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新闻传播史 张昆
外国新闻传播史_张昆_第十五章改革开放过程中的中国大陆新闻业

外国新闻传播史
1
第十五章 改革开放过程中的中国大 陆新闻业
第一节 新闻界的拨乱反正 第二节 新闻事业的繁荣 第三节 改革过程中的问题
外国新闻传播史
2
第一节 新闻界的拨乱反正
一、拨乱反正与思想解放运动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后,我国的新 闻事业从多年的禁锢中解放出来。为了肃清极左 路线的影响,全国掀起了深入揭批“四人帮”的 斗争。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清算“四人帮” 的罪行。新闻界在这场拨乱反正中发挥了重要的 作用。
90年代广播工作改革全面深化,1994年中央人民广 播电台经过大幅调整,新闻节目增加了近一倍,实 现了整点有新闻,半点有信息,重点节目由主持人 直播。并且新增评论类节目《新闻纵横》,还在 《新闻报摘》和《全国联播》基础上做深度报道。
1992年,上海东方广播电台的建立,使得广播体 制改革浮出水面。
外国新闻传播史
15
从1995年开始,广播停止批建新台。强调合理配 置现有的节目资源。在所有节目中,突出新闻节 目的龙头作用。在全时段中,集中力量办好一套 节目。到1998年底,一个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 中心、各省级台为依托的遍及全国的广播宣传网 形成。
外国新闻传播史
9
一、报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报纸的数量和结构都发生了变 化。1978年,全国报纸只有186种。根据新闻出版 总署公布的数据,截至2002年底,全国共出版报纸 2137种。其中全国性报纸212种,省级报纸771种, 地、市级报纸893种。在全国出版的报纸中有日刊
491种,占报纸总数的22.98%。在报业发展中, 先后经历了晚报,经济报,和都市报繁荣的 局面。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课程简介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课程简介课程代码:261200112 261200312课程名称:写作Ⅰ—ⅡWritingⅠ—Ⅱ总学时:66(32+34)周学时:2、2学分: 4 开课学期:1、2修读对象: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预修课程:无内容简介:汉语言文学专业和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科基础平台课,有很强的实用性。
本课程主要讲授基础写作的基本理论和各种文体的基本特征与写作,基本理论包括文章写作的几个最重要的环节:采集材料、确立主题、构思文章、结构布局、表达方式、写作技法及文章修改等。
文体写作包括新闻文体、审美性文体(散文、诗歌、小说)、理论性文体、应用文体等。
在讲授写作基础理论的同时,注重本课程的实践环节,使讲练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
目的是使学生自觉地在理论指导下进行写作实践活动,为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选用教材:董小玉,《现代写作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参考书目:①马正平,《高等写作学引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②王泽龙,《中国写作学探要》,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③黄建成,《写作学教程》,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④普丽华、江少川,《现代写作概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课程代码:261200213课程名称:中国文学作品选讲ⅠSelected Readings of Chinese Literary WorkⅠ总学时:48周学时:3学分:3 开课学期:1修读对象: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预修课程:无内容简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是中国语言文学系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本科阶段的必修课程,该课程的设置主要目的提高学生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为学生提供基本的文学素养。
本课程从浩瀚如海的中国古代文学中,精选出脍炙人口的佳作,对其高妙的艺术表达、优美的诗情以及深邃的意蕴,进行理论解析和诗性品赏,以助学生提高学识和素养。
这是当前新形势下培养大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以及文学鉴赏能力,增进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
外国新闻传播史张昆第十六章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格局的转换

2、创造了新受众
网络及新兴媒体为受众增加了广阔的信息渠道, 改变其阅读习惯和生活方式,创造了与传统媒体 不同的受众:
1)、“主动的受众”:由报纸给什么信息读什 么信息,变为想要什么信息去找什么信息;
2)、“互动的受众”:由单纯接受信息,变为 可以参与信息加工和及时反馈;
3)、“能动的受众”:由受众身份变为受众、 传者一体的身份,可以制作、传播、发布信息。
9
3、“新兴媒体”的分类
按照其相互交叉的模式,将“新兴媒体”分为三 类:
电视多媒体——数字电视、直播卫星电视、移动 电视、IPTV、网络电视、电视上网、温暖触媒列 车电视、楼宇视屏(各种大屏幕)等;
网络多媒体——门户网站、网上即时通讯群组、 对话链、虚拟社区、博客、播客、搜索引擎、简 易聚合(RSS)、电子邮箱等;
在片中,记者得出的结论是,“小孩身上的伤肯 定是他伤”,并提出了一个观众都急于想知道的 问题:什么人会对如此可爱的孩子下此毒手?最 后片尾出现了一个镜头,孩子对着记者的话筒说, 身上的伤是后妈打的。
27
7月17日,一篇题为《我所见过的最没人性的事情!后妈毒 打6岁继女,治疗现场千人哭成一片!!!》的文章被贴到 了网上。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3
3、创造了新产业
网络与新兴媒体不断跟进日新月异的新 技术,容量大、张力大,拥有很强的延伸、 复合能力,可向文化教育领域的图书、报 刊、影视、音像、演艺、游戏、动漫、会 展、教学、演讲、竞赛等各个层面渗透, 不断开发出品种繁多的电子信息传播产品, 行成庞大的电子传播产业。
14
第三节 新传播时代存在的问题
实际上,“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不断 更新的概念。相对于广播,电视是新媒体; 相对与电视,网络是新媒体;相对于网络, IPTV是新媒体(当然其是在互联网的基础 上产生的)
华中科技大学 考研参考书目

参考书目
《现代环境科学导论》盛连喜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年
《水生态学概论》邬红娟等编著待出版
623物理化学
(一)参考书目
1.傅献彩等编.物理化学(上、下册).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24体育学基础综合
参考书目:
《教育学》王道俊,王汉澜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运动训练学》田麦久主编 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版
③《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二版),同济大学,罗小未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④《建筑构造》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⑤重要的近现代建筑理论文献
⑥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 2000.
432统计学
参考书目
1.刘次华、万建平《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郑汉臣主编,《药用植物学》,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版。
6姚振生主编,《药用植物学》,第一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版。
801高等代数
参考书目
2、佟新著:《人口社会学》(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3、孙秋云主编:《文化人类学教程》,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2007年重印
61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参考书目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陈先达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版次可任选)。
616基础英语
参考书目:
《高级英语》(上、下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
629艺术设计史论
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书目:
《设计学概论》尹定邦.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8月
《环境艺术设计》李砚祖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4月
新闻传播史论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传播史论》大纲第一部分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是为高等学校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
其中新闻传播史论是新闻传播学专业必考科目。
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及格及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比较扎实的新闻传播史论基础,以利于进一步深造。
适用对象为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准考考生。
二、考试学科范围考试范围:中国新闻史、外国新闻史、新闻理论、传播理论三、评价目标(一)了解中国、外国新闻事业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初步掌握各历史时期主要新闻媒体、著名新闻工作者、重大新闻事件与新闻现象的基本情况,并能给以历史的分析与评价。
把握新闻事业在变化发展中所体现出来的一些规律;能借鉴历史说明现实。
(二)准确理解新闻学基本原理,系统掌握社会主义新闻理论,运用有关原理解决新闻工作实际问题。
(三)较全面地掌握传播学基本理论和方法,能运用传播学理论分析现实传播现象。
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二)答题时间:180分钟。
(三)各部分内容的考查比例:新闻史部分:50分新闻理论部分:50分传播理论部分:50分(四)题型与所占分值比例1、新闻史部分:名词解释10分;简答题20分;论述题20分。
2、新闻理论部分:名词解释10分;简答题20分;论述题20分。
3、传播理论部分:名词解释10分;简答题10分;论述题20分;综合应用题10分。
(五)参考书目1、吴廷俊:《中国新闻史新修》,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版2、张昆:《中外新闻传播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10月版3、程世寿、刘洁:《现代新闻传播学》,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版4、申凡、戚海龙主编:《当代传播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二部分考查要点一新闻史部分中国新闻史1、绪论[1] 中国环境与中国媒介。
[2] 中国媒介的生长特征。
2、集权制度下的古代报纸。
中外新闻传播史---张昆知识讲解

资料来源:1979年世界无线电和电视手册
信息基础设施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中国现代的乡邮递员
外国新nalism & Communication
对电讯基本设施的投资
每人美元 占总投资的 每人美元 占总投资的% %
第一章 新闻传播的起源
外国新闻传播史
2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Son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 分配系统----商业运输系统
• 调节系统----社会管理组织
外国新闻传播史
55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一、新闻传播产生于社会需要
• 好奇心、新闻欲、本能 • 生存需要 • 生产需要 • 生活需要
外国新闻传播史
66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23
人的出现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 达尔文与贵夫人的对话
• 人类起源于非洲
“在世界上每一个大的区域里,现存的哺育动物 都与在同一区域的产生出来的物种关系密切.非洲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Son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外国新闻传播史_张昆_第五章通讯社的兴起与发展

(DPA)。
德新社目前为德国最大的
通讯社,属于股份公司性
质的通讯社
外国新闻传播史
14
三、路透社(Reuters)
楼路 透 社 办 公 大
路透社网站主页
外国新闻传播史
15
路透社
保罗·朱利叶斯·路透
(Paul Julius Ruter,1816-1899)
路透早年的生涯
德籍犹太人、银行职 员、书店,哈瓦斯社 译员
哈 瓦 斯
9
巴尔扎克对哈瓦斯社的评价
“一般人都认为巴黎有好多家报 纸,但是说老实话,严格点说, 全巴黎只有一家报纸,那就是 曾在卢梭大街开过银行的哈瓦 斯先生经营的‘哈瓦斯通讯社’ 编发的新闻稿。这家通讯社的 办事处座落在邮局前面,因此, 世界各地的报纸都会很快就到 了哈瓦斯的手里,换言之,哈 瓦斯先生比巴黎的任何人都要 最先获知世界各地的消息。从 这个意义上说,除外交机关外, 哈瓦斯无所不知,无事不晓。”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路透社吸收澳大利亚 联合新闻社、新西兰 新闻社入股,并达成 信用协议:路透社不 得为任何利益集团或 派别控制
路透社的宗旨
公正、独立、自由
1984年,路透社向社 会公众出售部分普通 股票,但这并不影响 四家拥有优先股的集 体股东的所有权
路透社在经营上十分 成功。多元化经营, 特别是金融证卷信息 服务。
外国新闻传播史
19
四、美国联合通讯社(AP)
1986
1848年,太阳报等成立
美
联合采访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联 社
1849年,港口新闻社
1857年,港口新闻社与
年
另一家通讯社合并成立
对 挑
纽约新闻联合社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导师名单

(一)新闻方面程明(不太清楚,我们面试那天好象刚好不在)一.教授:罗以澄教授(博士生导师)新闻业务单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西新闻比较研究秦志希教授(博士生导师)新闻理论张昆教授(博士生导师)新闻史(张老师现在去华科新闻院当院长了-_-)强月新教授(博士生导师)新闻业务苏成雪教授广电梅琼林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化传播、影视传播王瀚东教授(博士生导师)广播电视实务蔡凯如教授广播电视实务二.副教授:夏琼(新闻系主任)车英(新闻业务)刘洁(广播电视新闻学)夏冠英(新闻实务)三.主要导师简介罗以澄(院长)罗以澄,福建人,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
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
学科及研究方向:新闻业务、媒介发展战略联系方式:68754211tips:岔一句不相干的,呵呵~~看到罗院长不禁想起,九月份那会儿,新闻院的导师我还一个都不认识-_-记得有天我跟室友跑去新闻院.室友大声说看外面挺破的,里面搞得还真不错啊~我说你小心点,说不定随便碰见一个老头儿就是哪个教授..这时正好一个老头走过身边,室友说,得了吧,说不定是个看门的..于是我们尾随那老头到了二楼...发现他走进一间办公室正襟危坐,我们抬头一看,”院长室”,顿时汗如雨下...单波(副院长)单波,1964年12月生,汉族,湖北天门人,哲学博士,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副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主席,台港澳新闻研究中心主任,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兼职教授。
1998年被列入“湖北省跨世纪学术骨干”,武汉大学第五届十大杰出青年获得者。
2002年10月至11月,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访问教授。
自1985年留校任教以来,共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4部。
主要研究领域:比较新闻学、跨文化传播联系方式:68754227tips:单老师很牛,在学界和业界都比较知名,其论文需重点注意!秦志希秦志希,湖北鄂州人,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
学科及研究方向:新闻学新闻理论主讲课程:媒介文化、新闻学原理、舆论学研究联系方式:68764464tips:秦老师以前貌似是搞现代文学的,所以现代文学在综合知识中占的比重较大~二)传播方面一.教授石义彬教授(博士生导师)传播理论李敬一教授(博士生导师)传播史张金海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告理论与实务陈瑛教授包装艺术(本是动画系主任,现在貌似不在院里呆了-_-)李卓钧教授网络传播二.副教授冉华(很不错的女老师,一般给本科生讲大众传播学,有时间可以去听下)姚曦(广告系主任,很有威严的样子,怕怕~~)张微(面试见过,比较年轻的男老师,貌似人不错)周茂君(在学生中很有口碑,总是笑笑的样子)夏倩芳(面试时唯一女老师,据说提问时很刁难人..)三.主要导师简介石义彬(副院长)湖北随州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至
俄
罗
斯
3344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三、语言产生前的信息传播
• 信息传播并非人类独有的行为 • 一般生物中都存在复杂的信息传播活动 • 早期人类的传播依赖于身体和简单的口语 • 缺陷:不能进行概念化思考
外国新闻传播史
3355
School of SJcohouorlnoaf lJiosumrna&lisCmo&mCmomumnuinciacattiioonn
从 象 形 文 字 到 音 节 文 字 的 演 化
外国新闻传播史
4466
各 国 字 母 文 字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外国新闻传播史
4477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2、书写材料的演进
早期的书写材料
两河流域的粘土和小棒 尼罗河流域的纸草 古代中国的龟甲、兽骨、青
----达尔文《人类的由来》
外国新闻传播史
2244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达尔文:人的进化
外国新闻传播史
2255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人 类 进 化 谱 系 图
人类的迁徙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第一章 新闻传播的起源
外国新闻传播史
2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Socn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第一章 新闻传播的起源
第一节 人类社会与新闻传播 第二节 新闻传播的早期历史 第三节 手书新闻时代 第四节 主体传媒之外的辅助手段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 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标志 • 语言起源的诸种理论 • 汪汪理论 • 感叹理论 • 唱歌理论 • 约克理论 • 人类早期的语言系统 • 语言产生的意义
外国新闻传播史
3322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Socn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外国新闻传播史
主讲: 张 昆 教授
外国新闻传播史
1 1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信息基础设施
传播技术
外国新闻传播史
88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GDP对新闻事业发展水平的影响
国家
GDP
日报
收音机
电视机
国民生产总 值低的国家
国民生产总 值居中的国
家
国民生产总 值高的国家
400美元 以下
400-2500 美元
2500美元 以上
每1000居民
外国新闻传播史 3 3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第一节 人类社会与新闻传播
一 新闻传播产生于社会的需要 二 社会条件对新闻事业的制约 三 新闻传播的社会功能
外国新闻传播史
44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斯宾塞:社会有机体理论
1、关于文字起源的传说
[梁]萧统<文选序>: “式观元始……世质民淳,斯文未作。
逮乎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 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
外国新闻传播史
4411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文字起源于原始图画
埃及象形文字
外国新闻传播史
4422
中国甲骨文
外国新闻传播史
99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GDP对各国电视事业的影响
国家
国家数 有电视的 有彩色电视的国家 国家数 数
GDP低的国家 45
28
3(占国家数的6%)
GDP中等的国 56
56
家
发达国家 27
27
33(占国家数的59%) 24(占国家数的89%)
媒介创办,准入把关; 对媒体的资源供给; 内容的制作与传播(检查、日常指导); 媒体的参与界限; 受众的接受(知识税、卫星接受)。
外国新闻传播史
1166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欧盟国家政府对媒体的各种补贴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年份
1968
1977
发达国家(不含社 16.6
3.5
会主义国家和联邦
德国)
不发达国家
1.6
1.8
抽样代表总数的8%
54.4 3.9
6.7
2.0
资料来源:国际电讯联盟,1977年
外国新闻传播史
12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精神条件制约:
教育普及水平; 文化传统,社会习俗; 主流意识形态。
人类早期的语言系统
•
•(
•
•(
•
•(
•
•(
•
•(
)
流汉
行 于
藏
中 国
语
和 东
系
南
亚
-
亚乌
欧 大
拉
陆 北
尔部 地阿源自)区尔泰语
系
)
地含
中 海
米
:
一 带
特
古语
非 洲
系
和
爱
琴
海
流闪
行 于
米
两 河
特
流 域 和
语 系
阿
拉
伯
半
岛
)
外国新闻传播史
)
:
之
印 间 欧 的
亚
语 欧
大
系 陆
雅 利 安 语 系 流 行
于
多
瑙
河
19.2
56.0
5.4
19.0
57.2
22.5
32.80
74.10
338.0
电话机 1.3
到电影院 的人次
每个居民
2.7
15.1
1.1
352.0
7.4
关于电话机的数据未包括中国。
资料来源:《1977年教科文组织统计年鉴》;《世界银行图标册》(有关人口数字); 《世界无线电和电视手册》,1979年;《世界交流》,教科文组织,1977年;《统计文 摘》,美国,1978年;《国际新闻中心报告》,1979年4月,第四卷;《国际报告》,国际 新闻电影协会;等等。
第二节 新闻传播的早期历史
一、人类的起源 二、语言的形成 三、语言产生前的信息传播 四、口头传播
外国新闻传播史
2200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传播历史的五大阶段
• 口头传播时代 • 手书传播时代 • 印刷传播时代 • 电子传播时代 • 网络传播时代
外国新闻传播史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玛雅壁画及象形文字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语 言 产 生 前 人 类 的 体 态 语 言
外国新闻传播史
3366
四、口头传播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口头传播的形式
古希腊的行吟诗人 波斯帝国的口语传播 印度的宗教传播 其他形式:个人间交流,民谣,戏剧,氏族或部落会议
口头传播的局限性
生理局限 接力传播中的误读
生物有机体 社会有机体:超级有机体
• 营养系统
• 保持系统----社会产业组织
• 循环系统
• 分配系统----商业运输系统
• 神经系统
• 调节系统----社会管理组织
外国新闻传播史
55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一、新闻传播产生于社会需要
• 好奇心、新闻欲、本能 • 生存需要 • 生产需要 • 生活需要
铜器、竹简
造纸术的发明及其意义
蔡伦与造纸术 造纸术的传播(8世纪-阿拉伯
世界;14世纪—欧洲)
上图为西汉造麻纸
外国新闻传播史
4488
造纸术的发明
Schoo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中国古代的造纸作坊
外国新闻传播史
4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