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力丹《外国新闻传播史纲要》详解第七章 大洋洲新闻传播史【圣才出品】
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章节题库(第七讲 新闻法)【圣才出品】

第七讲新闻法一、概念题1.新闻法规[复旦大学2013年研]答:新闻法规是以立法形式通过的法律条文和行政颁布的规定、规则,是国家实施管理的主要依据。
它要处理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保护新闻自由,同时必须防止滥用新闻自由,从而在确保国家利益、公众利益不受侵害的前提下,鼓励新闻媒体满足公众需要,促进国家发展。
世界各国的新闻法规有三种形式:①以立法形式正式颁布的《新闻法》;②以最高法院和上级法院的判例为标准来审理新闻案件,即判例法,而没有成文的《新闻法》;③有些国家并没有单独成文的《新闻法》,而把新闻法规的有关条文写入《宪法》、《民法》、《刑法》以及其他的专用法律条款中。
2.新闻纪律[中国传媒大学2007年研]答:新闻纪律是新闻媒介的控制者(政党、组织、财团等)为维护所属新闻媒介的性质、工作秩序,实现预期的传播目的而制定的工作制度和行为准则。
主要内容包括:履行自己的职责,执行有关的决议和命令,遵守特定的规章制度,保守规定范围内的秘密等。
宣传纪律有三个明显的特征:①强制性,对所辖从业人员有着普遍的组织约束力;②阶级性,具体体现新闻媒介所从属的阶级的利益、意志和追求;③随动性,即随着传播目的的变化而作出相应的增删和调整。
3.新闻法治[人大2009年研]答:新闻法治是争取民主与自由的产物,同时又是促进民主与自由、实行正当新闻自由的强制性规范。
把新闻活动纳入一定的法理体系,即纳入法的正义与公平,构成新闻法治的理念。
新闻活动的法律规范包括两种形式,一是制定专门的新闻法(又称成文法),另一种是在宪法、刑法、民法、保密法、著作权法、判例法等法律中含有适用于新闻出版的法律条款(又称条文法),对媒介行为进行必要的保障和限制。
新闻活动的法治,既是新闻自由的重要保障,也是新闻控制的主要手段。
4.隐私权[南开大学2010年研;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9年研;清华大学2007、2005年研;南开大学2006年研]答: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生活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受他人侵扰、知悉、使用、披露和公开的权利。
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笔记

第三章外国新闻传播业的产生一、古代新闻传播1、古代新闻传播的三个阶段⑴新闻传播业的四个特点:①有合法的新闻传播机构②有采集新闻与传播新闻的手段③拥有以传播新闻为职业的专业人才④面向社会,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新闻传播业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⑵外国新闻传播业史的前新闻传播业时期,即外国新闻传播业史的古代新闻传播时期。
⑶古代新闻的三个阶段:原始新闻传播、手写新闻传播、印刷新闻传播。
2、原始新闻传播原始新闻传播是指人类早期使用各种原始的、简单的生理手段来进行传播的活动。
包括口头传播、标记传播、声光传播、图式传播。
⑴口头传播:语言是人类与动物的分界线之一。
语言产生是人类传播史上第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古希腊马拉松报捷菲迪皮茨)⑵标记传播:借用一定的物品或记号来传播信息的传播活动。
(结绳记事、实物借代、珠贝传令)⑶声光传播:借助声音或者光波为信号传递信息,传播距离远,排列组合变化较多,可以表达更复杂的意思。
(敲击响器、吹奏号角、点燃烽火、挥动旗幡。
褒姒烽火戏诸侯)⑷图式传播:简单的书写符号或图画来表达意思,传递信息。
图式传播孕育着文字,是原始新闻传播的高级形态。
3、手写新闻传播⑴手写新闻传播的出现:文字出现于奴隶社会初期。
文字的出现是人类传播史上的第二个里程碑。
文字与书写工具出现之后,人类传播就增加了新的传播方式:手写新闻传播。
(古埃及纸草文字;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用骨棒、芦杆在泥板上刻字为楔形文字;古印度人书写在石、陶、象牙、树叶上,为印章文字。
欧亚羊皮纸,蔡伦造纸术)⑵两种手抄新闻①官方公报《每日纪闻》:古罗马时代,公元前59年尤里乌斯.凯撒当选执政官后,将元老院议事记录书写在罗马议事厅外涂有石膏的木板上,并手抄多份,在罗马帝国的军队和重要城市公示。
后来屋大维将布告牌发展为手抄官报。
内容:帝国政治新闻、战争消息、元老院议事、司法案件、名人言论、宗教记事。
目的:凯撒通过将上层会议内容公之于众来争取舆论支持,扩大自己的影响。
陈力丹《外国新闻传播史纲要》详解第一章 现代新闻传播的历史轨迹【圣才出品】

第一章 现代新闻传播的历史轨迹1.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现代新闻传播活动出现之前的信息传播(1)大约10万年前,人类产生了语言,从此人类能够通过各种音节的组合,表达较为复杂、抽象的意思。
语言的产生是人类社会第一次信息革命的标志。
(2)公元前3500多年,地中海东岸腓尼基一带出现了最早的文字——腓尼基文字。
文字的出现是人类社会第二次信息革命的标志,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
(3)文字虽然保留了语言信息,但是手抄传递的信息无论如何形不成规模,而且手抄的文字一定程度上又变成了一种很容易禁锢的信息。
于是,印刷术的发明通常被视为信息传 现代新闻传播活动出现之前的信息传播现代报刊在欧洲得以产生的原因现代报刊——从起源到遍布全球 现代报刊从起源到遍布全球的过程 封建集权制下的“官报时期” 西方报刊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 新闻自由条件下的“党报时期” “商业报刊时期” 广播电视媒介的高速发展新闻媒介的发展网络传播——“信息社会”的未来研究世界新闻传播史的意义现代新闻传播的历史轨迹播史上又一座里程碑。
(4)古登堡发明欧式印刷术不久,恰好遇上15世纪末的世界地理大发现,于是伴随着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商人向全球的扩张,印刷术和最初简单的新闻公报式的新闻纸传到了全世界。
欧式印刷术为现代新闻传播业的诞生做了技术上的准备。
二、现代报刊——从起源到遍布全球1.现代报刊在欧洲得以产生的原因(1)世界地理大发现使得欧洲的商业和工业从地中海贸易转向全球贸易,因此造成对新闻传播的规模化需求(2)此时,欧洲地理上正在形成连成一片的文明地区,地理上进行贸易的关卡减少。
传递信息的障碍也随之减少(3)六个主要的欧洲民族(意、西、葡、德、法、英)经过文艺复兴运动,自然形成了各自的标准语言和文字,奠定了规模化新闻传播的语言文字基础(4)古登堡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规模新闻传播的新技术条件(5)文艺复兴后,文化从僧侣阶层的垄断下逐步解放出来,转向世俗社会,从而为规模化新闻传播提供了一定的读者群。
外国新闻传播史纲要课后习题复习

世界新闻业复习课后思考题:第一章P15第1、2题一、简述印刷术的发明对信息传播的影响?1.实现信息的规模化传播2.为新闻业的诞生做了技术上的准备3.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区域二、简述现代报刊在欧洲得以最早生产的五个相互依托的原因?1. 世界地理大发现使得欧洲的商业和工业从地中海贸易转向全球贸易,因此造成对新闻传播的规模化需求;2. 此时,欧洲地理上正在形成连成一片的文明地区,地理上进行贸易的关卡减少,传递信息的障碍也随之减少;3. 六个主要的欧洲民族(意,西,葡,德,法,英)经过文艺复兴运动,自然形成了各自的标准语言和文字,奠定了规模化新闻传播的语言文字基础;4. 古登堡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规模新闻传播的新技术条件;5. 文艺复兴后,文化从僧侣阶层的垄断下逐步解放出来,转向世俗社会,为规模化新闻传播提供了一定的读者群。
第二章 P99第1、2、3、6、8、9题三、简述欧洲国家新闻传播业发展的四个地区,以及它们各自的特征?1.西欧和部分中欧工业发达国家,包括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爱尔兰、卢森堡等,以及中欧的德国、奥地利、瑞士等;特点:新闻传播活动起步早、发展迅速、对世界影响巨大。
2.北欧诸国,包括瑞典、丹麦、挪威、芬兰、冰岛等国;特点:新闻传播活动和平渐进、内向发展、水平很高但是对世界影响不大。
3.地中海沿岸的其他工业化国家,包括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希腊等国;特点:新闻传播活动萌芽早,但长期发展缓慢,20世纪七八十年代后步入发展的快车轨道。
4.苏联在欧洲的各加盟共和国以及欧洲中部和南部的原社会主义国家。
包括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国。
特点:历史上受专制主义影响较大,发展不快,经过20世纪90年代的政治制度变革的混乱阶段,现已逐步走上稳定发展的道路。
四、简述现在欧洲新闻业的总体特定?(1)世界日报发行量最为集中的地区;欧洲的报业依然是世界报业发展的重心。
(2)广播电视大多实行公营与民营并行的体制。
程曼丽《外国新闻传播史导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新的世界格局中的新闻传播事业【圣才出品】

第六章新的世界格局中的新闻传播事业6.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俄罗斯新闻业1.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媒体的发展阶段(1)1992年初—1994年底:私有化与权力斗争1992年,叶利钦在全国范围内发布了“私有化”命令。
①固有媒体相继“非国有化”,呈现多元资本持股形态;②私营媒体大量涌现;③在媒体商业化发展的过程中,集团化趋势初见端倪,出现了第一批媒体寡头。
(2)1994年年底—1996年中期:第一次车臣战争和总统大选①叶利钦强化政府的舆论机构,充分发挥俄联邦政府新闻处和俄罗斯国防部新闻局的作用。
这一时期,俄罗斯媒体集中化的趋势继续扩大。
②通过对车臣战事以及总统大选直观而生动的报道,俄电视媒体的优越性充分显示出来,其影响力显然超过印刷媒体,成为主导性的媒体。
(3)1996年中期—1998年中期:寡头瓜分媒体与新闻战寡头瓜分媒体,并发展私立媒体。
在瓜分媒体市场的过程中,各利益集团之间经常发生矛盾、冲突。
每当这时,他们最常用的手法,就是利用自己掌握的媒体互相攻击、谩骂,彼此揭底、拆台,从而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揭丑运动”。
与寡头媒体的喧嚣相比,这一时期国家媒体的声音相对微弱。
(4)1998年中期至今:政府、媒体权力回归这一时期,通过对新闻媒介的整合与控制,政府、媒体权力回归。
2000年普京当选总统后,进一步加强了对寡头及其媒体的整治力度。
通过整治寡头及其所属媒体,普京加强了政府权威,同时也树立了自己的威信。
(5)俄罗斯媒介生态的现状近年来,绝大多数报刊的订阅率都出现了滑坡。
电视仍然是这个国家最普及的大众媒介,互联网发展迅速。
2.俄罗斯新闻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特点(1)媒介产业集中化伴随着俄罗斯经济私有化的进程,两种新型的资本集团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崛起。
一是官僚(政治)资本集团,二是金融工业资本集团。
(2)媒介经营商业化苏联解体后,尤其是1992年俄政府实行自由价格政策以后,新闻媒体几乎全部被抛入市场经济的大潮中。
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配套题库(含考研真题)(意大利新闻传播史)【圣才出品】

第六章意大利新闻传播史一、名词解释1.意大利《晚邮报》答:意大利《晚邮报》是意大利发行量最大的意大利文对开报纸。
1876年3月在米兰创刊。
1925年后几乎成为法西斯政权的机关报。
1945年一度停刊。
同年4月26日改名《新邮报》出版,5月更名《消息报》。
1946年5月称《新晚邮报》,1959年改用现名,从1974年起为里佐利财团所有。
该报编辑方针以独立著称,国际新闻较详尽准确,日发行量62万份(1990),另有海外航空版向国外发行。
2.安莎通讯社[华中师大2013年研]、安莎社[北大2006年研]答:安莎通讯社(Agenzia Nazionale Stampa Associata),全名为意大利全国报业联合社,为50多家报社组成的股份公司,是意大利最大的通讯社,也是世界性通讯社之一。
总社在罗马,前身是法西斯统治时期的斯蒂芬通讯社。
1945年1月13日由意大利12家日报联合创办。
安莎社同政府关系密切,经济上接受政府资助。
根据规定,它有责任报道政府机关和议会的活动情况,并向驻外使馆提供新闻;而政府则负责在国外推销和分发它的国际新闻稿,并向它提供可报道的新闻。
安莎社的新闻业务有两个特点:一是政治报道强调客观、公正、独立,对重大事件不作评论;二是注重发展中国家的报道,尤其注重对拉美地区的报道。
3.菲尼维斯公司答:菲尼维斯公司是意大利目前最大的私营广播电视公司。
1980年11月,米兰富商贝卢斯科尼兼并多个地方电视台组成“电视五频道”,面向全国播出,以后又收购电视四网和意大利电视一台,三个电视台组成菲尼维斯公司。
形成与意大利广播公司平起平坐的竞争实力。
目前和意大利广播公司垄断了意大利90%左右的电视市场。
二、简答题1.墨索里尼出任首相后,对新闻界采取了哪几方面的措施?答:墨索里尼出任首相后,对新闻界采取了以下方面的措施:(1)实行一区一报制墨索里尼认为,全国报纸太多,不便实行统一管制。
于是颁布《新闻法》,规定各地报纸合并,一个地区只准许一家报纸发行。
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配套题库(含考研真题)(黑非洲新闻传播业历史发展概述)【圣才出品】

第二十章黑非洲新闻传播业历史发展概述一、名词解释1.《每日时报》答:《每日时报》(Daily Times)是尼日利亚发行量最大的英文日报,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28年,由拉各斯(当时尼国的首府)商会创办,现在尼政府拥有该报最大的股份,但商业性较强。
为西非第一大日报,发行量40多万份,有大量广告。
2.新闻体制答:新闻体制是新闻事业的构成体系、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的总称。
包括新闻事业的机构设置、隶属关系以及机构运行原则与方针等,是社会调节和控制新闻传播的程式。
不同的社会制度,产生不同的新闻体制。
1956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出版了W.施拉姆等人合著的《报刊的四种理论》,指出当时世界上存在4种新闻理论,即“极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论”和“共产主义理论”。
这4种新闻理论描述了4种新闻体裁模式。
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新闻学者对新闻体制的分类、中国新闻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等进行了探索。
二、简答题简述东非新闻传播业的发展。
答:东非是指民主刚果以东的非洲中东部几个国家。
这几个国家最后的宗主国是英国,此前它们的宗主国主要是德国。
英国人在这里办的第一家报纸是1899年在现在肯尼亚的港口城市蒙巴萨出版的《东非与乌干达邮报》。
黑非洲国家独立前最早出现的广播电台也在东非,即1927年由英国东非广播公司在内罗毕建立的短波电台。
东非国家的新闻传播业,可以肯尼亚为代表。
(1)该国的报刊基本民营,拥有黑非洲除南非以外最大的民营报团群,并且向周边国家发行或在当地出版报刊。
现在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是大众化的报纸《民族日报》,20万份。
(2)历史最悠久是严肃报纸《旗帜报》(1902年创刊),发行量约8万份。
报纸的社会拥有量每千人17份,在东非居第一位。
(3)该国的广播电视除了国营的台外,1990年出现民营“肯尼亚电视网”,该广播电台较为活跃,有五套节目,使用6种语言对国内和周边广播。
肯尼亚大众媒介的受众,集中在首都内罗毕和海港蒙巴萨这两个较大的城市,其乡村地区尚相当落后。
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配套题库(含考研真题)(美洲新闻传播业历史发展概述)【圣才出品】

第八章美洲新闻传播业历史发展概述简答题1.简述拉美的新闻传播业的特点。
答:拉美的新闻传播业的特点如下:(1)报刊业发展缓慢16世纪和17世纪,仅在利马、墨西哥城分别出现过殖民当局“公报”性质的早期报刊;18世纪初,西班牙统治下的各殖民地才较为普遍地出现现代报刊;19世纪初,巴西才出现现代报刊。
虽然拉美多数国家在18世纪初出现现代报刊,在世界上也是相当早的。
但由于殖民地国家的特征所限,这些国家的现代报刊发展极其缓慢。
(2)广播电视业发展相对迅速在几个大城市,如墨西哥城、里约热内卢、圣保罗等,电视机家庭拥有率已经接近饱和。
墨西哥电视公司、巴西环球集团分别垄断着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的跨国卫星电视市场,成为世界级的卫星电视媒介集团和这两种语言广播电视娱乐节目的最大输出集团。
(3)基本民营的新闻传播体制拉美历史上被看作美国的后院,在新闻传播体制方面各国(除了古巴)大多效仿美国,报刊业完全是民营,广播电视业也是民营占绝对优势。
(4)古巴的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体制古巴是美洲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其代表性报纸是《格拉玛报》,是古巴共产党的机关报,创刊于1965年10月。
其他报刊的结构与前苏联基本相同。
(5)西班牙语区与葡萄牙语区的差异两种语言虽然都属于印欧语系的拉丁语族,由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政治历史传统多少有些差异,这也对拉美各国后来新闻政策的确立和稳定,无形中埋下了历史的因素。
2.拉美国家整体报刊业发展缓慢的原因何在?答:尽管拉美多数国家在18世纪初出现现代报刊,这在世界上也是相当早的。
但这些国家现代报刊的发展却极其缓慢。
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宗主国对新闻文化的忽视,各殖民地实行的专制制度都严重地阻碍了新闻文化的流通。
(2)由于不鼓励欧洲人移民,这些国家的民众主体是以原来的印第安人、从非洲贩运来的黑人与少数欧洲人混血后裔为主。
少数来到拉美的欧洲人,大多数不是为了创业而来的移民,而是一些来做官的小贵族、来做买卖的商人,以及一些退役留下来的士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中心的生活方式,人们倾向于一种狭隘的地域主义,澳大利亚的报纸,四分之三以上是小型 地方报。
(2)高度的报业垄断对新闻自由的威胁 由于澳大利亚的新闻传播被极少的几个家族集团公司所掌握,对新闻自由造成新的威 胁。 5.广播电视业的和谐发展 1924 年 7 月,政府的文件将广播电台划分为两类,A 类不播广告,收听时要收取收听 费(1929 年明确 A 类台为公营台),B 类以播出广告作为主要收入来源。这实际上就规定 了两种广播体制。 (1)广播电视业的商业竞争 自从出现电视台,澳大利亚的报业大王们就开始为控制民营商业电视台而展开了竞争。 (2)从广播开始的“多种文化”政策 1978 年元旦设立的“特别广播机构”,开创了澳大利亚广播电视的特色。SBS 是个独 立的公营机构,用以体现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澳政府实行的“多种文化”政策。 6.澳大利亚新闻传播业目前的格局 (1)报刊 ①《澳大利亚人报》。现属于默多克集团。该报是澳大利亚唯一全国发行的报纸,品位 高雅,发行量不高,但却是代表澳大利亚的主要报纸之一。 ②《悉尼先驱晨报》。现属于布莱克集团。作为澳大利亚历史最悠久的报纸,依然保持
(3)波利尼西亚和密克罗尼西亚
在美拉尼西亚东北,是大洋洲新闻传播业相对不够发达的地区。代表国家萨摩亚,位于 波利尼西亚。
3.独特的太平洋中的美国属地
太平洋中的美国属地,分为本土和其他领地。属于本土的夏威夷群岛,以及美国的领地 东萨摩亚、关岛等,由于其新闻文化直接来自美国,虽然起步晚,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 得以发展,但新闻传播业很快达到了发达程度。这是大洋洲一个较为独特的情况。
2.三个不同的发展地区
(1)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这是大洋洲主要国家,其新闻体制基本效仿英国:报刊基本民营,广播电视业实行公营
1 / 12
圣才电子书
与民营并行的体制。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2)美拉尼西亚
这是大洋洲新闻传播业的次发达地区,其代表国家是巴新、斐济。这一地区的传播业虽 然现在不够发达,但是发展速度明显地较快。
二、澳大利亚新闻传播史 1.现代新闻业的初创 (1)第一批报纸的诞生 ①1803 年,第三任总督菲利普·金(Philip King)到任,他较为看重办报,命令在当局 办的印刷所工作的犯人乔治·豪于 1803 年 3 月 5 日为当局编辑和出版了《悉尼公报和新南 威尔士广告人报》,为澳大利亚第一家报纸。 ②这是一份由犯人(后来为自由人)按照官方意图编辑的官报。
3 / 12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澳大利亚开始成为世界的一个焦点,靠近金矿地区的墨尔本,以及相对近些的悉尼,报 刊都得到迅速发展,种数增加,发行量更是急遽上升。
(2)报刊的发展与澳大利亚民族意识的形成 澳大利亚人从一群英国殖民统治下的移民,逐渐形成一个新的民族的过程,大众传媒在 其中起了重要的催生作用。 3.20 世纪 20 年代至今,报刊的集团化兼并 (1)20 世纪 60 年代的五大报团 这五大报团依规模大小,分别是:①先驱与时代周刊集团;②费尔法克斯报团;③默多 克新闻集团;④帕克联合新闻公司;⑤诺顿真理与运动员公司。 (2)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两大报团相对的态势 ①1987 年 2 月,默多克一举买下先驱与时代周刊公司的主要股份,于是默多克的新闻 公司成为在澳大利亚居于绝对第一位的媒介集团,它控制着全澳近七成的报刊。 ②1991 年 12 月,加拿大的报业主康拉德·布莱克又以 16 亿澳元的价格,一举收购了 费尔法克斯公司的主要股份,费氏集团衰落了。 ③澳大利亚的新闻传播业竞争,变成了两个外国人(默多克加入了美国和英国国籍)在 澳大利亚新闻市场的竞争。 4.澳大利亚报刊的特点与新闻自由 (1)狭隘的地方性与第三代大众报纸格调的形成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地理的无法改变的偏僻位置,以及大荒漠造成的地广人稀、以城市为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七章 大洋洲新闻传播史
7.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洋
洲
独特的太平洋中的美国属地
新
闻
现代新闻业的初创
传
播 史
澳大利亚新闻传播史 新闻传播业的发展与新民族意识的形成
20 世纪 20 年代至今,报刊的集团化兼并
澳大利亚报刊的特点与新闻自由
广播电视业的和谐发展
澳大利亚新闻传播业目前的格局
【重点难点归纳】
一、概述
1.平稳的新闻政策
大洋洲从殖民地或托管地向国家独立或自治的过渡,是和平的,因而其新闻政策也保持 了平稳过渡的状态。其特点可以归纳为三点:(1)以自由主义为基础;(2)逐渐实现本地 人管理媒介(民族化);(3)鼓励多种文化传播。
2 / 12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③显然,殖民当局这时已经意识到信息的传播对于澳洲新社会的意义,但是作为官报, 仍坚持实行英国本土已经过时了的新闻检查政策。
(2)新闻自由传统的确立 ①澳大利亚新闻史上,一般把 1824 年 10 月 14 日在悉尼创刊的《澳大利亚人报》视 为该国第一家不受检查的民办报纸。 ②1926 年新总督达令到任,驻军两个士兵因开小差而被他施以酷刑致死一人,两报强 烈谴责了总督的残暴。达令后利用掌握的权力对两家报纸课以很重的印花税,并以诽谤罪将 霍尔和《澳大利亚人报》的一名编辑投入监狱。1831 年殖民事务部召达令回英国述职,宣 布他对报刊所课的税无效。 ③发生这个事件后,塔斯马尼亚州和西澳大利亚州也发生同类总督限制新闻自由的事 件。由于大势所趋,所有争取新闻自由的斗争都获得了胜利。 (3)澳大利亚早期的报业竞争格局 ①1831 年 4 月 18 日创刊的《悉尼先驱报》便是第一家商业性报纸。因为这一年悉尼 出现了晚报《每日镜报》,它则以“晨报”的名义与之竞争。这也是澳大利亚报业竞争的开 端。 ②在当时新南威尔士的另一个城市墨尔本,与悉尼几乎同时出现报纸竞争。 ③从 19 世纪 50 年代起,就形成了悉尼、墨尔本两大城市之间新闻竞争的传统。 2.1851 年至建国初期,新闻传播业的发展与新民族意识的形成 (1)报刊业的大发展及背景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