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知识点梳理

合集下载

最全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内容整理

最全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内容整理

最全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内容整理最全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内容整理语文的学习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学好语文需要掌握好一些学习的技巧。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最全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内容,希望大家喜欢!最全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内容1:《杜甫诗三首》1.白帝城:古城名,在今重庆奉节东白帝山上。

东汉初年公孙述所筑,公孙述自号白帝,故名城为“白帝城”。

2.青冢,指王昭君的墓。

传说冢上草色常青,故名“青冢”。

《蜀道难》子规:即杜鹃,又名杜宇。

相传为蜀国古望帝魂魄所化,啼声哀怨动人。

常作伤春、悼亡的象征。

《琵琶行》1.琵琶行:行,古诗的一种体裁。

常见的古体诗的体裁还有歌、吟、引、曲等。

2.元和十年:元和,唐宪宗的年号。

3.左迁:贬官,降职。

白居易任谏官时,因为屡次上书批评朝政,触怒了皇帝,被贬为江州司马。

4.司马:州刺史的副职,当时实际上是有职无权了。

5.京都声:唐代京长安城流行的乐曲声调。

6.贾人:商人。

7.出官:(京官)外调。

8.管弦:指音乐。

管,箫笛之类的管乐。

弦,琴瑟或琵琶之类的弦乐。

9.教坊:唐代官办管领音乐杂技、教练歌舞的机关。

10.五陵年少:指京城富贵人家的子弟。

五陵汉代五个皇帝(高、惠、景、武、昭)的陵墓。

11.青衫,黑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青黑色。

后人常用“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凄切的情感。

最全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内容2:修辞格与体会文章表达。

1、读出佳句在文章中的位置及地位。

2、公式:①比喻:……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

②拟人:……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赋与人的情感与性格来写,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十分形象,生动(或栩栩如生,逼真)。

③夸张:……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联想奇特,富于形象感。

④反问:……采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用反问的句式把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语气更强烈,表达的思想也更强烈。

⑤排比:……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的情景,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节奏明快,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I. 文言文阅读和汉语言文字常识1. 文言文阅读理解(1)横排、竖排与交错阅读(2)意群、结构和语法分析(3)古诗文的韵律、格律和修辞2. 汉语言文字常识(1)汉字基础(2)词语的构成与演变(3)汉字的结构、形状和笔画(4)音系、声调和语音变化II. 修辞与修辞手法1. 修辞方法(1)比喻(2)夸张(3)象征(4)符号2. 修辞手法(1)排比(2)对仗(3)倒装(4)拟人(5)反复III. 作品鉴赏与文学常识1. 作品鉴赏(1)文学流派和风格(2)作品的结构和文本分析(3)作品的主题、意义和价值2. 文学常识(1)文学概念和理论(2)文学史和文学批评(3)文学作品的语言艺术和人文主题IV. 写作与写作技巧1. 写作者的思维(1)写作方式(2)创意和想象2. 写作技巧(1)文体和文体变换(2)叙述、描写、抒情和议论的技巧(3)篇章和段落的结构和风格V. 古代文化与古代文学1. 古代文化(1)中国古代科技和文化(2)中国古代哲学和宗教2. 古代文学(1)中国古代文学史和文学流派(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特点和价值VI. 现代文学1. 现代文学史和流派(1)中国现代文学史(2)西方文学史和流派2. 现代文学作品鉴赏(1)现代文学作品主题、风格和意义(2)现代文学作品语言艺术和创作手法VII. 美学与艺术欣赏1. 美学基础(1)美感、审美、美德和美学(2)美学理论和美学范畴2. 艺术欣赏和鉴赏(1)艺术史和艺术流派(2)艺术形式、内容和风格分析以上是高中语文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归纳,希望对广大同学有所帮助。

高中语文(高一至高三)知识点汇总

高中语文(高一至高三)知识点汇总

高中语文第一部分必备知识点一、高中语文20条必背知识点1.小说三要素:A人物B情节C环境2.议论文三要素:A论点B论据C论证3.比喻三要素:A本体B喻体C喻词4.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因why何过how何果what 5.律诗四条件:A八句四联(首颔颈尾)B偶尾同韵C中联对偶D平声合调6.五种表达方式:A叙述B议论C抒情D说明E描写7.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A举例子B列数字C打比方(喻)D作比较E分类别F下定义8.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A总分总结构B总分结构C分总结构9.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A按时间顺序B按空间顺序C按逻辑顺序10.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A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B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11.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A举例法B对比法C喻证法D归谬法12.八种主要修辞方法:A比喻B拟人C排比D夸张E反问G反复F设问H对偶(简记为:喻拟排夸,二反设对)13.四种人物描写方法:A外貌描写B语言描写C动作描写D心理描写(简记为:外语动心)14.七种短语类型:按功能划分为七种——A并列短语B偏正短语C主谓短语D动宾短语E动补短语F介宾短语G的字短语按词性分三种——A名词性短语B动词性短语C形容词性短语15.六种句子成分:A主语B谓语C宾语D补语E定语F状语16.十二词类(性):A名动形B数量代C副介连D助叹拟17.三种记叙方法(顺序):A顺叙B倒叙C插叙18.三种省略号作用:A表引文内容省略B表列举事项省略C表说话中断延长19.四种波折号作用:A表解释说明前文B表后文跳跃转折C表声音中断延长D表时地数起止20.四种引号作用:A表引用实际内容B表讽刺反语C表特定称谓D表着重强调二、语文学习方法归类1.课文预习六步法:A查注生词,扫清三字B朗读课文,感知内容C了解作者,把握背景D标明段序,分清结构E画关键句,体会作用F简写主旨,归纳特色2.学生课堂听讲五法(细听讲做笔记):A听到Listen B看到LookC写到Write D说到SpeakE思到Think(耳眼手嘴脑五官并用)3.赏诗三步法:A知人论世(了解作者,把握背景)B译析字面(通译全诗,分析景情)C阐明主旨(简述内容,阐明理趣)4.划分文章结构四法:A依据表达方式B找寻明暗线索C依据时空顺序D依据逻辑顺序5.分析八种关键句作用:A点明题目,引起下文(点题句)B点明中心,亮出主旨(中心句)C设置悬念,引发兴趣(悬念句)D承上启下,自然衔接(过渡句)E前后照应,和谐统一(照应句)F侧面烘托,间接映衬(烘托句)G后文铺垫,埋下伏笔(铺垫句)H增强语言,突出特征(修辞句)6.辨别七类文章写法:A对比写法B象征写法C烘托写法D以小见大写法E先扬后抑写法F虚实结合写法G夹叙夹议写法三、写作手法26个知识点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2.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3.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4.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5.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6.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7.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8.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9.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10.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11.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12.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13.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14.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15.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16.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17.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18.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19.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20.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21.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22.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23.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24.其他:(1)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2)修辞手法的作用:它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

会考的语文高中知识点

会考的语文高中知识点

会考的语文高中知识点
一、古文阅读
1. 古代文学作品及作者
2. 古文词句的理解和解释
3. 古文的背景、主题和意义
4. 古文的篇章结构和写作手法
二、文言文阅读
1. 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性
2. 文言文的词汇和短语
3. 文言文的句式和修辞手法
4. 文言文的阅读技巧和方法
三、现代文阅读
1. 现代文学作品及作者
2. 现代文的主题、风格和文化内涵
3. 现代文的篇章结构和表达方式
4. 现代文的阅读技巧和方法
四、诗歌鉴赏
1. 古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流派
2. 古代诗歌的韵律和格律
3. 古代诗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
4. 现代诗歌的创作风格和主题
五、修辞手法
1. 比喻、夸张、排比、对偶等基本修辞手法
2. 比拟、借代、拟人等高级修辞手法
3. 修辞手法的运用和效果分析
4. 修辞手法的鉴赏和创作
六、写作技巧
1. 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2. 文章的结构和段落安排
3. 语言的准确和生动表达
4. 文笔的优美和修辞的运用
七、古代文化常识
1. 古代文化名人及其作品
2. 古代文化思想和价值观
3. 古代文化传统和习俗
4. 古代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这些是会考中常见的语文高中知识点,掌握了这些知识点,就能在语文考试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通过对古文阅读、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诗歌鉴赏、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的学习和训练,可以提高自己对语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同时,了解古代文化常识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在语文考试中获得更好的成绩。

加油!。

高一必修一语文知识点总结大全(暑假预习)

高一必修一语文知识点总结大全(暑假预习)

高一年级必修一语文知识(1)通假字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輮”通“煣”,用火烤使木弯曲)知明而行无过(“知”通“智”,智慧)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天赋)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暴”通“曝”,日晒)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致”通“至”,达到)(2)古今异义博学古义: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

参古义:验,检查。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参加,参考。

疾古义:强。

例:声非加疾也(这里指声音宏大);疾风知劲草。

今义:疾病,快。

假古义:凭借,借助。

例:假舆马者。

今义:与“真”相对。

金古义:金属制的刀剑。

例:金就砺则利。

今义:金子。

爪牙古义:爪子和牙齿。

例:蚓无爪牙之利。

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

用心古义:思想意识活动。

例如:用心一也。

今义: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

(3)词类活用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作状,每天)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水)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作状,向上、向下)其曲中规(曲:形作名,曲度,弧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高:形作名,高处)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故木受绳则直(直:形作动,变直)(4)特殊句式与固定格式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用心一也(判断句,“……也”表判断)用心躁也(判断句,“……也”表判断)无以至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定语后置)高一必修一语文必备知识点特殊句式判断句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也不再能再挺直,(这是由于)煣的工艺使它变成这样的。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增长,但是远处的人能看得见;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君子的天资同一般人没有什么差别,(只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整理汇总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整理汇总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整理汇总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整理汇总如下:
1. 文言文: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高中语文学习中,需要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常用词汇,还需要能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文本。

2. 现代文学:现代文学是指近代以来的文学作品,包括小说、诗歌、散文等。

高中语文学习中,需要学习和分析现代文学作品的特点、主题、表现手法等。

3. 古代文学:古代文学包括古代诗歌、古代散文、古代小说等。

高中语文学习中,需要学习和分析古代文学作品的特点、主题、表现手法等。

4. 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指作者在表达思想、情感时使用的一些特殊的语言技巧,包括比喻、夸张、反问、排比等。

高中语文学习中,需要学习和分析修辞手法的使用及其效果。

5. 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指通过阅读文本,理解其中的意思和信息。

高中语文学习中,需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包括理解文本的主旨、细节、推理等。

6. 写作技巧:写作技巧是指在写作过程中使用的一些方法和技巧,包括选题、组织结构、语言表达等。

高中语文学习中,需要提高写
作技巧,包括写作的逻辑性、连贯性和表达的准确性。

7. 古诗词鉴赏: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学习古诗词的鉴赏是高中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

需要学习和分析古诗词的意境、格律和修辞手法等。

8. 文化常识:语文学习中,还需要了解一些与语言和文化相关的知识,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世界文化、文学流派、文学作品的背景等。

以上是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的一些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史上最全高中语文知识点梳理

史上最全高中语文知识点梳理

史上最全高中语文知识点梳理1高中语文有哪些知识点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结局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二十四、其他:(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史上最全语文高中知识点梳理

史上最全语文高中知识点梳理

史上最全语文高中知识点梳理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史上最全语文高中知识点梳理”,帮助大家梳理语文知识点体系,更好地应对高中语文学习及考试。

一、文言文阅读文言文是高中语文中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能力,需要理解古代文化背景、掌握词汇及阅读技巧等。

阅读文言文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 理解经典著作背景:古代文化背景深奥,要学会通过了解孔、庄、墨、荀等经典著作的背景,较好地理解文言文。

2. 注重语法分析:文言文语法单调,但不容忽视。

需要掌握句子结构特点,尤其是“破折号、顿号”等标点的意义。

3. 重视修辞手法:文言文修辞手法丰富,需要熟悉常见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反复、排比等。

二、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也是高中语文的重要部分,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理解文章结构:了解文章整体结构、段落结构、句子结构,是理解现代文的重要前提。

2. 注重词汇理解:现代文中常出现多义词、生僻词等,需要注重词汇的理解。

3. 关注作者的立场与观点:现代文常表达作者对社会、生活、人生等问题的看法,需要注意作者的立场与观点,更好地理解文章。

三、必修文学作品的理解与分析在高中语文课程中,必修文学作品的理解与分析也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理解作品背景与主题:每一部作品都有自身的背景与主题,需要结合时代背景、社会历史和文学风格,理解作品的具体内涵。

2. 熟悉作品结构与情节:理解作品结构与情节,有助于深入整体理解作品。

3. 重视作品语言和形式:作品语言和形式常常具有独特的创新性和表现力,需要注重分析语言和形式的体现。

四、作文作文也是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部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理解作文类型:包括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文学作品赏析等,需要了解每类作文的特点和写作方式。

2. 注重写作结构:正确的写作结构能够更好地表达思想,需要注意分段、遣词造句的结构。

3. 重视语言表达:作文中语言的精准与准确极为重要,需要注意准确使用词汇和语法规则,以及避免词藻浮华和排错难度大的方程式表达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 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侧面描写有:对比、 类比、环境烘托(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 秋月白)、转述……
4.场面描写:人+环境(《告别权利的瞬间》)
景的种类:大景小景——以小衬大; 远近 动静:动静结合、化静为动 虚实:虚实相生 声静:以声衬静 声色:有声有色 明暗 高低:俯仰结合 壮柔
【技巧五】:动笔之前要拟题,漂亮 标题如美女
考试作文中,一般都是由考生自己来 拟定题目,题目不宜太长和太短。怎么 拟题呢?
对于成绩一般的考生,可以根据题 材,选择几十个比较精彩的标题,背下 来,考试的时候可能比葫芦画瓢地就能 采用到。
【技巧六】:作文首尾要打眼,丰富 多彩出靓点
考试作文的开头方法很多:题记开头法、 悬念开头法、引名句开头法、排比句开头法、 拟人式开头法、设问式开头法、对偶式开头 法、巧述典故开头法,解题式开头法、诗文 引用开头法。
抒情方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说明文语言特点:简洁、通俗、准确 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下定 义、列图表、分类别、打比方、引资料 议论方式:立论、驳论 议论方法:例证、对比论证、引证、喻证、 假设论证
(六)结构安排。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卒章显志, 伏笔照应,层层深入,过渡铺垫,设置线索;结构严 密, 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 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材料和中心的关系 的处理,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 新颖,有力.
我也试一试
将以下句子稍作“修理”,让语言 生动起来。
1. 秋天刚到,一些黄叶落了下来。 2 .我在失望中苦恼,又考砸了。 3 .雨不断地落了下来,我的心里很
愁。
对比一下吧
1.秋天刚到,一些黄叶落了下来。 秋天刚到,一些性急的黄叶就落了下来。 2 .我在失望中苦恼,又考砸了。 又考砸了,我在失望中苦恼,在苦恼中失望。 3 .雨不断地落了下来,我的心里很愁。 雨丝不断地飘落。雨丝长,愁思更长啊!
(八)语言
1、语言风格(语淡情深含蓄隽永;诙谐 幽默;清新自然;古典雅致(多用文言 的文章);平实朴素;夸张讽刺;善用 方言(例如《胡同文化》这类带有浓郁 地方特色的文章);文白间杂等。);
2、语言结构特点,整散结合,长短结 合。
3、叠词:拟声、状物、绘情。
(九)表现手法 1,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 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 被象 征物之间的某一特点(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 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象征手法的“托 义于物”也就是 “借此言彼” ,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
欣赏优秀片段,思考运用的修辞, 并感受其作用 :
爱心是冬日里的一片阳光,它会使饥 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
爱心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它能给跋 涉者以奋斗的力量;
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它 能使孤独无依的心灵得到慰藉;
爱心是一场久旱后的甘霖,它能使干 涸的心田受到情感的滋润。
【技巧八】:想好主题和文体,非驴非 马不可取
写作文,要么是记叙文,要么是议论文。一 般来说,多是“总—分—总”结构。记叙文的 结尾要注意抒情和总结哲理,议论文最好是 “1—3—1”或者“1—4—1”结构,中间的3或 4,是分层解题。当然也可以灵活采用夹叙夹 议的手法。但是注意,千万别议论文说了那么 多事例,却不归纳主题,千万记叙文忘记说事 却议论过多。因此,写考试作文,事先要想好 了,我写的是什么文体,就按相应文体的写法 来写。
【技巧九】:适当克隆和“抄袭”,考 前备料攒信息
考试前,建议考生翻阅大量的范文,
积累一些考试作文的结构。如果写记叙文, 最好翻阅《读者》和《青年文摘》,其中 的一些散文,结构是很好的,可以把写作 的梗概和套路归纳出来。到考试的时候, 你采用别人的“筐”,把自己的东西向里 面装就可以了。
【技巧十】:篇幅争取要写满,多写一 点是一点
行言 而之 不无 远文 孔。 ,

基础等级
(50分)
高考作文
深刻
(60分)
丰富 发展等级 有文采
(10分) 有创新
“灿烂的文采是思想的光辉”
根据表达需要,灵活 恰当地运用比喻、夸张、 拟人、排比、对偶等修辞, 增强作文的表达效果和审 美因素。
“我们的学生很可爱。”
“我们孩子纯朴得像山间的百合花, 会让你看到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 去雕饰’的美。”
(七)从结构上明确不同位置的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 用: 1、首句——统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为后文 做铺垫,埋下伏笔,激发兴趣,点题,首尾呼应; 2、尾 句——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前后呼应,言有尽 而意无穷,回味深长. 3,转承句——承上启下,过渡,承接 上文,引出下文; 4,中心句——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5,点 睛句——点明全文中心,统领全文;句子含义深刻,耐人 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 6,情感句——抒发强烈内在情 感,直抒胸臆; 7,矛盾句——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 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内涵,表达 深刻见解.
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 情酣畅.
6.排比: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 缕析;长于抒情. 7.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 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8.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 鲜明,更突出. 9.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 10.反问:强调语气,语气强烈,强化情感.
பைடு நூலகம்
(三)线索:时间线索 空间线索(《核舟记》) 物件线索(《项链》) 情感线索(《白莽作<孩儿塔〉序》
(四)描写。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
1.人物描写:肖像、动作、心理、语言、神态 描写。(细节)
2.环境描写:描写自然风光,营造特定气氛,烘托 人物的情感和思想,塑造人物形象,交代社会 背景,推动情节发展 。
写景的角度:五官、立足点 景和情的关系:顺的(借景抒情)
逆的(以乐景衬悲情)
(五)修辞
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 意丰富.
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 质,给人以启示.
2、规范答题,强化得分点的意识。绝大多数考生在现 代文阅读上失分严重的主要原因就是只求大概,只抓 住皮毛,不全面,没有得分点的意识。所以掌握进行 全面解答的一些要领,至关重要。一般来说,每题的 分值决定答案的要点的多少。从高考阅卷标准来看, 一般的原则是“采点给分”。所以答题是否全面、完 整就要依据赋分:一般情况3分题答案至少应有两点, 4分题答案至少应有三点。如果命题人在作答处已标明 (1)、(2)之类序号,则按序号答够要点。如果未标明 序号,考生也应该心中有数。
(4)表达技巧:手法技巧+表达效果+思想感情。
(一)叙述人称
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 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 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 较灵活自由。
(二)叙述方式 1.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2.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3.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 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 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 满。 4.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5.平叙: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 ,(指叙述两件或多件 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 应得体。
3、认真读懂题干,利用好题干中包含的信息揭示。并 划出关键词句。明确问题,回归原文。把命题所涉及 到的内容放回到原文中,找准相关的信息区。
掌握几种答题模式。
(1)句子含义:关键词语含义+句子本身大意+作品 主旨。
(2)语(句)段作用:结构作用+内容表达作用+主 旨体现作用。
(3)人物形象:思想性格+处境身份+社会意义。
任何形式的作文考试,阅卷老师打分 时,第一眼,看的是字迹。因此,写作文 必须要把字写好。记住,考作文考的是内 容,而不是书法,但字迹不能潦草。
【技巧二】:考试作文五六段,干净整洁 看卷面
考试作文中,要注意及时分段,三四个段落 显得少了,八九个段落,显得琐碎了些。除非 有特殊情况,段落以五六个段落为好。此外, 卷面一定要整洁,不要涂改得乱七八糟。我的 看法是,考试作文切忌写成“大肚子作文”。 一旦给阅卷老师视觉上的疲劳,影响他的心理, 分数就受影响。如果有必要,死拉硬拽也要注 意分段。
5、卒章显志:在结尾处体现命意。
6、借古讽今:如《促织》《阿房宫赋》
7、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 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
8、伏笔、铺垫:前者是暗的,后者是明的。
9、想象、联想:前者是无中生有,后者是由此及 彼。
10:点面结合:(《塞下曲》独立扬新令,千营 共一呼。)
【技巧一】:作文成绩看字迹,得分要素 是第一
【技巧七】:动笔之前不要慌,想了 题目列提纲
上面说了好几种技巧,其实在具体操作的
时候,列提纲很关键。譬如,写记叙文要设 计好开头结尾,同时要把你叙述的事情分成 几个层次,一个层次是一段,中间如果能设 置好一个过渡句或过渡段更好。列提纲的时 候,一定要把开头结尾写详细写,中间各段, 穿插哪些精彩的话语或名言俗语、诗词典故, 要写准。一个合格的学生,列提纲,大约5 分钟到8分钟。时间要掌握好,如果时间紧 张,提纲就要简练些。
一般来说,高中语文作文要求都不低于 800字。建议考生,争取合理安排卷面,把 给的卷面写满到95%左右。譬如高考作文不 低于800字,那么试卷给的卷面多是1000字 左右,那么,你争取写到900左右,留下最 后一两行。作文老师一看你写得那么多, 肯定觉得你的作文相对熟练,作文打分就 趋高不趋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