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应变低应变桩基检测

合集下载

桩基高应变,低应变检测方案

桩基高应变,低应变检测方案

(工程名称)桩基工程检测方案xxxxxx检测有限公司xxxx年xx月xx号目录1 工程概况 (1)2 检测内容 (1)3 检测依据 (1)4 高应变法检测 (1)4.1 测试原理 (1)4.2 试验桩桩头处理及技术要求 (1)4.3 试验设备 (2)4.4 试验方法 (2)5 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 (2)5.1 检测原理与方法 (2)5.2 检测仪器与设备 (2)5.3 基桩质量评定等级及标准 (3)6 资料整理分析和报告编写 (3)6.1 静载荷试验资料整理分析 (3)6.2 低应变动力检测资料整理分析 (3)6.3 编写报告 (3)7 检测工作流程 (3)8 检测人员安排及检测工期安排 (4)8.1 检测人员安排 (4)8.2 检测配合要求 (4)8.3 检测工期安排 (5)9 工程质量、安全保证和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5)9.1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5)9.2 安全保证措施 (5)9.3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6)1.工程概况xxxxxxxxxx工程采用人工挖孔桩。

为更好的完成检测任务,科学规范的进行检测工作,我公司编制了本《检测方案》。

2 检测内容(1)高应变法检测:5根。

(2)低应变法检测:全测。

3 检测依据(1)《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02-2002)4 高应变法检测4.1 测试原理形拟合法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是在一维波动理论的基础上求解一维连续线弹性的桩及非线性弹塑性土的波动模型(一维桩土波动模型),并以桩顶实测力或实测速度求得力或速度的响应,通过计算来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值。

4.2 基桩的技术要求和桩头处理1、基桩的技术要求根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要求,承载力检测的休止时间除应达到混凝土龄期28天或预留同条件试块达到设计强度外,当无成熟的地区经验时,尚不应少于下表的规定时间。

2、基桩桩头处理(1)混凝土应先凿掉桩顶部的破碎层和软弱混凝土。

桩基低应变高应变简介

桩基低应变高应变简介

桩基低应变及高应变检测一、定义根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第2.1.6条,低应变:采用低能量瞬态或稳态激励方式在桩顶激励,实测桩顶速度时程曲线或速度导纳曲线,通过波动理论分析或频域分析,对桩身完整性进行判断的检测方法。

第2.1.7条,高应变:用重锤冲击桩顶,实测桩顶部的速度和力时程曲线,通过波动理论分析,对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进行判定的检测方法。

二、何种桩需要检测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第3.3.3条,单桩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验收抽样检测的受检桩选择宜符合下列规定:1 施工质量有疑问的桩;2 设计方认为重要的桩;3 局部地质条件出现异常的桩;4 施工工艺不同的桩;5 承载力验收检测时适量选择完整性检测中判定的Ⅲ类桩;6 除上述规定外,同类型桩宜均匀随机分布。

解释:对于基桩的检测包括单桩承载力及桩身完整性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要求检测的数量不同。

三、低应变与高应变适用范围低应变:适用于检测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判定桩身缺陷的程度及位置。

低应变法的理论基础以一维线弹性杆件模型为依据。

因此受检桩的长细比、瞬态激励脉冲有效高频分量的波长与桩的横向尺寸之比均宜大于5,设计桩身截面宜基本规则。

另外,一维理论要求应力波在桩身中传播时平截面假设成立,所以,对薄壁钢管桩和类似于H型钢桩的异型桩,本方法不适用。

本方法对桩身缺陷程度只做定性判定,尽管利用实测曲线拟合法分析能给出定量的结果,但由于桩的尺寸效应、测试系统的幅频相频响应、高频波的弥散、滤波等造成的实测波形畸变,以及桩侧土阻尼、土阻力和桩身阻尼的耦合影响,曲线拟合法还不能达到精确定量的程度。

对于桩身不同类型的缺陷,低应变测试信号中主要反映出桩身阻抗减小的信息,缺陷性质往往较难区分。

例如,混凝土灌注桩出现的缩颈与局部松散、夹泥、空洞等,只凭测试信号就很难区分。

因此,对缺陷类型进行判定,应结合地质、施工情况综合分析,或采取钻芯、声波透射等其他方法。

桩基检测考核评定标准

桩基检测考核评定标准

附件1:桩基检测考核评定标准桩基检测考核采取检测模拟考核基地现场测试的方式。

基地原型桩考核分为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检测(高应变法)与桩身完整性检测(低应变法、声波透射法)。

(一)对于单桩极限承载力检测(高应变法)的考核,在给定土层类别前提下达到下列标准的,评定为考核合格。

检测得出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误差值<±20%以内的桩数占70%以上,其余桩的最大误差值不超过±30%(极限承载力以静载荷试验为对比标准)。

(二)对于桩身完整性(低应变法、声波透射法)的检测,在给定场地土层类别和桩身混凝土实际强度的前提下,达到下列标准的,评定为考核合格。

1、对于桩身横截面断裂或夹低阻抗异物的面积≥60%、全断面离析和完整桩的判别正确率及桩身完整性类别判别正确率不低于80%,且所测缺陷的位置和完整桩的桩长误差值≤±1m;2、对具有2个缺陷的断面的桩,能判定出最上面的缺陷断面位置,其位置误差值≤±1m;3、对以下三种情况能正确检测其中一种:(1)桩身缩颈或扩颈的桩数判定正确率和位置正确判定率(误差值≤±1m)达到50%以上;(2)对于扩底桩的桩数判定正确率达到50%以上;(3)对于第二缺陷的桩数判定正确率达到30%以上。

基地原型桩考核完毕后,应在当天内提供检测方案、现场检测原始记录、检测报告,检测报告中应有每根桩的实测曲线(未经人为修正),用箭头标注桩身缺陷或异常波形位置,用文字分析说明理由。

(三)对于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静载荷检测和单桩钻芯法检测的考核,通过工程桩现场检测进行考核,达到以下标准可评定为考核合格。

1、合理适当的检测方案;2、相应的仪器设备配置;3、现场操作熟练,符合规范要求;4、检测完毕后,应在3天内提交检测方案、现场检测原始记录、检测报告。

桩基检测全部项目经考核全部合格,评定为工程桩检测机构考核合格,颁发考核合格证书。

考核不合格的检测机构应在1周内向市质监站报送书面分析整改报告,经审核通过后,限期2个月进行整改,期间不得承接桩基检测业务,整改完毕后重新申请考核。

桩基常用六种检测方法及适用的桩基础类型

桩基常用六种检测方法及适用的桩基础类型

桩基常用六种检测方法及适用的桩基础类型桩基是结构的主要承重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结构的适用安全性及长久性。

桩基工程分类繁多,一般按承载力分为摩擦桩、端承桩、摩擦端承桩。

桩基检测技术从80年代末的只使用声波透射法抽检发展到目前的低应变、声波透射法、静荷载、钻孔取芯、高应变等综合全面普查。

一、低应变检测方法1.1 基本原理低应变检测法是使用小锤敲击桩顶,通过粘接在桩顶的传感器接收来自桩中的应力波信号,采用应力波理论来研究桩土体系的动态响应,反演分析实测速度信号,频率信号,从而获得桩的完整性。

低应变原理图1.2. 检测目的(1) 检测桩身缺陷及扩颈位置。

根据波形特点无法判定缺陷性质,无论是缩颈、夹泥、混凝土离析或断桩等缺陷的反射波并无大差别,要判定缺陷性质只有对施工工艺、施工记录、地质报告以及某种桩型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非常熟悉,并结合个人工程经验进行大概的估计,估计是否准确只有通过开挖或钻芯验证。

(2) 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

所谓完整性类别就是缺陷的程度,缺陷占桩截面多大比例,会不会影响桩身结构承载力的正常发挥,但是目前缺陷程度只能定性判断,还不能定量判断。

1.3 适用范围(1) 低应变检测法适用于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判定,如灌注桩、预制桩、预应力管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等。

(2) 低应变检测法过程检测中,由于桩侧土的摩阻力、桩身材料阻尼和桩身截面阻抗变化等因素影响,应力波传播过程,其能力和幅值将逐渐衰减,往往应力波尚未传到桩底,其能量已完全衰减,致使检测不到桩底反射信号,无法判定整根桩的完整性。

根据实测经验,可测桩长限制在50m以内,桩基直径限制在1.8m之内较合适。

1.4 优缺点分析低应变检测法检测简便,且检测速度较快。

一根桩检测费用约60元。

低应变检测二、声波透测法超声波检测三、静荷载试验法3.1 基本原理及检测目的桩基静荷载试验法是指在桩顶施加荷载,了解在荷载施加过程中桩土间的作用,最后通过测得Q~S曲线(即沉降曲线)的特性判别桩的施工质量及确定桩的承载力。

低应变法和高应变法在桩基检测中的结合运用及实例分析

低应变法和高应变法在桩基检测中的结合运用及实例分析

低应变法和高应变法在桩基检测中的结合运用及实例分析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我国建筑工程大量增加,在建筑行业中大量使用桩基础,并且得到了较好的应用。

基于此,本文以低应变法和高应变法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当前建筑工程中桩基检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分别从低应变法和高应变法两方面详细阐述各自的实际概况和基本使用步骤,并结合实例分析低应变法和高应变法在桩基检测中的运用分析,从而保障工程的质量,提高工程施工的效率。

关键词;低应变法;高应变法;桩基检测引言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作为建筑结构物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起到承重的作用,桩基质量的好与坏会直接关系到建筑结构物使用的时间与安全性能,桩基在建筑工程中是一项比较隐蔽的工程,经常受到水文或者地质情况的影响,因此,结合实际情况分析,采用低应变法和高应变法进行桩基检测,根据检测的结果采取积极的解决措施,从而保证建筑工程施工安全。

1.建筑工程中桩基检测存在的问题研究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工程检测工作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建筑桩基工程质量检测报告不够规范,呈现的内容不够详细,报告形式不符合国家的要求,因为建筑工程的桩基检测报告会反映出很多与工程实际有关的信息,关系到桩基的质量与建筑的实际安全情况。

部分质检人员在编写桩基检测报告时只为了走形式,报告较为简单,数据的准确性无法保证,导致相关质检部门无法根据桩基质检报告的结果,对该工程的桩基检测情况进行科学评估。

(2)桩基工程质量检测市场运行机制存在问题,运行系统不够标准,我国近些年来颁布了多个质检测量规范标准,但是依旧有不具备检测能力的企业和单位由于利益的原因,没有根据国家的标准进行桩基检测,导致工程完成桩基步骤后却存在安全隐患。

(3)相关质检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素质比较低,我国地大物博,各个地区之间有着不同的水文与地质情况,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工程的技术和工艺较为复杂,因此桩基检测就必须要有较高的检测水平,但是部分质检人员不具备扎实的理论经验基础,也没有足够的桩基检测水平,质检过程中只是敷衍了事,桩基检测的质量无法保证,从而影响工程的实际施工质量[1]。

桩基检测方案(低应变、超声波、钻芯及高应变法) 2

桩基检测方案(低应变、超声波、钻芯及高应变法) 2

桩基检测方案工程名称:建设单位:检测方法:低应变法、声波透射法、钻芯法及高应变法编制单位:编制人:审批人:编制日期: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广东省,采用冲孔灌注桩基础,桩径为φ1200~φ1800mm,设计混凝土强度为C35,总桩数为72根。

二、检测目的和依据2.1 检测依据根据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现提供基桩检测的详细施测方案。

2.2 检测目的根据相关规范、规程要求及本项目的特点,确定采用以下检测方法进行检测:(1)低应变法检测:目的是检测桩身结构完整性,并为高应变和钻芯检测桩确定桩位提供依据。

(2)声波透射法检测:目的是检测桩身结构完整性。

(3)钻芯法检测:目的是检验桩身砼质量、桩身砼强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桩底沉渣是否符合设计及施工验收规范要求;桩底持力层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施工记录桩长是否属实。

(4)高应变法检测:目的是检测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三、检测项目和具体内容3.1 低应变检测3.1.1 检测数量根据本项目的要求,确定抽检数量为37根。

检测桩号由相关单位确定3.1.2 检测设备检测仪器采用岩海公司出产的RS-1616K(p)基桩动测仪。

3.1.3 检测原理基桩反射波法检测桩身结构完整性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桩顶施加激振信号产生应力波,该应力波沿桩身传播过程中,遇到不连续界面(如蜂窝、夹泥、断裂、孔洞等缺陷)和桩底面时,将产生反射波,检测分析反射波的到时、幅值和波形特征,就能判断桩的完整性。

假设桩为一维线性弹性杆,其长度为L,横截面积为A,弹性模量为E,质量密度为ρ,弹性波速为C(C2 = E/ρ),广义波阻抗为Z=AρC,推导可得桩的一维波动方程:∂2u/∂t2=C2∂2u/∂x2-R/ρA假设桩中某处阻抗发生变化,当应力波从介质I(阻抗为Z1)进入介质II(阻抗为Z2)时,将产生速度反射波Vr和速度透射波Vt。

令桩身质量完好系数β=Z2/Z1,则有Vr=Vi×(1-β) /(1+β)Vt=Vi×2/(1+β)缺陷的程度根据缺陷反射的幅值定性确定,缺陷位置根据反射波的时间tx由下式确定Lx=C×tx/23.1.4 技术要求1、检测桩头处理(由施工单位完成)(1)凿去桩顶浮浆、松散或破损部分,露出坚硬的混凝土表面,使桩顶表面平整干净无且无水。

大、小应变检测——桩基质量检测方法

大、小应变检测——桩基质量检测方法

大、小应变检测——桩基质量检测方法
2007年10月16日星期二 19:09
“大应变”和“小应变”两者的区别:
一是试验可以得出的参考数据不同:大应变(也叫高应变)可以测出工程桩的桩身完整性和承载力,而小应变(也叫低应变)只能测桩身完整性。

二是试验的方法不同。

大应变试桩的基本原理:用重锤冲击壮顶,使桩-土产生足够的相对位移,以充分激发桩周土阻力和桩端支承力,通过安装在桩顶以下桩身两侧的加速度传感器和安装在重锤上的加速度传感器接收桩和锤的应力波信号,应用应力波理论分析处理力和速度时程曲线,从而判定桩的承载力和评价桩身质量完整性。

而小应变测桩身结构完整性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桩顶施加激振信号产生应力波,该应力波沿桩身传播过程中,遇到不连续界面(如蜂窝、夹泥、断裂、孔洞等缺陷)和桩底面时,将产生反射波,检测分析反射波的传播时间、幅值和波形特征,就能判断桩的完整性。

静载试桩按规范是按比例来做的,由于静载试验的成本高,一般不可能全部桩都做静载试验,所以有些桩或者其他的全部桩为了检验承载力,会要求做高应变。

高应变可以检测桩的承载力和完整性,但是如果要测出桩身具体位置的缺陷,一般都用低应变,高应变只能测出缺陷的范围。

关于从打桩到静载试验时间间隔的问题,《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里没有明确的说明,不过《港口工程桩基规范》里有规定:对粘性土不应少于14d,对砂土不应少于3d,对水冲沉桩不应少于28d。

桩基常用六种检测方法及适用的桩基础类型

桩基常用六种检测方法及适用的桩基础类型

桩基常用六种检测方法及适用的桩基础类型摘要桩基是结构的主要承重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结构的适用安全性及长久性。

然而桩基是隐蔽工程,其质量的评价、判定必须通过专业的检测手段。

桩基础检测方法桩基工程分类繁多。

一般按承载力分为摩擦桩、端承桩、摩擦端承桩。

桩基检测技术从80年代末的只使用声波透射法抽检发展到目前的低应变、声波透射法、静荷载、钻孔取芯、高应变等综合全面普查。

一、低应变检测方法1.1基本原理低应变检测法是使用小锤敲击桩顶,通过粘接在桩顶的传感器接收来自桩中的应力波信号,采用应力波理论来研究桩土体系的动态响应,反演分析实测速度信号,频率信号,从而获得桩的完整性。

低应变原理图1.2.检测目的(1)检测桩身缺陷及扩颈位置。

根据波形特点无法判定缺陷性质,无论是缩颈、夹泥、混凝土离析或断桩等缺陷的反射波并无大差别,要判定缺陷性质只有对施工工艺、施工记录、地质报告以及某种桩型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非常熟悉,并结合个人工程经验进行大概的估计,估计是否准确只有通过开挖或钻芯验证。

(2)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

所谓完整性类别就是缺陷的程度,缺陷占桩截面多大比例,会不会影响桩身结构承载力的正常发挥,但是目前缺陷程度只能定性判断,还不能定量判断。

1.3适用范围(1)低应变检测法适用于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判定,如灌注桩、预制桩、预应力管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等。

(2)低应变检测法过程检测中,由于桩侧土的摩阻力、桩身材料阻尼和桩身截面阻抗变化等因素影响,应力波传播过程,其能力和幅值将逐渐衰减,往往应力波尚未传到桩底,其能量已完全衰减,致使检测不到桩底反射信号,无法判定整根桩的完整性。

根据实测经验,可测桩长限制在50m以内,桩基直径限制在1.8m之内较合适。

1.4优缺点分析低应变检测法检测简便,且检测速度较快。

一根桩检测费用约60元。

低应变检测二、声波透测法2.1基本原理及检测目的声波透测法是在灌注桩基混凝土前,在桩内预埋若干根声测管,作为超声脉冲发射与接收探头的通道,用超声探测仪沿桩的纵轴方向逐点测量超声脉冲穿过各横截面时的声参数,然后对这些测值采用各种特定的数值判据或形象判断,进行处理后,给出桩身缺陷及其位置,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应变低应变桩基检测
一、定义
根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
第2.1.6条,低应变:采用低能量瞬态或稳态激励方式在桩顶激励,实测桩顶速度时程曲线或速度导纳曲线,通过波动理论分析或频域分析,对桩身完整性进行判断的检测方法。

第2.1.7条,高应变:用重锤冲击桩顶,实测桩顶部的速度和力时程曲线,通过波动理论分析,对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进行判定的检测方法。

高大钊版的《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关于大小应变的定义
大应变:指激励能量足以使桩土之间发生相对位移,使桩产生永久贯入度的动测法
小应变:指在激励能量较小,只能激发桩土体系(甚至只有局部)的某种弹性变形,而不能使桩土之间产生相对位移的动测法。

桩达到极限承载力时,即为桩周土达到塑性破坏。

唯有大应变才能使桩产生一定的塑性沉降(贯入度),所测的土阻力才是土的极限阻力;小应变只能测得桩土体系的某些弹性特征值,而土的弹性变形与其强度之间并没有确定的关系。

因此从理论上讲,小应变不能提供确切的单桩极限承载力,只能用于检验桩身质量。

二、何种桩需要检测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第3.3.3条,单桩承载力和桩身完
整性验收抽样检测的受检桩选择宜符合下列规定:
1 施工质量有疑问的桩;
2 设计方认为重要的桩;
3 局部地质条件出现异常的桩;
4 施工工艺不同的桩;
5 承载力验收检测时适量选择完整性检测中判定的Ⅲ类桩;
6 除上述规定外,同类型桩宜均匀随机分布。

解释:对于基桩的检测包括单桩承载力及桩身完整性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要求检测的数量不同。

三、低应变与高应变适用范围
低应变:适用于检测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判定桩身缺陷的程度及位置。

低应变法的理论基础以一维线弹性杆件模型为依据。

因此受检桩的长细比、瞬态激励脉冲有效高频分量的波长与桩的横向尺寸之比均宜大于5,设计桩身截面宜基本规则。

另外,一维理论要求应力波在桩身中传播时平截面假设成立,所以,对薄壁钢管桩和类似于H型钢桩的异型桩,本方法不适用。

本方法对桩身缺陷程度只做定性判定,尽管利用实测曲线拟合法分析能给出定量的结果,但由于桩的尺寸效应、测试系统的幅频相频响应、高频波的弥散、滤波等造成的实测波形畸变,以及桩侧土阻尼、土阻力和桩身阻尼的耦合影响,曲线拟合法还不能达到精确定量的程度。

对于桩身不同类型的缺陷,低应变测试信号中主要反映出桩身阻抗减小的信息,缺陷性质往往较难区分。

例如,混凝土灌注桩出现的缩颈与局部松散、夹泥、空洞等,只凭测试信号就很难区分。

因此,对缺陷类型进行判定,应结合地质、施工情况综合分析,或采取钻芯、声波透射等其他方法。

高应变:适用于检测基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监测预制桩打入时的桩身应力和锤击能量传递比,为沉桩工艺参数及桩长选择提供依据。

高应变法的主要功能是判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这里所说的承载力是指在桩身强度满足桩身结构承载力的前提下,得到的桩周岩土对桩的抗力(静阻力)。

所以要得到极限承载力,应使桩侧和桩端岩土阻力充分发挥,否则不能得到承载力的极限值,只能得到承载力检测值。

与低应变法检测的快捷、廉价相比,高应变法检测桩身完整性虽然是附带性的,但由于其激励能量和检测有效深度大的优点,特别在判定桩身水平整合型缝隙、预制桩接头等缺陷时,能够在查明这些“缺陷”是否影响竖向抗压承载力的基础上,合理判定缺陷程度。

当然,带有普查性的完整性检测,采用低应变法更为恰当。

高应变检测技术是从打入式预制桩发展起来的,试打桩和打桩监控属于其特有的功能,是静载试验无法做到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