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选修4勒夏特列原理导学案

合集下载

选修4,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平衡,勒夏特列原理及其应用

选修4,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平衡,勒夏特列原理及其应用
4、催化剂: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的速率,因 此化学平衡不移动。
勒夏特列原理: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 浓度、温度、压强等),平衡就向 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思考:如何理解这个原理?抓住哪些 关键词?
这一理解至少包含着如下要点:
1.勒夏特列原理对维持化学平衡状态的因素的改变才是 有效的,若改变的不是维持化学平衡状态的因素,则 无效。 2.勒夏特列原理对达成化学平衡状态的系统才是有效的 ,若系统没有达成化学平衡状态,则无效。
例1、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BDG )
注意外界因素对速率和平衡移动影响的结果:
外界因素:
速率: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接触面积、 光、超声波等;
平衡移动:浓度、温度、压强。
区别:
速率改变:影响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平衡发生移动:影响反应体系中各组分含量变化
联系:
哪边速率大平衡向哪边移动,正逆反应速率 相等平衡不移动。
催化剂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的速率,因此化学 平衡不移动。
v V正
V正 =V逆
V逆 使用催化剂 t
改变外界条件的影响结果: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时,平衡移动
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的结果是把反应物继续转化为生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成,物“的减浓弱度”,了反化应学物平浓衡度的
向 正方向 移动。
“增加”
化学平衡第三课时 -----勒夏特列原理及其应用
复习小结: 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化学平衡
向 正方向 移动。
其影响结果都是V正>V逆,
从速率—时间图像分析: 平衡向正方向移动
v V正
V正 V逆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四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四全册导学案

高二化学(上学期)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目录绪言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二节燃烧热能源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复习和练习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第三节化学平衡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复习和练习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含中和滴定实验报告)第三节盐类的水解(含离子浓度大小比较专题)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复习和练习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第一节原电池第二节化学电源第三节电解池第四节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复习和练习绪言(1课时)【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记住有效碰撞、活化分子、活化能等概念理解活化能与反应速率间关系2、过程与方法:从逐步认识化学开始,逐步构建化学微粒观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自我介绍开始,认识化学,热爱化学【知识点】重点:活化分子、活化能等概念难点:活化能与反应速率间关系【知识链接】通过必修1和必修2的学习,对化学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学习过程】一、自我介绍:1.被提问到的同学请展示:姓名性格和爱好2.说说你对化学的认识:(1)化学是研究什么的?研究这些有何用?(2)举例说说必修1和2中哪些章节或哪些知识点你认识最深刻?(最热爱)(3)说说化学中你感觉最难理解的章节或知识点?二、绪言(一)(仔细阅读绪言P1~P4,填写下列空白)(课前完成)1.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的前提是反应物分子间发生2.当分子间碰撞能量足够大时,会引起3.活化分子:4.活化能:5.催化剂:(二)阅读下面内容并讨论(堂上完成)1.活化分子间的碰撞都是有效碰撞吗?2.对于反应物为气体的反应体系,增大压强活化分子数会增大吗?活化分子百分数呢?3.升高温度活化分子数会增大吗?活化分子百分数呢?(三)活化能与反应速率间关系1.活化能越低,反应体系中活化分子百分数越大,反应速率越大活化能越高,反应体系中活化分子百分数越小,反应速率越小2.活化能越低,反应体系中普通分子成为活化分子越容易,反应速率受外界条件影响越大活化能越高,反应体系中普通分子成为活化分子越难,反应速率受外界条件影响越小3.请列举两个活化能接近于0的例子(四)催化剂1.请认真画出绪言中P3的图1(搞清楚横坐标、纵坐标和每个元素的含义)。

(最新整理)【精品】人教版高中化学高二化学选修四全套导学案

(最新整理)【精品】人教版高中化学高二化学选修四全套导学案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1)
编写:高二化学备课组-— 成杰、王爱芹、余传继
【学习目标】
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和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涵义;
【学习重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H
1.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的实质是
.
2.在化学反应过程中,破坏旧化学键,需要
【精品】人教版高中化学高二化学选修四全套导学案
【精品】人教版高中化学高二化学选修四全套导学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 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精品】人教版高中化学高二 化学选修四全套导学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 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 业绩进步,以 下为【精品】人教版高中化学高二化学选修四全套导学案的全部内容。
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37 第一节 原电池 ..........................................................37 第二节 化学电源 .......................................................39
【精品】人教版高中化学高二化学选修四全套导学案
第三节 电解池(1) .....................................................41 第三节 电解池(2) ....................................................43 第四节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45

勒夏特列原理

勒夏特列原理

A.a>b+c
C. a=b+c
B. a<b+c
D. a=b=c

业:
课本32页,第4、7题
早在1888年,法国科学家勒夏特
列就发现了这其中的规律,并总
结出著名的勒夏特列原理,也叫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
(如浓度、温度、或压强等),
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
向移动。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勒夏特列原理)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 度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C

当堂检测:
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H2(g)+I2(g) 2HI(g)
△H<0
在一密闭体系中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则改变
下列条件时,平衡的移动方向为:
a.保持压强不变,升高温度;( 逆向移动 )
b.保持温度不变,缩小容器的体积;( 不移动 )
c.保持容积不变,通入氢气。( 正向移动 )
当堂检测:
3、恒温下, 反应aX(g) bY(g) +cZ(g)达 到平衡后, 把容器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且 达到新平衡时, X的物质的量减小, 下列判断 正确的是: ( A )
4MPa
减小 1MPa
1MPa
条件改变瞬间 4
平衡移动方向 正反应 逆反应 逆反应 正反应 正反应 逆反应 新平衡 中的数值范围 2—4 mol/L
1—2 10050mol/L 200Co 100Co
2—4 MPa
1-2 MPa
思考:
当外界条件改变时,化
学平衡的移动方向有没有规律? 有什么样的规律?
滴加 3~10滴 浓硫酸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导学案:2.3化学平衡第2课时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导学案:2.3化学平衡第2课时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含答案

第2课时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1.明确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会根据反应速率变化判断化学平衡的移动方向。

2.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等)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3.了解催化剂在生活、生产和科学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化学平衡的移动 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一、化学平衡的移动 1.定义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如浓度、温度、气体反应的压强等),化学平衡状态被破坏,直至正、逆反应速率再次相等,在新的条件下达到新的化学平衡状态。

这种现象叫做平衡状态的移动,简称平衡移动。

2.图示表示v (正)>v (逆)――→正向反应一定时间v (正)=v (逆)――→改变条件v (正)≠v (逆)――→一定时间v ′(正)=v ′(逆)二、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实验探究探究1 依据K 2Cr 2O 7溶液中存在的平衡:Cr 2O 2-7(橙色)+H 2O 2CrO 2-4(黄色)+2H +,完成实验。

3对可逆反应Fe 3++3SCN-Fe(SCN)3,分别增大c (Fe 3+)和c (SCN -)后,Fe(SCN)3的浓度均增大,即化学平衡均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滴加NaOH 溶液,由于3OH -+Fe 3+===Fe(OH)3↓,减小了Fe 3+的浓度,Fe(SCN)3的浓度也减小了,即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1)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生成物浓度或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三、压强对化学平衡(有气体参与的反应)的影响 1.2.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如H 2(g)+I 2(g)2HI(g)],改变压强,化学平衡不发生移动。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平衡移动的原因是v (正)≠v (逆)。

( )(2)若外界条件改变引起平衡中v (正)>v (逆),则平衡正向移动。

勒夏特列化学平衡

勒夏特列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移动》教学设计10110340120秦琴教材分析《化学平衡移动》位于人教版选修4第二章化学平衡第二节,以学习化学平衡移动原理为主要内容。

本章内容既是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和化学平衡的巩固和深化,也为接下来的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做铺垫。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知道了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温度、压强、浓度、催化剂。

掌握了化学动态平衡的特点:逆、等、动、定、变。

本节要学习的是化学平衡移动。

学生已经具有良好的实验动手能力,可以进行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浓度、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方向的影响,得到化学平衡移动的规律。

2、过程与方法⑴复习化学平衡的实质,引导思考化学平衡移动的本质是正逆化学反应速率不相等,再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着手进行分析,理解平衡移动的方向。

⑵进行推理假设,预测反应的进行方向,得出初步结论⑶进行探究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变化,总结出化学平衡移动的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严谨踏实科学的学习态度(2)通过实验现象变化来进行反应规律的概括,学习进行归纳总结(3)建立对立统一的思想,用辩证的方法看问题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化学平衡移动思想的理解与掌握难点:构建化学平衡移动思想教法与学法教法:讲授法、演示实验法、引导法学法:自主实验探究法、总结归纳法设计反思:本设计以实验为主线,让学生切身体验,自己总结归纳。

实验前在理论上也进行了分析,也更加容易接受,只是考虑到在中学里可能更多的是视频实验的播放,不能亲自做实验,可能此教案的设计欠妥。

我觉得可以在课前给学生一些时间去想想自己身边的动态平衡现象。

然后再思考打破这个平衡后,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最终是否又回到平衡?课前如果学生对此作了思考,上课效果会好一些。

化学人教版高中选修4化学平衡优秀导学案

化学人教版高中选修4化学平衡优秀导学案

导学案:外界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2)知识与技能1、理解化学平衡移动地实质以及有哪些因素对化学平衡有影响;2、掌握压强、温度等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地影响;3、理解勒夏特列原理地涵义,并能结合实际情况应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浓度实验,逐步探究平衡移动地原理及其探究方法,引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化学实验方法;2、通过讨论、分析、对比地方法,培养学生地观察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地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求学、勤于思考地态度,树立透过现象看本质地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压强、温度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地影响。

教学难点:平衡移动地原理分析及其应用。

课前思考: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某一可逆反应,一定条件下达到了平衡,若气体颜色加深,平衡一定移动吗?2.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惰性气体”,原平衡怎样移动?3.对一定条件下的化学平衡状态:(1)若改变物质的浓度,化学平衡是否一定发生移动?(2)若改变体系的温度呢?4.化学平衡正向移动时,生成物浓度一定增大吗?平衡规律:(1)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规律:化学平衡状态:增大压强,平衡向反应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平衡向反应方向移动。

(2)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规律:化学平衡状态:升高温度,平衡向反应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反应方向移动。

【典题例证】对可逆反应2A(s)+3B(g)C(g)+2D(g) Δ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增加A的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②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v(正)减小③压强增大一倍,平衡不移动,v(正)、v(逆)不变④增大B的浓度,v(正)>v(逆) ⑤加入催化剂,B的转化率提高A.①② B.④ C.③ D.④⑤勒夏特列原理1.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则平衡将向着能够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2.注意事项:(1)研究对象一定是处于平衡状态的。

2017-2018学年选修4教案第2章第3节化学平衡(第2课时)教案

2017-2018学年选修4教案第2章第3节化学平衡(第2课时)教案

第3节化学平衡第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温度、浓度、压强等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影响的规律。

2。

能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判断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了解认识、解决问题的一般程序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化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温度、浓度、压强等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影响的规律。

教学难点:勒·夏特列原理(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理解及应用。

教学过程:【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化学平衡状态,那么化学平衡状态是否一成不变,又会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呢?【教师】这节课我们主要来看看浓度、温度与压强等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教师】下面我们看看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我们看一下实验:【活动•探究】1。

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象论向Fe3+ + 3SCN- = Fe (SCN)3这个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的KSCN溶液红色加深平衡正向移动向Fe3+ + 3SCN- = Fe (SCN)3这个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的FeCl3溶液红色加深平衡正向移动再向试管中各滴加0。

01mol/LNaOH溶液3~5滴,观察现象。

红色变浅平衡逆向移动【分析】Fe 3+ + 3SCN—Fe(SCN)3浅黄色红色温度一定时,K是一个定值.改变条件浓度时:当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时,平衡正向移动;当减小生成物的浓度时,平衡正向移动当减小反应物的浓度时,平衡逆向移动;当增大生成物的浓度时,平衡逆向移动通过以上可知: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时,平衡向正向(或向右)移动。

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时,平衡向逆向(或向左)移动。

【板书结论】(三)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浓度的影响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时,平衡向正向(或向右)移动。

;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时,平衡向逆向(或向左)移动.【练习】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序号:23 编写人:王丽娜《勒夏特列原理 1》导学案使用日期:【课标考纲】1理解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
2掌握浓度、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3理解勒夏特列原理
【学习目标】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
【难点】勒夏特列原理的归纳总结【自主学习一】
在K2Cr2O7的溶液中存在着如下平衡:
【实验2-5】
K2Cr2O7的溶液
实验①
滴加3-10滴浓硫酸
实验②
滴加10-20滴6mol/LNaOH溶液现象
【讨论】
实验①改变了那种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有什么影响?
实验①改变了那种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有什么影响?
【自主学习二】
P27【实验2-6】反应原理:
实验①
滴加饱和FeCl3溶液
实验②
滴加1mol/L KSCN溶液
实验③
滴加NaOH溶液现象
【讨论】增大或减小反应物浓度,化学平衡怎样移动?
【归纳】总结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跟踪练习】H2O(g)+C(s) CO(g)+H2(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 改变下列条件,能否引起平衡移动?CO浓度有何变化?
(1)增大水蒸汽浓度。

(2)加入固体炭。

(3)增加H2浓度。

【自主学习三】已知:①NO2转化为N2O4为反应(填“吸热”“放热”),热化学方程式为。

P28【实验2-7】
现象NO2浓度变化平衡移动方向
升高温度
降低温度
【讨论】升高或降低温度,平衡怎样移动?
已知②: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CO 2(g) + H2(g) H2O(g) + CO(g) △H= +41.2kJ/mol
生成物与反应物浓度乘积的比值与温度的关系如下:
温度700 800 830 1000 1200
c(CO)·c(H2O)
0.6 0.9 1.0 1.7 2.6
c(CO2)·c(H2)
分析表格中的内容,回答:
升高温度,平衡移动方向与【实验2-7】中移动方向相同吗?原因是什么?【讨论】总结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跟踪练习】
1、在高温下,反应2HBr(g) H 2(g)+ Br2(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要使混合气体颜色加深,可采取的方法是( )
A、保持容积不变,加入HBr(g)
B、降低温度
C、升高温度
D、保持容积不变,加入H2(g)
2、在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H 2(g) + I2 (g) 2HI (g) (正反应放热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将容器的温度升高,
则V(正) ,V(逆) ,混合气体的颜色 ,H2的转化率,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知识小结】【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