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知识点整理:常考的古今异义词

合集下载

90例常考的古今异义词及解题技巧

90例常考的古今异义词及解题技巧

90例常考的古今异义词及解题技巧一、90例古今异义词1、行李:古,出使的人,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今,行装。

2、师徒:古,军队士兵,如“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今,师傅与徒弟。

3、左右:古,动词,调遣,如“惟君左右之”;今,名词,表示大约,不确定。

4、首领:古,头颅,如“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今,集团领导人。

5、致死:古,效死命,如“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今,导致死亡。

6、丈夫:古,男子,如“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今,妻子的配偶。

古,进驻,如“余何面目以视于天下乎?越君其次也”;今,次一等的。

8、行政:古,施行政令,如“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今,国家机关的管理工作。

9、地方:古,土地方圆,如“地方百里而可以王”;今,某一区域。

10、东面:古,脸朝东,如“东面而视”,今,东边。

11、面目:古,面部,如“于是河伯始旋其面目”;今,面貌。

12、至于:古,到了,达到,如“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到……结局,如“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到……时候,如“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今,表示另提一事。

古,专家、学者,内行的人,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今,对财物不计较,言谈举止自然。

14、以致:古,两个词,而招致,有动词性,如“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今,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15、非常:古,意外的变故,如“以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不寻常,作形容词,如“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今,程度副词。

16、细说:古,小人的谗言,如“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今,详细说明。

17、足下:古,对人的尊称,如“再拜奉大将军足下”;今,脚下面。

18、幼稚:古,小孩子,如“幼稚盈室,并无储粟”;今,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

19、人事:古,做官,如“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今,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

20、扶老:古,竹制手杖,如“策扶老以流憩”;今,搀扶老人。

中考语文古今异义词复习资料

中考语文古今异义词复习资料

中考语文古今异义词复习资料
中考语文古今异义词复习资料
1.举:(古义:被起用。

今义:举起。

)
例: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征:(古义:表现,征给。

今义:征求,象征。

)
例: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发:(古义:被任用。

今义:送出,交付。

)
例: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喻:(古义:明白,了解。

今义:比喻。

)
例: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入:(古义:国内。

今义:进入。

)
例:入则无法家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钟:(古义:一种容器。

今义:计时器具或中空的响器。

) 例: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7.开张:(古义:扩大。

今义:(店铺)开始营业)
例:诚宜开张圣听(《出师表》)
8.义:(古义:适宜,恰当。

今义:意义,含义。

)
例:引喻失义(《出师表》)
9.痛恨:(古义:痛心,遗憾。

今义:极为仇恨。

)
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10.异同:(古义:差异,偏义复词。

今义:不同与相同。

) 例:不宜异同(《出师表》)。

古今异义词积累,能考到的所有古今异义词,都在这儿了!附解题技巧

古今异义词积累,能考到的所有古今异义词,都在这儿了!附解题技巧

江(古:长江;今:江河)兵(古:士兵、兵器;今:军队-战争)②义项增多劝(古:劝勉;今:劝勉、规劝)假(古:凭借、利用;今:凭借、利用,不真)好(古:女子貌美;今:美好的感受)(2)词义缩小:今义的范围小于古义,今义一般包含在古义之中。

①范围缩小臭(古:气味;今:坏气味)丈人(古:老人;今:岳父)金就砺则利(古:泛指一切金属;今:专指黄金)瓦(古:泛指一切陶制品;今:“一种铺盖屋顶的建筑材料”称为瓦)②义项减少让(古:责备,谦让;今:谦让)怜(古:爱,怜悯;今:怜悯)③义项转移(指词义反映的客观对象,由甲类事物转移到相关的乙类事物上去了)涕(古:眼泪;今:鼻涕)偷(古:苟且;今:偷窃)去(古:离开;今:到某地去)走(古:跑;今:步行、行走)狱(古:案件;今:监狱)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烈士”,本指有操守有抱负的男子,现在则专指为革命事业献身的人)④感情色彩变化(指词义反映的客观对象,由甲类事物转移到相关的乙类事物上去了)讽(古:委婉地劝告;今:讽刺)爪牙(古:武臣、得力帮手;今:坏人的党羽)恨(古:遗憾;今:仇恨)下流(古:地位或处境低下;今:品德恶劣)锻炼(古:玩弄法律陷害别人;今:锤炼)课本才是考试的重点,把课本上的东西吃透了,考试中90%翻译是没有问题的!课本上关于古今异义所有的词汇一定要记熟哦!《烛之武退秦师》1.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 请客的主人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古义: 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义: 那人今义:妻子《荆轲刺秦王》1. 秦王购之金千斤古义:泛指金属货币今义:特指黄金2.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今义:遇到,碰到3.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古义:可以用来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4.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处境艰难,不得志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5.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古义:指樊将军今义:年长之人6.仰天太息流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7.将军岂有意乎古义:有这种想法今义:有“故意”之意。

【必背】80个古今异义词

【必背】80个古今异义词

常见古今异义词第一组1.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2.鲜美古义:鲜艳美丽。

3.可以古义:可以凭借。

4.兵古义:兵器。

5.居古义:停留、过了。

6.去古义:离开。

7.亲戚古义:指父母兄弟,统指家里亲人。

8.非常古义:意外事故(名词)。

9.无论古义:更不必说。

10.卑鄙古义:卑,指出身低微,鄙,指为人粗野。

常用作谦词。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猩自枉屈,..例句:先帝不以臣卑鄙今义:品质恶劣;魏晋。

..无论例句: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今义: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也。

..出入与非常例句: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副词(今义:很、大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亲戚慕君之高义也。

而事君者,徒..例句:臣所以去亲戚今义:旁系亲属;小儿辩日》)人近(《两.例句:我以日始出时去去......今义:到见蔡桓公》)十日,扁鹊复见(《扁鹊.例句:居今义:居住、住所。

甲已足(《出师表》).例句:兵今义:士兵。

刿论战》)一战,战则请从。

(《曹..例句:可以今义:对某事表赞同。

花源记》),落英缤纷。

(《桃..例句:芳草鲜美今义:指(食物)味道好。

人间隔。

(《桃花源记》),不复出焉,遂与外..邑人来此绝境例句: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今义:无出路的境地。

第二组1.春秋古义:①年龄。

②一年。

③书名。

2.左右古义:侍卫人员。

3.烈士古义:烈,有节操有抱负;士,一般指男子。

4.扶老古义:拐杖。

5.留意古义:考虑。

6.一毛古义:①一很小草。

②一根汗毛。

7.不好古义:不美。

8.操持古义:拿着。

9.山东古义:①指战国时泰国蜡山、函谷关以东之楚、赵、韩、魏、燕、齐六国。

②泛指太行山以东地区。

10.把握古义:手掌内。

可以周海内而亡饥寒之患。

,..例句:其为物轻微易藏,在于把握今义:抓住成功的可靠性;。

..兵先下山东例句:晋矣。

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例句:山东今义:山东省;族尽落。

,节..例句: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今义:料理、筹划;河伯,得更求好女,后日送之。

中考语文 知识清单复习 文言文古今异义集锦

中考语文 知识清单复习 文言文古今异义集锦
古今异义词
例 句
古义
今义
1.但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口技》)

但是
2.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
景象
观看
3.怜
楚人怜之。(《陈涉世家》)
爱戴
可怜
4.虽
虽人有百手。(《口技》)
即使
虽然
5.涕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
(《出师表》)
眼泪
鼻涕
6.寻
寻病终。(《桃花源记》)
随即,
不久
寻找
7.厌
学而不厌。(《论语》)
20.开张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扩大
商店等
开始营

21.感激
臣不胜受恩感激。(《出师表》)
感慨而
激动
感谢
22.爷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父亲
祖父
23.走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行走
24.郭
出郭相扶将。(《木兰诗》)
外城
用作姓氏
25.股
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古代一
种传授
经学的
官员
学位的
最高一

35.是
当是时。(《口技》)

表示肯定
的判断
36.谢
长跪而谢之。(《唐雎不辱使命》)
道歉
感谢
37.亡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陈涉世家》)
逃跑
死亡
38.往往
卒中往往语。(《陈涉世家》)
到处,
处处
经常
39.忠
忠之属也。(《曹刿论战》)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大全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大全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大全在初中文言文学习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古今异义词。

这些词在古代和现代的含义有所不同,理解这些差异对于深入理解文言文和避免误解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及其解释:●居●古义:停留、处在。

⏹例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今义:居住、住所。

走●古义:跑。

o例如:走马观花。

●今义:行走。

去●古义:离开。

o例如:一狼径去。

●今义:前往、到……去。

妻子●古义:妻子和子女。

o例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今义:单指妻子。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

o例如: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今义:交通运输。

绝●古义:极、最。

o例如:佛印绝类弥勒。

●今义:断绝、没有。

无论●古义:不用说、更不必说。

o例如:无论魏晋。

●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亲戚●古义:指父母兄弟,统指家里亲人。

o例如: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亲戚畔之,则尤可恶也。

●今义:专指有血统关系或婚姻关系的亲属。

所以●古义:“所”与“以”的结合,表示用来……的方法或依据等。

o例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今义: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地方●古义:土地方圆、地区。

o例如: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今义:某一区域或场所等空间概念或行政区域等地位概念,比如苏州地方等(例句引自现代汉语词典原版及修订版)。

中考语文必背的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

中考语文必背的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

中考语文必背的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通假字1.案:通“按”,审察,察看,动词。

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2.罢:通“疲”,疲劳,形容词。

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

(《论积贮疏》)3.颁:通“斑”。

颁白,头发花白,形容词。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寡人之于国也》)4.板:通“版”,字版,名词。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活板》)5.倍:通“背”,背叛,忘记,动词。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鸿门宴》)6.被:①通“披”,穿着,动词。

闻妻言,如被冰雪。

(《促织》)②通“披”,覆盖在肩背上,动词。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屈原列传》)7.辟:通“避”,躲避,动词。

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

(《崤之战》)8.弊:通“敝”,困乏,衰败,形容词。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出师表》)9.不:通“否”,不,副词。

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10.材:通“才”,才能,名词。

食之不能尽其材。

(《马说》)11.裁:通“才”,刚刚,副词。

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促织》)12.采:通“彩”,色彩,颜色,名词。

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鸿门宴》)13.雠:通“仇”,仇敌,仇人,名词。

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

(《伶官传序》)14.绌:通“黜”,罢免官职,动词。

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屈原列传》)15.从:通“纵”,与“横”相对,名词。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过秦论》)16.当:通“挡”,遮挡,动词。

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项脊轩志》)17.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动词。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18.而:通“尔”,你的,人称代词。

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19.反:通“返”,往返,动词。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20.奉:通“俸”,俸禄,薪俸,名词。

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触龙说赵太后》)21.衡:①通“横”,跟“竖、直”相对,名词。

中考前必须掌握的90个古今异义词

中考前必须掌握的90个古今异义词
中考前必须掌握的90个古今异义词
古义和今义不相同的词叫古今异义词。古今异义词主要有这样几种情况:
1、词义扩大,即今义大于古义;
2、词义缩小,即今义小于古义;
3、词义转移,即一个词由表示某事物变为表示另外的事物;
4、感情色彩发生变化。
现代汉语中有些双音节词,在古代汉语中是由两个单音节词组成的短语,大部分双音节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是把每个字单独解释,所以古今意义词有章可循,只要记忆规律以外特殊的词语就行,来降低记忆难度。
20、郭
古义:外城。
今义:仅用于姓氏。
例: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
21、鲜美
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食物味道好。
例:芳草鲜美(《桃花源记》)
22、虽
古义:即使,表示假设关系的连词。
今义:虽然,表示转折关系。
例:虽人有百手(《口技》)
23、股
古义:大腿。
今义:屁股。
例:两股战战(《口技》)
24、文理
古义:文采和道理。
35、令
古义:好的。
今义:命令。
例:令名不彰(《周处》)
36、坐
古义:犯罪。
今义:多用于“坐下”。
例:何坐(《晏子使楚》)
37、其实
古义:两个词;其:代词,它的;实:果实。
今义:一个词,用来说明某一事实的连词。
例:其实味不同(《晏子使楚》)
38、小生
古义:小青年,后生。
今义: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81、卑鄙
古:身份低微,出身鄙野。
今:道德品质十分恶劣。
例: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82、感激
古:感动,激动。
今:感谢。
例:是感激(《出师表》)
83、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知识点整理:常考的古今异义词
语文考试文言文经常考察古今异义词,今天小编就为学生们整理了一些常考的古今异义词,赶快一起看看吧。

以下内容按字词、例句及所选
篇目、古义、今义
顺序整理:
穷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始得西山宴游记》)穷尽贫穷
丝宴酣之乐,非丝非竹(《醉翁亭记》) 弦乐器蚕丝
委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放弃委托
去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离开到,往
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这表示判断
举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被举荐举起
征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表现出征,征收
喻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明白,了解比喻
豆一箪食,一豆羹(《鱼我所欲也》)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豆类名称
就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隆中对》) 接近,趋向今常作副词或连词
诚此诚不可与争锋(《隆中对》) 确实真诚、诚实
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时四季中的秋季
义引喻失义(《出师表》) 适宜,恰当正义,意义
否陟罚臧否(《出师表》) 恶,坏表示否定
猥猥自枉屈(《出师表》) 辱,有降低身份之意卑鄙下流
庶庶竭驽钝(《出师表》) 希望,期望众多
狱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案件监狱
师十年春,齐师伐我(《曹刿论战》) 军队老师,或军队中一种编制
再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第二次表动作重复
间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参与间隔、空隙,不连接
里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上枢密韩太尉书》) 古代居民区名方位词,与外相对
游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上枢密韩太尉书》) 交往现常指游历、游览
池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大也(《上枢密韩太尉书》) 护城河现指水塘
走几欲先走(《口技》) 跑行走
趋尝趋百里外(《送东阳马生序》) 快步走、奔
跑趋向假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借,借助不真
居居十日,扁鹊复见(《扁鹊见蔡桓公》) 经过房子;居住
见扁鹊见蔡桓公(《扁鹊见蔡桓公》) 拜见、进见看到
鄙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边境品质低下
市愿为市鞍马(《木兰诗》) 购买市场
强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 有余强壮,强大
但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记承天寺夜游》) 只但是
虽虽杀臣,不能绝也(《公输》) 即使虽然,表转折
固吾义固不杀人(《公输》) 绝对坚固
谢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唐雎不辱使命》) 道歉感谢
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陈涉世家》) 逃跑死亡
会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 适逢,恰巧遇到聚合
怜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怜爱,爱戴可怜,怜悯
或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陈涉世家》) 有人或许,也许
往往旦日,卒中往往语(《陈涉世家》) 到处经常
开张诚宜开张圣听(《出师表》) 扩大指商店开始营业
猖蹶遂用猖蹶(《隆中对》) 失败凶猛而放肆(注:现代汉语中写作“猖獗”)
于是游于是乎始(《始得西山宴游记》) 从此(时) 表示承接
所以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 ……的原因常与“因为”搭配,表因果关系卑鄙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 身份低微,出身鄙野品质低劣
晓畅晓畅军事(《出师表》) 精通,熟练通顺
布衣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出师表》) 平民用布做的衣服
谨慎先帝知臣谨慎(《出师表》) 严谨而慎重小心慎重
牺牲牺牲玉帛(《曹刿论战》) 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现指放弃、损害一方的利益可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可以凭借能愿动词,可以
交通阡陌交通(《桃花源记》) 交错相通
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妻子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妻子和子女专指男子的配偶
绝境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与人世隔绝的地方没有出路的境地
间隔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 断绝来往隔开,不连接
无论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不要说,更不必说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以为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五柳先生传》)以此为认为
左右楚王闻之,谓左右(《晏子春秋》) 身边跟随的人①表方位;②表估计
虽然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公输》) 即使这样转折连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