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第3版)-第十七章 韩国新闻传播史【圣才出品】

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第3版)-第十七章 韩国新闻传播史【圣才出品】
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第3版)-第十七章 韩国新闻传播史【圣才出品】

第十七章 韩国新闻传播史

17.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在692年,新罗国出现“寄别报”,这是一种类似新闻书信的手抄件。韩国有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雕版印刷品原件。1392年,朝鲜国官方出版过朝鲜历史上最早的古代官报《朝报》(类似中国的邸报)。

一、朝鲜国现代新闻业的萌芽

由于日本和西方国家的威胁逼迫,朝鲜被迫打开国门,从“隐士之国”走向文明开化。1910年8月22日,日本强迫大韩国签订“合邦条约”,大韩国灭亡,被并入日本。1945年日本在二战中战败,朝鲜半岛形成南部的大韩民国和北部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朝鲜的现代新闻业是在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背景下诞生的,同时,日本灭绝民族文化的殖民统治,使得朝鲜民族现代新闻业的继续发展遭受到灭顶之灾。 朝鲜国现代新闻业的萌芽

日本统治时期顽强斗争的朝鲜民族新闻业

李承晚时期(1948—1960年)

控制和反控制中成长的大韩民国新闻传播业 朴正熙时期(1961—1979年) 全斗焕时期(1979—1987年) 1987年《6.29宣言》:韩国新闻政策的转折点 韩国新闻政策的演变脉络

报纸

韩国新闻传播业的格局 广播电视

通讯社

公民新闻网

韩国新

闻传

播史

(1)《朝鲜申报》

在朝鲜最早出现的现代报纸是一群日本商人于1881年12月在釜山创办的《朝鲜申报》,印刷设备是从日本引进的。但这张日文报纸主要服务于日商的信息需求。

(2)《汉城旬报》

第一家朝鲜人创办的现代报纸是《汉城旬报》。1883年10月31日,李氏王朝统理衙门下属的博文局创办《汉城旬报》,其性质与中国清末官报类似,它是由王朝官方出版的现代性质的报纸。

它主要翻译来自外国报纸的消息,编辑谨慎,言论平和,是一份官员必订、供知识分子阅读的报纸。1884年12月4日,在甲申政变中,《汉城旬报》的设施被烧毁。

(3)《汉城周报》

1886年1月25日,博文局再创办《汉城周报》,该报有14名编辑,汉文与彦文混用。这是朝鲜报纸采用本民族文字的起点。该报每期18页,内容以时政新闻为主。

国内新闻仍然带有类似中国邸报的性质;国外新闻多抄自上海的报纸,是现代报纸的模式。该报接受广告,可以订阅,但是价格很高。1888年,《汉城周报》由于经济困难而停办。

(4)《独立新闻》

1896年4月7日,朝鲜旅美博士徐载弼了创办了朝鲜最早的民办报纸《独立新闻》。该报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传媒的社会责任。该报为周三刊,每期4版。读者包括市民、知识界和王朝内的外国人。

1899年12月,徐被朝廷中人排挤出国,报纸停刊。为了纪念这份报纸,1957年,韩国新闻界将该报的创刊日4月7日确定为“新闻日”。

(5)《每日新闻》

1898年4月9日,大韩国第一份日报《每日新闻》创刊,后来的大韩民国首任总统李承晚,当时23岁,为该报主笔,社长梁弘默。该报的前身是学生会的周刊《协成会会报》。

《每日新闻》每期4版,完全采用彦文,主张改革维新。但是该报存在时间较短,同年10月8日停刊。

(6)在《独立新闻》、《每日新闻》的带动下,大韩国的民族报刊进入了创办高峰。《帝国新闻》、《皇城新闻》、《万岁报》、《庆南日报》等都是当时很有名气的报纸。一些外国人创办的报纸也推动了大韩国的舆论变革。

二、日本统治时期顽强斗争的朝鲜民族新闻业

1.报刊

(1)日本灭亡李氏大韩国以后,其文化政策是最终摧毁朝鲜民族的语言、文字和报刊。因而,除了日本驻韩总督的机关报《每日新闻》外,禁止任何彦文报刊。

(2)1919年3月1日,朝鲜国爆发了三·一独立运动。原《帝国新闻》社长李钟一等39人发起起草《独立宣言书》,并与李钟麟、尹益善秘密出版报纸《朝鲜独立新闻》。日本殖民当局残酷镇压了运动,事后,日方被迫采取了一些怀柔政策,略微放宽了新闻政策,给三家民营彦文日报发出了执照。

(3)朝鲜民族报纸在自身的建设和对日斗争方面都作出了努力。1921年,《东亚日报》首次引进轮转印刷机,组织了报业俱乐部“无名会”。

(4)从1940年起,日本殖民当局以纸张统制为由,将所有彦文朝鲜报纸尽行废止,每条道只允许办一种日文报纸;在学校和政府机构,所有的人都必须讲日语;要求朝鲜人采用日本姓名模式取名。1940年至1945年日本投降,朝鲜民族的新闻传播陷入沉寂状态。

2.广播电台

在日本统治期间,广播电台完全是日本殖民当局的喉舌。1927年朝鲜建立无线广播电

台,1933年出现单频道的韩语广播。1945年日本投降时,朝鲜半岛有21个广播电台,广播能力50千瓦。

三、控制和反控制中成长的大韩民国新闻传播业

战后韩国报业的发展,初期受到朝鲜战争的影响,随后长期受到东西方“冷战”的政治影响,发展是曲折的。

1.李承晚时期(1948—1960年)

(1)首任总统李承晚当政时期爆发朝鲜战争,他继续实行出版许可制度,对报刊采取高度集权控制。李承晚继承了朝鲜王朝和日本统治者的专制主义传统。

(2)李承晚时期开始允许出现民营广播电台。1954年出现首家宗教广播电台,1956年出现首家商业电视台,1959年出现首家商业广播电台。

(3)在1960年的“4.19舆论革命”中,李承晚倒台。一家宗教广播电台—基督教广播公司(CBS)夜以继日地传播《美国之音》的声音,对运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2.朴正熙时期(1961—1979年)

(1)李承晚倒台后,新的民主党政府废除了88号法令,实行完全的新闻出版自由。一时间报纸的创办又变得极为容易,新闻敲诈和制造假新闻盛行。

(2)1961年5月16日,朴正熙发动政变夺得政权。他当政时期,共宣布过15次“戒严”和“紧急状态”。朴正熙时期可以分为1963—1972年、1972—1979年两个时期。

①1963—1972年

前一时期,政府着重发展经济的政策是比较积极的,新闻政策相对宽松。起初,他允许报纸对议会政治所有评论,但不允许报纸批评他的经济政策、军事独裁当局和他本人。

②1972—1979年

后一时期,朴正熙建立了垄断性的“维新体制”,以确保其独裁地位和终身统治。“为

了发展而独裁”,成为韩国特有的意识形态。

(3)朴正熙的媒介政策表现为两个方面:

①加强对新闻业的经营管理

朴正熙政府11年12月给予私营文化广播公司(MBC)执照,允许报业跨界经营,同时拥有报纸、广播电台、电视台和出版社,开办电视机制造厂,实行纵向和横向集中的所有权。

在政府的控制和扶植下,传媒界重新组合,传媒整体上成为统治集团一部分,享受长期低息贷款、减免税和延期付息的各项政策优惠。在繁荣的经济和优越的环境中,这些媒体发展迅速。

②强调大众媒介的“社会责任”

朴正熙政府滥用“社会责任”的名义,迫害新闻工作者。政府还随意关押、监禁和折磨新闻工作者,新成立的情报机构则随时监视着新闻传播业。朴正熙政府实行“采访证制度”,从而剥夺了多名记者的工作。后来,采访证的发放范围一再缩减。

(4)1964年朴正熙政府颁布的《报业委员会法》,几经反复,最终未能实行。

①这个法规定,可以惩罚“不负责任”的报纸。韩国编辑联合会全力抵制这一危害新闻自由的法律,社会上成立了一个名为“全国取消报业委员会法斗争委员会”的组织。

②下层新闻工作者也组成了全国新闻工作者联合会(JAK)。联合会是韩国新闻界的自律常设组织,组织了一系列的新闻奖项,维护新闻工作者的正当权益。

(5)1974年1月18日,朴正熙颁布“总统紧急措施”,不准传播关于修改宪法能一切信息,宣布政府可以撤销报道,同时预先限制或者检查相关的其他报道。朴正熙政府迫使广告客户停止在《东亚日报》刊登广告长达3个月;随后,管理层向政府屈服。此后,韩国的传媒趋向娱乐轻松的内容,商业化倾向成为主流。

(6)韩国垄断性的新闻业,在朴正熙政府“硬”、“软”两手的压制和庇护下得到长足的发展。新闻传播业成为创造价值的产业,传媒的主导力量不再是主编,而是经理,新闻工作者成为一种单纯的劳动力。

3.全斗焕时期(1979—1987年)

(1)全斗焕采用各种方法迫使新闻传媒就范,主要采取三项措施:

①大规模解雇新闻工作者甚至将其投入监狱。

②合并、关闭传媒。宣布首尔只能有6家报纸,地方实行一地一报。

③通过并实施压制性的《言论基本法》。

1980年12月,全斗焕颁布《言论基本法》,表面目的是保持新闻工作者的忠诚和正直,实际效果却是阻止他们接触敏感的社会问题。

(2)全斗焕成立了“公共信息协调办公室”,每日向媒介发布报道指南,详细规定对各种报道的种种要求,什么可以刊登,什么不可以刊登,什么绝对不可以刊登。

(3)全斗焕对广播电视的管制

①1973年全斗焕将1952年形成的国营“韩国广播系统”转变为韩国广播公司(KBS),并且将所有广播电视机构都合并到国营的韩国广播公司(KBS)体系中,实行统一控制。

②通过法律规定KBS是公营体制,但实际上长期直接由政府控制。肃整后的广电系统,全斗焕实行怀柔政策,给予充裕的财力支持,从业人员福利待遇很高。

③全斗焕时期对广电的娱乐节目、新闻节目和宗教节目加以种种限制。政府对进口节目严加限制,播出的进口节目不得超出整体的20%。

(4)全斗焕时期新闻业的概况

传媒在被训练成权力组织驯服工具的同时,由于垄断性经营,跨媒介经营,加上政府的资助,大媒体保持着丰厚的利润。全斗焕时期,在“发展第一”的环境里,韩国的主要大报

世界新闻传播发展历程分析

世界新闻传播发展历程分析 2011-5-29 14:55 提问者: 奔二的胖子 写作要求: 1、以传媒技术发展进程为主线,适当结合政治、经济、社会历史背景,展开论述与分析; 2、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内容充实; 3、内容构思、语言表达、结构格式符合论文写作规范; 我来帮他解答 2011-6-7 11:06 满意回答 信息的传播,是流经人类全部历史的水流,不断延伸着人类的感觉。简单回顾现代新闻传播之前的传播史,对于现代新闻传播业史来说,在历史与观念的衔接上都是必要的。 一,远古时代的信息传播 从猿到人,经历了数百万年。语言仅出现于约10万年前。此前人类的祖先能够用于传播信息的符号,不过以下几种: 1,触觉和嗅觉。2,视觉符号。3,听觉符号。 二,基本的传播媒介----语言 要了解人类信息传播的历史,就要了解语言的发生和发展,语言中所蕴含的声形实体以外的丰富信息。这里有个线索,便是世界语言的谱系。世界上绝大多数语言都可以被编排到十大语系中,“语系”之下是“语族”,语族之下是“语支”,语支下才是具体的语言。从具体的语言往上推,语言→语支→语族→语系,可以看到现在各种具体语言之间在远古时代关系的远近,当然这也相当程度涉及到讲各种语言的民族(种族)之间血缘关系的远近,以及交往的疏密程度。 当今世界上分布的十大语系,实际上表达着人类社会流动和语言传播的轨迹。其中分布较广大的六大语系,反映了公元以来人们传播的信息流动和分布。特别是印欧语系从欧洲向世界的传播,则是最近几百年的事情。 1,分布最广的印欧语系 2,拥有最多讲话人口的汉藏语系。3,阿尔泰语系。4,闪含语系。5,班图语系。6,南岛(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 三,传播的文字媒介 文字与语言的不同在于,它基本是一种改变了的语言形式,使听觉符号转变为视觉符号,使语言有形和得以保存。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文字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世界,它的功能体现在历时性上,即使时过境迁,以文字表现的世界可以较长久地明确记录或报道历史上的信息。传播的文字作为一种媒介,由于带有更为明确的传播目的,因而相对语言的使用,要认真和严肃得多。历史上的文字种类很多,经过数千年的演变、交融、创新和衰退,现在世界上跨国使用的文字体系,只有七种,除汉文外,均是字母文字。 1,遍及全球的拉丁文字体系。2,使用人口最多的汉文字体系。3,阿拉伯文字体系。4,斯拉夫文字体系。5,梵文字体系。6,希腊文字体系。7,回鹘文字体系。

新闻理论十讲-陈力丹_笔记_总结讲解

一、新闻与宣传 1.两者的定义和差别 新闻是对客观发生的事实的叙述,是在追求“不断发生的事情”中对事实的叙述。 新闻传播的归宿是“受者晓其事”。 宣传是运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的观点以影响和引导人们的态度、控制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性传播活动,宣传行为的归宿是“传者扬其理”。 在政治宣传中,观点的赞同者可能会积极地接受宣传,而观点相佐者,则会回避接受和抵制宣传。在商业宣传中,只有需要者才会响应宣传,其他人很少会主动接受宣传、喜欢宣传。 从表现方式看,新闻与宣传的差别是: 第一,新闻重信息,宣传重形式。 第二,新闻重新异,宣传重反复。 第三,新闻重事实,宣传重观点。 第四,新闻重时效,宣传重时机。 第五,新闻重沟通,宣传重操纵。 第六,新闻重平衡,宣传重倾斜。 2.宣传的“最大-最大策略”。 在你我双方的关系中,增加我的利益,同时也会增加你的利益。 3.宣传伦理 戈培尔发动“波兰威胁”的宣传攻势时有一句名言:“宣传只有一个目标:征服群众。所有一切为这个目标服务的手段都是好的”。 4.新闻中的宣传,分析问题的参照系 美国传播学者约翰·梅里尔等列举了11种常用于新闻报道的宣传技巧(Merrill,Lee & Friedlander,1990)。这些宣传技巧的使用便形成了语义噪音,给受众带来了信息解码的困难。它们是: (1)用单向和静态的方式表现人物和事件,使受众形成定向思维(creation of stereotypes); (2)把观点包装成事实(presentation of opinion as fact); (3)有选择地使用引语,通过表面客观的手段达到主观的目的(speaking through sources) ; (4)使用情感动词和副词对直接或间接引语呈现否定或肯定的态度(biased attribution); (5)在信息方面有所选择,如记者有时使用某些事实而不用另外一些事实(information selection);(6)不顾受众的知情权,对某个新闻事件完全不报道或漏掉新闻事件的某些事实(news management);(7)采用不同的称号(use of labels),如,一个新闻事件中的“游击队员”(guerrillas )可能在其它地方就变成了“自由战士”(freedom fighters); (8)用笼统的词语进行概述(vague authority),比如使用“许多人”或“大多数人”(many people或most people)等词语; (9)根据要塑造的形象选择性地使用不同的语言、照片或音响资料(selective factuality); (10)以偏概全,用个体代表整体(one-person-cross-section); (11)借口无法查对,对事实不再进行追踪(the “not available” ploy),这种方法经常用在报道结尾。这样,新闻报道经过层层把关人的把关,并运用了记者和编辑的宣传手段之后才得以形成的产品,读者所读到的信息已经和原始的事件有了一定的差异。 5.新闻≠舆论另注意:公众舆论一词是错误用法 新闻是对客观发生的事实的叙述。舆论是社会中自然产生的、自在的意见形态。

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第3版)-第十四章 印度新闻传播史【圣才出品】

第十四章 印度新闻传播史 14.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1780年至19世纪50年代,印度现代报刊的初创时期 1.英国殖民统治的建立 (1)1757年,英国人与印度人在印度西部的普拉西展开了一次决战——普拉西战役,此后,胜利了的英国人开始在印度站住了脚,占领了印度东部恒河口一带的富饶土地(孟加拉地区),以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名义,进行殖民统治(首府加尔各答的威廉斯堡)。 (2)此前英国人已经控制了印度半岛西海岸的商业城市孟买和东南海岸的商业城市马德拉斯。因此,印度最早的现代报刊,便是在这三个城市首先出现的。 (3)随着英国在印度进一步扩大殖民范围,1857—1859年全国性的印度土著士兵起义失败后,英军占领了名存实亡的莫卧儿帝国的首都德里,此后英国不再以东印度公司的名义,而实行直接统治。现在南亚次大陆主要国家的现代新闻业,都是英国人直接引入的。 1780年至19世纪50年代,印度现代报刊的初创时期 印度民族运动报刊在各地的出现 19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40 民族运动的报刊向全国的发展 年代,印度新闻传播业的民 悄然发展的商业报刊 族斗争和党派斗争时期 通讯社和广播的出现 英国殖民当局对本地文报刊的箝制性新闻政策 英属印度各部分独立后的新闻传播业 独立后印度新闻传播业的发展特征和变化 印度目前新闻传播业的基本格局 印度 新闻传 播史

2.印度现代报刊的初创 (1)1766年,英国人博尔茨(William Bolts)在孟买出版了一份没有报名的报纸,其中包含一些抨击殖民当局的内容。该报存在时间不长,可算是印度新闻业的一个序曲。 (2)1780年1月29日,另一个英国人(加尔各答东印度公司的印刷工人)希基在加尔各答创办了印度第一家较正规的报纸《希基氏孟加拉公报或加尔各答大众广知者报》。该报为英文周报,每期两页,主要报道政治和商业新闻。 (3)英文报纸出现,较早的如1784年作为英国孟加拉管区的官方机关报《加尔各答公报》、1785年创办的《孟加拉新闻》、1785年创办的《马德拉斯信使报》、1786年创办的《加尔各答纪事报》、1789年创办的《孟买先驱报》、1790年作为英国孟买管区机关报的《孟买信使报》、1791年创办的《孟买公报》等。 (4)1785年加尔各答出版的《东方杂志》,是印度第一家杂志。 (5)1802年作为英国锡兰管区的官方机关报《政府公报》(Goverment Gazette),是为现在斯里兰卡最早的现代报纸。 (6)1836年,英国人在缅甸毛淡棉创办《晨星报》和《毛淡棉纪事报》,是缅甸最早的现代报纸。1845年,在英属印度西部沿海城市卡拉奇,英国人纳皮尔爵士创办官方报纸《卡拉奇广知报》,是现在巴基斯坦最早的现代报纸。1850年英国在达卡创办的《达卡新闻》,是现在孟加拉国最早的现代报纸。 这些报刊全部为英文,以在印度的英国人为主要读者对象。 3.新闻政策 (1)第一家报纸《孟加拉公报》出版后不久,就由于触犯了东印度公司的官员,出版者希基一度被关进监狱。印度远离英国本土,英国中央政权对其鞭长莫及,殖民当局的新闻政策常常因总督个人观点的变化而变化。

中外新闻传播史 第一章教案

第一章新闻起源时期的人类社会发展与信息传播教学目的: 通过对人类社会的起源和发展的回顾,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新闻起源也慢慢出现,同时人类信息传播媒介的不断变化也给社会带来了重大变革;了解信息社会时代,信息传播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 教学重点: 新闻起源时期的信息传播方式;早期的信息传播体现的社会功能。 教学难点:理解口语传播与文字传播的区别与联系 课时分配: 2课时 教学方法:精读、略讲与自学相结合 教学内容: 【导入】:上节课跟同学们探讨了一下什么是历史以及新闻的概念,简单介绍了新闻史的几个分期。我想请两位同学来回顾一下新闻的三个概念,以及新闻史的几个分期。【提问】 总结,从新闻史的四个分期我们知道,其实新闻的出现是与人类社会发展一同进行了,只有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新闻才将出现。因此,在了解新闻起源之前要对人类发展进行掌握,并同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这节课我们将对新闻起源时期的人类社会发展与信息传播的发展进行一个探讨。 【新授】: 第一节:人类社会的起源与发展 在新闻起源时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我们可以用几个关键词来加以简单概括。 从猿到人的演变 人类进化的谱系大致如下:埃及古猿(大约在3000万年以前,是人类所发现的最早猿类化石),此后分化为两支,猿科和人科。人科的演变序列是腊马古猿(1400~800万年前)——南方古猿(500~100万年前)——直立人(300~30万年前)——智人(30~1万年前) 恩格斯认为直立“完成了从猿到人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而在直立人的晚期和早期

智人阶段,人类学会了人工取火。恩格斯又说:“就世界性的解放作用而言,摩擦生火还是超过了蒸汽机。因为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和动物分开。”因为不仅因光明驱散了黑暗和愚昧,熟食加快了大脑进化,开始产生了语言,人类告别野居进人了洞穴,可以在严酷的自然条件下生存,而且这件事还标志着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制造工具。动物只会利用自然而人却会改变和支配自然。到晚期智人阶段,人类已遍布全球,从最初时候的十几万发展到了上百万,人种开始分化,人类创造了石器(打制石器)进行狩猎,创造了壁画文化,有了原始的社会组织血缘家庭和氏族,作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出现了。 农业革命与四大文明发祥地 大约发生在一万年以前的农业革命,是人类社会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全方位革命。农业革命的标志是农业、畜牧业的出现。原始人无论是采集还是渔猎,都没有摆脱依赖天然食物链而生活的历史,这一切在农业革命中结束了,它表明人类可以在自然界中创造自己所需要的生活必需品了。耕种补充或取代了狩猎,饲养家畜、栽培植物成为生存活动的主要内容,人类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生产,并开始进入了定居和新石器(磨制石器)时代,社会组织结构也开始发展。地球上的人类在缓慢地发展到了上千万人的时候,拉开了自然史过渡到文明史的序幕。 文明史的最早发展产生在几个居住在大河流域的人类群体中。水和火一样,在人类进化中具有重要意义。古希腊的哲学家赫拉克里特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火,而另一个大智者泰勒斯则认为水是万物的始因,可见自然因素在人类早期文明中的重要性。英国著名科学史家丹皮尔称:“在历史的黎明期,文明首先在中国及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印度河和尼罗河几条大河的流域中,从蒙昧中衍生出来了。” 1.古埃及文明:大约公元前4000年,古埃及就出现了铜器,率先进入了金石并用时期,农业由刀耕火种发展到了犁耕,并且发明了图形文字。自前3500年左右统一的埃及王国建立,到前332年被亚历山大征服,埃及王国经历了11个王朝,那时这个地区有几百万人。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称“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为了观察天象并在河水泛滥后重新测量土地,埃及的天文学和数学发达,他们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在公元前4000年就把一年定为365天,他们很早就知道了10进制计数法,金字塔、木乃伊至今仍是人们无法解释的惊人成就。

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章节题库(第七讲 新闻法)【圣才出品】

第七讲新闻法 一、概念题 1.新闻法规[复旦大学2013年研] 答:新闻法规是以立法形式通过的法律条文和行政颁布的规定、规则,是国家实施管理的主要依据。它要处理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保护新闻自由,同时必须防止滥用新闻自由,从而在确保国家利益、公众利益不受侵害的前提下,鼓励新闻媒体满足公众需要,促进国家发展。世界各国的新闻法规有三种形式:①以立法形式正式颁布的《新闻法》;②以最高法院和上级法院的判例为标准来审理新闻案件,即判例法,而没有成文的《新闻法》;③有些国家并没有单独成文的《新闻法》,而把新闻法规的有关条文写入《宪法》、《民法》、《刑法》以及其他的专用法律条款中。 2.新闻纪律[中国传媒大学2007年研] 答:新闻纪律是新闻媒介的控制者(政党、组织、财团等)为维护所属新闻媒介的性质、工作秩序,实现预期的传播目的而制定的工作制度和行为准则。主要内容包括:履行自己的职责,执行有关的决议和命令,遵守特定的规章制度,保守规定范围内的秘密等。宣传纪律有三个明显的特征:①强制性,对所辖从业人员有着普遍的组织约束力;②阶级性,具体体现新闻媒介所从属的阶级的利益、意志和追求;③随动性,即随着传播目的的变化而作出相应的增删和调整。 3.新闻法治[人大2009年研] 答:新闻法治是争取民主与自由的产物,同时又是促进民主与自由、实行正当新闻自由的强

制性规范。把新闻活动纳入一定的法理体系,即纳入法的正义与公平,构成新闻法治的理念。新闻活动的法律规范包括两种形式,一是制定专门的新闻法(又称成文法),另一种是在宪法、刑法、民法、保密法、著作权法、判例法等法律中含有适用于新闻出版的法律条款(又称条文法),对媒介行为进行必要的保障和限制。新闻活动的法治,既是新闻自由的重要保障,也是新闻控制的主要手段。 4.隐私权[南开大学2010年研;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9年研;清华大学2007、2005年研;南开大学2006年研] 答: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生活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受他人侵扰、知悉、使用、披露和公开的权利。隐私权的主要含义包括:①隐私权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 ②隐私的内容包括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生活信息;③侵害隐私权的方式通常包括侵扰自然人的生活安宁,探听自然人的私生活秘密,或在知悉他人隐私后,向他人披露、公开,或者未经许可进行使用。隐私权的主要内容包括:个人生活安宁权,个人生活信息保密权,个人通讯秘密权和个人隐私使用权。 5.表达权[复旦大学2013年研] 答:从一般意义上看,表达权又称表达自由,是指“公民通过口头或书面以及特定行为表达自己意见的自由,包括言论自由、著作自由、出版自由、新闻自由、集会自由、结社自由、游行示威自由等”。在新闻传播领域,主要是指新闻媒介的表达自由和受众通过新闻媒介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和自由,对于受众而言,则进一步细化为受众在媒介上的表达权。在任何国家,受众作为公民的表达权既有保障也有限制,任何表达自由必须在法定范围内。

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第3版)-第十七章 韩国新闻传播史【圣才出品】

第十七章 韩国新闻传播史 17.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在692年,新罗国出现“寄别报”,这是一种类似新闻书信的手抄件。韩国有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雕版印刷品原件。1392年,朝鲜国官方出版过朝鲜历史上最早的古代官报《朝报》(类似中国的邸报)。 一、朝鲜国现代新闻业的萌芽 由于日本和西方国家的威胁逼迫,朝鲜被迫打开国门,从“隐士之国”走向文明开化。1910年8月22日,日本强迫大韩国签订“合邦条约”,大韩国灭亡,被并入日本。1945年日本在二战中战败,朝鲜半岛形成南部的大韩民国和北部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朝鲜的现代新闻业是在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背景下诞生的,同时,日本灭绝民族文化的殖民统治,使得朝鲜民族现代新闻业的继续发展遭受到灭顶之灾。 朝鲜国现代新闻业的萌芽 日本统治时期顽强斗争的朝鲜民族新闻业 李承晚时期(1948—1960年) 控制和反控制中成长的大韩民国新闻传播业 朴正熙时期(1961—1979年) 全斗焕时期(1979—1987年) 1987年《6.29宣言》:韩国新闻政策的转折点 韩国新闻政策的演变脉络 报纸 韩国新闻传播业的格局 广播电视 通讯社 公民新闻网 韩国新 闻传 播史

(1)《朝鲜申报》 在朝鲜最早出现的现代报纸是一群日本商人于1881年12月在釜山创办的《朝鲜申报》,印刷设备是从日本引进的。但这张日文报纸主要服务于日商的信息需求。 (2)《汉城旬报》 第一家朝鲜人创办的现代报纸是《汉城旬报》。1883年10月31日,李氏王朝统理衙门下属的博文局创办《汉城旬报》,其性质与中国清末官报类似,它是由王朝官方出版的现代性质的报纸。 它主要翻译来自外国报纸的消息,编辑谨慎,言论平和,是一份官员必订、供知识分子阅读的报纸。1884年12月4日,在甲申政变中,《汉城旬报》的设施被烧毁。 (3)《汉城周报》 1886年1月25日,博文局再创办《汉城周报》,该报有14名编辑,汉文与彦文混用。这是朝鲜报纸采用本民族文字的起点。该报每期18页,内容以时政新闻为主。 国内新闻仍然带有类似中国邸报的性质;国外新闻多抄自上海的报纸,是现代报纸的模式。该报接受广告,可以订阅,但是价格很高。1888年,《汉城周报》由于经济困难而停办。 (4)《独立新闻》 1896年4月7日,朝鲜旅美博士徐载弼了创办了朝鲜最早的民办报纸《独立新闻》。该报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传媒的社会责任。该报为周三刊,每期4版。读者包括市民、知识界和王朝内的外国人。 1899年12月,徐被朝廷中人排挤出国,报纸停刊。为了纪念这份报纸,1957年,韩国新闻界将该报的创刊日4月7日确定为“新闻日”。 (5)《每日新闻》

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配套题库(含考研真题)(英国新闻传播史)【圣才出品】

第三章英国新闻传播史 一、名词解释 1.路透社(REUTERS)[南京师大2018年研;四川大学2017、2016、2015年研;南京大学2016年研;南开大学2010年研;清华大学2005年研;中传2004年研] 答:路透社是世界四大通讯社之一,也是英国创办最早的通讯社。1851年由朱利叶斯·路透创办于伦敦。路透社的主要业务分为两大类:向报社、电台提供时事新闻;向世界各地银行、经纪人和工商企业提供经济信息。路透社素以快速的新闻报道被世界各地报刊广为采用而闻名于世。另外,它的经济和体育新闻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2007年5月,路透社被加拿大汤姆森集团以87亿英镑并购,现在名为“汤姆森-路透社”。 2.英国广播公司[南京师大2019年研;人大2016年研;厦门大学2016年研;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4年研;中传2013年研] 答:英国广播公司是英国的公共广播电视机构,是英国的一家政府资助但却独立运作的媒体,在相当长时间内一直垄断着英国的电视、电台。英国广播公司的发展经历三个阶段:①独家垄断时期:1922年10月,马可尼公司联合西方电气公司等另外五家无线电企业组建了民营的英国广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mpany)。同年11月1日开始营业,14日在伦敦开始日常广播。1927年元旦,英王颁布“皇家约章”,将其改组为公营的英国广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授予它在全国进行无线电广播的特权。 ②“双头垄断”时期:1955年9月22日,独立广播公司伦敦电视台首次播放节目。它的

建立,标志着英国出现第一家靠广告收入和出售节目而维持经营的商业性广播电视公司。③竞争时代:进入70年代后,新传播技术的应用使得卫星电视和有线电视发展迅速。新型的卫星电视台,通过卫星技术向国内外传送新闻和娱乐节目。 3.星法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0年研;中传2008年研] 相关试题:星法院法令[湖南师大2020年研;华南理工2020年研] 答:星法院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家出版法庭,1570年,伊丽莎白女王将参议院的司法委员会独立为皇家出版法庭,该法庭完全为封建王朝压制言论服务。1586年,伊丽莎白女王颁布“出版法庭命令”,即著名的“星法院法令”,在颁布后的54年间,星法院成为英国出版自由的最大桎梏。后来克伦威尔专政、查理二世复辟时期都将此法作为出版管理的基础。该法令的执行,在伦敦由皇家特许出版公司、在地方由教会和地方长官负责。1641年,在资产阶级革命的冲击下,“星法院”和皇家特许出版公司才被正式取消,这是英国报业第一次获得出版自由。 4.约翰·弥尔顿[清华大学2011年研;南开大学2010年研;中央民大2007年研] 答:约翰·弥尔顿(John Milton,1608~1647)是英国伟大的诗人、资产阶级革命家和政治家,其出版自由思想从18世纪起受到重视,是“自由主义新闻理论”的思想来源之一。1644年发表的《论出版自由》,是世界上第一本提倡出版自由,反对封建传统书刊检查制度的著作。1649年查理一世被处死后,发表《论国王与官吏的职权》,指出君主权力来自人民,人民有权废黜甚至处死滥用职权的暴君。1660年5月,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弥尔顿一度入狱,晚年他双目失明,仍然口述了三部光辉诗篇:《失乐园》(1667)、《复乐园》(1671)、《力士参孙》(1671)。

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第2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英国新闻传播史)

第三章 英国新闻传播史 3.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英国的新闻传播业史,特别是20世纪上半叶以前的历史,代表着当时世界新闻传播业 发展的方向和主流。它的当代史,在西方发达国家中也具有典型意义。在西方新闻传播业发展史中,英国创造了典型的渐进式商业性新闻传播业发展的模式,这种模式对于比较研究世 英国早期的现代新闻刊物 英国新闻业 从英国大革命到“光荣革命”时期的报刊和新闻理论 20世纪80年代中期英国报业的转折 英国20世纪90年代以后广播电视业的数字化 新闻政策的渐进变化 英国新闻政策渐变与报刊业缓慢持续发展 政党报刊时期形成和逐渐消失 新闻传播业稳步、全面的发展 新闻传播业的实践推动新闻理论发展 通讯社的诞生 英国大众报刊发展的三个阶段 高级报纸与大众报纸自然划分的形成 报纸大众化过程中通讯社的诞生 初期阶段,形成大型报团 英国报团的形成和发展 报团相互兼并的阶段 以报刊媒介为主的英国主要媒介集团 广播电台的诞生 英国广播电视业的诞生和发展 电视台的诞生 独立广播局的撤销 媒介集团 报纸 英国新闻传播业目前的格局 杂志 通讯社 广播电视台 英国 新闻传 播史

界新闻传播体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一、英国早期的现代新闻刊物 英国早期刊物的发展 (1)1476年,英国有了第一架欧式印刷机,所印内容主要是宗教、文学性质的,社会对新闻的需求尚没有达到需要利用印刷媒介的地步。为了引起印刷业的竞争,国王理查三世(1483—1485年)1484年发布了一项鼓励外国人在英国经营印刷业的诏令。 从1528年起,历任国王对出版业实行了一系列管制措施,主要包括两项: ①建立皇家出版特许制,最早起于1530年;在这一制度的基础上,于1557年建立皇家特许出版公司,这是最早的官方控制的出版同业公会,出版成为一种特权行业。 ②建立皇家出版法庭(即皇室法庭),最早起于1570年,严厉惩罚各种印刷品对政府的批评。当英国出现现代新闻媒介的雏形时,便处于这种严格的出版管制之下。 (2)1605年,出版商伯特作为特许的皇家出版公司成员,出版了可能是英国最早的印刷新闻书《约克郡谋杀案》,他同时亦是荷兰新闻书刊的贩卖人。 (3)1621年8月13日,英国出版商鲍尔尼和阿切尔经国王特许,首次将荷兰或德国的新闻刊物翻译成英文,出版定期的《来自意大利、德国、匈牙利、波希米亚宫廷、法国和低地各国的新闻的周刊》,历史上一般简称《新闻周刊》,英文“News”一词首次出现在刊名上。 二、从英国大革命到“光荣革命”时期的报刊和新闻理论 这是英国历史上少有的政治激荡时期,新闻政策变化很快。 (1)1641年11月,托马斯创办的《国会活动纪要》是首家专门报道国内政治新闻的报刊。

李彬《全球新闻传播史(公元1500-2000年)》章节题库(18世纪:革命烽火与新闻传播)【圣才出品

第三章18世纪:革命烽火与新闻传播 一、概念题 1.曾格案件[南京师大2008、2006年研;北大2007、2002年研;中国传媒大学2007年研] 答:曾格案件是指关于美国新闻出版自由的一起著名案件,是后来美国宪法里“新闻自由”的伟大开端。约翰·彼得·曾格是纽约一个普通印刷商,1733~1734年间,他的《纽约周刊》由于披露政府腐败而遭到起诉。1734年法庭审理此案时,当时的著名律师安德鲁·汉密尔顿主动出庭为他辩护。曾格案件在人类法律史上首次奠定了两个法律原则——“新闻自由”和“陪审团否决权”。这两个原则后来在英美的宪法中都得到确认,尤其是“新闻自由”原则,二百多年来,陆续写入全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宪法。这一案件也被称为美国新闻史上的里程碑,它在美国新闻诉讼的司法实践上确立了三条基本原则:①诽谤必须是捏造事实,陈述事实的不是诽谤;②对诽谤罪要有事实真伪的证据,不能凭空指控;③判定出版物是否犯有诽谤中伤或煽惑人心的罪名,必须由陪审团做出裁决,不得由法官个人决定。这三条原则实际上标志着“批评政府无罪的原则”在美国初步确立。随后,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制定并于1791年批准生效,美国新闻自由第一次写入宪法,其法制化进程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2.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清华大学2009年研;人大2006年研] 答: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是对现代世界新闻政策理念产生重大影响的宪法性文件。1787

年在费城召开的美国联邦制宪会议制定的美国宪法,没有将新闻出版自由等公民权利明确列入其中,遭到反联邦派的反对。1789年,经过一番激烈斗争,各州虽然均已接受宪法,但1791年又通过了对宪法的10条修正案,后来称为《权利法案》,并成为宪法的一部分。《权利法案》第一条明确规定,国会不得指定任何法律剥夺言论或新闻自由。法案还规定了个人自由权利,包括宗教信仰自由、言论出版自由以及和平集会自由等。至此,新闻出版自由作为宪法的重要补充得以在书面上确立下来。1791年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在美国新闻传播史上的历史地位是十分重要的。 3.潘恩[四川大学2005年研] 答:托马斯·潘恩(Thomas Paine,1737-1809)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政论家,激进派作家,革命宣传鼓动家。1776年1月发表政论小册子《常识》,呼吁殖民地人民反抗英国统治,参加北美独立战争。后与保皇分子神学院院长展开论战写就《林中居民的信札》,猛烈抨击英国政府的暴政,坚决主张独立,号召人民拿起武器投入战斗。在革命危急关头,他发表13篇《危机》鼓舞士气,由此成为美国报刊史上有名的政论文章。托马斯·潘恩用自己的头脑、笔杆和勇气,为美国独立战争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也在美国新闻史上写下了光辉篇章。 4.塞缪尔·亚当斯 答:塞缪尔·亚当斯是波士顿和整个殖民地民主激进派的领袖人物。他于1772年出生于波士顿的一个新兴资产阶级家庭,哈佛毕业生,是殖民地当时少有的高级知识分子之一。亚当斯对美国革命的贡献首先来自于他奠定了这场伟大的独立运动的理论基础,亚当斯依据

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圣才出品】

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 一、名词解释(8×5=40分) 1.舆论 2.公民新闻 3.宣传者 4.客观性报道 5.新闻框架 二、简答题(15×3=45分) 1.简述新闻客观性原则的内涵。 2.如何理解新闻自由的相对性? 3.简述新闻专业主义。 三、论述题(第1题15分,第2、3题各25分,共65分) 1.试述新闻法制和新闻法治的关系。 2.新媒体的发展对新闻传播主体带来了怎么样的变化?对新闻职业带来什么影响?3.试述新闻职业道德的概念及其本质特征。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8×5=40分)

1.舆论 答:舆论是指在一定社会范围内,消除个人意见差异,反映社会知觉和集合意识的、多数人的共同意见。在舆论的定义中,最关键要讨论的是,舆论的本体是“意见”还是“态度”。舆论是公众的意见或群众的言论。舆论就是普通大众的言论或意见。目前学界对于“舆论”的定义主要有:“舆论是社会生活中经济政治地位基本相近的人们或社会集团对某一事态大体相近的看法。”“舆论是社会生活中一部分群众或一定集团对某种事态发展所持的大体一致的意见。” 2.公民新闻 答:公民新闻,是指积极地让受众参与报道重要公民事件的新闻实践。公民新闻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新闻界提出的新闻理念,是对社会责任理论呼吁满足组成“大共同体”的各种不同团体的需要的直接反应。公民新闻是一种交互式新闻的形式,打破了现有的专业媒体组织垄断新闻内容的格局,使新闻生产的权力由媒体为中心向受众中心转变;同时,它通过多渠道的新闻信息报道满足日益多元化发展趋势下公民的知情权需求。“公民新闻”还使传统媒体的信源结构发生变化,传统媒体对新闻信息的议程设置功能受到影响。 3.宣传者 答:宣传者是构成宣传过程的主体性因素,不但指某一个人,也包括一个团体或宣传机构(例如报社、电台、电视台)。宣传者不但是宣传活动的组织者,是一切宣传的信源,而且宣传者的自身形象是决定宣传成败的重要因素,在有些情况下,是决定性因素。宣传者的自身形象主要是指宣传者在受众心目中的信任度,信任度和宣传效益成正比。

李彬《全球新闻传播史(公元1500—2000年)》(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1-4

第一章现代传播探源:从洪荒时代到文艺复兴 1.1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新闻事业 1.新闻事业定义 (1)通过诸如小册子、新闻信、报纸、杂志、广播、电影、电视和书籍等媒介,对新闻以及相关的评论和特稿材料进行采集、编写与播发。 (2)新闻机构及其各项业务活动的总称。 ①有合法的新闻传播机构; ②采用各种新闻传播手段; ③拥有以传播新闻为职业的专业人员; ④面向社会,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2.从时间上定义 新闻事业是伴随现代文明的生成而兴起的。作为有组织、有规模、有目的的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事业至今不过五百余年的历史。 3.从媒介变迁的角度定义 人类的传播历程可分为四个前后相继的阶段:①口头传播阶段;②手写传播阶段;③印刷传播阶段;④电子传播阶段。 二、口头传播时期:从口语到文字 1.语言与社会 (1)从语言的产生到文字的发明这一漫长时段,人类传播的特征可以概括为口头传播,这一时期的主要媒介或者说唯一媒介就是语言。 (2)人脱离动物界的标志就在于凭借语言组成社会,语言的起点或传播的起点就是人类的起点。 2.口头传播 (1)语言的产生标志着口头传播阶段的开始,这一阶段一直延续到文字的发明。从时间上看,口头传播阶段几乎涵盖人类的整个传播历程。 (2)口头传播的性质注定它不易传之广远,而这一点却是近代新闻事业(横跨印刷传播与电子传播)的优势之所在。 3.非语言传播 (1)非语言手段,其实还是以语言为基础,是语言的延伸形式或辅助方式。

(2)非语言手段归纳起来,大致包括结绳、篝火、鼓声、口哨、原始绘画、象征符号等类型。在符号学看来,所有非语言手段,同前面说的语言和后面要说的文字一样,统统都被归为一种类型——“传播符号”。 (3)除了正常言语之外,其他一切自主地传达观念的方式,总是从口到耳的典型语言符号的直接或间接的转移,或至少也要用真正的语言符号做媒介。 三、文字传播时期:从文字到印刷 1.文字的发明 (1)文字起源于绘画,在各大文明发祥地,最初的文字都是图画式的,在有真正的文字以前往往都是先有“象形文字”。 (2)文字最初只是作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种运行手段,而不是作为一种传播媒介。文字一旦用做媒介,则使人类传播发生革命性变革。文字媒介的显著功能就是使信息在空间上传之广远和在时间上传之久远,从而弥补了口语媒介的两大缺陷。 2.手抄新闻 (1)虽然最初的文字并非为了传播信息,但文字一旦发明之后,人们在用它记录各种事项以免遗忘的同时,把一些重大的消息写下来,递送到遥远的地方便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2)通过文字递传的新闻,可以通称为手抄新闻或书写新闻。现在所知的最早、也最著名的手抄新闻,就是古罗马时代的“每日纪闻”。 (3)古罗马时代流行的新闻信(newsletter),也是颇有影响的手抄新闻。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传播学考研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重点总结

世界新闻传播史陈力丹 第三章外国新闻传播业的产生 一、古代新闻传播 1、古代新闻传播的三个阶段 ⑴新闻传播业的四个特点:①有合法的新闻传播机构 ②有采集新闻与传播新闻的手段 ③拥有以传播新闻为职业的专业人才 ④面向社会,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新闻传播业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⑵外国新闻传播业史的前新闻传播业时期,即外国新闻传播业史的古代新闻传播时期。 ⑶古代新闻的三个阶段:原始新闻传播、手写新闻传播、印刷新闻传播。 2、原始新闻传播 原始新闻传播是指人类早期使用各种原始的、简单的生理手段来进行传播的活动。包括口头传播、标记传播、声光传播、图式传播。 ⑴口头传播:语言是人类与动物的分界线之一。语言产生是人类传播史上第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古希腊马拉松报捷菲迪皮茨) ⑵标记传播:借用一定的物品或记号来传播信息的传播活动。 (结绳记事、实物借代、珠贝传令) ⑶声光传播:借助声音或者光波为信号传递信息,传播距离远,排列组合变化较多,可以表达更复杂的意思。(敲击响器、吹奏号角、点燃烽火、挥动旗幡。褒姒烽火戏诸侯) ⑷图式传播:简单的书写符号或图画来表达意思,传递信息。 图式传播孕育着文字,是原始新闻传播的高级形态。 3、手写新闻传播 ⑴手写新闻传播的出现: 文字出现于奴隶社会初期。文字的出现是人类传播史上的第二个里程碑。文字与书写工具出现之后,人类传播就增加了新的传播方式:手写新闻传播。 (古埃及纸草文字;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用骨棒、芦杆在泥板上刻字为楔形文字;古印度人书写在石、陶、象牙、树叶上,为印章文字。欧亚羊皮纸,蔡伦造纸术) ⑵两种手抄新闻 ①官方公报 《每日纪闻》:古罗马时代,公元前59年尤里乌斯.凯撒当选执政官后,将元老院议事记录书写在罗马议事厅外涂有石膏的木板上,并手抄多份,在罗马帝国的军队和重要城市公示。后来屋大维将布告牌发展为手抄官报。 内容:帝国政治新闻、战争消息、元老院议事、司法案件、名人言论、宗教记事。 目的:凯撒通过将上层会议内容公之于众来争取舆论支持,扩大自己的影响。 ②新闻信 新闻信指传递新闻、交流信息的书信。欧洲古代的新闻信分为公信和私信。公信为官方的新闻信,多传递政情、国事。私信主要流行于上层社会。新闻信是西方古代历史上流传最久的新闻传播形式,是手抄报纸产生的基础。 (新闻信发行者自备船只和奴隶,亲自到政府议事厅抄录官报内容,上船口述,由奴隶抄录,每到一处再分送各个订户。)

中外新闻传播史

中外新闻传播史 手机——接近人类最本初的传播。 绪论 WHAT WHY HOW 什么是新闻? 新近或正在发生事实的报道? “人咬狗,狗咬人” 采写(录摄)、编(播)、评 今天的新闻,明天的历史。 “新闻是历史的初稿” ——董桥 什么是传播? Who says what to whom in which channel with what effect. 要素:传者、内容、受众、媒介、效果(反馈)

历史是什么? 过去? 往事? 记忆? 美国历史学家卡尔·贝克尔? 历史绝不是锁在书本里的僵死知识,而是融汇在活生生的现实人生里的记忆。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克罗齐 “历史是一门经验科学,讲述的是人类的经验及后人对历史事实的理解和认识,其中加进了许多因素,如社会形态,人等——李大钊 我们对一切历史的认识,都掺入我们当代人的人生和理解,我们···· 课程重点 媒介——Channel 媒介发展变化的历史及成因 史:报纸、广播电视、数字媒体

论:新闻传播发展变化的关键要素及相互关系、媒介演化的脉络和传播生态形成的原因。 为什么要学新闻传播史? 新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 学习新闻传播史是为了理解现在新闻业的发展状况,并为以后更好的发展服务 为自己以后的工作、生活提供坐标 强调两点: 更重要的是方法,而不是知识。要学会的是如何用历史的方法(也就是历史性的分析)方法来观察和分析当前的社会现象,以及找到自己的生存坐标。 重要的是了解人类传播发展的整体脉络和主导倾向,理解传播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基本因素。 绪论

古代新闻传播 近代新闻事业的出现与发展 中国近现代报业 政党报刊西方现代包哦也 世界广播电视新闻事业 教材 中国新闻事业史丁金林高教 外国新闻事业史邓超然等人大 推荐: 《美国新闻史》爱默生新华 《西方媒介史》让纳内广师 《万历十五年》黄仁宇三联(重点推荐)《历史研究》汤英比商务 《历史的话语》汤英比等广师 课后思考 学习新闻传播史的意义是什么? 将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 媒介的基本理想是什么?

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章节题库(第十讲 舆论学)【圣才出品】

第十讲舆论学 一、概念题 1.舆论[华南理工2013年研;中南财大2010年研;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研;华中师范农业大学2009年研;南京师大2008年研;上海财大2007年研;山东大学2008年研] 答:舆论是指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舆论作为公众意见(公共意见)是社会评价的一种,是社会心理的反映,它以公众利益为基础,以公共事务为指向,并因此具备许多独有的个性。具体表现在:①公开性;②公共性;③急迫性;④广泛性;⑤评价性。 2.舆论监督[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中山大学2012年研;中国传媒大学2005、2007年研] 答:舆论监督是指社会公众运用新闻媒介,对偏离或违背社会正常运行规则的行为依法实施的新闻批评。舆论监督借助新闻媒介的传播优势,以公开的方式反映公众对某一社会现象、某个社会事件或社会问题所形成的比较一致的意见,实际上它是代表公众的意志对社会现实作出的强有力的主动回应,因而在实施社会监督方面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权威性。 3.舆论引导[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研] 答:新闻媒介具有反映舆论、表达舆论、组织舆论、引导舆论的功能。其中,引导舆论,在这四种作用中占据最重要的地位,是现代报刊、广播电视的最主要的任务。在社会主义国家,报纸、广播电视是联系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主义建设的舆论工具。

正确引导舆论,坚持党的宣传思想战线极其重要。正确引导舆论,最根本最重要的是要牢牢把握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通过有力的宣传和思想动员,把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进一步统一到党的基本路线上来。如果不能用正确的、健康的舆论去占领新闻阵地,而是任其按商品交换关系发展,那么其后果,轻则会使报纸、广播电视节目流于媚俗,严重则会出现错误的政治导向。 4.舆论及其基本要素[南京师大2002年研] 答:舆论是指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舆论的基本要素包括:①舆论的主体——公众。公众是指一定社会中有着共同的利益,面对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或现象,有着大致相同的意见、态度的人。②舆论的客体——某个特定的涉及公众切身利益的社会公共事务。它或是社会现象,或是社会问题,或是社会伦理,也可以是突发性的社会事件。③舆论的本体——人们大致相同的意见或态度的总和。意见实际就是针对特定事物所形成的判断,以语言或行为形式表现出来,带有明显的倾向性和评价性。④舆论的载体(渠道)——公开的传播活动。公众对于涉及自身利益的社会公共事务所形成的一致意见要成为具备社会影响力的舆论,其间必须经过公开表达的形式向社会传播。 5.舆论的持续性 答:舆论的持续性,又称“舆论的韧性”,任何舆论都要持续一定的时间,它与舆论客体的情况有关。如果人们议论的客体所体现的理念与公众差距过大,或“问题没有解决”,舆论持续的时间就会较长。

李彬 《全球新闻传播史》读后感

《全球新闻传播史》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1版 作者:李彬 1、Page 10 现代史学的一大趋势,是向文学靠拢或回归。历史与文学的联系本就源远流长:中国古典史传往往具有鲜明生动的文学意味,无论正史还是野史都不妨当文学作品看待:如《史记》等。直到十九世纪初期,西方“历史学著作一直有两大占主导地位的传统:一种主要是学究式和股东式的,另一种则本质上是文学式的。” 2、Page 22 前三节小结:英美法三国革命犹如一部主题连贯的奏鸣曲。其革命报业也具有一些共同特征:第一,它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一条生死攸关的战线,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在这里殊死搏斗。第二,在宣传鼓动方面,报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为大革命营造了必不可少的思想基础和舆论氛围,对激发广大民众的斗争热情,促使他们将革命进行到底,也发挥了无与伦比的作用。第三,革命报业都将出版自由、言论自由当成首要任务之一。 3、Page 56 美国的三大便士报线索:煽情主义——客观真实——道德关怀——新闻纯正、议论平和 4、Page 77 法国报刊两大特色:英美报刊比较追求新闻性与商业性,法国报刊比较突出政论性和文艺性。不过法国商业报刊与英美商业报刊在以廉价面目出现这一点是相同的。 5、Page 80 而正是现代印刷媒介的普及与发展,为这种民族国家的想象提供了可能。正是由于报纸、杂志、书籍以及随后的广播、电视等媒介的发达,人们才可能将互不认识大的人想象为声气相通的同胞。按照黑格尔的形象说法,读报就像现代人的晨祷。 读后感: 方汉奇老先生评价这本书时说:“本书针对全球新闻传播的历史演化、社会动因、专业背景、内在逻辑及发展趋势等,展开全面系统而不失深入细致的分析,点面结合,史论结合、历史与逻辑结合,以期勾画一副有机的而非机械、整体的而非割裂的、联系的而非分离的全球新闻传播史。” 这本书通过具体史实,有针对性地总结出各种板块,比如总结一个报人的板报思想,经营理念等等。而且对一些事物的划分不是通过事件和空间等物理维度,而是有自己划分的标准。他就会新科技的发展划分为草根阶段,精英阶段。这种划分形式很新颖。

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第3版)-第七章 俄国新闻传播史【圣才出品】

第七章 俄国新闻传播史 7.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18~19世纪中叶,俄国早期的现代报刊 由于俄国长期处于高度集权统治下,俄国没有从民间新闻纸转向官方报刊的发展过程, 而是形成了由官办到非官办的发展过程。 (1)1702年12月,沙皇彼得一世下令出版一份印刷报纸,于是便开始了俄国的现代 新闻史。1703年1月2日,该报以《莫斯科王国和邻国发生的值得知道和记载的军事和其 他事件新闻》为报名出版。1719年该报改名《圣彼得堡新闻》,简称《新闻报》。该报主要 读者是政府官员,始终是沙皇政府的官报。最初,报纸出版不定期,1815年起变成日报, 是为俄国最早的日报,1917年停刊。 (2)俄国最早的杂志是官办的,即1728年俄国科学院接管《新闻报》后出版的《新 18~19世纪中叶,俄国早期的现代报刊 19世纪中叶至1917年,在“放宽—收紧”政策中顽强发展的俄国新闻传播业 1917—1925年:苏维埃俄国新闻体制的形成 苏联新闻传播业初期的发展(1925—1940) 1925—1991年: 二战时期的苏联新闻传播业(1941—1945) 苏联新闻传播业的发展 战后新闻事业恢复和发展时期(1946—1986) 苏联的新闻改革时期(1986—1991) 初期的变化 “8·19”事件后俄罗斯 传媒业的集中 联邦共和国的新闻传播业 传媒所有制的结构特点 俄罗斯联邦新闻传播业的现状 俄 国新闻 传播史

闻报每月注释》。俄国人写的第一篇新闻学论文,是18世纪中叶主编该报的M.B.罗蒙诺索夫写的《论新闻业者的责任》。 (3)1756年,俄国的第一张非官方报纸《莫斯科新闻》由莫斯科大学创办,全国发行,每周发行两次,初期偏重于传播科学知识和介绍西方思想观念。 (4)18世纪中期,俄国出现了一系列讽刺杂志,但影响微小。18世纪末,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1762—1796年在位)为维护统治,开始对民办报刊实行压制,传播民主主义思想的报刊全部被查封。1796年,正式建立书报检查制度。 (5)19世纪初,俄国一些政府部门开始出版自己的机关报。从1837年起,俄国的各省政府开始出版省政府的机关报,逐渐形成俄国的官报体系。这类报纸统称“省府公报”,内容主要是政府法令、简要的国内外消息以及地方志或民族志,刊期通常为每周2~3期。报纸的读者对象主要是职能部门或行政机关内的官员,不是面向社会的,实际影响力有限。 (6)1756年,莫斯科大学模仿《新闻报》创办了《莫斯科新闻》,最初是一家小型报纸,后来发展成大型报纸,1859年成为日报。该报实为“公办”,受沙皇政府的控制相对间接,传播了一些科学知识和新思想。1791年,在该大学又出版了最早面向社会的杂志《莫斯科杂志》。 (7)1825年,俄国出现向西方学习、主张改革的青年贵族自由派“十二月党人”,他们出版了俄国最早的一批反对派政治刊物,其代表是雷列耶夫,1795—1826)主编的《北极星》。第二年沙皇颁布了更为严厉的书报检查“铁的法典”,并成立由三位大臣组成的最高书刊检查委员会。为防止革命蔓延到俄国,沙皇又特别成立了出版监督委员会,对出版物内容的检查极为苛刻和愚蠢,因而1848—1855年被称为俄国新闻史上“阴暗的七年”。 (8)鉴于严酷的书报检查制度,俄国的反对派的报刊,或者只能秘密出版;或者以谈论文学等的形式出现。用《伊索寓言》的方式说话,这是俄国沙皇时期新闻传播的特点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