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新闻的起源
全球新闻传播史

新闻事业的突出标志是媒介组织,从媒介变迁看传播历程:口头手写印刷电子传播,口头传播几乎涵盖整个传播历程。
公元前一世纪:最早的的手抄新闻\书写新闻\新闻信,古罗马时代“每日纪闻”,历史上第一份官方报纸,最早的民间“报纸”,不同于一般书信,是连接地方和中央的信息纽带。
古典时代的手抄新闻传统断裂一千年之后,罗马人后裔继承,即文艺复兴时起源与威尼斯,流行于欧洲大陆的手抄新闻(《威尼斯公报》,《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提及)。
手抄新闻是西方书写传播历史的终结,终结于地中海地区,新闻事业崛起于大西洋地区。
17世纪创世纪——北大西洋地区:一、纸张与印刷●西方长期用莎草纸和羊皮纸。
西方印刷术,15世纪中叶德国约翰古登宝,直接影响现代文明的印刷体系,标志大众传播时代来临●印刷传播在欧洲的扩散影响:文字信息批量复制、线性思维、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欧洲各国语言方言土与规范化并形成标准的民族语言、新闻事业原始形态开始孕育,出现小册子和新闻书二、新闻事业萌芽●新闻事业的三次浪潮:德国、英国、美国,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全球贸易活跃●新闻事业卓然亮相的第一个标志:17世纪定期报刊的兴起(公开发行——代表者资产阶级公共领域出现、内容驳杂、定期出版,体现现代文明精神),定期形式现代报刊的基本要素和基本特征,也是衡量现代报刊与古代报刊的尺度。
●定期报刊的已出现的背景之一:现代邮政体系建立●荷兰:社会氛围自由,1620“科兰特”,最早的英文报纸,第一份英国报纸,荷兰人印刷送往英国德国:1590最早的周刊《观察周刊》发一条新闻;德国报业之父艾莫尔创办《法兰克福新闻》,刊登多条新闻;《马格德堡新闻》世界上出版时间最长的报纸(329年)英国:“科兰特”,直接原因即三十年战争。
1621年,英国直接翻译荷兰的科兰特。
1625《英国信使》英国第一份有正式刊名的报纸。
功能类似报纸,但是形式书籍,所以又称作新闻书\小册子,各国早期报纸都是新闻书。
新闻学概论-新闻的起源及定义

硬新闻:关系国计民生、人们切身利益。
软新闻:富有人情味、趣味性。(散文笔 法)
新闻学概论
恶犬咬吞男童耳朵
美联社讯(1981.11.1 3):一名7岁男孩,他的耳朵 被一只狗咬掉后吞了,医生立即 把狗杀掉,取出仍然完好的耳朵, 然后重新为孩子缝上,手术成功 与否还不知道。……
新闻学概论
第一节 新闻的起源
一、新闻产生的条件:人类社会性的生 产劳动实践。 1、劳动创造了语言。
2、劳动使人类的大脑进化,为抽象符 号的产生奠定基础。
新闻学概论
第一节 新闻的起源
二、新闻传播活动发展的基本条件: .新闻事业起源的四种说法: 科技进步论、识字率论、
自然历史论、综合条件论。
新闻学概论
第一节 新闻的起源
个人收集整理,仅供交流 学习!
.事实对新闻具有决定性作用;
.客观事实是不依赖人的主观意志而独立 存在的;
新闻学概论
第二节 新闻的本源
.新闻产生于事实,事实决定新闻; .新闻所含有的各种性质由事实决定。
新闻学概论
第三节 新闻的定义
一、新闻的含义: 新闻纸、新闻业;消息;新闻报道体裁。 二、国内外新闻定义: 不成文定义。成文定义。
新闻学概论
第三节 新闻的定义
三、新闻的主要因素: 1、事实; 2、新意(变动出新闻); 3、及时(新闻是易碎品)。
新闻学概论
第三节 新闻的定义
四、记住: 1、新闻必须经过报道但不就是报道; 2、新闻必须来自于事实但不就是事实。
新闻学概论
五、新闻和宣传的异同
(一)相同点 首先,新闻始于宣传。纵观新闻史的长河,我 们可以发现,无论是中国的《邸报》还是外国 的《威尼斯公报》,早期的报刊都是政治或宗 教集团的宣传工具。其次,新闻与宣传同属于 大众传播。它们都属于传播的范畴。第三,现 代宣传主要通过大众传媒进行。宣传作为一种 传播活动,理论上可以通过各种传媒进行,而 利用大众传媒进行活动是现代宣传的独特之处。
新闻的起源 名词解释

新闻的起源名词解释新闻的起源:探寻新闻的演变与影响力新闻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东西,我们通过各种渠道获取新闻资讯,了解世界的动态。
然而,有关新闻的定义,其起源和演变却鲜为人知。
本文将深入探讨新闻的起源和重要性,以及与其相关的概念和进程。
一、什么是新闻?新闻是指对社会事件、事实和观点的描述、报道和评论的文本或多媒体形式。
它具有时效性、公共性、客观性和真实性的特征。
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形式,新闻有助于提供公众对世界的了解,促进社会和政治参与,并扮演着监督政府和保护民主制度的角色。
二、新闻的起源新闻作为一种传播信息的形式,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早期。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人们通过口头传递信息,告知部落成员有关狩猎范围、食物来源和部落内外的社会事件。
然而,新闻作为一种组织、编辑和发布信息的机制,直到印刷术的发明才开始真正出现。
三、印刷术的革命印刷术的发明是新闻史上的重大里程碑。
14世纪中叶,德国的古登堡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使新闻的传播得以大规模、高效率地实现。
此后,印刷术的普及和可操作性大大提高了新闻的传播范围,使其不再局限于特定的社会阶层和地理区域。
新闻从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四、媒体与新闻转变随着新闻的传播渠道的不断演变,媒体成为了信息传播的主要工具。
从刻字板开始,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再到现如今的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每一次媒体的技术革新都在推动着新闻的转变和发展。
五、新闻的影响力新闻作为一种媒介形式,对社会和个人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首先,新闻通过提供事实、评论和观点,引导公众对事件的理解和判断。
它可以培养公众的批判思维和信息素养,促进公众对政治和社会事件的参与和改变。
其次,新闻是一个监督政府的重要手段,能够揭示腐败、违法和权力滥用等问题,增加政府的透明度和问责制。
最后,新闻还与商业、文化和社交等方面紧密相关,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六、新闻的现代挑战尽管新闻在整个人类历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现代的新闻行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新闻理论教程名词解释及简答

第一章新闻一.名词解释1.新闻的起源:(第一节)新闻的传播活动和发展的最早动因新闻是一种信息传播,他起源于人类社会性的声查劳动实践,是适应当时的人们的需要而产生的.当人们学会自觉地进行信息交流的时候,就有了原始的新闻传播活动,它是长期的劳动实践是人类进化的必然、结果.人类社会性的生产劳动实践对新闻的产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们在生产劳动实践中结成了相互依存的社会关系,彼此需要社会沟通信息.通报情况,交流经验,一求取得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别根据以取得的认识规划自己的行动,进而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新闻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商品经济的出现,当新闻传播活动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具备了一定的条件宾产生了近代报刊的时候,报刊便成为新闻事业最基本的新闻手段了.资产阶级新闻学认为新闻传播活动产生于人类对事物的好奇心和兴趣,源于人的群居本能.2.新闻的本源(第二节)新闻的基本来源.唯物主义认为,新闻的本源乃是物质的东西,乃是事实,就是人类在与自然斗争中和社会斗争中所发生的事实.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是、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前,新闻在后.1)坚持事实的第一性的,事实对新闻有决定性的作用,人类在生产斗争和社会斗争中所发生的种种事实是一切新闻报道的源泉和基础.没有事实新闻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就不可能有新闻报道.2)承认客观事实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而独立存在的,它既不会因为人们不喜欢他而消失,也不会因为人们幻想它而出现.我门必须尊重事实,背离事实就是失实.3)与事实相比,新闻是派生的,被决定的,是第二性的.新闻只能根据事实描写事实,而不能根据希望描写事实.4)新闻所含有的各种性质,如政治性,趣味性等等,也同样是被事实所决定的,事实具有某种性质,如实报道这一事实的新闻才能具有某种性质.在新闻的本源问题上,唯心论者或是颠倒事实与新闻的源流关系或是把新闻看作某种"性质"本身.正确处理事实与新闻关系,是新闻理论中的一个最根本性的问题.3.新闻的来源指供应新闻的媒介.在现代社会中,主要新闻来源有以下几种1)记者采访 2)通讯社发稿 3)资料社发稿 4)读者来信 5)通讯员及群众投稿 6)广告 7)社会宣传品及内部简报,总结,文件等等.指新闻出处,即新闻提供者.对不愿透露姓名或单位名称的新闻提供者,一般应予保护或在新闻中略去或采用间接暗示法,如"从有关方面获悉","某权威人士告知"等.新闻来源有直接来源和间接来源之别.4.好奇说(第一节)资产阶级新闻学关于新闻的起源的观点.他们单纯从人类的好奇心理甚至心理出发,认为人总是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甚至心理需要出发,认为人总是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人长着两只耳朵,就爱打听新闻,长着一张嘴巴就爱传播新闻,新闻传播活动就是在这种好奇心的驱使下出现的.换言之,是人的新闻欲促成了新闻活动. (这种把产生新闻这种一种社会现象归结为生理现象,心理现象;把新闻是适应社会需要而产生的说成了是为了本能的需要的观点,脱离物质生产时实践去分析新闻的起源,颠倒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物质与竟声的关系,混淆了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这是唯心主义思想观在新闻起源观上的反映.)马克思主义承认和尊重人的好奇心和新闻欲,但认为主要是人类社会性的生产劳动实践,推动了新闻的产生和发展.5.群居说(第一节)一种关于新闻起源的观点始于西方新闻说.该观点认为,由于人类结群居住,相互间需要信息的沟通和经验的交流,于是产生的新闻活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群居有着深刻的社会物质原因.因为太初时代人类面临着洪水.猛兽等强大的自然灾害和部落战争,为着生存和发展,他们必须结成群体,共同居住,协同劳动和斗争,正式这种社会性的劳动实践和石灰生活促进了新闻传播活动的产生和发展.6.新闻欲(99考题)指人类了解社会或自然界新近变动的一种欲望,这种欲望是认得社会联系的必然产物,是求知欲的的组成部分.新情况.新事物.新经验.新问题,集体感.安全感.正义感上进心等是新闻欲的主要内涵.某些西方新闻学者认为,新闻欲是新闻媒介产生的根据.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只有人类的社会存在和相互沟通的社会需求才是新闻传播活动产生和演变的根本原因.7.硬新闻(straightnes)和软新闻(soft news)源于西方新闻说的名词硬新闻指题材较为严肃,着重于思想性,指导性和知识性的政治.经济.技术新闻.观众在阅读或视听这种新闻时只能产生"延缓报酬"(delayed reward)效应,所以称这类新闻为硬新闻.软新闻是指那些人情味较浓的,写的轻松活泼,容易引起受众观感刺激和阅读,视听兴趣能产生"即时报酬(immediated reward)的新闻.社会新闻大致属于这种新闻.在思想内容健康的前提下,把新闻写的软一些对于强化新闻的传播效果是有益的.现在人们长吧那些登载生活娱乐服务内容的刊物称之为"软新闻刊物".8.易碎品西方对新闻的生命___时效的一种形象的说法,指新闻的生命是短促的,随着时效的逝去而消失.中国新闻界也以"活鱼""鲜花"等比喻新闻时效性的重要性.二.简答题1.新闻的特点(1)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2)新闻区别于信息而成为新闻必须具备以下特点:1)必须是事实.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新闻无论其内容还是形式都离不开事实.从内容上说,新闻必须是以事实为根据的真实信息;从形式上说,新闻必须用事实说话.没有事实就成不了新闻.可以说,一切以新闻为主体的事业,起基本的内容就是报道和评论事实,起基本方法就是用事实说话(新闻)和就事实说话(评论). 2)笔削有新意.新闻是一种信息,是事实的反映,但并非任何事实,任何信息都能成为新闻新意是使某条信息成为新闻的一个重要原因.新闻的"新",首先是构成新闻的事实有很强的时效性,能满足人们急欲知晓的需要.这种新鲜事实必须具备两个因素:第一,它是人们未知的事实,即构成新闻的根据.因为客观事物的活动和变化是绝对的,所以新闻只有不断的新陈代谢,才能是新闻事业永葆青春的活力.3)必须及时.试问必须注重时效,这是与有新意相联系的一个要求.既然新闻只存在于时间长河的一瞬间,时效或者称为时间性是决定新闻的又一因素.着也是新闻传播的客观规律所要求的.人形象的把这一要求称为抓"活鱼".(3)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一定义比较明确简洁的概括了新闻的特点,它强调了事实,新鲜,时效这三个构成新闻最基本的因素.2.为什么说新闻产生于人类生产劳动实践的需要?新闻是一种信息传播,它是在人类的生产实践中为适应人们需要而产生的: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类能够进行生产劳动,能够通过生产劳动改造自然,创造物质生产资料,以求自身生存与发展,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洪水,猛兽,毒虫,饥荒随时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人们在进行劳动生产活动中,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人么逐渐认识到哟想生存和发展必须齐心协力,相互合作.这就要求人们互相联络,沟通的情况下,不断了解客观世界变动的新信息,以变相应的采取行动,因此新闻传播活动相应而生.3.如何理解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早实践中如何坚持这一点?新闻的基本来源.唯物主义认为,新闻的本源乃是物质的东西,乃是事实,就是人类在与自然斗争中和社会斗争中所发生的事实.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是、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前,新闻在后.1)坚持事实的第一性的,事实对新闻有决定性的作用,人类在生产斗争和社会斗争中所发生的种种事实是一切新闻报道的源泉和基础.没有事实新闻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就不可能有新闻报道.2)承认客观事实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而独立存在的,它既不会因为人们不喜欢他而消失,也不会因为人们幻想它而出现.我门必须尊重事实,背离事实就是失实.3)与事实相比,新闻是派生的,被决定的,是第二性的.新闻只能根据事实描写事实,而不能根据希望描写事实.4)新闻所含有的各种性质,如政治性,趣味性等等,也同样是被事实所决定的,事实具有某种性质,如实报道这一事实的新闻才能具有某种性质.在新闻的本源问题上,唯心论者或是颠倒事实与新闻的源流关系或是把新闻看作某种"性质"本身.正确处理事实与新闻关系,是新闻理论中的一个最根本性的问题.4.什么是新闻?简述新闻新闻定义的不同类型.1>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他不仅是新闻事业细胞,还是新闻事业的主体.2>新闻的第一可分两大类型:<1>不成文的新闻定义.这些是资产阶级大众化报纸(便士报)星期时期,一些资产阶级报人根据他们的经验对新闻所做的解释.他们把办报最为一种有利可图的企业,把新闻当作一种可以自由销售的的商品.他们往往从赢利的目的出发,以行文的可售性为标准来说明新闻特性,追求新闻对读者的刺激和轰动效应.a> 19世纪70年代,美国<<纽约太阳报>>编辑主任约翰。
新闻学概论重点

第一章新闻本源第一节新闻起源于人类的信息需求新闻是一种信息传播,是在人类的生产劳动和社会交往实践中,为适应人们的信息需求而产生的。
变更产生新闻,关系决定需要。
变更越猛烈,越需要新闻;关系越紧密,越需要新闻。
第二节新闻的本源是事实1)新闻内容已事实为依据事实特点:客观的、可认知的、可反映的2)新闻事实是通过选择的事实一、事实的无穷性和报导的有限性决定了新闻的选择性。
二、媒体有自己的定位、选择新闻的标准和感爱好的领域。
3、新闻事实的选择性绝不意味着能够和背离歪曲事实,而是要依照事实本来面目全面准确地反映事实。
4、实践是查验新闻真实的标准。
第三节新闻的概念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导(陆定一的新闻概念)一、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新闻是事实的报导,是第二性的。
二、事实需要通过报导才能成为新闻。
3、新闻报导的事实是新近发生的。
第四节新闻的大体特点真实准确、内容新鲜、报导及时、传播公布新闻真实的三层含义:一、新闻所报导的事实必需是客观存在的。
二、新闻对事实的报导必需准确无误。
3、新闻不仅要求对具体事实的报导真实准确,而且在事实的整体和彼此联系上也要客观全面,符合实际,力求在整体上真实客观地展现社会生活的面貌。
新闻真实的本质1、新闻真实是熟悉论意义上的真实2、新闻真实是符合论意义上的真实3、新闻真实是“质”“量”统一的真实性第二章新闻真实新闻真实观在中国的演变: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为规避法律风险和舆论指责,报界流行“有闻必录”说的新闻真实观;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为树立新闻专业精神和提升记者社会地位,学界提出了“客观主义”说新闻真实观;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为拯救民族危亡,进行战时舆论动员,新闻界提出了“存大信,失小信”说的新闻真实观;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为划清与资产阶级新闻真实观的区别,建构无产阶级新闻理论,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本质真实”说的新闻真实观新新闻主义的真实观:新新闻主义指以真人真事为基础,用文学手法报导新闻,写作“读起来像小说的新闻”;新新闻主义反对价值中立,主张把报导内容成立在对自我感受的描述上,试图改变新闻界过度依托新闻源的传统;新新闻主义主张展现场景转变,充分记录人物对话,以细节刻画人物,常常显现第三者的观点。
论新闻的起源

官。 ”恩格斯 的这段话从唯物主义的角度解
释 了劳动 的发展需要 促使 了信 息交流 的产
生。
婴儿对身边 的人和事充满好奇和兴趣 一样 ,
成人也对别人 的行为 。 社会上发生的事情有
由此可得 出 , 人类 的信息交流传播活动 是在人们生产生活和劳动实践 中产生的 , 新
为 了更好的生存下去 。 在这种共同生产劳动 中, 人们形成了最原始 的相互依存的社会关 系 。人们为了更好 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 活 , 为了应对险恶的周遭环境 , 他们以各种方 式 联络交流信 息,交流生产生活经验 ,传递信 息来了解周遭发生 的各种事情 , 一旦危 险出 现 ,以便及时 的采取相应 的解决措施 。正是 这种 原始社 会成员共 同活动 和信息 交流 的 需要 , 导致了人类最初 的新 闻传播活动的产 生。 在 原始社会 中, 信息交流传播都跟原始 人的生产生活劳动息息相关 , 而且当时的信 息传播的方 式和内容也很简单。人类早期的 信息传播内容基本上都有生产劳动相关联 ,
源 于人 类 的信 息 需求 。
关键词 :新 闻;起源 ;信息需求
在 当今信息社会中 , 我们每个人每时每 刻都身处 于新 闻传播活动中 , 我们每天可以 从 电视 、 报纸 、手机报、微信 、互联网上接
触到各种各样 的新 闻。但是新闻是因为什么
他们 的看法 见解 中是存在 它的合理 的 因素 的 ,比如说 ,他们认 为人类存在好奇心和求 知欲 , 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正是 由于人类
逐渐发生了变化 ,由最先的 口 头传播新闻、 到文字传播新 闻、到印刷文本传播新 闻、到 现在的电子技术下的多媒体传播新闻 , 信息
原 因产 生 的?新 闻的起源是什 么 ?科学 的
关于新闻起源问题的思考

本文认为,新闻作为一种早期生成的意识现象,它的产生同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周有着直接的、内在的联系。
人的自觉意识,在新闻起源中,是一个必然的重要环节,而它一开始就同劳动联系在一起,劳动不仅为早期新闻活动创造了主体,直接产生了主体对新闻活动的要求;而且,赋予早期新闻及新闻活动的现实内容和现实可能性。
新闻起源于劳动。
新闻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开始又是怎样存在的?人类为什么需要新闻?卡斯柏约斯特说人类同时又被赋有无尽的好奇心,它创造了一种对事物不断的兴趣,关于别人的举动行为,对于自然所发生的程序和事情,对于不论远近每一个人物的情况,都有无限的兴趣。
这些对于事物的好奇心和兴趣,是新闻欲的源泉。
管翼贤说新闻的起源,是出于人类新奇性的要求。
郑贞铭说人类需要新闻,是基于好奇的天性使然,人类固有好奇,求知的天性,不仅希望多见、多闻,更希望五所不可,无所不闻。
人类的好奇心,除见与闻外,还会对于事物的真相前因后果发生兴趣,而作进一步的追问,引出其他的问题,这都是以满足人类对新闻的渴求,也就是满足人类好奇和求知的天性。
由于人类需要新闻;而传播新闻又是任何群居动物的本能,所以新闻传播的活动早就发生。
刘文钊说我们讲到新闻的原始,就要提到新闻欲的问题了,新闻之所以发生,实缘于新闻欲,人类的本能是富于新闻欲的,如果没有新闻欲,人类就不会进化,文化也决不会发达的。
以上种种说法,我们可以归纳为两点其一,认为新闻起源于人的好奇心,是人的心理天性的表现,即新闻起源的天性论;其二,认为新闻根源于人的本能,是如同动物一样的本能的表现,即新闻起源的本能论。
可以说,新闻起源的天性论和本能论,既是以往关于新闻起源问题最有代表性、影响最大的观点;也是唯心主义新闻起源观的理论支柱。
第一,人类是否具有好奇心和对事物的不断兴趣,回答当然是肯定的。
但是,这种好奇心和对事物的不断兴趣是哪里来的呢?其最终根源是什么呢?唯心主义同马克思主义的回答却截然相反。
在唯心主义看来,这种好奇心,是上帝赋予的,天性使然。
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课件

以提供更快速、更准确、更个性化的新闻服务。
社交媒体崛起
02
社交媒体将在新闻传播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成为人们获取和
分享新闻的主要渠道之一。
视频化趋势
03
视频内容将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形式,新闻媒体将加大对视频
内容的制作和发布力度。
新闻事业发展的策略
创新驱动发展
新闻媒体应注重技术创新 和业务模式创新,不断提 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机遇
新媒体时代,新闻事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随着数字化转型和社交化媒体的普 及,新闻媒体的传播渠道和受众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同时,随着视频化和移 动化趋势的发展,新闻媒体的生产和传播方式也得到了创新和发展。
05
CATALOGUE
新闻事业的未来发展
新闻事业发展的趋势
数字化发展
01
新闻媒体将更多地依赖数字化技术,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
加强内容质量
新闻媒体应注重提高内容 质量,提供更具有深度、 广度和影响力的新闻报道 和服务。
建立品牌影响力
新闻媒体应积极打造自身 品牌,提高品牌知名度和 影响力,以吸引更多的读 者和观众。
新闻事业发展的前景展望
行业融合加深
新闻媒体将与其他行业进行更多的融合,如科技、娱乐、教育等, 以提供更全面、更丰富、更具有互动性的新闻服务。
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
近代报纸的兴起
18世纪末,随着欧洲工业革命的深入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 近代报纸在欧洲各国迅速兴起。
近代报纸的传播方式
近代报纸采用印刷方式,成本低、速度快、覆盖面广,能够满足大 量读者的需求。
近代报纸的影响
近代报纸的出现,改变了过去那种手抄传播新闻的方式,加速了新 闻传播的速度和广度,也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现代新闻业的起源
以前的教材都说,现代报纸最早起源于1566年意大利威尼斯的手抄新闻。
这是欧洲中世纪新闻传播发展的顶点,不是现代新闻业的起点,因为现代新闻业的最早载体——报纸,应该是印刷品。
手抄作业,不是现代新闻业的标志。
现代新闻业的产生与市场经济向全球的拓展相联系
1453年5月29日(星期二),发生了一件影响欧洲工业和商业进程的事件:奥斯曼帝国军队经过59天激战,攻占了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
奥斯曼帝国堵塞了欧洲商人通往东方的道路(丝绸之路),逼着欧洲人寻找通往东方的海路。
1497-1499年,葡萄牙人达·伽马首先发现了绕过好望角通往印度的海路,随后欧洲人发现了美洲,最后证明海路可以通往世界所有的地方。
于是,欧洲的市场经济开始向全世界扩张,开始了现代社会的历史进程。
新闻业作为独立的行业,产生于这个历史大背景下。
达·伽马(Vasco da Gama ,1460-1524)1497-1499年绕过好望角发现印度。
170多船员回来时剩下55人。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Cristóbal Colón ,1451-1506)1492-1505年间三次向西航行发现美洲。
麦哲伦(Ferdinand Magellan,1480-1521)1519年9月率270人的船队开始环球航行,本人1521年4月在菲律宾被杀,其部下埃尔卡诺率领剩下的唯一的船“维多利亚”号于1522年9月回到西班牙,原来船队的人仅剩10人(另外还有路上征召的12人)。
麦哲伦海峡563公里,3.3-33公里宽,深20-1170米。
一、现代报刊得以在欧洲起源的五个相互依存的条件
1.世界地理大发现使得欧洲的商业和工业从地中海贸易转向全球贸易,因此造成对新闻传播的规模化需求。
2.此时,欧洲地理上正在形成连成一片的文明地区,地理上进行贸易的关卡减少,传递信息的障碍也随之减少。
3.六个主要的欧洲民族(意、西、葡、德、法、英)经过文艺复兴运动,自然形成了各自的标准语言和文字,奠定了规模化新闻传播的语言文字基础。
塞万提斯(Miguel de Cervantes Saavedra,1547-1616)、卡蒙斯(Luís Vaz de Cam?es,1524-1580)
拉伯雷(Fran?ois Rabelais,1494-1553)
蒙田(Michel.de.Montaigne?,?1553-1592 )
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 1483-1546)
乔叟(Geoffrey Chaucer,约1343~1400 )
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 )
4.古登堡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规模新闻传播的新技术条件。
5.文艺复兴后,文化从僧侣阶层的垄断下逐步解放出来,转向世俗社会,为规模化新闻传播提供了一定的读者群。
这五个条件,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没有第一个大背景条件,单独的其他条件都不可能造成新闻传播的规模化;而其他四个条件,缺少任何一项,都可能使新闻传播的规模化难以为继。
2003年11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安排的内容是:15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发展历史考察。
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指出,浩瀚而宝贵的历史知识既是人类总结昨天的记录,又是人类把握今天、创造明天的向导。
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人类不断在以往历史的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历史。
要学习世界历史,不仅要有深远的历史眼光、而且要有宽广的世界眼光。
17世纪30年代德国出售现代报纸的街头报贩、19世纪70年代中国递送京报的官差形象二、现代报刊遍及全球的三个环节
1.15世纪中叶德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出现印刷新闻纸。
由于与世界地理大发现时间上联接,原本属于中世纪的一种新闻传播,成为现代报刊起源的第一个环节。
2.整个16世纪,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商业民族在全球的经商中,无意中传播了欧式印刷术和简单的公报式报纸,构成了现代报刊起源的第二个环节。
1588年8月英国舰队在加莱东北海上迎战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10月,无敌舰队仅剩43艘残破船(共100多艘)只返回西班牙,近乎全军覆没(损失2万多人),而英舰没有损失,阵亡海员水手只有百人左右。
英国从此开始新的海上霸权。
3.从17世纪开始,英国作为工业民族逐步替代了西、葡、荷等国,有目的地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发展工商业,传播西方文化,将报刊移植到世界各地。
三、新闻业从欧洲
传播到各洲的过程
美洲新闻业的主要创立和传播者:西班牙、英国、葡萄牙。
还有法国、荷兰等。
大洋洲新闻业的主要创立和传播者:英国。
还有西班牙、法国等。
非洲新闻业的创立和传播者:欧洲各国(英国、法国、荷兰、德国、比利时、葡萄牙、西班牙等等)右图:1914年的非洲
亚洲新闻业的创立和传播
三个亚起源地:
1,荷属印尼,1615年在雅加达(巴达维亚)出现亚洲最早的报刊,随后传播到东南亚和东亚。
2,英属印度,1780年在加尔各答出现报刊,随后传播到整个南亚次大陆。
3,黎巴嫩,1858年在贝鲁特出现报刊(具有西方文化的阿拉伯人创办),奥斯曼帝国苏
丹迫害文化人,新闻业随后传播到西亚和北非地区。
四、西方报刊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
1.封建集权制下的“官报时期”
典型代表:《法国公报》(1631-1789)和俄国《新闻报》(1702-1917)
2.新闻自由条件下的“党报时期”
在欧洲国家,所谓“公共领域”形成时期。
典型国家:美国(1775-1872)
2000年5月22日,意大利原共产党中央机关报《团结报》自动停刊;2006年5月24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机关报《中央日报》自动停刊。
3.“商业报刊时期”(又称自由报刊时期)
典型国家:英国和美国(19世纪中叶开始)
五、新闻业发展的宏观历程
1.传媒形态历史发展过程
1457年,第一张印刷新闻纸(纽伦堡)
1615年,第一张“真正的报纸”(法兰克福)
1835年,第一家通讯社(巴黎哈瓦斯社)
以上以算术级数发展变化↑
以下以几何级数发展变化↓
1920年,第一家广播电台(美国匹茨堡台)
1936年,第一家电视台(伦敦BBC台)
1969年,第一次卫星电视传播(北美欧洲之间)
20世纪80年代中期,电脑网络传播逐渐普及(所谓“第四媒体”)
21世纪初,所谓“第五媒体”(以手机为代表的接收终端)
德国1936年奥运会电视试验转播
中国1950-60年代的电视机
2002年战后阿富汗
人喜看电视
2.关于第四、第五媒体
互联网被视为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
它其实是一种信息平台。
它没有提供不同于其他媒体的内容,但是具备了将各种信息形态(图文、声音和活动图象)相互转换的能力,具有同步交互传播的能力。
网上拥挤着无限的信息,宣传、公关、自我表现,真正有用和有价值(包括交换价值)的信息是有限的。
第四媒体、第五媒体的说法均不是科学的概念,然而一旦约定俗成,学界也无奈。
六、研究世界新闻传播史的意义
新闻传播的历史知识越丰富,面对现实的新闻工作就越自由。
没有现代世界市场和世界交往,现代新闻传播业是不可想象的。
实现新闻自由,需要较完善的市场经济环境;政治、文化历史中的民主政治传统;公众和领袖人物基本的民主政治素养等等。
否则,新闻自由会成为频繁的政治事变的直接牺牲品。
从最近数百年新闻政策发展变化的历史看,自由的信息流通政策是不可逆转的。
现在中国人民大学使用的世界新闻史教材
陈力丹著
《世界新闻传播史》(含中国)(第二版)
2007年上海交大出版社
参考读物:
左藤卓己著
《现代传媒史》
北大出版社2004年版
(批判学派的观点)
参考读物
让-诺埃尔·让纳尔著
《西方传媒史》
广西师大出版社200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