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物理化学模拟试题5

合集下载

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区)自主命题模拟试题

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区)自主命题模拟试题

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主命题科目模拟试题招生专业: 考试科目:813物理化学 考试时间:14:00-17:00 试题编号: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区)自主命题模拟试题考场注意事项:一、考生参加考试必须按时进入考场,按指定座位就坐。

将有关身份证件(准考证、身份证)放在桌面左上角,以备查对。

二、闭卷考试,考生进入考场,不得携带任何书刊、笔记、报纸和通讯工具(如手机、寻呼机等),或有存储、编程、查询功能的电子用品(如已携带,必须存放在监考老师指定的地方)。

考生只准带必需的文具,如钢笔、圆珠笔、铅笔、橡皮、绘图仪器或根据考试所需携带的用具。

能否使用计算器,及开卷考试时允许携带的书籍及用具等由任课教师决定。

三、考生迟到30分钟不得入场,逾时以旷考论;因特殊原因不能参加考试者,必须事前请假,并经研究生部批准,否则作旷考论。

考试开始30分钟后才准交卷出场。

答卷时,不得中途离场后再行返回。

如有特殊原因需离场者,必须经监考教师准许并陪同。

答卷一经考生带出考场,即行作废。

四、考生拿到试卷后,应先用钢笔填写好试卷封面各项,特别是学号、姓名、学院名称、课程名称等,不到规定的开考时间,考生不得答题。

五、考试期间,考生应将写好的有答卷文字的一面朝下放置,考生必须按时交卷,交卷时应将试卷、答卷纸和草稿纸整理好,等候监考老师收取,未经许可,不得将试卷、答卷纸和草稿纸带出场外。

六、考生在考场内必须保持安静。

提前交卷的考生,应立即离开考场,不得在考场附近逗留。

七、考生答题必须用钢笔或圆珠笔(蓝、黑色)书写,字迹要工整、清楚。

答案书写在草稿纸上的一律无效。

八、考生对试题内容有疑问的,不得向监考老师询问。

但在试题分发错误或试卷字迹模糊时,可举手询问。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模拟试题(一) 科目代码: 813 科目名称: 物理化学 所有答案必须做在答案题纸上,做在试题纸上无效! 一、 选择题(36分) 1、一定量的液态环己烷在其正常沸点时变为同温同压下的蒸气,则:( ) (A) ΔU = ΔH ,ΔA = ΔG ,ΔS > 0 (B) ΔU < ΔH ,ΔA < ΔG ,ΔS > 0 (C) ΔU > ΔH ,ΔA > ΔG ,ΔS < 0 (D) ΔU < ΔH ,ΔA < ΔG ,ΔS < 0 2、某溶液由2 mol A 和1.5 mol B 混合而成,其体积为420 cm 3,此溶液中组分A 的偏摩尔体积为30 cm 3⋅mol -1,则组分B 的偏摩尔体积:( ) (A) 200 cm 3⋅mol -1 (B) 300 cm 3⋅mol -1 (C) 240 cm 3⋅mol -1 (D) 280 cm 3⋅mol -1 3. 合成了一个新化合物B (s )的质量为1.5 g ,溶于1.0 kg 纯水中形成非电解质溶液,测得出现冰的温度比纯水凝固点下降了0.015 K ,已知水的凝固点降低常数k f = 1.86 K ⋅mol -1⋅kg ,则该化合物的摩尔质量M B ( ) (A) 100 g ⋅mol -1 (B) 150 g ⋅mol -1 (C) 186 g ⋅mol -1 (D) 200 g ⋅mol -1 以冲入容器内的气体为系统,环境对它做功,系统热力学能升高 4.ΔH = Q p ,此式适用于下列哪个过程: ( ) (A) 理想气体从106 Pa 反抗外压105 Pa 膨胀 (B) 0℃,105 Pa 下冰融化成水(C) 电解CuSO 4水溶液(D) 气体从(298 K ,105 Pa)可逆变化到(373 K ,104 Pa)5.一定量的液态环己烷在其正常沸点时变为同温同压下的蒸气,则:( )(A) ΔU = ΔH ,ΔA = ΔG ,ΔS > 0(B) ΔU < ΔH ,ΔA < ΔG ,ΔS > 0(C) ΔU > ΔH ,ΔA > ΔG ,ΔS < 0(D) ΔU < ΔH ,ΔA < ΔG ,ΔS < 06.某溶液由2 mol A 和1.5 mol B 混合而成,其体积为420 cm 3,此溶液中组分A 的偏摩尔体积为30 cm 3⋅mol -1,则组分B 的偏摩尔体积: ( )(A) 200 cm 3⋅mol -1 (B) 300 cm 3⋅mol -1(C) 240 cm 3⋅mol -1 (D) 280 cm 3⋅mol -17.合成了一个新化合物B (s )的质量为1.5 g ,溶于1.0 kg 纯水中形成非电解质溶液,测得出现冰的温度比纯水凝固点下降了0.015 K ,已知水的凝固点降低常数k f = 1.86 K ⋅mol -1⋅kg ,则该化合物的摩尔质量MB (C) (A) 100 g ⋅mol -1 (B) 150 g ⋅mol -1 (C) 186 g ⋅mol -1 (D) 200 g ⋅mol -18.重结晶制取纯盐的过程中,析出的NaCl 固体的化学势与母液中NaCl 的化学势比较,高低如何? ( )(A) 高 (B) 低 (C) 相等 (D) 不可比较9.在298 K 时,设液体A 和B 能形成理想的液态混合物,它们的蒸气形成理想的气态混合物。

石油大学05(B)

石油大学05(B)

石油大学2005年考研物理化学试题(B)(选择题3×10=30,判断题2×10=20,简答题6×5=30分,填空题15分,证明题15分,计算题10×4=40分,共150分)一、选择题(各题均为单选,每小题3分,共30分)01 电化学腐蚀中金属作为腐蚀电池的A.阴极;B. 阳极;C. 负极;D正极。

02 在恒T,恒P,非体积功为零的条件下,反应2O3 =3O2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这说明该反应的A△H>0△S>0 B. △H>0 △S<0C.△H<0△S>0D.△H<0△S<003在基元反应中,正反应的活化能大于逆反应的活化能时,则正反应的热效应为A. △H>0B.△H<0C.△H=E(逆)-E(正)D. 无法确定04对于平衡反应NH4(l) = N2(g)+2H2(g)来说,能成立的等式是2A.K P=K C(RT)3B. K P=K C(RT)-3C. K P=K C(RT)2D. K P=K C(RT)-205合成氨反应N2(g)+3H2(g)=2 NH3(g)的△H0=-92.4 kJ·mol-1,(假设△H0为常数,不随温度改变而变化)若298K时K P=6.75×105,则温度升到673K时的K P数值为A. 6.42×10-4B. 8.20×104C. 7.10×1014D. 4.20×10-206 抽真空可以使容器中的水在室温时沸腾,这是因为A.水蒸气压增大了B. 水蒸气压减小了C. 水温升高了D. 压力降低水的沸点降低了07 一定温度下,二组分液体组成理想溶液时,其混合过程的△HA.△H>0B. △H<0C.△H =0D.不确定.08某同位素的一级放射性半衰期为10天,如开始时其净质量为8克,40天后其净质量为A.0.5克B.4.0克C.2.0克D.1.0克09 电解硫酸铜溶液时,析出128克铜(原子量为64)需要多少库仑的电量A.96500B. 48250C. 193000D. 38600010 一组盐溶液被分别加到等体积的同一种带负电的溶胶溶液中,假定盐溶液的摩尔浓度相等,为聚沉此溶胶需要的盐溶液体积最少的盐是A. AlCl3B.BaCl2C.KClD.MgSO4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在答题本中写Y,错误的写N,每小题2分,共20分)01 由φ0(NO 3- /NO 2-) =0.01V 和φ0(NO 2-/NO)=-0.46V 可知在碱性溶液中,NO 2-氧化性弱,还原性强02 在恒T 、恒P 、非体积功为零的条件下,某反应的△G 负值很大,表明该反应进行的程度大,反应速度也快。

物理化学(中国石油大学) 期末考试题(上)

物理化学(中国石油大学) 期末考试题(上)

一、单项选择题(25分)1. 理想气体的压缩因子Z ( ) a.1=Zb. 1>Zc. 1<Zd. 随所处状态而定2. 实际气体的压缩因子Z ( ) a. 1=Zb. 1>Zc. 1<Zd.随所处状态而定3. 封闭体系经过一个循环过程后,则()a. 体系的熵增加b. U = 0c. Q = 0d. 体系的T 、p 都不变 4. 理想气体经过绝热可逆膨胀过程() a. 0=∆Ub. 0=∆Hc. 0=∆Sd. 0=∆G5. H 2O(l)与H 2O(g)成平衡的体系,其自由度数f = 1, 意味着体系的() a. 温度一定 b. 压力一定 c. 组成一定 d. 温度、压力只有一个是独立变量6. 如下图所示,体系从状态A 变化到状态B ,经历两条不同的途径,B下式中那个不正确? () a.2121W W Q Q == b. 2211W Q W Q +=+c. 2121H H U U ∆=∆∆=∆ d. 1221H U H U ∆+∆=∆+∆7. A 与B 形成理想溶液,则()a. 溶剂分子与溶质分子间作用力为零b. 该溶液沸点升高c. 溶液中的两组分可通过精馏进行分离d. ∆mix S =08.A 与B 形成理想溶液,某温度T 下*B *A p p >,已知相同数量的A 与B 形成的体系在该温度T 及压力p 下达到气液平衡, 温度不变若对体系加压时,则 ( ) a. 增大,增大 b. 增大,增大c. 增大,减小d. 增大,减小 9. 三组分体系最多有几相平衡共存?()a. 5相b. 4相c. 3相d. 2相10. A 和B 形成的溶液产生一般负偏差, 则一定压力下,A 和B 形成的溶液的沸点 ()a. 一定大于纯A 的沸点b. 一定大于纯B 的沸点c. 一定在A 和B 的沸点之间d. 一定小于纯A 的沸点也小于纯B 的沸点 11. 1摩尔理想气体经过节流膨胀过程后()a. 0=∆Sb. 0=∆Fc. 0=∆Gd.0=μ12. 在恒温恒压不做其它功条件下,一封闭体系经过自发过程并在该条件下达到平衡,则体系的吉氏自由能值(G 值)()a. 达最大b.达最小c. 不能确定d. 不变 13. 化学反应的恒压热()a. 大于恒容热b. 等于恒容热c. 小于恒容热d.前三者皆有可能14. 水与苯胺部分互溶,相同质量的水和苯胺一定温度下分成平衡的两个液层。

中国石油大学物理化学模拟试题7

中国石油大学物理化学模拟试题7
l = 2⎜ 2 ⎟ A π r ⎝ 3.14 × 0.02 ⎠
溶液的电导为 G = 溶液的电导率为
1 I ⎛ 0.1976 ⎞ −1 −3 −1 = =⎜ ⎟Ω = 9.88 × 10 Ω R U ⎝ 20 ⎠
κ = GK cell = (9.88 × 10 −3 × 95.54 )Ω −1 ⋅ m −1 = 0.944Ω −1 ⋅ m −1
m 0.8mol 2 = = n 0.4mol 1
故络离子组成应为[Ag(CN)2]-,氰化银钾络合物的化学式为K[Ag(CN)2]. (2) 由题意得, n电
= 1mol, n迁 = 0.6mol, 故
tK + =
n迁 0.6 = = 0.6 1 n电
t[ Ag (CN ) ]− = 1 − t K + = 0.4 2
9、在 298K时,毛细管中注入浓度为 33.27 × 10 −3 mol ⋅ dm −3 的GdCl3水溶液,再在其上小 心地注入浓度为 7.3 × 10 −2 mol ⋅ dm −3 的 LiCl 水溶液,使其间有明显的分界面,然后通过 5.594mA的电流,历时 3976s后,截面向下移动的距离相当于 1.002 × 10 −3 dm 3 溶液在管中 所占的长度,求Gd3+离子的迁移数。 解:
-4-
物理化学习题解答
的汞柱的电阻) ;当(1)和(2)中均盛以浓度约为 3mol ⋅ dm −3 的H2SO4溶液时,测得(2) 的电阻为(1)的 0.107811 倍;若在(2)中盛以浓度为 1.0mol ⋅ dm −3 的KCl溶液时,测 得电阻为 17565Ω。试求: (甲)电导池(1)的电导池常数。 (乙)在 273.15K时,该KCl 溶液的电导率。 以上实验是测定不同浓度 KCl 溶液的电导率的标准方法。 解: (甲)汞的电阻率 ρ = RA l ,当 R=1 Ω 时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物理化学考研题库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物理化学考研题库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物理化学考研题库试题六一、单项选择(共20分)1. 温度升高时CO 2饱和气体的密度 [ ]A.增大B.减小C.不变D.变化方向不确定2. 孤立体系发生的下列过程中一定是可逆过程的是 [ ]A. B. C. 0=ΔU 0=ΔH 0=ΔS D. 0=ΔG3. 纯物质单相体系的下列各量中不可能大于零的是 [ ]A.P S HB.P T GC.V S UD. SP H4. 理想气体从相同的始态出发分别进行恒温可逆膨胀和绝热可逆膨胀 [ ]A.能达到相同的终态B.能达到相同的终温C.能达到相同的末态熵值D.以上说法都不对5. 下列过程中的是 [ ]0=ΔU A.水向真空蒸发为蒸气 B.可逆化学反应 C.绝热恒容的气体反应 D.可逆电池放电 6. B 溶于A 中形成稀溶液,B 的化学势表达为B B B x RT ln +=μμ,其中?B μ [ ]A.只与温度有关B.只与温度、压力有关C.只与温度、压力、B 的本性有关D.与温度、压力、B 和A 的本性都有关 7. 水和苯酚部分互溶,一定温度下在分液漏斗中分成平衡的两层,向其中加入一些水后,仍然分为两层 [ ] A.两层中水的浓度都增大了 B.两层中水的浓度都减小了 C.水层中水的浓度增大了 D.两层中水的浓度都没变8. 某稀溶液中溶质B 的化学势 [ ]A.只能有一种表达形式B.只能有一个确定的值C.只能有一种标准态D.只能因A 的浓度而改变 9. 在A 和B 形成理想溶液的过程中,mmS G ΔΔ的值 [ ] A.小于零 B.大于零 C.等于零 D.等于110. 根据玻尔兹曼分布,i 能级上分布的粒子数 [ ]A.与能量零点的取法无关B.与温度无关C.与i 能级的能量无关D.与能级简并度无关11. 某三原子分子的对称数是2 [ ]A.该分子的平动自由度是2B.该分子的振动自由度是2C.该分子是线性的D.该分子是非线性的12. 水溶液中的活度是 [ ]342)(SO Al A.( B. C.)5/132?+a a ()5/1223?+a a D. 32?+a a 13. 电池的电动势 [ ]Cu Cua H P H Pt H |||)1(|)1.0(|22++=+?A.是铜电极的电极电势 B.随的增大而增大+2Cu a C.不因温度改变而改变 D.不因向溶液中加入而改变|2+Cu NaCl 14. 在恒容反应器中进行如下反应:B Ck 3k 4反应完成后有 [ ]A.21k k C C D B = B.34k kC C B C = C.21k k C C C D C B =+ D.A B C C C C ?=15. 碰撞理论中的Ec 和阿累尼乌斯公式中的Ea 相比 [ ]A. Ec>EaB. Ec<ea< p="">C. Ec = EaD.不能比较16. 实际气体化学反应,一定温度下不因加压而改变的平衡常数是[ ]P K ?f K C K x K 17. 同温度下,在同样半径的玻璃毛细管中 [ ]A.纯水升得高些B.盐水升得高些C.纯水和盐水升得一样高D.条件不够无法比较18.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造成溶液过热的原因 [ ]A.液柱静压B.曲界面压差C.大气压增加D.弯曲液面上的饱和蒸气压19. 关于催化剂以下何种说法不对 [ ]A.改变反应途径B.降低活化能C.减小反应的D.加速逆向反应G Δ20. 胶粒做布朗运动 [ ]A.是溶胶稳定的主要原因B.是胶粒带电的主要原因C.是介质分子热运动造成的D.是溶胶中含有电解质造成的二、填空题(16分)1. 2molN 2由415K绝热可逆膨胀为原体积的两倍,1.__________?=ΔK J S2. 1mol 理想气体由315K 节流膨胀为原体积的两倍,1.__________?=ΔK J U3. 配分函数定义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物理化学考研题库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物理化学考研题库

试题三一、单选题(每选1分,共20分)1、 在PV 图上,卡诺循环所包围的面积代表了A 、 循环过程的∑Q B 、循环过程的自由能变化∑ΔGC 、 循环过程的熵变D 、循环过程的焓变∑ΔS ∑ΔH [ ]2、 摩尔理想气体的A 、0<⎟⎠⎞⎜⎝⎛∂∂H P T B 、0>⎟⎠⎞⎜⎝⎛∂∂TV UC 、0=⎟⎠⎞⎜⎝⎛∂∂P T H D 、0)(=⎟⎠⎞⎜⎝⎛∂∂TP PV [ ] 3、 实际气体化学反应仅与温度有关的是A 、B 、ϑp K x K C 、 D 、 [ ] ϑf K C K 4、 组分A 和组分B 在形成理想溶液的过程中A 、B 、0<ΔS 0>ΔGC 、D 、0=ΔH 0=ΔF [ ]5、反应 的 C °25)(2)()(22g HCl g Cl g H ⎯→⎯+ A 、 B 、 ϑϑm r m r U H Δ>Δϑϑmr m r U H Δ<ΔC 、 D 、 [ ] ϑϑmr m r U H Δ=Δ)(HCl H H m f m r ϑϑΔ=Δ6、恒温、恒压、非体积功为零情况下,自发发生的化学反应A 、B 、0<ΔS r 0>ΔS rC 、D 、以上三种皆有可能 [ ]0=ΔS r 7、平衡共存的相数最大时,体系的自由度F 或组分数CA 、F=0B 、C=0C 、F>0D 、C<0 [ ] 8、A 和B 构成的物系,当A 的偏摩尔量增大时,B 的偏摩尔量 A 、随之增大 B 、随之减小C 、保持不变D 、以上三者皆有可能 [ ] 9、气液平衡相图气相线在液相线以上,相图是A 、理想溶液相图B 、沸点—组成相图C 、压力—组成相图D 、非理想溶液相图 [ ] 10、不影响电极电势大小的物理量是A 、温度B 、浓度C 、电极反应式中电子的物质的量D 、电流密度 [ ] 11、A 和B 形成的溶液对拉乌尔定律有很大的正偏差A 、A 和B 形成最高恒沸混合物 B 、A 和B 分子间有很大的作用力C 、在较低范围内A 和B 部分互溶D 、精馏时A 和B 都自塔顶得到 [ ] 12、没有偏摩尔量的的状态性质是A 、GB 、PC 、VD 、H [ ] 13、电解质溶液中正离子的迁移速度是负离子迁移速度的2倍,正离子的迁移数是A 、2B 、3C 、2/3D 、1/3 [ ] 14、向溶胶中加入电解质会导致A 、ξ电势降低B 、热力学电势降低C 、紧密层减薄D 、胶团带电量减少 [ ] 15、对于B t k k S ln ln =Ω=,以下那种说法是错误的A 、是Boltzman 分布的热力学几率B 、B t Ω是系统具有的微观状态数之和C 、=D 、ΩB t Ω≈ln ln B t [ ]16、乳化剂使乳状液稳定的主要原因是:A 、增大外相粘度B 、降低界面张力C 、形成强度较大的界面膜D 、使界面带电 [ ]17、表面活性剂C 12H 23O(C 2H 4O)20H 属于A 、离子型B 、阳离子型C 、阴离子型D 、两面表面活性剂 [ ]18、反应转与率达50%用5min ,转化率达75%用7.5min ,该反应的级数是A 、1级B 、2级C 、3级D 、4级 [ ]19、反应随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该反应A 、正逆反应的活化能相等B 、正反应的活化能大C 、逆反应活化能大D 、反应物系数和大于产物系数和 [ ]20、物质的气体热容和液体热溶之差A 、 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 、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 、随温度而变D 、以上三者皆有可能 [ ]二、填空题(20分)1.气体标准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化学中国石油大学总复习

物理化学中国石油大学总复习

物理化学中国⽯油⼤学总复习《物理化学》综合复习资料⼀、选择题1. 对⽐温度r T 的值⼀定是() A. =1 B. >1 C. <1 D. 以上三者皆有可能2、⼀定量理想⽓体经过恒温膨胀过程后()A. ?U > 0B. ?S > 0C. ?H > 0D. ?G > 03、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A. 0=?θm r GB. 0=?m r GC. 0=?θm r HD. 0=?θm r S4、实际液态混合物的温度—组成图上有恒沸点,恒沸点处⽓相组成y B 和液相组成x B 间的关系是()A. y B > x BB. y B = x BC. y B < x BD. ⼆者⽆确定的关系5、标准氢电极() A. 规定其电极电势为0 B. 规定25℃时其电极电势为0C. 电极中氢离⼦的浓度为1D. 电极中导电材料可以为锌6、封闭物系恒温、恒压及⽆其它功时,能⾃动进⾏的过程() A. ?U < 0 B. ?S < 0 C. ?G < 0 D. ?H < 07、系统进⾏任⼀循环过程()(A)0=H ;(B )0=?S ;(C )0=Q ;(D )0=W 。

8、若实际⽓体较理想⽓体难压缩,则压缩因⼦Z ()(A) > 1; (B) = 1; (C) < 1; (D) 不确定9、封闭物系,下列何过程的ΔG = 0 ()(A)绝热可逆过程; (B) 等温等压且⾮体积功为零的可逆过程;(C) 等温等容且⾮体积功为零的过程; (D) 等温等压且⾮体积功为零的过程。

10、描述电极上通过的电量与已发⽣电极反应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的是()(A )亨利定律;(B )质量作⽤定律;(C )范德霍夫定律;(D )法拉第定律。

11、298K 时 1mol ?dm -3Na OH 溶液的电阻为 2000 Ω,它的电导为( )(A )0.001 S ;(B )0.0005 S ;(C )2000 S ;(D )2000Ω。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物理化学考研题库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物理化学考研题库

⎤ ⎥ ⎦
T.P.n B
≠nC
B、
⎡ ⎢ ⎣
∂G ∂n B
⎤ ⎥ ⎦
T.P.n
B
≠nC
C、
⎡ ⎢ ⎣
∂U ∂n B
⎤ ⎥ ⎦
S.V .n B
≠nC
D、
⎡ ⎢ ⎣
∂H ∂n B
⎤ ⎥ ⎦
S.P.n B
≠n
C
9、理想气体化学反应NO(g)+Cl2(g) = NOCl2(g)为放热反应,改变下列哪个因素会使平衡
B、高会溶温度越低,两组分的互溶性越好
C、任何两组分部分互溶双液系只存在高会溶温度
D、高会溶温度的高低不反映两组分相互溶解能力的大小
12、ΔU = Q 适用于下列哪一过程
A、W′= 0 的过程
B、理想气体恒压升温过程
C、恒容的电池反应
D、实际气体恒容、W′= 0 的过程
13、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一恒容绝热燃烧反应(无其它功)
8、逸度系数的定义式为 Φ B =
xB ,yB
B
,真实气体混合物中 B 组分逸度的近似求法为
fB
=
f
∗ B
×
yB , 其中
fB∗ 指

9、理想气体等温混合过程, ΔU ______ 0 ; ΔS
0。
10、25℃时,1Kg 水中溶入 0.01mol 萘时,测得溶液的沸点较纯水升高 0.4K;若 1Kg 水中溶入
()
A、0
B、1
C、2
D、3
3、恒温、恒压、非体积功为零的化学反应过程必不可逆(自发)进行的条件是( )
A、 ΔH > 0, ΔS > 0
B、 ΔH < 0,ΔS < 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相平衡1.Ag 2O 分解的计量方程为)g (O 21)s (Ag 2)s (O Ag 22+= 当Ag 2O(s)进行分解时,体系的组分数,自由度和可能平衡共存的最大相数各为多少? 解:独立组分数 'C S R R =−−物种数S =3,独立化学平衡数R =1,无浓度限制关系,'0R =则 3102C =−−=.Ag 2O(s)一开始分解,就至少有三个相存在,根据相律有22321f C =−Φ+=−+=。

自由度为0时,相数最多,22024C f Φ=−+=−+=。

2.指出下列各体系的独立组分数,相数和自由度数各为若干?(1) NH 2Cl(s)部分分解为NH 3(g)和HCl(g)(2) 若在上述体系中额外再加入少量NH 3(g)(3) NHHS(s)和任意量的NH 3(g),H 2S(g)混合达到平衡。

(4) C(s)与CO(g),O 2(g)在937K 时达到平衡解:(1)NH 4Cl(s)=NH 3(g)+HCl(g)'3111C S R R =−−=−−=2Φ=(一个固相,一个气相)21221f C =−Φ+=−+=(2)若在上述体系中额外加入少量NH 3(s),则浓度限度条件就没有了,故'3102C S R R =−−=−−=2Φ=22222f C =−Φ+=−+=(3)NH 4HS(s)=NH 3(g)+H 2S(g)'3102C S R R =−−=−−=2Φ=22222f C =−Φ+=−+=(4) 系统存在4种物质,有4个化学平衡)g (CO )g (O 21)s (C 2=+ (a))g (CO )g (O 21)g (CO 22=+ (b))g (CO )g (O )s (C 22=+ (c))g (CO 2)g (CO )s (C 2=+ (d)但(a )+(b)=(c),(a)—(b)=(d),所以系统中只有2个独立的化学平衡关系。

独立组分数 '4202C S R R =−−=−−= 2Φ=温度指定在973K 时 *12211f C =−Φ+=−+=4.已知Na 2CO 3(s)和H 2O(l)可以组成的水合物有Na 2CO 3⋅H 2O(s), Na 2CO 3⋅7H 2O(s),和Na 2CO 3⋅10H 2S(s)。

(1)在101.325kPa 下与Na 2CO 3水溶液及冰平衡共存的含水盐最多可有几种?(2)在293.15K 时与水蒸气平衡共存的含水盐最多可有几种?解:物种数 S =5,有三个化学平衡存在:)l (O H )s (CO Na )l (O H )s (CO Na 232232+=⋅)l (O H 7)s (CO Na )l (O H 7)s (CO Na 232232+=⋅)l (O H 10)s (CO Na )l (O H 10)s (CO Na 232232+=⋅所以组分数 C =5-3=2(1) 在101.325kPa 下,最多相数为 *12013C f Φ=−+=−+=现已有冰和Na 2CO 3水溶液二相,故含水盐最多只能有1种。

(2) 在293.15K 时,最多相数为*12013C f Φ=−+=−+=因此最多只能有2种含水盐与水蒸气平衡共存。

6.氧化银Ag 2O 分解时,在不同温度的氧气压力为 温度T /K 401 417 443 463 4862o /kPa p10.1 20.3 50.7 101.3 202.6 (1) 在空气中加热银粉,试问在413K 和423K 时,是否会有Ag 2O 生成?(2) 如何才能使氧化银加热到443K 时而不分解?解:Ag 2O 分解方程为 )g (O 21)s (Ag 2)s (O Ag 22+= Ag 2O 的分解温度与分解压力图如图5-2所示。

曲线上方区域O 2的压力大于分解压力,所以是Ag 2O,O 2的稳定区域。

曲线下方区域O 2压力小于分解压力,Ag 2O 将分解为Ag 和O 2。

(1) 413K 时,空气中氧的分压(21kPa )大于Ag 2O 的分解压力,Ag 2O 不会分解。

所以此时在空气中加热银粉,会有Ag 2O 生成。

423K 时,Ag 2O 的分解压力大约为25kPa ,大于空气中氧的分压(0.21kPa )Ag 2O 会分解,所以此时在空气中加热银粉,不会有Ag 2O 生成。

(2) 443K 时,Ag 2O 的分解压力为50.7kPa ,只有空气中氧的分压大于50.7kPa时,Ag 2O 才不会分解,所以在压力大于50.7kPa 241kPa 0.21=的压缩空气中Ag 2O 才不会分解。

7.图5-3是碳的相图,试根据该图回答下列问题:(1) 说明曲线OA,OB,OC 分别代表什么?(2) 说明O 点的含义。

(3) 碳在室温及101.325kPa 下,以什么状态稳定存在?(4) 在2000K 时,增加压力,使石墨转变成金刚石是一个放热反应。

试从相图上判断两者的摩尔体积V m 哪个大?(5) 试从图上估计2000K 时,将石墨变为金刚石需要多大压力?解:(1)OA 是金刚石与石墨的相变温度随压力变化曲线,在线上金刚石与石墨两相平衡共存。

OB 是石墨的熔点随压力变化曲线,在线上石墨与液态碳两相平衡共存。

OC 是金刚石的熔点随压力变化曲线,在线上金刚石与液态碳两相平衡共存。

(2)O 点是金刚石,石墨及液态碳的三相平衡点。

自由度f =1-3+2=0.(3)室温及101.325kPa 时石墨更稳定。

(4)在2000K 时石墨(α)转变成金刚石(β)是放热反应,即0m H βα∆<,由碳的相图可知金刚石与石墨的相变温度随压力变化曲线的斜率为正,即0dp dT >,由克拉贝龙方程m mH dp dT V βαβα∆=∆可知0m V βα∆<,即,,0m m V V βα−<,石墨的摩尔体积大于金刚石的摩尔体积。

(5)由碳的相图知2000K 时,将石墨变为金刚石大约需要9510Pa ×的压力8.在101.325kPa 时使水蒸气通入固态碘(I 2)和水的混合物,蒸馏进行的温度为371.6K ,使馏出的蒸汽凝结,并分析馏出物的组成。

已知每0.10kg 水中有0.0819kg 碘。

试计算该温度时固态碘的蒸气压。

解:I 2和水是不互溶系统,混合液面上的总压等于两纯组分蒸气压之和p H2O + p I2=101.325kPa又 22H O222I 222(H O,g)(H O,g)/(H O,g)0.10/18.0217.21(I ,g)(I ,g)/(I ,g)0.0819/254p p x W M p p x W M ⋅====⋅所以固态碘的蒸气压 p I2 = 5.56kPa9.已知固体苯的蒸气压在273.15K 时为3.27kPa ,在293.15K 时为12.303kPa ,液体苯的蒸气压在293.15K 时为10.021kPa 。

液体苯的摩尔蒸发热为34.17kJ ⋅mol -1。

求:(1)303.15K 时的液体苯的蒸气压。

(2)苯的摩尔升华热。

(3)苯的摩尔熔化热解:(1) 克拉贝龙-克劳修斯方程211211ln ()vap m H p p R T T ∆=− 23417011ln (10.021kPa 8.314293.15303.15p =− 303.15K 时苯的蒸气压 p 2=15.913kPa(2)克拉贝龙-克劳修斯方程,苯的摩尔升华热12221111ln 8.314273.15293.1512.303(ln )J mol 44.107kJ mol 293.15273.15 3.27sub m T T p H R T T p −−∆=⋅⋅−××=×⋅=⋅−(3)苯的相态变化可用下图表示:苯的摩尔熔化热11(44.10734.17)kJ mol 9.94kJ mol fus m sub m vap m H H H −−∆=∆−∆=−⋅=⋅10.NaCl ⋅H 2O 所成的二组分体系,在252K 时有一个低共熔点,此时冰,NaCl ⋅2H 2O (固)和浓度为22.3%(质量分数,下同)的NaCl 水溶液平衡共存。

在264K 时不稳定化合物(NaCl ⋅2H 2O )分解,生成无水NaCl 和27%的NaCl 水溶液。

已知无水NaCl 在水中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当温度升高时,溶解度略有增加)。

(1) 试绘出相图,并指出各部分存在的相平衡。

(2) 若有1.00kg28%的NaCl 溶液,由433K 冷却到263K ,问此过程中最多能析出多少纯NaCl ?解:(1)NaCl ⋅2H 2O 中NaCl 的含量为58.561.9%58.5218.02=+×相图如图5-4所示(2)28%的NaCl 溶液由433K 冷却到A 点时(约270K ),NaCl 开始析出,到B点(264K )时NaCl ⋅2H 2O 也开始析出,所以要想得到纯的NaCl(s),则温度必须高于264K ,但在非常接近B 点的三相线上,析出的NaCl 量最多。

设其量为x ,由相图估计出三相平衡时,液相组成为27%,根据杠杆规则有(10028)(2827)(1kg )x x −=−×−,解之 0.0137kg x =最多能析出0.0137kg 纯NaCl11. Mg (熔点924K )和Zn (熔点692K )的相图具有两个低共熔点,一个为641K(3.2%Mg ,质量分数,下同),另一个为620K(49%Mg),在体系的熔点曲线上有一个最高点863 K(15.7%Mg).(1)绘出Mg 和Zn 的T-x 图,并标明各区中的相。

(2)分别指出含80%Mg 和30%Mg 的两个混合物从973K 冷却到573K 的步冷过程中的相变,并根据相律予以说明。

(3)绘出含49%Mg 的熔化物的步冷曲线。

解:(1) 将质量百分数换算为摩尔分数(Mg)/(Mg)(Mg)(Mg)/(Mg)(Zn)/(Zn)W M x W M W M =+ Mg/%0 3.2 15.7 30 49 80 100 x(Mg) 0 0.113 0.334 0.54 0.72 0.88 1.00熔点曲线上有最高点863K (15.7%Mg ),表明体系内有稳定化合物生成,其组成为Mg :Zn=0.334 :(1-0.334)=1 :2,稳定化合物是MgZn2Mg和Zn的T-x图如图5-5所示:各相区的相态为1区:液态2区:液态+Zn(s)3区:液态+MgZn2(s)4区:液态+MgZn2(s)5区:液态+Mg(s)6区:Zn(s)+MgZn2(s)7区:Mg(s)+MgZn2(s)f+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