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 古诗鉴赏

合集下载

《梅花》崔道融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梅花》崔道融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梅花》崔道融唐诗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梅花》是唐代诗人崔道融作品。

描写在孤寒中的梅花,坚韧顽强,傲然独立。

诗人对北风的嘱托即是诗人爱花借花,恐其早谢心情的泄露。

也许诗人带病观梅,笛声更易拨动他惜花的心弦吧。

寒梅初开即恐其落.这里应隐含着诗人对人生的伤叹。

作品原文:梅花崔道融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

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朔风一作:逆风)作品注释:1、萼(è):花冠外面的绿色被片。

2、朔风:一作:逆风。

指冬天的风,也指寒风、西北风。

作品译文:梅花初放,花萼中还含着白雪;梅花美丽孤傲,即使要入画,都会担心难画的传神。

花香中别有韵致,清雅的都不知道冬的寒冷。

梅花的枝干横斜错落,似愁似病。

北风如果能够理解梅花的心意,就请不要再摧残她了。

在孤寒中的梅花,坚韧顽强,傲然独立,潇洒的北风啊,请你放慢脚步,精心的呵护她吧!你忍心在如此严寒之中再摧残她吗?作品鉴赏:这首诗前四句描写了几枝一海花初绽乍放,洁白如雪。

虽有孤高绝俗的神韵,但却不能淋漓尽致的表现于画中。

她素雅高洁,不畏寒箱,淡淡的香气中蕴含着铮铮气韵。

后四句重在抒情。

笛声是最易引起人之愁思的.古人所谓‘’愁人不愿听,自到枕边来”,何况笛声中更有《梅花落》之曲,因而这横玉声中很容.易引’起人借花惆怅之情。

诗人病躯独倚,在一片寒香混着笛声的景象中,诗人隐隐动了徘恻之心:北风如果理解我怜悔之意干万不要轻易予以摧残,让她多开些时间吧。

“容易”这里作轻.易讲。

“朔风”即北风,阮籍有诗云:“朔风厉严寒.阴气下微霜”。

雪梅,诗人对北风的嘱托即是诗人爱花借花,恐其早谢心情的泄露。

也许诗人带病观梅,笛声更易拨动他惜花的心弦吧。

寒梅初开即恐其落.这里应隐含着诗人对人生的伤叹。

作者简介:崔道融(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自号东瓯散人。

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

乾宁二年(895年)前后,任永嘉(今浙江省温州市)县令,早年曾游历陕西、湖北、河南、江西、浙江、福建等地。

《梅花》古诗鉴赏

《梅花》古诗鉴赏

《梅花》古诗鉴赏《梅花》古诗鉴赏1《梅花》原文何处花先放?向南三两村。

未春天似梦,彻夜月无言。

且喜昏鸦散,毋嫌翠羽喧。

众芳久寂寞,赖汝照乾坤。

《梅花》鉴赏诗人对梅花采取一种比较客观的观察、欣赏和描写的态度,是一种欣赏自然美景的态度,物与我基本上是分离的`。

这首咏梅诗是写形传神的神来之笔。

神似的高妙之处,在于虽然难以确指梅花的色如何艳、香如何郁,但闭目凝想,可得其神韵,拂之不去。

《梅花》作者简介钱澄之,清代诗人。

原名秉镫,字幼光(一作饮光),号田间(别号四顽)。

桐城(今属安徽)人。

明末诸生。

南明唐王时(1645),授彰州府推官;桂王时(1646)授礼部仪制司主事。

永历三年(1649)授翰林院庶吉士。

曾在吴江起兵抗清,又曾因避南明党祸出亡浙闽至粤,削发为僧,改名幻光。

后还俗归隐故乡,又改名澄之,不再出仕。

《梅花》古诗鉴赏2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

海仙时遣探芳丛。

倒挂绿毛么凤。

(么同:幺)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

高情已逐晓云空。

不与梨花同梦。

注释:玉骨:梅花枝干的美称。

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二:“袁丰居宅后,有六株梅……(丰)叹曰:烟姿玉骨,世外佳人,但恨无倾城笑耳。

即使妓秋蟾出比之。

瘴雾:犹瘴气。

南方山林中的湿热之气。

冰姿:淡雅的姿态。

仙风:神仙的风致。

芳丛:丛生的繁花。

绿毛幺凤:岭南的一种珍禽,似鹦鹉。

涴(wò):沾污,弄脏。

唇红:喻红色的梅花。

高情:高隐超然物外之情。

“不与”句:苏轼自注:“诗人王昌龄,梦中作梅花诗。

”①瘴雾:南方山林中的湿热之气。

②倒挂绿毛:似鹦鹉而小的`珍禽。

③幺风:鸟名,即桐花凤。

④涴:沾污。

⑤“不与”句:苏轼自注:“诗人王昌龄,梦中作梅花诗。

”此词据《耆旧续闻》、《野客丛书》记载,乃苏轼为悼念死于岭外的歌妓朝云而作。

词中所写岭外梅花玉骨冰姿,素面唇红,高情逐云,不与梨花同梦,自有一种风情幽致。

杨慎《词品》:古今梅词,以东坡此首为第一。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冷斋夜话》谓东坡在惠州作《梅花》时,时侍儿名朝云者,新亡,“其寓意为朝云作也”。

梅花的诗句及赏析

梅花的诗句及赏析

梅花的诗句及赏析梅花的诗句及赏析谁怜寂寞书窗下,冻影梅花伴夜灯。

下面是有关写梅花的诗句与赏析,欢迎大家阅读与了解。

梅花的诗句及赏析篇1:梅花——傲霜斗雪,不怕打击挫折,纯净洁白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梅花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释]1.凌寒:冒着严寒.2.遥:远远的.3.为:因为.4.暗香:指梅花的幽香.[解说]墙角有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开放.为什么远看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那是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赏析]古人吟唱梅花的诗中,有一首相当著名,那就是在作者之前,北宋诗人林逋的《山园小梅》.尤其是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更被赞为咏梅的绝唱.林逋这人一辈子不做官,也不娶妻生子,一个人住在西湖畔孤山山坡上种梅养鹤,过着隐居的生活.所以他的咏梅诗,表现的不过是脱离社会现实自命清高的思想.作者此诗则不同,他巧妙地借用了林逋的诗句,却能推陈出新.你看他写的梅花,洁白如雪,长在墙角但毫不自卑,远远地散发着清香.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作者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这首小诗意味深远,而语句又十分朴素自然,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梅花的诗句及赏析篇2:早梅南朝·谢燮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王安石《梅花》的原文翻译与赏析

王安石《梅花》的原文翻译与赏析

王安石《梅花》的原文翻译与赏析在我国古代为数众多的咏梅诗中,王安石的《梅花》堪称一首饶有特色、脍炙人口的佳作。

下面店铺就给大家带来王安石《梅花》的原文翻译与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原文】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译文】墙角有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开放。

为什么远看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那是因为梅花隐隐飘来阵阵的香气。

【赏析一】梅,古之“四君子”之一。

“四君子”是古代文人从物与环境的结合中提炼出的具有特别的精神象征的意象。

古人借用这些意象往往有这样一种模式:竹,多以画骨,而境界全在其中,些许文字,以竹之斑驳融文之参差,所谓景中写意。

松,以画,画姿则联想尽在松姿中;以诗写神,则松姿尽在想象中,以画以诗,展姿现神,皆谓借物言志。

兰,以植,植之盆庭院,飞香于书斋,兰香清,书香雅,谓之淡泊,谓之文雅。

而梅,亦如松,可诗可画,不同的是松以画传神,梅以诗传神。

另外,梅似乎具全了其它三“君子”的特征:如竹般清瘦,如松般多姿,亦如兰而有芳香。

因而,“四君子”中就梅在诗中表达的意境尤为丰富。

王安石的《梅花》以寥寥几句诗句略出了几枝梅,恰把这几个特征都写出来了。

在意象中,松往往唱独角戏,环境只是作为一种陪衬,主要还是看松姿,而梅不同,梅往往要与环境结合,当然在墨画中环境可以是空白,然而这就是一种环境,只不过比较朦胧。

【赏析二】《梅花》中以“墙角”两字点出环境,极其鲜明,极具意境。

墙角显得特别冷清,看似空间狭小,其实作者以墙角为中心,展开了无限的空间,正是空阔处在角落外,见角落便想到空阔。

“数枝”与“墙角”搭配极为自然,显出了梅的清瘦,又自然而然地想到这“数枝梅”的姿态。

“凌寒”两字更是渲染了一种特别的气氛,寒风没模糊掉想象中的视线,反而把想象中的模糊赶跑了,带来了冬天的潭水般的清沏。

所以,不管它是曲梅还是直梅,读者总会觉得脑海中有一幅有数枝定型的梅的清晰的画。

“独自开”三字就如一剑劈出分水岭般巧妙地将梅的小天地与外界隔开了,梅的卓然独“横”(梅枝不“立”),梅的清纯雅洁的形象便飘然而至。

关于梅花的诗词145首赏析

关于梅花的诗词145首赏析

关于梅花的诗词145⾸赏析1.⼘算⼦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主。

已是黄昏独⾃愁,更着风和⾬。

⽆意苦争春,⼀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如故。

【译诗】驿亭之外,靠近断桥的旁边,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却⽆⼈作主。

每当⽇⾊西沉的时候,总要在内⼼泛起孤独的烦愁,特别是刮风下⾬。

不想费尽⼼思去争芳⽃春,⼀意听凭百花去嫉妒。

零落凋残变成泥⼜碾为灰尘,只有芳⾹依然如故。

【赏析】陶渊明爱菊,为的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的闲适;周敦颐喜莲,为的是“出淤泥⽽不染,濯清涟⽽不妖”的⾼洁;⽽陆游重梅,则为的是“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节最⾼坚”的坚贞。

这可以从他的《⼘算⼦·咏梅》中得到印证。

这⾸《⼘算⼦》,作者⾃注“咏梅”,可是它意在⾔外,象“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濯清涟⽽不妖”的濂溪先⽣(周敦颐)以莲花⾃喻⼀样,作者正是以梅花⾃喻的。

陆游曾经称赞梅花“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节最⾼坚”(《落梅》)。

梅花如此清幽绝俗,出于众花之上,可是如今竟开在郊野的驿站外⾯,紧临着破败不堪的“断桥”,⾃然是⼈迹绝少、寂寥荒寒、倍受冷落了。

从这⼀句可知它既不是官府中的梅,也不是名园中的梅,⽽是⼀株⽣长在荒僻郊外的“野梅”。

它既得不到应有得护理,也⽆⼈来欣赏,随着四季代谢,它默默地开了,⼜默默地凋落了。

它孓然⼀⾝,四望茫然,——有谁肯⼀顾呢,它是⽆主的梅呵。

“寂寞开⽆主”这⼀句,诗⼈将⾃⼰的感情倾注在客观景物中,⾸句是景语,这句已是情语了。

⽇落黄昏,暮⾊朦胧,这孓然⼀⾝、⽆⼈过问的梅花,何以承受这凄凉呢?它只有“愁”——⽽且是“独⾃愁”,这⼏个字与上句的“寂寞”相互呼应。

⽽且,偏偏在这个时候,⼜刮起了风,下起了⾬。

“更著”这两个字⼒重千均,写出了梅花的艰困处境,然⽽尽管环境是如此冷峻,它还是“开”了!它,“万树寒⽆⾊,南枝独有花”(道源);它,“完花敢向雪中出,⼀树独先天下春”(杨维桢)。

总之,从上⾯四句看,这对梅花的压⼒,天上地下,四⾯⼋⽅,⽆所不⾄,但是这⼀切终究被它冲破了,因为它还是开了!谁是胜利者?应该说,是梅花!上阕集中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它也的确还有“愁”。

古诗《梅花》赏析

古诗《梅花》赏析

古诗《梅花》赏析梅花〔唐代〕崔道融数萼①初含雪,孤标②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

朔③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作者简介崔道融(880年前—907年),唐代诗人,自号东瓯散人。

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

乾宁二年(895年)前后,任永嘉(今浙江省温州市)县令,早年曾游历陕西、湖北、河南、江西、浙江、福建等地。

后入朝为右补阙,不久因避战乱入闽。

僖宗乾符二年(875年),于永嘉山斋集诗500首,辑为《申唐诗》3卷。

另有《东浮集》9卷,当为入闽后所作。

与司空图、方干为诗友。

《全唐诗》录存其诗近八十首。

注释①萼(è):花萼,萼片的总称。

由若干萼片组成,一般呈绿色,保护花芽。

②孤标:独立的标识,形容清峻突出,不同一般。

③朔(shuò):北方。

译文梅花初放,花萼中还含着白雪,梅花美丽孤傲,即使要入画,都会担心难画得传神。

花香中别有韵致,清雅得都不知道冬的寒冷。

心中愁苦之人不愿听那哀怨的笛声,病躯倚着梅枝独看这风景。

北风如果理解我怜悔之意,就请不要轻易地摧残它。

赏析崔道融《梅花》诗中的梅花并非眩耀的梅花。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此句写“冷”。

只是“数萼”,方显冷清。

诗人家中必无高朋满座。

无朋无友,遗我一人,隐隐花开,淡淡看来。

在诗坛众多的咏梅诗中,林逋《山园小梅》云:“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齐己《早梅》云:“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此二者皆是“暖”景,何等的热闹,独不似崔道融咏梅诗的“冷清”。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先写花形,复写花香。

齐诗、林诗亦然。

齐诗云:“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林诗云:“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三者意境各不相同。

崔诗“清”,香为清香,以清替寒。

齐诗虽有一“幽”字,其境不觉其幽,唯觉流畅而已。

林诗着一“趣”字,所谓文人雅事此般趣味则是。

“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

《梅花》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梅花》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崔道融《梅花》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

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注】①容易:轻易的意思。

(1)结合首联、颔联的内容,简要分析本诗中梅花意象的内涵。

(4分)(2)结合本诗运用的表达技巧,简要分析诗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6分)参考答案(2)托物言志(或借物喻人)。

(2分)情感要点:对梅花高洁素雅的品质的赞美之情;对梅花被吹落的惜花惆怅之情;借梅花抒发自己的身世感伤之情。

(表达技巧,2分。

感情每点1分,答满3点给4分。

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应得分。

)【诗意】梅花初放,花萼中还含着白雪;梅花美丽孤傲,即使要入画,都会担心难画得传神。

花香中别有韵致,清雅得都不知道冬的寒冷。

梅花的枝干横斜错落,似愁似病,北风如果能够理解道梅花的心意,就请不要再摧残她了。

赏析:崔道融《梅花》诗中的梅花却非“眩耀”的梅花。

此诗寂寞,此人亦寂寞。

张九龄《感遇》云:“草木有本心”。

“寂寞”与否,终究在人。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只是“数萼”,方显冷清。

诗人家中必无高朋满座。

无朋无友,遗我一人,隐隐花开,淡淡看来。

齐已《早梅》云:“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林逋《山园小梅》云:“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此二者皆是“暖”景,不似崔诗“冷”清。

陈亮《梅花》赏析

陈亮《梅花》赏析

陈亮《梅花》赏析陈亮《梅花》赏析梅花宋代:陈亮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注释①三弄:指笛曲名“梅花三弄”。

古有笛曲谢梅花之说。

②东君:司春之神。

赏析稀疏的梅树枝条横斜着,洁白如玉,刚劲有力;花萼上点缀着颗颗雪珠,反射出晶莹的光彩。

有一朵梅花竟然先开了,竞吐芳香的百花就都落在梅花的后面了。

梅花呀,要把春天到来的信息传递,又哪怕那雪压冰欺!玉笛呀,不要再反复吹奏《梅花落》的曲子了,因为春神正在主宰着人间。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梅花不怕挫折打击、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严冬阻挡不了春天到来的脚步,深雪又怎能埋藏梅花的芬芳气息?颂扬了梅花坚贞不屈的精神,诗人以颂赞梅花的口吻来寄托自己的爱国思想。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玉笛不要再吹奏那伤感的.“梅花三弄”曲调了,春神就要来到人间,主宰大地。

表达了诗人爱梅、惜梅之情,请东君为梅花作主,让玉笛不要再吹“三弄”了,留住春天,不要让梅花凋谢。

陈亮一生极力主张抗金,反对投降,有着强烈的爱国精神。

《梅花》一诗,表达了他的爱国之志,对抗金的胜利、国家的前途,都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诗是诗人情感发展的产物,既然玉笛演奏的《梅花落》曲子阻挡不了在春天阳光哺育下的梅花茁壮成长,那末,投降派的种种苟且的言论又怎能阻挡历史车轮的滚滚前进呢?进一步以颂赞梅花的挺然独立来表达对投降派的强烈谴责,寄托了自己一生力主抗战,反对投降的爱国主义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简介:
王安石(1021-1084),字介甫,晚号半山, 谥“文”,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北宋 临川人,著有《临川先生文集》,在文学 方面有突出成就,且与韩愈、柳宗元、欧 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并称 “唐宋八大家”。是中国古代有名的思想 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说说下列花 的名称、外形及特点

玫瑰
• 花大色艳 • 香气浓郁 • 食用配料
荷花
• 叶大而绿 • 清香怡人 • 静水生长
桃花
• 花色艳丽 • 果实可食 • 含有淡香
桂花
• 花小而多 • 香气诱人 • 食用配料
百合
• 茎直而硬 • 散发幽香 • 形如鳞片
水仙
• 水中生长 • 亭亭玉立 • 根如大蒜
遥知不是雪
虽言不是雪,而偏偏联想到雪,以雪作比, 意梅花色洁如雪,这般清丽高洁,实非白 雪可比。
(色洁)
为有暗香来
“暗香”,幽香。幽幽清香从远处袭来。联系第三 句可知,作者三、四句运用了倒置的手法,既强 调了梅花“色洁如雪”的特点,也突出了它“幽 香袭人”。纵观全诗,词句虽清丽平淡但意蕴含 蓄,寄寓深远。结合诗人当时的情况(推行变法 受到保守势力的阻挠而失败)及个性,不难体会 到作者赞美梅花凌寒独放、洁白清香,实际上是 在表明自己坚贞不屈,在逆境中洁身自好的心态。 (香幽)
全诗的意义:
墙角边有几枝梅花 。 梅花冒着严寒独自开放。 远远看过去知道那并不是雪,而是 盛开的梅花。 因为有淡淡的清香随风飘过来。

总结:
梅花以她洁白的花朵,给大自然增添美; 梅花以不怕严寒的品格,为人们树立了榜 样;梅花以她的暗香,给人们送来了喜悦。
回顾:
1、看拼音填空 lí ng( )寒 yáo( )远 ( )巧 ( )动 2、给下面的字加偏旁组字组词 每( ) ( ) ( ) ( )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能背诵古诗


新字:
•墙 •梅 •凌 •遥
qiáng méi lí ng yáo
~壁、围~
~花、腊~ ~晨、~霄
~远、逍~
理解字意:
数(shù):几 凌:冒着,顶着。 寒:严寒,--交待出这是冬季。 遥:远。 为:因为。
墙角数枝梅
“墙角”点明梅花开放的位置——幽僻。 “数 枝”几枝,言极少,说明形影孤单。 如此形单影孤,不禁使人生出怜爱之情。


梅花知识:
梅花原产于我国的东南部,喜欢温暖稍带湿润的 气候,不畏严寒,有200多个品种,生长很有特 点:先开花,后长叶,它的花瓣也很有特色,如 果你仔细地数一数,就会发现它的花瓣是五瓣, 或者是五的倍数,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梅花有的 结果,有的不结果,如果它的花瓣只有一层,那 么它多数都能结果,味道好酸,如果它的花瓣有 两层或两层以上,一般就很少结果,只能供人观 赏了,梅花有大红、粉红、白色、黄色等好多种 颜色,植物学家们还新培育了其他颜色的梅花呢! 好让它在百花凋零的冬天给大家带来更多美的享 受。
(形孤)
凌寒独自开
“凌寒”一句则寄寓了作者的主观情感。 “凌寒”,冒着严寒,实为全诗点睛之笔。 梅花在严寒中开放,本自然规律,而一 “凌”字则付与其强烈的感情色彩——傲 立严寒,坚强不屈,不由使人顿生敬畏之 情。不仅如此,诗人还以“独自”来修饰 “开”,让人觉得梅花气压群芳,孤傲无 比,这般“傲姿”不能不使人肃然起敬。 (姿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