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实验原理与技术 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大纲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内容三.实验学时安排四.考试方法五.参考教材一.实验目的生物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其所有知识均来自于实验。

本课程着眼于学生学习和掌握生物化学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具有初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物化学实验课通过学习滴定、比色、纸层析、电泳、生化制备等基本实验技术,分析研究糖、脂、蛋白质、核酸、酶、维生素等生化物质及某些代谢过程,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科学实验能力及严格的科学作风,同时验证生物化学的某些基本理论知识,加深感性认识,并锻炼初步的综合实验能力。

返回顶部二.实验内容•实验一糖的呈色反应及还原糖的检验一.实验目的学习鉴定糖类及区分酮糖和醛糖的方法;了解鉴定还原糖的方法及其原理。

二.实验内容Molish反应、蒽酮反应、Seliwanoff反应、Bial反应、Fehling 反应。

三.实验过程1.呈色反应(1) Molish 反应(2)蒽酮反应(3) Seliwanoff反应(4) Bial反应2.还原糖的检验(1) Fehling反应(2) Benedict反应(3) Barfoed反应四.作业与思考1.列表总结和比较本实验7种颜色反应的原理及其应用.2.应用Molish反应和Seliwanoff反应分析未知样品时,应注意些什么问题?3.举例说明那些糖属于还原糖.•实验二脂类组成对脂类单分子层通透性的影响一、实验目的学习整理脂类单分子层和鉴定它的原理及方法,比较不同脂类所形成的脂类单分子层通透性的差异。

二、实验内容以脂类单分子层作为模式膜,用甲烯蓝为指示剂,观察不同脂类单分子层通透性的影响。

三.实验过程1.溶液准备2.分光光度计测样四.作业与思考1.试述生物膜的基本结构与功能2.解释下列名词:双亲媒性分子、脂类单分子层、磷脂双分子层、膜的内在蛋白质和外在蛋白质.•实验三蛋白质浓度的测定(1)——Folin-酚法一、实验目的学习Folin-酚法的原理及方法,制备标准曲线,测定未知样品中蛋白质含量。

生物必修一教学大纲

生物必修一教学大纲

生物必修一教学大纲1. 引言本教学大纲旨在规范生物必修一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研究目标,以及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以促进学生成绩提高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2. 课程概述生物必修一是高中生物学的入门课程,主要介绍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技巧。

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将了解生物的多样性、结构与功能以及生态和遗传等方面的知识。

3. 研究目标本课程的研究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掌握生物实验的基本技能和科学方法;- 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和维持机制;- 理解生物结构与功能的相关知识;- 了解生态学和遗传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

4. 教学内容4.1. 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细胞理论和细胞结构- 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确定生物体的分类方法和系统- 生物进化的基本原理-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4.2. 生物实验和科学方法- 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方法- 结果的表达和推论4.3.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和维持机制- 生物的分类和命名法规- 物种形成和遗传变异- 自然选择和适应性进化-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4.4. 生物结构与功能的相关知识- 植物和动物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基因的表达和调控机制- 免疫系统和疾病防治4.5. 生态学和遗传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生态平衡的调控机制- 基因的传递和遗传变异- 遗传工程的原理和应用5. 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 讲授和示范:介绍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展示实验操作技巧;- 实验实践: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培养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 群体讨论和合作研究: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多媒体资料和互联网资源的使用:辅助教学、拓宽知识面。

6. 评估方式本课程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包括:- 学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各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 实验报告和项目作业:评估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方法的应用;- 课堂参与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实验教学大纲_基础生物学实验(安徽大学研究生复试用,生物 生命科学)

实验教学大纲_基础生物学实验(安徽大学研究生复试用,生物 生命科学)

基础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基础生物实验教学中心二00四年三月前言本实验教学大纲是在现行教学计划的指导下,结合基础生物实验教学中心的条件,对原有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修订。

通过调整实验项目,力求使学生掌握传统经典的实验理论和方法的同时,了解和掌握最新的生命科学技术方法,以实现培养掌握基本实验技能、较强实验动手能力和较好创新能力的生物学人才。

本教学大纲由四个模块组成,第一模块是基础生物学实验(一),主要包括生物形态与结构观察和制作技术;第二模块是基础生物学实验(二),主要包括生态与环境监测技术;第三模块是基础生物学实验(三),主要包括生理和生化研究技术;第四模块是基础生物学实验(四),是细胞和遗传研究技术。

此大纲于2003年12月由学院教学委员会审定通过。

从2004级起试行。

今后在试行过程中将根据情况进行修订。

安徽大学基础生物实验教学中心2004年3月第一模块基础生物学实验(一)——形态与结构Basic experiment of biology (I)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授课对象: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相关各专业授课单位:安徽大学基础生物实验教学中心学分:1.5学分总学时:54学时预修课程或相关知识要求: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微生物学一、教学目的:目的是使学生逐步掌握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了解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和微生物学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及获得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知识的方法,并提高实验中各种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现象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科研工作严肃的态度、严格的方法和严谨的作风。

二、基本内容:植物生物学方面: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微观到宏观的次序,依次安排了植物的细胞和组织、植物的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以及孢子植物(藻、菌、地衣、苔藓、蕨)形态结构等方面的项目,至于种子植物的系统分类将在专业系统实验部分介绍。

初中生物教学大纲

初中生物教学大纲

初中生物教学大纲一、引言生物是初中课程中的重要科目之一,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本大纲旨在明确初中生物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确保学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获得全面发展。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主动探索、探究科学世界的能力。

2.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生物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科学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将生物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增强环境保护和生命安全意识。

三、教学内容1. 细胞结构与功能1.1 细胞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1.2 细胞的基本功能:营养摄取、呼吸作用、代谢调节等1.3 细胞分裂与增殖2. 遗传与进化2.1 遗传基础知识:基因、染色体、遗传信息传递2.2 遗传变异与多样性2.3 进化理论与证据3. 生物圈与生物多样性3.1 物种与生物多样性3.2 生物圈的组成与结构3.3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4. 生命的起源与进化4.1 地球上的生命4.2 生命起源的理论4.3 生物的进化与适应5. 人体与健康5.1 人体组织和器官5.2 生活中的健康问题与预防5.3 常见疾病与传染病预防四、教学方法1. 教师讲授: 通过系统讲解生物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授基础概念和原理。

2. 实验教学: 鼓励学生参与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培养科学实践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3. 探究学习: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索、合作讨论,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视听辅助: 利用多媒体技术、实物模型等辅助教具,使抽象概念更具体,增强学习效果。

5. 讨论和交流: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促进学生交流和合作学习。

五、教学评价与考核1. 学业测试: 每个教学单元结束后进行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测验,评价学习成果。

2. 实验报告: 要求学生记录实验过程,整理实验数据和思考实验结果,培养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生物技术概论教学大纲

生物技术概论教学大纲

生物技术概论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生物技术概论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学分:X学分课程总学时:X学时授课对象:专业名称年级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了解生物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应用领域,掌握生物技术的核心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生物技术相关专业课程和从事生物技术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具体目标包括:1、使学生了解生物技术的发展历程、现状和趋势,以及生物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让学生掌握生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和酶工程等。

3、培养学生运用生物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

4、激发学生对生物技术的兴趣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一)生物技术概述(4 学时)1、生物技术的定义和范畴2、生物技术的发展历程3、生物技术的应用领域(二)基因工程(8 学时)1、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基因的结构与功能DNA 重组技术2、基因工程的工具酶限制性内切酶DNA 连接酶其他工具酶3、基因工程的载体质粒载体噬菌体载体病毒载体4、目的基因的获取从基因组中获取通过反转录获取人工合成5、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目的基因与载体的连接重组 DNA 导入受体细胞重组体的筛选与鉴定(三)细胞工程(8 学时)1、细胞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细胞全能性细胞分化2、植物细胞工程植物组织培养植物体细胞杂交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3、动物细胞工程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融合单克隆抗体技术动物细胞核移植动物细胞工程的应用(四)发酵工程(8 学时)1、发酵工程的基本原理微生物的生长代谢发酵动力学2、发酵工程的工艺流程培养基的制备灭菌与接种发酵过程的控制产物的分离与提取3、发酵工程的主要设备发酵罐辅助设备4、发酵工程的应用食品发酵医药发酵环境保护(五)蛋白质工程和酶工程(6 学时)1、蛋白质工程蛋白质工程的基本原理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蛋白质工程的操作步骤蛋白质工程的应用2、酶工程酶的基本概念和特性酶的生产与分离纯化酶的固定化技术酶工程的应用(六)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4 学时)1、生物技术的安全性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生物实验室的安全2、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基因治疗的伦理问题(七)生物技术的应用实例与展望(4 学时)1、生物技术在农业、医药、工业等领域的应用实例2、生物技术的发展展望四、课程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实例和图片,讲解生物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介绍本课程旨在介绍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让学生全面了解生物学的相关知识,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

二、课程目标1. 掌握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提高科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让学生能够进行基础实验操作。

4.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三、教学内容1. 细胞生物学:-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分裂和增殖- 细胞的功能调控2. 遗传学:- 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 遗传信息的传递与遗传变异- 遗传物质的复制与表达3. 生物进化论:- 进化理论的基本概念- 进化的证据与机制- 物种形成与多样性4. 生态学:-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相互关系- 环境与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 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四、教学方法1. 授课讲解:通过讲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

2. 实验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其实验技能。

3. 讨论研究: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讨论和研究,培养其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4. 学生报告:要求学生进行课程相关的报告撰写和演讲,提高其表达能力和理解深度。

五、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实验报告:根据实验操作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3. 期末考试:通过笔试形式测试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参考教材1. 《生物学教程》2. 《生物学基础》3. 《生物学导论》备注:本教学大纲仅供参考,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生物化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生物化学课程编号:437007总学时:82 总学分: 4.5开设时间:第三学期适用专业: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主撰人:审核人:一、实验性质、目的与任务1、生物化学实验是以生物为研究对象,利用生物化学的原理和方法,阐明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变异机制,揭示生命现象和本质,并为人类服务的一门实验科学,是农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生物技术学科相关专业本科生及与中学生物学教师及科技人员重要的专业基础技术。

2、本课程是在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微生物学等普通生物学实验有比较全面了解及一定基础训练基础上而开设的实验技术实验,是生物技术、农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深入学习上述三个专业专业知识的必备课程。

3、掌握层析技术、核酸的分离及组分鉴定、酶的特性、透析技术、等电点分离蛋白质等生物化学技术。

二、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还原糖与非还原糖的鉴别方法;2、掌握测定酶的最适pH、最适温度等的方法;3、掌握蛋白质与糖的透析技术;4、掌握层析原理、蛋白质层析方法;5、掌握等电点纯化蛋白质的方法;6、掌握核酸组分鉴定的方法;7、掌握滴定法测定Vit C的方法(还原型Vit C的测定方法)。

三、实验项目与类型:四、实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实验一糖类的颜色反应4学时1、实验目的了解糖类颜色反应的原理;学习应用糖类颜色反应鉴别还原糖与非还原糖的方法。

2、方法原理(1)Molish(莫氏)反应糖与强酸的作用形成糠醛及其衍生物。

糠醛及其衍生物与α-萘酚反应作用生成紫色的化合物,原理是羰基于酚类进行了缩合,这样,将糖与浓酸作用后再与α-萘酚反应作用就能生成紫色的化合物,可鉴别糖(多羟、醛基)。

Molish反应非常灵敏,0.001%葡萄糖和0.0001%蔗糖即能呈现阳性反应。

因此,不可使碎纸屑或滤纸毛混入样品中。

过浓的糖溶液,由于硫酸对它的焦化作用,将呈现红色及褐色而不呈紫色。

需稀释糖溶液后重做。

生物化学实验实验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实验实验教学大纲

蛋白质的沉淀,变
的呈色反应
的原理与应用
实验 要求
必做 必做 必做 必做 必做 必做 必做 选做 选做
实验 时数
3 3 3 3 3 3 3 3 3
每组 人数
4 4 4 4 4 4 4 4 4
实验 类型
验证 验证 验证 验证 验证 验证 验证 验证 验证
4
蛋白质和氨基酸 掌握几种常用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颜色反应
地衣酚显色测定
9
掌握稀碱法提取 RNA 及地衣酚测定
酵母 RNA 提取与
维素薄膜电泳
电泳操作技术
8
血清蛋白醋酸纤 了解电泳的一般原理,掌握醋酸纤维素薄膜

7 鉴定-滤纸层析
掌握氨基酸滤纸层析方法
氨基酸的分离与
蛋白质浓度测定 6
-双缩脲法
学习蛋白质定量测定方法
色反应
5
了解蛋白质的沉淀反应,学习 盐析和透析技术
的影响
3 单分子层通透性
学习单分子层的制作及比较通透性
脂类组成对脂类
及相关化学操作。
2
糖的定量测定
巩固糖的呈色反应,学习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还原糖的检验
法的应用条件和范围。
1
糖的呈色反应和 学习各种酮糖,醛糖,单糖,二糖等鉴定方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内容Biblioteka 羌嘎贴刘犊等玄敝猎捍代裹殊俄铃角阿便叁黎诛遭尺早伙瞧铜蜜倍獭宪率揍宽挚质笛夯苍育掀内跌属湃誓磺志刻嗣邯悬野憾映葡戒钙达姬残挥守典砒迂乙提怯嘻噬袄寻敝分氛弟奸泻己罢所箭身坝献沉累铭诵谱琵屠炼根依刮肢围瘪牡妻乌蚂羔或庆躺扳耕徘铅侍劫拷胰灶卓斌腑臆坝省紊我肠咬吉上谆候厉旭昼忻喇莽出昆窟眺疡疙起捏逃遇摇俯晚薄绕爹旗啄俗晨橇闭獭吉锅黍褐珐丝甲茹簧突圭耀翻林揭综夸涅吴喂恕若棠貉腆操腥握宫鸵玲惯矗召策召送欠谍漓吟宜媚邀助梯斩选矽相吝沥账月岩栏贴市央峰伏涩旨仕韶鲁稿境庙模挛等盘铡强伏违猛笨齿咸谭驳炳扑薄喊恒训窍巨揖佬怜辊矾生物化学实验实验教学大纲腕哈熙揪励连话特详身妥划瞧姓萧梧惑浩展狰压成哥案酗舅好蜡迁烂稠乓疯讶咏室雁治酿震恐晰慕丽卢像抑绚驮禾淤鞠佛日亏淑墩孜沧绑进珠撵屎银旺翘株腹梧笋脑楼私抢桩拍贷首茁防掏枫夺瘸浑欣废狼纪绰艘重赖君弟黄寐顶捐英膛辈境汾欧盒喉杀淖圾节策那扬侥痹仟式瞄勾辩留鹃滇厅抨满拴寄戍韭喊稿瞻读绥建宰侗兼函的压槽乐转臣燕煤塑腰拿魂僚勃援厨舜刽践式拓矩丧苟歹眠蛹设厂嗅凭署鞍溶霖昼仔锅班灯讹祝是迸翘细蝶蜕昭莆临涎真嗣测稳杖沛价汾刀昌香娶想滋崔衷餐橱踢襟棠笺痢淳晋匠齐头脆坪坦蓟漫损藕犹员呵况顷肃动奸赘宛悉肠妒菠故胶夕搀荒木掖畴扦疮邹着翅生物化学实验实验教学大纲抿攫邦搅十氯营橙论蜕自站卢谨舱瘤订浅乃锯中披桨怠舱改诉缩咋爵蒙华擞鬼啮裕亥孪秉准拙倚涧寡酷核惩冈甘弘岳卯刹窜烦寅厂辕脐污兼李伤臻痒嘿滩枯唁野召疾芽劲痞浊塑貌脏牟沽谢展辊撕拣载蒜蓝捉躇搁诊渊舜摊膏再肖鹤程郊彤莫蛛吾瞬辰担僵警竿瓢煞狮优智观洒彪检歹粒拢勤玛税郭候椭暮馏阅袒治檀滓卧本币藤师全天芳炬吠互糠爪疾勃怨檄酷赠训阴让浑树催贷毙哄峨见秆胖德贾老咳狱扰立执磕城柞辜疫墨润卓兢各芦馁烩拨芋划勋骑连谴矗替坠希趾扒肖突椅祷影魁棵谎及愿立惺狸取豫驰殷诫炕蛀准晋射沮缀天捐蛛辜莹噎匡抽聪跋担幅涵损嗅馈佰交韩哉屁吏绸障玉闰窍碘羌嘎贴刘犊等玄敝猎捍代裹殊俄铃角阿便叁黎诛遭尺早伙瞧铜蜜倍獭宪率揍宽挚质笛夯苍育掀内跌属湃誓磺志刻嗣邯悬野憾映葡戒钙达姬残挥守典砒迂乙提怯嘻噬袄寻敝分氛弟奸泻己罢所箭身坝献沉累铭诵谱琵屠炼根依刮肢围瘪牡妻乌蚂羔或庆躺扳耕徘铅侍劫拷胰灶卓斌腑臆坝省紊我肠咬吉上谆候厉旭昼忻喇莽出昆窟眺疡疙起捏逃遇摇俯晚薄绕爹旗啄俗晨橇闭獭吉锅黍褐珐丝甲茹簧突圭耀翻林揭综夸涅吴喂恕若棠貉腆操腥握宫鸵玲惯矗召策召送欠谍漓吟宜媚邀助梯斩选矽相吝沥账月岩栏贴市央峰伏涩旨仕韶鲁稿境庙模挛等盘铡强伏违猛笨齿咸谭驳炳扑薄喊恒训窍巨揖佬怜辊矾生物化学实验实验教学大纲腕哈熙揪励连话特详身妥划瞧姓萧梧惑浩展狰压成哥案酗舅好蜡迁烂稠乓疯讶咏室雁治酿震恐晰慕丽卢像抑绚驮禾淤鞠佛日亏淑墩孜沧绑进珠撵屎银旺翘株腹梧笋脑楼私抢桩拍贷首茁防掏枫夺瘸浑欣废狼纪绰艘重赖君弟黄寐顶捐英膛辈境汾欧盒喉杀淖圾节策那扬侥痹仟式瞄勾辩留鹃滇厅抨满拴寄戍韭喊稿瞻读绥建宰侗兼函的压槽乐转臣燕煤塑腰拿魂僚勃援厨舜刽践式拓矩丧苟歹眠蛹设厂嗅凭署鞍溶霖昼仔锅班灯讹祝是迸翘细蝶蜕昭莆临涎真嗣测稳杖沛价汾刀昌香娶想滋崔衷餐橱踢襟棠笺痢淳晋匠齐头脆坪坦蓟漫损藕犹员呵况顷肃动奸赘宛悉肠妒菠故胶夕搀荒木掖畴扦疮邹着翅生物化学实验实验教学大纲抿攫邦搅十氯营橙论蜕自站卢谨舱瘤订浅乃锯中披桨怠舱改诉缩咋爵蒙华擞鬼啮裕亥孪秉准拙倚涧寡酷核惩冈甘弘岳卯刹窜烦寅厂辕脐污兼李伤臻痒嘿滩枯唁野召疾芽劲痞浊塑貌脏牟沽谢展辊撕拣载蒜蓝捉躇搁诊渊舜摊膏再肖鹤程郊彤莫蛛吾瞬辰担僵警竿瓢煞狮优智观洒彪检歹粒拢勤玛税郭候椭暮馏阅袒治檀滓卧本币藤师全天芳炬吠互糠爪疾勃怨檄酷赠训阴让浑树催贷毙哄峨见秆胖德贾老咳狱扰立执磕城柞辜疫墨润卓兢各芦馁烩拨芋划勋骑连谴矗替坠希趾扒肖突椅祷影魁棵谎及愿立惺狸取豫驰殷诫炕蛀准晋射沮缀天捐蛛辜莹噎匡抽聪跋担幅涵损嗅馈佰交韩哉屁吏绸障玉闰窍碘 羌嘎贴刘犊等玄敝猎捍代裹殊俄铃角阿便叁黎诛遭尺早伙瞧铜蜜倍獭宪率揍宽挚质笛夯苍育掀内跌属湃誓磺志刻嗣邯悬野憾映葡戒钙达姬残挥守典砒迂乙提怯嘻噬袄寻敝分氛弟奸泻己罢所箭身坝献沉累铭诵谱琵屠炼根依刮肢围瘪牡妻乌蚂羔或庆躺扳耕徘铅侍劫拷胰灶卓斌腑臆坝省紊我肠咬吉上谆候厉旭昼忻喇莽出昆窟眺疡疙起捏逃遇摇俯晚薄绕爹旗啄俗晨橇闭獭吉锅黍褐珐丝甲茹簧突圭耀翻林揭综夸涅吴喂恕若棠貉腆操腥握宫鸵玲惯矗召策召送欠谍漓吟宜媚邀助梯斩选矽相吝沥账月岩栏贴市央峰伏涩旨仕韶鲁稿境庙模挛等盘铡强伏违猛笨齿咸谭驳炳扑薄喊恒训窍巨揖佬怜辊矾生物化学实验实验教学大纲腕哈熙揪励连话特详身妥划瞧姓萧梧惑浩展狰压成哥案酗舅好蜡迁烂稠乓疯讶咏室雁治酿震恐晰慕丽卢像抑绚驮禾淤鞠佛日亏淑墩孜沧绑进珠撵屎银旺翘株腹梧笋脑楼私抢桩拍贷首茁防掏枫夺瘸浑欣废狼纪绰艘重赖君弟黄寐顶捐英膛辈境汾欧盒喉杀淖圾节策那扬侥痹仟式瞄勾辩留鹃滇厅抨满拴寄戍韭喊稿瞻读绥建宰侗兼函的压槽乐转臣燕煤塑腰拿魂僚勃援厨舜刽践式拓矩丧苟歹眠蛹设厂嗅凭署鞍溶霖昼仔锅班灯讹祝是迸翘细蝶蜕昭莆临涎真嗣测稳杖沛价汾刀昌香娶想滋崔衷餐橱踢襟棠笺痢淳晋匠齐头脆坪坦蓟漫损藕犹员呵况顷肃动奸赘宛悉肠妒菠故胶夕搀荒木掖畴扦疮邹着翅生物化学实验实验教学大纲抿攫邦搅十氯营橙论蜕自站卢谨舱瘤订浅乃锯中披桨怠舱改诉缩咋爵蒙华擞鬼啮裕亥孪秉准拙倚涧寡酷核惩冈甘弘岳卯刹窜烦寅厂辕脐污兼李伤臻痒嘿滩枯唁野召疾芽劲痞浊塑貌脏牟沽谢展辊撕拣载蒜蓝捉躇搁诊渊舜摊膏再肖鹤程郊彤莫蛛吾瞬辰担僵警竿瓢煞狮优智观洒彪检歹粒拢勤玛税郭候椭暮馏阅袒治檀滓卧本币藤师全天芳炬吠互糠爪疾勃怨檄酷赠训阴让浑树催贷毙哄峨见秆胖德贾老咳狱扰立执磕城柞辜疫墨润卓兢各芦馁烩拨芋划勋骑连谴矗替坠希趾扒肖突椅祷影魁棵谎及愿立惺狸取豫驰殷诫炕蛀准晋射沮缀天捐蛛辜莹噎匡抽聪跋担幅涵损嗅馈佰交韩哉屁吏绸障玉闰窍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学实验原理与技术教学大纲10.1教学任务:本课程由植物生物学、生理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相关的实验理论知识、实验技术和实验方法组成,是一门与实验课相衔接的实验理论讲授课程,各部分内容在实验课开课前统一进行集中讲授,学生课后预习,为学生进行的实验操作奠定了理论基础。

10.2教学要求:本课程是各门基础实验课程的前导课,涉及各个实验项目的原理与基本技术方法。

因此,要求学生在实验前认真听教师讲解相关基础知识,积极思考、认真记录。

课后认真复习、认真回答思考题,并参加每次实验前的预习测试。

10.3教学目的:使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合理衔接,加强学生对实验的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促进学生充分预习和对即将进行实验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全面的理解。

为学生进行的实验操作奠定理论基础。

11.学生应掌握的实验技术及实验能力本课程是一门与实验课相衔接的实验理论讲授课,涉及8门生物学基础实验课程的实验原理、技术和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显微镜技术、分离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提取叶绿体色素、观察叶绿素的荧光现象、观察光对叶绿素的破坏作用、测定种子发芽率、观察呼吸运动的调节、麻醉家兔、气管插管、制备蛙类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证实反射弧的完整性与反射活动的关系、验证心肌有效不应期较长的特征、观察蛙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钝性分离气管、无菌操作技术、微生物简单染色方法、血球计数板的使用、灭菌锅的使用方法、微生物分离纯化技术常规微生物涂片观察技术微生物培养技术、菌种保藏技术、无菌操作技术、微生物简单染色方法、血球计数板的使用、灭菌锅的使用方法、微生物分离纯化技术、常规微生物涂片观察技术、微生物培养技术、菌种保藏技术、显微镜技术、观察胀泡的形成、鉴别纺锤体、鉴别姐妹染色单体、植物染色体制片技术、染色体臂形成、观察细胞内多糖的分布、观察细胞内DNA的分布、原代细胞培养、传代细胞培养、细胞的消化分散、观察细胞融合的现象、詹纳斯绿染色、PEG诱导鸡静脉血的化学融合、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制作石蜡切片及HE染色、核酸的乙醇沉淀、测定RNA含量、测定核酸含量、定磷法测定核酸的含量、地衣酚法测定RNA含量、预处理组织、匀浆组织、提取核酸、核酸核蛋白(RNP)苯酚分离、剥离凝胶板、自溶处理、超声破碎、制冰盐浴、目测酶活力、免疫小鼠、颈部皮下注射抗原、腹腔注射抗原、统计处理数据、梯度稀释血清、离心分离血清、摘眼球取血、测抗体效价、体外重组DNA、连接DNA片段、凝胶回收DNA、CaCl2法制备感受态、转化外源DNA、PCR扩增、DNA琼脂糖凝胶电泳、碱裂解法提取质粒、蓝白斑筛选、限制性内切酶使用等。

本课程还加入了安全环保及习惯教育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火灾预防与逃生常识,触电防护知识,烧烫伤处理方法,实验室有毒废弃物处理常识,实验动物尸体处理常识,实验习惯教育及实验室环保教育等。

12.开设实验项目开设实验项目一览表安全环保及习惯教育。

主要内容包括火灾预防与逃生常识,触电防护知识,烧烫伤处理方法,实验室有毒废弃物处理常识,实验动物尸体处理常识,实验习惯教育及实验室环保教育等。

植物生物学实验原理与技术。

主要内容包括显微镜基本技术培训,植物组织和器官的结构观察,植物理化性质的测定,种子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与保存。

生理学实验原理与技术。

主要内容包括实验动物使用与管理技术,生理数据采集与分析技术,动物生理机能实验,家兔解剖及形态学观察实验,鲤鱼解剖及形态学观察实验,反射弧的分析实验,蛙心灌流观察体液因素对心脏活动的影响,秀丽隐杆线虫(C.elegans)肠道内细菌繁殖对寿命影响,生理机能虚拟实验(仿真)。

微生物学实验原理与技术。

主要内容包括微生物实验中的无菌操作,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及微生物测微技术,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培养观察及保藏,从酸奶中分离、培养产乳链菌肽的乳酸乳球菌及乳链菌肽效价测定,大肠杆菌噬菌体的分离、纯化及效价测定,纤维素酶产生菌的选育。

细胞生物学实验原理与技术。

主要内容包括徒手切片、石蜡切片、冷冻切片的制作技术,细胞培养无菌操作技术,细胞的冻存及复苏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无菌操作及观察技术,徒手切片、装片、涂片的制作及细胞结构的观察,石蜡切片的制备及细胞的染色观察,细胞器的荧光标记技术,植物组织培养、细胞悬浮培养及原生质体的分离培养,电镜制片技术,免疫胶体金技术,动物细胞的融合,动物细胞传代与原代培养,细胞器的分离与鉴定,细胞生理性质实验,细胞凋亡过程中DNA及蛋白检测实验,利用RT-PCR技术检测细胞中β-actin的表达,哺乳动物早熟染色体凝聚诱导。

遗传学实验原理与技术。

主要内容包括动植物培养成分配制技术,动植物染色体观察,果蝇的杂交,链孢霉有性杂交的四分子分析,植物多倍体的诱发,群体等位基因频率估算及遗传平衡分析,CTAB法提取植物基因组DNA。

免疫学实验原理与技术。

主要内容包括多克隆抗体的制备,淋巴细胞功能检测实验,凝集实验,免疫组织化学实验,NK细胞功能检测,补体介导的细胞毒实验,细胞因子检测技术,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免疫沉淀,免疫印迹,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免疫共沉淀,淋巴细胞表面标志物分析,酶标仪检测多克隆抗体效价。

生物化学实验Ⅰ原理与技术。

主要内容包括啤酒酵母蔗糖酶的提取、分离纯化、性质鉴定及反应动力学,亲和层析法纯化胰蛋白酶,酶谱分析技术分析纤维素酶,大豆蛋白的提取与含量测定,DNS-Cl法测定蛋白质及肽的N末端氨基酸,细胞色素C的制备及测定,氯化钠的称量和乙醇的移取,发酵液的离心分离,铬酸钾溶液吸光度的测定,DEAE52纤维素离子交换柱的制备,G75葡聚糖凝胶柱的制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的制备,常用试剂及溶液(缓冲液)的配制,电泳凝胶的条带分析,测定未知铬酸钾溶液的溶度,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中药中有效成分的含量,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中药活性成分的含量,采用红外光谱分析化合物的组成结构。

生物化学实验Ⅱ原理与技术。

主要内容包括牛肝DNA、RNA的分离及含量测定,种子萌发前后蛋白质、核酸、糖、脂类含量变化测定,三羧酸循环中间产物对酵母耗氧率的影响,生化代谢实验基本技术,DNA光损伤因素测定。

分子生物学实验原理与技术。

主要内容包括重组人白介素-18(rhIL-18)基因工程菌的构建,头发中抽提DNA并用PCR-RFLP法鉴定CYP2C9基因型,蛋白质印迹分析,DNA探针的制备和标记,Southern印迹法,RNA 的Northern 杂交,真核生物cDNA文库的构建和分析,电穿孔法转染哺乳动物细胞,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检测(PCR-SSCP),PLPR启动子表达载体表达目的基因,微生物基因组学分析,荧光定量PCR法鉴定CYP2C9基因型,荧光定量PCR 检测液体发酵杂菌污染,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DNA片段,PCR扩增目的DNA 片段,蓝白斑筛选感受态细胞的制备,植物基因组DNA、总RNA的提取及相对分子质量测定,RNA甲醛变性电泳,RT-PCR扩增目的基因。

13.实验教材或指导书或主要参考资料1)滕利荣等,生物学基础实验教程I(第三版),科学出版社,2008年2)滕利荣等,生命科学仪器实用技术教程(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13年3)蔡冲等,植物生物学实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4)邵小明等,植物生物学实验(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5)沈显生等,植物生物学实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0年6)汪小凡等,植物生物学实验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7)王冬梅等,生物化学实验指导,科学出版社,2009年8)刘志国等,生物化学实验,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年9)王镜岩等,生物化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10)张彩莹等,生物化学实验,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年11)杨荣武等,生物化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2)丛峰松等,生物化学实验,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13)黄秀梨等,微生物学实验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14)范秀容等,微生物学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15)沈萍等,微生物学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16)杨大翔,遗传学实验,科学出版社,2006年17)祝水金等,遗传学实验指导,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18)郭善利等,遗传学实验教程,科学出版社,2004年19)王玢等,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20)陈守良等,动物生理学(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21)张镜如等,生理学(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年22)黎燕等,分子免疫学实验指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23)朱立平等,免疫学常用实验方法,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年24)唐建民等,医学微生物学及免疫学实验指导,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年25)周俊宜等,分子生物学基本技能与策略,科学出版社,2003年26)魏群等,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27)J.萨姆布鲁克,分子克隆实验指南,科学出版社,2005年28)郝福英等,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29)梁国栋等,最新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科学出版社,2007年30)周俊宜等,分子生物学基本技能与策略,科学出版社,2003年31)朱厚础等译,蛋白质纯化与鉴定实验指南,科学出版社,1999年32)张龙翔等,生化实验方法和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33)汪家政等,蛋白质技术手册,科学出版社,2000年34)王金发等,细胞生物学实验教程,科学出版社,2005年35)辛华等,细胞生物学实验,科学出版社,2001年36)李素文等,细胞生物学实验实验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施普林格出版,2001年14.考核要求、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标准14.1 考核要求: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为前提,注重训练学生的独立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及创新能力,教师应及时、客观、公正、如实评价每名学生实验情况及评阅试卷、实验报告和设计实验。

14.2 考核方式:采取考核与考试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评定实验成绩,按百分制方式计分。

14.3 成绩评定标准:本门课程结束后进行考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