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妇科学第四节月经过多
执业医师考点总结 中医妇科学

中医妇科学月经病一、月经先期:当地补阴经1.气虚证1)脾气虚证:补中益气汤2)肾气虚证:固阴煎2.血热型1)阳盛血热型-清经散2)阴虚血热型-两地汤3)肝郁化热证-丹栀逍遥散二、月经后期:要补当温经1)肾虚型-当归地黄饮2)血虚型-大补元煎3)血寒证:虚寒型-温经汤《金匱》;实寒型-温经汤《妇人大全》4)气滞型-乌药汤三、月经先后无定期;要固定1)肝郁型-逍遥散2)肾虚型-固阴煎四、月经过多:保举笑1)气虚型-举元煎2)血热型-保阴煎+地榆、茜草3)血瘀型-失笑散+益母草、茜草、三七五、月经过少:苍滋归逃1)肾虚型-归肾丸2)血虚型-滋血汤3)血瘀型-桃红四物汤4)痰湿型-苍附导痰丸六、经期延长:原地红1)气虚型-举元煎+阿胶、艾叶、乌贼骨2)虚热型-两地汤合二至丸、四乌贼骨一藘茹丸3)血瘀型-桃红四物合失笑散加味七、经间期出血:清淤地1)肾阴虚型-两地汤合二至丸3)湿热型-清肝止淋汤去阿胶、红枣,加小蓟、茯苓4)血瘀型-逐瘀止血汤八、崩漏:上清虫子左右固脾虚证__固本止崩汤肾虚证__肾气虚:加减苁蓉菟丝子丸+党参、黄芪、阿胶肾阳虚:右归丸+党参、黄芪、田七肾阴虚:左归丸合二至丸血热证__虚热证:上下相资汤实热证:清热固经汤血瘀证__逐瘀止血汤九、闭经:四人血重阴1)气血虚弱-人参养荣汤2)肾气亏损__加减苁蓉菟丝子丸加淫羊藿、紫河车3)阴虚血燥-加减一阴煎加丹参、黄精、女贞子、制香附4)气滞血瘀-血府逐瘀汤或膈下逐瘀汤5)痰湿阻滞-四君子汤合苍附导痰丸加当归、川芎十、痛经:圣清调少膈1)气滞血瘀型-膈下逐瘀汤2)寒凝血瘀型-少腹瘀汤汤3)湿热蕴结型-清热调血汤加车前子、薏仁、败酱草4)气血虚弱型-圣愈汤5)肾气亏损型-益肾调经汤经行泄泻:健身1)脾虚-参苓白术散2)肾虚-健固汤经行吐衄:清静1)肝经郁火:疏肝清热、引血下行-清肝引经汤2)肺肾阴虚:滋肾润肺、引血下行-顺经汤经行乳房胀痛:逍遥观肝气郁结:逍遥散+麦芽、青皮、鸡内金肝肾亏虚:一贯煎/滋水清肝饮+麦芽、鸡内金经行头痛:通林珍肝火证:羚角钩藤汤血瘀证:通窍活血汤血虚证:八珍汤+首乌、蔓荆子经行感冒:采金菊风寒:荆穗四物汤风热:桑菊饮邪入少阳:小柴胡汤经行身痛:趁痛补血虚:当归补血汤+白芍、鸡血藤、丹参、玉竹血瘀:趁痛散经行浮肿:淤八肾脾肾阳虚:肾气丸合苓桂术甘汤气滞血瘀:八物汤+泽泻益母草十一、绝经前后诸症:左右二仙汤1)肾阴虚-左归丸合二至丸2)肾阳虚-右归丸3)肾阴阳俱虚-二仙汤合二至丸加菟丝子、何首乌、龙骨、牡蛎十二、经断复来:老子黄皮脾虚肝郁证:安老汤肾阴虚证:知柏地黄丸加阿胶、龟甲湿热下注:易黄汤加黄芩、茯苓、泽泻、侧柏、大小蓟湿毒瘀结:萆薢渗湿汤合桂枝茯苓丸去滑石,加黄芪、三七带下过多:补完带五百1)脾虚证-完带汤2)肾阳虚-内补丸3)阴虚夹湿-知柏地黄丸4)热毒蕴结-五味消毒饮加土茯苓、败酱草、鱼腥草、薏仁5)湿热下注-止带方带下过少:归营肝肾亏损:左归丸加知母、肉苁蓉、紫河车、麦冬血枯瘀阻:小营煎加丹参、桃仁、牛膝妊娠病一、妊娠恶阻:香橘1)脾胃虚弱-香砂六君子汤2)肝胃不和-橘皮竹茹汤二、妊娠腹痛:爱玲要归1血虚:当归芍药散2气滞:逍遥散3虚寒:胶艾汤4血瘀:桂枝茯苓丸合寿胎丸异位妊娠:手术为主三、胎漏胎动不安:寿元保枝1)肾虚:寿胎丸2)血热:保阴煎3)气血虚弱:胎元饮4)血瘀:桂枝茯苓丸合寿胎丸四、滑胎:石桂英固气肾气不足:补肾固冲丸肾阳亏损:肾气丸去泽泻+菟丝、杜仲、白术肾精亏损:育阴汤气血两虚:泰山磐石散血瘀:桂枝茯苓丸合寿胎丸五、子肿:武术天1)脾虚:健脾行气-白术散2)肾虚:化气行水-真武汤3)气滞:理气行滞、健脾化湿-天仙藤散六、子淋:到柏林1)阴虚津亏:知柏地黄汤2)心火偏亢:导赤散+玄参、麦冬3)湿热下注:加味五淋散产后病一、产后血晕:生命1)血虚气脱:益气固脱-清魂散或独参汤2)血瘀气逆:活血逐瘀-夺命散二、产后发热:中华防毒1)感染邪毒:五味消毒饮合失笑散2)外感:荆穗四物汤加防风、苏叶3)血虚:补中益气加地骨皮4)血瘀:生化汤三、产后腹痛:宁化1)血虚:补血益气-肠宁汤2)血瘀:活血祛瘀、散寒止痛-生化汤加益母草四、产后身痛:黄荣独痛1)血虚:黄芪桂枝五物汤2)风寒:独活寄生汤3)血瘀:身痛逐瘀汤合生化汤4)肾虚:养荣壮肾汤+秦艽、熟地五、产后恶露不绝:补报生1)气虚:补中益气汤加艾叶、阿胶、益母草2)血热:保阴煎3)血瘀:生化汤缺乳:通漏下气血虚弱:通乳散(参芪归麦通吉梗)肝郁气滞:下乳涌泉散痰湿阻滞:苍附导痰丸合漏芦散妇科杂病一、癥瘕:香附黄肾气滞血瘀:香棱丸或大黄庶虫丸痰湿瘀结:苍附导痰汤合桂枝茯苓丸湿热瘀阻:大黄牡丹汤+木通、茯苓肾虚血瘀:补肾祛瘀方或益肾调经汤急性盆腔炎:五仙活热毒炽盛:五味消毒饮合大黄牡丹汤湿热瘀结:仙方活命饮+苡仁、冬瓜仁慢性盆腔炎:银甲膈少冲湿热瘀结:银甲丸或当归芍药散+丹参、冬青、忍冬藤、田七片气滞血瘀:膈下逐瘀汤寒湿瘀结:少腹逐瘀汤气虚血瘀:理冲汤二、不孕症:玉金与少启1)肾虚:肾气虚证:补肾益气、填精益髓-毓麟珠肾阳虚证:温肾助阳、化湿固精-温胞饮或右归丸肾阴虚证:滋肾养血、调补冲任-养精种玉汤2)肝气郁结:百灵调肝汤或开郁种玉汤3)瘀滞胞宫:少腹/膈下逐瘀汤4)痰湿内阻:苍附导痰丸三、阴痒:柏地龙1)肝肾阴虚:知柏地黄丸加当归、栀子、白藓皮2)肝经湿热:龙胆泻肝汤或萆薢渗湿汤,外用蛇床子散四、阴疮:龙阳热毒:龙胆泻肝汤寒湿:阳和汤/托里消毒散五、子宫脱垂:补中元气虚:补中益气汤+金樱、杜仲、续断肾虚:大补元煎+黄芪脏躁:1、甘麦大枣汤加枣仁、柏子仁,兼痰浊加胆南星、茯苓、郁金、石菖蒲。
中医妇科学――月经病

中医妇科学――月经病第八章月经病【目的要求】1.掌握月经病总的治疗原则与宜忌;2.熟悉本病机理;3.了解月经病的定义、范围。
【教学内容】1.月经病的定义;2.范围:常见月经病;3.主要病机;4.治则与宜忌。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第一节月经先期【目的要求】1.掌握月经先期的定义及其各型的辨证论治(含证、治、方、药,下同);2.熟悉其病因病机、诊断与鉴别诊断。
【教学内容】1.月经先期的定义及概述;2.病因病机:脾气虚、肾气虚、阴虚血热、阳盛血热、肝郁化热;3.诊断,与经间期出血、月经先后无定期、崩漏的鉴别诊断;4.辨证论治:脾气虚型、肾气虚型、阴虚血热型、阳盛血热型、肝郁血热型等各型的证、治、方、药。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第二节月经后期【目的要求】1.掌握月经后期的定义及其各型的辨证论治;2.熟悉其病因病机、诊断与鉴别诊断。
【教学内容】1.月经后期的定义及概述;2.病因病机:肾虚、血虚、虚寒、实寒、气滞、痰湿;3.诊断,与月经先后无定期、早妊的鉴别诊断;4.辨证论治:肾虚型、血虚型、虚寒型、实寒型、气滞型、痰湿型等各型的证、治、方、药。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第三节月经先后无定期【目的要求】1.掌握月经先后无定期的定义及其各型的辨证论治;2.熟悉其病因病机、诊断与鉴别诊断。
【教学内容】1.月经先后无定期的定义及概述;2.病因病机:肾虚、脾虚、肝郁;3.诊断,与崩漏的鉴别诊断;4.辨证论治:肾虚、脾虚、肝郁各型的证、治、方、药。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第四节月经过多【目的要求】1.掌握月经过多的分型及代表方剂(不含药物组成,下同);2.熟悉月经过多的定义、诊断;3.了解其鉴别诊断。
【教学内容】1.月经过多的定义及概述;2.病因病机:气虚、血热、血瘀;3.诊断,与崩漏的鉴别诊断;4.辨证论治:气虚、血热、血瘀各型的证、治、方、药。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第五节月经过少【目的要求】1.掌握月经过少的分型及代表方剂;2.熟悉月经过少的定义、诊断;3.了解其鉴别诊断。
月经先期过多期长---中医妇科学

血瘀证 (1)血瘀证候的比较
月经过多
月经期长
妇科 情况
全身 情况 舌脉
经行量多 经色紫黑 多血块
胸闷烦躁,腰骶刺痛 小腹满痛,肌肤不泽
舌质紫黯,有瘀斑瘀点 脉沉涩或沉弦
开始量少2-7日,续 后量中,经行涩滞 不畅,时间延长, 经色紫黯有块
小腹疼痛不适
身重无力
舌紫黯,有瘀斑 脉沉弦涩
(2)血瘀证治的比较
神疲乏力,倦 怠气短懒言, 食少纳呆,便 溏。
舌淡红苔薄白 脉缓弱。
月经过多
月经期长
经量多,色淡,月经期长,量
质稀。
多色淡,质稀
面色无华,神 疲乏力,气短 懒言,小腹绵 绵作痛。
舌淡红苔薄白 脉细弱。
面色无华,神 疲乏力,气短 懒言,头晕眼 花,心悸失眠, 食少纳呆
舌淡红苔薄白
脉沉细弱。
(2)气虚证治的比较
虚证
1、气虚:月经先期,月经过多,经期延长。 2、血虚:月经量少。 3、肾虚:月经先后不定期,月经过少,月经后期。 4、阴虚内热:月经先期,经期延长。
西医疾病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高催乳素血症 生殖器官肿瘤 盆腔炎性疾病、结核病 宫内节育器 血液病
月经异常
三、月经不调的辨证要点
寒、热、虚、实
月经情况
疾病
治法
月经过多 活血化瘀,止血调经
月经期长 活血化瘀,止血调经
代表方剂 失笑散
桃红四物汤
(3)治疗血瘀方剂的比较
月经过多 失笑散 :炒蒲黄、五灵脂 月经期长 桃红四物汤 :桃仁、红花、当归、川芎
赤芍、熟地黄
(4)治疗血瘀证药的比较
月经过多
方剂 失笑散 处方 炒蒲黄、五灵脂
月经期长
《中医妇科学习题集(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配》读书笔记模板

第二节妇科疾病的辨证方法
一单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三填空题 四名词解释 五简答题 六论述题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三填空题 四名词解释 五简答题 六问答题
一单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三填空题 四名词解释
六论述题
五简答题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三填空题 四名词解释 五简答题 六论述题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三填空题 四名词解释 五简答题 六论述题 七病案分析题
第十一节经行前后诸病(一)
概述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经行乳房胀痛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经行头痛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经行眩晕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第十一节经行前后诸病(二)
经行浮肿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经行泄泻
中医妇科学习题集(全国中医 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
划教材配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目录分析 05 精彩摘录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读书笔记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习题
论述题
全国
内容
分析题
中医
病案
中医药
学生
教材
单项选择 题
参考答案
行业
填空题
多项选择 题
名词解释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三填空题 四名词解释 五简答题 六论述题 七病案分析题
第七节经间期出血
一单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三填空题 四名词解释 五简答题 六论述题 七病案分析题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三填空题 四名词解释 五简答题 六论述题 七病案分析题
中医妇科学复习重点

要求熟记方剂:
1、两地汤方用干地,胶芍玄参地骨皮;月经先期因虚热,清经凉血复滋阴。
完带汤方重健脾,双术参淮草陈皮;柴芍车前黑荆芥,脾虚湿困带下宜。
2、解毒活血汤《医林改错》
解读活血连翘甘,升散退热柴胡根;红花归地桃仁芍,枳壳散结邪瘀分。
3、苍术导痰丸:苍术导痰丸茯苓,陈夏甘枳药南星;生姜苍术和香附,痰湿经少或闭经。
4、膈下逐淤行气滞,台乌香附延胡枳;甘草丹皮芎归芍,逐瘀桃红配灵脂。
10、少腹逐瘀小茴香,芎归桂花与干姜;延胡灵脂蒲黄没,祛寒化瘀效力强。
月经过多是什么原因

月经过多是什么原因*导读:很多女性都会月经不调,有时月经过多,有时月经过少。
其中,月经过多比月经过少较为少见,但女性也应该了解月经过多的原因,及早防治。
月经过多是什么原因,下面有请医学者为大家介绍一下。
……很多女性都会月经不调,有时月经过多,有时月经过少。
其中,月经过多比月经过少较为少见,但女性也应该了解月经过多的原因,及早防治。
月经过多是什么原因,下面有请医学者为大家介绍一下。
*一、月经过多病因病机在中医看来,月经过多的原因包括气血和血热。
气虚多由饮食不当、脾胃受损、中气不足、疾病缠身、体虚气弱所致。
关于气虚,《证治淮绳》曾记载:“劳伤气血,冲任虚损,月水过多。
”而血热多由情志不畅、心烦气躁、素体阳盛、热扰心脾所致。
关于血热,《万氏妇人科》曾记载:“凡经水来太多者,不问肥瘦,皆属热也。
”在西医看来,月经过多的原因与神经分泌功能失调、卵巢黄体功能异常、器质病变有关。
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能引起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不稳定,从而引起月经过多。
营养不良、甲状腺、糖尿病等疾病都会引起月经过多;精神病药、内分泌制剂、避孕药都会引起月经过多。
*二、月经过多治疗方法了解月经过多是什么原因后,如月经量多于80ml,要及早治疗。
治疗可用药物治疗法和手术治疗法,具体如下:1.药物治疗氨甲环酸、PG合成药都适合月经过多的女性服用,服用后如出现恶心呕吐症状,不要过分惊讶,因为这些药物具有一定的副作用。
症状在停用药物后就会消除。
若接受激素治疗的患者,可用达那唑治疗。
此药具有促进卵巢性激素生成,减少出血量的功效。
2.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适用于病情较为严重,无生育要求的患者。
行手术,要切除子宫,会影响生育,患者要慎重考虑。
如病情还会恶化到要行手术进行治疗,患者也可以选择激光、电凝等方法治疗。
若一定要行手术才能治愈疾病,患者在行手术前要先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增效剂萎缩内膜。
月经过多是什么原因,相信大家已经有所了解。
如有相关疑问,可咨询专业医院医生,医生会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告知答案。
中医妇科口诀记忆法

中医妇科口诀记忆法页面功能【字体:大中小】【打印】【关闭】中医妇科口诀心法——熟记考试无忧。
可参考总结的笔记同背,事半功倍。
月经病月经病,多违期,量色质,变常序。
致病因,主次理:寒热湿,外邪欺;忧思怒,伤里,房室累,劳倦疲。
经早至;多属热;渐迟至,多寒邪;错杂至,肝郁结。
实量多,虚淡色,热紫红,寒纯黑;瘀为患,血块泻。
1.经期异常经先期,热与虚。
补中汤,气虚与。
阳盛热,清经散;肝郁热,黑逍遥;阴虚热,两地汤。
经后期,寒虚滞。
温经汤,实寒休;暖宫丸,虚寒求;补元煎,血虚救;乌药汤,气滞疏。
经愆期,气血伤。
逍遥散,肝郁畅,固阴煎,肾虚商。
期延长,瘀虚热。
桃四物,合失笑,祛血瘀,能活血;两地汤,二至丸,养阴液,退虚热。
2.经量异常经量多,虚与热。
气虚者,淡清测;举元煎,升固摄。
血热者,红紫色;保阴煎,清凉折。
假设血瘀,紫黑色;失笑散,化活血。
经量少,虚与痰。
滋血汤,血虚予。
桃四物,血瘀逐。
归肾丸,肾虚补;苍导痰,湿痰除。
3.经行异症经行衄,称逆经;气血逆,热为病。
肝郁火,胁胀疼;引经汤,血下行。
肺阴虚,潮热咳;滋肺肾,顺经汤。
经行泻,脾肾虚,治求本,调经辅。
谷不化,参苓术。
五更作,宜温补;四神丸,合健固。
间期血,精元充,阳动,血妄动;肾阴虚,滋阴血,二至丸,两地合;湿热蕴,清湿热,清肝淋,加减成;瘀血留,化淤血,逐瘀汤,止血良。
4.痛经经行痛,称痛经;腹与身,两处分;经前发,为实证;经后作,虚证明。
气血滞,胸胁胀;宜运行,膈逐汤。
阴虚寒,热痛减,便清长,温经商。
寒湿凝,冷痛凉;经色暗,腹逐汤。
湿热注,腹灼痛,连腰骶,清调尝。
气血虚,疠痛长;调补养,圣愈良。
肝肾亏,腰狻胀,脉沉细,凋肝场。
5.经闭经闭症,分虚实;虚血枯,实邪隔;妊亦闭,细辩之。
肝肾亏,腰腿酸;归肾丸,细调养。
气血虚,面色苍;养荣汤,甚堪尝。
虚血燥,五烦潮;一阴煎,养阴调。
气血瘀,胁腹胀;府逐瘀,气滞商。
痰湿阻,胁满闷;导痰丸,合佛手。
6.崩漏崩漏病,本一症;淋沥漏,注下崩;热虚瘀,冲任损;急治标,缓图本;漏养血,崩固升。
中医师-中医妇科学-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练习题及答案详解

第二单元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一、A11、下列各项,不属于血瘀所导致的疾病是A、月经过多B、崩漏C、月经先期D、痛经E、闭经2、下列各项,不属于肾阴亏虚,虚热内生,热伏冲任所导致的疾病是A、崩漏B、经间期出血C、胎漏D、月经过多E、胎动不安3、下列各项,不属于带脉失约导致的疾病是A、滑胎B、带下病C、胎动不安D、子宫脱垂E、崩漏4、督脉虚损,阴阳平衡失调可导致的疾病是A、经行发热B、崩漏C、经行身痛D、痛经E、产后发热5、脾失统摄,冲任不固可导致的妇科疾病是A、经间期出血B、带下过多C、经行吐衄D、滑胎E、经期延长6、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不足可导致的妇科疾病是A、月经先期B、胎漏C、滑胎D、胎萎不长E、产后血晕7、肝郁化热,火热之邪下扰冲任,可导致的妇科疾病是A、经行吐衄B、妊娠恶阻C、月经先期D、经行乳房胀痛E、经间期出血8、肾阳虚,命门火衰,胞宫虚寒可导致的妇科疾病是A、妊娠腹痛B、带下过多C、月经过少D、月经后期E、闭经9、肾气虚,封藏失职,冲任不固可导致的妇科疾病是A、滑胎B、产后恶露不绝C、崩漏D、经期延长E、经间期出血10、肝经湿热,蕴结胞中,阻滞冲任可导致的妇科疾病是A、月经过少B、癥瘕C、闭经D、月经后期E、痛经11、肾阴虚,冲任、胞宫胞脉失养,可导致的妇科疾病是A、月经后期B、月经过少C、闭经D、痛经E、经期延长12、产后过劳可导致的妇科疾病是A、产后血晕B、产后发热C、恶露不绝D、产后腹痛E、产后抑郁13、惊恐伤肾,恐则气下可导致的妇科疾病是A、月经后期B、经间期出血C、月经过少D、月经先期,E、月经过多14、抑郁忿怒可导致的妇科疾病是A、月经后期B、月经先期C、经期延长D、经间期出血E、月经过多15、下列各项,不属于外热导致的妇科疾病是A、月经过多B、产后发热C、恶阻D、阴疮E、子淋16、外湿导致的妇科疾病是A、子肿B、闭经C、子满D、阴痒E、经行泄泻17、指出下列哪项不是气滞所致A、痛经B、经闭C、子肿D、经间期出血E、不孕症18、下列何病与血虚无关A、月经过少B、胎动不安C、胎萎不长D、缺乳E、月经先期19、下列何病与血瘀无关A、月经先期B、痛经C、异位妊娠D、产后腹痛E、月经过多20、生活失度导致妇产科疾病,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七情内伤B、房劳多产C、饮食不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排卵性功血
• 子宫肌瘤
• 子宫肥大症
月
• 慢性盆腔炎
经
• 子宫内膜异症
过
• 子宫内膜息肉
多
• 宫内节育器
• 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病(再 障、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等) 及其它内分泌疾病。
二、病因病机
总病机:冲任不固,经血失于制约
病因
气虚
血热
血瘀
素体虚弱 饮食失节 过劳久思 大病久病
淡,质稀。 全身兼症:脾气虚证候。 舌 脉:舌淡,苔薄,脉细弱. 治 法:补气摄血固冲。 方 药:举元煎或安冲汤。
举元煎:人参 黄芪 白术 升麻 炙甘草
(举元参芪生术草)
妇科主症:经行量多,色鲜红或深红,质粘 稠,或有小血块。
全身兼症:血热证候。 舌 脉: 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 法:清热凉血,固冲止血。 方 药:保阴煎。(保阴二弟说二黄断草药)
生地 熟地 黄芩 黄柏 白芍 山药 续断 甘草
妇科主症:经行量多,色紫黯,有血块。 全身兼症:血瘀证候(小腹刺痛,块下痛减)。 舌 脉: 舌紫黯或有瘀点,苔薄,脉涩。 治 法:活血化瘀止血。 方 药:失笑散加益母草、三七、茜草。
五灵脂 蒲黄
五、西医治疗
(一)排卵性功血
1、一般止血药:安络血 5mg bid im 6-氨基乙酸 2.0 tid po
(三)西医检查:
1、妇科检查
有阳性体征:子宫肌瘤、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 无阳性体征:考虑功血、全身性疾病、其它内分泌病。
子宫肌瘤:子宫增大,质较硬,形态不规则,或可触及 肿瘤结节。
盆腔炎:宫体压痛,附件增粗、压痛或有炎性包块。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大小基本正常,多有不同程度的
粘连,子宫骶骨韧带、主韧带等处可触及痛性 结节,或卵巢囊肿。
(三)盆腔炎的治疗-略
• 转归与预后 • 预防及调护
血失统摄
素体阳盛 肝郁化火 过食辛燥 感受热邪
热扰冲任
血热
迫血妄行
月 经 过 多
情志抑郁
气滞血瘀 经产感邪 瘀血内停
血瘀 瘀阻冲任
血不归经
三、诊断及鉴别诊断
(一)病史:情治内伤、饮食不节、大病久病、 经期产后感邪及宫内节育器避孕史。
(二)临床表现: 1、月经量明显增多,一定时间内能自然停止。 2、周期和经期一般正常,也可伴周期提前或 错后;或见经期延长。 3、病程长者,可伴有血虚之象。
盆腔炎、子宫内膜息肉、功血等。)
崩漏:在大量出血时的症状与月经过多
相似,但崩漏的出血无周期性, 同时伴有出血时间长,淋漓日久 不能自止。
四、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依据经色、经质结合全身证候及舌 脉辨证。 以益气清热、化瘀止血为原则
治疗要点 经期以止血为主,平时宜治病求本。 无论何型,均需加用滋阴养血和固 冲止血药,慎用温燥动血之品。
主讲:周小琳
掌握:月经过多的定义及辨证论治。 熟悉:月经过多的病因病机。 了解:月经过多可发展为崩漏。
一、定义
月经量较正常明显增多,而周期基本 正常者。
最早在《金匮要略》中有“月水来 过多”的记载。
附:月经血量的测定方法
1、根据月经垫湿透程度及用量粗略估计 (一般正常为10条左右)。
2、碱性正铁血红蛋白比色法(可测 出0.1ml以下的经血,误差5%以下 血垫可冷冻保存一个月)。
2、雌孕激素联合治疗或口服避孕药(每 日2片,22天),抑制排卵。
(二)子宫肌瘤的激素治疗
甲基睾丸素 5-10mg qd 舌下含化
或丙酸睾丸酮25mg qd im 于月经周期第20天开始,连用5-天,
连续3-4周期。 雄性激素直接作用于平滑肌,使子
宫内膜萎缩而减少出血,对于近绝经期 妇女比较适应,育龄期妇女应积极治疗 子宫肌瘤,但在出血量多时也可用本法 治疗。
2、辅助检查
• BBT测定、内分泌激素测定、诊刮有助于 功血诊断。
• B超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 • 宫腔镜和子宫碘油造影有助于子宫内膜
息肉、粘膜下子宫肌瘤的诊断。 • 血液检查有助于再障、白血病、血小板
减少等病的诊断。
(四)诊断步骤
1、宫内节育器 2、全身血液病 3、肝功能损伤 4、盆腔结核 5、妇科病(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