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创新实验

合集下载

大学物理创新实验(二)2024

大学物理创新实验(二)2024

大学物理创新实验(二)引言概述:大学物理创新实验(二)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实践课程。

本文将介绍该实验的设计和执行过程,包括实验的目标、实验设备和材料、实验步骤、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通过本实验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物理原理,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独立的实验设计和探究。

正文内容:1. 实验目标:- 熟悉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 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思维和创新能力;- 掌握使用常规实验设备进行实验的技能;- 深入理解光学和力学原理,并将其应用于实验设计;-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实验报告撰写能力。

2. 实验设备和材料:- 光学实验仪器:激光器、透镜、单缝衍射装置等;- 力学实验仪器:弹簧振子、万能试验台等;- 电子设备:示波器、数字多用表等。

3. 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 按照实验要求组织学生形成实验小组;- 检查实验设备和材料的完整性和正常工作状态;- 提供实验指导书和实验报告模板。

2) 实验操作:- 学生根据实验指导书,依次进行实验步骤;- 每个小组的学生共同完成实验任务,并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数据。

3) 数据处理:- 学生使用计算机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绘制实验结果的曲线图和数据表。

4) 讨论和总结:-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分析;- 小组成员共同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结果和得出结论;- 学生团队进行实验报告的评审和互评。

4. 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和理论分析结果,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 学生通过实验结果的比较和讨论,得出结论并提出可能的误差来源;- 学生探讨实验的局限性和改进方法,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5. 实验总结:- 总结本次实验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强调学生在实验中获得的知识、技能和体会;- 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和改进方案;- 对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激励。

总结:大学物理创新实验(二)通过培养学生实验设计思维和创新能力,巩固和应用物理原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精选8篇)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精选8篇)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精选8篇)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精选8篇)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

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篇1实验目的:通过演示来了解弧光放电的原理实验原理:给存在一定距离的两电极之间加上高压,若两电极间的电场达到空气的击穿电场时,两电极间的空气将被击穿,并产生大规模的放电,形成气体的弧光放电。

雅格布天梯的两极构成一梯形,下端间距小,因而场强大(因)。

其下端的空气最先被击穿而放电。

由于电弧加热(空气的温度升高,空气就越易被电离,击穿场强就下降),使其上部的空气也被击穿,形成不断放电。

结果弧光区逐渐上移,犹如爬梯子一般的壮观。

当升至一定的高度时,由于两电极间距过大,使极间场强太小不足以击穿空气,弧光因而熄灭。

简单操作:打开电源,观察弧光产生。

并观察现象。

(注意弧光的产生、移动、消失)。

实验现象:两根电极之间的高电压使极间最狭窄处的电场极度强。

巨大的电场力使空气电离而形成气体离子导电,同时产生光和热。

热空气带着电弧一起上升,就象圣经中的雅各布(yacob以色列人的祖先)梦中见到的天梯。

注意事项:演示器工作一段时间后,进入保护状态,自动断电,稍等一段时间,仪器恢复后可继续演示,实验拓展:举例说明电弧放电的应用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篇2一、实验目的:1、用热分析法(步冷曲线法)测绘Zn-Sn二组分金属相图;2、掌握热电偶测量温度的基本原理。

二、实验原理:概述、及关键点1、简单的二组分金属相图主要有几种?2、什么是热分析法?步冷曲线的线、点、平台各代表什么含义?3、采用热分析法绘制相图的关键是什么?4、热电偶测量温度的基本原理?三、实验装置图(注明图名和图标)四、实验关键步骤:不用整段抄写,列出关键操作要点,推荐用流程图表示。

五、实验原始数据记录表格(根据具体实验内容,合理设计)组成为w(Zn)=0.7的样品的温度-时间记录表时间τ/min 温度 t/oC开始测量 0 380第一转折点第二平台点结束测量六、数据处理(要求写出最少一组数据的详细处理过程)七、思考题八、对本实验的体会、意见或建议(若没有,可以不写)(完)1.学生姓名、学号、实验组号及组内编号;2.实验题目:3.目的要求:(一句话简单概括)4.仪器用具: 仪器名称及主要规格(包括量程、分度值、精度等)、用具名称。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一、引言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传统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方式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陈旧、考核方式单一等,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了实验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因此,对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已经成为了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1.增加实验项目: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应该增加实验项目的数量和种类,包括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等。

基础性实验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和方法;综合性实验则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创新性实验则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2.引入现代技术: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也应该引入一些现代技术,如虚拟实验室、仿真实验等。

这些技术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实验过程和结果,同时也可以减少实验设备的成本和实验的危险性。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1.强调自主学习: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是教师讲解实验原理、步骤和方法,学生按照教师的步骤进行操作。

这样的教学方法往往会限制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

因此,应该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操作实验设备、分析实验数据等。

2.小组合作:小组合作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分析实验结果。

四、考核方式的改革1.多样化考核:传统的考核方式往往是单一的试卷考核,这种方式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因此,应该多样化考核方式,包括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小组合作表现等。

2.过程性考核:传统的考核方式往往是结果性考核,这种方式不能及时发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

因此,应该注重过程性考核,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

五、创新能力的培养1.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关于物理创新实验报告(3篇)

关于物理创新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与目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物理实验在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实验技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开展了本次物理创新实验。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设计、搭建和调试一个新型实验装置,探索物理原理在实际应用中的创新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实验原理与装置1. 实验原理:本实验以电磁感应原理为基础,通过设计一个具有创新性的实验装置,验证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并研究电磁感应现象与相关物理量的关系。

2. 实验装置:实验装置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 电源:提供稳定的交流电源;- 金属棒:作为导体,在磁场中运动;- 磁场发生器:产生均匀磁场;- 电流表:测量感应电流;- 数据采集系统:记录实验数据;- 电脑:处理实验数据,绘制曲线。

三、实验步骤与过程1. 搭建实验装置:按照实验原理图,将电源、金属棒、磁场发生器、电流表、数据采集系统和电脑连接起来,确保各部分连接正确、牢固。

2. 调节实验参数:- 调节电源输出电压,使其在安全范围内;- 调节磁场发生器的磁场强度,使其达到预定值;- 调节金属棒与磁场发生器的距离,确保实验过程中金属棒在磁场中运动。

3. 进行实验:- 在金属棒运动过程中,通过数据采集系统实时记录感应电流的变化;- 改变金属棒的运动速度、磁场强度等参数,观察感应电流的变化规律。

4. 数据处理与分析:- 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绘制感应电流与时间、速度、磁场强度等参数的关系曲线;- 根据实验结果,验证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并研究电磁感应现象与相关物理量的关系。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感应电流与金属棒的运动速度、磁场强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当金属棒运动速度增加、磁场强度增大时,感应电流也随之增大。

2. 结果分析:- 通过实验,我们验证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正确性;- 同时,我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与相关物理量的关系,为电磁感应在实际应用中的创新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一、引言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科学态度和创新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传统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方式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陈旧、评价方式单一等,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人才培养的需求。

因此,对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已经势在必行。

二、改革教学内容传统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内容较为单一,主要集中在基础物理量的测量和基本物理定律的验证上,缺乏对现代科学技术中广泛应用的前沿物理课题的涉及。

为了改革这一现状,我们需要增加一些具有时代性和实用性的实验内容,例如近代物理方向实验项目的开设。

开设这类实验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让他们接触到前沿的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

三、创新教学方法传统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采用探究式、讨论式、合作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虚拟实验等,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四、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传统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评价体系过于单一,主要依赖学生的实验报告和教师的主观评价,缺乏客观性和公正性。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需要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将学生的课堂表现、实验操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纳入评价体系中。

同时,我们还可以引入学生自评、互评等方式,增强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五、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科研项目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川大学 创新型物理实验 空气热机实验

四川大学 创新型物理实验 空气热机实验

空气热机实验1143092146 付美梅(轻纺与食品学院轻化工程)摘要:本实验利用空气热机测量不同冷热端温度时的热功转换值,验证卡诺定理;后又测量热机输出功率随负载及转速的变化关系,计算热机实际效率。

最后,由此实验得到的一些创新想法。

关键词:空气热机;卡诺定理;热机效率;余热再用;火法冶金;鼓风;转鼓;风扇热机[2]是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机器。

斯特林1816年发明的空气热机,以空气作为工作介质,是最古老的热机之一。

其结构简单,便于帮助理解热机原理与卡诺循环等热力学中的重要内容,是很好的热学实验教学仪器。

卡诺定理[3]是卡诺1824年提出来的,其表述如下:(1)在相同的高温热源和相同的低温热源之间工作的一切可逆热机,其效率都相等,与工作物质无关,与可逆循环的种类也无关。

(2)在相同的高温热源和相同的低温热源之间工作的一切不可逆热机,其效率都小于可逆热机的效率。

1 实验原理[1]空气热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可用图1说明。

热机主机由高温区,低温区,工作活塞及汽缸,位移活塞及汽缸,飞轮,连杆,热源等部分组成。

空气在高温区和低温区间不断交换,使汽缸内压强不断变化,从而推动位移活塞和工作活塞的循环移动。

图1 空气热机工作原理(1)对于循环过程可逆的理想热机,热功转换效率:η = A/Q1 =(Q1-Q2)/Q1=(T1-T2)/T1= ΔT/ T1而实际热机:η ≦ΔT/ T1热机每一循环从热源吸收的热量Q1正比于ΔT/n,n为热机转速,η正比于nA/ΔT。

而n,A,T1及ΔT 均可测量,测量不同冷热端温度时的nA/ΔT,观察它与ΔT/ T1的关系,即可验证卡诺定理。

(2)当热机带负载时,热机向负载输出的功率可由力矩计测量计算而得,且热机实际输出功率的大小随负载的变化而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可测量计算出不同负载大小时的热机实际效率。

2 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本实验中使用的设备和装置有:空气热机实验仪,空气热机测试仪,电加热器及电源,计算机(或双踪示波器)。

大学物理创新性实验的设计及实施

大学物理创新性实验的设计及实施
Ab s t r a c t:Co n s t r u c t i o n a n d i mp l e me n t a t i o n o f t e a c hi n g mo de l o f i n no v a t i v e e x p e r i me nt i s a ne c e s s a r y r e q ui r e me n t f o r e x p e r i me n t a l
l i n k s w h i c h i mp a i r t h e q u a l i t y o f e x p e r i me n t a l t e a c h i n g ,c o mb i n i n g w i t h t h e o p e r a t i o n o f p h y s i c l a e x p e r i me n t a l c e n t e r i n t h e S o u t h C h i — n a Un i v e r s i t y o f T e c h n o l o y ,wh g i c h p l a y a g o o d g u i d a n c e r o l e i n t h e o v e r a l l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t h e i n n o v a t i v e e x p e r i me n t . Ke y wo r d s :i n n o v a t i v e;e x p e r i me n t o f c o l l e g e p h y s i c s ;d e s i g n ;i mp l e me n t a t i o n
a b i l i t i e s .Th i s p a pe r i n t r o du c e s t h e de s i g n o f t h e i n n o v a t i v e e x pe r i me n t c on t e n t ,t e a c h i n g me t h o d s a nd t e a c h i n g e v a l u a t i o n or f s o me k e y

大学物理创新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创新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创新实验报告篇一:大学物理性实验报告大学物理设计性实验报告课题________________ 学院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实验目的】 1. 掌握多种测定重力加速度的方法。

2. 正确进行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

【实验器材】秒表、倾角固定的斜面(倾角未知)、木块、米尺【实验原理】借用一道测定木块与斜面之间动摩擦因数进行知识的迁移与转换,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公式可测定出重力加速度。

在B点给木块一初速度让其沿斜面匀减速上滑,记下到达最高点的时间t1,并测出BD长度s。

将木块由D点静止释放让其沿斜面匀加速下滑,记下到达B点的时间t2。

由牛顿第二定律易知上滑、下滑的加速度分别为1a2t22 2 hsl11 解得g?(2?2) ,sin?? lht1t2s? a1?gsin??mgcos?、a2?gsin??mgcos?。

由运动学公式,有s? 12a1t1,2 运用水滴法测重力加速度测出水滴间隔时间以及掉落高度,运用牛顿第二定律以及运动学公式可测出重力加速度。

【实验内容】 1.测出斜面的高 H、斜面的长L 2.给木块一初速度,记录到达最高点的时间 3.将木块静止释放,使其下滑,记录下滑到点B的时间 4.多次重复步骤2、3,记录多组数据。

5.在自来水龙头下面固定一个盘子,使水一滴一滴连续地滴到盘子里,仔细调节水龙头,使得耳朵刚好听到前一个水滴滴到盘子里声音的同时,下一个水滴刚好开始下落。

6.量出水龙头口离盘子的高度h,再用停表计时。

7.当听到某一水滴滴在盘子里的声音的同时,开启停表开始计时,并数“1”,以后每听到一声水滴声,依次数“2、3??”一直数到“n”,按下停表按钮停止计时,读出停表的示数t。

8.记录并分析数据。

9.比较实验记录分析不同方法得出的重力加速度,掌握相关的测量特点表一:H=__________ L=__________g=__________g=___________篇二:大学物理上实验报告(共2篇) 篇一: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院系名称:勘察与测绘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辉光盘【实验目的】:观察平板晶体中的高压辉光放电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物理创新实验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112622711海洋测绘专业赵宗力学
一.无摩擦平衡
计一轻木杆一端系细线使其悬在空中,另一端放置在泡沫上使其浮在水上,将泡沫移置于水面任意一点,观察系统最后平衡时的状态
实验原理:
轻木和泡沫的重力与细线的拉力和水的支持力三者抵消,使整个系统达到平衡状态。

1.若不改变实验的任何部分,只在轻木杆上增加小砝码但不至于木杆下沉,实验结果会如何同样达到平衡状态
2.如果将细绳换成轻弹簧,实验结果会如何同样达到平衡状态
二.球棒重心
实验原理:
球棒握把端较细长,在力矩的概念里,距支点越远力矩越大,故较细的一端可以和教重的一端保持平衡,是因为彼此的力矩为反方向的等值。

1.更改切割球棒的方式能否使两侧的重量都相等不会
三.依斯克里奇摆
实验装置:设计一个可以改变摆长角度的实验,调整摆的不同角度后,分别观察摆的周期是否产生改变。

实验原理:
本次实验使用的摆为复摆,在本实验中,复摆的周期与角度θ有关关.
1.当把摆的角度固定时加速度的不同能否使摆的周期不变不能
四.餐桌物理学---惯性实验
实验原理:
首先铅笔会落入红葡萄酒瓶内乃是因为惯性的关系。

惯性定律,也就是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说明物体若不受外力,或其所受外力之合力及合力矩为零时,则静者恒静,动者恒沿一直线作等(角)速度运动。

此实验中,快速将名片弹开就是这个原理,同时也为了使铅笔受到较少的横向摩擦力。

1.如果把名片更换为餐巾纸或者是抹布,铅笔是否能落入酒瓶中为什么较难,摩擦力太大了
热学
五.光热转轮
封闭玻璃容器的中间支撑一可自由旋转的转轮,转轮由四片叶片组成,叶片的两面分别为黑色与白色。

1.当光源(传统灯,太阳光,手电筒皆可)照射到转轮,转轮会开始转
动。

光源移开时,转轮停止转动。

2.使用雷射指示笔或LED灯泡的手电筒直接照射转轮的叶片时,转轮
不会转动。

3.用手电筒照射叶片白色那面时,转轮不会转。

但照到黑色那面时转轮
就迅速转动起来。

实验原理:
光是一种电磁波,原子裂变是产生能量的,能量以很多形式发散出去,其中以电磁波的形式也是很常见的,能不能产生光能,不是以热量的多少作为条件的.原子核裂变不需要氧气,因为它不是燃烧过程.
1.如果不改变其他条件只把光的颜色变成彩光,实验结果会如何根据光能量的不同而改变
电磁学
六. 磁铁点灯
实验装置:磁铁、漆包线线圈、透明塑胶管、发光二极管
实验步骤:将两组LED反向并联再与线圈串联如图即可。

实验原理:
磁铁移动造成线圈内部磁场改变,于线圈产生感应电流,当线圈两端的感应电势大于LED的顺向导通电压即可点亮LED。

1.增加磁铁,线圈等材料的体积而不改变灯泡,灯泡的亮度是否会改变为什么会,磁通量增大电量也增大
七.静电球
实验原理:
1.依库伦定律F=kQq/R^2
2.因为金属板感应出异种电荷,而与与带电的金属球相吸
3.因介电质中电偶极的排列受带电球的影响而改变,异种电荷会转而面
向球体,而也造成同样吸引的效果
4.电场的作用是告诉观察者正电荷的移动方向,而球体带了正电以后会
顺着外加电场的方向移动
1.改变静电球的体积会不会改变其运动状态会
2.改变静电球的重量会不会改变其运动状态不会
(最后一个实验没有步骤没有图片和视频,所以不知如何下手,抱歉。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