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_蜂蜜掺伪检验_-_副本
蜂蜜掺假掺杂的快速检验法(五种)

一、蜜蜂中掺水的检验方法
取蜂蜜数滴,滴在滤纸上,优质的蜂蜜含水量低,所以滴落后不含很快浸渗入滤纸中;掺水的蜂蜜地落后很快浸透、消散。
二、蜂蜜中掺蔗糖的检验方法
1、物理检验
将样蜜少许置于玻璃板上,用强烈日光暴晒(或用电吹风吹),,掺有蔗糖的蜜会因为糖浆结晶而成为坚硬的板结块;纯蜂蜜仍呈粘稠状、
四、蜂蜜中掺了羟甲基纤维素钠的检验
取样蜜10g,加20ml95%乙醇,充分搅拌10分钟,即析出白色絮状沉淀物,取白色沉淀物2g,置于100ml温热蒸馏水中,搅拌均匀,放冷备检。
取上清液30ml,加入3ml盐酸后产生白色沉淀。
取上清液50ml,加入100ml1%硫酸铜溶液后产生绒毛状淡蓝色沉淀。
若上述两项试验皆呈阳性结果,则说明有羧甲基纤维素钠掺入。
五、蜂蜜中掺尿素的检验方法
取样蜜1份加水4份稀释,加热煮沸即可闻到氨味;用湿润的广泛PH值试纸置溶液蒸汽上,若试纸变蓝则说明掺有尿素。
2、化学检验
取样蜜1份加4份水,充分振荡搅拌,若有混浊或沉淀,滴加2滴1%的硝酸银溶液,有絮状物产生者,证明事掺入了蔗糖的蜜。
三、蜂蜜中掺淀粉的检验方法
取样蜜5毫升,加20毫升蒸馏水稀释,煮沸后放冷,加入碘试剂2滴。
如出现蓝色或蓝紫色则可认为掺入了淀粉类物质;如呈现红色,则可认为掺有糊精;若保持黄褐色不变,则说明蜂蜜纯净。
如何辨别掺假蜂蜜

如何辨别掺假蜂蜜如何辨别掺假蜂蜜在市场出售的各种蜂蜜中,有一些掺了糖、水或淀粉,有的蜂蜜还含有杂质——质地不纯。
但只要掌握一定的鉴别方法,掺假蜂蜜是可以看出来的。
1.将蜂蜜滴在白纸上,如果蜂蜜渐渐渗开,说明其掺有蔗糖和水。
掺糖的蜂蜜透明度较差,呈混浊状,花香味亦差。
掺红糖的蜂蜜颜色显深;掺白糖的蜂蜜颜色浅白。
2.将少量蜂蜜放入杯中,加适量水煮沸,待冷却后滴入几滴黄酒摇匀,如果溶液变成蓝色、红色或紫色,说明蜂蜜中掺有淀粉类物质。
这样的蜂蜜色泽较混浊,味道也不够甜。
3.用烧红的铁丝插入蜂蜜中,如果铁丝上附有黏物,说明蜂蜜中有杂质。
如果铁丝上仍很光滑说明没有杂质。
4.按1:2:4的比例取蜂蜜、冷开水和95%的酒精混匀,放置一昼夜后,如无杂质沉淀,说明其品质纯正。
此外,用筷子挑起蜂蜜能拉成长丝,且丝断后自动回缩呈球状者为上品。
近油菜花开,看大家对蜂产品都比较关注,但在当前大环境下,大家对蜂产品(主要是蜂蜜和蜂王浆)都抱着一种怀疑的态度,乃至误解,甚至曲解。
我觉得很有必要对某些问题作一定说明,以正视听,希望能够还勤劳的小蜜蜂和辛劳的蜂农一个清白!免责声明:以下内容主要是一些个人看法,仅供参考,请广大网友自行判断。
对于此文引发的直接、间接的后果,本人不负任何责任,谢绝跨省。
1. 我为什么有资格对蜜蜂/蜂产品/蜂农作简单陈述?我是一名地道的南川人,现就读于“西北一所不太著名的高校”(柳传志先生原话),本人目前研一,学通信的。
我父亲从事蜜蜂养殖多年。
父亲20岁左右拜师学艺(那个年代,学一门手艺都是要拜师的,相信60后,70后都懂的),90年中后期从南川机械厂下岗后,就以蜜蜂养殖为业。
算起来,父亲已经饲养蜜蜂将近30年了。
鄙人从小耳濡目染,加之父亲多年来以一直坚持订阅《蜜蜂杂志》(父亲高中毕业,还是识两个字的),我虽不求甚解,却也略有涉猎。
所以,我自认为我对此行业有所了解,故有资格对蜜蜂/蜂产品/蜂农作简单陈述。
打击食品欺诈:用NMR检测蜂蜜掺假

打击食品欺诈:用NMR检测蜂蜜掺假【摘要】食品欺诈在市场上已经成为一个严重问题,蜂蜜掺假更是一种常见现象。
本文通过介绍NMR技术原理和其在检测食品欺诈中的应用,深入探讨了NMR检测蜂蜜掺假的方法。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和最新的检测结果,突出了NMR技术在打击食品欺诈中的重要作用。
强调了食品安全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呼吁加强对食品质量的监管和管控措施,为消费者提供更安全、更放心的食品。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分析,展示了NMR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的潜力,为未来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蜂蜜掺假、NMR技术、食品欺诈、食品安全、案例分析、检测方法、应用前景1. 引言1.1 背景介绍食品欺诈是当前社会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其中蜂蜜掺假是其中之一。
蜂蜜是一种古老的营养品,被广泛应用于饮食和医疗保健领域。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往往会掺假蜂蜜,导致消费者受到健康威胁。
目前,传统的方法并不能有效检测蜂蜜掺假的情况。
需要引入新的科学技术来解决这一问题。
核磁共振(NMR)技术就是一种可行的方法,通过对蜂蜜样品进行NMR检测,可以有效区分真假蜂蜜,并且可溯源掺假的原因,从而打击食品欺诈行为。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有必要了解NMR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蜂蜜掺假的现状和常见手段。
通过了解NMR检测蜂蜜掺假的方法及案例分析,可以更好地认识NMR技术在打击食品欺诈中的重要作用。
最终,我们将讨论NMR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前景,强调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性,为推进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2. 正文2.1 NMR技术原理NMR技术是核磁共振技术的简称,是一种用来分析物质结构、组成和相互作用的强大工具。
其原理是利用原子核具有自旋而产生的磁矩,当放置在外加磁场中时,这些原子核会在特定的频率下吸收和辐射电磁波。
通过测量这些频率和强度,可以得到关于样品内部结构和组分的信息。
在食品行业,NMR技术被广泛用于检测食品的真实成分,特别是蜂蜜等易受掺假的食品。
检测真假蜂蜜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日益增加,蜂蜜作为一种天然、健康的食品,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然而,市场上存在着大量假冒伪劣的蜂蜜产品,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权益。
为了帮助消费者辨别真假蜂蜜,本实验对市场上常见的几种蜂蜜产品进行了检测,现将实验过程及结果报告如下。
二、实验目的1. 探究真假蜂蜜的鉴别方法;2. 通过实验验证鉴别方法的准确性;3. 为消费者提供选购蜂蜜的参考依据。
三、实验材料1. 实验样品:市售蜂蜜10种,包括纯蜂蜜、掺假蜂蜜、混合蜂蜜等;2. 实验仪器:电子天平、滴管、量筒、烧杯、试管、酒精灯、火柴、温度计等;3. 实验试剂:硫酸铜、亚硝酸钠、盐酸、氢氧化钠等。
四、实验方法1. 外观鉴别:观察蜂蜜的颜色、透明度、粘稠度等,判断其是否为纯正蜂蜜;2. 气味鉴别:通过嗅觉辨别蜂蜜的气味,真蜂蜜具有独特的花香,假蜂蜜则可能带有异味;3. 溶解性鉴别:将蜂蜜滴入水中,观察其溶解速度和溶解度,真蜂蜜溶解度较低,溶解速度较慢;4. 水分含量测定:利用电子天平测量蜂蜜样品的质量,通过计算得出水分含量;5. 蛋白质含量测定:利用双缩脲法测定蜂蜜样品中的蛋白质含量;6. 氨基酸含量测定:利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蜂蜜样品中的氨基酸含量;7. 维生素含量测定: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蜂蜜样品中的维生素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外观鉴别:通过观察,发现纯正蜂蜜颜色淡黄至深褐色,透明度高,粘稠度大;掺假蜂蜜颜色较鲜艳,透明度较低,粘稠度较小。
2. 气味鉴别:通过嗅觉,发现纯正蜂蜜具有独特的花香,假蜂蜜则可能带有异味。
3. 溶解性鉴别:将蜂蜜滴入水中,发现纯正蜂蜜溶解度较低,溶解速度较慢;掺假蜂蜜溶解度较高,溶解速度较快。
4. 水分含量测定:通过电子天平测量,发现纯正蜂蜜水分含量较低,掺假蜂蜜水分含量较高。
5. 蛋白质含量测定:通过双缩脲法测定,发现纯正蜂蜜蛋白质含量较高,掺假蜂蜜蛋白质含量较低。
6. 氨基酸含量测定:通过氨基酸分析仪测定,发现纯正蜂蜜氨基酸含量较高,掺假蜂蜜氨基酸含量较低。
蜂蜜品质检测与掺假鉴别

蒸发去水分后 , 掺蔗糖的会发硬而蜂蜜发软。 ⑥蜂蜜中重 金属超标的鉴别 : 重金属超标, 蜂蜜的颜色会变深。取一
定量 的蜂蜜样加入茶 水 中, 时茶水 的颜色会加深 , 至 这 甚 会 出现棕褐色 。
2 结果 与分析
() 蜜样 1 2 3 4 5 6 的各项 理化 1蜂 #、 #、 #、 #、 #、 #
测与鉴 别方法的选择 、 究。 研 实验表 明 目 前市场上的蜂蜜中存在掺 水、 假行为 , 了解蜂 蜜的品质不仅 掺 要 要 对样品做 水分、 还原糖含量等项测试还 需要 结合对 其酶值、 酸度 、 MF 羟 甲基糠醛 )脯氨酸 、 H ( 、 葡萄糖 及 果糖 等专一性强的项 目检测 。 行综合评价 。 进 关 键词 : 蜜; 假; 蜂 掺 检测 } 鉴别
1 2 为油菜蜜容易结晶 #、 # 水分偏高应该是加工中人为 添加, # 6 蜂蜜应该是末成熟的果花蜜( 未封盖摇的) 。它
H 、 、 酸、 MF 酸度 脯氨 葡萄糖 、 果糖含量 等检 测综合评价 才 能较准确地反映蜂蜜的品质、 质量, 对掺假蜂蜜的高效、 准确鉴别及对其中葡萄糖、 果糖含量等的检测方法需要
1 拣 与玄法
收稿 日期:05 2 9 20 —1 —2 作者简介 : 白 (98 ) 高级实验师 主要从 事生物化学、 卢太 14- 男 生物物理 实验技术 。
维普资讯
卢太白 : 等 蜂蜜品质检测与掺假鉴别
指标检测值如表 1 。 表 1 样品蜂 蜜各项指标检测值
中固标准 出版社 ,9 1 19.
C] 中目标准出版社第一蝙辑宣. 7 无公害食品标准汇蝙I . - 北 M]
京 中固标准 出版社 ,0 2 20.
蜂蜜 掺伪检验

蜂蜜的掺伪检验摘要:蜂蜜是一种农副产品, 它受各种环境和条件的影响,蜜蜂采集花粉不同, 蜜蜂所酿出的蜜差别亦大。
但从多种的蜂蜜检验结果来看, 还不能从性状上鉴别其真伪。
一些假蜂蜜或人工蜂蜜其外观性状反而比正品蜂蜜好, 唯其不具有蜂蜜的特异香气和甜味不及正品蜂蜜而已,本文我们从不同的方面入手研究蜂蜜的掺伪特性以检验出蜂蜜中的杂质。
关键词:蜂蜜;检验;掺伪;前言:蜂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天然滋养食品,也是最常用的滋补品之一。
据分析,含有与人体血清浓度相近的多种无机盐和维生素、铁、钙、铜、锰、钾、磷等多种有机酸和有益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以及果糖、葡萄糖、淀粉酶、氧化酶、还原酶等,具有滋养、润燥、解毒之功效。
蜂蜜是蜜蜂采集植物的花蜜或分泌物, 经过充分酿造而贮藏在巢脾内的甜物质,是药食同源的天然营养品,是一种成分极为复杂的糖类复合体。
新鲜成熟蜂蜜系指不经过加热浓缩处理的天然封盖蜂蜜[1]。
在常温下呈粘稠、透明或半透明的胶状液体,气味芳香。
1蜂蜜的分类1.1根据蜜源植物分类1.1.1单花蜜来源于不同的蜜源植物,根据蜜源植物分为某一植物花期为主体的各种单花蜜,如荔枝蜜、龙眼蜜、柑橘蜜、枇杷蜜、油菜蜜、刺槐蜜、紫云英蜜、枣花蜜、野桂花(柃)蜜、荆条蜜、椴树蜜、益母草蜜等等。
1.1.2杂花蜜(百花蜜)多种植物同时开花而取到的蜂蜜,其中单一植物花蜜的优势不明显,称为杂花蜜或百花蜜。
根据蜜源植物对蜂蜜惊醒分类的优点是蜂蜜的色泽、香气、口感、医疗保健的功效都相对稳定,因此是比较科学的分类方法。
(1)椴树蜂蜜长白山林区特产,素有“东山白蜜”之称,清朝时期为皇家贡蜜。
滋味甜润,具有浓郁的本源植物花清香味(类似于浓郁玫瑰或薄荷香味),色浅,呈特浅琥珀色,保健品知识易结晶,结晶后呈乳白细腻油脂或细粒状,为我国优质上等蜜种。
有增强体质、改善情绪、降低中枢神经兴奋性、维护脑细胞功能等食疗保健功效[2]。
(2)洋槐蜂蜜又名刺槐蜂蜜,呈水白色或白色,清澈透明,气味清香,螺旋藻滋味甜润,不易结晶或不结晶,如若结晶呈乳白细腻油脂或细粒状,为优质上等好蜜。
实验二、蜂蜜真假的检验分解

假蜂蜜的制备方法
一、是用白糖加水和硫酸进行熬制,利用酸 解的作用将白糖的双糖分子分解成单糖, 来假冒蜂蜜; 二、是用饴糖、糖浆等来冒充蜂蜜; 三、是利用粮食作物加工成的糖浆(也叫果 葡糖浆)充当蜂蜜。 造假分子还在假蜂蜜中加入了增稠剂、甜 味剂、防腐剂、香精和色素等化学物质。
糖浆的做法
• 糖浆是白砂糖或绵白糖加适量的水、饴糖、蜂蜜等经加热 熬成的粘性液体。一般按熬制的程度不同,可以分为亮浆、 砂浆、粘浆和稀浆4种。 1)亮浆。500克糖加水150克-200克,加热到110°C时 (用勺拔丝可拉长4厘米左右即可),加入葡萄糖浆(也 可用饴糖代替)150克左右,再加热到110°C即可。注意 熬制时的火候要适当。 2)砂浆。500克糖加入150克水,加热到110°C时(起 “白霜”)即可。 3)粘浆。熬制方法同亮浆,但火候要比亮浆要轻以些。 4)稀浆。熬制方法同亮浆,但加水量为250克左右,加葡 萄糖浆500克左右,火候要比粘浆轻些,便于制品喝透糖 浆,滋味润美。 介于您要用在珍珠奶茶里,故视乎应该使用第4种为佳。
蜂蜜的主要成分:
4.矿物质: 蜂蜜中的矿物质含量为0.03%~0.9%, 种类多达18种,主要为铁、铜、钾、钠、镁、钙、 锌、硒、锰、磷、碘、硅、硫、铅、铬、镍等。 蜂蜜中的矿物质主要是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来的, 深色蜜比浅色蜜含的矿物质多。 5.酶类: 蜂蜜含有丰富的酶类,有转化酶(如蔗糖 酶、淀粉酶、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氢酶等)、 还原酶、脂肪酶等。这些酶是蜜蜂在酿蜜时所分 泌的,也有少量是由植物所分泌的。
蜂蜜的分类
• 原汁蜂蜜和蜂蜜制品、普通蜂蜜和稀有蜂 蜜。 稀有蜂蜜和普通蜂蜜有以下本质区别: 稀有蜂蜜对环境要求严格,首先蜜源要 无污染,只有达到绿色环境认证的蜜源植 物,生产的蜂蜜才能被认为是稀有蜂蜜。
蜂蜜掺假检测最终

等浓度计停留在某一刻度上不再下降时,即指示蜂蜜的浓度。测定时
蜂蜜的温度保持在15 摄氏度,纯蜂蜜波美浓度在42 度(Bé) 以上。 如蜂蜜的温度高于15 摄氏度,要以增加的度数乘以0.05,再加上所测
• 得出相应的数据后进行统计学相关分析,并
进行评价。同时对比不同品牌蜂蜜,做出相
关评价。
Page 14
可行性分析
• 本实验中涉及的实验器材在公卫实验室中均有,能够 借到,方便测量。
• 本实验对象都为市面上广泛存在的,容易获得。
• 本实验各个项目测量方式均不复杂,小组成员都已熟 练掌握测量方式。
• 实验开始之前本小组成员已认真查阅大量相关文献, 能较为顺利的进行实验。
蜂蜜掺假检测
Page 1
蜂蜜为蜜蜂采集花蜜,经自然发酵而成的 黄白色黏稠液体。蜜被誉为“大自然中最 完美的营养食品”,古希腊人把蜜看做是 “天赐的礼物”。中国从古代就开始人工 养蜂采蜜,蜂蜜既是良药,又是上等饮料, 可延年益寿。
Page 2
实验背景
• 现如今食品掺假日益严重,而由于现有的蜂 蜜国标不够完善,使得市面上的蜂蜜掺假都 已成了业内潜规则。什么花之源、蜂之花等 标称品牌蜂蜜就曾被检出不合格。这些事件 的曝出,使得人们在面对众多品牌的蜂蜜时 候开始犯难。到底该如何选到“真蜂蜜”呢。 于是基于此,我们决定设计本实验,“蜂蜜 掺假检测”。
• 同时本小组成员也已熟练掌握相关分析方法,对结果 能进行详细分析。
Page 15
谢谢观赏
WPS Office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三蜂蜜掺伪检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蜂蜜中常见的掺假物的种类。
2、掌握检测蜂蜜中掺假物的方法。
二、实验材料
某市售蜂蜜
三、实验药品及仪器
2%碘液、1%AgNO3、95%乙醇、1%CuSO4、HCl、间苯二酚、
滤纸、试管、烧杯(或锥形瓶)、试管架、移液管、恒温水浴锅、量筒、电子天平等。
四、实验内容及方法
1、掺水的检验
取蜂蜜数滴,滴在滤纸上,观察滴落后是否很快湿润滤纸,优质的蜂蜜含水量低,所以滴落后不会很快浸透滤纸;掺水的蜂蜜滴落后很快浸透、消散。
同时比较标准样品与待检样品的现象。
2、掺蔗糖的检验
特点是色泽鲜艳明亮,多为浅黄色,味淡,回味短,有一种糖浆味。
A.取蜂蜜10ml于试管中,加入0.1g间苯二酚及2mL浓盐酸,加热至沸,若呈红色则说明掺入了蔗糖。
同时做标准样品对照。
B.可取0. 5g 蜂蜜于蒸发皿中在酒精灯上蒸发去水分后, 掺蔗糖的会发硬而蜂蜜发软。
3、掺淀粉检验
掺淀粉蜂蜜混浊而不透明,蜜味淡薄,用水稀释后仍然混浊。
化学检验:取蜂蜜5ml加20ml的水,煮沸,冷却后滴几滴碘液,如果蜜中掺入面粉,糊精、淀粉、玉米粉等之类的物质,则变蓝色,红色或紫色,若保持黄褐色不变,则说明蜂蜜纯净。
4、蜂蜜中掺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检验方法
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是一种增稠剂,掺加入蜂蜜后,蜂蜜颜色变深,粘稠度变大,似于饱和胶状溶液;蜜中有块状脆性物悬浮且底部有白色胶状颗粒。
试验方法:取样蜜10g加20ml 95%乙醇,充分搅拌均匀10min,即析出白色絮状沉淀物。
取白色絮状物2g置于另一烧杯中,加热水100ml,搅拌均匀,放冷备检。
取上述备检液30mL于锥形瓶中,加盐酸3mL,观察有无白色沉淀产生。
另取上述备液5mL于另一锥形瓶中,加1%CuSO4溶液10mL,观察有无淡蓝色绒毛状沉淀产生。
判别:若上述两项试验均呈阳性,则被检蜂蜜疑掺有羧甲基纤维素钠。
五、实验结果
请大家记录每种检测结果并如实反应在实验结果报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