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新闻传播史
外国新闻传播史

外国新闻传播史原始传播&英国新闻传播的实践与理论1和2第⼀讲原始传播⼀、名词解释1.《每⽇纪闻》罗马帝国喉⾆:⼿写公报。
凯撒时代、屋⼤维时代都有。
公报意义:每⽇公布于罗马议事厅,并分送帝国各重要城市,涂有⽯膏的特质⽊板影响帝国兴亡2.新闻信西⽅古代流传最⼴的⼿写传播形式,公元前500 年古罗马开始有新闻信官⽅新闻信传递政情军情私⼈新闻信流⾏于上层社会,记述重⼤事件和⼈物3.塔式格(格式塔)传播商业信息的⼿抄⼩报,16世纪,源于威尼斯有⼈专门打听,商品销路、各地物价、来往船期、政局变化、战争消息和灾祸事件。
不定期,沿街兜售,每份⼀铜元4.《富格尔商业通讯》富格尔家族:欧洲16世纪最⼤的商业家族富格尔家族在奥格斯堡开设富格尔⾦融贸易所,并编集《富格尔商业通讯》总⾏与分⾏之间互通消息、提供业务参考,也摘抄售与外⼈阅读5.新闻事业诞⽣于17世纪,新闻机构及其各项业务活动(信息传播和经营管理)的总称。
新闻事业区别于⼈际新闻传播活动,有以下特征:①有合法的新闻传播机构;②采⽤各种新闻传播⼿段;③拥有以传播新闻为职业的专业⼈员;④⾯向社会,具有⼴泛的社会影响。
6.图式传播⽤简单的书写符号或图形来传播,能表达数量,反映事物的特点和性质原始⾳讯传播的最⾼形态7.声光传播以声和光作为信息载体的传播⽅式8.标记传播结绳记事、实物借代、珠贝传令9.古登堡德国⼈,是西⽅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他的发明导致了⼀次媒界⾰命,迅速地推动了西⽅科学和社会的发展。
使⽤⾦属的字母将它们排列成印刷的书页,这个⽅式崭新的地⽅是这些字母可以被重新使⽤。
⼆、简答题1.体语传播的传播特点⼝语语⾔产⽣之前,以肢体语⾔进⾏传播①传播信息简单②传播范围⼩③解码编码难度⼤④对传者的依附性强2.⼝语传播的产⽣、作⽤和意义产⽣:⼈类拥有独特的语⾔基因作⽤:语⾔产⽣于传播和沟通的需要①原始社会的组织⽬标:族群的⽣存②语⾔和舆论:实现⽣存⽬标的⼿段③公众舆论是调节组织⽭盾的⼿段意义:①传播史上的第⼀个⾥程碑②提⾼了⼈类的⽣存能⼒③加强了⼈们的思维能⼒④减少了编码和解码时间,加快信息交流速度3.原始传播的特征①信息量少、信息分散、⽚⾯、静⽌②简单重复③⽆序和部落化④动机产⽣于较低层次需求,⾃发性强⑤没有意识对抗和思想控制4.⼿抄⽂字传播的意义①⽂字:语⾔的视觉表达形式②跨时空传播③蒙昧结束,⽂明到来④促进⼈类社会化进程⑤影像世界、知识垄断的形成5.印刷传播的意义①是传播史上第三座⾥程碑②知识平民化③传播组织化、规模化、专业化④线性思维⽅式产⽣(麦克卢汉)⑤阅读的反社会性质(波兹曼)三、论述题1.⼝头传播、⽂字传播、印刷传播和电⼦传播四个阶段,是依据什么划分的?这种划分是否合理,为什么?答:(1)⼈类的传播历程⼤致可分为四个前后相继的阶段:⼝头传播阶段、⼿写传播阶段、印刷传播阶段和电⼦传播阶段,其依据是媒介的变迁。
外国新闻传播史

外国新闻传播史一填空题1.古罗马帝国的手抄新闻是公元前59年由恺撒创办的《每日纪闻》。
2.1650年由里兹在莱比锡创办了《新到新闻》是德国也是世界上第一家日报。
3.英国第一张日报是《每日新闻》,由爱德华·莱特创办于1702年3月11日4.1777年元旦,《巴黎日报》创刊于巴黎,这是法国的第一家日报,创办者是科朗塞和卡德沃。
5.英国资产阶级政论家,著名诗人弥尔顿于1644年出版了《论出版自由》,强调人民的出版自由是与生俱来的权利。
6.美国新闻史上第一份有期号的定期刊物是1690年9月25日由本杰明·哈里斯在波斯顿创办的《国内外公共事件》月刊。
7.1789年,法国国民议会通过《人权宣言》,其中第十一条提出新闻出版自由原则8.世界出名的高级报纸之一的《泰晤士报》于1785年创办于伦敦,创办人是约翰·沃尔特。
9.1783年5月30日,费城创刊于1775年的《宾夕法尼亚晚邮报》由周三刊率先改为美国第一家日报,创办人是本·汤。
10.1833年9月3日,本杰明·戴在纽约创办了《太阳报》,是美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份成功的便士报。
11.詹姆斯·贝内特于1835年创办纽约《先驱报》,被称为第一张现代报纸。
12.英国第一家成功的廉价报纸是1855年6月29日创办的《每日电讯邮报》,由斯雷创办。
13.日本第一家日文出版的日报是1862年创办的《官版巴达维雅新闻》。
14.世界上第一家马克思主义的报纸是1848年6月由马克思亲自创办的《新莱恩报》。
15.1803年3月5日,澳大利亚史上第一家报纸《悉尼公报和南威尔士广告人报》正式发行,由乔治·豪编辑出版。
16.世界上最早的通讯社是1835年由法国人哈瓦斯创办的哈瓦斯通讯社17.900年12月普列汉诺夫·列宁在德国创办了《火星报》18.115世纪中叶,约公元1450年前后,德国人古登堡重新发明出金属活字印刷术。
外国新闻传播史重点

外国●美国的第一份日报--1783年费城的《宾夕法尼亚晚邮报》●英国最早的定期期刊--1621年《每周新闻》●法国第一份日报--1777年《巴黎新闻》(报道新闻为主,内容多样,有晚报)●英国最有影响力的周刊--19世纪创办的《经济学家》●公元前59年,古罗马凯撒---《每日纪闻》(传播方式:公告台)名词解释:公元前59年的古罗马,凯撒下令创设。
当时的名称是“阿尔布”,后来人们称之为《每日纪闻》。
是将每日公布元老院及公民大会的议事纪录,用尖笔书写在罗马议事厅外一块涂有石膏的特质木板上。
目的:上层议会内容公布于众,争取舆论的支持,扩大政治影响;意义:沟通统治机构的内部联系,维护统治。
●世界上第一份马克思主义日报--马克思、恩格斯创办的《新莱恩报》(列宁称之为无产阶级无与伦比的机关报;特点:以无产阶级立场为首要任务,广泛的联系群众,带领人民积极指导活动,有鲜明的战斗风格)●廉价报纸,出现于工业革命后的各国,售价低廉、受众为广大贫民所以也称为大众报纸。
特点:1.性质--资产阶级商业报纸;2.内容--报道地方社会新闻、奇闻轶事;3.版面--文字通熟易懂、排版灵活,可读性强;4.经营上--大量广告降低售价。
●苏联的《火星报》1.思想--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和路线,为建党做思想准备;2.组织基础--通过代办员网同各地方组织建立密切的联系,为建党奠定了组织基础;3.政治纲领--宣传党的政治纲领。
(1-51期布尔什维克创办、列宁主持,后期52孟什维克派篡夺。
鉴于其的贡献,成为党的中央机关报。
)●《泰晤士报》1785年创办,创办当时售价便宜,详尽报道国会实况、法国革命精神等,跻身一线;兴衰:1.1803年沃尔特主持,19世纪中叶到黄金时期,奉行独立公证的精神;2.北岩爵士接办后脱离沃尔特时期的一些困难;3.污点时期:秉承“绥靖政策”,公然纵容法西斯德国的侵略活动,为希勒特辩护;4.现状:换过四位主人,地位远远不如之前,但依旧是英国非常重要的报纸,享有声望。
外国新闻传播史导论

外国新闻传播史导论引言外国新闻传播史是研究外国新闻媒体的发展和演变的学科。
它不仅涉及新闻媒体的起源、发展及影响因素,还探究了外国新闻传播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角色和作用。
本文将以Markdown 文本格式为基础,介绍外国新闻传播史的导论部分。
第一章:外国新闻传播的起源1.1 新闻传播的定义新闻传播是指将信息、观点和想法从一个源头传递给接收者的过程。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阶段,新闻传播通常通过口头传统的方式进行,信息的传递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口述相传。
随着文字的出现,新闻传播开始通过文字记录和传播。
不同农耕文明的出现促进了文字的运用,为新闻传播提供了更好的工具。
1.2 外国新闻传播的起源外国新闻传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最早的文明时期。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同地区的外国新闻媒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出现。
例如,中国的新闻传媒起源于秦汉时期的竹简,而埃及的新闻传媒起源于古埃及的纸浆制造。
这些新闻传媒的出现标志着外国新闻传播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第二章:外国新闻传播的发展与演变2.1 手工印刷时代在手工印刷时代,新闻传播的主要工具是印刷机。
这一时期,新闻传媒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新闻传播的速度和范围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早期的报纸、杂志和书籍成为了最重要的新闻传播媒介。
2.2 工业印刷时代工业印刷时代是新闻传播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随着技术的进步,印刷技术得到了革新,新闻传播的速度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在这个时期,新闻报纸和杂志开始普及,成为了大众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渠道。
2.3 电报和电话时代电报和电话的发明与应用给新闻传播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电报的出现使得新闻传播的速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快,信息可以在瞬间传递到世界各地。
电话的发明则允许人们进行实时的远程交流,成为新闻采编工作的重要工具。
2.4 电视和互联网时代电视和互联网的出现标志着新闻传播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电视作为一种视觉媒体,使新闻传递更加直观、生动,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方式。
外国新闻传播史

一、手抄新闻阶段,自1566年始,标志 性事件是意大利威尼斯的格塞塔手抄小报的 出现; 二、印刷新闻阶段,自1450年德国人谷 登堡发明金属活字印刷机,但印刷报刊的普 遍出现是17世纪20年代的事情,早期印 刷机主要用于书籍和宗教小册子印刷;
三、定期出版物阶段,自1609年始,标 志性事件是德意志地区,首先出版的定期刊 物《通告-报道或新闻报》和《报道》。 四、特许制阶段,从出版制度角度来看,早 期的新闻出版业都是在封建王权的专制统治 下开展,皇家采用特许制制度,只有经过皇 室允许的才能从事新闻出版业;代表事件是 英国于1538年建立出版特许制度;
3、广泛自由中的报业 (1789.7-1792.8) A.《人权宣言》:1789.8.26 全称《人权与公民权宣言 》,共计17条,核 心精神: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与博爱思想。 第11条基本意思有二:要有言论出版自由;要 为此担负责任,缺一不可。 意义: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明确规定出版自由 的正式文件,也表明几百年反复较量,资产 阶级终于在意识形态领域战胜封建势力,为 19世纪以来的自由报业打开了思想通道。
第七节、通讯社 一、路透社 二、报联社 三、交换电讯社
第八节、广播电视事业 一、独家垄断时期 1922年11月1日,英国广播公司(BBC)成立,标志着英国 独家垄断时期的开始。 二、双头垄断时期 独立广播公司的成立 1954年6月30日议会通过《电视法案》 1955年9月22日独立广播公司(IBA)伦敦电视台首次播放 节目。 1972年议会决定开放商业广播。
பைடு நூலகம்
B.报业 保皇派;《政治及国家报》、《使徒行传 报》、《国王之友》等 非政治性报纸:《巴黎新闻报》《论争及旨 意报》 革命报纸:《普罗旺斯邮报》、《人民之友 报》、《杜歇老爹报》、《法国及布拉班革 命报》
外国新闻传播史期末总结

外国新闻传播史期末总结引言:外国新闻传播史是一门研究外国新闻发展和传播的学科,通过对各个历史时期、各个国家的新闻传播形式、内容和影响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外国社会的发展和变迁。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外国新闻传播史的发展,包括传媒技术、新闻内容和传播方式。
一、技术创新与新闻传播技术创新是外国新闻传播史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新闻的生产、编辑、传播和消费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最早的新闻传播形式是人口传播,随后发展出纸媒、印刷术和邮政系统,为新闻的传播提供了基础。
19世纪末,电报的发明加速了新闻的传播速度,打破了地域限制,使新闻能够迅速传达到世界各地。
20世纪初,无线电和电视的出现,使得新闻传播更加迅速和直观,图像和声音的运用丰富了新闻呈现的形式。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新闻传播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互联网技术使得新闻传播的门槛降低,任何人都可以创办自己的新闻媒体,新闻传播变得更加多元化和分散化。
社交媒体的出现更是加速了新闻传播的速度和范围,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新闻的生产者和传播者。
二、新闻内容的变迁新闻内容是新闻传播的核心部分,它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新闻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内容选择都有所不同。
十九世纪,新闻内容主要以政治和经济为主,政府和商业机构控制着新闻的生产和传播,并通过新闻来传递自身的意识形态和利益。
二战后,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新闻内容开始多元化,文化、艺术和娱乐新闻逐渐增多。
冷战时期,新闻内容受到了严格的控制,政治意识形态占据了主导地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环境的变化,新闻内容趋向于多样化和国际化,各类媒体开始尝试报道不同立场的观点和意见。
三、传播方式的演变传播方式是新闻传播史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媒体形式的变化,新闻传播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最早的新闻传播方式是人口传播,随着纸媒的发展,信息的交流范围逐渐扩大。
20世纪初的广播和电视,使得新闻传播不再受限于地理位置和时间,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接收新闻。
外国新闻传播史陈力丹 赵永华 人大版本笔记

外国新闻传播史是一门非常有价值的学科,通过对其深度和广度的探讨,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新闻传播的发展和演变。
陈力丹和赵永华合著的《外国新闻传播史》人大版本笔记,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关于外国新闻传播史的精彩探索。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地探讨外国新闻传播史这一主题,并结合陈力丹和赵永华的笔记,共享我们对这个主题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我们来回顾一下外国新闻传播史的发展。
在古代,新闻传播主要依靠口头传播和手抄传播,消息传递的范围非常有限。
随着印刷术的发明,报纸等印刷品的出现使得新闻传播范围不断扩大,但信息传播仍然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随着电报、通信方式、无线电和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新闻传播的速度和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信息传递的障碍也逐渐消失。
在陈力丹和赵永华的《外国新闻传播史》人大版本笔记中,他们详细地介绍了从古代到现代的外国新闻传播史,涵盖了新闻传播的各个方面,如新闻机构、新闻内容、新闻传播技术等。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新闻传播的起源和演变,以及外国新闻传播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和影响。
在文章的后半部分,我们将从个人角度对外国新闻传播史进行分析和总结。
在我看来,外国新闻传播史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还可以为我们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通过对历史上新闻传播的成功和失败经验的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当今复杂多变的新闻传播环境,提高信息传播的质量和效率。
陈力丹和赵永华合著的《外国新闻传播史》人大版本笔记提供了一次深度和广度兼具的关于外国新闻传播史的探索,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这一主题。
希望我们能够通过对外国新闻传播史的研究和思考,不断提升自己在新闻传播领域的能力,为信息传播做出更大的贡献。
外国新闻传播史是一门非常有趣和深刻的学科,它帮助我们了解新闻传播的发展,了解不同历史时期对新闻传播的影响,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陈力丹和赵永华合著的《外国新闻传播史》人大版本笔记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关于外国新闻传播史的精彩探索,他们详细地介绍了新闻传播的各个方面,从古代到现代的外国新闻传播史。
外国新闻传播史

外国新闻传播史汇报人:日期:•古代新闻传播时期•现代新闻传播时期•数字新闻传播时期•新闻传播理论发展•外国新闻传播史上的重要事件•外国著名新闻传播机构与人物•外国新闻传播史的意义与启示01古代新闻传播时期新闻传播的起源古希腊罗马时期的修辞学对新闻传播产生了影响,人们通过修辞技巧来传递信息,提高信息的可信度和影响力。
修辞学的影响古罗马的新闻传播古希腊罗马时期城市和商业的影响中世纪的城市和商业发展对新闻传播产生了影响,人们开始关注商业信息和城市新闻。
新闻传播的演变中世纪时期,新闻传播逐渐演变为一种口述传统,人们通过游行、喊话、唱歌等方式传递信息。
大学的兴起中世纪时期,大学的兴起为新闻传播提供了新的平台,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成为新闻传播的一种形式。
中世纪时期报纸的出现通讯社的兴起印刷术的发明文艺复兴到工业革命时期02现代新闻传播时期报业垄断时期0102030401大众化报业兴起,报纸内容更加丰富多样。
02报业经营理念从“内容+服务”转向“信息+娱乐”。
03报纸读者数量众多,成为社会舆论的主要载体。
04报纸在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大众化报业时期201401030204广播电视业兴起时期03数字新闻传播时期网络新闻媒体兴起早期网络新闻媒体01新闻网站诞生02博客与新闻聚合器03社交媒体崛起公民新闻运动专家与意见领袖自媒体时代到来社交媒体与新闻传播社交媒体成为新闻传播重要渠道假新闻与信息过载04新闻传播理论发展新闻价值理论新闻价值理论是新闻学中最传统的理论之一,强调新闻必须具有时新性、接近性、显著性和趣味性等特征。
该理论认为,新闻价值的高低决定了新闻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因此新闻报道应该尽可能地满足受众的新闻需求,提高新闻的质量和价值。
新闻价值理论在新闻传播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新闻采编、报道方式和传播效果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议程设置理论该理论认为,媒体通过选择和强调某些议题来引导公众关注和讨论这些议题,从而影响公众对议题的重要性和优先级的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1、新闻书:16世纪末,在手抄小报流行的同时,西欧等地开始出现了不定期的印刷品,报道某些重要事件,它与记事性小册子相比,新闻性明显增强,多为书本形式,被称为新闻书,也有单页的新闻传单。
2、廉价报纸:以工业革命为背景,各国先后出现面向社会中下层的通俗小报,因售价低廉而得名,世界第一家廉价报纸是1833年纽约《太阳报》。
3、《泰晤士报》:创办于1785年1月1日,原名《每日环球记录报》,创办人约翰沃尔特,1788年改为现名,尽量公正、详实地报道国会辩论、各国动态、商业行情等消息。
4、三社四边协定:早期通讯社竞争和垄断的产物,欧洲的哈瓦斯、沃尔夫、路透社与本国的殖民扩张一起经过十几的竞争,已经把世界新闻市场刮分完毕,为了确认既定事实和各社的垄断范围,于1870年签订了“联环同盟”协议,由于美联社也参加了,但被限制在美国以内,协议规定了各社采访和发布新闻的范围,并规定了互相交换所采集到的新闻,又称“三社四边”协定。
5、白虹贯日:1918年8月,全国84家报社新闻记者代表在大阪召开“关西记者大会”,并形成决议:要求寺内正毅内阁立即集体辞职;要求言论自由等。
报道这次大会情况的《大阪朝日新闻》使用了“白虹贯日”一语,政府当局以“这一消息是暗示革命”为理由起诉该报。
结果,登载这一消息的当天报纸被禁止发售;发行人兼编辑山口和专写这条新闻的记者大西利夫被判刑两个月;社长被迫辞职;包括总编辑在内的许多编辑人员被迫退出报社。
6、古登堡:德国美因茨的工匠。
1450年前后成功创造了金属活字排版印刷技术。
他还支撑了木质的、靠螺旋在印板上压力的印刷机,代替了纯粹的手工操作,从而提高了印刷的质量和效率。
印出了《拉丁文文法》《四十二行圣经》等书。
古登堡印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是人类传播史的第三座重要里程碑。
它使得大量而迅速地复制信息成为可能7、联合企业:8、高级报纸:报纸大众化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分类,形成了“高级报纸”和“大众报纸”之分,详细报导国内外政治、经济新闻,登载有说服力的社论,虽然发行量较少,但对社会有很大的影响。
9、黄色新闻:是指一种大量运用煽情主义的浅层次感官刺激的手法,集中渲染、夸大报道耸人听闻的色情、暴力、犯罪、天灾人祸等新闻事件,旨在赚取高额利润的新闻样式。
10传播集团:新闻垄断组织的一种形式。
二、简答题1、为什么英国新闻传播业总能平稳而渐进地发展?⑴思想方面:英国是言论、出版、新闻自由的发源地,弥尔顿、洛克、密尔的自由主义思想体系为资产阶级新闻业的自由主义发展道路奠定思想和理论基础⑵媒介角色:主流媒介具“第四等级”的地位,坚守政治中立的超脱立场和新闻专业价值,媒介发展始终贯穿着新闻媒介与政治、市场的博弈⑶泰晤士报、BBC广播新闻等是严肃新闻的典范。
、新闻业务规范的标杆⑷英国拥有以为公共利益服务为目标的广播电视业的标本,以BBC为主的公共广电体系⑸对媒介的良性监管,使之服务于公民表达自由、知情权和公民社会、公共利益2、《新莱茵报》的宣传有何特色?该报对后来的无产阶级报纸有何影响?⑴把对敌斗争的原则性和策略性结合起来⑵联系群众,代表人民,指导斗争⑶具有鲜明的战斗风格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于建立世界新闻新秩序,在理论认识上有何分歧?⑴关于自由与责任的认识。
发展中国家主张没有绝对的新闻自由,自由必须伴之以责任,两者不可偏废;发达国家则主张绝对的自由,反对限制以责任,认为这样只会导致政府控制新闻传播,以至于危害作为基本人权的“新闻自由”⑵新闻价值观念的差异。
自由竞争中西方新闻界新闻价值趋向:重视反常、意外,追求新鲜刺激。
这是由新闻媒介的私有化和盈利动机决定的。
所以选材以赢利为准绳。
发展中国家则主张正面负面报道应真实和平衡。
⑶发达国家强调维持现有秩序,而发展中国家则提出建立世界新闻新秩序的理想。
4、现代欧洲新闻传播业的特点有哪些?⑴世界日报发行量最为集中的地区。
欧洲的报业依然是世界报业发展的重心,日报发行量占世界的40%,多数国家每千人拥有报纸份数达到250份,达到报纸发行的“饱和”状态。
⑵收音机和电视机几乎完全饱和的地区之一。
⑶政党报刊基本消失,让位给完全的商业报刊时代。
⑷广播电视大多实行公营与民营并行的体制。
(公营广电媒体影响力较大)5、为什么世界上最早的定期刊物、日报出现于德国?⑴技术原因,由于德国是欧洲活字印刷的发源地,古登堡的金属活字印刷为报纸印刷提供了技术条件⑵环境条件,由于国家分裂,长期的战争和黑暗的专制统治,德国到16世纪末是欧洲封建势力最薄弱的国家。
这为报纸的自由出版造就了好的环境。
6、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独裁势力是如何控制新闻媒介的?①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新闻媒介是德、意、日法西斯裁势力操纵社会舆论,鼓动对外侵略,煽动战争狂热的得要工具。
法西斯独裁势力的控制是十分严厉而且有效的。
②建立法西斯新闻统治机构,加强对新闻传播的行政管理。
德国纳粹宣传部,帝国文化局,意大利的新闻宣传部,日本的内阁情报局。
③查封、取缔民主、反战力量的报刊。
④限制新闻从业人员资格。
⑤强化对新闻的事前检查。
⑥由政府直接控制广播电台和通讯事业。
上述控制措施,使新闻媒介成了法西斯独裁者得心应手的宣传工具。
7、简述发展中国家报业发展历史的共同之点。
1)早期报刊、尤其是报业发端较早的国家的早期报刊,大多是殖民者创办的;2)随着反殖民主义反封建斗争的开展,这些国家的民族报刊逐步发展起来,并推动了反殖民主义反封建斗争的进程;3)民族解放运动胜利后,大多数报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也有的国家报业重新陷入本国独裁者的控制之下。
8、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工人报刊与近代工人报刊的办报方针是否相同?如何认识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允许共产党报刊出版?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报纸,包括共产党和其他工人政党的报纸的办报方针与近代的工人报刊有很大的不同,其原因一方面是国内采取了缓和阶级矛盾的政策;另一方面是高新科技的广泛应用,使纯粹从事体力劳动者数量骤减,“白领”阶层的数量就超过了“蓝领”阶层,致使工人阶级报纸也向商业化方向转变。
三、论述题1、试述《真理报》的产生和发展轨迹,从中可以看出俄罗斯的新闻体制和新闻事业有哪些阶段性的变化?《真理报》是列宁亲自筹划领导下创办的大型群众性政治日报。
(一)第一阶段1912年5月5日在彼得堡问世。
该报是布尔什维克全俄性的政治讲坛,是真正的工人的报纸。
《真理报》大量刊登工人通讯,此外,工人们还为《真理报》提供稿件,组织订阅,扩大发行。
《真理报》读者范围广、影响面大。
一战前,沙皇政府采取非常手段镇压革命,《真理报》被迫停刊。
这一阶段的《真理报》虽然只存在了两年多,却为布尔什维克当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二)第二阶段1917年,《真理报》复刊。
这一阶段的《真理报》为准备和实行十月革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揭露临时政府的本质,宣传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思想。
2、宣传列宁的《四月提纲》,以此来统一全党思想。
3、宣传四月代表会议精神,促进苏维埃改组。
4、直接宣传和推动十月武装起义。
1917年10月27日,《真理报》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执政的无产阶级政党的第一份中央机关报。
(三)第三阶段(卫国战争时期的《真理报》)卫国战争时期的《真理报》被称为是卫国战争年代一份最先进的前线报刊。
它的宣传内容:1、宣传保卫祖国思想,鼓舞人民的抗敌斗志2、报道卫国战争的重要战事3、号召后方人民支援前线4、揭露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本质总之,在伟大卫国战争时期,《真理报》是全党全国的舆论中心,是思想战线上的反法西斯的前沿阵地。
2、结合美国当代的媒介发展格局,试论为什么美国的新闻传播业能主导世界传播格局。
⑴美国传媒业因其报纸、电视、广播、电影、出版、互联网等在全球首屈一指的产业规模和全球影响力,被誉为“超级传媒帝国”。
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传媒业高度成熟,撇开政治、体制上的不同和差异,其传媒业发展的许多经验和做法是符合市场竞争、媒体竞争规律的,值得我们借鉴;⑵强大的经济实力是传媒提升竞争能力和应对市场风险的物质基础;强大的经济实力使得美国传媒在参与市场竞争方面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帮助他们成为世界传媒业的领导者。
他们引入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购买和使用最先进的设备,引入最合理的新闻业务生产流程等等;庞大的经营规模、多元化的媒体结构、强大的经济实力还使美国传媒在抗击市场风险时显得游刃有余。
美国媒体在面对市场风险时,往往都会及时组织力量,研究新的传播技术,发掘新的市场需求,迅速决策,快速转型,从而化解被动局面。
⑶美国传统媒体先于我国媒体受到了来自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挑战,出现了报纸发行量下滑、电视观众减少、广播收听率降低等现象。
但崇尚创新的美国媒体界,没有手足无措,而是积极应对,认真研究新的传播技术和新的市场需求,主动适应环境。
如在面临全国性大报市场萎缩这一挑战时,美国报业主要有两大对策:一是积极发展社区报。
美国近年来有大批社区报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社区报的广告总额迅猛上升了44%。
二是纷纷精心打造自己的网络版。
美国各大传统媒体特别是纸质媒体都投入重金和人力打造自己的网络版。
目前美国各大主流报纸的网络版已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⑸总的而言,美国凭借自身强大的经济实力以及超强的处理危机的能力稳居世界传媒业龙头,综上所述,正是以上原因美国的新闻传播业能主导世界传播格局。
3、以历史的视角分析技术革命给媒介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
(从报纸、通讯社、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中任选其一即可。
⑴18世纪后期,欧美主要国家先后开始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推进给社会生活,也给近代报业带来了重大影响:①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迅速集中,为报纸大量发行流通提供了条件。
②经济的发展需要普遍提高劳动者素质,于是教育有所普及,粗通文字的平民增多,形成了新的广大读者群。
③阶级力量发生新的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同时在扩大,这就推动了各国政治变革的进程,使办报的政治环境逐步改善。
④高速转轮印刷机的产生,降低了印刷成本,报纸印得更快更多。
⑤随着工商业的繁荣,广告数量大为增进,广告费收入成为报社收入的主要来源,报纸廉价销售成为可能。
随后各国相继迎来了资产阶级报刊的廉价报纸时期。
⑵工业革命的发展,推动了电力的应用,高新科技的发展,从二十世纪50年代开始,印刷技术不断地采用电子技术、激光技术、信息科学以及高分子化学等新兴科学技术所取得的成果,进入了现代化的发展阶段。
于是人们便自然的将印刷术使用到印刷书籍,报纸之类的.所以说工业革命也间接的推动了报业的发展,①经济的飞跃发展,各地联系密切,农村人口流向城市,进一步增强了城乡民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②文化教育不断普及,使报纸的读者群进一步扩大;③邮电通信、印刷出版、交通运输的新发展,使得新闻的采集传递、报纸的印刷发行更为便捷;④工商业的兴盛使广告大为增加,报纸有了充足的财源;⑤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同时成长,推动了各国变革的进程,使得办报的政治环境逐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