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新闻传播史_张昆共54页

合集下载

外国新闻传播史

外国新闻传播史

外国新闻传播史原始传播&英国新闻传播的实践与理论1和2第⼀讲原始传播⼀、名词解释1.《每⽇纪闻》罗马帝国喉⾆:⼿写公报。

凯撒时代、屋⼤维时代都有。

公报意义:每⽇公布于罗马议事厅,并分送帝国各重要城市,涂有⽯膏的特质⽊板影响帝国兴亡2.新闻信西⽅古代流传最⼴的⼿写传播形式,公元前500 年古罗马开始有新闻信官⽅新闻信传递政情军情私⼈新闻信流⾏于上层社会,记述重⼤事件和⼈物3.塔式格(格式塔)传播商业信息的⼿抄⼩报,16世纪,源于威尼斯有⼈专门打听,商品销路、各地物价、来往船期、政局变化、战争消息和灾祸事件。

不定期,沿街兜售,每份⼀铜元4.《富格尔商业通讯》富格尔家族:欧洲16世纪最⼤的商业家族富格尔家族在奥格斯堡开设富格尔⾦融贸易所,并编集《富格尔商业通讯》总⾏与分⾏之间互通消息、提供业务参考,也摘抄售与外⼈阅读5.新闻事业诞⽣于17世纪,新闻机构及其各项业务活动(信息传播和经营管理)的总称。

新闻事业区别于⼈际新闻传播活动,有以下特征:①有合法的新闻传播机构;②采⽤各种新闻传播⼿段;③拥有以传播新闻为职业的专业⼈员;④⾯向社会,具有⼴泛的社会影响。

6.图式传播⽤简单的书写符号或图形来传播,能表达数量,反映事物的特点和性质原始⾳讯传播的最⾼形态7.声光传播以声和光作为信息载体的传播⽅式8.标记传播结绳记事、实物借代、珠贝传令9.古登堡德国⼈,是西⽅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他的发明导致了⼀次媒界⾰命,迅速地推动了西⽅科学和社会的发展。

使⽤⾦属的字母将它们排列成印刷的书页,这个⽅式崭新的地⽅是这些字母可以被重新使⽤。

⼆、简答题1.体语传播的传播特点⼝语语⾔产⽣之前,以肢体语⾔进⾏传播①传播信息简单②传播范围⼩③解码编码难度⼤④对传者的依附性强2.⼝语传播的产⽣、作⽤和意义产⽣:⼈类拥有独特的语⾔基因作⽤:语⾔产⽣于传播和沟通的需要①原始社会的组织⽬标:族群的⽣存②语⾔和舆论:实现⽣存⽬标的⼿段③公众舆论是调节组织⽭盾的⼿段意义:①传播史上的第⼀个⾥程碑②提⾼了⼈类的⽣存能⼒③加强了⼈们的思维能⼒④减少了编码和解码时间,加快信息交流速度3.原始传播的特征①信息量少、信息分散、⽚⾯、静⽌②简单重复③⽆序和部落化④动机产⽣于较低层次需求,⾃发性强⑤没有意识对抗和思想控制4.⼿抄⽂字传播的意义①⽂字:语⾔的视觉表达形式②跨时空传播③蒙昧结束,⽂明到来④促进⼈类社会化进程⑤影像世界、知识垄断的形成5.印刷传播的意义①是传播史上第三座⾥程碑②知识平民化③传播组织化、规模化、专业化④线性思维⽅式产⽣(麦克卢汉)⑤阅读的反社会性质(波兹曼)三、论述题1.⼝头传播、⽂字传播、印刷传播和电⼦传播四个阶段,是依据什么划分的?这种划分是否合理,为什么?答:(1)⼈类的传播历程⼤致可分为四个前后相继的阶段:⼝头传播阶段、⼿写传播阶段、印刷传播阶段和电⼦传播阶段,其依据是媒介的变迁。

外国新闻传播史_张昆_第十五章改革开放过程中的中国大陆新闻业

外国新闻传播史_张昆_第十五章改革开放过程中的中国大陆新闻业
第十五章 改革开放过程中的中国 大陆新闻业
外国新闻传播史
1
第十五章 改革开放过程中的中国大 陆新闻业
第一节 新闻界的拨乱反正 第二节 新闻事业的繁荣 第三节 改革过程中的问题
外国新闻传播史
2
第一节 新闻界的拨乱反正
一、拨乱反正与思想解放运动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后,我国的新 闻事业从多年的禁锢中解放出来。为了肃清极左 路线的影响,全国掀起了深入揭批“四人帮”的 斗争。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清算“四人帮” 的罪行。新闻界在这场拨乱反正中发挥了重要的 作用。
90年代广播工作改革全面深化,1994年中央人民广 播电台经过大幅调整,新闻节目增加了近一倍,实 现了整点有新闻,半点有信息,重点节目由主持人 直播。并且新增评论类节目《新闻纵横》,还在 《新闻报摘》和《全国联播》基础上做深度报道。
1992年,上海东方广播电台的建立,使得广播体 制改革浮出水面。
外国新闻传播史
15
从1995年开始,广播停止批建新台。强调合理配 置现有的节目资源。在所有节目中,突出新闻节 目的龙头作用。在全时段中,集中力量办好一套 节目。到1998年底,一个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 中心、各省级台为依托的遍及全国的广播宣传网 形成。
外国新闻传播史
9
一、报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报纸的数量和结构都发生了变 化。1978年,全国报纸只有186种。根据新闻出版 总署公布的数据,截至2002年底,全国共出版报纸 2137种。其中全国性报纸212种,省级报纸771种, 地、市级报纸893种。在全国出版的报纸中有日刊
491种,占报纸总数的22.98%。在报业发展中, 先后经历了晚报,经济报,和都市报繁荣的 局面。

外国新闻传播史张昆第十六章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格局的转换

外国新闻传播史张昆第十六章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格局的转换
12
2、创造了新受众
网络及新兴媒体为受众增加了广阔的信息渠道, 改变其阅读习惯和生活方式,创造了与传统媒体 不同的受众:
1)、“主动的受众”:由报纸给什么信息读什 么信息,变为想要什么信息去找什么信息;
2)、“互动的受众”:由单纯接受信息,变为 可以参与信息加工和及时反馈;
3)、“能动的受众”:由受众身份变为受众、 传者一体的身份,可以制作、传播、发布信息。
9
3、“新兴媒体”的分类
按照其相互交叉的模式,将“新兴媒体”分为三 类:
电视多媒体——数字电视、直播卫星电视、移动 电视、IPTV、网络电视、电视上网、温暖触媒列 车电视、楼宇视屏(各种大屏幕)等;
网络多媒体——门户网站、网上即时通讯群组、 对话链、虚拟社区、博客、播客、搜索引擎、简 易聚合(RSS)、电子邮箱等;
在片中,记者得出的结论是,“小孩身上的伤肯 定是他伤”,并提出了一个观众都急于想知道的 问题:什么人会对如此可爱的孩子下此毒手?最 后片尾出现了一个镜头,孩子对着记者的话筒说, 身上的伤是后妈打的。
27
7月17日,一篇题为《我所见过的最没人性的事情!后妈毒 打6岁继女,治疗现场千人哭成一片!!!》的文章被贴到 了网上。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3
3、创造了新产业
网络与新兴媒体不断跟进日新月异的新 技术,容量大、张力大,拥有很强的延伸、 复合能力,可向文化教育领域的图书、报 刊、影视、音像、演艺、游戏、动漫、会 展、教学、演讲、竞赛等各个层面渗透, 不断开发出品种繁多的电子信息传播产品, 行成庞大的电子传播产业。
14
第三节 新传播时代存在的问题
实际上,“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不断 更新的概念。相对于广播,电视是新媒体; 相对与电视,网络是新媒体;相对于网络, IPTV是新媒体(当然其是在互联网的基础 上产生的)

中外新闻传播史---张昆知识讲解

中外新闻传播史---张昆知识讲解

资料来源:1979年世界无线电和电视手册
信息基础设施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中国现代的乡邮递员
外国新nalism & Communication
对电讯基本设施的投资
每人美元 占总投资的 每人美元 占总投资的% %
第一章 新闻传播的起源
外国新闻传播史
2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Son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 分配系统----商业运输系统
• 调节系统----社会管理组织
外国新闻传播史
55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一、新闻传播产生于社会需要
• 好奇心、新闻欲、本能 • 生存需要 • 生产需要 • 生活需要
外国新闻传播史
66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23
人的出现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 达尔文与贵夫人的对话
• 人类起源于非洲
“在世界上每一个大的区域里,现存的哺育动物 都与在同一区域的产生出来的物种关系密切.非洲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Son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外国新闻传播史

外国新闻传播史
外国新闻传播史
一、手抄新闻阶段,自1566年始,标志 性事件是意大利威尼斯的格塞塔手抄小报的 出现; 二、印刷新闻阶段,自1450年德国人谷 登堡发明金属活字印刷机,但印刷报刊的普 遍出现是17世纪20年代的事情,早期印 刷机主要用于书籍和宗教小册子印刷;
三、定期出版物阶段,自1609年始,标 志性事件是德意志地区,首先出版的定期刊 物《通告-报道或新闻报》和《报道》。 四、特许制阶段,从出版制度角度来看,早 期的新闻出版业都是在封建王权的专制统治 下开展,皇家采用特许制制度,只有经过皇 室允许的才能从事新闻出版业;代表事件是 英国于1538年建立出版特许制度;

3、广泛自由中的报业 (1789.7-1792.8) A.《人权宣言》:1789.8.26 全称《人权与公民权宣言 》,共计17条,核 心精神: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与博爱思想。 第11条基本意思有二:要有言论出版自由;要 为此担负责任,缺一不可。 意义: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明确规定出版自由 的正式文件,也表明几百年反复较量,资产 阶级终于在意识形态领域战胜封建势力,为 19世纪以来的自由报业打开了思想通道。

第七节、通讯社 一、路透社 二、报联社 三、交换电讯社
第八节、广播电视事业 一、独家垄断时期 1922年11月1日,英国广播公司(BBC)成立,标志着英国 独家垄断时期的开始。 二、双头垄断时期 独立广播公司的成立 1954年6月30日议会通过《电视法案》 1955年9月22日独立广播公司(IBA)伦敦电视台首次播放 节目。 1972年议会决定开放商业广播。
பைடு நூலகம்
B.报业 保皇派;《政治及国家报》、《使徒行传 报》、《国王之友》等 非政治性报纸:《巴黎新闻报》《论争及旨 意报》 革命报纸:《普罗旺斯邮报》、《人民之友 报》、《杜歇老爹报》、《法国及布拉班革 命报》

外国新闻传播史_张昆_第五章通讯社的兴起与发展

外国新闻传播史_张昆_第五章通讯社的兴起与发展

(DPA)。
德新社目前为德国最大的
通讯社,属于股份公司性
质的通讯社
外国新闻传播史
14
三、路透社(Reuters)
楼路 透 社 办 公 大
路透社网站主页
外国新闻传播史
15
路透社
保罗·朱利叶斯·路透
(Paul Julius Ruter,1816-1899)
路透早年的生涯
德籍犹太人、银行职 员、书店,哈瓦斯社 译员
哈 瓦 斯
9
巴尔扎克对哈瓦斯社的评价
“一般人都认为巴黎有好多家报 纸,但是说老实话,严格点说, 全巴黎只有一家报纸,那就是 曾在卢梭大街开过银行的哈瓦 斯先生经营的‘哈瓦斯通讯社’ 编发的新闻稿。这家通讯社的 办事处座落在邮局前面,因此, 世界各地的报纸都会很快就到 了哈瓦斯的手里,换言之,哈 瓦斯先生比巴黎的任何人都要 最先获知世界各地的消息。从 这个意义上说,除外交机关外, 哈瓦斯无所不知,无事不晓。”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路透社吸收澳大利亚 联合新闻社、新西兰 新闻社入股,并达成 信用协议:路透社不 得为任何利益集团或 派别控制
路透社的宗旨
公正、独立、自由
1984年,路透社向社 会公众出售部分普通 股票,但这并不影响 四家拥有优先股的集 体股东的所有权
路透社在经营上十分 成功。多元化经营, 特别是金融证卷信息 服务。
外国新闻传播史
19
四、美国联合通讯社(AP)
1986
1848年,太阳报等成立

联合采访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联 社
1849年,港口新闻社
1857年,港口新闻社与

另一家通讯社合并成立
对 挑
纽约新闻联合社

外国新闻传播史教学大纲

外国新闻传播史教学大纲

外国新闻传播史教学大纲外国新闻传播史教学大纲新闻专业《外国新闻传播史》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总学时:64学时周学时数:4学时学分:4学分课程类型:必修开课系(部):中文系执笔人审核人:一、教学目的与要求开设本课程,是为了使学生具备外国新闻传播史的基本常识,了解外国新闻学的基本理论,把握世界新闻事业的发生、发展规律,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立场、观点、方法看待和分析外国新闻活动和现象的能力,并为其他课程的学习、研究提供开阔的视野。

教学要求:1.系统、完整地学习外国新闻史上的媒介、人物、事件,准确地识记重要的知识点。

2.地分析外国新闻史上影响较大的新闻理论,正确地理解它们的历史根源、实践意义和局限性。

3.新闻事业的基本规律,把握事业发展与技术变革、媒介制度、实务运作之间的互动关系,做到能够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服务于实际工作。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包括演示、幻灯、投影、音像、计算机辅助教学等现代教学手段和方法;对一些教学内容有特殊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应明确写出。

三、教材与教学参考书教材:《外国新闻传播史》,郑超然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

参考书:《外国新闻事业史教程》,张允若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

《简明世界新闻通史》,张昆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6月第1版。

《美国新闻史》,迈克尔.埃默里等,新华出版社,2001年9月第一版。

《外国新闻传播史导论》,程曼丽,复旦大学出版社, 20xx 年8月第一版。

《默多克竞争策略全书》,威廉.菲勒,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年8月。

四、实验实践教学无五、课外训练及自学指导六、考试考核考试主要采用闭卷方式,考试范围应涵盖大纲规定的各章内容,并适当突出重点章节,体现本课程的内容重点。

考试题型一般有: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或阅读理解题等。

总评成绩:平时成绩占30%,闭卷考试成绩占70%。

七、总学时:64学时八、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整个教学内容主要按照媒体类型依次对报纸、通讯社、无线电广播、电视诸新闻媒体的历史进行讲述,以国家为基本脉络,采取以历史的整体为线,以重点媒体案例为点,穿插概述梳理和详细剖析这两种讲述模式,将理论与史料相结合,尽量采取多媒体教学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适当进行讨论,增加课题活跃性和学生的参与意识、积极思考能力。

关于公布我校2017届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和优秀指导教师名单的通知.doc

关于公布我校2017届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和优秀指导教师名单的通知.doc

教培函〔2014〕18号关于实施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计划2014年上半年在线培训的通知各高等学校:根据教育部《关于公布2014年上半年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计划的通知》(教高司函〔2014〕8号),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以下简称“网培中心”)将于2014年上半年推出498门在线培训课程,供高校教师自主选择学习。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培训对象培训对象为高校承担与所培训课程相同或相近教学任务的在职教师,重点是中青年教师。

二、培训课程在线培训课程面向课程教学和教师发展,以先进教学理念、经验、技术和方法为主要培训内容,以学员自主学习为主、专家在线指导为辅,引导学员互相交流学习、分享教学经验和教学成果。

主讲教师由高校教学名师奖获奖者、国家精品开放课程主持人、国家级教学团队带头人等担任。

在线培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视频学习。

视频分为主视频课程和辅修视频资源。

2.培训活动。

包括观看网络直播讲座、参与教学沙龙、进行专题讨论、参与论坛交流、提交培训论文、点评学员论文、分享教学资源等。

3.辅导答疑。

特聘教授、助学教师组织在线答疑、教学辅导,为学员提供辅助学习材料和培训论文评审等。

在线培训课程班主任在学员学习过程中将提供及时帮助和服务。

学员使用学习卡登录网培中心网站(xxx)参加培训。

学校也可建立“院校教师在线学习中心”(以下简称“在线学习中心”)参加培训。

每门在线培训课程的学习周期为3个月。

在线课程目录见附件一。

三、在线学习中心“在线学习中心”是网培中心为高校开发的教师培训学习管理平台,网培中心免费为高校安装。

“在线学习中心”可供教师免费学习网培公开课、选修专题等资源,收看直播讲座和参与教学沙龙,通过培训管理系统管理教师培训。

培训课程需学校付费购买。

“在线学习中心”建设的具体要求见“院校在线学习中心建设指南”(附件二)。

已购买培训课程的学校,其教师在本校“在线学习中心”注册报名学习,可与全国选取同一课程的其他教师共同在线学习和交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