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丰产栽培技术
杨梅早结丰产栽培技术

杨梅早结丰产栽培技术杨梅是一种美味多汁的水果,其果实小巧可爱,口感清甜,所以备受人们喜爱。
杨梅的栽培技术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关于杨梅的早结丰产栽培技术更是备受关注。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杨梅早结丰产栽培技术的知识,希望对有兴趣栽培杨梅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一、种植选址在进行杨梅的栽培之前,首先要选择一个合适的种植选址。
杨梅树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所以最好选择在气候温和、光线充足、排水良好的地方进行种植。
土壤方面,选择疏松肥沃、排水性好的土壤,最好是酸性土壤。
二、树龄选择对于杨梅的树龄选择,一般以2-3年生的优质砧木进行嫁接,然后在栽植时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一年生秧苗进行栽培。
这样可以保证苗木的生长旺盛,有利于早结丰产。
三、密植栽培在杨梅的栽培过程中,采用适度密植的方式,可以增加单位面积的产量。
一般来说,对于杨梅的栽培密度,每亩地面积可栽植1500-2000株,株距为2.5-3米。
这样可以使得杨梅树之间的遮阴减少,有利于果实的着色和成熟。
四、施肥管理杨梅树在生长期需要充足的营养,因此施肥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杨梅的施肥分为基肥和追肥两个阶段。
基肥要在栽植前进行,追肥则需在生长季节进行,可以选择有机肥和化肥结合的方式进行施肥。
还要注意及时补充微量元素,保证杨梅树的健康生长。
五、合理修剪对于杨梅树的合理修剪非常重要,可以促进花芽分化和结实。
在树冠形成期进行树形整理和冠修剪,保证树冠通风透光,并促进树冠内部结构合理开展。
在结果期,及时疏理掉老弱枝、交叉枝等,增加通风透光,使果实着色均匀,提高产量和品质。
六、及时灌溉杨梅对水分的需求相对较大,在生长期需要保持土壤湿润。
及时灌溉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极端干旱的季节要注意加强水分管理,以免影响果实的发育和生长。
七、病虫害防治杨梅树容易受到一些病害和虫害的侵扰,比如红蜘蛛、杨梅蛆等。
在杨梅的栽培过程中要及时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可以选用有机绿色防治方法,如生物防治、植物药剂等,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杨梅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杨梅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杨梅,是一种美味可口的水果。
它的果实鲜美多汁,富含维生素C 和抗氧化剂,深受人们的喜爱。
为了提高杨梅的产量和质量,农民们需要掌握一些优质高效的栽培技术。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杨梅栽培技术,帮助农民朋友们获得更高的产量和更好的果实品质。
一、土壤选择与改良1. 选址合理:选择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块进行栽培。
避免低洼地和高温干燥的环境。
2. 土壤pH值调节:杨梅适宜生长的土壤pH值在4.5-6.5之间,可根据土壤的原有pH值进行调节,以适应杨梅的生长需要。
3. 土壤改良:采用有机肥或矿物质肥料进行施肥,增加土壤肥力,提高杨梅的生长条件。
二、良种选择与繁殖1. 良种选择:选择生长健壮、抗病虫害的优质良种进行栽培,以保证后期产量和果实品质。
2. 繁殖方式:杨梅目前主要采用嫁接繁殖或种子繁殖的方式进行栽培,其中嫁接繁殖方式更为常用和有效。
三、适时浇水和施肥1. 浇水技巧:杨梅在生长期需要充足的水分供应,但要注意避免积水。
适时地进行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湿。
2. 施肥原则:杨梅适宜采用有机肥和矿质肥料进行追肥。
可以根据杨梅的吸肥特点,合理选择氮、磷、钾等元素的比例进行施肥。
四、病虫害防治1. 病害管理:定期巡视,发现病害及时进行防治。
可采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式,注意选择绿色环保的农药。
2. 虫害防治:杨梅的主要害虫有杨梅蚧、杨梅络纹蚜等。
可采用黄板诱虫、喷洒杀虫剂等方法进行防治。
五、修剪和疏果1. 定期修剪:定期对杨梅的树冠进行修剪,有利于光照和通风,促进果实的生长和发育。
2. 疏果技巧: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疏除果实,保证每个果实的养分供应和生长空间,提高果实的品质。
六、病害预防和管理1. 防治病害:定期喷洒抗病害的农药,增加杨梅的抗病虫能力,有效预防病害的发生。
2. 病害管理:疫霉病、炭疽病等是杨梅常见的病害。
及时发现病害的迹象,进行切除和隔离处理,防止病害的扩散。
通过掌握上述优质高效的杨梅栽培技术,农民朋友们能够提高杨梅的产量和质量。
杨梅早结丰产栽培技术

杨梅早结丰产栽培技术一、前期准备园地选择。
杨梅是较耐瘠薄的果树,几乎所有山区土地都能栽植杨梅,但以山塘水库边的山坡地和山峦中土层深厚、微酸性的土壤为宜。
为拉开成熟期,应实行梯度种植,在海拔500至800米的山腰地区安排中、迟熟品种,而5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则可安排早熟品种。
清理园地。
对于规模杨梅种植园,必须按时清理便道,按4×5米左右确定好定植穴。
挖穴深翻。
定植穴要求深50厘米,直径80厘米,表土与心土分开,基肥每穴施25~50公斤的腐熟肥。
此项工作是杨梅速生、早结丰产的关键步骤之一。
二、苗木定植采用大苗。
在杨梅栽培中,树体进入结果期偏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选择种植大苗良种,可提早结果。
定植时间。
杨梅宜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栽植,每667平方米栽25~30株。
栽植时,低丘地区要配栽1%的雄株,中高山地区则配3%雄株,雄株应分散栽植,以利花粉传播。
解除包扎物。
定植前要解除嫁接部位包扎物,否则,会导致栽后苗木容易死亡。
舒展根系。
树苗靠穴内壁栽植时,要适当短截主干和剪短过长的主根,使苗木主干高不超过30厘米,主根保留25厘米。
由于苗木自身差异,在定植时必须扶正苗木,角度可适当倾斜,表土覆盖至嫁接口时,用脚将四周泥土踏实,注意不可伤及根系,然后浇足定根水,再盖松土至第一片基叶或第一个分枝埋入土中为宜。
保湿。
定植后应在定植穴上覆盖杂草,以减少水分蒸发,保证成活,如种后遇连续干旱天气,则要浇水抗旱。
为提高苗木成活率,定植前去除苗木上的全部或部分叶片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苗木可适当深植,夏季高温干旱时还要注意降温保湿工作。
三、后期管理科学施肥。
杨梅幼树施肥以促进生长、早日形成树冠为主要目的。
在生产上,第一年为促进根系生长和树冠迅速扩大,除种植前施足基肥外,还应在生长季节多次浇施薄肥,一般每株每次施复合肥0.1~0.2千克。
幼年树从第二年起,年施肥2次为妥,第一次施肥在6~7月,以满足7、8月份花芽分化发育的需要和抵抗夏季高温干旱;第二次为10月份的基肥,此时正是秋季根系生长的高峰期,有利于养分吸收。
杨梅丰产栽培技术

• 4、风:杨梅为风媒花,微风有利提高 座果率,但杨梅枝条较脆,根系较浅, 建园时应选择避风或设置防风林。 • 5、土壤:喜松软、排水良好、含有石 砾的砂质红壤或黄壤最适PH为5.5— 6.0。 • 6、海拔:在海拔200—400米,果实产 量与品质最佳,高于或低于上述海拔 高度范围,产量与品质均下降。
二、整形修剪
一)整形 杨梅的树形有许多:自然开心形、自 然圆头形、主干形、疏散分层形。这里主要介绍 自然开心形:第一年:定主干,在苗高90厘米处 打顶。第二年,定主枝,从距地面30—40厘米处 选留第一主枝,在其上面再以25—30厘米的间距, 另选留2个方向不同、位置错开的新梢,作为第 二主枝和第三主枝。第三年:定副主枝。在主枝 侧面60厘米左右的地方,在适合的强壮新梢时, 可确定它为副主枝。
3、杨梅锈病
• 芽、花、叶和枝梢均会发生此
病,出现锈状病斑、真菌性病 害,3月中旬至4月上旬达到高 峰,防治:①萌芽期,喷施石 硫剂。②结果期:80%代森锌 600倍、70%甲基托布津800倍 喷雾。
4、杨梅松毛虫
4月中下旬90%
敌百虫1000倍, 50%敌敌畏800 倍喷雾。
5、大蓑蛾
五、病虫害防治
• 1、杨梅癌肿病:主要侵害二三年生的枝条, 有时也可以发生在多年的主干和当年生的 新梢上,病部形成肿瘤,枝干发病,使树 势早衰,小枝发病,常造成肿瘤以上部位 枯死。细菌性病害,5月下旬开始发病, 6—7月发生最多,防治:①冬季清好园。 ②利刀将病瘤削掉后,用硫酸铜100倍消毒。
2、杨梅褐斑病
二)修剪 1、幼年树:主要以扩大树
冠为主,宜少剪、轻剪,具 体可以应用甩放、拉枝等办 法,对树冠内的过密枝,可 采用疏删的方法进行删除, 对旺长和徒长的枝组可采用 环剥措施促进花芽形成。
禄丰县大果杨梅丰产栽培技术

4 水 肥 管 理
41 幼年树 .
2 品种
东 魁杨 梅 俗 称大 杨 梅 、巨梅 ,是 国 内外 果 形 最 大
幼年 树 的水 肥 管理 应 以促 进 生 长 、迅 速形 成 树冠 为 目的 ,因此 ,除 栽植 前 施 足基 肥外 ,在 3月 至 6月
的生 长 季 节 ,应 以 薄施 多 次 追 肥 ,并 以 速 效 氮 肥 为
大 ,发 展 前景 广 阔 。 段 木 熟 料 栽 培 灵 芝 ,具 有 发 菌 快 、转 化 率 高 、
技
艳 ,孟艳 萍
王兆 富, 肖德 清 ,赵 立新 ,孙 志明 ,李跃 邦 ,马彩兴 ,徐
2 段 木 与 装 袋
段 木长 度 应 与料 袋 匹配 ,磨 平段 面 和棱 角 ,大 小
5 整 形 修 剪
51 幼树修 剪 .
幼 树 修 剪 主要 是 定 干 造 型 ,培 养 早 实 丰 产 树 体 。
收稿 日期 :2 1- 8 0 0 10—5
修 剪 时 ,第 1 留 34个 主 枝 ,第 二层 留 2个 主 枝 , 层 ~
云 南 农 业 斟 技
3 0
Y na N n eKj unn og e y i
42 结果树 .
结果 树 的水 肥 管 理应 以高产 、稳 产 、优质 、高效 为 目的 。第 1 次施 肥在 萌芽前 的 l3月 ,以钾肥 为主 , ~ 配施氮肥 ,以满足杨 梅春梢生长 、开花及果 实生长发育 的需求 ;第 2次施肥 在 4月下旬 ,以速效钾 肥为主 ,以 提高果 实 品质 ;第 3 施肥在 采果后 的 6月 至 7 份 , 次 月 以有机 肥为主 ,配施 少量速效 性氮磷钾肥 ,以及时补 充
度 3% 以上 ,年 日照 时数 200h左 右 ,土壤 疏 松 , 0 0 排 水 良好 ,p H值 45 55的酸 性 黄壤 、红壤 土 , 向阳 .~ . 通 风 ,便 于集 约经 营 ,交通 运 输方 便 的山地 、丘 陵均
杨梅早结丰产栽培技术

杨梅早结丰产栽培技术杨梅,又称山莓、山桃、大梅等,是一种常见的果树,其果实味甜,汁多,深受人们喜爱。
杨梅果树适应力强,耐寒、耐旱、耐瘠薄,很适合在我国的北方地区种植。
杨梅早结丰产栽培技术对于提高杨梅的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关于杨梅早结丰产栽培技术。
一、品种选择杨梅的品种繁多,但是要想进行早结丰产的栽培,就需要选择早熟品种的杨梅进行种植。
常见的早熟品种有春红、春美、春美红等,这些品种都具有生长迅速、结果早、产量高、果实品质好的特点,非常适合进行早结丰产的栽培。
二、土壤要求杨梅对土壤的要求并不高,但是最好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进行种植。
对于土壤的酸碱度,杨梅对于酸性土壤有着较强的适应能力,因此可以选择酸性土壤进行种植。
如果土壤酸碱度过高,可以在种植前进行石灰、有机肥等基肥的施用,以调整土壤的酸碱度。
三、营养管理在杨梅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合理科学的施肥管理非常重要。
在春季新梢生长期,可以适量追肥,以促进植株的生长。
在夏季果实膨大期,可以适量追施磷、钾肥,以促进果实的发育。
在秋季果实成熟期,可以减少施肥量,让植株进入休眠状态。
四、修剪整形杨梅的修剪整形对于促进结果、提高产量非常重要。
在杨梅的成长过程中,可以适时地进行树冠的修剪,保持树冠通风透光,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
同时可以剪除一些薄弱、病虫害易发、对产量无益的枝条,促进植株的健康生长,提高产量。
五、病虫害防治杨梅在生长过程中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袭,如杨梅锈病、灰霉病、蚜虫、蛾子等。
因此在栽培过程中,要注意及时发现病虫害,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可以采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手段进行病虫害的防治,防止病虫害对杨梅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六、灌溉管理杨梅生长发育期间需要适量的水分供应,因此灌溉管理非常重要。
在生长旺盛期,可以适时进行灌溉,保持土壤的湿润,有利于植株的健康生长。
但是也要避免长期水涝,以免对杨梅的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
七、采收管理杨梅果实成熟期约在5-6月份,这个时候就需要进行果实的采收管理。
杨梅早结丰产栽培技术

杨梅早结丰产栽培技术杨梅是一种果实紫色、鲜美多汁的小型水果,因其树形美观、果实品质高而备受欢迎。
在杨梅的栽培过程中,杨梅早结丰产是每个果农都追求的目标。
本文将详细介绍杨梅早结丰产的栽培技术。
一、土壤选址杨梅生长需要肥沃、疏松、透气、保水、排水良好的土壤。
在选址时应尽量避免长期淹水、空气不流通、土质过于粘重或松软无力的土地。
宜选择土质良好、有机质含量高、排水条件好的土地。
同时,应早做土壤消毒和改良工作,杜绝土传病害。
二、育苗繁殖杨梅苗木的选材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应选择健壮、树形好、无病虫害的优良苗木作为育植基础。
育苗时应采用播种、扦插等方法,掌握良好的管理技术,保证苗木质量。
三、整地施肥整地施肥应在苗木移植前进行。
首先进行耕翻操作,使表土与下层土壤混合,增加土壤通气性。
然后,根据土壤分析结果,合理施用有机肥、化肥,提高土壤肥力。
在施肥时应注意化肥和有机肥的配比和施用时间,切勿过量施肥以避免出现肥害。
四、选种适宜品种杨梅栽培中,品种的选择是决定产量和品质的关键。
应选择成熟期早、较耐贮藏、产量高、果实质量好的品种。
目前,市场上主要有云光、高山红、紫光红、紫玉等几种主要品种,果农可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进行选择。
五、合理修剪杨梅生长快速,一年内可能有2-3次或以上的修剪。
修剪时间应在萌芽前或营养期后进行。
在修剪时,应保留主干,短截侧枝,控制杨梅树高度和树冠大小。
此外,在修剪时还要注意清除落叶、枯枝和有害的虫卵等。
六、防治病虫害杨梅栽培中,病虫害是不可避免的问题。
在防治上,应采取从源头治理、预防为主的原则。
应提前制定防治方案,注重杨梅的保健和防病虫害。
对于已经发生病虫害的果树,应及时发现、及时控制、及时灭除,切忌任其放任。
七、灌溉排水杨梅喜温湿气候,对水分需求较高。
在生长季节,应采取定时定量的灌溉措施,保证根系的湿度和充分供水。
同时,应注意防止土壤过于湿润导致病害。
在排水方面,应保证土壤排水能力,由于杨梅生长的浅根性,应控制灌水量、掌握灌水时间和频次。
杨梅优质丰产管理技术

杨梅优质丰产管理技术
1 优质丰产管理技术及其重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需求越来越多,因此种植者的生产力必须
增加,而优质丰产管理技术(YPM)则成为种植者获取优质丰产的重要
条件和方法。
优质丰产管理技术是指种植者采取的技术和管理手段,以提高作
物品质和产量的技术和管理手段。
主要包括基地管理,农药使用,农
机使用,应用新品种,种子管理,补给施肥,杂草防治,病虫害防治,采收管理等。
这些技术有助于种植者提高庄稼产量和品质,开发出可
持续的丰产种植模式,改善产品的经济效益。
首先,优质丰产管理技术可以营造良好的环境,改变土壤的质量,增加在土壤中存储的氮,磷和钾等有益元素;其次,基地管理则可以
缩短庄稼的生长周期,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最后,种植者可以利
用正确的施肥和农药管理,来降低庄稼抗病虫害的潜力,从而更有效
地提高作物生长和产量。
杨梅是著名的优质丰产典范,其得益于优质丰产的的管理技术。
杨梅的种植者致力于建立健康的环境,采取有效的农药和水肥管理,
应用新型农机,给作物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以保证作物的优质丰产。
这种优质丰产的管理技术可以帮助种植者更好地获取优质丰产,从而
提高社会效益、环境保护效益和经济效益。
虽然优质丰产管理技术复杂,但它极大地改善了种植者的生产效率和收获量,为该行业提供了一个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方向。
就多年来种植者高效、安全、优质产品的发展而言,优质丰产管理技术必然会发挥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梅丰产栽培技术
杨梅是我国著名的特色果树,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各地,以浙江的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品种最多、品质最优,其次是江苏、福建和广东等。
杨梅在浙江省的栽培面积和产量仅次于柑桔,全省种植面积约60万亩,主产区为宁波、台州、温州3市。
杨梅的丰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林地选择与整地
杨梅喜湿耐阴,树冠大,根系分布广,杨梅园要求建在海拔低于500米,坡度小于45度,腐殖质层厚,pH值为4.5—5.5的酸性黄壤、红黄壤,向阳通风,便于集约经营,交通运输方便的山地、丘陵。
气候条件应为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
在光辐射较大、热量充分、冬春季积温较高、夏秋降水分布适度偏少的小气候条件下,优质、丰产性更显著。
整地应因地制宜,在11月至翌年3月定植前完成。
坡度较小,坡面平缓的林地,开设环山梯土或梯田挖穴;坡度较大,地形复杂的林地,也挖1米见方的鱼鳞穴或三角形穴,在以后的抚育中逐步改为
窄带形梯土。
2定植
杨梅的定植时间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中旬气温开始转暖时,最好选择在阴天或小雨天进行,此时定植成活率高。
品种选择应视不同地域,早、中、晚熟品种合理搭配。
选择健壮、根系丰富、无病虫害的优质杨梅嫁接苗,在挖好的穴内填入腐熟厩肥10—15公斤加焦泥灰5—lO公斤,适度浅栽,然后在植株四周培上小土畦并及时覆土,以免露根。
杨梅雌雄异株,定植时需配栽l%一2%的雄株作授粉用,附近有野生杨梅则不必专门栽植雄株。
3肥水管理
当年林地可间种一年生蔬菜或绿肥,以提高土壤肥力。
幼树以施速效性肥料为主,氮、磷、钾配合施用,常年施肥2—3次。
成年树一年追肥两次,第一次在萌芽抽梢前的冬末春初,逐株根施农家肥或过磷酸钙1—2公斤;或每株施硫酸钾l公斤加尿素0.2公斤;或尿素
0.25公斤加焦泥灰15—20公斤,施后即覆土。
第二次是在采果后,占全年施肥量的50%—55%,按多结果多施肥的原则,逐株在树冠滴水线下开深10—20厘米的沟,施O.5—l公斤氮肥。
O.3—0.5公斤的磷、钾肥和30—50公斤土杂肥,施后覆土。
杨梅树的肉质根容易损伤,开沟挖穴时避免伤根。
果实发育期还可追施叶面肥,可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或0.3%硫酸钾等1—2次。
此外,做好土壤改良,排除渍水等工作,确保杨梅的优质、高产。
4整形修剪
杨梅树形以自然圆头形为主。
幼树的修剪主要是定干造型,培养早实丰产的树体。
一般采用“一干三主枝”自然开心形树冠。
即对定干后萌发的新梢,选留3—4个生长强健、方位分布均匀、相互间有一定距离(约20—30厘米)的枝条作主枝,并在各主枝上选留2—3个副主枝或侧枝,使之分布合理,层次分明,在3—5年内基本形成树冠骨架。
成年树的修剪主要是培养丰产的群体结构,调节生长与结实的关系,促进持续、优质、高产。
整形修剪分为夏剪(开张角度、摘心、扭梢、抹芽、拉枝、拿枝、刻剥等)、冬剪(疏删、回缩、短截)。
5 生长与结果的人工调控在果树生产中,常有产量偏离最适产量,表现为某年产量较高为大年,下一年产量很低甚至无收为小年。
不论是在各
县(市、区)范围,还是局部的乡、村,杨梅是典型的有规律隔年交替结果的果树,且在同一地区大小年结果往往呈现同步现象,这主要是受到气候或栽培管理等因素诱发引起的。
春、夏梢生长粗壮,极易形成花芽,翌年就大量结果,形成大年现象。
大量结果后,管理失时,树势生长衰弱,抑制了花芽分化,下一年形成小年。
这种交替结实一经启动便破坏了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的平衡,引发了树体的自行循环,促使大小年的延续。
因此,克服大小年结果是杨梅生产中一项重要工程,可应用抑捎促花保果及疏花疏果等技术措施加以调控。
5.1抑梢促花保果
对于5年生以上生长势旺盛的未投产树、初结果幼树及生长势旺结果少的成年树,在加强栽培管理的同时,于10月至翌年3月(以11月为最适期)土施多效唑,方法为:将树冠投影面积内的土扒开,以见细根为度,将定量的多效唑与30倍左右的细土拌和后均匀撒在树冠下,然后覆土;或在开花前喷800毫克/公斤多效唑,抑春梢保花果。
终花期喷20一30毫克/公斤赤霉素进行化学保果,3月上旬喷0.3%磷酸二氢钾溶液,隔lO天喷一次,连喷2次,以提高坐果率。
5年生以下的幼树不宜施用。
土施只可每隔4—5年进行1次,叶施也要间隔l一2年进行1次。
应注意的要点是:提高着果率可喷赤霉
素以及高接花枝和人工喷花粉;防止和减少采前落果,可在采前15—20天喷1次“L型”防落素。
5.2疏花疏果
化学调控对大年树或结果嫌多的植株,应用杨梅专用疏花剂予以疏花,方法是在杨梅盛花期后(一般是在4月上中旬)进行喷洒,或在盛花期用“疏5”200倍液或“疏6” lOO毫克/公斤液进行化学疏花,对花芽多的枝梢以喷湿为度,但不能重复喷,否则药量过多、浓度过高、落花过重,影响当年产量。
喷洒最宜选阴天或晴天进行,不要在雨前、雨后进行,否则会降低效果。
此外,弱树和花芽过多的树,也可在果实采收后喷布200—300毫克/公斤的赤霉素,每隔10天喷1次,连喷2—3次,以增加秋梢数和抑制花芽形成率。
大枝修剪对放任生长的成年杨梅树,将其主干和主枝采用“截高枝、控树冠”、“删内枝、开天窗”的方法,一般于2月至3月中旬,也可在小年9—10月份,对花芽分化过多的大年树,全树均匀短截结果枝1/5—2/5,或对大年树锯去上部主干和树冠内过密和交叉主枝,同时每株施尿素等速效氮肥0.5—l公斤,促发营养梢。
对新
栽幼树,可实施“先放后剪”的办法,即头年放任生长,到第4年始果后逐步调整至矮化、开张树形。
科学施肥应多施钾肥,每年施一次,每株可施草木灰5公斤,或焦泥灰50公斤,或硫酸钾(或氯化钾)l—2公斤。
少施磷肥,因为磷肥过多,往往造成果多、个小、质差,加剧了大小年现象,可每隔2—3年株施钙镁磷肥0.5公斤。
适施氮肥,在萌芽前(约3月份)株施尿素0.5公斤,促发春梢,以梢压花;幼果期(5月中下旬)株施0.5公斤,促幼果膨大。
幼树适施化肥,成年树主要施农家肥。
6适时分批采收
杨梅果实成熟期不一致,需分批采收。
在全树20%果实成熟时即可开始采摘,一般每天或隔天采1次。
以清晨或傍晚采收为宜,避免雨天或雨后初晴时采收。
杨梅果实无果皮保护,极易擦伤,应轻采、轻放、轻运。
所采果实盛于底部和四周衬有新鲜蕨类或柴草的小竹篮或小竹篓中,随采随装,减少挤压。
每篮(萝)不宜超过5公斤,以利果实完好、新鲜、好销。
7病虫害防治
杨梅的抗逆性强,病虫害发生较少,但因生态环境变化及大范围的种苗交流,因地制宜地搞好病虫害观察和综合防治也是十分必要的。
主要虫害有长白蚧、卷叶蛾和袋蛾类害虫。
主要病害有褐斑病、癌肿病等。
防治方法是: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及时剪除病枝和枯死枝;做好冬季清园,清除落叶和杂草,集中烧毁。
药剂防治:癌肿病,可在春、秋两季雨后,先用快刀削除病瘤,然后在伤口涂“402抗菌剂”50—100倍液,或农用链霉素200毫克/公斤进行消毒保护,15天后再涂一次;褐斑病,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500—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65%代森锌600倍液,喷洒树冠,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