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比较表

合集下载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实例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实例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实例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实例》摘要:本文介绍了物质跨膜运输的各种方式,对载体的种类和作用,供能的方式以及水分子、葡萄糖分子、Na+ 和K+等物质的跨膜方式进行了分析和介绍,并对高中教学中的相关疑问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载体;协助扩散;主动动输;能量;浓度梯度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三种,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胞吞和胞吐。

被动运输只依据于膜两侧的浓度梯度(如果是带电离子,除浓度梯度外,还存在跨膜电压,这两种净驱动力称为该溶质的电化学梯度)来进行,根据运输过程中是否需要载体,被动运输又可分为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和协助扩散(需要载体);主动运输是指在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下的运输,它既需要载体又需要能量,是物质跨膜运输的主要方式,细胞所需要的一些重要的物质都涉及到这种运输方式;大分子如蛋白质等物质进行跨膜运输的方式是通过胞吞和胞吐的作用,这种运输方式也需要消耗能量。

一、载体的种类及其作用协助扩散、主动运输与载体的种类和作用有很大的关系。

载体的化学本质主要是蛋白质,根据运输的方式和载体的空间结构,可将载体分为三种基本类型:通道蛋白、载体蛋白和离子载体(见图1 )。

图1 三种不同载体的结构模式图1.通道蛋白。

通道蛋白是一类跨膜蛋白,它能形成亲水的通道,与所转运物质的结合较弱,当通道打开时能允许水、小的水溶性分子和特定的离子被动地通过。

通道蛋白分为水通道和离子通道两种类型。

(1)水通道(又称水孔)水分子通过水通道从水势较高的地方向水势较低的地方进行扩散。

水通道是连续开放的通道。

实验证明,水分子既可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从质膜磷脂的双分子层中间的间隙通过,也可从水通道中以协助扩散的方式通过。

(2)离子通道。

因为该通道仅能通过无机离子而得名。

离子通道上有控制物质进出的门,因此又被称为门通道。

离子通道的特点是:? 对离子具有选择性和专一性。

即一种通道只允许一种类型的离子通过。

这与离子通道的大小、形状和内部的带电荷氨基酸的分布有关。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曲线图及跨膜用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曲线图及跨膜用

需要 消耗
离子
一些小分子有机物,葡萄糖、 氨基酸通过小肠上皮细胞膜;
物质跨 膜运输 的方式
被动运输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图例
胞吞 胞吐
mRNA出 细胞核
• 二、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曲线
如何分析一个坐标图?
一看坐标轴:横轴、纵轴各表示什么?
分析两者之间的联系,如x随着y的变化而变化, 说明x是影响y变化的因素
物 质 运 输 速 率 浓度差 物 质 运 输 速 率 浓度差
由于自由扩 散和协助扩 散不需要能 量,因此其 细胞呼吸速率 运输速率与 氧气浓度和 呼吸作用强
度无关 结论:在一定范 围内,主动运输 细胞呼吸速率 的物质的运输速 度与细胞呼吸速 率成_正_比_关系, 超过一定的范围 后,物质运输速 度受载__体_数__量 限 细胞呼吸速率 制。
同的物质在一个动物细胞内外的相对浓度
差异。通过图乙所示的过程来维持细胞内
外浓度差异的物质是( B )
A.Na+ C.胰岛素
B.K+ D.CO2
1. [2012·浙江五校一次联考]下图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图中A、 B、C、D、E、F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
运输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二看曲线的变化趋势: 上升?下降?保持稳定?先上升后下降?先下降
后上升? 三看关键点: 如曲线的起点、终点、转折点等。
解释:曲线各种变化趋势产生的原因及关键点代表的意义



自由 输
扩散
速 率


协助
运 输
扩散
速 率


主动
运 输
运输
速 率

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1、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需要消耗能量吗?为什么?
不需要。因为两者都是顺物质的浓度梯度。
2、自由扩散和协,自由扩散不需要。
3、为什么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被称为被动运输? 因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都是顺物质的浓度梯度进
行的,不需要细胞消耗能量
思考:离子跨膜运输为什么需要能量(ATP)
需要消耗能量
仔细观察主动运输的动画演示过 程,找出主动运输的特点!
1、特点
从低浓度到高浓度 需要载体蛋白 需要能量(ATP)
2、举例
(1)全部离子:Na+ 、K+、Ca2+、Mg2+、I-等; (2)某些化合物:葡萄糖、氨基酸通过小肠上皮细。
思考: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是什么?
思考:被动运输的动力来自什么?
物质运输的动力都是浓度差
分析:P71 表4-1
丽藻细胞液与池水的多种离子浓度比 细胞液浓度/池水浓度 18050 1065 100 46 25 13 10
离子 (H2PO4)- K+ Cl- Na+ SO42- Ca2+ Mg2+
●假如这些离子以被动运输的方式进出细胞,将会发 生什么现象? 离子外流。 ●这些离子能够逆浓度梯度运输的动力是什么? 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
问题探讨
2、葡萄糖不能通过该膜,但是小肠上皮细胞能 大量吸收葡萄糖,如何解释?
推测小肠上皮细胞的细胞膜上有能够转运葡萄
糖的蛋白质。
自主探究
(阅读教材P70-72完成以下表格)
比较三种物质运输方式的异同:
项 目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运输方向 是否需要 载体蛋白 是否消耗细 胞内的能量
代表例子
自由扩散

物质的跨膜运输(小分子)

物质的跨膜运输(小分子)

载体蛋白既介导被动运输,也介导主动运输; 通道蛋白只介导被动运输。
㈠离子通道高效转运各种离子
1、离子通道的特点 ✓ 介导被动运输 ✓ 对离子有高度选择性 ✓ 转运速率高 ✓ 多数不持续开放,受“闸门”控制
2、门控通道的类型 ✓ 配体门控通道 ✓ 电压门控通道 ✓ 应力激活通道
⑴配体门控通道 ✓ 离子通道型受体 ✓ 与胞外特定配体结合后构象改变,“闸门”打开,
进行物质转运,既介导被动运输又介导主动运输。 ✓ 通道蛋白:在膜上形成亲水孔道,贯穿脂双层,
介导特定离子转运,仅介导被动运输。
载体蛋白(carrier protein):是一类运输蛋白,跨膜 蛋白,能与特异性分子或离子等结合通过改变自 身构象使溶质穿过膜。
载体蛋白结构上具有①特异性(特异结合位点),
1、概念:小分子物质通过膜由高浓度侧 向低浓度侧扩散的现象。
浓度梯度
2、特点:
⑴不消耗细胞代谢能(所需能量来源于高浓度本身所具势能)
⑵顺浓度梯度,不需要膜蛋白协助;
⑶运输速度取决于分子的大小和脂溶性。且与溶质浓度差成正 比。(一般说,分子量越小脂溶性越强,通过速率越快。)
3、条件
⑴溶质在膜两侧保持一定的浓度差
允许某种离子快速跨膜转运。如乙酰胆碱受体是 典型的配体门控通道。
四种亚单位构成 的五聚体,形成 梅花状通道
高浓度
配体
低浓度
⑵电压门控通道
✓ 跨膜电位的改变诱发通道蛋白构象变化,使通道 开放,离子顺电化学浓度梯度自由扩散通过细胞 膜。
✓ 通道开放时间只有几毫秒,随即迅速自发关闭。
✓ 电压门控通道主要存在于可兴奋细胞,如神经元、 肌细胞及腺上皮细胞等。
其上结合点,能与某一种物质进行暂时性的、可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3.若对离体的心肌细胞施用某种毒素,可使心肌 .若对离体的心肌细胞施用某种毒素, 细胞对钾吸收量明显减少, 细胞对钾吸收量明显减少 , 而对钠吸收则不受影 B 这种毒素的作用是( 响。这种毒素的作用是( )。 A.抑制呼吸酶的活性 . C.改变了细胞膜的结构 . 侧的浓度 B.抑制载体的活动 . D.改变了细胞膜两 .
NO − K+ 3
运 运 输 速 率 率
Hale Waihona Puke 自由扩散输 速运

主动运输
速 率
协助扩散
浓度差
A
B
耗氧量
浓度差
C
上面几幅坐标图中所表示的分别 思考! 是哪种物质运输方式?为什么?
3 下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下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代表______分子 分子; 代表 代表_______; 代表 (1)A代表 蛋白质分子;B代表磷脂分子 D代表 糖蛋白 。 ) 代表 ; 代表_______。 的厚度变小, (3)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 的厚度变小,这说明 具有 )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 这说明B具有 流动性 __________。 。 、 、 的五种过程中, (4)在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转运的是 b、c、d 。 ) ~ 的五种过程中 代表被动转运的是________。 b (5)可能代表氧气转运过程的是图中编号 )可能代表氧气转运过程的是图中编号__________; ; 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号 a __________。 。
主动运输
运 输 速 率
主动运输的意义:
保证了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 保证了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 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 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 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代谢废物和 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 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有害的物质 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物质跨膜运输模型归纳

物质跨膜运输模型归纳

一、“物质跨膜运输”模型归纳二、物质跨膜运输模型解读1.自由扩散模型首先要明确自由扩散的条件即膜的两侧具有浓度差(小分子物质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的),不需要载体协助也不需要能量供应。

自由扩散的速度与物质浓度的高低(浓度差)成正比,但自由扩散是不受载体和能量等因素的影响,例如:水分子,氧气等气体分子以及甘油等脂溶性分子可以自由通过细胞膜。

2.协助扩散模型首先要明确协助扩散的条件即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并且膜的两侧具有浓度差(小分子物质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的),不需要能量的供应。

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随浓度差增大,物质的扩散速度加快。

达到一定程度后,由于受载体数目的限制(膜上的载体达到饱和时),物质运输速度不再增加而保持稳定,例如:葡萄糖通过红细胞膜。

3.主动运输模型首先要明确主动运输的条件即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和伴随能量的消耗。

一般小分子物质是从从低浓度向高浓度方向转运的(也可顺浓度进行),例如:钠离子等无机盐离子、葡萄糖、氨基酸等通过细胞膜。

3.1“耗氧量”模型运输速度与氧气的供应呈正相关,但不是正比例,因受细胞膜上载体数量的限制,故在一定的氧气消耗量范围内,随耗氧量的增大,物质的扩散速度加快。

达到一定程度后,物质运输速度不再增加而保持稳定。

值得注意的是,在氧气消耗量为零时,虽然有氧呼吸受到了抑制,但物质仍然可以运输,因为此时还要无氧呼吸产生能量,故曲线的起始位置运输速率并非为零。

3.2“时间”模型当细胞外物质的浓度高于细胞内时(顺浓度梯度),主动运输比被动运输快得多。

当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进行时,在能量供应充足、载体没有达到饱和之前,物质运输速度随细胞外浓度的升高而加快;当载体饱和或能量不足时,运输速度维持相对稳定,不再随细胞外浓度而变化。

综上,也说明主动运输不但可以逆浓度梯度进行,也是可以顺浓度梯度进行的。

3.3“浓度差”模型在载体饱和之前,主动运输的速率和物质浓度成正相关,此时体现了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模型的统一性。

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09广州二模)若对离体的小肠上皮细胞施用某 种毒素,可使该细胞对Ca2+吸收量明显减少, 但其对K+、C6H12O6等的吸收则不受影响。则 这种毒素的作用对象最可能是 A.呼吸酶 C.Ca2+载体 B.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 D.ATP水解酶
C
1.在保持细胞存活的条件下,蔗糖溶液浓度与萝卜条 质量变化的关系如右图。若将处于b浓度溶液中的萝卜条 移入a浓度溶液中,则该萝卜条的质量将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先增后减
能量
细胞膜中的载体蛋白在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中 能量 动力 浓度差 浓度差 都有特异性,只能运载特定的物质或几种结构 (ATP直接提供) 相似的物质。 举例
H2O、气体、 葡萄糖进入 脂溶性物质 红细胞 小肠吸收葡萄 糖、氨基酸、 无机盐离子
不需要
不需要
需要
1.为什么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被称为被动运输? 2.被动运输的速率主要取决于什么条件? 3.影响主动运输速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环境 中的哪些方面会影响到这些因素? 4.细胞膜中的载体蛋白有特异性吗?
B
2.显微镜下观察可测量黑藻细胞,测量
其A、B值(图中A为细胞的长度,B为原
生质体长度),并计算B/A(%)值。
如果将该细胞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
液中,B/A(%)值变化的趋势是( )
A
34.选取A、B、C、D四个瓶,A、C瓶装进土壤浸出 液,B、D瓶装进蒸馏水,装置如下图,试回答: (1)在A、B两个瓶内各装一株同样大小健壮的水稻 苗,过一段时间,A瓶里幼苗仍然健壮,而B瓶里幼苗 瘦弱发黄,这个实验说 植物生长需要多种矿质元素 。
8. 某同学设计的渗透实验:用鸡蛋膜将漏斗口封住, 再装上清水,把漏斗浸入盛有10%的NaCl溶液的烧 杯中,使漏斗管内的液面与烧杯中的液面一样高,但 他始终没有观察到渗透现象。他应该怎样改进的此装 置才达到实验目的( ) A.把10%的NaCl溶液换成30%的NaCl溶液 B.把10%的NaCl溶液装在漏斗里,清水装在烧杯中 C.把鸡蛋膜换成其它半透膜 D.把10%的NaCl溶液换成30%的蔗糖溶液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特点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特点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特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物质跨膜运输是细胞内外物质交换的重要过程,它通过不同的方式将物质穿过细胞膜,实现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

目前已经发现了多种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每种方式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机制。

一、主动运输主动运输是细胞内外物质运输的一种方式,它需要消耗能量以克服浓度梯度,使物质从低浓度区域向高浓度区域移动。

主动运输主要包括原子运输和小分子运输。

原子运输是通过特定的载体蛋白质,如离子泵和Na+/K+泵,将原子从低浓度区域转移到高浓度区域。

小分子运输是指通过载体蛋白将小分子物质进行跨膜运输,如葡萄糖转运蛋白和脂质转运蛋白。

主动运输的特点是能够实现对细胞内外环境的精确调控,使细胞内外物质浓度始终保持在理想的水平,从而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

主动运输还能够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以保持细胞内外的稳态。

被动运输是通过跨膜通道进行物质运输的一种方式,不需要额外的能量消耗,只是依靠浓度梯度推动物质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移动。

被动运输主要包括扩散和渗透。

扩散是通过脂质双层之间的小孔或蛋白通道,使分子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自发扩散。

渗透是指水分子通过膜上的水通道蛋白,使水分子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流动。

被动运输的特点是高效、快速,能够满足细胞对物质的迅速需求。

被动运输还能够避免能量浪费,提高细胞对物质的利用效率。

三、运动蛋白介导的跨膜运输除了上述两种跨膜运输方式外,还存在一种通过运动蛋白介导的跨膜运输方式。

运动蛋白如细胞骨架和激动蛋白能够通过与细胞骨架的结合,将物质从一个细胞膜一侧转移到另一侧。

运动蛋白介导的跨膜运输是一种高效的物质运输方式,能够满足细胞对物质的快速需求。

物质跨膜运输是细胞内外物质交换的重要过程,通过不同的方式实现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

主动运输能够精确调控细胞内外物质浓度,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被动运输高效、快速,提高细胞对物质的利用效率;运动蛋白介导的跨膜运输通过运动蛋白的介导,实现物质在细胞膜之间的转移,为细胞提供了快速的物质运输通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