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新闻传播史——德意志帝国的建立与报业发展
外国新闻传播史要点整理

人类新闻传播活动的起源和轨迹一、古代新闻传播发展的三个里程碑及其意义:(一)语言的产生是传播史上第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1、应付大自然的威胁能力增强和共同劳动2、人类思维能力加强3、加快了人们信息交流的传输和接收速度(二)文字的产生是传播史上第二个重要的里程碑。
1、标志人类传播原始时代的结束,文明时代的到来。
2、突破口头传播受时空限制的束缚3、促进人类的社会化进程(三)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是人类传播史的第三个重要的里程碑。
使得大量而迅速的复制信息成为可能,进而可以向广阔公众进行传播,这就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精神生活和文化发展。
新的思想、新的信息随着印刷时代的到来变成了统治者无法遏止的潮流。
二、古罗马时代的《每日纪闻》•公告式的,即原始形态的官方公报。
•公元前59年,尤里乌斯•凯撒当选为罗马执政官后,下令每日公布元老院及公民大会的议事记录。
用尖笔书写在罗马议事厅外一块涂有石膏的特制木板上。
当时的名称是“阿尔布”,后来人们称之为《每日纪闻》。
•创设目的:争取舆论的支持,扩大政治影响。
•意义:沟通了统治机构的内部联系,发挥了维护帝国统治的作用。
三、新闻信•是西方古代历史上流传最广的手写传播形式•官方的新闻信——传递政情军情的性质;私人的新闻信——记述重大事件和人物、生活、民俗等。
四、西方报刊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P6〕1、封建集权制下的“官报时期”2、新闻自由条件下的“党报时期”3、“商业报刊时期”〔又称自由报刊时期〕英国新闻传播史一、《牛津公报》•1665年11月16日创刊,是英国第一家真正的报纸。
•第一种单页纸式的,刊载新闻的,定期出版的印刷品。
•意义:为世界报纸奠定了标准的出版模式,也给当时的读者带来了新的视觉冲击。
二、《每日新闻》•是英国第一家日报,于1702年由马利特在伦敦创办。
•意义:新闻的连续发布,编辑部的组织和工作效率也都必须发生较大变化。
•第一个提出客观报道三、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P22〕•核心主张:阐述了出版自由思想,猛烈抨击了出版检查制度的弊端,强调人民的言论自由是与生俱来的权利。
外国新闻事业发展史

第一章新闻传播业的诞生与发展专门史:新闻理论新闻业务新闻史中国新闻史外国新闻史研究对象:外国新闻传播业(起源、发展)新闻传播业:人类进行的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的新闻传播活动。
有专门的机构、人员、技术设备新闻传播业分四个阶级:前、后资本主义新闻业、近代新闻(报业)传播业、现代新闻传播业——>报业、电子传媒、互联网。
传媒形态:官办传媒政党传媒私人传媒(商业传媒)公共传媒(经济来源于政府或非盈利性组织、机构)无产阶级政党传媒(1.苏联模式:政党全方位控制传媒;2.非苏联模式:政党领导传媒,重视传媒、经济、中国、前南斯拉夫)社会主义传媒资本主义传播:法、美、英(由下至上的改革)德、日、意(由上至下的改革)德国地方传播十分发达日本呈现雅俗共赏新闻传播业研究学习的几个层面:1)技术层面2)社会层面:社会背景与社会需求3)物质层面4)实践层面5)制度层面6)精神层面(思想)学习什么?1)立等可取知识2)历史品德3)历史见识(如何看待、如何评价人物)第一节向新闻传播业时期的新闻传播活动“岁月时钟”——由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施拉姆提出从人类产生到现在有一百万年1)9:33分语言产生(10万年前)进入口语传播2)11:35分文字产生3)11:57分印刷术产生(石棉印刷)4)23:59:14印刷术(1450年,金属活字印刷术——>与报业的产生和发展联系紧密)5)23:59:47广播、电视产生(视听媒介诞生、被用于娱乐、娱乐日趋重要)6)23:59:57电脑、互联网技术的诞生(人类传播史上的五次信息技术革命)一、语言产生之前的信息传播:类语言传播非语言传播、触觉、嗅觉、视觉二、语言产生之后的信息传播:口头传播非语言传播(结绳记事、实物表意)语言:交流工具、思维工具印欧语系是最广泛的语素、汉藏语系是使用人口最多的荷马史诗由行吟诗人传播、记录下来孔子游说古希腊的“雄辨术”古希腊与古波斯之间的马拉松战役,希腊胜利,其胜利消息由菲迪皮茨经过长途跋涉传回国家,后倒是而亡,为纪念他,有了马拉松比赛——>反映了口头传播的局限性:不能保存,稍纵即逝;空间限制)第二节新闻传播业的萌芽与过渡时期一、文字的产生语言、文字、印刷术是人类传播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文字的产生标志着我们进入了文明社会*会元前3500年左右,由是中海的腓尼基人创立了一种象形与拼音的混合文字*古代苏美尔文在公元前三千多年创造了一种圆通文字*古代埃及人在公元前三千多年创造了一种象形文字象形文字——>拼音文字*古中国文明得以流传的原因:1)最原有的并流至今的古文明2)中国文明是内陆文明,西方文明是一种海洋文明,内陆文明是稳定的,而海洋文明是变动的3)世界上存在多种文字体系:拉丁文字体系(英法)、汉文字体系(中)、阿拉伯文字体系、梵文字体系【壮族的文字属拉丁文字体系,汉语拼音属拉丁文字体系,维吾尔的文字恪地阿拉伯文字体系】书写材料:苏美尔写在黏土制成的泥板埃及人的莎草纸(广泛使用的书写工具)中国的兽骨、青铜器、竹——>后改进为羊皮纸、多用于一个人河流域——>公元105年,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开始用树皮、破布、纤维和渔网造纸——>在唐朝传入阿拉伯——>14世纪传入欧洲二、古罗马帝国的手书传播(一)古罗马时代的《每日纪闻》:公元前59年,由恺撒创立,在当时的名称是“阿尔布”,张帖于议事厅外与城内一些显著的地方,内容多是元老院的议事记录、官方通告还有其它一些政府希望人民知道的事情。
德国简史新闻史报业

德国新闻史笔记一、简单的德国史公元843-919年,路易之后的加洛林王朝919-1024年,萨克森王朝962年起获得“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的国号此后这个国号下德国经历三四个王朝的更迭,并不是一个实在的“国家”。
最后退位的皇帝来自哈布斯堡王朝。
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962-1806年),只是名义上的“国家”,由3000多个邦国组成(16世纪骑士起义失败后减少到300多个,拿破仑占领后减少到30多个),没有统一的军队、没有预算,皇帝由7个选帝侯国选举产生。
因而“德国”实际上是个极为松散的以语言和邦国间政治依附为纽带的“国家”。
1806-1871年,德意志联邦(一种松散的“国家”政体,只有象征政体的联邦议会,后期实际上被普鲁士王国掌握)联邦的主要两个邦国:1701-1871年,普鲁士王国1254-1918年,奥匈帝国,1866年退出德联邦1871-1918年,德意志帝国1919-1933年,德意志魏玛共和国1933-1945年,法西斯德国(所谓“第三帝国”)1946-1990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1990年-今,统一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二、德国新闻史的特点1,落后的政治体制、分散而发达的地方新闻传播。
现在德国的新闻业仍然呈现分散的特点。
2,普鲁士新闻政策的特点:专制政体与形式上的新闻自由相结合,造成畸形的新闻业发展:从1840年起,在经济上逐步放宽新闻出版的限制,非政治类新闻传播基本不加限制,但是对政治异见的报刊和报人迫害不断。
3,魏玛共和国时期开始真正自由的政党报刊时期,政党报刊蓬勃发展之时,突然被赤裸裸的法西斯专制替代。
4,1945年以后,德国的新闻业几乎完全被摧毁。
西德在战争的废墟上,依照西方民主体制重建新闻业。
东德则按照苏联模式重建新闻业。
1990年德国统一后,东德依西德模式重组新闻业。
三、简单的德国新闻史1,可提及的历史上的传媒1457年,世界上第一张印刷新闻纸1615年,世界上第一张“真正的”报纸1650年,世界上第一张日报以下是勉强可以提及的历史上有影响的报纸:1704年,普鲁士的民营报纸《福斯报》创刊1740年,普鲁士的民营报纸《施本纳报》创刊德意志联邦时期,最大的报纸《总汇报》(1798创办,巴伐利亚)《莱茵报》(1842-1843年)德国第一家民主主义报纸,马克思是后期的主编。
第十一组德意志封建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史

三、15、16世纪德国境内出现大批不 定期印刷新闻
· 1482年 奥格斯堡城发行的《土耳其侵犯欧洲新闻》
· 1508年 《巴西探险记》出版发行
· 1568—1604 以《德国特别新闻》和《巴比新闻》最为著名
四、定期性印刷新闻的出现
· 1609年,德国境内出现两种周报:沃尔芬比特尔的《通告—报 道或新闻报》以及斯特拉斯堡的《报道》 · 1615年,艾莫尔在法兰克福创办《法兰克福报》,因每期有数 条新闻,被视为世界第一家真正的报纸,艾莫尔也被视为德国报 纸之父。 · 1650年,里兹赫在莱比锡创办《新到新闻》,这是德国也是世 界上第一家日报 · 1660年,《莱比锡新闻》世界上最早的第二张日报。
德国,给人们留下了太多的难解之谜。
特殊的标本:奇特的历史反差
世界报业发源地与近代落后的传播业之间的反差
(1)世界近代传播事业的主要发源地之一,近代印刷术和定期性新闻刊 物最早在德意志出现 (2)1618—1648年德意志三十年战争之后,在长期封建专制的重压下, 德意志新闻事业衰落
资本主义新闻传播事业中的一般轨迹与德国新闻事业 无缘
富格尔家族
富格尔家族一译佛该尔家族,是15世纪到16世纪德意志著名的工 商业和银行业家族。早期主要经营纺织品,后因向中欧国家的君 主和诸侯出借巨额贷款而获得了许多矿山的开采权和货币铸造权, 16世纪初家族产业达到顶峰。富格尔家族的银行业取代了曾经辉 煌一时的美第奇家族的地位,在16世纪上半可说是基督世界最有 钱的家族。富格尔家族还从事对美洲的贸易,在秘鲁建立殖民区, 开采美洲的贵金属资源;并且贷款给帝王诸侯,赚取巨额的利息, 譬如最重要的债主——西班牙国王兼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 就为了在1519年被选帝侯选举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向富格尔商 借了巨额贷款,开始他长达37年的借贷生涯。富格尔家族因此从 查理五世手上,获得丰厚的利权与特许权,并把金融周转中心设 在南尼德兰的安特卫普(16世纪欧洲的贸易金融中心),把资金 投资在欧洲各地利润较高的事业。
德国的新闻传播事业

二、联邦德国的广播电视业 广播应为独立的事业,不受政府控制;广播应为公益 事业,不能依赖广告生存或受其危害。这就奠定了联 邦德国社会公营的广播电视体制的基础。 (一)公营的广播电视系统 1950.8各州广播电台联合起来成立了德国广播联盟 (ARD) 1967,联邦德国开始播出彩色电视节目。 政府对电视台的干预很少,节目内容和技术问题均由 专家负责。 社会公营广播电视系统在联邦德国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第二节 资产阶级革命中的报业
一、革命中的资产阶级报刊 《总汇报》——商业性报纸 《科伦日报》——仅次于《总汇报》大报 《莱茵报》——德国第一家具有广泛影响的资 产阶级反对派报纸,德国现代期刊的先声。直 到19世纪上半叶,德国仍然没有出现一份能够 影响全欧洲的大报。 《法兰克福报和商报》——商业性报纸,国内 有影响的大报。
第二节 资产阶级革命中的报业
《柏林日报》——1871由莫斯创办,德国第一 份廉价报纸。 《柏林地方通讯》——1883年,廉价报纸。 同英、美、法各国的廉价报纸相似,这类报纸 以社会新闻、娱乐材料和广告为主要内容,以 社会下层为发行对象。形式生动活泼,价格低 廉。 1890俾斯麦下台,“反社会党人法”被废除, 报业的主体是党报,其中德国社会民主党拥有 最多的报纸。与此同时,商业性的大众化报纸 也迅速崛起。
外国新闻传播史德国整理

第四节德国新闻传播史一、早期现代报刊1)1615年,艾莫尔创办《法兰克福新闻》(Frankfurter Jouranl,周报),被视为德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真正的报纸”2)1650年书商里兹在莱比锡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家日报《新到新闻》,是世界新闻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3)1682年,奥·门克在莱比锡创办了德国第一家科学杂志《学术纪事》二、德国实现新闻出版自由漫长而曲折的历程1、神圣罗马帝国时期:除了教会的审查制度之外,从1524年起,德国各邦国政权陆续建立书报检查制度。
2、1815—1918年,霍亨索伦王王朝被迫缓慢地放宽新闻出版政策3、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新闻出版自由政策1)1919年在魏玛城通过宪法,规定:每个德国人在一般法律的范围内,都有权通过言论、印刷品、图画以及其他方式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
2)共和国时期新闻出版自由基本得到了保障,德国的新闻传播业获得了一个短暂的全面发展的机会。
4、1933-1945年,法西斯主义的专制主义新闻政策5、1949年,联邦德国最终确立新闻出版自由体制1949年5月通过《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限制公民订阅外国报刊的权利、禁止收听电台和其他广播、制定违禁文学作品的官方名单以及政府根据政治观点分配新闻纸限额、停止提供新闻来加以控制等等,都是宪法所不允许的。
三、从神圣罗马帝国到第三帝国,德国新闻传播业的发展1、神圣罗马帝国后期,新闻传播业缓慢发展1)1704年,一位姓福斯的出版商创办了他的的小报,1772年改为日报,即《福斯报》,出版到1934年2)一位姓施本纳的出版商传播《施本纳报》,出版至1874年。
3)民营小报中,有德国姓科塔的出版家族于1798年创办的《总汇报》2、1815-1871年间的新闻传播业1)1842-143年在科隆出版的《莱茵政治、工业和商业日报》,简称《莱茵报》(政治性报纸),恩格斯称它是“德国现代期刊的先声”,马克思参与了该报的创办并是该报后期实际上的主编,但出版不久便被当局查封。
外国新闻传播史

一、手抄新闻阶段,自1566年始,标志 性事件是意大利威尼斯的格塞塔手抄小报的 出现; 二、印刷新闻阶段,自1450年德国人谷 登堡发明金属活字印刷机,但印刷报刊的普 遍出现是17世纪20年代的事情,早期印 刷机主要用于书籍和宗教小册子印刷;
三、定期出版物阶段,自1609年始,标 志性事件是德意志地区,首先出版的定期刊 物《通告-报道或新闻报》和《报道》。 四、特许制阶段,从出版制度角度来看,早 期的新闻出版业都是在封建王权的专制统治 下开展,皇家采用特许制制度,只有经过皇 室允许的才能从事新闻出版业;代表事件是 英国于1538年建立出版特许制度;
3、广泛自由中的报业 (1789.7-1792.8) A.《人权宣言》:1789.8.26 全称《人权与公民权宣言 》,共计17条,核 心精神: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与博爱思想。 第11条基本意思有二:要有言论出版自由;要 为此担负责任,缺一不可。 意义: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明确规定出版自由 的正式文件,也表明几百年反复较量,资产 阶级终于在意识形态领域战胜封建势力,为 19世纪以来的自由报业打开了思想通道。
第七节、通讯社 一、路透社 二、报联社 三、交换电讯社
第八节、广播电视事业 一、独家垄断时期 1922年11月1日,英国广播公司(BBC)成立,标志着英国 独家垄断时期的开始。 二、双头垄断时期 独立广播公司的成立 1954年6月30日议会通过《电视法案》 1955年9月22日独立广播公司(IBA)伦敦电视台首次播放 节目。 1972年议会决定开放商业广播。
பைடு நூலகம்
B.报业 保皇派;《政治及国家报》、《使徒行传 报》、《国王之友》等 非政治性报纸:《巴黎新闻报》《论争及旨 意报》 革命报纸:《普罗旺斯邮报》、《人民之友 报》、《杜歇老爹报》、《法国及布拉班革 命报》
欧洲新闻传播史

一、早期的现代报刊
俄国没有从民间新闻纸转向官方报刊 的新闻传播的发展过程,加上西欧早已出 现现代报刊,所以俄国最早的现代报刊是 由沙皇钦命创办的。
二、在沙皇“放宽—收紧”政策中顽强发展 的俄国新闻传播业
21二德国实现新闻出版自由漫长而曲折的历程一神圣罗马帝国时期二18151918年霍亨索伦王朝被迫缓慢地放宽新闻出版政策宽新闻出版政策三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新闻出版自由政策四19331945年法西斯主义的专制主义新闻政策五1949年联邦德国最终确立新闻出版自由体制22三从神圣罗马帝国到第三帝国德国新闻传播业的发展一神圣罗马帝国后期新闻传播业缓慢发展二18151871年间的新闻传播业二18151871年间的新闻传播业三德意志帝国时期的新闻传播业大众报纸兴起报团出现四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德国新闻传播业政党报刊与大众报刊并行发展五法西斯第三帝国的新闻传播业23四19451990年民主德国联邦德国新闻传播业的不同体制一民主德国的新闻体制民主德国的新闻体制二联邦德国的新闻体制24五德国统一后新闻传播业的基本格局一报纸二通讯社二通讯社三广播电视台四媒介集团25第五节意大利新闻传播史意大利曾有过辉煌的古代新闻传播史
一、四个地区新闻传播业的历史发展
(一)第一个地区的新闻传播活动起步早、发展迅速、 对世界影响巨大
(二)第二个地区的新闻传播活动和平渐进、内向发 展,水平很高但对世界影响不大
(三)第三个地区新闻传播活动萌芽较早,但长期发 展较缓,20世纪七八十年代后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四)第四个地区新闻传播活动历史上受专制主义影 响较大,发展不快,经过20世纪90年代政治制度变 革的混乱阶段,现已逐步走上稳定发展的道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之战败,并不在于军事战略失误,而 是因为英国的宣传炸弹摧毁了它的战斗精 神。”
四、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报刊
魏玛共和国国民议会把新闻出版自由纳入基 本法的范畴: “每个德国人在一般的法律范围内,都有权 通过言论、印刷品、图画以及其他方式自由 发表自己的意见。” 这些关于新闻出版自由的规定,为德国报业 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政党报与纳粹报
这一时期政党报纸有很大影响力,原因在于 一战后各报经营困难,纷纷求助于政党,而 议会政治活跃,也促进各党派竞相占领宣传 阵地 与此同时,希特勒的纳粹报刊也在伺机发展 《人民观察家报》——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 的第一份机关报
党报系统的建立
1918年,德国共产党建立,将在革命高潮中 创办的《红旗报》作为机关报 20年代后,建立了以《红旗报》为中心的党 报系统
《社会民主党人报》
创办于1879年9月,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直 接参与和支持下创办 坚持无产阶级策略纲领,同俾斯麦政府的反 动政策进行了斗争 经过不懈的斗争,1885年4月议会党团承认 《社会民主党人报》的合法地位——不是少 数人的私家报纸,而是全党的机关报
后续发展
1890年《非常法》废除后,《社会民主党人 报》自动停刊 1891年,新的中央机关报《前进报》在柏林 出版 社会民主党人的机关刊物《新时代》
具体做法
宣传的重心主要放在防御敌人方面,宣传上 的主动进攻意识比较淡薄 1、向自己的士兵收购英国和法国空投的传单 2、严密封锁边界线,防止那些反战的、攻击 德国的宣传品进入德国本土
这种防御性的宣传效果十分有限: 传单不可能完全收购到手、无法阻止英法等 国通过中立国把宣传品运到德国
二、“铁血宰相”俾斯麦统治时期的报刊
1878年10月,颁布《镇压社会民主党企图危 害治安的法令》——《非常法》 根据法令,党的机关报《前进报》被查封
与《非常法》的抗争
德国党领导人在国外出版刊物,把合法斗争 与秘密斗争结合起来 《灯笼》——《非常法》实施期间第一个在 国外出版的德国社会主义民主党机关报 创刊于布鲁塞尔,以信件形式寄往德国秘密 散发
报业垄断逐渐形成
三大报团: 乌尔斯泰因报团 莫斯报团 谢尔报团
三、“一战”期间的报刊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德国占主导地位的仍 是政党报纸,但商业性的大众化报纸也获得 了较快的发展 与英美等国不同的是,德国没有一个明显的 廉价报刊时期,其报业发展只是呈现出廉价 报纸时期的某些特征
代表性的大众化报纸
莫斯——《广告电讯报》、《柏林日报》 谢尔——《柏林地方新闻》 乌尔斯泰因——《柏林画报》、《柏林全德 新闻》、《柏林晨邮报》、《柏林午间报》
德国最早的三家报团由此形成
一战中的新闻宣传
列宁指出:“这次战争不同于以往历次战争 的显著特点,就在于它不仅是双方军事力量 的较量,而且是双方政治、经济、宣传力量 的全面较量。” 为了稳定军心、鼓舞士气、同时为了瓦解敌 军斗志,各交战国纷纷控制并利用新闻媒体, 在另一条战线上展开了攻势
战争期间,德军建立了新闻检查制,由直接 隶属德军司令部的“作战新闻局”负责实施, 加强对新闻媒介的控制利用 在同协约国的较量中,德国曾成功的利用宣 传战术,达到了预期效果
1875年两党合并后,两党机关报暂时并列为 新成立的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的中央机关报 1876年,《前进报》在莱比锡创刊,取代了 上述两家报纸
Hale Waihona Puke 新确立的党报准则党的机关报是党的财产 党的报刊在原则问题上必须遵守党的纲领 机关报主要人员由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执委会有权免除报刊编辑人员的职务
第三章 “一战”前后的 新闻传播事业
第一节 德意志帝国的建立与报业发展
线索梳理
一、德国统一前的无产阶级报刊 二、“铁血宰相”俾斯麦统治时期的报刊 三、“一战”期间的报刊(重点) 四、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报刊
一、德国统一前的无产阶级报刊
两个工人政党,两份机关报: 全德工人联合会——《社会民主党人报》 德国社会民主工党——《人民国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