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菌与厌氧氨氧化菌

合集下载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三中高三9月月考生物试题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三中高三9月月考生物试题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三中高三9月月考生物试题1.厌氧氨氧化菌俗称“红菌”,是一种化能自养型细菌,以二氧化碳作为唯一碳源,通过将亚硝酸氧化成硝酸来获得能量,并通过乙酰-CoA途径同化二氧化碳。

“红菌”进行分解代谢的主要场所是一种称为厌氧氨氧化体的具膜结构。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红菌”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生产者的“角色”B.“红菌”能利用亚硝酸还原为硝酸释放的能量同化CO 2C.“红菌”的拟核内能进行DNA的复制和RNA的合成D.“红菌”的厌氧氨氧化体的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2.鲤春病毒病是一种由弹状病毒引起,常在鲤科鱼类中流行且春季爆发的疾病。

该弹状病毒有一层囊膜,内含一条单链RNA(由M个核苷酸缩合而成)和依赖于RNA的RNA复制酶等物质。

下列相关叙述或推理,不合理的是()A.该弹状病毒的组成元素一定含有C、H、O、N、PB.该弹状病毒的RNA聚合酶可催化脱氧核苷酸链的形成C.鲤科鱼类的遗传物质与该弹状病毒的遗传物质不同D.合成第一个子代弹状病毒的RNA 至少需要2M个核苷酸3.下图是由50个氨基酸合成的某蛋白质激素结构简图,其中二硫键(-S-S-)是2个-SH被氧化而形成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激素中的肽键、二硫键的形成都可来自氨基酸的脱水缩合过程B.该激素的氨基酸之间脱水缩合形成的水分子中氢全部来自氨基C.每条肽链中游离氨基的数目与参与构成该肽链的氨基酸种类无关D.这些氨基酸合成该激素后,分子量减少了8704.脂滴 (LD) 是一种新型细胞器,主要储存脂肪等脂质。

哺乳动物的LD 还具有蛋白质介导的抗菌能力:在响应侵入机体的LPS 时,多种宿主防御蛋白会在LD 上组装成复杂的簇,以应对细菌的侵袭。

LPS 是细菌的脂多糖,能抑制LD 内脂质在线粒体内的降解。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LD可能是由单层磷脂分子包裹而成,磷脂分子的头部朝内B.LD具有储存脂质、容纳蛋白质、产生脂多糖和抗菌等功能C.LD上合成的防御蛋白可作为信号分子,能抑制LD内脂质的代谢D.LD 发挥抗菌功能离不开蛋白质、脂质和糖类等物质5.下列有关生物学上的“骨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由单体聚合而成B.生物膜的“骨架”是可以运动的C.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纤维和脂质组成,与细胞的运动、分裂等有关D.在DNA的“骨架”上,每个脱氧核糖可以与一或两个磷酸基团相连6.下图表示细胞中某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及运输路线。

红菌

红菌


据了解,如果“红菌”技术在全市范围应用,可以 节约建设费用5亿元,节约污水处理运行成本5000万 元。按照北京市每天处理垃圾渗滤液2000立方米, 每立方米处理成本50元左右计算。

“红菌”脱氮技术的应用可使得单位处理成本降低 30%以上,每天节约3万元,仅垃圾渗滤液处理这一 项一年就能够为北京的污水处理节约运行成本上千 万元。
“红菌”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组员:王静宇 丁鑫 黄钰 曹俊 罗书培
红菌的发现:
上世纪80年代末,在荷兰代夫尔特一个酵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厂的污水脱氮流化床反应器中,一个奇怪的 现象被发现了,反应器中NH4+ 消失的同时有 N2 生成,科学家经多年观察实验最终推测反 应为厌氧氨氧化反应,厌氧氨氧化菌就是这 神奇途径的承载者,即大家口中的红菌。
进行处理。
红菌目前在我国应用:
进过多年的观察研究,在高碑店污水处
理厂通过分散培养技术成功将红菌运用 在污水处理中。去污过程中不但不产生 污泥,而且不会产生二氧化碳,降低温 室气体排放量90%以上,并节省60%的电 耗
在高碑店污水处理厂,红
菌的主反应器,被关在一 个密封的厂房中,里面摆 放了红菌的填料支架。像 塑料球一样,有小孔,笼 子似的容器,被称作填料, “红菌”就是附着在填料 上,其实相当于给这些菌 类找了一个“家”。
与传统硝化作用相比的优势
与硝化作用相比,厌氧氨氧化以亚硝酸盐取
代氧,改变了末端电子受体;与反硝化作用 相比,以氨取代有机物,改变了电子供体, 化学反应式:
NH4+ + NO2- →N2+ 2H2O
与传统硝化作用相比的优势
较之传统硝化反硝化反应较繁琐的电子传递

污水处理菌种

污水处理菌种

污水处理菌种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而菌种在污水处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菌种具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能够有效地降解有机物、去除污染物和改善水质。

本文将介绍污水处理中常用的菌种及其作用。

一、厌氧菌种1.1 产甲烷菌产甲烷菌是一种厌氧菌种,主要生活在厌氧环境中,能够将有机物质分解为甲烷气体和二氧化碳。

它们在厌氧消化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降解有机废物,产生甲烷气体,不仅能够减少有机废物的排放,还能够作为可再生能源利用。

1.2 硫酸盐还原菌硫酸盐还原菌是一类能够利用硫酸盐作为电子受体的菌种,主要生活在缺氧的环境中。

它们能够将硫酸盐还原为硫化物,从而降低污水中的硫酸盐含量。

硫酸盐还原菌在污水处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地去除硫酸盐污染物,改善水质。

1.3 厌氧氨氧化菌厌氧氨氧化菌是一类能够在缺氧条件下氧化氨氮的菌种。

它们能够将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氧化为硝酸盐,从而实现氨氮的去除。

厌氧氨氧化菌在厌氧污水处理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地去除氨氮,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二、好氧菌种2.1 好氧颗粒污泥菌好氧颗粒污泥菌是一类能够在有氧条件下生长和繁殖的菌种。

它们能够利用有机物质进行呼吸作用,将有机物质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且能够吸附和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有机物质。

好氧颗粒污泥菌在好氧污水处理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地去除有机物质和改善水质。

2.2 硝化菌硝化菌是一类能够将氨氮氧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菌种。

它们能够将污水中的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从而实现氨氮的去除。

硝化菌在好氧污水处理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地去除氨氮,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2.3 脱氮菌脱氮菌是一类能够利用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将有机物质中的硝酸盐还原为氮气的菌种。

它们能够将污水中的硝酸盐还原为氮气,从而实现氮的去除。

脱氮菌在好氧污水处理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地去除硝酸盐污染物,改善水质。

厌氧氨氧化菌的特性与分类

厌氧氨氧化菌的特性与分类
水 的反 硝 化 中试 装 置 内 发 现 该 反 应 过 程 . 后 , 此
检 测出厌氧 氨氧化反应 , 并认 为它在氮 素生 物地 球 化学循环 中起 着举 足 轻重 的作用 . 据估 计 , 其
氮 气产量 占海洋 氮气 释 放量 的 3 ~5 % . O o
在环境 工程上 , 氧氨氧化反应 已成功地 应用 于 厌 废水 生物脱 氮处 理 . 报道 , 荷 兰鹿 特丹 污 水 据 在
种厌 氧氨 氧 化 菌 , 立 了厌 氧 氨 氧 化 茵科 ( a 建 An mmo ae e . 文 系统 介 绍 了厌 氧氨 氧 化 菌 的 特 性 , 细 x ca ) 本 详
描 述 了 9种 已被 鉴 定 的 厌 氧 氨 氧 化 茵 .


词 :厌 氧 氨 氧 化 茵 形 态 ;生 理 ;生 化 ;种 类 文 献 标 志 码 :A
Ke y wor s:a m m o b t ra; m o pho o d na x ace i r l gy; p hysol y;bi h m it y;s e is i og oc e s r p ce
在厌 氧条件 下 , 以亚硝酸盐 作为氧化 剂将氨 氧化成 氮气 的生物反 应称 为厌氧 氨氧化 .9 5 19 年, 由荷 兰 Mudr le 等 首先 在一 个 处 理 酵母 废
浙 江 大 学 学报 ( 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3() 43 8,09 5 : 7~41 20 5
J u n l fZhja gUnv ri ( rc & L f c. o r a ein iest Ag i. o y ieS i)
文 章 编 号 :0 89 0 ( 0 9 0 — 4 30 1 0 — 2 9 2 0 ) 5 0 7 9

厌氧氨氧化菌的研究进展_秦玉洁

厌氧氨氧化菌的研究进展_秦玉洁

厌氧氨氧化菌的研究进展*秦玉洁 周少奇**(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州510641)摘 要 厌氧氨氧化技术是一种新型生物脱氮技术,在废水处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途,对全球海洋的氮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由于反应中不需另加有机物、不消耗氧气、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厌氧氨氧化技术受到格外关注。

通常认为,厌氧氨氧化的机理在于厌氧氨氧化菌使氨和亚硝酸反应生成氮气。

通过16S r R N A 分子生物学方法已鉴定出该菌群属于分枝很深的浮霉菌,由于至今未能成功分离到纯的菌株,未正式命名,对其微生态环境以及生理生化特征也未能取得一致的意见。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厌氧氨氧化微生物的作用、分布、种类、生理生化特征等研究进展,认为厌氧氨氧化菌的分离纯化、生物特性、小生境等是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菌;生物脱氮;鉴定;生物学特性中图分类号 X 7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4890(2007)11-1867-06R e s e a r c h p r o g r e s s o n a n a e r o b i c a mm o n i u m -o x i d a t i o n b a c t e r i a .Q I NY u -j i e ,Z H O US h a o -q i (C o l l e g e o f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S c i e n c e a n dE n g i n e e r i n g ,S o u t hC h i n aU n i v e r s i t y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G u a n g z h o u 510641,C h i n a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E c o l o g y ,2007,26(11):1867-1872.A b s t r a c t :A n a e r o b i c a m m o n i u m -o x i d a t i o n (A n a m m o x )i s a p r o m i s i n g p r o c e s s o f b i o l o g i c a l n i t r o -g e n r e m o v a l i n w a s t e w a t e r t r e a t m e n t ,a n d p l a y s a s i g n i f i c a n t r o l e o n b i o l o g i c a l n i t r o g e n c y c l i n g i n t h e g l o b a l o c e a n s .I t g e t s p a r t i c u l a r a t t e n t i o n d u e t o i t s u n i q u e f e a t u r e s ,e .g .,w i t h n o a d d i t i o n a l o r g a n i c c o m p o u n d ,w i t h o u t c o n s u m i n g o x y g e n ,a n d w i t h o u t p r o d u c i n g s e c o n d a r y p o l l u t i o n ,i n t h e p r o c e s s o f r e a c t i o n .T h e r e i s a c o m m o n v i e wo n t h e m e c h a n i s mo f A n a m m o x ,i .e .,t h e c o n v e r -s i o n o f a m m o n i a a n d n i t r i t e i n t o n i t r o g e n g a s w a s d u e t o t h e f u n c t i o n o f A n a m m o x b a c t e r i a .B y t h e m e t h o d o f p h y l o g e n e t i c a n a l y s i s o f 16S r R N Ag e n e ,i t w a s d e m o n s t r a t e d t h a t t h e A n a m m o x b a c t e r i a b e l o n g t o t h e d e e p b r a n c h e s o f p l a n c t o m y c e t e .H o w e v e r ,t h e A n a m m o x b a c t e r i a c a n n o t b e f o r m a l l y n a m e d ,b e c a u s e t h e y c a n n o t b e i s o l a t e d a n d p u r i f i e d f r o mt h e a c t i v e s l u d g e b y n o w .I t i s h a r d t o a c h i e v e a c o m m o n v i e wo n t h e m i c r o -e c o s y s t e ma n d t h e p h y s i o l o g y a n d b i o c h e m i s t r y o f t h e b a c t e r i a .I n t h i s p a p e r ,t h e r e s e a r c hp r o g r e s s o n t h e f u n c t i o n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s p e c i e s ,a n d p h y s i o l o g i c a l a n d b i o c h e m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A n a m m o x b a c t e r i a w e r e s u m m a r i z e d ,a n di t w a s p o i n t e d o u t t h a t i s o l a t i o n a n d p u r i f i c a t i o n ,b i o l o g i c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 m i c r o -h a b i t a t s a r e t h e f u -t u r e r e s e a r c h d i r e c t i o n s o f t h e A n a m m o x b a c t e r i a .K e y w o r d s :a n a e r o b i ca m m o n i u m -o x i d a t i o nb a c t e r i a ;b i o l o g i c a l n i t r o g e nr e m o v a l ;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 ,b i o l o g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377013)、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2006B 36703002)和华南理工大学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50760)资助。

厌氧氨氧化菌PPT

厌氧氨氧化菌PPT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发现与历史
发现
厌氧氨氧化菌的发现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荷兰科学家在污水处理厂的厌氧沉淀池中发现了这 种微生物。
历史
自发现以来,厌氧氨氧化菌成为了研究热点,其研究涉及生物反应机制、生态学和污水处理等方面。
生态与环境分布
生态
厌氧氨氧化菌在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中 广泛存在,特别是在缺氧或低氧的生 态系统如河流、湖泊和海洋等中占据 重要地位。
水、食品加工废水等高氨氮废水,降低废水对环境的污染。
研究成果转化案例
总结词
将厌氧氨氧化菌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技术和产品 ,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详细描述
基于厌氧氨氧化菌的研究成果,开发高效、环保的生物 脱氮技术和设备。例如,利用厌氧氨氧化菌的特性,开 发出新型生物反应器,提高脱氮效率和稳定性。此外, 将厌氧氨氧化菌应用于环保产业、农业等领域,推动相 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通过技术转让、合作开发 等方式,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 和社会进步。
厌氧氨氧化菌
目录
• 厌氧氨氧化菌简介 • 厌氧氨氧化菌的生物特性 • 厌氧氨氧化菌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 厌氧氨氧化菌的研究进展与挑战 • 厌氧氨氧化菌的实际案例
01 厌氧氨氧化菌简介
定义与特性
定义
厌氧氨氧化菌是一种自养型微生物, 能够利用亚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将 氨氧化为氮气。
特性
厌氧氨氧化菌具有专性厌氧的特性, 对氧气敏感,只有在低氧或无氧环境 中才能正常生长。
03
在高氨废水处理中,需根据废 水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预处 理和后处理工艺,以确保处理 效果和达标排放。
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红菌-一种最可持续的污水脱氮途径

红菌-一种最可持续的污水脱氮途径

占细胞总体积的30%以上的厌氧氨氧化体是厌氧氨氧化菌中最为重要的也是最独特的细胞器,目前被假定为内共生起源的细胞能量产生体,这也是第一个从原核细胞中发现的独立产能细胞器,类似于真核细胞中线粒体的功能。厌氧氨氧化菌在缺氧条件下,无需有机物参与,可以直接将氨氮和亚硝态氮氧化成氮气,较之传统硝化反硝化反应较繁琐的电子传递过程, 大大降低了能耗,是最经济的生物脱氮途径,脱氮成本仅为传统的十分之一,无疑成为污水脱氮处理的一个极富吸引力的方向。
目前,在全球也仅10余座大型厌氧氨氧化废水处理厂。2002年,历经三年半的调试,荷兰鹿特丹建成的世界上第一座生产性质的,完全厌氧氨氧化污水处理反应器才最终达到稳定运行状态。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启动过程实质是其内微生物活化和增殖的过程,由于厌氧氨氧化菌11天才能完成一个倍增,污泥产率系数较低,活性又易受到氧的抑制,启动时间通常要半年。之前世界上已建立大型厌氧氨氧化废水处理工程10余座,荷兰、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瑞士、英国都有,国内也有几家,历经7年化蛹成蝶的北京高碑店厌氧氨氧化污水处理厂算是国内目前比较大规模的。
尽管厌氧氨氧化污水脱氮处理技术有卓越的优势,但作为生物处理,必然具有一般生物的局限性,比如抗冲击能力差,受环境影响大,对废水的有机物含量配比要求比较苛刻等。复合工程菌的开发与利用以及组合工艺的研究将成为厌氧氨氧化污水处理工艺未来的发展方向,细菌和微藻的协同作用也是一个热点。
20世纪,全球人口增两倍,人类用水则激增五倍,约12亿人用水短缺,水资源短缺尤其是水质性缺水成了世界共同面对的资源危机,生活、工业、农业污水是污水主要来源,污水处理顺理成章成为新兴朝阳产业。污水生物处理的实质就是通过微生物的新陈代谢活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从而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污水处理在水质改善的同时,还要求所采用技术低能耗、少资源损耗,厌氧氨氧化与亚硝化工艺相结合的氮的完全自养转换方式是一种最可持续的污水脱氮途径。厌氧氨氧化菌就是这神奇途径的这是为什么呢? 厌氧氨氧化菌呈球形、卵形,直径约0.8-1.1μm,在自然界以及废水生物处理系统中, 厌氧氨氧化菌丰度很低,几乎检测不到其活性,当其在生物膜上有低活性的时候,污泥就不是通常的黑色了,呈现为灰色,驯化一段时间后,随着菌数增加,污泥颜色转变为红棕色,由于厌氧氨氧化菌含有丰富的细胞色素, 当其成为优势菌群时,成熟的厌氧氨氧化污泥呈现美丽的深红色, 污泥颜色的变化也可用作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启动进程的指示。由于这与众不同的红色,污水处理厂的工人们就俗称其为红菌。

厌氧氨氧化菌富集注意事项

厌氧氨氧化菌富集注意事项

厌氧氨氧化菌富集注意事项
厌氧氨氧化菌富集是一项重要的微生物实验技术,用于富集和研究在缺氧条件下进行氨氧化代谢的微生物群。

在进行厌氧氨氧化菌富集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实验条件控制,在进行厌氧氨氧化菌富集实验时,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确保实验过程中的缺氧环境得以维持。

这包括使用密封的实验容器、采用适当的气体替换技术等手段,以确保实验过程中氧气浓度的降低。

2. 选择合适的培养基,针对厌氧氨氧化菌的富集,需要选择适合其生长和代谢的培养基。

常用的培养基包括KCl-缓冲液、含有氨氮和微量元素的培养基等,这些培养基能够提供厌氧氨氧化菌所需的营养物质。

3. 适当的温度和pH条件,在进行厌氧氨氧化菌富集实验时,需要根据目标菌株的生长特性,选择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

通常情况下,厌氧氨氧化菌的生长温度较低,一般在20-30摄氏度之间,而pH值在7左右较为适宜。

4. 防止氧气污染,在进行厌氧氨氧化菌富集实验时,需要严格防止氧气的污染。

这包括在实验过程中避免空气的进入,使用预先处理好的实验器皿和培养基等手段,以确保实验过程中的缺氧条件得以维持。

5. 实验操作注意,在进行厌氧氨氧化菌富集实验时,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避免实验中的交叉污染和误操作。

这包括操作过程中的无菌操作、实验器皿的严格清洁消毒等。

综上所述,进行厌氧氨氧化菌富集实验需要在实验条件控制、培养基选择、温度和pH条件、氧气污染防控以及实验操作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严格控制,以确保实验能够顺利进行并获得可靠的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菌与厌氧氨氧化菌
摘要:
红菌为野生珍贵的食用真菌。

食用能增强人体免疫力,有补血养元、抗肿瘤之神功。

但红菌的菌丝不能分离,故至今无法进行人工栽培,日见珍贵。

而平日人们俗称的“红菌”,其实是厌氧氨氧化菌,成熟的厌氧氨氧化污泥呈现美丽的深红色,所以俗称红菌。

厌氧氨氧化菌是一类细菌。

它们对全球氮循环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污水处理中重要的细菌。

关键词:
红菌厌氧氨氧化菌微生物污水处理
引言:
近年来,有关厌氧氨氧化过程这一特殊的生化机制以及微生物类群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尤其是这类微生物的生态环境可能比人们预想的范围更加广泛。

对于这类菌的深入认识将大大促进它们在污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

而厌氧氨氧化菌的俗称“红菌”也是一种极其珍贵的食用真菌,其独特疗效使其日渐珍贵。

一、红菌
1、红菌简介
红菌(属名Rhodobium),又名正红菇、真红菇,长于原始森林中的一种珍稀野生食用菌,其生长条件十分讲究,只有在气温高,雨水多的夏秋季节原始森林中才有生长红菌的可能,除此以外的其它山地便无法长出。

主要产在广西省容县浪水乡、藤县一带,尤其在浪水乡、象棋等红菌特别出名。

2、野生红菌成分
红菌含高蛋白及丰富的维生素B、D、E,碳水化合物,氨基酸,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铁、锌、硒、锰等)等,红菌的菌丝不能分离,故至今无法进行人工栽培,日见珍贵。

红菌身含有5种多糖、16种氨基酸和28种脂肪酸。

多糖含量约为2.47%,其中单糖和寡糖占总糖的33.9%,氨基酸含量14.7%,其中人体必需、半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含量的54.4%。

3、红菌个体形态特征
红菌菌盖呈扁半球形,中部下凹,深菜红色、紫红色,菌肉白色,汤色粉红。

生长环境无污染,夏秋人工采摘、晒干,数量稀少。

4、野生红菌功能
红菌为野生珍贵的食用真菌,它具有安神补血,特别适合产妇及贫血者食用,其味较之
任何菇类无法伦比的鲜甜可口,食用能增强人体免疫力,有补血养元、抗肿瘤之神功。

味甘、性微湿,补血活血通经。

有补血健体,祛湿防癌、抗血脂、防心脏病和软化脑脉、降低血压、减少胆固醇,治疗腰腿酸痛、手足麻木、筋骨不适、四肢抽搐、清凉解毒及治疗贫血、水肿、营养不良和产妇出血过多等疾病,还具有增加机体免疫力和抗癌等作用,经常食用,可使人皮肤细润,对防治产妇贫血有独到的效果,是具有特殊食疗价值的纯天然绿色食品。

二、红菌与厌氧氨氧化菌
在有些新闻报道中称厌氧氨氧化菌叫红菌,这是为什么呢?
由于厌氧氨氧化菌含有丰富的细胞色素, 当其成为优势菌群时,成熟的厌氧氨氧化污泥呈现美丽的深红色,由于这与众不同的红色,污水处理厂的工人们就俗称其为红菌。

三、厌氧氨氧化菌
1、厌氧氨氧化菌分类与简介
厌氧氨氧化菌(anaerobic ammonium oxidation, Anammox)是一类细菌,属于浮霉菌门,包括(Candidatus Brocadia)、(Candidatus Kuenenia)和(Candidatus
Scalindua)(“Anammoxoglobus)属。

至今未能成功分离得到纯菌株,因此尚未获得正式命名和分类。

厌氧氨氧化菌是革兰氏阴性菌。

“红菌”是业内对厌氧氨氧化菌的俗称。

它们对全球氮循环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污水处理中重要的细菌。

2、厌氧氨氧化菌特性
在厌氧氨氧化过程中,羟胺和肼作为代谢过程的中间体。

和其它浮霉菌门细菌一样,厌氧氨氧化菌也具有细胞内膜结构,其中进行氨厌氧氧化的囊称作厌氧氨氧化体(anammoxoxome),小分子且有毒的肼在此内生成。

厌氧氨氧化体的膜脂具有特殊的梯烷(ladderane)结构,可阻止肼外泄,从而充分利用化学能,且避免毒害。

3、个体形态特征
厌氧氨氧化菌形态多样,呈球形、卵形等,直径0.8-1.1μm。

细胞外无荚膜。

细胞壁表面有火山口状结构,少数有菌毛。

.细胞内分隔成3部分:厌氧氨氧化体(anammoxosome)、核糖细胞质(riboplasm )及外室细胞质(paryphoplasm ) 。

核糖细胞质中含有核糖体和拟核,大部分DNA存在于此。

厌氧氨氧化体是厌氧氨氧化菌所特有的结构,占细胞体积的50%-80%,厌氧氨氧化反应在其内进行。

厌氧氨氧化体由双层膜包围,该膜深深陷入厌氧氨氧化体内部。

4、细胞壁和细胞膜化学组分特征
厌氧氨氧化菌的细胞壁主要由蛋白质组成,不含肽聚糖。

细胞膜中含有特殊的阶梯烷膜脂,由多个环丁烷组合而成,形状类似阶梯。

在各种厌氧氨氧化菌中,阶梯烷膜脂的含量基本相似。

疏水的阶梯烷膜脂与亲水的胆碱磷酸、乙醇胺磷酸或甘油磷酸结合形成磷脂,构成细胞膜的骨架。

细胞膜中的非阶梯烷膜脂由直链脂肪酸、支链脂肪酸、单饱和脂肪酸和三萜
系化合物组成。

5、生理生化特征
厌氧氨氧化菌为化能自养型细菌,以二氧化碳作为唯一碳源,通过将亚硝酸氧化成硝酸来获得能量,并通过乙酰-CoA途径同化二氧化碳。

虽然有的厌氧氨氧化菌能够转化丙酸、乙酸等有机物质,但它们不能将其用作碳源。

厌氧氨氧化菌对氧敏感。

6、厌氧氨氧化菌的应用——污水生物处理
6.1微生物污水处理
20世纪,全球人口增两倍,约12亿人用水短缺,水资源短缺尤其是水质性缺水成了世界共同面对的资源危机,污水处理顺理成章成为新兴朝阳产业。

污水处理在水质改善的同时,还要求所采用技术低能耗、少资源损耗,厌氧氨氧化与亚硝化工艺相结合的氮的完全自养转换方式是一种最可持续的污水脱氮途径。

厌氧氨氧化菌就是这神奇途径的承载者。

6.2厌氧氨氧化废水处理现状
目前,在全球也仅10余座大型厌氧氨氧化废水处理厂。

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启动过程实质是其内微生物活化和增殖的过程,由于厌氧氨氧化菌11天才能完成一个倍增,污泥产率系数较低,活性又易受到氧的抑制,启动时间通常要半年。

之前世界上已建立大型厌氧氨氧化废水处理工程10余座,国内也有几家,历经7年化蛹成蝶的北京高碑店厌氧氨氧化污水处理厂算是国内目前比较大规模的。

6.3厌氧氨氧化污水处理的限制与发展
尽管厌氧氨氧化污水脱氮处理技术有卓越的优势,但作为生物处理,必然具有一般生物的局限性,比如抗冲击能力差,受环境影响大,对废水的有机物含量配比要求比较苛刻等。

复合工程菌的开发与利用以及组合工艺的研究将成为厌氧氨氧化污水处理工艺未来的发展方向,细菌和微藻的协同作用也是一个热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