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网贷借款人信用风险评价研究
P2P网络借贷的风险有哪些

In the end, what you believe can become what you believe.(页眉可删)P2P网络借贷的风险有哪些特别是由于网贷属于新兴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条文非常缺乏,黑客大肆攻击、要挟平台事件频繁出现,严重影响了平台的稳定运行。
大量良莠不齐的平台混杂,高息诈骗圈套等时有出现,不过并非每家p2p都玩得起“填窟窿”的游戏,甚至某些平台恶意挖坑实施诈骗。
互联网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让很多事情都是可以直接通过网络来办理,其中就包括了借贷活动,我们称之为P2P网络借贷。
但此时是在虚拟的网络中进行的借贷,因此就比传统的借贷方式存在更多的风险。
那到底P2P网络借贷的风险有哪些?我们一起在下文中进行了解。
一、P2P网络借贷的风险有哪些1、平台跑路风险。
年是互联网金融监管元年,虽然银监会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出台以后,加之各部门加强对P2P平台的排查,问题平台数量有所下降,但是P2P平台跑路仍时有发生,严重侵害投资人的利益。
归结起来主要是由于经营不善而导致资金链断裂或本身就是恶意诈骗。
2、非法集资风险。
当前,非法集资活动呈现明显的网络化趋势。
一方面,传统非法集资从线下向线上发展,打着互联网“金融创新”幌子实施非法集资;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相关业态的非法集资风险也充分显现,其中以P2P网络借贷领域的非法集资风险最为突出。
如果P2P平台运营商发布虚假的高利“借款标”募集资金,短期内募集大量资金后用于自己生产经营,有的经营者甚至卷款潜逃,这种行为就是非法集资的典型案例。
3、信用风险。
究其原因,主要以下几点:一是对借款人的信用评级还不够完善。
由于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P2P网络借贷平台难以获得比较全面的借款人信用信息,因此往往难以甄别借款人的信用水平,难以比较准确得出对借款人的信用评级。
二是信用数据共享机制缺乏。
目前,P2P网络借贷平台还难以从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查询借款人信用记录或者将借款人违约记录录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平台之间的客户信用数据也没有实现共享,违约成本较低。
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及应对策略

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及应对策略【摘要】:本文在对国内P2P平台分类的基础上分析了P2P中存在的信用风险,并通过梳理国外网络借贷平台信用风险的防控措施,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供参考。
2005年,全球第一家网贷平台Zopa在伦敦上线运营,自此网络借贷开始步入人们的生活。
2006年,P2P(Peer to Peer)网络借贷开始在我国出现,然而直至2010年才开始取得较快的发展。
据统计,我国日前活跃的P2P网络借贷平台有300余家,融资规模也由2007年的2 000万增加到2012年的300亿元。
伴随着P2P网络借贷的快速发展,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2011年7月,有“中国最严谨网络借贷平台”之称的哈哈贷在成立2年之后被迫关闭,众贷网则在上线不到一个月就宣告倒闭,而宜信、拍拍贷的逾期率达2%,借款者和网贷平台的违约,严重损害了投资者及网贷平台经营者的利益。
如何有效化解信用风险,成为促进网贷市场有序发展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P2P网络贷款的主要模式P2P网络借贷是指个人与个人之间通过互联网平台形成的小额借贷关系。
一般是由借款者在网络借贷平台上注册成为会员,当会员有资金需求时可以向网站提交包括金额、期限和利率在内的借款申请,经由审核的申请会在平台上公布,而出借人则根据网站公布的信息选择合适的借款者参与竞标,当双方达成意向时,再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完成借款合同及资金的给付。
各网络平台由于运行方式不一样,在收益来源及风险防控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根据各网络借贷平台承担角色的不同,笔者将P2P网络贷款平台的模式归为以下几种:1. 纯中介型网贷平台。
纯中介型网络平台在借款过程中仅提供信息服务,不参与借贷资金的往来,也不承担借贷过程中的违约风险。
拍拍贷是这类平台的典型代表,此外还有点点贷、人人贷等。
拍拍贷是国内首家P2P小额网络借贷平台,成立于2007年,其后一直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拍拍贷的会员在需要借入资金时会向平台提交申请,由平台将经过审核的借款申请发布在网上,出借方可以在平台上寻求合适的资金需求对象,通过降低利率的方式参与竞标,双方自由匹配,完成借贷过程,网站收益来源于借款成功的手续费。
[以中国54家平台为例]P2P网贷平台风险与平台特征的研究
![[以中国54家平台为例]P2P网贷平台风险与平台特征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f57daa0f46527d3250ce094.png)
P2P网贷平台风险与平台特征的研究——以中国54家平台为例一、引言由于被赋予民主金融、普惠金融和金融脱媒等多种意义,P2P(Peer to Peer)网贷平台自2005 年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兴起后就一直备受关注。
但事实证明,没有超强的互联网基因、创新思维和风险管控能力,P2P 网贷平台难以修成正果,诈骗、跑路、体现困难等现象应接不暇,歇业、转型、洗牌等行业阵痛开始涌现。
P2P 的核心要义是基于互联网思想的金融(Allen et a1.,2002)[1],在创新活力的激发下,也带来了新的风险。
2015 年以来,e 租宝、大大集团、金鹿财行、中晋系等相继被查,2016 年 5 月美国最大的 P2P 平台 Lending Club 亦曝出违规放贷丑闻,这些不仅给投资者造成了巨大损失,影响了行业的社会声誉,还使得监管改革呼声渐高、监管挑战前所未有。
2016 年 8 月,期待已久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由银监会等四部委正式颁布生效,在监管新规下,加强网贷平台风险监管除了渐进立法、完善准入门槛和退出机制、加强行业自律和建立征信体系外,还应加强风险的过程监管,实施风险的动态监控和定量评价。
监管要根据行业风险和单个平台风险的不同实施分类监管,因而开展风险评价,进行不同特征平台间的比较就很有必要。
二、文献回顾学术界对 P2P 网贷平台风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 个人信用风险的研究。
Lin et a1.(2009)把P2P 网贷中借款人基本财务信息称之为硬信息,而社交网络信息被称为软信息[2]。
出借人如果能充分利用软信息就可以提高用户间信用度,降低个人违约风险 (Bruett,2 007)[3]。
Sufi (2007)和Michael Klafft(2008)认为,投资者缺乏经验进一步放大了网络环境下 P2P 平台的信用风险[4][5]。
Herzen-stein et a1.(2008)、Pope 和 Sydnor(2011)认为,P2P网贷平台是由投资者个人而非借贷平台筛选确定借款人是否值得信赖,更容易出现借款人通过虚假陈述骗取借款的情况[6][7]。
信用管理的P2P网络借贷风险控制

作用:风险准备金可以降低投资人的风险,增强平台的风险抵御 能力。
添加项标题
提取方式:平台会根据业务规模、风险系数等因素按一定比例提 取风险准备金。
添加项标题
监管与披露:P2P网贷平台应定期向监管部门报备风险准备金的 规模和使用情况,并定期向投资人披露相关信息。
投资分散:将资金分散投资到多个借款人或项目中,降低单一借款人或项目违约的风险 风险评估:对借款人或项目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确保投资风险在可控范围内 限额管理:设置借款人或项目的借款限额,控制单一借款人或项目的风险敞口 风险准备金:设立风险准备金,用于弥补因借款人违约而产生的损失
P2P网络借贷具有方便快捷、低门槛、高灵活性等优势,但也存在一定风险
P2P网络借贷的发展对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起源:21世纪初,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P2P网络借贷提供了技术基础。
兴起:2005年,英国Zopa网站的成立标志着P2P网络借贷的兴起。
传播:P2P网络借贷模式逐渐传播到美国、欧洲等地,成为一种新型的金融服务模式。 在中国的发展:2007年,中国第一家P2P网络借贷平台拍拍贷成立,随后众多平台如 雨后春笋般涌现。
市场地位。
建立信用评级体系:对借款人进 行信用评估,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依据。
引入担保机制:通过引入第三方 担保机构,为借款人提供担保, 降低违约风险。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风险分散:将投资分散到多个借 款人,降低集中风险。
建立风险准备金:设立专门的风 险准备金,用于应对可能的违约 风险。
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 加强信息披露和监管 引入第三方担保和保险机制 建立风险准备金制度
YOUR LOGO
P2P网络借贷风险控制探析—以拍拍贷为例

P2P网络借贷风险控制探析—以拍拍贷为例P2P网络借贷是指个人之间通过互联网来进行借贷活动,其具有无需抵押、灵活便捷、费用低廉等优势,成为投资人和借款人的首选。
然而,P2P网络借贷也存在着一些风险,如违约风险、信息不对称风险、平台风险等。
本文以拍拍贷为例,探析P2P网络借贷的风险控制措施,旨在提供借贷平台更为精准的风险控制建议。
一、拍拍贷业务模式、风险控制框架及结果1、拍拍贷的业务模式拍拍贷是一家专注于P2P网络借贷的借贷平台,在平台上,借款人可以通过发布借款需求,吸引不同的投资人投资,拨款方式采用全额拨款。
拍拍贷将所有借款人合同归纳为借款合同组合,并基于此,通过投资人的投资,组合出不同的投资组合。
投资人所获得的收益,来自于借款人还款中扣除的利息和管理费。
同时,拍拍贷也为投资人提供托管服务。
2、拍拍贷的风险控制框架(1)信息披露拍拍贷对借款人和投资人进行信息披露,格外注重借款人的基本情况披露。
披露内容包括:借款人基本信息、资料、申明和承诺等,帮助投资人进行投资决策。
(2)风险定价拍拍贷通过对借款人进行360°测评,为借款人评估风险。
根据客观数据和借款人行为评估,综合评估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意愿,最终确定借款人的贷款利率。
(3)监控和预警拍拍贷设有专门的风险定价及控制团队,对借款人的还款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并针对逾期和违约的情况进行预警处理,帮助投资人有效管理自己的投资风险。
(4)强制执行针对违约借款人,拍拍贷将启动强制执行程序,对借款人进行保全和强制执行。
3、拍拍贷的风险控制结果从2014年开始,拍拍贷已经在P2P行业中安全运营了4年,其坏账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在行业内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同时,拍拍贷继续引入第三方机构来加强风险控制,如南京银行和安硕信息等,提升了风控能力,进一步保障了借款人和投资人的利益。
二、拍拍贷的风险控制的不足1、信息披露质量需进一步提高拍拍贷在信息披露方面做得不错,但是仍有不足之处。
以e租宝为例的P2P网贷平台风险及内部控制机制研究

以e租宝为例的P2P网贷平台风险及内部控制机制研究作为P2P网贷平台,e租宝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等。
信用风险是P2P网贷平台的核心风险之一,它包括借款人的信用风险和平台的债权回收风险。
e租宝在运营过程中,由于缺乏规范的信用评估和风控体系,导致借款人的信用风险得不到有效控制,使得债权回收难度增加。
流动性风险是指P2P平台在债权到期时无法及时获得足够的资金来偿还投资者的本金和利息。
e租宝在运营过程中,存在资金流转不畅、平台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操作风险指的是P2P平台在运营过程中由于技术、管理、人为失误等导致的风险。
e租宝曾因管理不善、内部控制不健全等原因而频频出现风险事件,给投资者和行业带来不良影响。
市场风险主要表现为宏观经济形势波动、政策法规调整等因素对P2P网贷行业的影响。
e租宝在宏观经济周期变化、监管政策调整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市场风险。
为了有效防范这些风险,e租宝采取了一系列内部控制机制。
e租宝建立了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信用评估、债权回收、资金管理等方面的内部控制机制。
e租宝积极响应监管政策,加强了合规风险管理,通过引进外部风控机构、完善内部风控体系等方式,提高了对合规风险的防范能力。
e租宝完善了信息披露机制,通过加强透明度和及时性披露,提高了对市场风险的应变能力。
e租宝还通过技术手段加强了资金账户的安全与可控管理,防范了操作风险的发生。
尽管e租宝采取了相应的控制措施,但其风险仍存在不容忽视的地方。
从公司内部来看, e租宝的内部管理存在较大问题,内部控制不够健全,风险管理不够完善,信用评估体系不够规范等等,这些问题都可能导致风险的发生。
从行业外部来看, e租宝所处的P2P网贷行业整体面临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市场环境变化等挑战,这也可能对 e租宝的风险形成影响。
从e租宝的P2P网贷平台风险及内部控制机制来看,其所面临的风险不可忽视,的确存在内部控制不够完善的问题。
我国民间借贷行为风险研究——以P2P平台为例

50作者简介:李奕蓉(1989— ),女,汉族,云南曲靖人。
主要研究方向:会计与审计。
2007年,我国首家P2P网络借贷平台——拍拍贷在上海成立,这是一种全新的借贷模式,借助 P2P 网站,资金需求者将在网站上发出贷款需求。
本文将对 P2P 网络借贷平台存在的风险及建议展开探讨。
一、我国P2P借贷存在的风险(1)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P2P 网络借贷与互联网相结合,具有快速搜集信息的优势,借贷双方可以通过对方在平台上填的资料快速了解到对方的相关信息,这大大减轻了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却依然不能排除道德风险的出现,资金需求者想要能快速筹集到资金,很可能会粉饰自己的财务状况并报告虚假借款用途,用来表明自己的资信情况与偿债能力。
借款人钻P2P网贷平台无法对它的资金进行监管的空子,不按照交易时所填贷款用途使用,相反,贷款所得资金被投入高风险项目中,如果项目汇报不及时,还款困难不能及时还款便造成道德风险。
P2P网贷平台的监管缺失或者是对员工综合素质培养不到位都会产生员工的道德风险问题,员工为了谋取私利很肯会泄露客户信息。
(2)网络安全风险高。
大部分P2P网贷平台系统维护和防范存在很大弊端,保密措施也不到位,由于缺乏信息保护意识,安全性较差,这样就使得黑客们有了可乘之机。
黑客一般是通过窃取客户的登录和支付信息,在平台上以客户的名义登录,然后进行非法交易,或者是破坏网络借贷平台的内部系统,篡改贷款信息从而进行非法转账,还有影响更大的就是通过传播木马病毒,使得网络借贷平台崩溃,从而使得黑客可以乘机进行信息的获取、非法编程,或者是截取贷款等操作。
黑客入侵以及信息泄露是P2P 网贷平台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要保障小微企业顺利筹集到资金,就一定要增强P2P网贷平台的安全性。
(3)资金来源和资金流向无法保障。
P2P网贷的进入要求低,有众多资金供给方和需求方,无法知晓投资者的资金来源,投资者的资金可能是合法所得也有可能是非法所得,如果投资者的资金被相关部门或者第三方发现是非法所得,即使借贷双方已经完成交易,其资金也将被收回或者冻结,如果此时债权已经转让,但资金不到位,便会给出借人造成损失,平台也会丧失信用,投资者从P2P网贷平台上获取借款信息,而P2P平台为了吸引投资者注入资金,大多会许诺收益率来吸引投资,高收益会促使借款人将资金投资于高风险项目,我国对于借款人通过 P2P平台筹集到的资流向没有明确的监督管理机制,从而无法保障所有资金都流向正规合法的项目。
P2P网贷平台的借款人信用评估研究

P2P网贷平台的借款人信用评估研究进入“互联网+”时代后,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互联网金融行业已经打破了传统金融的垄断格局,P2P平台、众筹平台、第三方支付等互联网金融模式百花齐放、百舸争流,但是我国的信用体系还很不完善,尤其是在个人消费信贷方面。
尽管目前我国P2P借贷平台有强烈的征信需求,但是它既不能直接接入央行征信中心查询客户信用信息,也不能征信中心报送借款人的相关信贷信息,大大增加了平台运营风险。
因此,本文通过对借款人进行征信研究,以期降低P2P借贷平台的运营风险,为其贷款决策提供依据。
首先,本文从理论层面论述风控对于P2P借贷平台的意义,以及建立个人信用评估模型的经济学解释。
同时,对K-Means聚类方法和贝叶斯判别方法对于个人征信模型建立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
其次,本文在2016年《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出台的背景下,分析了 P2P平台未来的发展趋势及风控模式使用现状,并参考了美国FICO信用评价和中国芝麻信用评价的基本指标和框架。
然后,对借款人进行信用风险评估研究,搜集了人人贷平台6471条实际借款人信息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一方面对P2P平台的借款人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和K-Means聚类研究,将借款人信用情况划分为五个等级,并制定了不同信用等级的借贷决策准则;另一方面对P2P借款人进行了判别分析,特征选择发现借款人的年龄、收入、工作年限、房产和逾期次数对分类影响较大,选用这五个变量采用贝叶斯判别法建立了判别函数,发现此判别函数的判别准确度为87.4%,是较为理想的判别结果。
并利用贝叶斯判别函数对人人贷平台的借款者新样本数据进行了判别和决策。
最后,结合P2P平台实际业务情况及得到的判别函数,指导P2P借贷平台进行业务实施并给出相关建议,给平台提供了借贷决策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2P网贷借款人信用风险评价研究
在国家大力支持实体经济与小微企业的背景下,P2P网贷的出现为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提供了新途径,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和我国个人征信体系的尚不完善,P2P网贷借款人的信用风险问题时有发生,给投资人的权益带来了损害,增加了网贷平台的负担,不利于P2P网贷行业的健康、长远发展。
因此,合理评价P2P网贷借款人的信用风险,对于更好地利用网贷资金来服务于小微企业非常重要。
文章首先使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借款人的不同信息指标进行分类、对比,找到不同信息指标对信用风险的作用途径,为接下来的定性分析建立起具有全面性和创新性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选取标的状态即借款人是否发生违约作为被解释变量,选取标的金额、年利率、期限、借款用途、性别、年龄、学历、婚姻情况、工作城市、单位性质、工作性质、工作年限、月平均收入、财产情况、其他贷款情况、申请借款笔数、成功借款笔数、还清借款笔数、学历认证、婚姻认证、居住地认证、工作认证、财产认证、借款态度共24个指标作为解释变量,使用经过筛选后的2357个样本数据,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和多层感知器模型;最后将两种模型对信用风险的评价效果进行比较,找到更适合的评价方法并分析各解释变量对风险评价的重要程度。
经分析研究,文章指出多层感知器模型对评价借款人的信用风险具有更高的准确率,对P2P网贷的风险评价和管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评价指标中的年利率、标的金额、期限、成功借款笔数、借款态度和还清笔数等指标对于正确评价借款人的信用风险起到了较大的作用,指出P2P 网贷平台在收集借款人信用信息时,应给予这几个指标更多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