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 品 掺 伪 检 验

合集下载

教案食品掺伪成分的检验

教案食品掺伪成分的检验

教案食品掺伪成分的检验第一章:食品掺伪的概述1.1 食品掺伪的定义解释食品掺伪的含义,让学生了解食品掺伪是指在食品中非法添加非食品成分,以提高其价值或口感,但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1.2 食品掺伪的类型与危害介绍常见的食品掺伪类型,如掺假、掺杂、伪造等。

分析不同类型的食品掺伪对人体的危害,如引起过敏反应、中毒、慢性疾病等。

1.3 食品掺伪的防范措施讨论如何预防和打击食品掺伪行为,包括加强监管、提高消费者意识、加强食品安全教育等。

第二章:食品掺伪成分的检测方法2.1 食品掺伪成分的检测意义解释为什么需要检测食品掺伪成分,让学生了解检测的重要性,以保障食品安全和消费者健康。

2.2 常见食品掺伪成分的检测方法介绍常见的食品掺伪成分检测方法,如光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质谱分析法等。

解释每种检测方法的原理和应用范围。

2.3 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指导学生如何设计实验,包括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样品处理和数据分析等。

强调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严密性,以及数据分析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第三章:食品掺伪成分的案例分析3.1 真实案例介绍提供几个真实的食品掺伪案例,让学生了解食品掺伪的实际发生情况。

分析每个案例的掺伪成分、掺伪方式和检测方法。

3.2 案例分析与讨论引导学生分析每个案例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讨论如何通过加强监管、提高消费者意识和加强食品安全教育来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

3.3 角色扮演与情景模拟分组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监管机构、企业和消费者,模拟处理食品掺伪事件。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参与,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章:食品掺伪成分的检验实验室实践4.1 实验室实践的目的和意义解释进行实验室实践的重要性,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加深对食品掺伪成分检测的理解。

4.2 实验室实践操作流程介绍实验室实践的操作流程,包括样品采集、样品处理、检测方法和数据分析等。

强调实验室实践中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分析实验结果,讨论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2024版】乳制品中掺伪的检验

【2024版】乳制品中掺伪的检验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乳制品中掺伪的检验一、实验原理:在样品中掺一些中和剂,可溶性钡盐、豆浆、尿素、食盐、芒硝、防腐剂等杂质有害人体健康物质都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检测出来。

二、实验原料:鲜牛奶三、实验试剂:溴甲酚紫、玫瑰红酸钠(2%)、HCl(1+20)、乙醇+乙醚(1:1)、KOH(25%)、混合试剂、二乙酰一肟、硝酸银(0.01mol/L)、铬酸钾、20%醋酸、1%氯化钡、FeCl3溶液等四、实验方法:1、牛乳中掺中和剂的检验:溴甲酚紫在PH为5.2~6.8~8.0的溶液中,颜色由黄色变为紫色至蓝色,当牛乳中掺中和剂时溶液呈天蓝色。

取一支试管加入样品5ml,加入1%溴甲酚紫指示剂3~4滴,观察并纪录实验现象。

2、牛乳中掺可溶性钡盐的检验:将滤纸浸于2%玫瑰红酸钠溶液中待干燥后备用。

取上述滤纸条滴一滴样品,如有钡存在显红褐色,再加入HCl(1+20)1滴即转变为鲜红色。

3、牛乳中掺豆浆的检验:豆浆中含皂素,皂素可溶于热水或热乙醇中,并与KOH生成黄色。

取待测样品20ml,放入150ml三角瓶中加入乙醇+乙醚(1:1)混合液3ml,加25% KOH5ml摇匀,同时做空白试验,若样品呈微黄色表明有豆浆存在,呈暗白色则不含豆浆。

4、牛乳中掺尿素检验:取牛乳5ml于试管中加0.5ml二乙酰一肟,3ml酸混合试剂,充分混匀后在沸水中准确加热1min(不得超过1.5min),立即放入冷水中观察,1min后呈粉红色则存在。

5、牛乳中掺食盐的检验:硝酸银与铬酸钾呈红色反应,如牛乳中的Cl—含量超过天然乳乳中的含量,全部生成AgCl沉淀呈现黄色反应。

取5ml 0.01mol/LAgNO3加入2滴10% 铬酸钾溶液于试管中混匀,加待测样品1ml充分混匀,如牛乳呈黄色则说明其中的氯离子含量大于0.14%(天然乳中Cl—含量为0.09%~0.12%)6、牛乳中掺芒硝的检验:Ba2+与玫瑰红酸钠反应生成红色玫瑰红酸钡,如牛乳中含大量的SO42—则可与Ba2+生成不溶性BaSO4,使玫瑰红酸钠的红色消失变为黄色。

南昌大学食品掺伪检验期末复习总结

南昌大学食品掺伪检验期末复习总结

第一章绪论食品的掺伪是指人为地、有目的的向食品中加入一些非其所固有的成分,以增加其重量或体积,从而降低成本;或改变其某种质量,以低劣色、香、味来迎合消费者心理的行为。

食品的掺伪主要包括掺假、掺杂和伪造,这三者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

1、伪劣食品的范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明确规定,凡具有下列情况之一,均属伪劣食品:失效、质变的;危及人体安全和健康的;所标明的指标与实际不符的;冒用优质或认证标志和伪造许可证标志的;掺杂使假、以假充真或以旧充新的;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生产、销售的;无检验合格证或无有关单位允许证明的;未用中文标明商品名称、生产者或产地的;限时使用而未标明失效时间的;实施生产(制造)许可证管理而未标明许可证编号和有效日期的;按有关规定应用中文标明规格、等级、主要技术指标或成分、含量而未标明的。

2、掺伪的方式、特点、鉴别方法。

掺伪的方式有以下几种:(1)掺兑主要是在食品中掺入一定数量的外观类似的物质取代原食品成分的做法。

一般大都是指液体(流体)食品的掺兑。

例如芝麻油掺米汤、食醋掺游离矿酸、啤酒和白酒兑水、牛乳兑水等。

(2)混入在固体食品中掺入一定数量外观类似的非同种类物质,或虽是同种类物质但其质量低劣的,称为混入。

例如:面粉中掺入滑石粉、藕粉中混入薯粉、味精中混入食盐、糯米粉中混入大米粉等。

(3)抽取从食品中提取出部分营养成分后仍冒充成分完整的产品,在市场上进行销售的做法,称为抽取。

例如:小麦粉提取出面筋后,还充当小麦粉销售或掺入正常小麦粉中销售;将提取出脂肪后的牛乳制成乳粉,仍以“全脂乳粉”在市场销售。

(4)假冒采用好的、漂亮的精制包装或夸大的标签说明,与内装食品的种类、品质、营养成分名不副实的做法。

例如:假乳粉、假香油、假麦乳精、假糯米粉等。

(5)粉饰以色素(或颜料)、香料及其他严禁使用的添加剂对质量低劣的或所含营养成分低的食品进行调味、调色处理后,充当正常食品出售,以此来掩盖低劣的产品质量的做法称为粉饰。

肉、禽、水产品及制品掺伪鉴别检验质量(食品掺伪鉴别检验课件)

肉、禽、水产品及制品掺伪鉴别检验质量(食品掺伪鉴别检验课件)
➢ 氧化镁是弱碱,在它的作用下,只有铵类物质才会生成氨被游 离出来,从而被蒸汽带出被硼酸吸收。氢氧化钠是强碱,会使 蛋白质发生水解,释放出胺类物质,使得测定结果大大高于实 际值。
2023/9/15
食品中TVBN的控制值
•鲜(冻)畜肉卫生标准≤20mg/100g 鲜、冻片猪肉≤15mg/100g 分割鲜冻猪瘦肉≤15mg/100g 鲜、冻四分体牛肉≤20mg/100g 鲜、冻胴体羊肉≤15mg/100g •牛肉: ≤ 20mg/kg •熟肉制品: ≤15mg/100g
Vl-----测定用样液消耗盐酸标准溶液体积,mL V2-----试剂空白消耗盐酸标准溶液体积,mL c -----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14.0-----1mol/L盐酸标准溶液1毫升相当于氮的毫克数,mg
m ----- 样品质量,g
➢ 实验结果以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 值表示,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相对相差<10%;
浅黄、淡红、灰白等色,肌肉切面有光泽。 ➢ 黏度——良质冻鸡肉的外表微湿润-不粘手。 ➢ 弹性——良质冻鸡肉的肌肉指压后的凹陷恢复慢,且不能
完全恢复。 ➢ 气味——良质冻鸡肉具有鸡的正常气味。 ➢ 肉汤——良质冻鸡肉煮沸后的肉汤透明澄清,脂肪团聚于
表面,具特有的香味。
(七)健康畜肉与病死、毒死畜肉
模块四 肉、禽、水产及其制品掺伪鉴别检验

➢畜、禽肉及其制品的质量标准 ;

➢掺伪畜、禽肉及其制品的感官鉴别 ;
内 容
➢畜、禽肉及其制品的理化检验 ;
➢水产品掺伪鉴别检验。

➢了解肉、禽、水产及其制品的质量标准;

➢掌握肉禽及其制品的质量检验及掺伪鉴别;

食品掺伪鉴别检验实验指导书

食品掺伪鉴别检验实验指导书

食品掺伪鉴别检验实验指导书马荣琨编郑州科技学院食品教研室编二零一一年六月目录实验规则 (1)实验一、馒头中甲醛合次硫酸氢钠的测定 (2)实验二、食用油脂掺伪检查 (4)实验三、肉制品中淀粉含量的测定 (5)实验四、牛乳掺伪检验 (9)实验五、调味品掺假检查 (14)实验六、蜂蜜掺假的快速鉴别 (15)实验七、饮料掺假检查 (19)实验规则1、实验前必须预习实验指导书。

若经提问发现未预习者,须在教师指定的时间内预习完毕,方可参加实验。

2、实验前须认真检查仪器、试剂、用具及实验材料。

如有破损、短缺应立即报告指导教师,经同意后方可调换和补充。

对玻璃器皿须做好清洗工作。

3、实验过程中不得随便挪动外组的仪器、用具和实验材料。

不得随意拨动仪器开关或电源开关,须按实验要求进行。

4、实验材料、辅料、药品等的使用,应在不影响实验结果的前提下注意节约,杜绝浪费,在进行实验过程中,未经教师允许,不得食用原料和加工品。

5、实验室应保持肃静,不得谈笑喧哗,做与本组实验无关的事情,以免影响他人实验。

6、清洗仪器、用具、材料时,须将固形物倒入指定容器内,不得直接倒入水槽,以免造成水管堵塞。

7、实验过程中,须按操作规程仔细操作,注意观察和记录试验结果。

不允许抄写他人的实验实习记录,否则,必须重做。

如有疑问,应向指导教师询问清楚后方可进行。

8、实验完毕后,须将玻璃仪器、用具等清洗干净,按原来的位置摆设放置。

如有破损须报告指导教师,并填写仪器损坏登记簿。

9、实验过程中如使用加工或检测设备,使用后需由使用人填写仪器使用记录。

10、实验结束后,由值日生负责打扫实验室,保持室内整洁,注意关上水、电、窗、门。

实验一馒头中甲醛合次硫酸氢钠的测定一、实验目的使学生了解甲醛合次硫酸氢钠(即吊白块)作为工业用还原剂和漂白剂对人体的危害,掌握馒头等食品中甲醛合次硫酸氢钠的定量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根据吊白块在酸性条件下可分解出甲醛以及甲醛沸点很低的特点,对检样进行水蒸汽蒸馏,用水吸收,甲醛馏出后再与乙酰丙酮作用,生成黄色的二乙酰基二氢啶,然后根据颜色的深浅比色定量。

食品掺伪与检验

食品掺伪与检验

食品掺伪与检验食品掺伪的定义食品掺伪是指人为地、有目的地向食品中加入一些非固有的成分,给正常的市场秩序和百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失效变质危及健康掺杂使假以旧充新标签混乱食品掺伪的方式掺伪&混入&抽取& 假冒&粉饰食品掺伪的特点1 添加廉价易得的物质增加食品重量2 食品的粉饰3 加入严禁使用的添加剂来延长保质期掺伪食品的危害1 添加物是食品成分,但成本较低,营养价值不高,扰乱市场秩序2 添加物是杂物,不利于人体健康3 添加物具有明显的毒性作用或蓄积毒性4 添加物被细菌污染而腐败变质掺伪食品的鉴别检验内容1 粮谷类2 食用油脂3 肉、禽、蛋、水产类及其制品4 乳与乳制品5 酒、茶、饮料类6 糖类及蜂蜜7 调味品类掺伪食品的鉴别检验方法感官检验法感官检验又称感官分析,是在心理学、生理学和统计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检验方法。

它借助人的感觉器官的功能,如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来检验食品的色、香、味和组织状态等。

化学检验法化学分析法是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使被测成分在溶液中与试剂作用,由生成物的量或消耗试剂的量来确定组分及其含量的方法。

化学分析法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部分。

仪器分析法仪器分析法是以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利用光电仪器来测定物质含量的方法,它包括物理分析法和物理化学分析法。

微生物分析法微生物分析法是基于某些微生物生长需要特定的物质来进行测定的方法。

此方法测定条件温和,克服了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中某些被测成分易分解的弱点,方法的选择性也较高。

此法广泛应用于维生素、抗生素残留量、激素等成分的分析中。

酶分析法酶分析法是利用酶的反应进行物质定性、定量的方法。

酶是生物催化剂,它具有高效和专一的催化特征,而且是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

酶作为分析试剂应用于食品分析中,解决了从复杂的组分中检测某一成分而不受或很少受其他共存成分干扰的问题,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灵敏等优点,目前已应用于食品中有机酸、糖类、淀粉、维生素C等成分的测定。

肉、禽、蛋及水产类掺伪鉴别检验

肉、禽、蛋及水产类掺伪鉴别检验
维护消费者权益
消费者有权获得真实、安全的食品。 通过鉴别检验,可以防止掺伪食品流 入市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掺伪现象的普遍性
肉制品掺伪
在肉类加工过程中,不法商贩可 能添加其他廉价肉制品或非肉类 物质,如淀粉、植物蛋白等,以
降低成本并增加重量。
Hale Waihona Puke 禽蛋掺伪在禽蛋加工过程中,可能出现添加 化学物质、人造蛋壳、劣质蛋等掺 伪现象,以次充好。
02
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加强消费者教 育,通过宣传、培训等方式提高 消费者对掺伪食品的认知和识别 能力。
加强市场监管力度
政府应加强对肉、禽、蛋及水产类食 品市场的监管,建立健全的检测和监 督机制,对掺伪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加大对违法企业的处罚力度,提高违 法成本,形成有效的威慑力,遏制掺 伪行为的发生。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政府应完善肉、禽、蛋及水产类食品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掺伪行为的定义、处 罚措施等,为打击掺伪行为提供法律依据。
建立健全的食品质量标准和检测标准,规范食品生产和销售行为,确保食品质量 和安全。
THANKS
感谢观看
肉、禽、蛋及水产类 掺伪鉴别检验
目录
• 引言 • 肉、禽、蛋及水产类掺伪手段 • 肉、禽、蛋及水产类掺伪鉴别检验方法 • 案例分析 • 结论与建议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保障食品安全
肉、禽、蛋及水产类食品是人们日常 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掺伪现象的存 在严重威胁食品安全,因此需要进行 鉴别检验以确保食品质量。
分子生物学检测
通过DNA或RNA检测技术,检测肉、禽、蛋及水产中的物种 来源和真伪。
04
案例分析
某品牌猪肉掺伪事件
事件概述

食品掺伪检验 实验

食品掺伪检验  实验

实验二甲醛的测定目的:使学生掌握食品掺伪中甲醛的检验方法,基本操作。

1原理:利用水溶液中游离的甲醛与某些化学试剂的特异性反应形成特定的颜色进行鉴别。

2仪器:吸耳球,1ml*2支、5ml、10ml移液管,试管1根,烧杯一个,玻璃棒,胶头滴管,pH6-8试纸,10ml的纳氏管3.试剂:(1)1%的间苯三酚溶液:称固体间苯三酚1g,溶于100ml 12%氢氧化钠溶液中,此溶液临时用时现配。

(2)盐酸溶液(1+10)(3)1mol/L的Na2SO3溶液(4)酚酞溶液4测定方法:取样:可取水发溶液直接测定或者取溶液进行实验。

样品前处理:可直接取用酒液体,进行定性筛选试验。

或者将取得的样品用组织捣碎机捣碎,称取10g于三角瓶中,加入20ml蒸馏水,振荡30min,离心后取上清液作为制备液进行定性测定。

(1)间苯三酚法:取样品制备液5ml于10ml纳氏比色管中,然后加入1ml 1%的间苯三酚溶液,2min内观察其颜色变化。

溶液若呈橙红色,则有甲醛存在,且甲醛含量较高;若溶液呈浅红色,则含有甲醛,且含量较低;溶液若无颜色变化,甲醛未检出。

(2)亚硫酸钠检测法:取样品制备液5ml于10ml纳氏比色管中,先用pH 试纸检验(在水发海产品中往往含有碱),若呈碱性,加入少量的HCl 中和至中性,以除去游离的碱,再加入1mol/LNa2SO3溶液少量后,加入酚酞。

(反应会产生氢氧化钠)若变红色则有甲醛。

实验一油脂鉴别检验油脂的色泽、透明度、气味和滋味、杂质等。

取两种不同油样进行鉴别检验。

仪器:移液管、吸耳球、10ml试管,胶头滴管、洁净的移液管1ml,5ml 和玻璃棒。

1色泽纯净油脂是无色、透明、略带黏性的液体。

但因油料本身带有各种色素,在加工过程中这些色素溶解在油脂中而使油脂具有颜色。

油脂色泽的深浅,主要取决于油料所含脂溶性色素的种类和含量、油料子品质的好坏、加工方法、精炼程度及油脂贮藏过程中的变化等。

色泽检验法:直接取澄清无残渣的油品3ml,移入试管中,在白色背景前的反射光线下观察油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食品掺伪检验学院:科技学院
姓名:宁锴
学号:2012620044
班级:国贸2012级01班
乳制品掺伪检验
摘要
牛乳是母牛分娩后,为给犊牛提供生长所需营养,而从其乳腺分泌出来的物质。

它含有幼小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成分,,是哺乳动物降生后最易消化吸收的完全食物。

牛乳的成分主要包括:水、脂肪、蛋白质、乳糖及灰分等。

正常的牛乳中各种成分的组成大体上是稳定的,,但受乳牛的品种,个体差异、泌乳期、年龄、饲料、季节、、气温、挤奶状况及健康状况等因素影响而有所不同,其中变化最大的是脂肪,其次是蛋白质,乳糖和灰分含量相对比较稳定。

关键词:奶粉;掺伪;奶粉检验
一:乳制品
乳制品(dairy products)以生鲜牛(羊)乳及其制品为主要原料,经加工制成的各种食品,也叫奶油制品。

乳制品的分类:
1:杀菌乳,以生鲜牛(羊)乳为原料,经过巴氏杀菌处理制成液体产品,经巴氏杀菌后,生鲜乳中的蛋白质及大部分维生素基本无损,但是没有100%地杀死所有微生物,所以杀菌乳不能常温储存,需低温冷藏储存,保质期为2—15天。

2:酸乳,以生鲜牛(羊)乳或复原乳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辅料,使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等菌种发酵制成的产品。

按照所用原料的不同,分为:纯酸牛乳、调味酸牛乳、果料酸牛乳;按照脂肪含量的不同,分为:全脂、部分脱脂、脱脂等品种。

3:灭菌乳,以生鲜牛(羊)乳或复原乳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辅料,经灭菌制成的液体产品,由于生鲜乳中的微生物全部被杀死,灭菌乳不需冷藏,常温下保质期1—8个月。

4:乳粉,以生鲜牛(羊)乳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辅料,经杀菌、浓缩、喷雾干燥制成的粉状产品。

按脂肪含量、营养素含量、添加辅料的区别,分为:全脂乳粉、低脂乳粉、脱脂乳粉、全脂加糖乳粉、调味乳粉和配方乳粉。

5,配方乳粉,针对不同人群的营养需要,以生鲜乳或乳粉为主要原料,去除了乳中的某些营养物质或强化了某些营养物质(也可能二者兼而有之),经加工干燥而成的粉状产品,配方乳粉的种类包括婴儿、老年及其他特殊人群需要的乳粉。

6,炼乳:以生鲜牛(羊)乳或复原乳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辅料,经杀菌、浓缩,制成的粘稠态产品。

按照添加或不添加辅料,分为:全脂淡炼乳、全脂加糖炼乳、调味/调制炼乳、配方炼乳。

7:干酪,以生鲜牛(羊)乳或脱脂乳、稀奶油为原料,经杀菌、添加发酵剂和凝乳酶,使蛋白质凝固,排出乳清,制成的固态产品。

8:复原乳,又称“还原乳”或“还原奶”,是指以乳粉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水制成与原乳中水、固体物比例相当的乳液。

9:发酵乳,以生乳为原料添加乳酸菌,经发酵而制成之饮料或食品,大多尚经过调味。

发酵乳又称优酪乳,固体状的又称优格。

发酵乳中所含的乳酸菌有很多种,其中有一些能在人体肠道中生长繁殖,具有整肠作用,有一些则不能在人体肠道中繁殖,但整体而言,发酵乳中所含蛋白质、矿物质(尤其是钙)、维生素与乳酸,为一良好之食品,唯一需注意的是其他添加物如糖、香料、色素等是否合格。

二:婴儿奶粉
为了满足婴儿的营养需要,在普通奶粉的基础上加以调配,成为婴儿奶粉。

婴儿奶粉(又名婴儿配方奶粉),是根据不同生长时期婴幼儿的营养需要进行设计的。

以奶粉、乳清粉、大豆、饴糖等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其他营养物质,经加工后制成的粉状食品。

其营养结构与母乳相似。

婴儿配方奶粉,是婴儿奶粉生产商以乳牛或其它动物乳汁,或其它动植物提炼成份为基本组成,并适当添加营养素,使其总合成份能供给婴儿生长与发育所需要的一种人工食品。

妈妈们都知道母乳是宝宝最好的食物,却往往因为乳汁不够,或因身体等各种原因无法哺乳。

于是,奶粉就成了宝宝身边最接近完美的食品。

而随着现代科学工艺的提高,大多婴儿奶粉的营养元素也越来越加全面、丰富,同时也越来越接近母乳营养。

比如除钙、磷、铁、碘、锌等常规元素外,还加入了维生素A、D、E、维C、B族维生素以及母乳中所特有的叶酸、泛酸等。

由于消费者的特殊性,婴幼儿奶粉和普通奶粉有着不少不同处。

由于婴幼儿的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完全,不能直接食用牛乳或普通奶粉,所以婴幼儿奶粉调整了蛋白质、脂肪及乳糖的比例,使其适合于婴幼儿的消化与吸收。

同时,婴幼儿奶粉中还添加多种营养物质,使之能够满足不同生长时期婴幼儿的营养需要。

例如:添加DHA等不饱和脂肪酸可促进婴幼儿脑细胞生长发育。

另外,婴幼儿奶粉针对婴幼儿不同的生长阶段其营养配方均不相同,只有正确地购买合适的产品才能达到最好的营养效果。

2008年中国奶制品污染事件(或称2008年中国奶粉污染事件、2008年中国毒奶制品事件、2008年中国毒奶粉事件)是中国的一起食品安全事件。

事件起因是很多食用三鹿集团生产的奶粉的婴儿被发现患有肾结石,随后在其奶粉中被发现化工原料三聚氰胺。

[1][2][3]根据公布数字,截至2008年9月21日,因使用婴幼儿奶粉而接受门诊治疗咨询且已康复的婴幼儿累计39,965人,正在住院的有12,892人,此前已治愈出院1,579人,死亡4人,另截至到9月25日,香港有5个人、澳门有1人确诊患病。

事件引起各国的高度关注和对乳制品安全的担忧。

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公布对国内的乳制品厂家生产的婴幼儿奶粉的三聚氰胺检验报告后,事件迅速恶化,包括伊利、蒙牛、光明、圣元及雅士利在内的多个厂家的奶粉都检出三聚氰胺。

该事件亦重创中国制造商品信誉,多个国家禁止了中国乳制品进口。

9月24日,中国国家质检总局表示,牛奶事件已得到控制,9月14日以后新生产的酸乳、巴氏杀菌乳、灭菌乳等主要品种的液态奶样本的三聚氰胺抽样检测中均未检出三聚氰胺。

2010年9月,中国多地政府下达最后通牒:若在2010年9月30日前上缴2008年的问题奶粉,不处罚。

2011年中国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调查发现,仍有7成中国民众不敢买国产奶粉。

三:劣质奶粉的危害
婴儿体内各脏器,如心、肺、肝、肾等也存在水肿和功能障碍,免疫系统也会受到影响,造成免疫力下降,容易发生各种感染性疾病。

同时,大脑的发育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0~3岁是出生后大脑发育最快的时候,在这段时期大脑的重量、体积将增加3倍,达到成人的80%,大脑神经网络的发育趋于成熟。

如果这时营养素摄入不够或者不均衡,对大脑的发育会造成严重的危害,过了这个阶段,即使再补也补不回来了。

(1)致病因素:不法商贩在生产的假奶粉中.乱加淀粉、糊精、菊花精、白糖、炒米粉等,产品中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索、无机盐等营养成分含量不足真奶粉的1/3。

(2)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年迈体弱者,特别是婴幼儿长期食用后,由于假奶粉中缺乏人体所
需要的各种营养素,往往出现造血功能障碍、内脏功能衰竭、免疫功能低下等。

(3)临床表现:长期食用假奶粉后,年迈体弱者会更加体质虚弱。

婴幼儿还会出现头大身子小,身体虚,反应迟钝,皮肤溃烂,内脏肿大等严重营养不良综合征。

(4)真假奶粉的鉴别:真奶粉还是假奶粉,可根据手感、色泽、气味、味道及溶解度等方面鉴别(表1 3)。

(5)注意事项:不要食用劣质奶粉。

注:所谓速溶奶粉,都是掺有赋形剂的,真正的速溶纯奶粉是没有的。

四:奶粉的选择:
1:选择最接近母乳成分和口味的奶粉最好。

2::粉的品质严格把关。

天然纯净的牧场、水源,优质的奶牛是决定产出高品质奶粉的关键。

遵循严格的、领先的工艺标准和管控标准才能确保奶粉成品的质量。

3:挑选好奶粉的方式。

:看一看:均匀的质地,颗粒适中,松散,色泽均一,呈乳黄色或浅黄色,有光泽;闻一闻:气味自然,无添加香精;捻一捻:颗粒均匀、细腻;冲一冲:冲调时能较快溶解,冲调后奶液成均一乳白色,杯壁上没有沉淀物;尝一尝:口感清淡、自然,不含香精蔗糖等,更接近母乳香。

4:挑选渗透压值合适的奶粉。

除了营养成分表外,还需注意配方奶粉的渗透压值。

渗透压是指水里头含有的分子数量越高渗透压高。

渗透压制过高或过低都会对宝宝造成不好的影响。

5:有些假奶粉是用少量奶粉掺入白糖、菊花精和炒面混合而成的 其最明显的特殊性征是有结晶 无光泽 呈白色或其他不自然颜色 粉粒粗 溶解快 即使在凉水中不经搅拌也能很快溶解或沉淀
注意事项
挑选奶粉不在营养多少,而在于是否适合宝宝的生理条件,当然类母乳的奶粉是最好的。

选择奶源地纯净可靠,工艺严格的奶粉。

选择看起来色泽均匀,颗粒细腻,闻起来,尝起来味道清淡,接近母乳的奶粉。

选择在成分上无蔗糖、香精等添加的奶粉。

选择接近母乳的较低磷、钠、渗透压制的配方奶粉。

奶粉最好只选用温开水来冲调。

因为采用其他液体来冲调会使奶粉的性质发生一定的改变 影响营养的全面吸收 如有人常爱在牛奶中掺入米汤、米粥或加糕干粉给婴儿吃 以为这样可提供更多的营养物质给孩子 其实 这样的吃法很不科学。

国外有人做过实验 将牛奶与米汤掺后分别置于各种温度下 结果维生素A 的损失很惊人 进一步证明了维生素A不宜与淀粉混合。

婴幼儿长期摄取维生素A。

不足 会导致孩子发育迟缓 体弱多病。

所以
喂养婴儿应把牛奶、奶粉与米汤、米粥或糕干粉分开吃。

参考文献:《乳制品的结构》,作者:塔米梅(Tamime A.Y.)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08-01
《乳制品和婴幼儿食品卷》,作者:轻工业标准汇编编辑组,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日期:2012年2月1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