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向上3月14日题目及答案解析
行测天天向上3月10日答案解析

1.22×32×42×52的值是多少?A.1437536 B.1527536 C.1436536 D.15375362.赵英读一本小说,第一天读了全书的47,第二天又读了余下的35,这时还有42页没有读完,这本小说共多少页?A.245页B.255页 C.265页D.275页3.一小型车站最大容量为50辆车,现有30辆,每小时驶出8辆,驶入10辆,那么多少小时后车站容量饱和?4.某单位有78个人,站成一排,从左侧向右数,小王是第50个,从右边向左数,小张是第48个,那么小王和小张之间有多少个人?5.商场开展促销活动,凡购物满100元即可返还现金30元,小王现有280元,最多能买到价值多少元的商品?6.从政的政治家明明内向就不要强装,明明木讷最好就别故作,成功的政治家不该为自己计划一条违背自己性格的形象道路。
填入划横线局部最适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张扬幽默B.开朗敦厚C.活泼幽默D.外向姿态7.这些年来,中国文学的创作取得了长足进步。
许多作品也不乏底层的人文情怀,而唯独缺少星空的超越性力量。
填入划横线局部最适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俯首仰望B.关注向往C.照顾窥探D.回眸遥望8.现在埃及木偶仍维持着传统的提线木偶的演出方式,虽然不及现代木偶演出惟妙惟肖,但诙谐幽默的人物形象仍是令人,再配以阿拉伯传统音乐,埃及几千年的文明历史都在这小小的舞台上。
填入划横线局部最适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笑逐颜开紧缩B.欣喜假设狂展现C.忍俊不由浓缩D.心花怒放凝聚9.世间有很多事真的是“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
当咱们陷入的境界时,开动脑筋,激活智慧,往往会“急中生智〞而杀出一条的新路来。
没有四肢,就用牙齿行走;缺少力气,就用智慧谋生……生活中的很多奇迹和成功,就是这样诞生的。
填入划横线局部最适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山穷水尽另辟蹊径B.一筹莫展异想天开C.进退维谷匪夷所思D.举棋不定出乎意料10.成长,像一杯清茶,虽没有牛奶的,却越品越香;成长,像一条小路,虽弯曲坎坷,却。
天天向上3月12日题目及答案解析

天天向上3月12日题目及答案解析例题1:那一年,牛顿用两个多棱镜消解了人们对彩虹的色彩幻想。
正如诗人济慈所的,从那一刻开始,科学“了所有关于彩虹的美妙诗句”。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愤怒颠覆B.解释抛弃C.批判破灭D.抱怨粉碎中公解析:本题答案为D。
第一空应该填一个动词,而“愤怒”是形容词,根据原则一,可首先排除A。
“解释”一词没有体现出作者不满意的感情色彩,故排除B。
“破灭”是一个被动性词汇,用在这里不合适,而且“批判”一词程度太重,不如“抱怨”合适。
例题2:某市公开选拔了一批党政领导干部,从年龄结构上看,的这批干部普遍年轻;从上看,他们的教育背景普遍较好;至于他们是否具有的能力和水平,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履职履新履历B.履职履历履新C.履新履职履历D.履新履历履职中公解析:本题答案为D。
运用存异组词法。
(1)相异语素组词。
选项三个词语的相同语素是“履”,相异语素是“新”、“历”、“职”。
“新”,新任,“履新”侧重新任就职;“历”,经历,由此推知“履历”意为个人经历的说明。
“职”,职责,“履职”侧重“履行职责”。
(2)代入语境。
由前句可知,这批领导干部是才就职的,故第一空应填“履新”,教育背景当然只能从“履历”上看出来,能力和水平就要进一步通过“履职”表现出来。
例题3: 2, 3, 0, -7, -18,()A.10B.20C.-33D.-45第1个乘数2,1,0,-1,-2,-3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第2个乘数1,3,5,7,9,11是奇数列。
本题选择C。
例题4:某校学生会借用甲、乙两个教室放映电影。
两个教室均有7排座位,甲教室每排可坐5人,乙教室每排可坐4人。
两教室当月共放映15次,每次放映均座无虚席,当月共有469人次观影。
问甲教室当月共放映多少次?A.4B.6C.7D.8中公解析:此题答案为C。
由“两个教室均有7排座位,甲教室每排可坐5人,乙教室每排可坐4人”得到甲教室有35个座位,乙教室有28个座位。
天天向上答案

【邸報】1.秦二世时,专擅朝政,指鹿为马的宦官是:赵高2.“郊寒岛瘦”是世人对两位古代诗人的称谓,其中的“郊”值得是孟郊,“岛”指的是:贾岛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千古名句,出自王维的五言律诗:山居秋暝4.“去掉左边是树,去掉右边是树,去掉中间是树,去掉两边是树”这是什么字:彬5.“三顾茅庐”讲的是刘备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故事发生在:隆中卧龙岗6.“生旦净末丑”是京剧的行当,其中“净”是: 男角7.“炎黄二帝”中的黄帝为什么被称为轩辕帝: 黄帝曾居住在轩辕之丘8.“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中的“轩辕”是指:黄帝9.“竹林七贤”是指魏晋时期7位名士的合称,这个名称的来历是因为:这七人常集于竹林恣意酣畅10.《三十六计》是体现我国古代卓越军事思想的一部兵书,下列不属于《三十六计》的是:反戈一击11.《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作者是:许慎12.被誉为“人文初祖”的是:黄帝13.曹植是三国时魏国的诗人,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生的第三子。
他一生曾被迁封多次,最后的封地在陈郡,故后人也称他:陈王14.篡夺汉朝王位自命为开国君主,改国号为“新”,年号“始建国”的是:王莽15.东汉末年,刘备、关羽与谁互有盟约、结为兄弟:张飞16.东汉末年发生在袁绍与曹操之间的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是:官渡之战17.佛教的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18.古代把直角三角形中较短的直角边叫做:勾19.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诫子书》的作者是:诸葛亮20.孔子被后人奉为“至圣”,被后人奉为“亚圣”的是:孟子21.崂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名山,有一位著名的作家曾经寓居于此,与牡丹、山茶相对写出了神话《香玉》,这位作家是:蒲松龄22.名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中的“灯火阑珊处”是指:灯火昏暗的地方23.名作《太平广记》的编纂时间是:宋代24.某思想家在1925年提到世人对他的评价:“自戊戌以来,旧则攻吾太新;新则攻吾太旧。
吉林省考天天向上月月日

3月10日天天向上题目1.【答案】C。
解析:多次方数列。
观察数列变化幅度并不大,逐差后依次得到5,10,17,26.观察这几个数字可写成2的平方+1,3的平方+1,4的平方+1,5的平方+1的形式,所以所求应为(6的平方+1)+59=96。
2.【答案】B。
解析:倍数数列。
(0+1)*2=2,(2+1)*2=6,(6+1)*2=14,(14+1)*2=30,所以所求为(30+1)*2=62。
3.【答案】C。
解析:设两地相距s,甲乙相遇时所用的时间为t,则有题可知(20+16)*t=s,甲和乙相遇后又和丙相遇,则(20+12)*5=(16-12)*t,解得t=40,带入可知s=1440,选C。
4.【答案】C。
解析:设商店进了x斤苹果,则由题可知4.5x+240=(x-20)*7.5,解得x=130,所以选C。
5.【答案】B。
解析:甲和乙两个命题是上反对关系。
必有一假,不能同真。
所以它俩中必然有一个是假命题。
题干说只有一个记者的结论是错误的,所以丙一定是真的。
故选B项。
6.答案是A。
分析:根据题干,透明度高的老坑玉单位价值也高。
因此,既然没有单位价值最高的老坑玉,当然也就没有透明度最高的老坑玉。
7.答案:A。
解析:丰富:指资源丰富。
极为多彩。
富裕:经济宽裕,富足;财务充裕丰富。
这里面形容心灵的,丰富多彩更适合。
排除B、C。
自强不息,形容自己不休息的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松懈。
这里面可以看到如果你的心灵足够高贵,即使遭遇最悲惨的灾难,你……强调的就是你自己。
所以选择A项。
8.答案:D。
解析:A无中生有,题干未涉及;B与文段语意不符,首句指出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改变为大众教育,知识大家的就业观念没有与之改变;C项,表述过于绝对。
故正确答案是D。
3月11日天天向上题目1.【答案】D。
解析:位数拆分。
由于位数相同,观察发现每个数可以分成两组,前两个数字一组,后两个数字一组,前-后分别等于3,4,6,8,12,(),逐差发现减1为质数列,所以答案应为前-后=14,选2.【答案】C。
天天向上3月13日题目及答案解析

例题1:小说只是小说,文学只是文学,既不当误认作一部历史,亦不当误认作一篇科学的论文。
对于文艺,除掉以外,不妨作一种研究:但这种研究,不当为历史的或科学的,只是趣味的研究。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欣赏B.口味C.鉴赏D.评论中公解析:本题答案为C。
通过分析句子结构,可知空缺处与“研究”为并列关系,因此应填一个动词,根据原则二,“口味”为名词,可首先排除。
“评论”一般建立在研究的基础上,与文意不符,排除D项。
“欣赏”、“鉴赏”的适用对象有区别,“鉴赏”的对象多为文化艺术品、文物等,与句中的“文艺”相对应,当选。
例题2:思想史研究在很长时间里面,变得相当狭窄和单一,近来这种状况有一些变化的,其实,学科界限的打破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在这种趋势下的思想史研究不能。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痕迹刻舟求剑B.苗头南辕北辙C.迹象画地为牢D.呼声闭门造车中公解析:句中说的是学科界限的打破是一种必然趋势,因而思想史的研究不应再局限于原来狭窄和单一的学科领域,而应着眼于更广阔的视野。
画地为牢:比喻只许在指定范围内活动。
指定范围在此处指的是学科界限,较其他三项更符合句意,本题答案为C。
知识链接:刻舟求剑:比喻拘泥、不变通,不懂得根据实际情况处理问题。
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完全相反。
闭门造车:比喻不管客观情况如何,只凭主观愿望办事。
例题3:人类一直就不知道什么是最好的生活,即使万一猜到了,也肯定不知道如何去实现最好的生活,即使碰巧猜到了什么是实现最好生活的条件,也一定做不成,这是一个难以置信的事实,但确实如此,根本上说,这是因为,人类的好事需要普遍合作,而人性的缺陷总是使任何普遍合作成为泡影。
这段文字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A.实现最好的生活是人类追求的目标B.只有普遍合作才能实现人类的美好生活C.人性的缺陷使人类无法达到最好的生活D.人性具有反合作的缺陷中公解析:文段是一个层层递推的结构,由人类一直不知道什么是最好的生活,到即使猜到了也不知道怎么去实现,再到即使知道怎么实现也做不到,最后点明原因:人类的好事需要普遍合作,而人性的缺陷使得人类无法做到这一点。
人人网 天天向上 最新试题 附答案

【县試】1.“炎黄二帝”中的炎帝本来的姓氏是:姜2.“涿鹿之战”的对战双方分别是:黄帝联合炎帝部族与东夷集团九黎族首领蚩尤3.《三国志》共分三部分,分别是:《魏书》、《蜀书》、《吴书》4.《三国志》是一部____。
纪传体国别史5.《资治通鉴》的作者是:司马光6.春秋战国时代儒家所说的“博学之士”泛称:进士7.隶属作品《山川铁石四言联》的作者是:陈鸿寿8.三字经中提到的,能用耳朵辨别琴声好坏的女子是:蔡文姬9.三字经中提到了一位晋朝的能出口成诗的才女,她是____。
谢道韫10.我国第一步纪传体通史是:《史记》11.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司马迁是哪里人?陕西12.下列书籍不属于“十三经”的是:《史记》13.行书作品《动止持福贴》的作者是?米友仁14.字文中,“果珍李萘,菜重芥姜”的“萘”和“芥”是哪两种植物?柰(一种水果)和芥菜15.郑谷诗曰:“何事文星与酒星,一时钟在李先生。
”诗中的李先生指的是:李白16. 下列哪一本书不在前四史中《战国策》17.千字文中提到的宜僚有什么特殊的技艺?两手上下抛接好多个弹丸,不使落地18.以下四人中哪一位是“十八学士”中的一员房玄龄19.孔子出游鲁国时曾向谁请教。
?昔仲尼,师项橐(xiang huo)20.纪传体史书《史记》讲述了我国多少年的历史?300021.被鲁迅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文学作品是:史记22.“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一句出自____。
陈情表23.最先提出“以史为鉴”这一说法的是:(weijie)24.“鉴于往事,资于治道”是以下哪本书题目的含义:资治通鉴25.古代乡学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人伦道德26.《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三字经中,“苟不学曷为人”中,曷的读音是:[hé] 。
27.成语“汗牛充栋”通常用来形容:藏书多28.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通道被称为:丝绸之路29.三字经中提到的才7岁就被任命为看正文字的官员的神童是:唐代的刘晏30.水墨山水画作品《江行初雪图》是哪个年代的作品?五代31.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大学。
天天向上每日一练之1-18参考答案

1.【答案】A 。
解析:方法一:第三项等于前两项之和除以2,以此类推,(12+10)÷2=(11)。
方法二:二级等差数列变式。
01681210(11)作差16-84-2(1)公比为-12的等比数列2.【答案】D 。
解析:间隔组合数列。
偶数项依次是4、(3);奇数项依次是4、3、2、1的立方。
3.【答案】B 。
解析:7×2+1=15、15×2-1=29、29×2+1=59、59×2-1=117、117×2+1=(235)。
4.【答案】C 。
解析:各项依次是递减的连续质数。
5.【答案】C 。
解析:第一项与第二项的一半相加等于第三项,以此类推,56+68÷2=(90)。
6.【答案】D 。
解析:相邻两项之商依次是2.5、3、3.5、4、(4.5)。
7.【答案】A 。
解析:多级等差数列变式。
2127406194148(239)作差613213354(91)作差781221(37)作差149(16)连续自然数的平方8.【答案】D 。
解析:多次方数列变式。
131167629(7781)↓↓↓↓↓↓10+021+132+243+354+4(65+5)9.【答案】C 。
解析:各项依次写为23、28、215、224、235、(248)。
分子均为2;分母是二级等差数列。
38152435(48)作差57911(13)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10.【答案】B 。
解析:平方数列变式。
38173257(100)↓↓↓↓↓↓12+222+432+842+1652+32(62+64)加数2、4、8、16、32、(64)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11.【答案】A 。
解析:a ×b =43,a+b =2,且a >b ,解得a =23,b =21,所以ba =3。
12.【答案】A 。
解析:由a ÷b ÷c =2,a ÷b-c=12,解得c =12;将c 分别代入上式得a ÷b=24,a-b=46,解得a=48,b=2,a+b=50。
天天向上三月第一周申论题目及答案解析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申论每日一练之周一题目及答案解析一、注意事项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
考试时限为150分钟。
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
满分100分。
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时,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3.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填涂准考证号。
4.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5.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严禁折叠答题卡!二、给定资料1.垄断行业、国企高管的畸形高工资现象一直是社会关注的一大热点,广东电力系统抄表工年薪15万元、浙江某烟草公司中层年薪30万元等新闻的爆出,将社会对垄断行业高薪酬的关注一次次推向高潮,也一次次撩动公众的神经。
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不论是普通百姓还是专家学者,几乎高度一致地表达同一个声音:垄断行业的收入过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措施加以调节。
为了解职工对自己工资满意度及对垄断行业工资的看法,人民论坛杂志社联合人民网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在回答“你对当前工资状况满意吗?”这一问题时,有96.5%的人表示不满意;在回答“您觉得现在哪个行业内的工资差距最大?”时,73.5%的人选择了“国有垄断行业”。
围绕本次调查主题,一些学者、企业高管及网友等还发表了他们的一些看法。
刘志明(学者):有的国企完全将成功归功于老总个人决策,于是,拼命鼓励给老总加薪。
与此同时,却把不增长、少增长普通职工工资当成企业“降低成本”的最大法宝。
这是对为改革支付巨大成本的普通职工的背弃。
如果不能坚决制止,必然对和谐社会构成重大威胁。
徐林林(媒体高管):像石油、金融、水电等行业,职工福利高得骇人——一方面,住房水电气只象征性地收点钱;而另一方面,每人每月两三千元住房公积金统统由公家埋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题1:家庭是社会生产和生活的一个基本单位,家庭收入和支出的,是反映家庭经济水平的一个重
要。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数量原则
B.渠道因素
C.模式指标
D.状况侧面
【答案】C。
中公解析:A项填入,后半句提取主干为:“数量”是“原则”,明显不合逻辑,首先排除。
家庭收入和支出的“状况”显然是家庭经济水平的主要方面,“侧面”不符合文意,排除D。
“因素”指事物的构成要素或事物发展的原因、条件;“指标”指反映某方面发展要求的绝对数字或升降百分比。
与“反映家庭经济水平”相对应,填“指标”更契合文意。
例题2:下列各句采用的修辞手法依次是()。
(1)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
(2)天边偶尔漂浮着淡淡的白云,像片片银色的羽毛。
(3)春天的脚步悄悄地逼近了。
(4)日本纱厂的每一个锭子上面都附托着一个中国奴隶的冤魂。
A.借代比喻拟人夸张
B.拟人比
喻借代夸张
C.比喻夸张借代拟人
D.借代夸
张比喻拟人
【答案】A。
中公解析:(1)用“圆规”来借代“杨二嫂”。
(2)句把白云比作羽毛,为比喻。
(3)把春天拟人化了。
(4)用夸张的说法说明日本纱厂对中国人民的残害。
因此本题答案为A。
例题3:当一只鱼鹰捕捉到一条白鲢、一条草鱼或一条鲤鱼而飞离水面时,往往会有许多鱼鹰几乎同时跟着飞聚到这一水面捕食。
但是,当一只鱼鹰捕捉到的是一条鲶鱼时,这种情况却很少出现。
以下哪项如果正确,最能合理地解释上述现象?
A.草鱼或鲤鱼比鲶鱼更符合鱼鹰的口味
B.在鱼鹰捕食的水域中,白鲢、草鱼和鲤鱼比较多见,而鲶鱼比较少见
C.白鲢、草鱼或鲤鱼经常成群出现,而鲶鱼则没有这种习性
D.白鲢、草鱼和鲤鱼比鲶鱼较易被鱼鹰捕食
【答案】C。
中公解析:解释型题目。
如果白鲢、草鱼或鲤鱼经常成群出现,而鲶鱼则没有这种习性,那么当一只鱼鹰捕捉到的是一条鲶鱼时,其他鱼鹰如果跟着飞聚到这一水域就没有别的鱼可捕了,C项
能很好地解释此现象。
其他选项均不能解释题干。
例题4: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答案】B。
中公解析:第一组字母按英文26个字母顺序,K、M、O分别间隔一位排列;同理,第二组字母应该选H。
例题5:某学校有一批树苗需要栽种在学院路两旁,每隔5米栽一棵。
已知每个学生栽4棵树,则有202棵树没有人栽;每个学生栽5棵树,则有348人可以少栽一棵。
问学院路共有多少米?
A.6000B.12000C.12006
D.12012
【答案】A。
中公解析:这是个植树问题和盈亏问题的复合问题。
植树的学生有(202+348)÷(5-4)=550个,一共栽了550×4+202=2402棵树。
每边栽了2402÷2=1201棵树,因此学院路长(1201-1)×5=6000米。
例题6:0、1、2、3、4、5、8这七个数字能够组成多少个能被125整除且无重复数字的五位数?
A.9B.12 C.21
D.24
【答案】C。
中公解析:能被125整除,则符合题意的五位数的后三位应该是125或者250。
如果后三位数是125,则有3×3=9个数;如果后三位数是250,则有4×3=12个数。
故一共可以组成9+12=21个能被125整除的五位数。
例题7:一次数学考试共有20道题,规定:答对一题得2分,答错一题扣1分,未答的题不计分。
考试结束后,小明共得23分,他想知道自己做错了几道题,但只记得未答的题的数目是个偶数。
请问,他答错了多少道题?
A.3B.4C.5D.6【答案】A。
中公解析:答对题目的得分一定是偶数;未答题不得分,不影响总分的奇偶性;答错一题扣1分,总分23为奇数,则答错的题目应为奇数个,排除B、D两项。
根据未答的题目个数为偶数个,分情况讨论。
答错3道的话,答对(23+3)÷2=13道。
未答题有20-13-3=4道。
答错5道的话,答对(23+5)÷2=14道。
未答题有20-5-14=1道,非偶数与题干条件不符。
故本题答案选A。
例题8: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指新技术、新发明在生产中的首次应用,是在生产体系中建立新的生产函数或供应函数,引起一种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经济学强调技术创新具有非独占性、不确定性、市场性和系统性等特点。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行为属于经济学范畴的技术创新的是:
A.美国的航天技术极其发达、先进,航天飞机可以在太空自由翱翔
B.日本某食品制造厂引进国外先进生产技术,提高了产品质量C.海尔集团经过不断探索,生产出适合各类人群需要的家用电器,取得极大的市场回报
D.通过微软公司的技术可以查到任何一台使用微软软件的计算机的内容
【答案】C。
中公解析:技术创新的定义要点是:①首次应用;②非独占性、不确定性、市场性和系统性。
C项是新技术的首次应用,并且突出了市场性的特点,属于技术创新。
A项不具有市场性,不符合②;B项是引进国外先进生产技术,不是新技术的首次应用,不符合①;D项微软公司的技术具有独占性,不符合②。
故答案选C。
例题9:售货员:顾客:销售
A.校长:老师:学校B.警察:长官:领导
C.交警:司机:指挥D.演员:观众:表演
【答案】D。
中公解析:售货员销售的对象是顾客,演员表演的对象是观众。
C项交警指挥的对象不仅有司机,还有行人和自行车等。
例题10:抢劫:犯罪:坐牢
A.地震:灾害:伤亡B.登山:运动:受伤
C.广告:营销:购买D.法律:规范:约束
【答案】B。
中公解析:抢劫是一种犯罪,抢劫的结果可能是坐牢;登山是一种运动,登山的结果可能会受伤。
A项地震是一种灾害,地震的结果可能造成伤亡,但题干坐牢是动词;而C项广告是一种营销手段,做广告的结果可能是让顾客购买产品,与题干也略有不同。
例题11:茶叶:福建:铁观音
A.旅游:海南:椰子B.文房四宝:安徽:宣纸
C.京剧:北京:京胡D.蔬菜:上海:上海青
【答案】D。
中公解析:铁观音是茶叶的一种,原产地是福建;上海青是蔬菜的一种,原产地是上海。
B项宣纸虽然是文房四宝中的一种,但文房四宝只包含固定的四种事物,而茶叶和蔬菜分别包含许多种事物,所以D项更合适。
例题12:关于我国区域开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经济特区的成立按先后顺序分别为:深圳、珠海、汕头、海南、厦门
B.开放的沿江和内陆省会城市横贯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带
C.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对外开放主要是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和大力发展加工贸易的出口部门
D.厦门经济特区首次开放了服务业
【答案】B。
中公解析:1981年厦门经济特区成立,1988年海南经济特区成立,因此A项错误。
经济特区的开放主要是吸引外国直接
投资和大力发展加工贸易的出口部门,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对外开放主要是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参与国有企业的改造,因此C项错误。
首次开放服务业的是浦东新区,其拥有四个国家级开放区,因此D项错误。
例题13:在我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制度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我国的基层民主制度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D.我国的国体和政体【答案】D。
中公解析:国家制度是宪法和法律所确认和规定的关于国家本质和形式的制度的总和,它包括国体和政体两个方面。
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例题14: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
A.维吾尔族B.藏族
C.壮族D.蒙古族
【答案】C。
中公解析: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大部分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
例题15:围绕着人与神、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问题的思考,公元前6~5世纪,东西方社会几乎同时诞生了一批伟大的思想先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孔子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具有人文精神
B.老子注重探讨宇宙本源的问题,用以指导人生
C.佛陀关注心灵智慧的觉悟
D.苏格拉底着重讨论的是人与自然的问题
【答案】D。
中公解析:苏格拉底认为放弃对人自身的探讨而去研究自然是愚蠢行为,他的哲学追求主要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