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ppt课件图
合集下载
《一剪梅》李清照精品PPT课件

这三首词是作者分别在少女时期、 少妇时期、晚年寡居写的作品,它们在 感情基调有什么不同之处?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 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 戚。乍暖还寒时,最难将息。三杯两盏 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 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 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
提问与解答环节
Questions And Answers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
一剪梅
--
作者简介 李 清 照 ( 1084.2.5.
-1155.4.10.)号易安 居士,宋朝杰出女文 学家,山东济南人, 婉约派词人,生于北 宋元丰七年,逝于临 安,享年七十二岁。 她的作品主要有: 《易安居士文集》、 《易安词》、《漱玉 词》。
对李清照的评价
"一代词宗"
"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
自主鉴赏
结合全词,找 出你觉得写得好 的句子,并说明 理由。
关于愁的诗句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醉花 阴》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武 陵春》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点绛唇》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 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 戚。乍暖还寒时,最难将息。三杯两盏 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 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 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
提问与解答环节
Questions And Answers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
一剪梅
--
作者简介 李 清 照 ( 1084.2.5.
-1155.4.10.)号易安 居士,宋朝杰出女文 学家,山东济南人, 婉约派词人,生于北 宋元丰七年,逝于临 安,享年七十二岁。 她的作品主要有: 《易安居士文集》、 《易安词》、《漱玉 词》。
对李清照的评价
"一代词宗"
"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
自主鉴赏
结合全词,找 出你觉得写得好 的句子,并说明 理由。
关于愁的诗句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醉花 阴》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武 陵春》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点绛唇》
一剪梅_李清照..课件

对比
思考:《虞美人》 《一剪梅》两首词 作感情内涵有何不 同?欣赏《虞美人》 《一剪梅》中的写 “愁”名句。
赏析
恰 似 一 江 向 春 东 水 流
愁
问 君 能 有 几 多
赏析
才 下 却 眉 上 头 心 头
此 情 无 计 可 消 除
比较鉴赏
• 人生阶段 • 虞美人 • 一剪梅 情感变化 词风
建功报国、思乡怀人、亡国思乡、青春易逝 仕途失意、壮志难酬、相思之苦、报国无门、 忧国伤时、寄情山水、 平实质朴、含蓄隽永、清新明快、形象生动、 绚丽飘逸、缠绵婉转、幽默讽刺、哀婉凄绝、 豪放旷达、沉郁悲慨、
.
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鉴赏: 金兵入侵,无 限感慨,针对宋 高宗君臣逃跑误 国偏安江南表示 愤慨的一首诗歌 。这首绝句颇受 后人推崇。
清照园梅花泉
清照漱玉泉
李清照纪念馆
山东青州李清照纪念祠
献给一代词宗李清照
制作人:刘欢
关系倒更为密切,
衬托出词人冷清与
孤寂。
红藕香残玉簟秋
• 如果说“红藕香残” 是从客观景物(视觉、 嗅觉)来表现秋的到 来,那么“玉簟秋” 就是通过词人的主观 感受(触觉)来表达 秋的到来。
•
这样一句话,把 客观和主观,景和情 都融化在一起了。
•
•
. 白雨斋词话》中说:“易安佳句,如《一剪梅》
起七字云:‘红藕香残玉簟秋’,精秀绝伦, 真不食人间烟火者 • 与李璟的《山花子》“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 愁起绿波间 ”有异曲同工之处
《虞美人》《一剪梅》
李 煜 李清照
朗读
虞美人
李 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 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 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 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一剪梅_李清照ppt课件公开课经典实用

作业布置 1、背诵全词 2、请大家把你的理解、你的情感融进 你的笔端,将全词改写成情景连贯、意 境优美的抒情散文 。(可适当添加词语)
•《一剪梅_李清照》ppt课件公开 课
学习目标
1. 知道诗歌的情感基调 2. 找出意象并作分析 3.赏析名句“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
却上心头”
•《一剪梅_李清照》ppt课件公开 课
•《一剪梅_李清照》ppt课件公开 课
知人论 世李清照 (1083-1155) 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词
人,济南人。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 夫家庭。李清照文词绝妙,鬼斧神工,前无古人,后 无来者,被尊为婉约宗主,是中华精神文明史上的一 座丰碑。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词主要描写热爱自然、伤春愁别和闺阁生活 的题材,表现了女词人多情善感的个性。
后期词则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浓重感伤情调 ,从而表达了对故国、旧事的深情眷恋。
李清照的词独具一家风貌,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 ,被后人称为“易安体”。有《漱玉集》。
•《一剪梅_李清照》ppt课件公开 课
本词创作背景: 与赵明诚结婚后,清照
• “才——却——”有连接关系,表现“愁”运动之速,而愁
从可见的眉间藏到心头,更使人领略到女词人的万千愁绪, 诗人感情在短暂中•《一的剪变梅_李幻清课起照》伏ppt,课件真公开实形象,给人以遐想。
课堂小结
• 上片主要写女 词人的独居生活, 下片由以抒情为 主,全词主要抒 写作者的寂寞相 思之情。
•《一剪梅_李清照》ppt课件公开 课
上阕 写女诗人的 独居生活
•《一剪梅_李清照》ppt课件公开 课
下阕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 闲愁。此情无计 可消除,才下眉 头,却上心头。
一剪梅(李清照)-优秀实用课件

• 李清照
• ——她是忧时伤世的赤子精魂; • ——她是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 • ——她是旷古绝今的诗坛奇女。
• “千古才女李易安,万古愁心李清照.”
李易安
人生之五不幸
国家飘摇 丈夫病逝
再婚不幸 金石遗失 晚年无子
知人论世析作品
李清照(1081~约1151),号易安居士,宋朝济南 人,我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女词人。宋词 “婉约”派的 代表人物之一。
上阕侧重写闺中独居生活,夏末秋 初,易安欲泛舟解愁,却见残荷雁字
,月满西楼,心中倍加愁闷。寂寞相
思苦,可知一二矣。
赏析下阕
花自飘零水自 流,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此情 无计可消除,才 下眉头,却上心 头。
花漂水流
——喻人生、年华、爱情、离别 韶光易逝,青春难再
无可奈何花落去 水流无限似侬愁 花落水流之景+两个“自” → (凄凉 伤感 无奈) 移情于物 借物抒情
欣赏诗歌要注意知人论世:
• 1、诗人不同,诗风各异。 • 2、时代不同,精神迥异。 • 3、境遇不同,诗情有别。(诗人一生 的思想不是一成不变的,写于不同时 期、地点的作品,也会呈现出不同的 感情基调和旨趣。)
李清照《声声慢》:“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月满——明月千里寄相思 (反衬、 乐景写哀情)
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 ,竟夕起相思。” 西楼——排遣忧伤或遥望故国、故乡、爱人、友人的伤心之楼 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 清秋。 ”
用的艺术上,无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词作笔调清新
,风格细腻,词人移情入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耐
人寻味。
诗歌赏析理论总结 1、以意逆志: 解读文辞,揣摩情意 融入体验,体会情趣
• ——她是忧时伤世的赤子精魂; • ——她是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 • ——她是旷古绝今的诗坛奇女。
• “千古才女李易安,万古愁心李清照.”
李易安
人生之五不幸
国家飘摇 丈夫病逝
再婚不幸 金石遗失 晚年无子
知人论世析作品
李清照(1081~约1151),号易安居士,宋朝济南 人,我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女词人。宋词 “婉约”派的 代表人物之一。
上阕侧重写闺中独居生活,夏末秋 初,易安欲泛舟解愁,却见残荷雁字
,月满西楼,心中倍加愁闷。寂寞相
思苦,可知一二矣。
赏析下阕
花自飘零水自 流,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此情 无计可消除,才 下眉头,却上心 头。
花漂水流
——喻人生、年华、爱情、离别 韶光易逝,青春难再
无可奈何花落去 水流无限似侬愁 花落水流之景+两个“自” → (凄凉 伤感 无奈) 移情于物 借物抒情
欣赏诗歌要注意知人论世:
• 1、诗人不同,诗风各异。 • 2、时代不同,精神迥异。 • 3、境遇不同,诗情有别。(诗人一生 的思想不是一成不变的,写于不同时 期、地点的作品,也会呈现出不同的 感情基调和旨趣。)
李清照《声声慢》:“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月满——明月千里寄相思 (反衬、 乐景写哀情)
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 ,竟夕起相思。” 西楼——排遣忧伤或遥望故国、故乡、爱人、友人的伤心之楼 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 清秋。 ”
用的艺术上,无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词作笔调清新
,风格细腻,词人移情入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耐
人寻味。
诗歌赏析理论总结 1、以意逆志: 解读文辞,揣摩情意 融入体验,体会情趣
一剪梅李清照完全版精品PPT课件

❖ 3、浅俗清新,明白如话,也多用偶句,琅琅 上口,声韵和谐。
阅读《一剪梅》和《声声慢》两词 ,两篇中都写“愁”绪,所谓“一般 愁字别样情”。细品两词,体会两者 之愁有何区别?
《一剪梅》: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 上心头。
《声声慢》: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玉簟秋
如果说“红藕香残”是从客 观景物(视觉、嗅觉)来表现秋 的来到,那么“玉簟秋”就是作 者的直观感受(触觉)了,暑退 秋来,竹席也凉了, 不止是说天 气变凉.其实,也含有“人去席冷 ”之意, 衬托出词人冷清与孤寂
。
情景交融 寓情于景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 独:在孤寂中所想到的排遣寂 寞的方法,其正面意思是,如 果丈夫在家,夫妻一起去划船 该多好啊!
本词牌得名于周邦彦词中的 “一剪梅花万样娇” , 乃取前三字为调名。
李清照(1084-1155)
❖ 宋代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 ❖ 婚前婚后都生活在书香世家,其父李格非是苏
轼的学生,其夫赵明诚是著名的金石考据 家。李清照夫妇雅好词章,常相唱和。 ❖孤苦,郁 郁而终。
(1084-1155)
李清照
作品
§ 以南渡为界 § 前期词写天真烂漫的少
女时代和极尽相思之苦 的思妇情结; § 南渡之后国破家亡夫死, 其词风大变,转为凄苦 悲怆、哀婉动人。
3
❖ 这是李清照早期的一 首诗作。
❖ 这是一首闺情词。结 婚不久,赵明诚就到 远处去上学,李清照 “殊不忍别,觅锦帛, 书《一剪梅》以送 之。”(引自元人伊 世珍《嫏环记》)
•流水落花不解人情,两个“自”更增愁绪。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 人居两地,情发一心 ❖ 写自己相思之苦、闲愁之深的同时,由
阅读《一剪梅》和《声声慢》两词 ,两篇中都写“愁”绪,所谓“一般 愁字别样情”。细品两词,体会两者 之愁有何区别?
《一剪梅》: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 上心头。
《声声慢》: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玉簟秋
如果说“红藕香残”是从客 观景物(视觉、嗅觉)来表现秋 的来到,那么“玉簟秋”就是作 者的直观感受(触觉)了,暑退 秋来,竹席也凉了, 不止是说天 气变凉.其实,也含有“人去席冷 ”之意, 衬托出词人冷清与孤寂
。
情景交融 寓情于景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 独:在孤寂中所想到的排遣寂 寞的方法,其正面意思是,如 果丈夫在家,夫妻一起去划船 该多好啊!
本词牌得名于周邦彦词中的 “一剪梅花万样娇” , 乃取前三字为调名。
李清照(1084-1155)
❖ 宋代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 ❖ 婚前婚后都生活在书香世家,其父李格非是苏
轼的学生,其夫赵明诚是著名的金石考据 家。李清照夫妇雅好词章,常相唱和。 ❖孤苦,郁 郁而终。
(1084-1155)
李清照
作品
§ 以南渡为界 § 前期词写天真烂漫的少
女时代和极尽相思之苦 的思妇情结; § 南渡之后国破家亡夫死, 其词风大变,转为凄苦 悲怆、哀婉动人。
3
❖ 这是李清照早期的一 首诗作。
❖ 这是一首闺情词。结 婚不久,赵明诚就到 远处去上学,李清照 “殊不忍别,觅锦帛, 书《一剪梅》以送 之。”(引自元人伊 世珍《嫏环记》)
•流水落花不解人情,两个“自”更增愁绪。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 人居两地,情发一心 ❖ 写自己相思之苦、闲愁之深的同时,由
《一剪梅》公开课课件 (共40张PPT)

明月自满,人却未圆; 雁字空回,锦书无有。 无边的月色正如无尽的相思。
词人因惦念游子行踪,盼望锦书到达,遂 从遥望云空引出雁足传书的遐想,不管白 日月夜,无论舟上楼中,萦绕于词人心头 。
上阕
写女词人的独 居生活
下阕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 愁。此情无计可消 除,才下眉头,却 上心头。
境遇不同,诗情有别
李清照
教学目标
以“知人论世”为纲,借助回忆欣赏 《声声慢》、《如梦令》、《醉花阴》 来鉴赏《一剪梅》中所蕴藏的情感。
分析这首词中抒情方式
李清照为什么要写这首词呢? 这首词在题材上是属于什么词?
易安结婚不久, 赵明诚就到远处 去上学,李清照 “殊不忍别,觅 锦帛,书《一剪 梅》以送之。” (引自元人伊世 珍《嫏环记》) 这是一首闺情词 。
含“
的花
意自
义飘
是零“什水ຫໍສະໝຸດ 么自?流”蕴
写眼前之景,花落水流,与 “红藕香残”、“独上兰舟 ”相拍合
花飘水流,是物的自在之态 ,女词人见此景象,极为伤 怀,但花和水却不理会她的 情怀,依旧不停地飘落,不 停地流逝。
其所象征着易逝人生、老去 的年华、伤感的离别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表露词人怎样的感情?
漱大 玉明 集湖 中畔 金趵 石突 录泉 里边 文故 采居 有在 后垂 主杨 遗深 风处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杰出女作家。号 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
李清照从小
就受到词的熏 陶,她的父亲 李格非是当时 的著名学者,也 是“苏门后四 学士”之一。
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是 著名的金石考据家,李 清照与赵明诚是一对在 追求上在生活上的恩爱 夫妻。他们结婚后曾在 青州居住十几年,其间 李清照创作大量文学作 品,而赵明诚也在妻子 的帮助下完成了《金石 录》。
一剪梅_李清照..课件

初读《一剪梅》:
李清照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给谁的?表达了 词人怎样的感情?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佳作
词 苑 千 载 , 群 芳 竞 秀 , 盛 开 一 枝 女 儿 花
大 河 百 代 , 众 浪 齐 奔 , 淘 去 万 个 英 雄 汉
李清照文词绝妙,鬼斧神工,前无古人,后 无来者,被尊为婉约宗主,是中华精神文明史上 的一座丰碑。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 两期。 前期词主要描写热爱自然、伤春愁别和闺阁 生活的题材,表现了女词人多情善感的个性。 后期词则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浓重 感伤情调,从而表达了对故国、旧事的深情眷恋。 李清照的词独具一家风貌,提出词“别是一 家”之说,被后人称为“易安体”。有《漱玉 集》。
•名句赏析:“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 眉头,却上心头。” 句式“才—— 却——”的运用有什么妙处?
• 对愁的描写极其形象,把愁说成是一种能够运动的有形之物, 更为出奇的是它的运动方式。 • 皱着的眉头方才舒展,而思绪又涌上心头——相思之情无 法排遣。
•
“才——却——”有连接关系,表现“愁”运动之速,而愁
写眼前之景,花落水流,与 “红藕香残”、“独上兰舟” 相拍合
• 花飘水流,是物的自在之态, 女词人见此景象,极为伤怀, 但花和水却不理会她的 情 怀,依旧不停地飘落,不停 地流逝。 • 其所象喻的人生、年华、爱 情、离别—— • 与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 有异曲同工之处。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 通过这句你是如何 领略词人“一种相 思,两处闲愁”中 所表露的旖旎、纯 洁、心心相印的爱 情的?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 字回时,月满西楼。”
此时何以会需锦书?
• 倒装句 • 顺序:月满时——上西楼——望云中——见回雁— —思及谁寄锦书来 • 谁——赵明诚
《一剪梅》课件(共17张PPT)

试比较:《如梦令》和《声声慢》两首词在内容上
有哪些不同?
景物时令——前写夏景,后写秋景;
作者年龄——前为少女时期,后为少妇时期;
感情基调——前愉快开朗,后细腻深婉。
《声声慢》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
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 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小结
《如梦令》《一剪梅》《声声慢》三首词从三 个不同的时期即少女时期——少妇时期——晚年 寡居,反映了不同的生活经历。这些经历在作者 笔下得到形象逼真的再现。由此可见,生活是文 学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 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 花深处 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一剪梅
李清照(宋)
李清照(1084-1155),宋 代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李清 照婚前婚后都生活在书香世家,其 夫赵明诚是著名的金石考据家。李 清照夫妇雅好词章,常相唱和。 1127年,靖康之乱,李清照随家颠 簸南下,后来丈夫病死,李清照亡 国继以亡家,余生孤苦,郁郁而终 。
探讨婉约词风格:
语言 清丽、含蓄 感情 婉转、缠绵 题材 较为狭窄(多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等)
作业:课外延读
渔家傲·记梦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愁更愁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