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林则徐纪念馆有感

合集下载

三坊七巷林则徐纪念馆观后感

三坊七巷林则徐纪念馆观后感

三坊七巷林则徐纪念馆观后感
今天啊,老师带我们去三坊七巷玩儿,最特别的是去看林则徐纪念馆!哇噻,一进去,我就觉得好像穿越了,那些老房子可真有味儿。

老师说,林则徐是个大英雄,他为了不让外国人欺负咱们,把鸦片全都销毁了!“哇嗷!”我听了特别激动,这么厉害的人可真让人佩服!
纪念馆里有好多展板儿,还有林则徐小时候用的书桌,桌上还放了毛笔儿和砚台呢。

我凑过去一看,想象他小时候也和我一样写字,那心里美滋滋的!有个地方还展示了他写的对联,我虽然不太懂,可是看着这些古老的字就觉得特神气!
后来,我看到一个大雕塑,是林则徐站得笔直的样子,老师说他叫“民族英雄”。

我仰着头儿,心想,我长大了也要学他,做一个对大家有用的人!嘿嘿,回家的路上,我心里老想着那句话: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觉得特有劲儿!
—— 1 —1 —。

林则徐纪念馆观后感精选

林则徐纪念馆观后感精选

林则徐纪念馆观后感精选林则徐纪念馆观后感篇一12月4日,我怀着对伟人崇敬的心情,参观了福州林则徐纪念馆。

纪念馆靠近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三坊七巷”,又称“林则徐祠堂”。

它始建于1905年,1982年建成林则徐纪念馆。

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林则徐祠堂,另一部分是林则徐史绩展。

从位于澳门路的进入,高大的牌楼式大门墙气势恢弘,门口的一对石狮互相拱护,栩栩如生,这就是林文忠公祠。

从大门往里走,一棵高大的榕树映入我的眼帘,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有许多气根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纠结在一起变成了树干。

那是一株多么茂盛的榕树呀,根本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

它是1982年林则徐纪念馆建成的时候移植的,不过三十来岁,却已如古木苍天。

纵眼看去,御碑亭又成了一个亮点。

听讲解员说,这是1850年林则徐病逝时,咸丰皇帝赐给他的3座碑。

这3座碑成品字形排列,中央一块是皇帝慰问家属的圣旨,右边是御赐祭文,左边是御制碑文。

参观完御碑亭,来到了树德堂。

树德堂为祠厅,正中是林则徐的塑像。

高大庄严的林则徐,表情是那样严肃,眼睛眺望着远方,似乎还在为烟毒不止而忧愁。

绕过南北花厅,我们就来到了史绩展馆。

这里最有特色的就是用高科技多媒体演示的“虎门销烟”场景。

200多平方米的展厅,100多名仿真人,惟妙惟肖。

中间是林则徐在众多官员陪同下,高举右手,宣布开始销烟;左侧则是几十名工人抬着鸦片,投入销烟池中,利用投影制造出水面波动的效果,真是逼真!接着我们又来到了毒品“专区”,地面上投影出一幅罂粟花盛开的美丽画面,当观众从上面走过时,盛开的花朵随后枯萎,变成了一个可怕的骷髅。

它告诉人们,艳丽的花丛下是一个罪恶的深渊。

走出纪念馆,我想:我们应该牢记历史,牢记伟人为国为民所付出的努力!林则徐纪念馆观后感篇二2021年5月6日可能是一个平凡的日子,太阳一样的升起,天气还是一样的炎热,但是在8点的福师大南区的场地上,一群衣着整齐的青年们就聚集在一起,他们是软件学院11级数字媒体技术第二团支部的部分成员。

林则徐观后感【优秀5篇】

林则徐观后感【优秀5篇】

林则徐观后感【优秀5篇】篇一:林则徐观后感篇一在广东省东莞市的虎门,有一座特地保藏、探讨、陈设林则徐销烟与鸦片斗争文物史料的博物馆,叫做鸦片斗争博物馆。

馆中有一座林则徐爷爷的塑像,尤其生动传神,让人过目不忘。

塑像中林爷爷头戴官帽,一身朝服,正襟端坐,左手握拳放于左膝,右手抚着胡须。

双目炯炯有神地远眺不远处的大海,仿佛正在深思熟虑要怎样才能让那害人匪浅的鸦片彻底的销毁殆尽。

顺着林爷爷的目光,我犹如穿越了时间之门,来到了1839年6月3日那大快人心、群情沸腾的销烟场景。

只见许很多多的民工光着脊梁,赤着双脚,先向灌了水的销烟池里撒下盐巴,再将收缴来的鸦片抛入池内,然后又把一担担生石灰倒下去,忽然销烟池里像开了锅似的,散发出股股难闻的气味。

销烟整整持续了23天,二百多万斤鸦片化为烟渣,随着潮水卷进了咆哮的大海。

林则徐被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之第一人”,一百多年前您用虎门销烟这一宏大的壮举,狠狠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馅。

向全世界庄重宣告:中国人民是不行欺侮的!林则徐,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英雄,您的壮举让我们的祖国从懦弱无能变得坚毅如钢;你的精神将恒久激励我们奋勉向上、挺起脊梁!篇二:林则徐观后感篇二今日,我来到了林则徐的塑像前。

我站在塑像下,似乎穿越时空来到了一八三九年六月三日这天,就是中国历史最值得纪念的日子“虎门销烟“。

那时期,一些外国人把鸦片运到我们中国,来危害我们中国人的坚决意志,同时让很多家庭家破人亡,又骗走了我们中国大量的财物。

被皇上封为钦差大臣的林则徐确定将祸害国家和人民的鸦片公开销毁掉。

六月三日,林则徐带领大大小小的官员亲自监督,万人齐聚在虎门寨。

这时候,礼炮轰鸣、群情沸腾,新搭起的礼台上彩旗林立;礼台下,一边是身着朝服的问武官员,一边是应邀前来观看的外国商人。

午后,林则徐等人登上礼台,随着林则徐一声令下,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起先了,只见一群民工先向灌了是的销烟池里撒下了盐,再把收缴来的鸦片抛池内,然后又把一担担的生石灰倒下去,忽然销烟池里像开了锅一样,“咕嘟咕嘟”直冒泡,散发出一股股难闻的气味,销烟始终用了二十三天,才把二百多万斤的鸦片全部销毁掉。

林则徐纪念馆读后感

林则徐纪念馆读后感

林则徐纪念馆读后感前几天去了林则徐纪念馆,那感觉就像穿越回了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

一走进纪念馆,就感觉有一股庄严肃穆的气息扑面而来。

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林则徐的雕像,他站在那儿,目光坚定而深邃,仿佛还在注视着这片他热爱的土地,守护着他想要抗击外敌、禁烟的信念。

我站在雕像前,就好像能听到他内心的呼喊:“鸦片必须禁!”馆里陈列着好多东西,那些古老的物件儿就像一个个会讲故事的小老头。

有林则徐的书信、手稿啥的,看着那些歪歪扭扭(其实是很有韵味啦)的毛笔字,我就在想,这一笔一划里可都是他的心血和决心啊。

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他对鸦片危害的深刻认识,以及要拯救国家于水火之中的强烈愿望。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虎门销烟的展览部分。

那一幅幅画面,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的场景。

人山人海的海滩上,一堆堆鸦片就像小山似的。

然后,随着海水和石灰的作用,鸦片被销毁,那股浓烟仿佛带着中国人的愤怒和不屈直冲云霄。

林则徐就像一个超级英雄,站在那里,指挥着这一场伟大的战斗。

我当时就想,这得是多大的勇气和魄力啊!在那个列强环伺的年代,他就敢公然跟洋人的鸦片贸易说“不”,而且还做得这么彻底。

这就好比在一个恶霸横行的村子里,别人都害怕恶霸,他却直接冲上去把恶霸的害人东西给毁了个精光。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还看到了一些介绍林则徐生平的资料。

他的一生真的是充满了坎坷和挑战。

他不仅要和外国侵略者斗智斗勇,还要面对国内一些保守势力和贪官污吏的阻挠。

但是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信念,就像一头倔牛,认定了就一直往前冲。

这种执着让我特别佩服。

从林则徐纪念馆出来后,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我觉得林则徐就像一盏明灯,在那个黑暗的时代照亮了中国人前进的道路。

他的爱国精神、他的担当和勇气,在今天看来依然熠熠生辉。

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和平、繁荣的时代,但这种精神可不能丢啊。

就像我们在生活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也许没有林则徐面临的那么严峻,但我们也得像他一样,坚定信念,勇往直前,不被困难吓倒。

参观林则徐纪念馆有感

参观林则徐纪念馆有感

参观林则徐纪念馆有感
最近我有幸参观了林则徐纪念馆,对这位伟大的历史人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杰出政治家和改革家,他在清朝末年积极推动变法运动,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重大贡献。

参观纪念馆,我首先被它庄重肃穆的氛围所吸引。

整个馆藏不多,但每一件展品都具有深刻的历史价值。

从林则徐幼年的家族背景介绍,到他卓越的文才和才华,再到他在政治上的重要角色和对中国社会变革的贡献,这一切都以文字、图片、实物等形式生动地展现在我的眼前。

通过参观,我不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林则徐的生平事迹,也对中国近代史的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林则徐纪念馆的布局合理,陈设简洁明快,给人以舒适的参观体验。

展览内容涵盖了林则徐在政治、教育、经济等各个领域的重要贡献,同时也展示了他的个人品质和为人之道。

通过参观,我深深被他那种不畏强权、积极进取的精神所感动。

他在面对困难和压力时从未后退,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不惜牺牲个人利益,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努力。

这种精神不仅令我敬佩,也给了我很多启示。

参观林则徐纪念馆,不仅是一次对历史人物的了解,更是对优秀思想和精神的追求。

林则徐的事迹和精神,不仅是我们历史的宝贵财富,更是对我们时代的启迪和指引。

他的坚持和奋斗,让我明白了在当前社会现实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追求自己的梦想,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观结束后,我内心深深地感慨万千。

林则徐纪念馆让我对历史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对自己的使命和责任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我将铭记林则徐的崇高精神,努力将其精神传承下去,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观后感】林则徐纪念馆观后感

【观后感】林则徐纪念馆观后感

林则徐纪念馆观后感踏入林则徐纪念馆,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

在这里,我仿佛与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对话,感受到了他铁血丹心、不畏强权的英雄气概。

馆内陈列的每一件文物,都诉说着林则徐那段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

从青年时期的热血沸腾,到中年的雄心壮志,再到晚年的忧国忧民,林则徐的一生,是一部充满传奇色彩的英雄史诗。

漫步于馆内,我看到了林则徐的画像,那深邃的眼神仿佛能洞察一切,那坚毅的表情透露出他的坚定信念。

我想,这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在他的一生中,究竟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才铸就了如此辉煌的人生?馆内的一幅幅图画,一件件实物,让我对林则徐有了更深的了解。

他曾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

在民族危亡之际,他毅然决然地挺身而出,肩负起拯救国家的重任。

走进林则徐的办公室,我仿佛能听到他当年奋笔疾书的情景。

那些传世之作,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我想,正是这种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才使他成为了一代民族英雄。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还了解到了林则徐在禁烟运动中的英勇事迹。

他不顾个人安危,坚决主张禁烟,为国家民族利益而奋斗。

这种高尚的品质,让我由衷地敬佩。

站在林则徐纪念馆的门口,我思绪万千。

这位伟大的民族英雄,用他的一生,诠释了什么叫做忠诚、勇敢和担当。

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也体会到了生命的意义。

林则徐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却充满了传奇色彩。

他用自己的行动,谱写了一曲壮丽的英雄史诗。

作为一名后人,我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要继承和发扬林则徐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拼搏。

参观林则徐纪念馆,让我受益匪浅。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时刻铭记这位伟大的民族英雄,以他为榜样,努力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青年。

林则徐纪念馆观后感

林则徐纪念馆观后感

林则徐纪念馆观后感林则徐纪念馆位于三坊七巷内的澳门路上,与南后街仅一街之隔。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林则徐纪念馆观后感,欢迎参考!林则徐纪念馆观后感篇一今年华东六省一市高校统战工作研讨会在福建师范大学召开,我作为江西高校从事统战部工作的代表参加了这次研讨会。

会议期间,有幸参观了林则徐纪念馆。

林则徐纪念馆是为纪念清代民族英雄林则徐而建,位于福州市南后街澳门路,是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馆内有江南园林风格的仪门厅、御碑亭、树德堂、南北花厅、曲尺楼、竹柏轩等主要建筑物,是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近3000平方米的纪念馆,始终回荡着林则徐的著名诗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它与馆内的文物珍品一起构筑了馆之魂。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出自于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诗句,意思是:倘使有利于国家,我可以用生命作贡献,怎能因为遇祸就避开,是福就趋前呢?这两句著名的诗,抒发了林则徐决心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的崇高思想感情,这种不顾个人得失的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正是中华民族历经艰难终能生生不已的精神源泉,至今广为传颂,成为震撼人心的千古绝唱。

这使我想起了2003年温家宝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提问时用林则徐的这两句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表明了自己上任后的工作风格和态度。

一位是民族英雄,一位是国家。

从他们的言志中可以看到,他们都有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顾个人祸福的品格;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殚精竭虑,鞠躬尽瘁的境界;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无私奉献,义不容辞的责任。

他们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

2007年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将接受教育部的水平评估。

水平评估是按照“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要求,来促进学校进一步明确办学指导思想、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它不仅是一项建设工程、教学改革促进工程、质量提高工程,也是一项汇聚力量、凝聚人心、提升整体办学水平的工程。

林则徐纪念馆观后感_作文专题

林则徐纪念馆观后感_作文专题

林则徐纪念馆观后感林则徐是福州人的骄傲,周三下午,我们全班同学一起去林则徐故居参观下面网要分享给你的是林则徐纪念馆观后感,供你参考! 林则徐纪念馆观后感篇1 12月4日,我怀着对伟人崇敬的心情,参观了福州林则徐纪念馆。

纪念馆靠近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三坊七巷”,又称“林则徐祠堂”。

它始建于1920xx年,1982年建成林则徐纪念馆。

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林则徐祠堂,另一部分是林则徐史绩展。

从位于澳门路的入口进入,高大的牌楼式大门墙气势恢弘,门口的一对石狮互相拱护,栩栩如生,这就是林文忠公祠。

从大门往里走,一棵高大的榕树映入我的眼帘,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有许多气根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纠结在一起变成了树干。

那是一株多么茂盛的榕树呀,根本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

它是1982年林则徐纪念馆建成的时候移植的,不过三十来岁,却已如古木苍天。

纵眼看去,御碑亭又成了一个亮点。

听讲解员说,这是1850年林则徐病逝时,咸丰皇帝赐给他的3座碑。

这3座碑成品字形排列,中央一块是皇帝慰问家属的圣旨,右边是御赐祭文,左边是御制碑文。

参观完御碑亭,来到了树德堂。

树德堂为祠厅,正中是林则徐的塑像。

高大庄严的林则徐,表情是那样严肃,眼睛眺望着远方,似乎1 / 7还在为烟毒不止而忧愁。

绕过南北花厅,我们就来到了史绩展馆。

这里最有特色的就是用高科技多媒体演示的“虎门销烟”场景。

200多平方米的展厅,100多名仿真人,惟妙惟肖。

中间是林则徐在众多官员陪同下,高举右手,宣布开始销烟;左侧则是几十名工人抬着鸦片,投入销烟池中,利用投影制造出水面波动的效果,真是逼真!接着我们又来到了毒品“专区”,地面上投影出一幅罂粟花盛开的美丽画面,当观众从上面走过时,盛开的花朵随后枯萎,变成了一个可怕的骷髅。

它告诉人们,艳丽的花丛下是一个罪恶的深渊。

走出纪念馆,我想:我们应该牢记历史,牢记伟人为国为民所付出的努力!林则徐纪念馆观后感篇2 今年华东六省一市高校统战工作研讨会在福建师范大学召开,我作为江西高校从事统战部工作的代表参加了这次研讨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观林则徐纪念馆有感
今天学校领导组织全体教师参观位于开发区的林则徐纪念馆。

通过今天的参观,使我对历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对这位爱国将领由衷的钦佩!
林则徐(1785—1850)是提倡禁止鸦片的清末政治家。

当时的大清帝国鸦片蔓延,由于鸦片大量从外国流入,清国白银的流出数量惊人。

这时,林则徐销毁了英国鸦片商人带来的鸦片,成为鸦片战争(1840—1842)的导火线。

而后,林则徐却被问罪流放到新疆伊梨,此后他又曾出任云贵(云南和贵州)总督。

在退隐回到故乡福建后,他受命镇压“太平天国之乱”,但在赴任途中病死。

一进纪念馆首先就看到林则徐的铜像。

林则徐头戴清代的瓜皮帽,仰面朝天,右手抚须坐在椅子上。

进入馆内,有关于鸦片战争的说明:“这场战争,对英国来说是非正义的战争。

……林则徐勇敢地站出来抵抗强大的英国的侵略,是伟大的爱国者,是中国历史上反帝斗争、民族解放斗争的先驱者。

”馆内珍藏着许多鸦片战争的文物,十分引人注目。

当时被道光皇帝任命为钦差大臣和两广总督的林则徐果断
地取缔了鸦片,在虎门海岸边的高台上建造了两个50米见方的人工池,与珠江相连,池底部铺有石块,往里注入水和大量的
盐,然后将从鸦片商人处收缴的鸦片投入池中,用石灰烧毁,最后流入珠江。

当时被销毁的鸦片有21306箱。

长1米,宽和高各为50厘米的一个鸦片箱中装有40个球状的鸦片,这样算来总数可谓惊人。

听说当时销烟时有很多群众在一旁围观。

在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培养爱国主义的教材《中国近代爱国主义讲话》一书中,笔者看到“林则徐是近代中国伟大的爱国主义先驱者。

他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维护祖国的尊严和民族的独立,毅然奋起抵抗西方帝国主义的侵略”这样的字句。

记得几年前,在中国成为畅销书的《中国可以说不》中也提到了林则徐销烟的举动,书中写道:“中国曾经对鸦片商人说过不,”对林则徐的英雄行为大加称赞。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的消息通过在长崎入港的荷兰船只报告了幕府。

两年后,《南京条约》签订,鸦片战争结束,战败的清国向英国支付了巨额的赔偿金,并割让了香港。

大清帝国大败的消息传到了日本,日本也颇为震惊。

林则徐纪念馆成为了培养人民爱国主义的珍贵教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