等。

关键词:六朝文化;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六朝是指孙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相继定都建康(今南京)的王朝,前后延续了三百多年,是我国历史上承前启后、继汉开唐的时代。

当时,中国正处在南北分裂的非常时期,北方战乱频繁,黄河流域文化遭到大规模破坏,南方则较为统一、繁荣。

西晋永嘉之乱后,社会动荡不安,逃往南方的汉晋大族把汉晋文化也带到了南方,从而使华夏文明的中心发生了转移,形成了辉煌灿烂的六朝“建康文化”,它与“罗马文化”分别成为当时东西方两大文明的杰出代表。

一、南京六朝文化旅游资源概况1.六朝的璀璨文化。

六朝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重要的中转期,尽管这一段时期战争频繁、政局混乱,但其间的经济、科学技术和精神文化生活却很璀璨。

经济生活方面:六朝时期大批城市出现,人口大幅增加,仅建康人口已逾百万,成为当时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大都市,衣、食、住、行等物质文明成就斐然。

科学技术方面:六朝是我国科技史上继汉朝之后的第二个黄金时期,在古代理论科学和应用技术的各个重要领域中,如天文历算、中医理论、化学冶金、青瓷烧造、机械器具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成就。

精神文化方面:东汉以后,儒家独尊的地位被打破,玄道思想和东传佛学乘机兴起;南朝后期,儒释道三教形成鼎立并相互吸收融合的局面。

以建康为中心的汉文化在南朝时北传,与当时的匈奴、鲜卑、羌等少数民族文化进行交融,与高句丽、西域诸国和地区也有文化交往。

正是在这种环境下,建康文化进一步向前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六朝文化。

2.南京六朝文化旅游资源的地位和现存状况。

南京没有如同桂林山水、九寨沟等可称之为一流的自然景观,但作为斐声中外的“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历史文化名城”,其所蕴涵的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在满足中外游客的精神文化需求上具有其他地区、其他城市无法比拟和取代的优势。

南京六朝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南京六朝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南京六朝文化旅游开发研究宋 平,徐菲菲(南京财经大学旅游系,江苏南京210003)摘要:文章分析了南京六朝文化旅游的开发现状,阐述了六朝文化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开发规划的基本构思。

六朝文化旅游的开发,既可进一步树立南京“六朝古都”的城市形象,又可成为南京旅游业新的生长点。

关 键 词:旅游开发;六朝文化;南京市中图分类号:F592.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Ο2363(2004)02Ο0069Ο03收稿日期:2003-01-30;修回日期:2003-10-22作者简介:宋平(1973-),男,江苏泰兴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旅游开发与规划研究。

songping73@ 2001年底,南京市委提出力争在3~5年内实现3个倍增,1个扩张,即外向型经济、郊县经济、旅游经济倍增,商贸流通业扩张[1]。

就旅游经济倍增这一目标而言,最根本的一点还是在于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整合。

一方面应开发更多的旅游景点,以扩大旅游容量;另一方面应推出新的具有独特优势的旅游拳头产品,而在这两方面,无疑以六朝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最具优势和潜力。

在南京发展历史上,六朝、明清、民国是最重要的3个时期,就南京的旅游开发现状来看,明清和民国时期的旅游资源开发比较充分,如明孝陵、中山陵可以说是知名度最高,也是最具吸引力的景点。

而六朝时期由于距今已远,一般游客对六朝历史文化并不熟悉,有关部门的开发与宣传力度也远远不够,以至于旅游者在南京很难感受到作为“六朝古都”所应有的六朝文化氛围。

1 六朝文化旅游开发现状1.1 对六朝文物的保护与开发力度不够六朝文物包括2个方面,一是地面实物遗存,主要有南朝陵墓神道石刻、栖霞山千佛崖石窟、石头城遗址、钟山六朝地坛等;二是考古出土的大量地下文物,主要在南京博物院、朝天宫南京博物馆等处收藏展览。

应该说,文物展览对文化层次较高的旅游者还是具有一定吸引力的,但由于参观所需时间较长、门票价格较高等因素,故对一般游客吸引力不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六朝文化旅游开发研究宋 平,徐菲菲(南京财经大学旅游系,江苏南京210003)摘要:文章分析了南京六朝文化旅游的开发现状,阐述了六朝文化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开发规划的基本构思。

六朝文化旅游的开发,既可进一步树立南京“六朝古都”的城市形象,又可成为南京旅游业新的生长点。

关 键 词:旅游开发;六朝文化;南京市中图分类号:F592.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Ο2363(2004)02Ο0069Ο03收稿日期:2003-01-30;修回日期:2003-10-22作者简介:宋平(1973-),男,江苏泰兴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旅游开发与规划研究。

songping73@ 2001年底,南京市委提出力争在3~5年内实现3个倍增,1个扩张,即外向型经济、郊县经济、旅游经济倍增,商贸流通业扩张[1]。

就旅游经济倍增这一目标而言,最根本的一点还是在于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整合。

一方面应开发更多的旅游景点,以扩大旅游容量;另一方面应推出新的具有独特优势的旅游拳头产品,而在这两方面,无疑以六朝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最具优势和潜力。

在南京发展历史上,六朝、明清、民国是最重要的3个时期,就南京的旅游开发现状来看,明清和民国时期的旅游资源开发比较充分,如明孝陵、中山陵可以说是知名度最高,也是最具吸引力的景点。

而六朝时期由于距今已远,一般游客对六朝历史文化并不熟悉,有关部门的开发与宣传力度也远远不够,以至于旅游者在南京很难感受到作为“六朝古都”所应有的六朝文化氛围。

1 六朝文化旅游开发现状1.1 对六朝文物的保护与开发力度不够六朝文物包括2个方面,一是地面实物遗存,主要有南朝陵墓神道石刻、栖霞山千佛崖石窟、石头城遗址、钟山六朝地坛等;二是考古出土的大量地下文物,主要在南京博物院、朝天宫南京博物馆等处收藏展览。

应该说,文物展览对文化层次较高的旅游者还是具有一定吸引力的,但由于参观所需时间较长、门票价格较高等因素,故对一般游客吸引力不大。

因此,文章着重论述第1种类型,也即大型地面实物遗存。

南朝陵墓神道石刻代表了六朝石刻艺术的最高成就,也是中国石刻艺术中的瑰宝,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长期散布于南京郊区的田野中,破损严重。

从20世纪50年代起,江苏省及南京市有关文物部门对南朝陵墓神道石刻采取了一定的保护与维修措施[2],然而由于分布过于零散,旅游开发难度较大,虽然早就有专家呼吁成立“六朝石刻陈列馆”,但遗憾的是至今却未能付诸实施。

位于紫金山和玄武湖之间的白马石刻公园迁移,复制了六朝、宋、明等时期的石刻作品。

但六朝石刻主要仅复制有辟邪、石柱、石碑各一对,未能全面反映六朝石刻的风采。

千佛崖石窟位于栖霞山风景区栖霞寺后的岩壁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窟历经风雨侵蚀,损坏严重,2001年南京文物研究所主持千佛崖修复工程,又遭媒体及有关专家质疑[3]。

目前,千佛崖前终日香烟缭绕,游客随意攀登其上,这一现象应加以制止。

石头城在六朝时期一直是保卫都城的军事要塞。

现清凉山西麓,赭红色卵石墙基和历代在城墙上增砌的城砖仍清晰可见,现被列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然而仅在城墙顶部建有一座仿烽火台建筑,对这一重要的旅游资源并没有加以有效开发利用。

六朝地坛位于钟山主峰南麓的一处山嘴上,其下即为明孝陵、明东陵、紫霞湖,是我国迄今所发现的唯一一处明代以前的地坛遗址,因发现较晚(1999年4月),故制定了较完善的保护与开发规划。

目前,“六朝北郊坛”坛门和跨河拱桥已在紫霞湖畔落成,长达500多m 的登山便道以及周边环境的整治和美化也已完成。

祭坛主体的保护方案现已初步拟定,待征询有关专家意见并进行有效保护后,将完全对游客开放[4]。

此外,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中属于六朝时期的有台城、周处读书台、孙权墓、郭璞墩、阮籍墓、温峤墓等几处。

台城本指建康宫城,现在则指鸡鸣寺北解放门以东一段城墙,台城南侧的九华山至北极阁一带在六朝时为皇家园林所在地,现尚未进行有效的开发;周处第23卷 第2期2004年 4月地域研究与开发AREAL RESEARCH AND DEV ELOPMEN T Vol.23 No.2Apr.2004读书台偏处城南一隅,据报道秦淮区政府正在对其进行开发[5];孙权墓位于梅花山,现建有吴大帝孙权塑像,供游人凭吊。

然而对于孙权这样一位南京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仅建此一座塑像似显不够;郭璞墩位于玄武湖环洲,在路边有一指示牌,但对其生平却只字未提;至于阮籍墓和温峤墓因地处偏僻,开发难度较大。

1.2 新开发景点缺少深刻内涵近年来,南京市有关部门根据六朝历史文化、传说故事开发了一些新的景点,但数量不多,影响也不大,尤其是缺少能够表现六朝文化深刻内涵的景点。

现择其要者简述如下。

夫子庙文德桥南岸的乌衣巷,东晋时为王、谢等大族居住地,隋唐以后成为普通居民区。

1997年,秦淮区人民政府在文德桥南岸建“王谢古居”纪念馆,内有来燕堂、鉴晋楼两座主体建筑,用以陈列王、谢家族资料和六朝历史文化资料,院中砌有曲水流觞流杯渠。

总体来看,格局狭小,对王、谢子弟的风韵表现不够。

桃叶渡位于夫子庙以东不远的秦淮河畔,因东晋王献之在此迎送其妾桃叶而得名。

这一香艳故事广为流传,“桃渡临流”也名列旧时“金陵四十八景”之中。

近代以来,这一名胜已名存实亡,现仅建有“古桃叶渡”石碑和牌坊。

20世纪90年代末,有关部门在桃叶渡旧址建“吴敬梓故居”,将全不相干的两处景观合于一处,颇遭学者诟病[6]。

冶城在东晋时为王导园墅,王羲之、谢安曾一同登临游赏。

2001年上半年,在朝天宫东北小山上新建成冶城阁、竹林七贤雕像群和曲水流觞景点。

其中,曲水流觞景点仅在十数株大树中以石块砌成弯曲水渠,“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根本无从谈起;而竹林七贤雕像的文字说明中,阮籍为步兵校尉,竟漏刻“兵”字,更是不该。

最近又有报道,称江宁区规划准备在方山上以六个梯次平台、数十幢大屋顶建筑及庙宇来体现六朝文化,但在专家审议中几乎遭到一致反对[7]。

这一事例表明,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在旅游开发中六朝文化日益受到重视,但对于如何利用、如何开发还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也缺少统一的规划。

作者以为,首先应对六朝历史文化特征作出正确的认识,并且找到和旅游开发之间的契合点,在此基础上,经过科学规划,精心建设,相信六朝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完全可以成为南京旅游经济新的生长点。

2 六朝历史文化特征六朝历史最显著的特征为社会动荡不安、政权更迭频繁。

自公元229年孙权定都南京(时称建业)起,至公元589年隋灭陈止,共历时381年,其间仅西晋短暂统一38年,而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均偏安于南方,定都南京,史称“六朝”。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自然成了六朝兴亡历史的见证,自隋唐以降,历代文人墨客游历南京所作“金陵怀古”一类诗词中,总少不了对六朝兴亡的感叹。

今游人仍会受到这些诗词名篇的影响。

因此,在旅游开发中,对“六朝兴亡”这一主题应着重加以表现。

另外,六朝虽然是一个社会大动乱时期,但却是中国文化史上极为重要的一个时期。

汉末魏晋时期,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以嵇康、阮籍为代表的士人猛烈抨击虚伪的封建伦理道德,士人的兴趣由政治生活转向自然山水,由伦理道德转向个体的人格审美,尤其是人物品藻成为一时风尚。

魏晋六朝人对个体人格自由的追求特别具有审美意义,故此“魏晋风度”、“六朝人物”为后世士人艳羡不已。

而对个体人格自由的追求这一价值观念正是六朝文化的深刻内涵,因此,“魏晋风度”也是我们在六朝文化旅游开发中应着重加以表现的主题。

3 开发规划的基本构思3.1 加强对六朝文物的保护与开发在六朝文物中,南朝陵墓石刻、千佛崖石窟和六朝地坛最为重要,均具有极高的科学、历史和艺术价值。

因此,对这几处六朝实物遗存,在进行切实有效保护的基础之上加以适当的开发,应是规划的重点内容。

千佛崖石窟和六朝地坛分别位于栖霞山和钟山风景区内,开发较为便利,故重点是保护。

千佛崖石窟目前损坏严重,但在修缮之前一定要进行全面论证,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

对石窟前整日香烟缭绕和游人随意攀登的现象,应立即加以制止。

六朝地坛在发掘整理后,已初步拟定保护方案。

需要指出的是,关于钟山六朝祭坛是否为地坛尚存争议,故在开发当中可对有关祭祀文化作较详细的介绍。

南朝陵墓石刻的保护与开发,在梁白泉先生《南京的六朝石刻》一书中论述较为充分,此处不赘。

需要指出的是,“六朝石刻陈列馆”本以建在栖霞山甘家巷一带为宜,但现在既已建有“白马石刻公园”,可考虑在该园内增加、丰富六朝石刻的陈列,并配以详细的文字说明,使游人了解六朝陵墓石刻的规制特点、艺术价值等。

此外,对孙权墓也应进行进一步的开发。

孙权作为历史上第一位建都南京的帝王,在南京城市发展史・7・地域研究与开发第23卷上有着特别的意义,可在附近建孙权纪念馆,以陈列诸如东吴历史、孙权生平事迹、传说故事及后人的评价等相关资料。

周处读书台现正在开发之中,“周处除三害”的故事流传甚广,但实际上,阮籍、郭璞、温峤等人在六朝历史上比周处重要得多,故对郭璞墩、阮籍墓、温峤墓至少也应增加一些简单的文字说明。

3.2 开发石头城和台城景区,表现“六朝兴亡”主题隋唐以降,历代文人墨客游览金陵吟咏六朝兴亡的诗词中,对石头城、台城、秦淮河乌衣巷三处倾注了最大的热情。

乌衣巷位于夫子庙文德桥南岸,在东晋时为王、谢等大族居住地,现建有“王谢古居”纪念馆,而石头城和台城两处基本处于未开发状态。

石头城在六朝时乃保卫都城的军事要塞,东吴孙皓降晋即发生于此。

入唐以后石头城渐遭废弃,因其对于六朝兴亡的历史有着特殊意义,故历代文人墨客对其吟咏颇多,如唐刘禹锡《石头城》、《西塞山怀古》、宋周邦彦《西河・金陵怀古》、元萨都剌《念奴娇》等篇。

据此,可在石头山上择地建数座亭台楼阁,镌刻石头城兴亡历史及历代咏石头城的名篇,以供游人凭吊怀古。

台城本指建康宫城,其位置应在鸡鸣寺、九华山以南今东南大学一带,现在则附会指解放门以东一段城墙。

台城以北的玄武湖在东晋和南朝时曾被用来训练水军,在南朝时还是皇室的园林和游宴的场所。

台城南侧的九华山和北极阁在六朝时为皇家园林乐游苑、华林园所在地[8],陈亡时后主与妃子张丽华及孔贵嫔藏身的胭脂井至今仍可寻觅。

南朝各代国力衰弱,而历代帝王中除少数几位外,大多耽于游乐,如齐东昏侯萧宝卷、陈后主等亡国之君尤其如此,而他们的宫廷与园林的奢靡生活以及亡国之祸也因此成为后世诗人经常吟咏的对象。

相关诗篇中较著名的有刘禹锡《台城》,李商隐《咏史》、《南朝》、《齐宫词》、《陈后宫》、杜牧《台城曲二首》,韦庄《台城》,陆龟蒙《景阳宫井》,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萨都剌《满江红・金陵怀古》等。

故可在九华山及北极阁建主体建筑楼阁一二,内以图像、文字等介绍相关历史事件,择形胜之地建若干亭台等园林小品建筑,镌刻上述诗词名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