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尘防治

合集下载

矿尘防治与事故处理

矿尘防治与事故处理

矿尘防治与事故处理一、矿尘的基本概念1.什么是矿尘矿井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微小煤岩颗粒, 都叫做矿尘。

矿尘分煤尘和岩尘两种。

煤尘中主要含固定碳、可燃物;而岩尘中不含固定碳和可燃物, 有些岩尘中含二氧化硅(SiO2), 当含水量游离的SiO2含量超过10%时称为矿尘。

矿尘的颗粒很小, 它的直径常用微米来表示:1微米=1/1000毫米=一根头发丝直径的1/0~1/80煤粒粒径如大于1毫米一般不能参与爆炸, 因此, 粒径在1毫米以下的煤粒叫煤尘;岩粒粒径如大于5微米尘粒就很难进入人体肺内, 因此粒径在5微米以下的岩粒叫岩尘。

2.矿尘的存在状态按照粉尘的可见程度和沉降状态, 可把粉尘分为三类:一是粒度大于10微米的粉尘, 在强光下肉眼可以看风, 在静止的空气中会快速沉降;二是粒度在~10微米的粉尘, 在静止的空气中能等速政党沉;三是粒度小于微米的粉尘, 在空气中不会沉降而长期悬浮, 把浮游于空气中的矿尘, 简称为浮尘。

因自重而沉积下来的矿尘, 简称为积尘。

但是浮尘和落尘的存在状态也不是绝对不变的, 浮尘受自重作用可以逐渐沉降下来变成落尘;而落尘受到外界的动力, 又可再次飞扬成为浮尘, 因此, 浮尘在空气中飞扬的时间受粒度、比重、风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二、矿尘的产生及影响因素1.凡在生产过程中因破碎或震动煤岩所生产的矿尘叫次生矿尘[采煤、放顶、打眼、爆破、装煤(碳)等工序生成的矿尘最多)。

2.把煤岩层受地质构造运动或受支承压力作用而产生的矿尘叫做原生矿尘。

(在断层、褶曲等地质破坏带或煤层的节理发育、结构疏松、煤层干燥等情况, 原生矿尘量就大)在矿井粉尘中, 大部分矿尘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 而原生矿尘是次要的。

矿尘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1.自然条件(1)地质构造情况: 地质构造复杂、断层褶曲发育, 受地质构造运动破坏强烈地区, 开采时矿尘产生量较大, 反之则较小。

(2)煤层的赋存条件:在同样技术条件下, 开采薄煤层比开采原煤层矿尘产生量要大, 因为在同样的钻眼爆破、装载运输条件下薄煤层工作空间较小, 开采缓倾斜煤层比开采急倾斜煤层矿尘产生量小。

矿尘防治

矿尘防治

4.注水参数 1)注水压力 注水压力的高低取决于煤层透水性的强弱和钻孔的注 水速度。通常,透水性强的煤层采用低压(小于3MPa)注 水,透水性较弱的煤层采用中压(3~10MPa)注水,必要 时可采用高压注水(大于10MPa)。 国内外经验表明,低压或中压长时间注水效果好。在 我国,静压注水大多属于低压,动压注水中压居多。 2)注水速度(注水流量) 注水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的注水量。 一般来说,小流量注水对煤层湿润效果最好,只要时 间允许,就应采用小流量注水。 静压注水速度一般为0.001~0.027m3/(h· m),动压注 水速度为0.002~0.24m3/(h· m)。
3)注水量 注水量是影响煤体湿润程度和降尘效果的主要因素。 一般来说,中厚煤层的吨煤注水量为0.015~0.03m3/t; 厚煤层为0.025~0.04m3/t。 4)注水时间 在实际注水中,常把在预定的湿润范围内的煤壁出现 均匀“出汗”(渗出水珠)的现象,作为判断煤体是否全面 湿润的辅助方法。
(二)防止煤尘引燃的措施 防止煤尘引燃的措施与防止瓦斯引燃的措施大致相 同,可参看第二章瓦斯爆炸及其预防一节。同时特别要 注意的是,瓦斯爆炸往往会引起煤尘爆炸。此外,煤尘 在特别干燥的条件下可产生静电,放电时产生的火花也 能自身引爆。
二、煤尘爆炸的条件 煤尘爆炸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煤尘本身具有爆炸 性;煤尘必须悬浮于空气中,并达到一定的浓度;存在能 引燃煤尘爆炸的高温热源。 (一)煤尘的爆炸性。 煤尘具有爆炸性是煤尘爆炸的必要条件。煤尘爆炸的 危险性必须经过试验确定。 (二)悬浮煤尘的浓度。 一般说来,煤尘爆炸的下限浓度为30~50g/m3,上限 浓度为1000~2000g/m3。其中爆炸力最强的浓度范围为 300~500g/m3。 (三)引燃煤尘爆炸的高温热源。 一般为700~800℃,煤尘爆炸的最小点火能为4.5~ 40mJ。几乎一切火源均可达到,如爆破火焰、电气火花、 机械摩擦火花、瓦斯燃烧或爆炸、井下火灾等。

煤矿矿尘防治

煤矿矿尘防治
随着矿山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矿尘 对设备性能及其使用寿命的影响将会越来越突出,应引起 高度的重视。
4、降低工作场所能见度,增加工伤事故的发生。
在某些综采工作面割煤时,工作面煤尘浓度高达 4000~8000mg/m3,有的甚至更高,这种情况下, 工作面能见度极低,往往会导致误操作,造成人员的意外 伤亡。
滴的动能等方法进行湿式除尘。
粉尘的吸湿能力
➢ 由于不同粉尘对同一液体的亲、憎程度是不同的, 可用湿润角和吸湿速度表示其吸湿能力:
(1)湿润角
湿润角越大, 粉尘的吸湿能 力越强
2-2
粉尘的吸湿能力
(2)吸湿速度:通常取粉尘的吸湿时间为20min,测出此时的 吸湿高度L20(mm),则吸湿速度为:
5、矿尘的比表面积
➢ 从工业卫生角度来说,各种粉尘对人体都是有害的, 粉尘的化学组成及其在空气中的浓度,直接决定对人体的 危害程度,粉尘中含游离二氧化硅的量越高,危害越严重 。
➢ 二氧化硅是地壳上最常见的氧化物,是许多种岩石和 矿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两种存在状态,一种是结合状 态的二氧化硅,即硅酸盐矿物,如长石 (K2O·Al203·6Si02);石棉(CaO·3MgO·4SiO 2); 高 岭土(Al203·2SiO2·2H2O),滑石(3Mg0·4SiO2·H20) 等等。
表2-1常规浮尘的粒度范围
悬浮颗粒类型
大小范围 (10-6 m)
下限
上限
呼吸性粉尘 煤尘及其他岩尘
正常空气灰尘 柴油烟气 病毒 细菌 烟草烟气
引起过敏的花粉 尘雾 薄雾 细雨
0.1 0.001 0.05 0.003 0.15 0.01 18
5 50 100
5 100 20
1 0.05

矿尘的防治技术

矿尘的防治技术

矿尘的防治技术矿尘是指在矿山开采、运输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灰尘颗粒物。

这些颗粒物包括细小的颗粒物、气溶胶、颗粒物,以及氧化物、硫化物和烟囱气体等促进空气污染的物质。

矿尘会对环境和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潜在的威胁。

因此,在矿山的开采、生产和运输过程中,有必要采取高效的矿尘防治技术,以减少或消除对环境和人的伤害。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矿尘防治技术,包括物理、化学和技术防治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矿尘产生的数量和影响,并有助于提高工作场所的清洁程度和空气质量。

一、物理防治技术物理防治技术是指通过物理方法减少矿尘的产生和扩散。

在矿山环境中,物理防治技术包括以下方法:(1)覆盖:覆盖是一种常用的矿尘防治技术,可将周围的表面覆盖在工作地点上,遮光遮尘、防止矿尘直接扩散。

例如,可使用帆布、塑料薄膜、砂袋等材料进行覆盖。

(2)喷淋:喷淋技术是喷水或其他液体来清洗矿山表面,确保表面湿润,防止矿尘扩散的工艺。

这个方法在矿山中较为常用,可以使用水泵或自动雾化喷淋设备进行。

(3)吸尘器:使用吸尘器设备可以将表面的矿尘收集起来,减少矿尘扩散的影响。

二、化学防治技术化学防治技术是通过化学方法减少矿尘的扩散。

在矿山环境中,化学防治技术包括以下方法:(1)湿式除尘:湿式除尘是一种将水喷洒到矿尘中,以减少空气中矿尘颗粒的数量的方法。

喷水将矿尘吸附到水中,随后散发空气过滤器至空气中的方法来去除余留的矿尘。

(2)添加化学物质:添加一定的化学物品来固定矿尘颗粒。

化学物品可与矿尘颗粒结合,形成一种固体防护层,防止空气中的矿尘扩散。

三、技术防治技术技术防治技术是通过技术方法减少矿尘的产生。

在矿山环境中,技术防治技术包括以下方法:(1)静电筛分:静电筛分是用静电力原理将空气中的矿尘吸附到静电场中,再通过筛分方法分离固体颗粒。

静电筛分的特点是,可以将矿尘颗粒施加在特定的电场中,有效减少矿尘颗粒的数量和大小。

(2)气体脱硫:含硫矿床在采矿时容易释放较多的气体。

矿尘防治(1)

矿尘防治(1)

●掘进工作面产尘源
主要产尘工序有:机械破岩(煤)、装岩、
放炮、煤矸运输转载、锚喷等。
●其他产尘源:煤炭装卸点、巷道维修的锚喷
现场等。
矿尘防治(1)
三、粉尘的基本性质
●密度:单位体积粉尘的质量 ●比表面积:单位质量粉尘的总表面积 ●凝聚:尘粒间互相结合成一个新的大尘粒的现象。 ●附着:尘粒和其他物体结合的现象 ●湿润度:不同性质的粉尘对同一性质的液体的亲和程度。 ●自燃和爆炸性:粉尘自燃是由于粉尘氧化产生的热量不能及
▲形成“粘焦”:气煤、肥煤、焦煤等粘结 性煤尘,一旦发生爆炸,一部分煤尘会被焦化、 粘结在一起,沉积于支架或向道壁上,形成煤尘 爆炸特有的产物-粘焦。不同程度的煤尘爆炸形 成粘焦形状不一样。如下图所示:
弱爆炸
中等强度爆炸
矿尘强防治爆(1炸)
——弱爆炸:粘焦粘附在支柱两侧,迎风
侧(迎向爆源方向)较密,且多呈椭圆形。
挥发份:可燃挥发分越高,爆炸性越强 水分:水分能降低煤尘爆炸性,降低飞扬能力 灰分:吸收热量,阻挡热辐射,破坏链反应,降低 爆炸性。但挥发分大于15%的煤尘,灰分影响不大 含硫量:硫分越高,爆炸性越强。 粒度:粒度越小,爆炸性越强。粒度在(30-75μm ) 的煤尘爆炸性最强。
瓦斯含量:瓦斯存在时,煤尘爆炸下限会降低,爆 炸的浓度范围扩大 氧浓度:较高时,点燃煤尘的温度降低,爆炸的压 力升高。当氧气的浓度低于18%时,煤尘失去爆炸 性 点燃源特性:温度、能量越矿高尘,防治越(1) 容易点燃煤尘。 其它:爆炸空间形状和容积大小、有无障碍物和拐 弯、煤尘的飞扬性、风流流速等都能影响煤尘的爆 炸性
●煤尘爆炸的危害及特征
煤尘爆炸的危害性表现为对人员的伤害和设 备的破坏两方面。其特征概括为五个方面:

矿尘防治

矿尘防治

第二章 煤矿防尘技术措施
一、防尘技术分类 煤矿防尘技术大体上可分为排尘、减尘、降 煤矿防尘技术大体上可分为排尘、减尘、 除尘和个体防护五类。 尘、除尘和个体防护五类。 二、通风防尘技术 通风排尘的风速和风量: 通风排尘的风速和风量: 规程》规定: 《规程》规定:掘进中的岩巷最低风速不得 低于0.15m/s,煤巷和半煤岩巷不得低于 低于 , 0.25m/s。 。
4、按存在状态分:浮尘、落尘(浮尘和落尘在不 、按存在状态分:浮尘、落尘(浮尘和落尘在不 同风流环境下可以相互转化) 5、 按粒径组成范围分:全尘、呼吸性粉尘、总 尘 6、按有无爆炸性分:爆炸性煤尘、非爆炸性煤尘、 惰性粉尘
二、粉尘的计量
粉尘的计量指标有粉尘浓度、产生强度、粉尘沉 积量、粉尘分散度、粉尘二氧化硅含量五个指标。 其中前三个指标是最为常用。
五、除尘器除尘技术
一、除尘器及其分类 除尘器是指把气流或空气中含有的固体粒子 分离并捕集起来的装置,又称集尘器或捕尘器。 根据是否利用水或其他液体,除尘器可分为: 干式和湿式两大类。 二、湿式除尘器 1、湿式过滤除尘器 2、湿式旋流除尘风机 3、旋流粉尘净化器 4、SCF系列湿式除尘机
六、个体防护措施
一般说来,掘进工作面的最优风速为 一般说来, 0.4m/s~0.7m/s,机械化采煤工作面的风速为 , 1.5m/s~2.5m/s。 。 规程》规定: 《规程》规定:采掘工作面的最高容许风 速为4m/s 。 速为
三、降尘技术
一、水幕净化风流 水幕是在敷设于巷道顶部或两帮的水管上 间隔地安上数个(3~5个)喷雾器喷雾形成的。
四、粉尘的分散度:1 四、粉尘的分散度:1)计数分散度; 2)质量分散度 我国工矿企业将粉尘粒级分为四级: <2um ; 2um~5um(<5um的呼吸性粉尘占90%以 2um~5um(<5um的呼吸性粉尘占90%以 上) ; 5um~10um ; >10um 五、粉尘的湿润性 六、粉尘的荷电性:煤尘的荷电符号主要取决于 六、粉尘的荷电性: 煤的变质程度、灰分、组分和破碎方式。由于 粉尘具有带电性,带电的尘粒也较容易沉积在 人体的支气管和肺泡内,从而增加了对人体的 危害性

矿山地下开采中的矿尘危害与防治范文

矿山地下开采中的矿尘危害与防治范文

矿山地下开采中的矿尘危害与防治范文矿山地下开采是一项重要的工程活动,但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矿尘,给人们的健康和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

因此,矿尘的危害与防治成为了矿山地下开采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本文将从矿尘危害的来源、矿尘危害的影响以及矿尘防治的措施三个方面进行详细探讨,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一、矿尘危害的来源1.地下开采过程中的机械碎石、运输和装卸作业产生的矿尘。

地下开采过程中,机械设备不断运行,采矿工人不断作业,机械碎石、挖掘土石以及运输和装卸作业都会产生大量的矿尘。

这些矿尘含有较多的矿物质和重金属,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潜在的危害。

2.地下开采过程中的气动力破碎和矿体爆破产生的矿尘。

地下开采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提高采矿效率,常常会采用气动力破碎和矿体爆破的方式进行矿石碎石。

这些方式都会产生大量的矿尘,由于矿石中的矿物质和重金属含量较高,这些矿尘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更加显著。

3.地下开采过程中采矿工可能会因为不注意个人防护而带出矿尘。

地下开采过程中,采矿工往往会接触到大量的矿尘。

如果他们没有注意个人防护,可能会将矿尘粘附在身体上,从而带出矿井,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二、矿尘危害的影响1.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矿尘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和重金属,例如铅、锌、铬等。

这些物质进入人体后,会对人体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等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甚至会诱发肺癌、结核病等严重疾病。

2.对环境的污染矿尘中的矿物质和重金属含量较高,进入土壤和水体后,会对其造成污染,破坏生态环境的平衡。

同时,矿尘也会通过空气传播,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

三、矿尘防治的措施1.加强采掘工艺的改进和矿石处理技术。

在矿山地下开采过程中,可以优化采矿工艺,减少气动力破碎和矿体爆破的使用,采取更加环保的采矿方式。

同时,还可以改进矿石处理技术,减少矿石碎石过程中产生的矿尘。

2.采取有效的防尘措施。

在地下开采过程中,可以采取有效的防尘措施,例如加装除尘装置、喷洒湿化剂等。

矿尘防治

矿尘防治

第三章矿尘防治矿尘是悬浮在矿井空气中的固体矿物微粒,对矿井的安全生产有着严重的影响。

世界各国在煤矿开采历史上所受到的煤尘危害是惨痛的。

本章在介绍矿尘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重点介绍矿尘治理的基本技术、防治煤尘爆炸的技术和煤尘爆炸事故的处理方法。

第一节基本概念和理论概述矿尘是指在矿山生产和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煤、岩微粒的总称。

在某些综采工作面割煤时,工作面煤尘浓度高达4000~8000 mg/m3,有的甚至更高。

一、矿尘分类1.按矿尘的存在状态划分(1)浮游矿尘。

悬浮于矿内空气中的矿尘,简称浮尘。

(2)沉积矿尘。

从矿内空气中沉降下来的矿尘,简称落尘。

表2-1-1 落尘变成浮尘风流的变化与矿尘粒度的关系2.按矿尘的粒径组成范围划分(1)全尘(总矿尘)。

各种粒径的矿尘之和。

对于煤尘,常指粒径为1 mm 以下的尘粒。

(2)呼吸性矿尘。

主要指粒径在5μm 以下的微细尘粒,它能通过人体上呼吸道进入肺区,是导致尘肺病的病因,对人体危害甚大。

二、矿尘含量的计量指标1.矿尘浓度(1)质量法。

每立方米空气中所含浮尘的毫克数,单位为mg/m3。

(2)计数法。

每立方厘米空气中所含浮尘的颗粒数,单位为粒/cm3。

2.产尘强度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矿尘量。

常用相对产尘强度即每采掘1t 或1 m3矿岩所产生的矿尘量来表示,单位为mg/t或mg/m3。

3.矿尘沉积量指单位时间在巷道表面单位面积上所沉积的矿尘量,单位为g/m2·d 。

这一指标用来表示巷道中沉积矿尘的强度,是确定岩粉撒布周期的重要依据。

5.矿尘的分散度矿尘的分散度是指矿尘的整体组成中各种粒度的尘粒所占的百分比。

分散度有两种表示方法。

1)重量百分比。

用各种粒级尘粒的重量占总重量的百分数来表示,叫做重量分散度。

2)数量百分比。

用各种粒级尘粒的颗粒数占总颗粒数的百分数来表示,叫做数量分散度。

三、矿尘的特性(一)矿尘的悬浮性分散度高的尘粒可以较长时间在空气中悬浮,不易降落,这是微细矿尘的一种物理特性,叫悬浮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矿井的两翼,相邻 采区和相邻的煤层都必须 用岩粉棚隔开。岩粉受潮 不易飞扬时需更换,落入 的煤尘要经常检查和清除。
近年来利用水棚代替岩粉棚来 隔绝煤尘爆炸。水棚是由水槽、
水袋组成,与岩粉棚相似,爆 炸冲击波使水棚翻转或破碎,将 水于瞬间洒布在巷道空间,形成 一段水雾,阻止爆炸火焰的传播
在设施前方一定位置安设 传感器,感知爆炸的温度和压 力参数,将信号传至运算机构 并指令动作机构使隔爆设施动 作,将消焰剂喷出弥散于巷道 以隔绝火焰,常用的有自动水 幕等。
煤尘爆炸威力最强的 浓度范围是 300~500g/m3。
(3)有足够能量的引火源 温度700℃~800℃。
井下引爆煤尘的点火源主要 有放炮火焰、电气设备产生的 火花、架空线或电缆破坏时产 生的电弧、井下火灾、瓦斯爆 炸或燃烧及各种机械的强烈摩 擦等。
(4)有一定浓度的氧气 氧气浓度大于18%。
含有的灰分、含硫量以及 煤尘的粒度和含惰性粉尘 量等对煤尘的爆炸下限都 有影响。
煤尘的挥发分是衡量其有 无爆炸性和爆炸性强弱的 主要指标。煤的挥发分增 高,爆炸下限降煤中的有机物质受热分解 出一部分分子量较小的液态(此 时为蒸汽状态)和气态产物,这 些产物称为挥发物。挥发物占煤 样质量的百分数称为挥发分产率 或简称为挥发分。
2005年11月27日黑龙江七 台河东风煤矿煤尘爆炸死 亡171 人。井下死亡169 人,井口看皮带的2 名女 工被巨大的气流抛上了天 空。
江西修水县上衫乡近500名村民,因开采 金矿感染尘肺病,已有137人死亡。
一名尘肺病患者身体虚弱躺在床上。
全国每年新增尘肺病20 万人。 山西每年有3.6 万人患尘肺病。 尘肺病是指产煤过程中被矿工 吸入的煤尘,在肺内滞留引起 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导致胸 闷、呼吸困难等症状的职业病。
迄今为止,我国尚无 一种国药能清除肺内粉尘 或者解决肺组织纤维化问 题。目前最好的治疗办法 就是全身麻醉灌洗肺腔和 药物治疗相接合。
煤尘爆炸主要有两种形 式,即纯煤尘爆炸和有 瓦斯参与的煤尘爆炸。
煤尘爆炸产生的危害具有以下特 点:燃烧时间长,产生的能量大, 破坏和焚烧的程度严重;爆炸能 够连续发生,燃烧爆炸中含有大 量的CO,CO中毒是造成人员伤 亡的主要原因;在巷道壁面和支 架上产生粘块和破渣。
煤尘爆炸的危害 同瓦斯爆炸相似,有 害因素也是高温、冲 击波、有害气体。
(3)煤尘还具有可燃性和 爆炸性,遇到外界火源时, 很容易引起火灾和煤尘爆 炸事故,会给人民生命和 国家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一、矿尘的生成
在煤矿的生产过程 中,各个生产环节,如 开拓、掘进、采煤、运 输提升都可产生矿尘。
采掘工作面产生的矿尘 最多,约占全部矿尘的 80%,其次是各个运输 系统的转载点。
矿尘防治
矿尘:煤矿井下生产 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 矿物的微粒。一般指 煤尘和岩尘。
矿尘(粉尘)主要包括: 1、煤尘:粒径在1毫米以
下的煤粒。 2、岩尘:粒径在5微米以
下的岩粒。 3、水泥:粉尘。
矽尘:岩尘中如果含有 游离的二氧化硅的量超 过10%时称为矽尘。矽 肺病就是由矽尘引起的。
粉尘:煤尘、岩尘和其 他有毒有害粉尘的总称。 呼吸性粉尘:能被吸入 人体肺泡区的浮尘。
郭海良等9人生长在河北承德市蒙古族自 治县下属的偏远乡村中。迫于生计, 他们前往北京房山区史家营乡的煤矿 中打工,每天在煤尘中工作12个小时。 在被确诊患有尘肺病后,他们获得房 山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一次性伤 残补助。如今,这9人所获的一次性补 助基本用完,他们面临着难以维持医 疗和生活的窘境。
3、使用水炮泥 炮泥分粘土炮泥和水炮泥
两种,在封堵炮眼时不仅要用 粘土炮泥,而且要使用水炮泥。 水炮泥在爆炸后形成水雾起到 降尘、吸收有毒有害气体和消 焰降温等作用。
4、通风除尘
用通风方法即合理的 风速(1.5~2.0m/s)排除 空气中的煤尘,以保证作 业环境的清洁。
5、喷雾洒水 6、冲洗粉尘
鼻咽 喉
气管 支气管
细支气管
被毛细血管覆 盖的气泡群
肺 脏 纤 维 化
粉尘的危害: (1)污染劳动环境,降 低作业场所的能见度, 影响劳动效率和操作安 全。
(2)严重危害工人的 身体健康,吸入大量 粉尘后,轻者能引起 呼吸道炎症,重者可 导致尘肺病。
河北承德尘肺病患者在家中等死
3月25日,郭海良的爱人刘金荣,正在给郭海 良做晚饭。刘金荣对郭海良不离不弃,细 心地照顾着他的衣食起居。
(2)煤尘受热时,能 放出可燃性气体。这 些可燃气体遇到高温 时容易燃烧或爆炸。
粘焦:煤尘爆炸时,一部 分煤尘被焦化粘结在一 起,沉集于支架和巷道 壁上,形成煤尘爆炸所 特有的产物—煤焦。
2、煤尘爆炸的必要条件 (1)煤尘本身具有爆炸危险
性 (2)有一定浓度的浮尘 (3)有足够能量的引火源 (4)有一定浓度的氧气
矿尘的发生量与下列因素有关: (一)地质构造情况。在地质构
造复杂、断层褶皱发育,煤岩 层遭到严重破坏的地区,开采 时矿尘产生的就多。
(二)煤层的赋存条件。 煤层倾角大,矿尘产生 多,开采厚煤层矿尘产 生多。
(三)煤岩层的物理性质。 一般情况下,节理发育、 结构松散、水份低、煤岩 坚硬、脆性大的煤岩层, 矿尘的产生量多。
止煤尘沉积和飞扬。
防治煤尘的具体措施有: 1、煤层注水
在回采以前,通过钻孔将压 力水注入煤层中,增加煤体内部 的水分,从而可以预先湿润煤体, 减少开采时产生的浮尘,降尘率 可达60%~90%。
2、湿式打眼 在工作面使用电钻或风钻
打眼时,将压力水经过钻杆中 央的水孔送到炮眼底部,将煤 岩粉湿润后从炮眼中冲洗出来, 从而达到降尘的目的。
为了永远铭记这一血泪教 训,同煤集团从2004年12月投 资1175万元,建成了占地5463 平方米的五九纪念馆。纪念牌 的高度为13.45 m,是当年爆炸 的时间。
矿长殷国成也遇难了。每 年五月九日该矿的工人、领导 都来到纪念馆前祭奠,沉痛悼 念死难者,呼吁全社会认真汲 取当年的血泪教训,再不要让 类似的人间悲剧重演。
(1)煤尘本身具有爆炸危险性 可燃挥发分指数<10%基本属于
无爆炸危险性的煤尘;
可燃挥发分指数>10%属于有爆 炸危险性的煤尘。
除少数无烟煤外,其余各类煤尘 均属于爆炸性煤尘。
(2)有一定浓度的浮尘 煤尘的浓度用单位体积空气 中煤尘的质量来表示,g/m3。
煤尘爆炸: 下限为30~40g/m3, 上限为1000~2000g/m3。
(二)影响煤尘爆炸的因素 1、外部环境的影响
影响煤尘爆炸的外部条件 主要有空气中瓦斯的含量、氧 气的浓度、点燃源的特性、煤 尘飞扬的特性等。
空气中瓦斯浓度越高,煤尘 爆炸下限越低;点燃源的能 量越大,越容易点燃煤尘, 煤尘飞扬性越强越容易形成 爆炸的煤尘云,有利于引爆。
2、煤尘本身特性的影响 煤尘的挥发分、水分、
7、安装内外喷雾装置 采煤机、掘进机都
应安装有效的内外喷雾 装置,无喷雾装置的采 煤机、掘进机不得工作。
(二)防止煤尘引燃 防止明火、防止爆破 火焰、防止电火花、 防止其它火源。
(三)防止煤尘爆炸 扩大的措施
设置水棚、岩粉棚、 自动式隔爆设施。
将岩粉装在岩粉棚上,设 置于巷道之中。煤尘爆炸时, 冲击波吹翻岩粉棚,造成岩粉 飞扬,形成一段浓厚的岩粉云, 截住爆炸火焰,以防止爆炸 蔓延扩大的目的。
(四)采煤方法。放顶 煤、全部垮落法管理顶 板时矿尘产生最多。
(五)其它。如凿岩和采 煤机械的选用,合理风速 的选择,以及在矿井的其 它生产环节使用设备不同, 矿尘的生成量也不同。
二、煤尘爆炸
(一)煤尘爆炸的原因
(1)煤被破碎成粉尘状态时, 它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大为增加, 吸附氧气分子的能力加强,从 而加快了氧化过程。
浮尘:悬浮于空气中的矿尘称 浮尘,以浮游状态存在。
落尘:沉降于巷道顶底板、两 帮及设备表面的矿尘称 落尘。以沉积状态存在
有爆炸性的煤尘:经过煤 尘爆炸性鉴定,确定是悬 浮在空气中的煤尘云,在 一定浓度和有引爆热源的 条件下,本身能发生爆炸 的煤尘。
无爆炸性的煤尘:经过 煤尘爆炸性鉴定,确定 不能发生爆炸的煤尘。
煤尘中的水分则 有抑制煤尘爆炸的作 用。煤尘含有的硫越 高,其爆炸性越强。
当煤中灰分超过30%时,灰分 越高,发生燃烧和爆炸的可能 性越小,但煤尘中的天然灰分 一般都在20%以下,对煤尘爆 炸性不会有很大的影响。
煤尘的粒度越小,其 爆炸性越强。
三、预防煤尘爆炸的措施 (一)减少煤尘生成,防
煤尘爆炸事故案例
1960年5月9日13时45 分,原大同矿务局老白洞矿 发生煤尘爆炸事故,转瞬间,
684名矿工被毒气烈焰吞没,
形成全国迄今为止最为惨烈 的矿难。
事故发生后毛主席派60架 飞机,飞往老白洞矿,专列数 次运送救灾物质,一方有难八 方支援,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 及各种救援队伍纷纷赶到老白 洞矿进行抢险救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