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营养支持治疗(综述)

合集下载

我国临床营养支持的现状与展望

我国临床营养支持的现状与展望

三、营养支持临床药学服务的实践
2、营养支持临床药学服务的效果:实践证明,药师参与的营养支持临床药学 服务可以显著提高患者对营养支持药品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通过优化药物治疗 方案和严格的药物监管,可以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四、结论
四、结论
综上所述,成人住院患者的营养支持药品的临床使用现状总体良好,但仍存 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营养支持临床药学服务的实践证明,药师参与的营养支 持临床药学服务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未来,应进一步推广 和完善营养支持临床药学服务,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医疗质量。
谢谢观看
3、营养师队伍建设
3、营养师队伍建设
加强营养师队伍建设是推动临床营养支持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建立完善的 培训和资格认证体系,提高营养师的专业技能和素质水平。同时,鼓励医疗机构 与高校、研究机构等进行合作,培养更多的专业营养师。
三、我国临床营养支持的研究综 述
三、我国临床营养支持的研究综述
近年来,我国在临床营养支持领域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通过对大量文献 的检索和分析,发现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我国临床营养支持的现状
1、营养支持的提供方式
1、营养支持的提供方式
目前,我国临床营养支持主要包括两种方式:肠内营养支持和肠外营养支持。 肠内营养支持主要包括口服和管饲,其中管饲又包括鼻胃管、鼻十二指肠管、胃 造瘘、肠造瘘等。肠外营养支持主要包括静脉输注和皮下注射等。
2、营养支持的覆盖范围
二、我国临床营养支持的展望
1、政策支持
1、政策支持
为了推动临床营养支持的发展,政府需要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例如,制定 相关法规和规范,明确临床营养支持的重要性和地位,同时加大对临床营养支持 的投入,提高医疗机构的硬件和软件水平。

胃癌根治术患者临床营养支持治疗的应用进展

胃癌根治术患者临床营养支持治疗的应用进展
1胃 癌 患 者 的 代 谢 特 点
因子 ; ④拮抗细胞内机制。 4 - 3营养治疗 目前 认为 , 胃肠道 既是消化脏 器 , 又 是代谢 、 免疫器
官。 因此 , 在临床上 , 应注重维护和改善肠粘膜血供 和肠道屏 障功能 , 防止发生细菌易位。实际T作 中, 可采取清 洁肠道 , 维持有效循环血
量和氧供 , 实施肠内营养等措施。减轻机体 的应激 和炎性反应程度 。 4 . 4免疫 营养 ( I mn mn e n u t r i t i o n) 免疫 营养… 指 具有免 疫药理 作用 的含特定 营养 素的营养物质 , 以特定 的方式 , 来防治营养缺乏 , 维持 正常 、 适度 的免疫 反应 , 调 节细胞 因子产生 和释放 , 减少有害 炎症 , 维持肠屏障功能的营养支持方法。 研究显示 , E N中加 入 G l n ,可减轻全身炎症反应 综合 症( S I R S ) , 改善治疗 结局 ; 精 氨酸 营养支持 有助于改善 机体氮 平衡 , 提 高免疫 功能 , 增加伤 口愈合率 ; 鱼油 中富含 2 0碳 5烯 酸( E P A) 和2 2碳 6烯 酸( D HA) , 可抑制 炎症反应 和调节免 疫功能 , 还发现 有抑制肿 瘤 的 作用。 4 . 5抗氧化治疗 应 激状 态下 , 机体氧化代谢 增强和氧 自由基增加 , 通过链式反应 , 影响细胞功能并造成组织损伤。 机体内存在内源性抗氧化剂 ,分 为非酶类抗氧化剂和酶类抗氧 化剂 , 前者包括维生 素 A、 c、 E , 半 胱氨酸 , 牛磺酸及谷胱甘肽 ( GS H) ; 后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 超氧化物歧化酶 , 过氧化氢酶。这些抗氧 化剂可有效地防止过量的 自由基所致的组织损害。 4 . 6分子营养学 分子营养学是一门新兴学科 , 是在分 子生物学理论 及技术 迅速发展 、 渗透 的基础上 现 的; 研究各种 营养性疾 病及 营 养治疗在分子水平的原理及作用机制。

克罗恩病的临床营养支持

克罗恩病的临床营养支持

便 、更 加符 合 人体 的生 理特 性 、价 廉 、并 发 症 少 等
P N无法 比拟的优 势 ,应用 领域愈发 广泛 。 E N是 指经鼻 饲管将营 养物 质直 接 送到 小 肠 的营 养 方式 ,途径 包括直 接 口服 、鼻饲 管 插到 胃或 空肠 、 内镜 、x线下 或手 术 胃造 瘘 ,以及 空 肠 造 瘘 等 。根 一
c .c/ u , 0 7 1 ( ) 11 1 ^ ,2 nN t 20 ,5 2 :1 —15 r
克罗恩 病 ( r n i ae D 以全 胃肠道 慢 Co ’ d e ,C ) h S ss 性 复发性 炎症 为 主 要 特征 ,病 因 尚不 清楚 ,其 治疗 包括 药物 治疗 ( 5氨 基水 杨 酸 类制 剂 、糖皮 质 激 如
中 图分 类 号 :R 5 . 493 文献 标识 码 :A 文 章编 号 :10 -82 20 )20 1 —5 0 858 (07 0 —1 10
Cln c lNut ii n S po tf r Pa i n s t Cr h S Die s i ia rto up r o te t h o n’ s a e
cl , nea n tt n( N)hsbcm ces g pr n rpr p la o f N clacl a e a y et l uri E l r io a eo ei rai l i o at oe p ct no a ce r et n n y m t .P a i i E l e th
据 患者 的病情 和对 E N的耐 受程度 ,可选择 不 同的营
素 、免疫抑制 剂及免疫 调节剂等 ) 、营养治 疗 和病 变
肠段 的切 除等 。至 今仍 然 只能 做 到对 症 治 疗 或暂 时 终 止疾病进 展 ,而 不 能从 根本 上 治 愈该 病 或 降低 复 发 率和并发 症 的发 生 率¨ 。营养 治疗 包 括 肠 外 营养 J ( a n r uri ,P ) 和肠 内营养 ( n r ur p r t a n tt n N ee l io e t a n t. el i t n N) i ,E ,已成 为 治 疗 该 病 的重 要 手 段 。近 年 来 , o E N在 C D治疗方 面 的进 展很 快 ,由于其具 有 操作 简

临床营养支持的几个基本问题

临床营养支持的几个基本问题

S o l应 用 结 晶 氨 基 酸 液 静 脉 输 入 ;9 5 年 B rad hh 14 en r
Z m ema i m r n提 出 腔 静 脉 插 管 输 液 ;9 2年 R b r A b na 15 o t u ai e c 报 告 应 用 穿 刺 锁 骨 下 静 脉 置 管 的 经 验 ; 9 9年 F a cs 15 rn i
B li .Sr nrK used N Je eh y 导 “ 工 肠 ” e n H ei e h rhe . ej b o 倡 dg b e 人
( 庭 肠 外 营 养 ) 17 家 ;9 5年 G og lc b m 提 出 输 注 等渗 氨 e ro B a k u 基 酸液 以节 氮 ; 9 0年 D v .E w n J h 18 a i H ly , o n M.K n e d in y探
讨 应 激 时 机 体 燃 料 的 需 要 量 ;90年 许 多作 者 应 用 支 链 氨 18
基 酸与 特 殊 氨 基 酸 治疗 。 2 营 养支 持 的 目的
‘ 常 值 :男 2 . 25c 女 2 . 2 3m(64 正 71 .1m, 56 . c 2 - 5岁 )  ̄  ̄6 - ; 想 理
值 :男 1 .m 女 1 .r > 0岁 ) 25 m, 65 m(4 a ; 人 2 h尿 肌 酐 量/ 同 病 4 相 身高 正 常 成 人 2 h尿 肌酐 量 , 常 值 1 9 4 正 . 0
传 统 营 养 支持 的 目的是 提 供 充 足 的 能 量 和 氮 源 , 应 机 适 体 代 谢 需 要 , 持 瘦 肉 体 ( 肉 质 总体 )促 进 病 人 康 复 。 保 瘦 , 目前 认 为 , 营养 支持 并 非 单 纯 提 供 营 养 , 重 要 的 是 使 更 细 胞 获 得 所需 要 的 营养 底 物 进 行 正 常 或 近 似 正 常 的 代谢 , 以 维 持 其 基 本结 构 , 而保 持或 改 善 组 织 、 官 的 功 能 和结 构 , 从 器 达 到 有 利 于病 人 康 复 的 目的 。 机 体: 体脂 + 肉 体 ( 胞 外 总 体 、 细 胞总 体 )其 中 , 瘦 细 体 ; 细 胞 外 总 体 : 液 体 ( 浆 、 织 间液 、 细 胞 水 ) 固体 ( 原 组 血 组 跨 + 胶 织、 弹性 蛋 白 、 皮 、 真 肌腱 、 膜 、 骼 ) 体 细 胞 总 体 :有 代 谢 筋 骨 ;

临床营养分类与概述

临床营养分类与概述
外间为准备室,设有药品柜、储藏柜、药车、洗手 池、衣架、鞋架和电话等,作为配液前的更衣、洗 手及各种准备工作之用;
里间为配液室,放置洁净台,设有洗手池等,配置 人员做好一切准备后进入配置室内进行配液;
配置室要定期清洁、消毒,每4周做一次空气培养 及药车的细菌培养,异常时要检查原因并且及时处 理,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及正常的气流。
液方法。中心静脉插管应用于
肠外营养中,明显减少了血栓 性静脉炎的发生, 但后来发现 此途径在操作时可能损伤胸膜
和锁骨下动脉,并有感染性并 发症,随着技术的发展90年代 出现了经周围静脉插入中心静
脉导管技术。
1
2
3
4
减轻了配伍时间,简化了输注设施;
各种营养素同时进入人体,合成底物齐全对合成代 谢有利;
※适应证
★疗效显著的强适应症
胃肠道梗阻,如贲门癌、幽门梗阻、高位肠梗阻、新生儿胃 肠道闭锁
胃肠道吸收功能障碍,如短肠综合征、小肠疾病、严重腹泻、 顽固呕吐
大剂量放疗、化疗病人 中、重症急性胰腺炎 严重营养不良伴胃肠功能障碍 严重的分解代谢状态
大的手术创伤及复合性外伤 中度应急 肠瘘 肠道炎性疾病 妊娠呕吐或神经性厌食 需接受大手术或强烈化疗的
营养支持并不是单纯地提供营养,更重要的 是使细胞获得所需的营养底物而进行正常或 近似正常的代谢,以维持其基本功能,这样 才能保护或改善器官、组织的功能和结构, 才能改善包括免疫功能在内的各种生理功能, 以达到有利于病人康复的目的。
临床营养对胃肠道疾病、危重病人、术后病 人、肿瘤患者等的临床治疗中,是重要的辅 助治疗。通过合理的营养支持可以减缓患者 体内脂肪及蛋白质等能量物质的快速消耗, 维持氮平衡,调节物质代谢,从而提高机体 免疫能力,降低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加快患者的康复。

临床营养学:营养支持

临床营养学:营养支持

(六)肠内营养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 1. 胃肠道并发症
• (1)腹泻 • 1)营养制剂选择不当 • 2)营养液高渗且滴速过快 • 3)营养液温度过低 • 4)严重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 • 5)乳糖酶缺乏 • 6)肠道内发生菌群失调 • 7)胰腺疾病、胃部手术、肠道梗阻、回肠切除或广泛性
肠炎的病人,易发生脂肪吸收不良
处出血 3、空肠造瘘:造口管周围渗漏、肠梗阻
二、肠外营养
肠外营养的定义
• 肠外营养( TPN: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指对胃肠道功能障碍的病人通过肠道以外的途径即中心或 外周静脉输入各种营养素,以维持机体新陈代谢的一种营 养治疗方法。
度。 (3)维生素缺乏
及时补充
3. 感染并发症 1、营养液被污染 2、滴注容器或管道污染 3预、防吸方入法性:肺炎(最常见)
吸入性肺炎的预防是防止胃内容物潴留
1)滴注营养液时床头抬高30~45° 2)高渗营养液开始时应稀释 3)及时检查及调整鼻饲管管端位置 4)每隔3-4h检验胃潴留情况
要素制剂特点:
• 1、营养全面 • 2、成分明确 • 4、不含残渣或残渣极少、刺激性小 • 3、无需消化即可直接或接近直接吸收 • 5、不含乳糖 • 6、口感差
不宜口服,建议经管饲给入。
要素制剂注意事项:
• 1、数量由少到多 • 2、浓度由低到高 • 3、速度由慢到快 • 4、 温度加热到与体温接近
• 也称不完全营养制剂,是以某种或某类营养素为主的肠内 营养制剂。它可对完全制剂进行补充或强化,以弥补完全 制剂在适应个体差异方面欠缺灵活的不足;亦可采用两种 或两种以上的组件制剂构成组件配方,以适合病人的特殊 需要。
• 常用的:蛋白质组件、碳水化合物组件、脂肪组件、维生 素组件和矿物质组件。

医院临床营养科营养支持模式研究

医院临床营养科营养支持模式研究

医院临床营养科营养支持模式研究一、课题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疾病负担的增加,临床营养科在现代医院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营养支持作为临床营养科的重要部分,在患者治疗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目前在医院临床营养科中,营养支持模式的研究还相对不足,该领域有待进一步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二、课题意义1.临床指南的制定:通过研究医院临床营养科的营养支持模式,可以为临床指南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明确哪种营养支持模式对特定患者群体的治疗效果更佳。

2.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不同的患者可能需要不同形式的营养支持,通过研究不同营养支持模式的效果,可以为医院临床营养科提供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3.降低医疗成本:合理选择最适合患者的营养支持模式,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费用浪费,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医疗成本。

三、研究内容1.医院临床营养科的现状调研:通过调研医院临床营养科的现状,了解不同医院营养支持模式的实施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营养支持模式的分类与评价:将不同的营养支持模式进行分类,并评价各个模式的优缺点,明确适用于不同患者情况的最佳营养支持模式。

3.营养支持模式的治疗效果评价:选取一定数量的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模式的实施,并进行治疗效果的评估,比较不同模式的治疗效果,得出各个模式的优势和适用范围。

4.营养支持模式的经济评价:从经济角度出发,评估不同营养支持模式在医疗成本上的差异,探讨如何在保证临床治疗效果的前提下降低医疗成本。

四、研究方法1.文献综述: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目前关于临床营养科营养支持模式的研究进展,总结已有研究成果。

2.患者调查:选择一定数量的患者,收集其临床资料,了解营养支持模式对其治疗效果的影响。

3.模拟实验:在动物模型中比较不同营养支持模式的治疗效果,观察动物的生理指标变化。

4.医疗成本评估:对不同营养支持模式下的医疗资源利用情况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进行医疗成本评估。

结直肠癌围手术期的营养评估及临床营养支持

结直肠癌围手术期的营养评估及临床营养支持
NR 2 0 分 系 统 来 自 1 8个 随 机 临 床研 究 , 建 立 在 循 证 医 S0 评 2 是
的是 避 免机 体 组 织损 害 、 护 器 官 的 生 理 功 能 , 且 减 少 手 术 保 而 的危 险 性 、 后 并 发 症 及 死 亡 率 。所 以合 理 的 围 手 术 期 营 养 支 术 持 是 临 床 结 直肠 癌 患 者综 合 治 疗 中 的重 要 内容 之 一 。
应 当营 养 支 持 ; 总 分 < 3分 ,则 应 让 患 者 每 周 复 查 以上 , 即应 接 受 营养 支 持 。营 养 风 险 ( u n—
tt n li ) ri a r k 是指 现 有 或 潜 在 的 与 营 养 有 关 的 因 素 可 能 导 致 io s 患者 不 利 结 局 的 风 险 , 以 患 者 是 否 发 生 营 养 不 良 为 终 不 点 , 。 营养 风 险 特 指 营 养 因 素 导 致 患 者 的 临 床 结 局 受 到
影 响 的风 险 , 一 点 与 营 养 不 良 风 险 的 概 念 有 着 根 本 性 的 区 这
营 养 不 良的 原 因 主要 考 虑 是 恶 性 肿 瘤 的 消 耗 和 手 术 本 身 的 影
响 , 养 不 良又 会 增 加 手 术 并 发 症 和 患 者 死 亡 率 , 此 对 于 这 营 由 类 患 者 进行 营 养 支 持 显 得 尤 为 重 要 。 围 手 术 期 营 养 支 持 的 目
等方面进行综述。
【 键 词】 结 直 肠 癌 ;营养 评 估 ;营 养风 险 筛查 ; S20 ;营 养 支持 关 NR 0 2
【 中图 分 类号 】 R 7 5 3 3 . 7 【 献 标 识码 】 A 文 【 章编 号 】 D ):0 3 6 /. s. 6 23 1 . 0 2 0 . 8 文 ( 1 . 9 9 ji n 1 7 — 5 1 2 1 . 7 0 1 I 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综述课题名称临床营养支持治疗指导教师xx学院基础医学院专业临床医学班级4班学生姓名xx 学号xx 开题日期xx文献综述正文:临床营养支持治疗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营养支持治疗方法通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糖尿病、创伤、短肠综合征、食管癌、胃癌全胃切除围术期、胆囊疾病、肝硬化、慢性肾病、慢性危重病、肿瘤几类疾病的营养支持治疗的介绍,进一步了解临床营养支持治疗结论营养支持治疗已经成为救治危重病人的重要措施之一。

但只有当我们恰当地把“营养支持”融入到“治疗”中来,才可以为需要营养支持的患者带来更多的获益。

关键词:临床营养营养支持治疗到目前为止,营养同健康、疾病密切相关已近成为不可忽视的事实。

在现今的疾病治疗中,医护人员的职责,不再单单局限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上,患者的营养问题备受关注。

临床营养支持已经在内、外、儿科以及危重病领域中广泛应用,是救治危重病人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和临床实践日益成熟。

临床营养支持已经被公认为21世纪十大医学进展之一。

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营养不良会降低患者机体的抵抗力,使患者的手术和麻醉耐受能力减弱,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疾病病死率,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最终导致医疗成本和费用的提高峨然而,有关调查发现,在我国每年数千万的住院患者中,需要营养支持疗法的比例为20%~30%,但实际接受治疗的比例仅为2%~3%。

同时临床营养应用的合理性和相关知识普及性也存在不足,因此重视临床营养,提高患者的营养支持率,促进营养支持治疗的合理性、科学性非常重要。

20多年来,我国临床营养的发展非常迅速。

对外科代谢的深人认识,以及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PN)现代观念的建立,为临床营养奠定了理论基础。

丰富的相关产品以及齐全的设备,又为临床营养的广泛应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目前,营养支持治疗已经成为救治危重病人的重要措施之一。

而临床实践中仍存在营养支持不足及应用上的误区。

为进一步认识临床营养支持,综合了相关文献有关介绍营养支持的临床实践。

一、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营养支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常出现代谢紊乱及肠道功能紊乱,严重感染和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主要死因。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占急性胰腺炎的10%~20%,病情重,病程长,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患者大多死于严重感染和多脏器功能不全(MODS)。

随着胰腺内、外分泌功能的损伤、应激反应、酶谱改变等,不可避免地导致全身性代谢紊乱、营养不良及免疫功能减退,故肠内及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on,PN)支持治疗在SAP的救治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且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

在SAP病程的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营养(肠内及肠外营养)支持单独或者联合应用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维护肠道黏膜屏障及机体免疫功能,避免或减轻炎性细胞园子的过量释放和瀑布样级联反应(cascade)造成的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和MODS,从而显著降低SAP的感染率和病死率。

因肠外营养易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及“过度营养”的问题,故强调早期放置鼻空肠管到Treitz韧带下方进行肠内免疫营养支持是安全有效的。

二、糖尿病患者的营养支持糖尿病是一组由胰岛素分泌及(或)作用缺陷引起的以血糖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目前在全球约有2亿患者,且呈逐年增加趋势。

糖尿病患者存在葡萄糖、脂质及蛋白质代谢异常。

在外伤、手术、感染等创伤应激状态下,机体分解代谢明显增强,重者可发生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严重并发症。

糖尿病病人营养支持的目的是为了维持良好的代谢状况,避免血糖水平异常、水代谢紊乱、酮症或高渗性昏迷、感染及神经损害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维持人体所需各种营养成分的平衡,以减轻体重.武汉市中医院对住院的糖尿病患者156例进行了饮食营养支持与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创伤病人的营养支持腹部钝器伤/穿透伤病人——如可行须经肠道营养支持,其脓毒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PN支持者。

严重头部伤病人——早期首选EN支持,其转归与PN支持相似,而费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PN支持者。

不行或不耐受,则PN支持。

严重上病人——第7天不能成功行EN支持,则行PN;能耐受EN支持时须停用PN。

早期或延期EN支持:严重钝器伤/穿透伤病人——入院24h内开始EN支持,其转归优于72h内EN支持者。

烧伤病人——尽早开始胃内营养支持,延期>18hEN支持,胃轻瘫发生率生高,需PN支持。

严重头部伤病人——48h内不耐受胃内营养支持,须改为最好是Treitz韧带后EN 支持。

不完全复苏病人——不能直接小肠内营养支持,因不耐受可发生肠坏死。

腹部钝器伤/穿透伤病人接受剖腹术病人——应建立鼻空肠饲管或胃空肠饲管或喂养用空肠造口术,待休克复苏后尽早行肠道喂养。

严重创伤病人中,采用“足够”剂量精氨酸(Arg)和谷氨酰胺(Gln)强化的EN配方似乎可减少脓毒症并发症和缩短住院日。

其确切剂量和治疗持续时间尚未确定(CMT2005.1.6.P5-7)。

总之,创伤应激机体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营养物质的摄入不足和过度消耗成为急性期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突出矛盾,恢复期合成代谢旺盛营养物质需求增加。

若投以适当的营养支持能有效控制代谢紊乱,维持组织器官的结构与功能,增强免疫力,加速创伤修复。

四、短肠综合征患者的营养支持短肠综合征(SBS)指各种病因引起小肠广泛切除或旷置后,肠道吸收面积显著减少,残存的功能性肠管不能维持患者营养需求,而导致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各种营养物质吸收障碍的综合征。

其病程临床分为急性期(2月左右)、代偿期(约1~2年)和恢复期3个阶段。

首先产生营养不良,继而器官功能衰竭,终致危及生命。

SBS通过合理的营养支持和肠道康复治疗,可促进残存肠道的代偿,令患者脱离PN,而长期生存,有些患者甚至被治愈。

五、食管癌、胃癌全胃切除围术期营养支持临床研究发现,围术期营养支持对营养状态良好者的预后无影响,但能降低中、重度营养不良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缩短住院日。

强调对中、重度营养不良者,尤其术后处于应激状态的危重者应尽早进行营养支持。

适应症:营养不良患者术前即开始营养支持,术后继续施行。

术后7-10天因并发症不能恢复正常饮食者。

营养支持方案:术前存在消化功能紊乱的患者,以PN支持为主。

PN制剂——全合一混合营养液(包括葡萄糖、脂肪乳剂、水溶维生素、微量元素、电解质等)热量——25kcal/kg.d.蛋白质——0.2g/kg.d.术后营养支持方案与术前基本相同。

术后早期EN支持:多数中心和医师共识,EN从术后1-2天开始,第1天用5%G..S.250-500ml,逐渐加量,约4-5天内过渡到全EN。

鼻饲时,将EN素稀释、加热后经营养管匀速缓慢滴入。

鼻空肠饲管——目前广泛接受的安全、可靠、经济的术后EN途径。

如鼻饲后出现腹痛、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宜及时减速输入或间断输入。

盲目PN支持,会增加住院费用,导致并发症发生率上升。

相比之下,EN 支持在术后早期是更合理的选择。

免疫营养支持:临床研究显示,上胃肠道手术后患者,免疫反应迟缓,加入一些免疫营养素,如谷氨酰胺=肽、精氨酸(Arg)、ω-3FA等,可显著改善术后患者的转归,减少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降低医疗费用,缩短住院日。

六、胆囊疾病患者术后营养支持营养支持要点:1、术后6h内,10%G.S.静脉滴入,避免进食和饮水,以防发生呕吐或恶心感。

此后的晚餐、次日早餐可试进少量软质食物。

2、有证据证实,胆囊疾病术后,早期宜采用低脂肪、低胆固醇、含充足优质蛋白、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并至少维持2周。

3、术后摄入脂肪20g/d,胆固醇〈300mg/d.热量20-25kcal/kg.d.膳食纤维(DF),选可溶性DF。

保证足量饮水。

4、饮食采用清炖、清蒸方法制备的少渣软饭。

避免油炸、油煎食物十分重要。

七、肝硬化病人的营养支持患者营养状况:大标本临床调查发现:肝硬化病人大都处于高代谢状态,能量需求增加。

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达27%-87%。

其中,代偿期占30%,失代偿期占80%。

营养支持方案:代偿期:通常无需限制蛋白质摄入。

热量:30-35kcal/kg.d. 蛋白质:1.2g/kg.d.失代偿期:供给充足而合适的蛋白质和热量,避免热量过剩带来的严重后果,,包括高糖血症,高渗性病变,脂肪肝等。

热量:目前推荐无应激状态病人——30-35kcal/kg.d.应激状态病人——25-30kcal/kg.d.甚或更低。

(如手术后、感染、消化道出血等)热源物质:葡萄糖——180-200g/d. 输注速度3-3.5mg/min.中、长链脂肪乳(MCT/LCT)——1g/kg.d.输注速度0.1g/min.(其代谢迅速,氧化彻底,不在肝内沉积,被认为是肝硬化或肝功能不良患者理想的热源物质。

)蛋白质:目前推荐无肝性脑病——1.0-1.2g/kg.d.有肝性脑病——0.6-0.8g/kg.d.(病情控制后或治疗结果良好者可适当加量)支链氨基酸(BCAA)制剂——可调整肝性脑病患者血浆BCAA与芳香族氨基酸(AAA)比值,改善脑病症状有良好效果。

八、慢性肾病患者的营养支持慢性肾病(CKD)患者都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一股脑眼不良,严重影响透析患者疾病的进程和生存时间。

有研究证实,血浆白蛋白<4.0g/dl. 死亡率明显升高;营养不良影响肾功衰患者的预后。

营养支持方案:A.尽可能通过增加进食解决营养不良状况,必要时采用管饲的方法。

B.PN支持:其总量占全良≤1/3,待机体适应后,逐渐增加剂量至全量的1/2-1/3。

一般实施1周后休息一段时间。

专家推荐,透析中肠外营养(IDPN),即血透从血液回路中输入各种营养物质,包括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等。

每周3次IDPN可加速蛋白合成,减少蛋白分解,扭转负氮平衡,有效降低营养不良发生和死亡率。

九、慢性危重病病人的营养支持慢性危重病(CCI)病人约占所有危重病人5%-10%。

这些病人都依赖营养支持。

通过精心治疗,许多病人可脱离机械通气,完成健康计划。

营养支持策略总体原则:·供氧最重要;·所有时间都提供充足营养;·BG维持在近于正常水平;·多器官受累采用特殊营养药治疗有帮助。

EN支持:胃肠道功能良好者都采用EN支持。

基本原则:EN支持尽可能提供所需能量和蛋白,不足部分PN支持补充。

建议优先提供充分的蛋白质支持器官功能、创伤愈合和免疫功能的代谢需要。

十、肿瘤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

营养不良的程度与肿瘤类型、部位、大小、分期等有关。

非消化道肿瘤或早期肿瘤对肿瘤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要小于消化道肿瘤和中、晚期肿瘤。

但随着病情的进展,会出现一组以脂肪组织和瘦体组织丢失为特征的进行性营养状态恶化的症状,称为癌性恶变质,表现为食欲不振、进行性体重下降、贫血、乏力、衰竭、低蛋白血症、乳酸血症和高脂血症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