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国》读书笔记
《雪国》读书笔记

《雪国》读书笔记《雪国》读书笔记1《雪国》中的徒劳在《雪国》的这部作品中,徒劳这个词出现了很多次,可以说是这部作品的关键词。
岛村、驹子和叶子这三个主要人物每个人的身上都存在着一些徒劳的特质。
作者笔下的三种徒劳结合三个人物各自的人物形象所表达的内涵以及其表现形式,是各不相同的。
岛村的徒劳虽然文中的徒劳多用于描述驹子,但是岛村才是徒劳这一关键词的中心人物。
川端康成从头到尾都是采用的岛村的视角来叙述雪国的故事,所有的徒劳都是透过岛村看到的。
岛村自身的形象是一个家境殷实的公子哥,每天虚无度日,无所作为,甚至“对自己也变得玩世不恭起来”。
为了逃避现实,岛村开始沉迷于各种美丽的幻象。
幻象是美丽的,而现实是令人失望的,美丽的幻象永远无法成为现实。
既然如此,人在现实中所做的所有试图改善现实的努力便都是徒劳的,甚至岛村“以为生存本身就是一种徒劳”,这便是岛村眼里徒劳的内涵。
岛村原本是钟意于日本传统舞蹈的,甚至曾有过“投身实际运动”,推动传统歌舞的改革的想法。
然而当被人怂恿,需要在现实中真正做出改变时,岛村却突然转向了西洋舞蹈。
“他所欣赏的,并不是舞蹈家灵活的肉体所表现的舞蹈艺术,而是根据西方的文字和照片自家所虚幻出来的舞蹈。
”岛村从未真正看到过任何西洋舞蹈,他所热爱的西洋舞蹈不过只是幻象罢了。
从日本传统舞蹈转向西洋舞蹈,是岛村拒绝改变现实,沉迷于幻象的体现,是岛村式徒劳对其自身的影响。
驹子的徒劳驹子的徒劳来源于对都市生活的向往的对岛村盲目的爱。
驹子自小便开始记日记,一记就是十几年。
而后又开始写读书笔记,即使只是与文学作品相差甚远的妇女杂志她也都一一做下笔记。
即使只是在乡下做艺伎,对于弹琴也从未懈怠过。
“然而,她向往都会之情,如今也冷如死灰,成为一场天真的幻梦”。
驹子这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在岛村眼里只是一种徒劳罢了,不会对她的人生有任何实质性的改善,再怎么挣扎,驹子也只能是乡下的一个艺伎罢了。
而后驹子将自己对于都市生活的向往寄托在了岛村的身上,从而不可自拔的爱上了岛村。
《雪国》读书笔记15篇

《雪国》读书笔记《雪国》读书笔记15篇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书笔记了。
你想好怎么写读书笔记了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雪国》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雪国》读书笔记1《雪国》一书主要写的是主角岛村与驹子之间的故事,以及对雪国那里奇特美景的描写。
主要人物岛村是一个研究欧洲舞蹈的富家子弟,他在去雪国是遇上了年轻美丽的艺妓驹子,驹子是一个很出色的艺妓,不仅会舞蹈,三弦,而且还有记日记的好习惯。
在岛村的眼里,他们的关系只是艺妓与恩客的关系,驹子却仰慕者有才华的岛村。
在明白岛村的心意后,只能央求他:一年来一次就好,带夫人来也欢迎,这样才持久。
在岛村第二次来雪国时,他遇见了叶子。
叶子在他眼里是一个完美的女人,他多次向驹子问起叶子的情况,但驹子都含糊其辞,不愿多说。
在岛村第三次来雪国时,叶子为了救剧场里的孩子从二楼掉了下来死了,但是岛村对于叶子也只是表以同情,并没有什么其他表现。
倒是驹子,抱着叶子的尸体发疯的叫喊。
在这部小说中,我觉得驹子是一个很矛盾的人物。
在面对岛村时,是一个温柔的女人,一个痴心希望能等到爱情的女人,但是在面对叶子及行男时,她又是一个似乎很无情的人。
她对于岛村的痴情书中有这样一段内容:“你在数什么?”他问过之后,女子仍旧默默地屈指数了好一阵子。
“那是五月二十三日。
”“是吗,你是在数日子呐?七、八月连着都是大月嘛。
”“哦,第一百九十九天。
正好是第一百九十九天。
”“你怎能记得那么清楚是五月二十三日呢?”。
这里讲述的是驹子在岛村第二次来雪国时,向他说他离开这里有多久了她还记得。
从这段话中我们似乎可以体会到驹子对于岛村离开那么久所表现出来的幽怨之情。
但是在行男快要死的时候,她却宁愿在候车室送岛村,也不想回去见行男最后一面。
驹子为什么不回去见行男,据她自己所说是害怕看到死人。
其实在我看来驹子在这部小说中是一个挺悲剧的角色。
《雪国》读书笔记

《雪国》读书笔记《雪国》读书笔记1据说,《雪国》是历史上最唯美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的作品,我并没有读过所有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的作品,无法断言其是否是最唯美,我用了三个睡前读书时间读完了全篇,若非隔日必须上班,我必定会一口气读完全篇的。
《雪国》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人物关系也不纠缠,似乎,简单地读懂,并不算是一件难事,但是,这么一部伟大的作品,是不是真的这么容易被读懂呢?我以为,想要去读懂全篇,想要去领会作者的意图,并非易事,实际上,关于阅读文学作品,我始终认为,领会读者的意图不是第一要事,让自己进入剧情并发掘自我的内心才是第一要事吧,毕竟这不是科学作品,本无需刻意考证作者的真实意图,更何况,作者在写作的时候,兴许就是即兴发挥呢?《雪国》的文字相当细腻,描写山的景色,描写人的内心,还有人物的对白,无一不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作为一名的艺术研究者,岛村是自负的,同时也是自怜的。
他似乎认为,他对于艺术的的领悟是要领先于当代的,因此他是自负的,然而,却也正因为这自负,他似乎也因为内心的孤独而自怜了。
在雪国,他遇见了身为歌舞伎的驹子,并且获得了她全心的爱慕。
他爱驹子吗?书中似乎一直在强调的是“不爱”,可是,他为什么又要一次次地专门为了驹子来到这雪国呢?似乎,他并不是那种简单的逢场作戏和及时行乐的世俗的男人,既然如此,这“不爱”便要被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身为歌舞伎的驹子,于原本应该逢场作戏的风月场所,却莫名地倾心于岛村,然而她知道这感情是没有将来的,因而她的每一次出场,都是带着复杂的矛盾的情绪的,或哭或笑,或柔或刚……驹子是一个不幸的女人,想要追求自己的幸福,却又拘泥于世俗的偏见。
某种意义上说,她是敢爱敢恨的人,她可以拒绝青梅竹马的师傅的儿子行男,也可以爱上一个本应该只是过客的岛村。
而其实,她一直是在逃避生活的,她始终是不敢直面生命的。
在全篇中,叶子出现的次数并不多,却是不可或缺的一个角色。
开始护士生涯,照料的第一个病人是行男,却不得不面对其死亡的结局,这给她的内心造成了极大的创伤。
雪国读书笔记

雪国读书笔记雪国读书笔记1一口气读完了川端康成的《雪国》,颇有感受。
雪国以驹子和岛村的爱情为主线,以驹子、叶子和行男的故事为帮助,主要描写了日本那个时代艺妓的生活,感人的是尽管驹子生活困难但布满热忱和盼望。
面对四年的艺妓契约,她没有垂头丧气,而是说,很快的半年过去了,四年很快会过去的。
她为了给师傅的儿子治病,自己做了艺妓,还有那个可怜的叶子为了照看既不是亲人,也并非恋人的行男,耗费着美妙的青春年华。
值得一提的是驹子的爱情观颇不值得提倡,既然是徒劳又何必呢?俗话说:百步之内必有芳草,何必为了一个有妇之夫而让费大好年华呢。
雪国读书笔记2第一次熟悉《雪国》是在大一上的外国文学观赏课上,那时候是冀桐老师跟我们介绍川端康成的时候提到的,那是老师只是粗略介绍了一下内容,没有认真分析情节。
自从加入了雪国读书组,就需要对这部作品更多地了解,于是在暑假之前的一周,去图书馆把这本书大致扫瞄了一遍。
说实话,第一次看没有什么很深的'体会,再去了解了一下川端康成的经受和写作背景之后略微有点点感受了,但是还是没有对这部作品有很大的感受。
也许是鄙人书读得少,对文学悟性又差的原因吧,临时还写不出很深的感受来,估量还要多读几遍才会有些感受,才能体会到的写作意图或者所描述的爱情故事吧。
初读这部作品,个人觉得主要还是在写岛村和驹子的爱情故事,两人之间由于地域分别、家庭因素等种种缘由不能公开恋爱,于是在作品中描述了两者间的发自内心的精神恋爱。
虽然相见次数不多,但是在一起的时间两个人之间的亲昵还是表现出了两者间的悄悄的喜爱之情,结局有些悲凉,也很悬乎,不是很看得懂,还有待我连续读下去,等到其次遍第三遍的时候可能就会有不同的体会了吧。
鄙人才疏学浅,读《雪国》略发感慨,如有不妥之处恳切盼望加以指正。
雪国读书笔记

雪国读书笔记雪国读书笔记1昨晚与今早读了川端康成的《雪国》,约莫读了一半。
诚如译者在序言中所说,《雪国》如同驹子一般,有着惊艳的美。
不知不觉中折服于川端康成的笔触与动人。
他自己就心中充满悲寂,从小就心中哀伤,构筑了由精神衰弱与眼泪组成的心灵。
很明了,是一种颓废的美。
写的很多东西是独有的日本风味。
譬如腰带。
我见过日本人的腰带,很宽,很耐看,绣了许多东西,反映出主人的思想境界。
日本的一套套大多是从中国学去的,然而也许是中国人太包容了,失掉了一些特色的东西。
川端康成在《雪国》《古都》中写了很多。
中国就没有一件能好好描摹的衣服。
川端康成对于感觉的意识臻于至善。
感觉在意识流中波动,同过笔来写,无外乎是景色、动作、面庞的细腻描写。
他的想象很怪异,“笔挺的小鼻子虽然单薄一些,但下面纤巧而抿紧的双唇,如同水蛭美丽的轮环,伸缩自如,柔滑细腻。
……但白里透红的……”总之,他给你的就像一束意识流。
“不知为什么,岛村还想大声再说一遍‘徒劳而已’,忽然之间,身心一片沉静,仿佛听得见寂寂雪声。
”象这一句,抓住瞬间流动过的意识流,让人物生发出人生如梦的慨叹。
川端康成将整个的故事嵌在幽暗淡色的环境中,主要写一眼之所及,颜色配上冷暖,写人物所思,写道德与欲望的冲突。
如“姑娘映在雪色上的头发,也随之黑中带紫,鲜明透亮。
”简单的颜色描摹,勾勒出了一丝邪恶与不纯洁。
虽然没有写“寒”与“冷”,但字字透着寒气。
这第一篇,主要写了川端康成的手笔,即其描绘瞬间感受的笔上功夫。
这些与他的经历是分不开的。
雪国读书笔记2在《雪国》这部小说中,如果错过了那些描写风景的文字,就是一种遗憾了。
我们可以来欣赏一下这雪国到底是怎样一个美法。
“这是原野尽头唯一的景色。
淡淡的晚霞把整个山容映成深宝蓝色,轮廓分明地浮现出来。
月色虽已渐渐淡去,但余韵无穷,并不使人产生冬夜寒峭的感觉。
”,“岛村仿佛坐上了某种非现实的东西,失去了时间和距离的概念,陷入了迷离恍惚之中,徒然地让它载着自己的身躯奔驰。
《雪国》读书笔记

《雪国》读书笔记《雪国》读书笔记1据说,《雪国》是历史上最唯美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的作品,我并没有读过所有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的作品,无法断言其是否是最唯美,我用了三个睡前读书时间读完了全篇,若非隔日必须上班,我必定会一口气读完全篇的。
《雪国》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人物关系也不纠缠,似乎,简单地读懂,并不算是一件难事,但是,这么一部伟大的作品,是不是真的这么容易被读懂呢我以为,想要去读懂全篇,想要去领会作者的意图,并非易事,实际上,关于阅读文学作品,我始终认为,领会读者的意图不是第一要事,让自己进入剧情并发掘自我的内心才是第一要事吧,毕竟这不是科学作品,本无需刻意考证作者的真实意图,更何况,作者在写作的时候,兴许就是即兴发挥呢《雪国》的文字相当细腻,描写山的景色,描写人的内心,还有人物的对白,无一不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作为一名的艺术研究者,岛村是自负的,同时也是自怜的。
他似乎认为,他对于艺术的的领悟是要领先于当代的,因此他是自负的,然而,却也正因为这自负,他似乎也因为内心的孤独而自怜了。
在雪国,他遇见了身为歌舞伎的驹子,并且获得了她全心的爱慕。
他爱驹子吗书中似乎一直在强调的是“不爱”,可是,他为什么又要一次次地专门为了驹子来到这雪国呢似乎,他并不是那种简单的逢场作戏和及时行乐的世俗的男人,既然如此,这“不爱”便要被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身为歌舞伎的驹子,于原本应该逢场作戏的风月场所,却莫名地倾心于岛村,然而她知道这感情是没有将来的,因而她的每一次出场,都是带着复杂的矛盾的情绪的,或哭或笑,或柔或刚……驹子是一个不幸的女人,想要追求自己的幸福,却又拘泥于世俗的偏见。
某种意义上说,她是敢爱敢恨的人,她可以拒绝青梅竹马的师傅的儿子行男,也可以爱上一个本应该只是过客的岛村。
而其实,她一直是在逃避生活的,她始终是不敢直面生命的。
在全篇中,叶子出现的次数并不多,却是不可或缺的一个角色。
开始护士生涯,照料的第一个病人是行男,却不得不面对其死亡的结局,这给她的内心造成了极大的创伤。
2023年雪国读书笔记范文(精选9篇)

2023年雪国读书笔记范文(精选9篇)雪国读书笔记1从书馆回来,半路遇到一位同事。
他看到我手里拿着《雪国》,便说,《雪国》内容很简单,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我笑着模仿颁奖辞说它反映了日本民族的性格和生活,对方摇摇头,不以为然。
这位仁兄是一位诗人,却好像不是一个有风骨的家伙,他读书很多,言辞间能显现学问,有时候却不涉真理和真相。
因此,我对他的话,总是将信将疑。
做人,总是很讲技巧的话,可能反而会给人一种幼稚可笑的感觉。
的确,《雪国》故事很短,内容很简单,而且我读来还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好像以前读过。
在我看来,的确像颁奖辞中所说,这部作品很有民族性。
它不无深刻地反映了日本下层人民,具体说是艺妓阶层的生活和感情。
从这篇作品中,我可以读到日本北方“雪国”的部分风物人情,甚至是历史。
它使我想到了自己读过的《茶花女》和《骆驼祥子》这两篇小说,它们同样也都是反映本国底层人民生活和情感的作品。
它也使我联想到了目前我所耳闻目睹的我亲爱的.祖国的人们的处境。
我如果说自己热爱人民热爱祖国,可能会因有自矜之嫌而招致嘲讽,但如果我说自己以自己的出身荣并依恋自己的根,则可能会引起诸君的共鸣而非非议吧。
也许是因为孤陋寡闻,除了电视剧《蜗居》,我还没看到听到有哪部作品真正深刻地触及了中国下层人民的生活现状。
对于中国当代文学,我也用自己的笨脑袋想过,为什么就没有经典呢?对比《雪国》,我妄下一个结论吧:因为中国现代都是御用文人,只许歌功颂德,不许反映民间疾苦,因此,没有思想也没有个性。
因此就不能久远。
听着看着媒体每天都在忽悠老百姓,有时候心里真是不好受。
总是感觉,现在,黑暗的事情好像比自己小时候多多了呢。
商家作假,平民百姓道德沦丧,精神麻木,飙车强拆,为富不仁,草菅人命,是这样的事情的确比过去多了,还是媒体太发达藏不住任何猫腻了呢?网络采取实名制了,有些话不能乱说了,尤其是真话吧。
很多__反映中国人的公民素质的确比欧洲美洲的差,读过之后不禁汗颜。
《雪国》读书笔记范文(通用6篇)

《雪国》读书笔记《雪国》读书笔记范文(通用6篇)读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了。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书笔记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雪国》读书笔记范文(通用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雪国》读书笔记1据说,《雪国》是历史上最唯美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的作品,我并没有读过所有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的作品,无法断言其是否是最唯美,我用了三个睡前读书时间读完了全篇,若非隔日必须上班,我必定会一口气读完全篇的。
《雪国》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人物关系也不纠缠,似乎,简单地读懂,并不算是一件难事,但是,这么一部伟大的作品,是不是真的这么容易被读懂呢?我以为,想要去读懂全篇,想要去领会作者的意图,并非易事,实际上,关于阅读文学作品,我始终认为,领会读者的意图不是第一要事,让自己进入剧情并发掘自我的内心才是第一要事吧,毕竟这不是科学作品,本无需刻意考证作者的真实意图,更何况,作者在写作的时候,兴许就是即兴发挥呢?《雪国》的文字相当细腻,描写山的景色,描写人的内心,还有人物的对白,无一不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作为一名的艺术研究者,岛村是自负的,同时也是自怜的。
他似乎认为,他对于艺术的的领悟是要领先于当代的,因此他是自负的,然而,却也正因为这自负,他似乎也因为内心的孤独而自怜了。
在雪国,他遇见了身为歌舞伎的驹子,并且获得了她全心的爱慕。
他爱驹子吗?书中似乎一直在强调的是“不爱”,可是,他为什么又要一次次地专门为了驹子来到这雪国呢?似乎,他并不是那种简单的逢场作戏和及时行乐的世俗的男人,既然如此,这“不爱”便要被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身为歌舞伎的驹子,于原本应该逢场作戏的风月场所,却莫名地倾心于岛村,然而她知道这感情是没有将来的,因而她的每一次出场,都是带着复杂的矛盾的情绪的,或哭或笑,或柔或刚……驹子是一个不幸的女人,想要追求自己的幸福,却又拘泥于世俗的偏见。
某种意义上说,她是敢爱敢恨的人,她可以拒绝青梅竹马的师傅的儿子行男,也可以爱上一个本应该只是过客的岛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驹子看川端康成的精神世界
——《雪国》读书笔记《雪国》的主线是岛村驹子叶子的情爱故事。
岛村优游岁月,三次去多雪的北国山村,和艺妓驹子邂逅而情爱,同时对萍水相逢的少女叶子也流露出若有若无的倾慕之情。
岛村在初夏的一天来到雪国,偶遇年轻貌美的驹子,因谈话投机而相互产生好感,进而有狎昵之举,翌日早上天刚亮,驹子就慌慌张张地溜出了岛村的房间,事如春梦了无痕,岛村也匆匆返回东京(这年初冬季节,岛村又来同驹子幽会。
在来雪国的火车上,岛村又被同车厢的叶子深深吸引。
在与驹子的第二次接触和对叶子的幻想中,雪国让岛村感到无比留恋,故在翌年秋季第三次来到雪国。
而这时的雪国已失去往日的繁荣景象,驹子身边的人如行男和师傅等人相继故去。
岛村通过与驹子的进一步接触,反思再三,决计离开雪国。
但就在临行前,一场大火无情地吞噬了叶子,驹子也随之疯癫。
驹子无疑是一个悲情的角色,她不得不眼睁睁看着身边爱着的人死的死,走的走。
她对生活的全部奉献与追求都落了空——无条件的、全身心爱着岛村,而岛村的心灵却为叶子“无法形容的美”而颤动并一次次地离开她;为了报答师恩,心甘情愿去当艺妓,但未婚夫行男照样很快地死去;她为叶子能幸福地生活创造条件,结果叶子也很快香消玉殒。
她的一切努力似乎都是徒劳的,最终化成幻影。
驹子具有形象鲜明的两种气质,纯洁无私以及热情奔放。
她给岛村留下的最初以及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洁净,这点在文中也多处被描述到。
“女子给人的印象洁净得出奇,甚至令人想到她的脚趾弯里大概也是干净的,岛村不
禁怀疑起自己的眼睛,是不是由于刚看过初夏的群山的缘故。
”作品后来又多次写到“她过于洁净了”,“她比谁都要显得洁净”。
正是由于驹子的洁净,使得岛村在初识之下曾力图避免同她发生性关系。
“洁净”这个词被川端毫不吝惜地使用于驹子身上。
在日常生活中,驹子总是勤快地打扫房间,甚至于是有洁癖的。
而且“神经质地连桌腿、火盆边都擦到了”;在住处的墙壁上她“精心地贴上了毛边纸”所以“墙壁和铺席虽旧,却非常干净”跟岛村说话时,也不忘随时捡起脱落的发丝;一旦看见烟灰掉落下来,就悄悄地用手绢揩净,然后给岛村拿来一个烟灰缸。
驹子把这些生活细节上的习惯称作自己的“天性”。
虽然她的身份是一个艺伎,但是在本质上她仍然是一个洁净的女子。
外表的洁净象征着心灵的洁净,正如她自己对岛村说:“只要环境许可,我还是想生活的干净些”。
不仅如此“洁净”还是指她的生存姿态和内心世界。
驹子明知与岛村的恋情是徒劳的,但还是依然爱着他,这种爱,不是肉体的交换,而是爱的无私奉献,是不掺有任何杂念的、女性的自我牺牲。
这就是驹子内在的洁净。
另外她对生命有着极大的热情与活力,从全文来看,驹子的形象是笼罩在热烈的红色调中,浑身都散发着青春和活力的,在文中也多出着墨。
“岛村正陷在虚无缥缈之中,驹子走了进来,就像带来了热和光”这句话是对岛村与驹子这两个人物形象生命状态的暗喻。
岛村既没有目标又没有追求,他的生命感悟中充满了虚无。
而驹子的出现,在他的生活中投入了热和光。
驹子红扑扑的脸颊在小说中不时地闪现。
有时,她的“眼睑和颧骨上飞起的红潮透过了浓浓的白粉”,使她在“雪国之夜的寒峭”中仿佛“给人带来一股暖流”,以至使“岛村对这醉人的鲜艳的红色,看得出了神”。
这鲜艳的红色,正是驹子的本色。
红色在日本文化中是具有双重性格的:一方面
是代表血色、火色、属凶恶的颜色;另一方面,红色表征红太阳,又是一种带有神秘性的色彩。
而这种红色的两面性投射到驹子身上,就突出地表现为驹子的生本能即执着的性格和真挚火热的感情以及死本能即对自己的放纵麻痹还有努力的一切却都是徒劳的无奈伤感。
生活本身的徒劳使驹形成了这样对立的性格,但我们仍能从驹子的身上看到可贵的单纯。
驹子即使徒劳地生活着,她也始终不放弃对单纯、美好生活的追求。
川端康成一开始就肯定了驹子可贵的单纯,不管她是否是良家少女,也不管她是否是温泉艺伎,作者还是使用了大量“洁净”等象征白色的词汇来突出她的这种品质。
所以,在驹子的性格里不仅有红色象征的生本能与死本能的对峙,也有白色象征的驹子可贵单纯和红色象征的世间的徒劳之间的对峙。
正如川端康成所说:“我是深深地进入作品人物驹子中,在这个意义上,我与其说是岛村不如说是驹子吧。
”驹子的原型,就是川端内心的“本我”。
而驹子作为川端康成“本我”是充满着冲突和矛盾的。
川端康成用红、白色暗喻其被压抑的、非理性的、无意识的生命力、内驱力、本能、冲动和欲望。
驹子这一形象的塑造,与川端的成长经历不无关系。
“川端康成有一个孤苦伶仃的童年”。
在川端康成成长的关键期中,其极度缺失母爱以及来自于女性的关怀,使得川端康成从小就对女性尤其敏感和关注,这种对来自女性关爱的极度缺乏甚至使得川端康成在性别上更加认同女性,使得他用驹子这一形象来代表“本我”。
他的童年是在孤独和无助中度过,不仅没有感觉到人间的温暖,相反渗入了深刻的、无法克制的忧郁和悲哀,内心不断涌现出对人生的虚幻感和对死亡的恐惧感。
这些都被压抑进了川端康成的“本我”人格中。
正是这些川端康成精神世界的冲突造成了小说中驹子的种种神经症
状。
譬如,驹子因为畏惧死亡而无论如何也不去为弥留中的行男送行。
另外,驹子那强迫症似的洁癖也是川端内心的压抑反映在驹子身上。
驹子这一形象的设定,充分地反映了川端内心的矛盾,一方面是对人生的虚幻感以及对死亡的恐惧还有虚无悲哀忧郁的精神世界,但另一方面,又反映了川端对纯净美好的追求。
而叶子则是另一个驹子,“叶子是植物性的灵,驹子是动物性的欲,叶子是驹子的灵性,驹子是叶子的肉身。
”可以说,叶子是一个更为纯粹的驹子。
构成叶子形象的首先是她那“仿佛向远方的呼唤”“像是从什么地方传来的一种回响”的声音,让人觉得叶子是一个飘忽而来的、带有梦幻般色彩的存在。
除了声音,叶子留给读者深刻印象的就是她那美丽而冷峻的眼睛。
从映在车窗玻璃上的“一束从远方投来的寒光,模模糊糊地照亮了她眼睛周围”的神秘与缥缈,到后来“她只尖利的瞅了岛村一眼,就一声不吭走过了土间”,“那双眼神依然在他的眼睛里闪耀,宛如远处的灯光,冷凄凄的”。
她对爱情也十分纯粹,一心一意照顾着行男,在行男逝去后守着行男的坟墓。
她的存在是梦幻的,她代表了川端康成的最高的理想的和神性的存在,是处于最高层的“超我”。
然而,在小说的结尾,叶子为了救出困在蚕房二层看电影的孩子,在大火的熏烤下体力不支从二楼坠地而死。
就在这短暂的结局作者用了画龙点睛之笔对驹子有这样一段描写:“驹子拖着艺伎那常常的衣服下摆,在被水冲过的瓦砾堆上,踉踉跄跄地走过去,把叶子抱回来。
叶子露出拼命挣扎的神情,耷拉着她那临终时呆滞的脸。
驹子仿佛抱着自己的牺牲和罪孽一样。
”驹子为什麽抱着叶子就像抱着自己的牺牲与罪孽一样?因为驹子、叶子本为一体。
在灵与欲的较量中,欲望占了上风,而灵却走向灭亡。
所谓“牺牲”本身就是川端康成死去的“超我”——他的最高理想和神性的人格。
而造成这一“罪孽”的就是川端康成“本我”的强大。
悲哀的是“本我”最终战胜了“超我”,而正是这样的安排,体现出了川端康成所具有的传统日本的“生即是死,死中有生”物哀美学理念以及其强大的“本我”人格。
然而最终的结尾“待岛村站稳了脚跟,抬头望去,银河好像哗啦一声,向他的心坎倾泻下来。
”也反映了川端对永恒即纯粹的精神世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