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新闻传播史_张昆

合集下载

外国新闻传播史_张昆_第十五章改革开放过程中的中国大陆新闻业

外国新闻传播史_张昆_第十五章改革开放过程中的中国大陆新闻业
第十五章 改革开放过程中的中国 大陆新闻业
外国新闻传播史
1
第十五章 改革开放过程中的中国大 陆新闻业
第一节 新闻界的拨乱反正 第二节 新闻事业的繁荣 第三节 改革过程中的问题
外国新闻传播史
2
第一节 新闻界的拨乱反正
一、拨乱反正与思想解放运动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后,我国的新 闻事业从多年的禁锢中解放出来。为了肃清极左 路线的影响,全国掀起了深入揭批“四人帮”的 斗争。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清算“四人帮” 的罪行。新闻界在这场拨乱反正中发挥了重要的 作用。
90年代广播工作改革全面深化,1994年中央人民广 播电台经过大幅调整,新闻节目增加了近一倍,实 现了整点有新闻,半点有信息,重点节目由主持人 直播。并且新增评论类节目《新闻纵横》,还在 《新闻报摘》和《全国联播》基础上做深度报道。
1992年,上海东方广播电台的建立,使得广播体 制改革浮出水面。
外国新闻传播史
15
从1995年开始,广播停止批建新台。强调合理配 置现有的节目资源。在所有节目中,突出新闻节 目的龙头作用。在全时段中,集中力量办好一套 节目。到1998年底,一个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 中心、各省级台为依托的遍及全国的广播宣传网 形成。
外国新闻传播史
9
一、报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报纸的数量和结构都发生了变 化。1978年,全国报纸只有186种。根据新闻出版 总署公布的数据,截至2002年底,全国共出版报纸 2137种。其中全国性报纸212种,省级报纸771种, 地、市级报纸893种。在全国出版的报纸中有日刊
491种,占报纸总数的22.98%。在报业发展中, 先后经历了晚报,经济报,和都市报繁荣的 局面。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课程简介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课程简介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课程简介课程代码:261200112 261200312课程名称:写作Ⅰ—ⅡWritingⅠ—Ⅱ总学时:66(32+34)周学时:2、2学分: 4 开课学期:1、2修读对象: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预修课程:无内容简介:汉语言文学专业和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科基础平台课,有很强的实用性。

本课程主要讲授基础写作的基本理论和各种文体的基本特征与写作,基本理论包括文章写作的几个最重要的环节:采集材料、确立主题、构思文章、结构布局、表达方式、写作技法及文章修改等。

文体写作包括新闻文体、审美性文体(散文、诗歌、小说)、理论性文体、应用文体等。

在讲授写作基础理论的同时,注重本课程的实践环节,使讲练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

目的是使学生自觉地在理论指导下进行写作实践活动,为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选用教材:董小玉,《现代写作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参考书目:①马正平,《高等写作学引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②王泽龙,《中国写作学探要》,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③黄建成,《写作学教程》,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④普丽华、江少川,《现代写作概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课程代码:261200213课程名称:中国文学作品选讲ⅠSelected Readings of Chinese Literary WorkⅠ总学时:48周学时:3学分:3 开课学期:1修读对象: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预修课程:无内容简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是中国语言文学系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本科阶段的必修课程,该课程的设置主要目的提高学生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为学生提供基本的文学素养。

本课程从浩瀚如海的中国古代文学中,精选出脍炙人口的佳作,对其高妙的艺术表达、优美的诗情以及深邃的意蕴,进行理论解析和诗性品赏,以助学生提高学识和素养。

这是当前新形势下培养大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以及文学鉴赏能力,增进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

外国新闻传播史张昆第十六章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格局的转换

外国新闻传播史张昆第十六章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格局的转换
12
2、创造了新受众
网络及新兴媒体为受众增加了广阔的信息渠道, 改变其阅读习惯和生活方式,创造了与传统媒体 不同的受众:
1)、“主动的受众”:由报纸给什么信息读什 么信息,变为想要什么信息去找什么信息;
2)、“互动的受众”:由单纯接受信息,变为 可以参与信息加工和及时反馈;
3)、“能动的受众”:由受众身份变为受众、 传者一体的身份,可以制作、传播、发布信息。
9
3、“新兴媒体”的分类
按照其相互交叉的模式,将“新兴媒体”分为三 类:
电视多媒体——数字电视、直播卫星电视、移动 电视、IPTV、网络电视、电视上网、温暖触媒列 车电视、楼宇视屏(各种大屏幕)等;
网络多媒体——门户网站、网上即时通讯群组、 对话链、虚拟社区、博客、播客、搜索引擎、简 易聚合(RSS)、电子邮箱等;
在片中,记者得出的结论是,“小孩身上的伤肯 定是他伤”,并提出了一个观众都急于想知道的 问题:什么人会对如此可爱的孩子下此毒手?最 后片尾出现了一个镜头,孩子对着记者的话筒说, 身上的伤是后妈打的。
27
7月17日,一篇题为《我所见过的最没人性的事情!后妈毒 打6岁继女,治疗现场千人哭成一片!!!》的文章被贴到 了网上。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3
3、创造了新产业
网络与新兴媒体不断跟进日新月异的新 技术,容量大、张力大,拥有很强的延伸、 复合能力,可向文化教育领域的图书、报 刊、影视、音像、演艺、游戏、动漫、会 展、教学、演讲、竞赛等各个层面渗透, 不断开发出品种繁多的电子信息传播产品, 行成庞大的电子传播产业。
14
第三节 新传播时代存在的问题
实际上,“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不断 更新的概念。相对于广播,电视是新媒体; 相对与电视,网络是新媒体;相对于网络, IPTV是新媒体(当然其是在互联网的基础 上产生的)

外国新闻传播史_张昆_第五章通讯社的兴起与发展

外国新闻传播史_张昆_第五章通讯社的兴起与发展

1914年该社改名为彼得格勒通讯社;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接管彼得格勒通 讯社,作为中央通讯机构,并将其迁往莫 斯科;
1918年苏维埃政府以彼得格勒通讯社为基础, 组建俄罗斯电讯社,简称罗斯塔;
外国新闻传播史
29
续上
1925年,苏联政府以罗斯塔为基础,建立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电讯社,简称 塔斯社(TASS),该社为前苏联国家通讯 社;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终 止海外新闻业务。战后, 沃尔夫降格为国内通讯社
战后德国被战胜国分别占 领。1946年苏占区成立了 德意志通讯社(AND); 该社为原民主德国的国家
1933年,德国法西斯上台, 通讯社。
政府接管了沃尔夫社,并 将其改组为德国通讯社
1949年,在英美法三国占 领区成立了德意志新闻社
新华出版社、中国经济信息社、中国新闻 发展公司、中国广告联合公司、环球公共 关系公司
新闻研究所、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等
外国新闻传播史
39
40
外国新闻传播史
新华社
新华社社长郭超人、穆青、田聪明、廖承志
四、安莎社
安 莎 社 网 站 主 页
外国新闻传播史
41
安莎社的由来
1853年,意大利撒丁王国记者史蒂芬在国 王的支持下,创办史蒂芬电讯社
(DPA)。
德新社目前为德国最大的
通讯社,属于股份公司性
质的通讯社
外国新闻传播史
14
三、路透社(Reuters)
路透社办公大楼
路透社网站主页
外国新闻传播史
15
路透社
保罗·朱利叶斯·路 透(Paul Julius Ruter,1816-1899)
路透早年的生涯
德籍犹太人、银行职 员、书店,哈瓦斯社 译员

中外新闻传播史---张昆知识讲解

中外新闻传播史---张昆知识讲解

资料来源:1979年世界无线电和电视手册
信息基础设施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中国现代的乡邮递员
外国新nalism & Communication
对电讯基本设施的投资
每人美元 占总投资的 每人美元 占总投资的% %
第一章 新闻传播的起源
外国新闻传播史
2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Son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 分配系统----商业运输系统
• 调节系统----社会管理组织
外国新闻传播史
55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一、新闻传播产生于社会需要
• 好奇心、新闻欲、本能 • 生存需要 • 生产需要 • 生活需要
外国新闻传播史
66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23
人的出现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 达尔文与贵夫人的对话
• 人类起源于非洲
“在世界上每一个大的区域里,现存的哺育动物 都与在同一区域的产生出来的物种关系密切.非洲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Son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外国新闻史第一章XXXX0304311学生

外国新闻史第一章XXXX0304311学生

羊皮纸
羊皮纸:(公元前后,萨克森人),4世纪 取代莎草纸,在中国发明的纸张传入西方以 前,一直作为书写的主要载体。
从“印刷”角度来看,不经济不实用。但从 质地来看,“奢侈品”。字体优美,装潢美 观。
纸张普及后,它也并未完全淘汰。
造纸术的出现
蔡伦发明造纸术(公元105年) 8世纪经日本传给阿拉伯,14世纪传给西
威尼斯小报( Venice Gazette )
16世纪在地中海北岸的威尼斯出现的手写的小报。 内容主要是商品行情、船期和交通信息,间或也报 道政局变化、战争消息和灾祸事件。 这些小报不定期,沿街兜售,每份一个铜元,当时 铜元叫做“格塞塔” (Gazette)。 后成为欧洲早 期各报的名称。
《富格尔新闻》:16世纪,德国著名的手抄小报
一份出版物,能否 称之为报纸,得看 它是否具备必要的 条件?
华中科技大学张昆教授:
定期连续出版,如至少每 周一期;
机械化手段生产; 付费即能买到 符合普遍兴趣; 必须对只具备普通文化水
平的公众有吸引力; 迅速及时 具有持久出版的稳定性
[Tips]
恺撒
盖乌斯·尤利乌 斯·恺撒——前 102年7月12日前44年3月15 日),凯撒大 帝,罗马共和 国末期杰出的 军事统帅、政 治家。古罗马 共和国领袖和 军事统帅,军 事家。
屋大维
原名盖乌斯·屋 大维——公元 前44年被凯撒 收为养子并指 定为继承人。 凯撒被刺后登 上政治舞台。 罗马帝国的开 国君主,统治 罗马长达43年。 元首政制创始 者。元老院赐 封为“奥古斯 都”。
➢ 书信式的新闻信
[1]官方公报:产生于古代和中世纪
世界上最早的官方公 报是古罗马帝国的 《罗马公报》和中国 的邸报。

培养国际传播人才,提升国际传播能力

培养国际传播人才,提升国际传播能力

培养国际传播人才,提升国际传播能力作者:高金萍许涌斌来源:《对外传播》2019年第11期2019年9月19日,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主办、中国新闻史学会外国新闻传播史研究会协办的首届国际新闻与传播教育论坛在北京举行,会议主旨为“创新国际新闻与传播教育,构建中国特色对外传播话语体系”。

来自全国30多所高等院校和10余所国际传播机构的70余名学者和从业者参会。

在一天的会期中,9位嘉宾发表了主旨演讲,近60位代表在4个分论坛上共同回顾中国国际新闻与传播教育的成就与挑战,探索创新国际新闻与传播教育,研究构建中国特色对外传播话语体系。

同侪互励,致知力行,为中国国际新闻与传播教育和研究的发展书写新的历史篇章。

一、国际新闻与传播教育的回顾与反思在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国际新闻与传播教育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多位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际新闻与传播教育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回顾与反思,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面向世界的国际新闻与传播教育模式。

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袁军教授从传播技术角度回顾了中国国际新闻传播教育的历史和发展状况,梳理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创办和发展历程,明确北京外国语大学是改革开放之后首批开设新闻传播教育的院校之一。

他倡议各高校联合起来,共同做好国际新闻与传播教育,服务于“向世界介绍中国,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原院长、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昆教授梳理了20世纪以来新闻传播教育史的研究成果,从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历史的积淀和传媒的转型三个方面论证了研究新闻传播教育史的重要性。

国内开展国际新闻与传播教育的院系负责人,交流了国际新闻与传播教育中的经验与探索方向。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郭可教授分析了本校多语种传播国际新闻班教学模式的创新之处在于,既符合中国教育的发展趋势,也能倒逼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推动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教育管理体系、资源分配和师资认定等体制机制改革。

外国新闻传播史教学大纲

外国新闻传播史教学大纲

外国新闻传播史教学大纲外国新闻传播史教学大纲新闻专业《外国新闻传播史》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总学时:64学时周学时数:4学时学分:4学分课程类型:必修开课系(部):中文系执笔人审核人:一、教学目的与要求开设本课程,是为了使学生具备外国新闻传播史的基本常识,了解外国新闻学的基本理论,把握世界新闻事业的发生、发展规律,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立场、观点、方法看待和分析外国新闻活动和现象的能力,并为其他课程的学习、研究提供开阔的视野。

教学要求:1.系统、完整地学习外国新闻史上的媒介、人物、事件,准确地识记重要的知识点。

2.地分析外国新闻史上影响较大的新闻理论,正确地理解它们的历史根源、实践意义和局限性。

3.新闻事业的基本规律,把握事业发展与技术变革、媒介制度、实务运作之间的互动关系,做到能够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服务于实际工作。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包括演示、幻灯、投影、音像、计算机辅助教学等现代教学手段和方法;对一些教学内容有特殊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应明确写出。

三、教材与教学参考书教材:《外国新闻传播史》,郑超然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

参考书:《外国新闻事业史教程》,张允若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

《简明世界新闻通史》,张昆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6月第1版。

《美国新闻史》,迈克尔.埃默里等,新华出版社,2001年9月第一版。

《外国新闻传播史导论》,程曼丽,复旦大学出版社, 20xx 年8月第一版。

《默多克竞争策略全书》,威廉.菲勒,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年8月。

四、实验实践教学无五、课外训练及自学指导六、考试考核考试主要采用闭卷方式,考试范围应涵盖大纲规定的各章内容,并适当突出重点章节,体现本课程的内容重点。

考试题型一般有: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或阅读理解题等。

总评成绩:平时成绩占30%,闭卷考试成绩占70%。

七、总学时:64学时八、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整个教学内容主要按照媒体类型依次对报纸、通讯社、无线电广播、电视诸新闻媒体的历史进行讲述,以国家为基本脉络,采取以历史的整体为线,以重点媒体案例为点,穿插概述梳理和详细剖析这两种讲述模式,将理论与史料相结合,尽量采取多媒体教学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适当进行讨论,增加课题活跃性和学生的参与意识、积极思考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控制传播的益处
可以利用信息传播手段,激励、鼓舞、感染国民, 使普通国民具有和自己同样的品质 ;
统治者利用传播渠道以为自己的耳目,直接了解、 观察现实世界的变动,及时发现危险的苗头,防 祸于未然;
禁止诽谤,阻止不利于统治者的消息流传; 杜绝献媚 ; 减轻其决策过程所面临的压力 .

外国新闻传播史

25
先秦诸子愚民思想
儒家: 唯上智与下智不移;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无擢其聪明.百姓皆注其耳目,圣 人皆孩之.
法家 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 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老子愚民之术 虑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 为也.
兵家 若驱群羊,驱而来,驱而往.
外国新闻传播史
26
二、集权主义报业理论的历史渊源(下)
外国新闻传播史
27
二、集权主义报业理论的历史渊源(下)
代表作:
《君主论》、《李维史论》、《佛罗伦萨史》 《战争的艺术》、《曼陀罗花》
关于人性:
“关于人类一般地可以这样说:它们是忘恩负义、容 易变心的,是伪装者、冒牌货,是逃避危难,追逐利益 的。当你对他们有好处时,他们是整个儿属于你 的。……当需要还很遥远的时候,他们表示原意为你流 血,奉献自己的财产、性命和自己的子女,可是到了这 种需要即将来临的时候,他们就背弃你了。”
外国新闻传播史
30
二、集权主义报业理论的历史渊源(下)
政治传播的谋略
利用宗教情绪提高宣传效果 暴力配合宣传 口是心非,伪装骗人(君主不仅必须善于骗人,“必须
做一个伟大的伪装者和假好人” ) 信息传播要适应时势的变化而变化 利用历史进行道德训戒,报喜不报忧 不断地树立新的敌人,干大事,吸引人民的注意
1、印刷技术的发明与传播 2、近代邮政制度的建立 3、社会对于新闻信息的需要
外国新闻传播史
3
一、近代报纸的标准
日 本 《 朝 日 新 闻 》
外国新闻传播史
4
<
英 国
太 阳 报
>
外国新闻传播史
5
期出版一期 连续出版 刊登大众感兴趣的题材 公开出售 及时性
古登堡发明的印刷机及 古登堡印刷的42行圣经 印刷作坊
外国新闻传播史
12
古登堡其人





古登堡向人们展示

自己的印刷作品
印 刷

外国新闻传播史
13
印刷技术的传播
中国人的原初发明 蒙古人的西传 古登堡对印刷术的改进 欧洲印刷术的普及 1539年印刷术传到美洲(墨西哥) 1788年英国人为澳洲带去了印刷机 1795年英国人开普顿带去了非洲第一台印刷机
第二章 近代报刊的萌芽与 争取出版自由的斗争
外国新闻传播史
1
第二章 近代报刊的萌芽与 争取出版自由的斗争
第一节、近代报刊的萌芽和发展 第二节、集权主义报业理论和专制政
控制报业的手段 第三节、资产阶级革命进程中的报刊 第四节、争取出版自由的斗争
外国新闻传播史
2
第一节 近代报刊的萌芽和发展
一、近代报刊的历史条件:
外国新闻传播史
6
二、近代报刊的历史前提
1、印刷技术的发明与传播
谁最早发明了印刷术?中国人还是哪国人? 中国最早的印刷作品?
外国新闻传播史
7
清代邸报(京报)
清代京报的封面
清代京报报贩
外国新闻传播史
8
蒙古人的贡献:大军西征
外国新闻传播史
9
蒙古骑兵
外国新闻传播史
10
蒙古骑兵
外国新闻传播史
11
古登堡的贡献
外国新闻传播史
22
二、集权主义报业理论的历史渊源(上)
柏拉图讲学图
外国新闻传播史
23
二、集权主义报业理论的历史渊源(上)
柏拉图(前427-347年) 古希腊“三杰” 代表作
《理想国》、《政治家》 《法律篇》、《查米德斯篇》 《苏格拉底的申辩》 《克力同篇》
主要思想
充满矛盾的人性; 不平等的人; 哲学王思想; 政治技艺与说服的技艺; 对言论传播的控制
写作规则 检查制度 鼓励举报 驱逐抒情诗人
外国新闻传播史
24
二、集权主义报业理论的历史渊源(中)
百家争鸣时代的法家
韩非(?-前233)
师于荀子,李斯同学
法家集大成者

“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
启 超
本于黄老”—司马迁
: 《
“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
先 秦
“太上禁其心,其次禁其言,
政 治
再次禁其事”
思 想
近代邮政局与报纸的关系
外国新闻传播史
16
3、社会信息需求的旺盛
地理大发现与环球航行 全球市场的形成与奴隶贸易 文艺复兴运动 宗教改革 近代民族国家的普遍建立
外国新闻传播史
17
新航路的开辟
外国新闻传播史
非 洲 好 望 角
18
哥 伦 布 发 现 新 大 陆
外国新闻传播史
19
外国新闻传播史
14
2、近代邮政制度的建立(上)
古代的邮政制度
外国新闻传播史
秦 始 皇 兴 修 驰 道 图
15
2、近代邮政制度的建立(下)
西方近代邮政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15世纪:商品经济的繁荣与新兴民族国家的需求 1464年,法国路易十一首创 1478年,英国爱德华四世建立邮政局 1502年,神圣罗马帝国
“人们忘记父亲之死比忘记遗产的丧失还要来得快。”
外国新闻传播史
28
二、集权主义报业理论的历史渊源(下)
控制传播的必要性:
马基雅维里主张,统治者必须善于使用野兽 和人类所特有的斗争方法,即同时效法狐狸 与狮子。
“所有武装的先知都获得胜利,而非武装的先 知都失败了。”
外国新闻传播史
29
二、集权主义报业理论的历史渊源(下)
外国新闻传播史
31
三、专制政府对近代报刊的控制
1、检查制度 2、特许出版制度 3、知识税 4、津贴制度 5、严刑峻法
外国新闻传播史
32
1、检查制度
柏拉图理想国的设计 中国宋代的定本制度 英国创近代检查制度 法国的检查制度 俄国的检查制度 检查制度的演变 当代检查制度的变种 事后检查 非常时期
对检查制度的批评
外国新闻传播史
20
第二节 集权主义报业理论和专 制政府控制报业的手段
一、集权主义报业理论的基本假设
二、集权主义报业理论的历史渊源
三、专制政府对近代报刊的控制
外国新闻传播史
21
一、集权主义报业理论的基本假设
1、国家与个人的关系 2、个人的差异 3、上智领导下智的权利 4、统一思想的必要性 5、政府垄断言论的特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