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林则徐纪念馆有感

合集下载

三坊七巷林则徐纪念馆观后感

三坊七巷林则徐纪念馆观后感

三坊七巷林则徐纪念馆观后感走进三坊七巷的林则徐纪念馆,就像翻开了一本生动的历史大书,而且还是那种超有画面感的书。

一进馆,首先看到的是林则徐的雕像,那气场,就像他还在守护着这片土地一样。

他站在那儿,眼神坚定,仿佛在说:“我当年虎门销烟那可是杠杠的,这事儿我骄傲!”这雕像一下子就把我拉进了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

馆里展示了很多林则徐的生平事迹,看得我是一会儿热血沸腾,一会儿又感慨万千。

你想啊,在那个时候,鸦片就像一个大恶魔,把咱中国人害得够呛,大家都被鸦片弄得面黄肌瘦、萎靡不振的。

可林则徐呢,他就像个超级英雄挺身而出。

虎门销烟那场面,光看图片和模拟场景,我都能想象出当时的大快人心。

那一堆堆鸦片被销毁,就像把那些欺负咱的坏东西都给赶跑了一样。

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决心啊!要知道,他可是顶着巨大的压力呢,国内国外都有不少阻力,可他就是没有退缩半步。

在馆里慢慢走着,看着那些古老的物件和文字介绍,感觉自己就像在跟林则徐对话。

我仿佛看到他在昏暗的灯光下,皱着眉头思考怎么对付鸦片这个大麻烦,又好像看到他带着士兵坚定地走向虎门海滩,要给那些外国鸦片贩子一个狠狠的教训。

三坊七巷本来就是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地方,有了这个林则徐纪念馆,就像给它镶上了一颗最耀眼的明珠。

这里不仅仅是在纪念林则徐这么一个人,更是在纪念一段伟大的历史,一种不屈的精神。

这种精神就像一阵风,吹过了这么多年,还能给我们力量。

从纪念馆出来后,我满脑子都是林则徐的英勇事迹。

我就在想,咱们现在的生活多好啊,没有鸦片的毒害,大家都能健康快乐地生活。

这可都是像林则徐这样的先辈们努力的结果。

我们可不能把他们的精神给丢了,得像林则徐一样,遇到困难的时候,勇敢地站出来,坚定地去做正确的事情。

这个小小的纪念馆,就像一个能量站,让我充满了斗志,感觉自己都变得更有力量了呢!。

三坊七巷林则徐纪念馆观后感

三坊七巷林则徐纪念馆观后感

三坊七巷林则徐纪念馆观后感
今天啊,老师带我们去三坊七巷玩儿,最特别的是去看林则徐纪念馆!哇噻,一进去,我就觉得好像穿越了,那些老房子可真有味儿。

老师说,林则徐是个大英雄,他为了不让外国人欺负咱们,把鸦片全都销毁了!“哇嗷!”我听了特别激动,这么厉害的人可真让人佩服!
纪念馆里有好多展板儿,还有林则徐小时候用的书桌,桌上还放了毛笔儿和砚台呢。

我凑过去一看,想象他小时候也和我一样写字,那心里美滋滋的!有个地方还展示了他写的对联,我虽然不太懂,可是看着这些古老的字就觉得特神气!
后来,我看到一个大雕塑,是林则徐站得笔直的样子,老师说他叫“民族英雄”。

我仰着头儿,心想,我长大了也要学他,做一个对大家有用的人!嘿嘿,回家的路上,我心里老想着那句话: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觉得特有劲儿!
—— 1 —1 —。

林则徐纪念馆读后感

林则徐纪念馆读后感

林则徐纪念馆读后感去了林则徐纪念馆之后,那可真是像打开了一本超级震撼的历史大书。

一走进纪念馆,就感觉像被一股庄严肃穆的气息给包围了。

看到那些关于林则徐生平事迹的介绍,我心里就一个想法:这人可太牛了!在那个烟毒泛滥的黑暗时代,他就像一道亮光。

想想看啊,当时鸦片把咱中国人害得多惨,大家都病恹恹的,银子还一个劲儿地往外流。

林则徐那是一点都不含糊,直接就站出来说“不”。

他要禁烟,这得有多大的勇气啊!就好比在一群人都在随波逐流的时候,他逆流而上,而且还决心特别坚定。

馆里展示的那些他禁烟的过程,就像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戏。

他带着人查禁鸦片,那场面,感觉他就像一个超级英雄,在和那些邪恶的鸦片贩子斗智斗勇。

我都能想象到那些鸦片贩子有多恨他,可他才不怕呢,为了老百姓的健康和国家的利益,他就是勇往直前。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虎门销烟那部分。

哇塞,那么多鸦片就这么被销毁了,那可真是大快人心啊!站在展示虎门销烟场景的地方,我都能感受到当时那种激动人心的氛围,好像自己也在现场欢呼一样。

这一举动,可不仅仅是销毁了鸦片,那是向全世界宣告,咱中国人可不是好欺负的,咱有骨气,有决心把那些毒害我们的东西都给清除掉。

而且啊,林则徐还不是那种只知道禁烟的单一型人才。

他在很多方面都有自己的见识和作为。

他看到了中国和外国的差距,还想着要学习人家的长处来让咱国家变得更好。

这就像我们现在说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从纪念馆出来之后,我满脑子都是林则徐的那些事迹。

我就在想,现在我们的生活这么好,可都是像林则徐这样的英雄先辈们一点点打拼出来的啊。

我们不能把他们的努力和牺牲给忘了。

我们虽然不用去禁烟,但是也得像他一样,在生活中遇到不好的事情,要有勇气去改变,要有正义感,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而且,我们也要像他学习西方长处那样,不断吸收新的知识和技能,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总之呢,这一趟林则徐纪念馆之旅,就像是给我打了一针超级正能量的强心剂,让我知道自己也得努力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林则徐纪念馆观后感精选

林则徐纪念馆观后感精选

林则徐纪念馆观后感精选林则徐纪念馆观后感篇一12月4日,我怀着对伟人崇敬的心情,参观了福州林则徐纪念馆。

纪念馆靠近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三坊七巷”,又称“林则徐祠堂”。

它始建于1905年,1982年建成林则徐纪念馆。

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林则徐祠堂,另一部分是林则徐史绩展。

从位于澳门路的进入,高大的牌楼式大门墙气势恢弘,门口的一对石狮互相拱护,栩栩如生,这就是林文忠公祠。

从大门往里走,一棵高大的榕树映入我的眼帘,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有许多气根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纠结在一起变成了树干。

那是一株多么茂盛的榕树呀,根本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

它是1982年林则徐纪念馆建成的时候移植的,不过三十来岁,却已如古木苍天。

纵眼看去,御碑亭又成了一个亮点。

听讲解员说,这是1850年林则徐病逝时,咸丰皇帝赐给他的3座碑。

这3座碑成品字形排列,中央一块是皇帝慰问家属的圣旨,右边是御赐祭文,左边是御制碑文。

参观完御碑亭,来到了树德堂。

树德堂为祠厅,正中是林则徐的塑像。

高大庄严的林则徐,表情是那样严肃,眼睛眺望着远方,似乎还在为烟毒不止而忧愁。

绕过南北花厅,我们就来到了史绩展馆。

这里最有特色的就是用高科技多媒体演示的“虎门销烟”场景。

200多平方米的展厅,100多名仿真人,惟妙惟肖。

中间是林则徐在众多官员陪同下,高举右手,宣布开始销烟;左侧则是几十名工人抬着鸦片,投入销烟池中,利用投影制造出水面波动的效果,真是逼真!接着我们又来到了毒品“专区”,地面上投影出一幅罂粟花盛开的美丽画面,当观众从上面走过时,盛开的花朵随后枯萎,变成了一个可怕的骷髅。

它告诉人们,艳丽的花丛下是一个罪恶的深渊。

走出纪念馆,我想:我们应该牢记历史,牢记伟人为国为民所付出的努力!林则徐纪念馆观后感篇二2021年5月6日可能是一个平凡的日子,太阳一样的升起,天气还是一样的炎热,但是在8点的福师大南区的场地上,一群衣着整齐的青年们就聚集在一起,他们是软件学院11级数字媒体技术第二团支部的部分成员。

林则徐观后感【优秀5篇】

林则徐观后感【优秀5篇】

林则徐观后感【优秀5篇】篇一:林则徐观后感篇一在广东省东莞市的虎门,有一座特地保藏、探讨、陈设林则徐销烟与鸦片斗争文物史料的博物馆,叫做鸦片斗争博物馆。

馆中有一座林则徐爷爷的塑像,尤其生动传神,让人过目不忘。

塑像中林爷爷头戴官帽,一身朝服,正襟端坐,左手握拳放于左膝,右手抚着胡须。

双目炯炯有神地远眺不远处的大海,仿佛正在深思熟虑要怎样才能让那害人匪浅的鸦片彻底的销毁殆尽。

顺着林爷爷的目光,我犹如穿越了时间之门,来到了1839年6月3日那大快人心、群情沸腾的销烟场景。

只见许很多多的民工光着脊梁,赤着双脚,先向灌了水的销烟池里撒下盐巴,再将收缴来的鸦片抛入池内,然后又把一担担生石灰倒下去,忽然销烟池里像开了锅似的,散发出股股难闻的气味。

销烟整整持续了23天,二百多万斤鸦片化为烟渣,随着潮水卷进了咆哮的大海。

林则徐被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之第一人”,一百多年前您用虎门销烟这一宏大的壮举,狠狠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馅。

向全世界庄重宣告:中国人民是不行欺侮的!林则徐,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英雄,您的壮举让我们的祖国从懦弱无能变得坚毅如钢;你的精神将恒久激励我们奋勉向上、挺起脊梁!篇二:林则徐观后感篇二今日,我来到了林则徐的塑像前。

我站在塑像下,似乎穿越时空来到了一八三九年六月三日这天,就是中国历史最值得纪念的日子“虎门销烟“。

那时期,一些外国人把鸦片运到我们中国,来危害我们中国人的坚决意志,同时让很多家庭家破人亡,又骗走了我们中国大量的财物。

被皇上封为钦差大臣的林则徐确定将祸害国家和人民的鸦片公开销毁掉。

六月三日,林则徐带领大大小小的官员亲自监督,万人齐聚在虎门寨。

这时候,礼炮轰鸣、群情沸腾,新搭起的礼台上彩旗林立;礼台下,一边是身着朝服的问武官员,一边是应邀前来观看的外国商人。

午后,林则徐等人登上礼台,随着林则徐一声令下,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起先了,只见一群民工先向灌了是的销烟池里撒下了盐,再把收缴来的鸦片抛池内,然后又把一担担的生石灰倒下去,忽然销烟池里像开了锅一样,“咕嘟咕嘟”直冒泡,散发出一股股难闻的气味,销烟始终用了二十三天,才把二百多万斤的鸦片全部销毁掉。

林则徐纪念馆读后感

林则徐纪念馆读后感

林则徐纪念馆读后感前几天去了林则徐纪念馆,那感觉就像穿越回了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

一走进纪念馆,就感觉有一股庄严肃穆的气息扑面而来。

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林则徐的雕像,他站在那儿,目光坚定而深邃,仿佛还在注视着这片他热爱的土地,守护着他想要抗击外敌、禁烟的信念。

我站在雕像前,就好像能听到他内心的呼喊:“鸦片必须禁!”馆里陈列着好多东西,那些古老的物件儿就像一个个会讲故事的小老头。

有林则徐的书信、手稿啥的,看着那些歪歪扭扭(其实是很有韵味啦)的毛笔字,我就在想,这一笔一划里可都是他的心血和决心啊。

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他对鸦片危害的深刻认识,以及要拯救国家于水火之中的强烈愿望。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虎门销烟的展览部分。

那一幅幅画面,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的场景。

人山人海的海滩上,一堆堆鸦片就像小山似的。

然后,随着海水和石灰的作用,鸦片被销毁,那股浓烟仿佛带着中国人的愤怒和不屈直冲云霄。

林则徐就像一个超级英雄,站在那里,指挥着这一场伟大的战斗。

我当时就想,这得是多大的勇气和魄力啊!在那个列强环伺的年代,他就敢公然跟洋人的鸦片贸易说“不”,而且还做得这么彻底。

这就好比在一个恶霸横行的村子里,别人都害怕恶霸,他却直接冲上去把恶霸的害人东西给毁了个精光。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还看到了一些介绍林则徐生平的资料。

他的一生真的是充满了坎坷和挑战。

他不仅要和外国侵略者斗智斗勇,还要面对国内一些保守势力和贪官污吏的阻挠。

但是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信念,就像一头倔牛,认定了就一直往前冲。

这种执着让我特别佩服。

从林则徐纪念馆出来后,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我觉得林则徐就像一盏明灯,在那个黑暗的时代照亮了中国人前进的道路。

他的爱国精神、他的担当和勇气,在今天看来依然熠熠生辉。

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和平、繁荣的时代,但这种精神可不能丢啊。

就像我们在生活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也许没有林则徐面临的那么严峻,但我们也得像他一样,坚定信念,勇往直前,不被困难吓倒。

【观后感】林则徐纪念馆观后感

【观后感】林则徐纪念馆观后感

林则徐纪念馆观后感踏入林则徐纪念馆,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

在这里,我仿佛与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对话,感受到了他铁血丹心、不畏强权的英雄气概。

馆内陈列的每一件文物,都诉说着林则徐那段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

从青年时期的热血沸腾,到中年的雄心壮志,再到晚年的忧国忧民,林则徐的一生,是一部充满传奇色彩的英雄史诗。

漫步于馆内,我看到了林则徐的画像,那深邃的眼神仿佛能洞察一切,那坚毅的表情透露出他的坚定信念。

我想,这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在他的一生中,究竟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才铸就了如此辉煌的人生?馆内的一幅幅图画,一件件实物,让我对林则徐有了更深的了解。

他曾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

在民族危亡之际,他毅然决然地挺身而出,肩负起拯救国家的重任。

走进林则徐的办公室,我仿佛能听到他当年奋笔疾书的情景。

那些传世之作,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我想,正是这种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才使他成为了一代民族英雄。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还了解到了林则徐在禁烟运动中的英勇事迹。

他不顾个人安危,坚决主张禁烟,为国家民族利益而奋斗。

这种高尚的品质,让我由衷地敬佩。

站在林则徐纪念馆的门口,我思绪万千。

这位伟大的民族英雄,用他的一生,诠释了什么叫做忠诚、勇敢和担当。

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也体会到了生命的意义。

林则徐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却充满了传奇色彩。

他用自己的行动,谱写了一曲壮丽的英雄史诗。

作为一名后人,我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要继承和发扬林则徐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拼搏。

参观林则徐纪念馆,让我受益匪浅。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时刻铭记这位伟大的民族英雄,以他为榜样,努力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青年。

小学生林则徐纪念馆观后感

小学生林则徐纪念馆观后感

小学生林则徐纪念馆观后感
今天咱们全班一起去参观了林则徐纪念馆,哇塞,可真有意思!一进门就看到一个大大的林则徐雕像,老师说他是个大英雄。

我歪着脑袋听着讲解,心想:这么厉害的人小时候会不会也像我一样调皮呀?
纪念馆里有好多展板,上面画着古时候的房子,还摆着一把大大的官印,听讲解员叔叔说,林则徐特别聪明,考试次次第一!我一边听一边嘀咕:“这要是我的同桌,考试总抢我第一名,得多气人!”不过叔叔还说,林则徐不仅学习棒,还特别勇敢,把坏人走私的鸦片都销毁了。

我心里忍不住喊:“哇,酷毙了!”
后来我们还看了虎门销烟的场景模型,里面的小人儿特别精致,火堆“哔哔啵啵”地冒着烟,好像真的一样。

我盯着看了好久,想着:要是林则徐没这么厉害,那些鸦片害人可不得了!
回到家我跟妈妈说:“林则徐真是个顶呱呱的大英雄,我以后也要多读书,长大做对大家有用的人!”妈妈听完乐呵呵地摸了摸我的头,说:“好样的!”
—— 1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林则徐纪念馆有感
走进林则徐纪念馆,让我进一步的了解了这位伟人的生平事迹,以及他对整个中国的影响和意义,他第一开眼放世界,他的思想值得我们去挖掘和继承并发扬光大。

认识历史,了解国家的过去,再谈爱国,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近代的大风云人物吧!
林则徐,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唐朝莆田望族九牧林后裔, 1785年生,清朝中期户籍福建侯官。

林则徐于道光七年所撰的《先考行状》中记述:“府君讳宾日,号阳谷,系出莆田九牧林氏,先世由莆田徙居福清之杞店乡(今海口镇岑兜村),国(清)初再徙省治(福州)。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

他于道光二十年(1840年)受命钦差大臣赴广东禁烟。

他雷厉风行,严禁鸦片,在虎门公众销毁没收的
鸦片烟237万斤,取得禁烟运动的胜利,名振中外。

嘉庆三年(1798年),林则
徐中秀才,就读鳌峰书院。

嘉庆九年(1804年)中举,任厦门海防同知书记,后入福建巡抚张师诚幕府。

嘉庆十六年(1811年)进士,选为庶吉士,授编修。

先后任江西乡试副考官、云南乡试正考官。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任江南道监察御史转浙江杭嘉湖道,任上修海塘,兴水利,发展农业,颇有政声。

鸦片战争时期主张严禁鸦片、抵抗侵略的爱国政治家。

史学界称他为近代中国的第一人臣。

谥号文忠。

林则徐少年时代。

虽然林宾日为私塾教师,中了秀才后又可领取公粮。

但家里人口众多,僧多粥少,甚至三餐都无以为继。

林母陈帙瞒住丈夫,偷偷以女红这项手艺帮补家计,她也将此剪纸手艺传于女儿,才能维持家庭生活。

家计虽不用代劳,但林则徐每天到书塾之前,都先会为母亲姊妹的工艺品拿到店铺寄卖,放学后,则再到店铺收钱交回母亲。

贫苦的童年,使他日后升至高官时都保持清俭的习惯。

林则徐性聪颖,在4岁时便由父亲“怀之入塾,抱之膝上”,口授四书五经。

在父亲的精心培育下,较早地读了儒家经传。

嘉庆三年(1798年),他14岁中秀才后就到福建著名的鳌峰书院读书,受教于具有实学的郑光策和陈寿祺。

在父亲和亲友的影响下,开始注意经世致用之学。

嘉庆九年(1804年),20岁中举人。

父亲的谆谆教导使林则徐的学业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但此后由于家庭日难,外出当塾师。

在十一年(1806年)秋,应房永清之聘到厦门任海防同知书记。

这里的鸦片烟毒引起他的注意。

同年,受新任福建巡抚张师诚的赏识招入幕府。

他在张幕中获知了不少清朝的掌故和兵、刑、礼、乐等知识以及官场经验,为他日后的“入仕”准备了些必要条件。

林则徐禁烟
道光十八年(1837年),鸿胪寺卿黄爵滋上疏主张以死罪严惩吸食者,道光帝令各地督抚各抒己见。

林则徐坚决支持黄爵滋的严禁主张,提出六
条具体禁烟方案,并率先在湖广实施,成绩卓著。

八月,他上奏指出,历年禁烟失败在于不能严禁。

警告:“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九月应召进京,在连续八次召见中,力陈禁烟的重要性和禁烟方略。

十一月受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并节制广东水师,查办海口。

道光十九年(1839年)正月抵广州。

他会同两广总督邓廷桢等传讯洋商,令外国烟贩限期交出鸦片。

采取撤买办工役、封索商馆等正义措施,挫败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和烟贩的狡赖,收缴英国趸船上的全部鸦片。

四月二十二(6月3日)起在虎门海滩销烟,20天中销毁鸦片19179箱、2119袋,共计2376254斤。

在此期间,林则徐注意了解外国情况,组织翻译西文书报,供制定对策、办理交涉参考。

所译资料,先后辑有《四洲志》、《华事夷言》、《滑达尔各国律例》等,成为中国近代最早介绍外国的文献。

为防范外国侵略,林则徐大力整顿海防,积极备战,购置外国大炮加强炮台,搜集外国船炮图样准备仿制。

他坚信民心可用,组织地方团练,从沿海渔民、村户中招募水勇,操练教习。

七月因义律拒不交出杀害中国村民的英国水手,又不肯具结保证不再夹带鸦片,他下令断绝澳门英商接济。

义律诉诸武力,挑起九龙炮战和穿鼻洋海战。

林则徐亲赴虎门布防,督师数败英军。

十一月遵旨停止中英贸易。

十九年十二月实授两广总督。

此时他已觉察英国正蓄意发动侵华战争,以所得西方消息五次奏请令沿海各省备战。

1839年3月10日,奉命为钦差大臣林则徐到达广州查禁鸦片。

在广州禁止鸦片的过程中,林则徐意识到英国殖民者不肯放弃罪恶的鸦片贸易,而且蓄谋要用武力侵略中国。

为抗击鸦片侵略,战胜敌人,他进行了大量的“师敌之长技以制敌”的军事变革实践。

他亲自主持并组织翻译班子,翻译外国书刊。

把外国人讲述中国的言论翻译成《华事夷言》,作为当时中国官吏的“参考消息”。

为了解外国的军事、政治、经济情报,将英商主办的《广州周报》译成《澳门新闻报》。

为了解西方的地理、历史、政治,又组织翻译了英国人慕瑞的《世界地理大全》,编为《四洲志》,还组织翻译瑞士法学家瓦特尔的《国际法》等一系列著作。

通过分析外国的政治、法律、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他认识到只有向西方国家学习才能抵御外国的侵略。

林则徐在广东一边禁烟,一边积极备战,修建炮台,拉拦江木排铁链,相信“民心可用”,招募五千多渔民编成水勇,屡败英军的挑衅。

在1839年下半年,取得九龙之役、川鼻官涌之役等反击战的胜利。

自1839年3月林则徐到达广州查禁鸦片起,至1842年10月清廷革林则徐两广总督职止,林则徐在广州主持禁烟抗英军事斗争共19个月。

林则徐敢于学习外国先进科学技术的精神,受到人们高度赞扬,被称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个人”。

坐落在福州的林则徐纪念馆。

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又称“林则徐祠堂”),是中国历史人物纪念馆。

为纪念清代民族英雄林则徐邙建。

位于福建省福州市南后街澳门路。

1982年成立。

馆址原为林则徐专祠,创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内有仪门厅、御碑亭、树德堂、南北花厅、曲尺楼、竹柏轩等主要建筑物,具有江南园林风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祠门外围屏墙内壁嵌有“虎门销烟”大幅浮雕。

大门额题“林文忠公祠”。

仪门两侧回廊陈列了20多面执事牌,上书林则徐历任官职。

御碑亭为方形,内陈列3座御赐石碑,成品字形。

正中是清咸丰皇帝得知林则徐病逝,慰问家属的圣旨。

一边是“御赐祭文”,另一边是“御制碑文”。

树德堂为祠厅,正中是林则徐官服塑像,楣额挂有清道光皇帝御书“福寿”匾额。

曲尺楼现为展览厅。

竹柏轩为古式双层楼阁,楼下辟为电化教育场所,可容纳观众100多人,配合展览,放映故事片、连续剧、纪录片等;楼上为资料室、阅览厅,
内藏图书、文物,供馆内外人员研究使用。

该馆展览以反映林则徐一生事迹为基本内容。

展品中有林则徐亲笔书写的对联、条屏、立幅、扇面、信扎、文稿、笔记等 120多件;还有他使用过的印章、残墨、印盒、政书雕板等遗物。

林则徐的手定诗稿和他父亲林宾日手书《析产书》最为珍贵。

《衙斋杂录》是林则徐遣戍伊犁时期抄摘的公文和档案,这些公文和档案中有不少重要案卷已经失传了。

现在,经过2008-2009年一年多的紧张布展,整修过的林则徐纪念馆
已经于2009年6月3日(即虎门销烟170周年纪念日当天)正式对外免费
开放。

该馆展览以反映林则徐一生事迹为基本内容。

展品中有林则徐亲笔书写的对联、条屏、立幅、扇面、信扎、文稿、笔记等120多件;还有他使用过的印章、残墨、印盒、政书雕板等遗物。

林则徐的手定诗稿和他父亲林宾日手书《析产书》最为珍贵。

《衙斋杂录》是林则徐遣戍伊犁时期抄摘的公文和档案,这些公文和档案中有不少重要案卷已经失传。

原名林文忠公祠,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

1982年按原样修复,占地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

屏墙左右石拱门上横额分别石刻“中宗宗衮”、“左海伟人”,屏墙内浮雕虎门销烟图。

正门上横额刻“林文忠公祠”。

庭置执事牌。

仪门厅后石道直达御碑亭,内有光绪三十一年立的道光三十年“圣旨”、“御赐祭”、“御制碑文”等3块青石碑。

亭北为树德堂,中祀林则徐坐像。

堂西为南北花厅,厅西有两层的曲尺楼,原为林家子弟读书处,楼前有草坪、鱼池、假山、花木,全馆为古典式园林建筑。

今堂、厅、楼均辟为林则徐生平展室,分林则徐生平事略,林则徐与鸦片战争,林则徐与救灾、水利,放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手迹等部分。

在这里,我了解到更多晚晴的文化!
报效主国,放眼世界,做好点点滴滴,就是我的责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