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试题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测试题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单元测试题试卷总分:100考试时间:40分钟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60分)1.现在我们常常听人家说到(或在报纸电视上也看到)IT行业各种各样的消息。
那么这里所提到的“IT”指的是()。
A信息B信息技术C通信技术D感测技术2.在我国古代,使用“鸣金收兵”来传递信息,此时信息传递所依附的媒体是()。
A声音B图象C文字D空气3.对于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信息是可以处理的B信息是可以传递的C信息是可以共享的D信息可以不依附于某种载体而存在4.社会发展至今,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资源有()。
A信息、知识、经济B物质、能源、信息C通讯、材料、信息D工业、农业、轻工业5.“红灯停,绿灯行”反映的是信息的()。
A传递性B时效性C真伪性D价值相对性6.小王是个应届毕业生,有一天他看到有个招聘信息,于是马上到招聘单位进行应聘,谁知道单位负责人却跟他说招聘日期已过。
这里体现了信息具有()。
A共享性B价值性C时效性D依附性7.信息技术已经经历了五次革命,其中第五次革命_________。
A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普及应用,将人类社会推进数字化的信息时代B语言的使用、文字的创造C印刷术发明D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8.目前以()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掀起了新一轮的信息革命浪潮。
A计算机和通信技术B微电子技术和传感技术C卫星通信技术和空间技术D多媒体和网络技术9.()使得人类在信息传递方面首次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A印刷术的发明B文字的发明和使用C电话、电视的发明和普及D计算机及网络通信技术的普及和应用10.当今的计算机已经能够处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等信息,这要归功于信息的()。
A娱乐化B数字化C电子化D网络化11.公司考勤部门用的指纹识别机是人工智能的()应用。
A模式识别B手写识别C语音识别D光学字符识别12.下列利用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加工信息的技术中,没有使用到“模式识别”技术的是()。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 综合测试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综合测试说明:本章测试分为两卷。
第一卷为客观题,其中单项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判断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第二卷为分析题,分析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全卷共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5分,共75分)1.2002年10月6日,一艘载有128名中国游客的越南籍游船偏离航道触礁。
沉船随时可能发生,船上既没有救生措施也无法与外界联系。
就在这一紧急关头,一名乘客发现自己的手机有微弱的信号,他立刻通过手机向外界发送呼救信息,与有关部门取得了联系。
经过多方救助,128名乘客终于获救。
在这整个救援过程中,这部手机成了游船与外界联系的唯一手段。
这则故事主要说明了()。
A.信息和先进的信息技术工具对人类的生存生活的重要性B.世事无常,谁也不能保证明天还能活着C.信息具有价值性D.手机是种便捷的通信工具,所有的人都该有手机答案:A2.下面有关对信息作用事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交通信号灯被许多人接收,体现信息的共享性B.天气预报、股市行情体现信息具有价值性C.许多历史事件以文字的形式记载在书上,体现信息的依附性D.老皇历看不得体现了信息的真伪性答案:D3.获取信息的来源决定了信息的可靠程度,下列信息中()获得的信息最可靠。
A.朋友、同学B.亲自进行科学实验C.报刊杂志D.因特网答案:B4.搜索关键词“鲜花—玫瑰”的意思是()。
A.同时出现鲜花和玫瑰的网页B.只出现鲜花不出现玫瑰的网页。
C.出现鲜花或者玫瑰的网页。
D.只出现玫瑰不出现鲜花的网页。
答案:A5.下列文件中,属于视频文件的是()。
A.心声.mp3B.心声.mpgC.心声.xlsD.心声.gif答案:B6.学校组织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参观当地的“敬老院”,要求同学们自己带相关设备,将实践的所见、所闻、所想形成一个报告,进行一次比赛,请选择你认为应该带的设备是()A.扫描仪、照相机、摄像机、计算机B.照相机、摄像机、打印机、录音设备C.扫描仪、照相机、摄像机、计算机D.照相机、摄像机、录音设备答案:D7.班主任小林想开一个有关“弘扬奥运精神”的主题班会,现在他手里有一张有关奥运会的视频光盘,但是他只想要其中的一个片段视频,如果你是小林,你会利用()软件把该片段截取出来呢。
第一章:信息和信息技术

1.1 信息及其特征一、单项选择题1. 人类赖以生存与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资源是()A. 精神、物质、知识B. 财富、能量、知识C. 物质、能量、知识D. 物质、能量、信息2. 关于信息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信息是具有价值的B. 信息是可以不依附于任何载体的C. 信息是永远有效的D. 信息是无法进行加工的3. 下列关于信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B. 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的东西"C. 信息是可以共享的资源D. 信息既是物质,又是能量4. 关于信息,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信息不可以转换成不同载体而被存储和传播B.信息不会因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发生变化C.信息是有价值的,虽不能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但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D.信息具有共享性,因此对每个人来说,信息的价值是相同的5.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信息的是()A.语文课本B.天气预报C.上课铃声D.电视新闻6. 下列选项中,属于信息的是()A、照相机B、光盘C、教科书D、上课铃声7. 下列属于信息的是()A. 计算机B. VCD光盘C. 报纸D. CCTV1播出的新闻8. 关于信息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收音机就是一种信息B. 一本书就是信息C. 网络就是信息D. 报上登载的足球赛的消息是信息9. 下列选项,不能称为信息的是( )A. 报上登载"神七成功进行出舱活动"的消息B.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课本C. 电视中播出的奥运会各国金牌数D. 高中信息技术水平测试成绩10. 杜甫在《春望》中的诗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主要体现了信息具有()。
A.价值性B.真伪性C.传递性D.时效性11.张明收到同学聚会的通知时,聚会已经结束,他因此错过了聚会的时间而没能见到同学。
这件事情主要体现了信息具有()A.共享性B.依附性C.时效性D.价值性12. 红灯停,绿灯行,主要说明了信息的()特征A. 时效性B.共享行C. 真伪性D. 不完全性13. 关于信息共享,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习题

第一章信息技术概述习题一、判断题1.现代通信指的是使用电波或光波传递信息的技术。
(____)2.信息处理过程就是人们传递信息的过程。
(____)3.通信就是传递信息,因此书、报、磁带等也都是现代通信使用的媒介。
()4.信息技术是指用来扩展人们的信息器官功能,协助人们进行信息处理的一类技术。
(____)5. 现实世界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信息处理系统,例如电话是一种双向的、点到点的以信息交互为主要目的的系统。
(_____)6.传统的电视/广播系统是一种以信息交互为主要目的的系统。
(_____)7.计算机中二进位信息的最小计量单位是“比特”,用字母“b”表示。
(_____)8.比特可以用来表示数值和文字,但不能用来表示图像和声音。
(_____)9. 在计算机中,可以使用电压的高、低分别表示“0”和“1”。
(_____)10.字节是计算机中处理、存储、传输信息的最小单位。
(_____)11.对二进位信息进行逻辑运算是按位独立进行的,位于位之间不发生关系。
(_____)12.集成度小于100万个电子元件的集成电路称为小规模集成电路(SSI),超过100万个电子元件的集成电路称为大规模集成电路(LSI),按集成度可将集成电路分成这两类。
(_____)13.目前PC机所使用的集成电路都属于大规模集成电路(LSI)。
(_____)14.集成电路的工作速度主要取决于组成逻辑门电路的晶体管的尺寸和相同面积的晶片可容纳的晶体管:尺寸越小,速度越快;相同面积的晶片可容纳的晶体管就越多,功能就越强,速度也越快。
(_____)二、填空题1.内存容量1GB等于____________MB。
2.二进制信息最基本的逻辑运算有三种,即逻辑加,取反以及。
3.若A=1100,B=0010,A和B运算的结果是1110,则其运算可以是算术加,也可以是逻辑。
4.对2个逻辑值“1”进行逻辑加操作的结果是。
5.在描述数据传输速率时,常用的度量单位Mb/s是kb/s的倍。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练习题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练习题班级姓名座号1、下列选项中,属于信息范畴的是()A.航空公司B.机场C.关于大陆与台湾实现三通的报道D.报纸2、一位专家说过:“信息是事物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的状态和方式。
”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信息和人们的学习生活毫不相关B.信息以物质形态呈现C.信息和能源一样会枯竭D.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3、下列不属于信息的是()A.校园里的上课铃声B.澳门回归的新闻C.电视里播出的甲A足球联赛的实况D.点燃的烽火4、以下()不是信息。
A.通知:今天下午高一年级与高二年级举行篮球赛B.全班期中考试成绩表C.2004 年12 月23 日的“广州日报”报纸D.教育部公布“2005 年全国高考改革方案”5、下列属于信息的是()A.电脑B.VCD 光盘C.报纸D.CCTV1 播出的新闻6、小华从书上看到大象的图片,他想知道大象有多高,爸爸就带他去动物园看大象,小华对大象有了一个印象,这是()信息源。
A.文献型B.口头型C.电子型D.实物型7、下列不属于信息的是( )A、上课的铃声B、收到的开会通知书C、电视里播放的汽车跌价消息D、存有照片的数码相机8、下列事例中,主要体现信息“真伪性”特征的是()A.结绳记事B.空城计C.飞鸽传书D.烽火告急9、现代社会中,人们把( )成为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A.信息、物质、知识 B. 信息、能源、知识C.物质、能量、知识 D. 信息、物质、能量10、关于信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信息可以脱离载体而存住B.信息是可以处理的C.过时的信息不属于信息D.信息都不能保存11、下列不属于信息主要特征的是()A.时效性B.不可能增值 C. 可传递、共享D.依附性12、“我有一种思想,你也有一种思想,大家彼此交换,我们就有两种思想,甚至更多”这体现了()A.物物交换B.信息的时效性C.信息的价值性D.信息的共享性13、把两个人的解题方法互相交换,体现了信息的()A.交换性B.价值性C.共享性D.可取性14、《三国演义》中有关“蒋干盗书”的故事说:在赤壁之战时,蒋干从周瑜处偷走了敌方事前伪造好的蔡瑁、张允的投降书,交给曹操,结果曹操将二人斩首示众,致使曹操失去了仅有的水军将领,最后落得“火烧三军命丧尽”的下场。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会考题

基本信息: [矩阵文本题] *1、下列选项中,体现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是() [单选题] *A 、印刷术的发明B 、文字的使用C 、造纸术的发明D 、语言的产生(正确答案)2、医生通过"心电图"了解人体信息,其信息的主要载体是() [单选题] *A 、动画B 、图形(正确答案)C 、文字姓名: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声音3、下列不属于信息载体的是() [单选题] *A、报纸B、电视上广告的内容(正确答案)C、书籍D、U盘4、网上购票系统的应用,主要体现的信息技术发展方向是()[单选题] *A、智能化B、多媒体化C、网络化(正确答案)D、虚拟化5、通过书本学习获取新知识。
这主要体现的信息特征是()[单选题] *A、依附性、价值性(正确答案)B、价值性、共享性C、共享性、真伪性D、真伪性、依附性6、信息技术主要指信息的收集、传递、存储和()①处理②识别③分析④运行[单选题] *A、①②③(正确答案)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7、有人在网上发布 2012 年 12 月28 日是世界末日,这件事典型地体现了信息的()[单选题] *A、可获取性B、真伪性(正确答案)C、价值相对性D、依附性8、下列属于文本类型文件的是()①童话.doc ②童话.mp3 ③童话.txt ④童话.wps [单选题] *A、②③④B、①③④(正确答案)C、①②③D、①②④9、老师在课堂上播放化学实验录像。
其信息的主要载体是()[单选题] *A、视频(正确答案)B、图形C、动画D、声音10、学校通过校园广播播放通知,其主要的信息载体是()。
[单选题] *A、声音(正确答案)B、符号C、图形D、数字11、超市门口 LED 屏滚动显示当天的蔬菜价格信息。
其主要的信息载体是()。
[单选题] *A、文字(正确答案)B、声音C、颜色D、文件12、全国各族人民通过网络、电视收看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幕式,感受庄严和隆重的现场气氛。
信息与信息技术第一章练习题答案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测试题一、单选题1、下面属于信息技术应用例子的是()。
①网上购物②无土栽培③移动电话④刷卡消费⑤机器人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⑤C. ①②③⑤D. ①②④⑤2、“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主要体现了信息的哪个特征?()A.真伪性B.价值性C.共享性D.载体依附性3、网上登载的精美文章被数以万计的人们浏览,收到的手机短信可以转发给许多人,这些都说明信息具有()的特征。
A.真伪性B.可处理性C.共享性D.时效性4、下面不属于多媒体信息的是()。
A.影像、动画B.文字、图形C.音频、视频D.磁带、光盘5、我们通常所说的IT是指()。
A.信息技术B.因特网C.博客D.写字板6、信息只有被利用才能体现其价值。
()7、“信息无时不在,无处不有”,这句话表明了信息具有()的特点?A、多样性B、普遍性C、变化性D、储存性8、小张同学的以为行为属于侵犯知识产权的是()。
A.把自己从音像店购买的周杰伦《千里之外》原版CD唱片借给同学听了一天B.将《中国教育报》中一篇文章稍作修改后想另外一家报社投稿C.从网络上下载一个具有试用期限的软件,并进行试用D.在自己的作品中引用了他人的作品。
并注明了引用信息的来源、作者9、在因特网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是可信的、有价值的。
()10、关于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信息是可以处理的B.信息是可以共享的C.一个信息只能依附一个载体D.信息是无时无处不在的11、以下不属于计算机违法行为的()。
A.通过电子邮件传播计算机病毒B.在论坛上发布色情图片C.对个人的重要资料进行加密D.从网上下载软件并刻盘出售12、下面对信息的特征的理解,错误的是()。
A、“增兵减灶”引出信息有传递性和可伪性特征.B、天气预报、情报等引出信息有时效性.C、信息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D、盲人摸象引出信息具有不完全性。
13、下列哪一选项,使得人类在信息传递方面首次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A.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B.语言的产生和使用C.电报电话的发明和应D.文字的发明和使用14、历届奥运会的开幕式,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有人是通过电视来看直播,有人是通过收音机来听直播,这说明了()。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 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科版练习题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教科版练习题第1题【单选题】下列关于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信息不能共享B、信息可以复制、传播或分配给众多的使用者C、某信息被一方使用时另一方就不能使用D、信息使用后就会损耗【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在信息技术中,其核心技术是( )A、电子计算机技术B、通信技术C、传感技术D、微电子技术【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有关信息的叙述,错误的是( )A、信息可以被多个接收者接收利用B、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不同的载体C、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D、信息的价值性永远存在【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QQ的语音聊天功能利用了计算机网络功能中的( )A、资源共享B、数据通信C、分布处理D、远程登录【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信息技术的英文缩写是( )A、ITB、PCC、CEOD、SOHO【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计算机黑客(英文名Hacker)是( )A、一种病毒B、一种游戏软件C、一种不健康的网站D、一类网络用户【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关于信息技术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信息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电子技术B、哑语和旗语可以用来交流信息,也属于信息技术C、一切与信息的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有关的信息都可以称为信息技术D、信息技术就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列关于汉字机内码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同一个汉字不同的输入码对应于不同的机内码B、汉字的机内码是供计算机系统内部进行存储、加工处理、传输而统一使用的代码C、国标GB2312使用4个字节的编码表示一个汉字D、一个汉字可以有多个机内码【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计算机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其中处于系统软件核心地位的是( )A、数据库管理系统B、操作系统C、程序语言系统D、网络通信软件【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在春节期间,小李通过手机微信群给同学们发红包,群中所有人看到后都能争抢红包,微信群中这一现象主要体现了信息的( )A、共享性B、真伪性C、可处理性D、载体依附性【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下列哪种现象不属于计算机犯罪行为?( )A、利用计算机网络窃取他人信息资源B、攻击他人的网络服务C、私自删除他人计算机内重要数据D、消除自己计算机中的病毒【答案】:【解析】:第12题【单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VR 全景”使用户体验到身临其境的感觉,所以它采用的是人工智能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1、现代社会中,人们把(B)称为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A.物质、能量、知识B.信息、物质、能量C.财富、能量、知识D.精神、物质、知识2、盲人摸象体现了信息交流的重要性,信息可以交流说明了信息具有( D )A.价值性B.时效性C.载体依附性D.共享性3、下列叙述中,其中( D )是错误的A.信息可以被多个信息接收者接收并且多次使用B.信息具有时效性特征C.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D.获取了一个信息后,它的价值将永远存在。
4、网络上的信息被人下载和利用,这正说明信息具有( A )A.价值性B.时效性C.载体依附性D.可转换性5、( B )不属于信息的主要特征A.时效性B.不可能增值C.可传递、共享D.依附性6、下面哪一个不属于信息的一般特征?( D )A.载体依附性B.价值性C.时效性D.独享性7、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这体现了信息的( C )A.载体依附性B.共享性C.时效性D.必要性8、交通信号灯能同时被行人接收,说明信息具有(B)。
A.依附性B.共享性C.价值性D.时效性9、关于信息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信息能够独立存在B:信息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C:信息不能分享 D:信息反映的是时间永久状态 10、下面对信息特征的理解,错误的( B ) A.天气预报、情报等引出信息有时效性 B.信息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C.刻在甲骨文上的文字说明信息的依附性 D.盲人摸象引出信息具有不完全性11、在朝鲜战争即将爆发的时候,蓝德公司向美国政局高价兜售一份调查报告没被理会,战后美国政府分文未花就得到该报告,这体现了信息的:(D) A:价值性 B:可伪性 C:具有可传递性D:具有失效性 12、关于信息共享与物质的共享的差别,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 A:信息一方使用时另一方就不能使用 B:信息使用后就会损耗 C:信息可无限复制、传播或分配给众多的使用者 D:信息可以有限的使用 13、将几副相互无关联的图像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如)的加工后,形成一副富有创意,有实际用途的图像,这体现了信息是( C ) A:可以共享的 B:需依附一定载体的 C:可以增值的 D:具有实效性14、武王伐纣作为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却没有甲骨文资料记载其确切年代。
现代考古工作者根据历史传说中的“天象”,利用天文知识成功地完成该时间的判定。
这说明信息具有(C)特征。
A、可传递性B、时效性C、载体依附的可转换性3 / 20D、价值性15、某次语文测验成绩已经按学号顺序录入到表中,对语文成结在100分以上的学生筛选,得出相应的名单,这体现了信息的(B).A、可以共享的B、可以增值的C、需依附一定载体D、具有时效性16、下面有关对信息作用事例的理解,错误的是(D )A.许多历史事件以文字的形式记载在书上,体现信息的依附性。
B.交通信号灯被许多行人接收,体现信息的共享性。
C.天气预报、股市行情体现信息的有价值性D.身边的信息体现了信息的不完全性17、我们常说的“”是( A )的简称A.信息技术B.因特网C.输入设备D.手写板18、总体来说,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D)、管理、应用等有关的技术,都可以称之为信息技术.A.识别B.显示C.交换D.交流19、下面哪句话是正确的( C )A.现代的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信息技术B.21世纪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信息、信息技术就相应产生了。
C.有了人类就有了信息技术D.有了计算机后就有了信息技术20、关于信息技术的出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自从有了广播、电视后就有了信息技术B.自从有了计算机后就有了信息技术C.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信息技术D.信息技术是最近发明的技术21、下列有关信息技术的描述正确的是AA.通常认为,在人类历史上发生过五次信息技术革命B.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出版物会完全取代纸质出版物5 / 20C.信息技术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简称D.英文的使用是信息技术的一次革命22、不属于信息技术应用的是:D A:人工智能 B:电子商务 C:语音技术 D:纳米技术23、在人类发展史上发生过( C )次信息技术革命A.3 B.4 C.5 D.624、人类经历的五次信息技术革命依次为:语言的使用、文字的使用,( C ),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使用和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及其与通信技术的结合。
A.火的使用B.指南针的使用C.印刷技术的应用D.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25、虚拟现实技术融合了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技术、( A )等多个信息技术分支。
A.传感器技术B.网络技术C.通信技术D.三维动画技术教科多媒体技术应用第4页26下面( A)属于虚拟现实技术。
A.电子宠物助手27、( B )中的关键技术包括语音识别技术和语音合成技术。
A.虚拟技术B.语音技术C.汉字识别技术D.桌面系统28、关于语音技术,下面不正确的说法是( C )A.语音技术中的关键是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B.语音合成是将文字信息转变为语音数据C.语音技术就是多媒体技术D.语音识别就是使计算机能识别人说的话29、语音技术的关键技术有:BA:语音播放 B:语音识别 C:语音存储 D:语音输入30、使用电脑既能听音乐,又能看影碟,这是利用了计算机的(A)。
A、多媒体技术B、信息管理技术C、自动控制技术7 / 20D、人工智能技术31、下面( D )不是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A.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B.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C.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D.越来越复杂的操作步骤32、是指(C)。
A、友好人机界面(人机界面( ,简称)通常也称为用户界面)B、导航用户界面C、图形用户界面D、文字交换界面33、现代的电子计算机都是采用冯·诺依曼原理,该原理的核心是(C )A.采用输入设备B.采用高速电子元件C.存储程序与程序控制D.使用高级语言补充知识题:1、高中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目的是( A )A.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B.提高电脑技术水平C.会考的需要D.学会用电脑解决其他学科的问题2 .家中新买计算机的配置为:奔腾4 2.8/256M/80/50X/15’,其中通常用来表示内存大小的是( B)。
A:80B:256奔腾4 2.8D:50X3、家中计算机的配置为:奔腾4 2.8256805015’,那个参数表示硬盘大小 A::256 B:80 C:奔腾4 2.8 D:50X4.计算机可以存储一个城市的所有电话号码,充分体现了计算机( A)的特点A:具有记忆能力B:运算精度高C:具有自动控制能力D:具有逻辑判断能力5 .信息的基本容量单位是( )。
A:字9 / 20B:二进制的位C:字节D:字长6、现代的电子计算机都是采用冯·诺依曼原理,该原理的核心是( C)。
A:使用高级语言B:采用高速电子元件C:存储程序与程序控制D:采用输入设备7、计算机内部采用的是(A)A.二进制B.八进制C.十进制D.十六进制8、控制器和(C)组成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
A.存储器B.软件C.运算器D.磁盘第二章信息的获取练习题一、选择题(1)要想获得我国最新的超级计算机“曙光5000A(魔方)”的相关信息,你认为通过( C )方式最快捷效果最好。
A.向他人请教 B.购买书籍 C.因特网查找 D.阅读报纸(2)如果你想在网上查找关于徐志摩的诗词《残春》的信息,用全文搜索方式查找,你认为使用关键词( B )最容易得到结果。
A.徐志摩诗 B.徐志摩残春 C.残春 D.徐志摩(3)在网上看到自己喜欢的图片,想将其下载到自己的电脑里,以下( B )操作能正确的帮助其实现图片的下载。
A.直接单击鼠标左键 B.右击,选择“图片另有为…”命令C.双击鼠标左键 D.双击鼠标右键(4)要写一篇有关“新能源”的论文,现在需要相关的图片,得到网上查找,( C )网站可以帮到他。
①百度②学校的校园网③④搜狐A.①② 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5)下列关于尊重他人知识产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A.可以复制他人信息作品的内容11 / 20B.如果需要在自己的作品中引用他人的作品,应注明引用信息的来源、作者C.可以使用盗版书籍、软件、光盘等D.对于作者声明禁止使用的作品,不需要尊重作者的意见(6)一同学要搜索“京剧脸谱”,他访问搜索引擎,键入关键词( B ),搜索范围更为有效。
A.京剧脸谱 B.“京剧脸谱” C.‘京剧脸谱’ D.京剧+脸谱(7)根据研究性学习小组活动的安排,要到森林公园收集野生动物的生存状况等资料,制作一份演示文稿作品。
他应恰当选择的信息采集工具是( B)。
A.数码相机、扫描仪、数码摄相机 B.数码相机、数码摄相机C.普通相机、数码摄相机、视频采集卡 D.普通相机、扫描仪(8) 是一种( D )。
A.域名B.网址C.网络上用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D.超文本传输协议(9)想把《南京,南京》这部电影下载到自己的电脑上,由于影片的容量比较大,为提高下载速度,他最好(C )。
A.直接下载 B.单击鼠标右键,选择“目标另存”C.使用下载软件进行下载 D.通过复制来达到目的 (10)班主任想开一个有关“弘杨奥运精神”的主题班会,现在他手里有一张有关奥运会的光盘,但是他只想要其中的一个片段,你会利用( A )软件把这片段截取出来。
. A.超级解霸 B. C. D.(11)因特网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资源,你认为在检索信息的时候,下列哪一种方法是最经常使用的方法( A )A.利用搜索引擎进行查找、直接访问相关信息的网站13 / 20B.直接访问相关信息的网站、使用论坛C.使用论坛、等在线即时通讯工具D.使用论坛、利用搜索引擎进行查找(12)想知道“地球自转方向”,通过网上搜索查询得出两种不同的答案,一是顺时针旋转,二是逆时针旋转,面对这种情况,使用( A )判断结果是否正确比较好。
A.查找的是否专业的、权威的、可信度高的网络科学数据库。
B.查询的结果多少而定,得出相同的结论多的就是正确的。
C.网站界面设计的是否美观,界面设计的好的数据比较准确。
D.看查找的速度如何,速度快的网站比较准确。
(13)遇到学习上的问题时,可以在因特网上寻求解答,当不知道答案在哪个网站上时,可使用( C )查找。
A. B. C. D.(14)搜索引擎一般分为分类目录索引类和关键词索引类,下列网站不属于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的是( B )。
A.搜狐 B.百度C.网易 D.新浪(15)在进行题为“中朝关系”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可在因特网上利用( D )与他人进行讨论、交流。
①(电子邮件) ②(电子公告栏) ③④博客()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16)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做的是(C )A.采集信息 B.确定信息来源 C.确定信息需求 D.保存信息(17) 在网上不能随意下载的是(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