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内应力检测

合集下载

PC塑胶材料内应力测试(性能类)

PC塑胶材料内应力测试(性能类)

文件编号:版本:A/0 制定日期:修订日期:拟案单位:品质部发行章:Revision History 修改記錄1.目的:验证PC材料的水解测试性能和PC料内应力测试性能。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带PC材料的零配件。

(特殊要求除外)。

3.参考资料:参考BAYER MATERIALSCIENCE测试方法。

4.使用设备:正丙醇、乙酸乙酯/甲醇(比例为1:3)、甲苯/正丙醇(比例为 1:10)、甲苯/ 正丙醇(比例是 1:3)、碳酸丙烯、测试夹具(或者负载)5.测试步骤:5.1 测试夹具的选择:5.1.1因为TnP混合液存放时间过长,其成分会蒸发,性质会改变,从而导致测试结果不一,所以要选择一个可以存放正丙醇、乙酸乙酯/甲醇、甲苯/ 正丙醇、碳酸丙烯试剂的密封瓶,并且能保证试剂在密封瓶内循环流动。

5.2 测试试剂的选择:5.2.1选择测试试剂时应满足测试程度的要求,必须符合安全要求.5.2.2 如果PC料在使用过程中不能承受机械负载,测试试剂由正丙醇或者乙酸乙酯和甲醇以1:3的比例调制而成.5.2.3 如果PC料在使用过程中能承受机械负载,测试液必须为1:10比例的TnP(即甲苯和正丙醇混合液).如果外荷载更大或者在临界情况下,测试液可改为1:3比例的TnP,甚至可用碳酸丙烯替代.5.2.4 如内应力较小的情况下,可用乙酸乙酯/甲醇代替TnP测试液.比如,将乙酸乙酯/甲醇的混合比例调为1:2.5,因为此试剂可让PC材料达到7兆帕的反应力值.5.2.5 如果没有特殊的要求可根据“图表二”的内应力要求选择合适的试剂,试剂量要求能将测试样品完全沉浸在试剂中。

5.3 测试时间:5.3.1 因为PC材料在注塑模表面形成一层液体薄膜.此液体薄膜不易蒸发,尤其经过更长时间的浸泡,使得产生裂纹更难被察觉.所以PC材料在碳酸丙烯试剂中浸泡时间不应超过一分钟.曝光时间越长,内应力值越小.但内应力更小,也会出现应力裂纹.5.3.2 PC材料在其它的试剂沉浸的时间可以参考下表(图表一)5.4 材料的选择:5.4.1对于有着色的PC材料或者有色材料上如果有由内应力产生的裂纹也很难觉查的到,所以测试样品要求选择透明的材料进行测试。

塑胶电镀:注塑坯件内应力检测实用方法

塑胶电镀:注塑坯件内应力检测实用方法

塑胶电镀:注塑坯件内应力检测实用方法
塑胶件内应力检测实用方法:
1.1、针对ABS材料,要求用冰醋酸浸泡法检测:
A、检测方法,将测试零件完全浸泡在冰醋酸中,第一次泡30秒,泡完后捞起来用清水洗净,再用冷风机吹干,检测;第二次再泡2分钟,捞起来自然晾干,检测。

说明:第一次泡是检测产品表面应力,第二次泡是检测整个产品的应力。

B、接收准则:表面允许有轻微发雾,无白化、无龟裂。

1.2、针对PC+ABS材料,标准里面介绍了两种检验方法:一种是红染测试法,另一种是四氯化碳(CCL4)测试法。

1.2.1、红染测试法:
A、试剂自配:配制比率为750ml/L异丙醇+250ml/L丙酮+0.8g 人造红色素,这些化学药剂都可以买到。

B、检测方法:将测试零件完全浸泡在试剂中,泡5-10分钟,捞起来用清水冲净,再用冷风机吹干,检测。

C、接收准则:表面允许有轻微发雾,无白化、无龟裂(明显的红线)。

1.2.2、四氯化碳(CCL4)测试法。

A、测试方法:同红染测试法,泡5-10分钟,捞起来用清水冲净,再用冷风机吹干,检测。

B、接收准则:表面允许有轻微发雾,无白化、无龟裂。

1.2.3、针对PC+ABS材料,是要根据PC含量的多少确定浸泡时间的,像我们毛胚PC 含量为45%,需要泡7-10分钟。

1.2.4、优先选择红染测试法检验。

上述提到的检测方法挺实用,对ABS/ABS+PC塑胶电镀坯件应力检测有很大帮助的。

注塑件内应力检验操作规范

注塑件内应力检验操作规范

注塑件内应力检验操作规范1.引言2.设备和材料2.1内应力检测仪器,如拉压力测试机2.2透明玻璃板2.3用于切割注塑件的工具2.4荧光染料(可选)2.5工作手套、眼镜和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3.操作步骤3.1前期准备3.1.1确保内应力检测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校准仪器(根据仪器的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

3.1.2准备测试样品,注塑件应经过充分固化,不能有明显的外观缺陷。

3.1.3将透明玻璃板放置在干燥平整的工作台上。

3.2检测操作3.2.1将注塑件放置在透明玻璃板上,并用工具将注塑件切割成合适的尺寸。

3.2.2如果需要使用荧光染料,按照染料说明将染料涂抹在注塑件切口处。

3.2.3将注塑件放置在拉压力测试机上,并根据仪器的操作说明进行操作,检测注塑件的引张强度和压缩强度。

3.2.4根据测试结果,判断注塑件的内应力情况。

如果有必要,可以通过调整注塑工艺参数或改变注塑件结构来减轻内应力。

3.2.5记录测试数据,并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整理和保存。

4.注意事项4.1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并具备相关的操作技能。

4.2操作时应佩戴好个人防护用品,确保人身安全。

4.3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仪器和工具的正确使用,严禁不当操作,避免损坏设备和样品。

4.4测试样品要具有代表性,尽量选择不同批次和不同型号的注塑件进行测试。

4.5测试结果应及时记录和整理,避免遗失或混淆数据。

5.结论注塑件内应力检验操作规范旨在确保注塑件的性能和质量,有效减轻内应力的影响。

通过规范的操作步骤和要求,可以获得可靠的内应力测试结果,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善。

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并且不断改进和完善操作流程,提高内应力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注塑制品内应力分析及控制

注塑制品内应力分析及控制

注塑制品内应力分析及控制注塑制品是指利用注塑成型技术制造的各类塑料产品。

在注塑制品的生产过程中,由于塑料的热胀冷缩以及流动性等特性,会产生内应力。

这些内应力如果不得到合理的控制和处理,将会导致注塑制品的变形、开裂等问题。

因此,注塑制品内应力的分析和控制非常重要。

首先,注塑制品内应力的分析应从材料的选择和设计的角度来考虑。

不同的塑料材料在注塑成型过程中,由于热胀冷缩的差异以及流动性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内应力。

因此,在选择塑料材料时,应考虑其热胀冷缩系数和流动性等因素。

同时,在产品设计中,应尽量避免或减少注塑制品的复杂形状和薄壁结构,这样可以减少塑料在注射和冷却过程中的内应力。

其次,注塑制品内应力的控制主要通过优化注塑工艺参数来实现。

注塑工艺参数包括注射压力、注射速度、保压时间和冷却时间等。

在注射过程中,应控制注射压力和速度,避免塑料在注射过程中产生过大的内应力。

在保压过程中,应根据具体产品的形状和尺寸,适当延长保压时间,以提高塑料的流动性和均匀性,减少内应力。

在冷却过程中,应控制冷却时间和冷却速度,避免快速冷却引起的内应力。

此外,还可以采用一些工艺改进的方法来控制注塑制品内应力。

例如,合理设计模具结构,采用多点定位和多级冷却等方式,可以均匀分布注塑制品内应力,减少应力集中。

另外,还可以采用预应力或热处理等后处理方式来消除或降低注塑制品的内应力。

总之,注塑制品内应力的分析和控制是注塑制品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问题。

通过选择合适的塑料材料、优化注塑工艺参数以及合理设计模具结构等方式,可以有效减少注塑制品的内应力,并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塑料内应力检测方法和内应力消除方法的资料

塑料内应力检测方法和内应力消除方法的资料

塑料内应力检测方法和内应力消除方法的资料最近公司产品客户投诉有不明原因的开裂现象,个人怀疑是内应力集中所致。

以下资料中遗憾的是没有PP和PVC及PE塑料注射成形零件由于结构设计,模具设计和工艺的局限性,在注塑和冷却过程中总会同时伴有压力和拉力的产生,而较高的残余应力(表面拉力)将会导致零件过早失效。

为了有效规避零部件产生这种失效,更合理的设计和工艺是必需的。

同时,快速而有效的检测在研发和生产过程中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缺陷,并可避免问题的扩散。

目前评估塑料注射成形零件表面及附近区域残余应力的方法之一是溶剂沉浸测试法。

沉浸后,高应力集中区域会有相应的裂纹产生,以此我们就可以快速有效地对设计和工艺进行评估和改进。

以下部分是主要树脂生产商GE和Bayer推荐的适合于各自主要产品的溶剂测试法。

我们需要在供应商品质控制流程中加入该检测结果。

GEP Lexan/Cycoloy系列塑料Lexan 系列(PC):常用于手机镜片,导光板,机壳。

Cycoloy系列(PC+ABS):常用于手机机壳。

对于用Lexan和Cycoloy系列塑料成形的零件,内应力的检查都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醋酸沉浸法:(1)将零件完全浸入24摄氏度的冰醋酸中30秒;(2)取出后立即清洗,后晾干检查表面;(3)仔细观察外观,若有细小致密的裂纹,说明此处有应力存在,裂纹越多,应力越大; (4)重复上述操作,在冰醋酸中浸2分钟,再检查零件,若有深入塑料的裂纹,说明此处有很高的内应力,裂纹越严重,内应力越大。

2.甲乙酮 + 丙酮沉浸法:将零件完全浸入21摄氏度的1:1的甲乙酮 + 丙酮的混合液中,取出后立即甩干,依上法检查,有应力的零件应在60-75摄氏度下加热2-4小时以清除应力,也可在25%的丙酮中浸泡30分钟去除应力。

Bayer Makrolon/Bayblend系列塑料Makrolon 系列(PC):常用于手机镜片,导光板,键盘,机壳等。

Bayblend系列(PC+ABS):常用于手机机壳。

塑胶内应力测试方法

塑胶内应力测试方法

???PC塑胶材料的内应力检测方法1、测试辅料:????正丙醇、乙酸乙酯/甲醇(比例为1:3)、甲苯/正丙醇(比例为?1:10)、甲苯/?正丙醇(比例是?1:3)、碳酸丙烯、测试夹具(或者负载)。

?2、测试过程:?2.1?测试夹具的选择:??正丙醇、碳酸丙烯试剂的密封瓶,并且能保证试剂在密封瓶内循环流动。

?2.2?测试试剂的选择:?2.2.2?如果PC料在使用过程中不能承受机械负载,测试试剂由正丙醇或者乙酸乙酯和甲醇以1:3的比例调制而成.???2.2.3?如果PC料在使用过程中能承受机械负载,测试液必须为1:10比例的TnP(即甲苯和正丙醇混合液).如果外荷载更大或者在临界情况下,测试液可改为1:3比例的TnP,甚至可用碳酸丙烯替代.?2.2.4?如内应力较小的情况下,可用乙酸乙酯/甲醇代替TnP测试液.比如,将乙酸乙酯/甲醇的混合比例调为1:2.5,?因为此试剂可让PC材料达到7兆帕的反应力值.?2.2.5?如果没有特殊的要求可根据“图表二”的内应力要求选择合适的试剂,试剂量要求能将测试样品完全沉浸在试剂中。

2.3?测试时间:?2.3.1?因为PC材料在注塑模表面形成一层液体薄膜.此液体薄膜不易蒸发,尤其经过更长时间的浸泡,使得产生裂纹更难被察觉.所以PC材料在碳酸丙烯试剂中浸泡时间不应超过一分钟.曝光时间越长,内应力值越小.但内应力更小,也会出现应力裂纹.?2.3.2?PC材料在其它的试剂沉浸的时间可以参考下表???????????2.4?材料的选择:?2.4.2?测试样品要求保证在出模后在室温条件下放置1个小时后才能进行内应力测试。

测试样品的厚度要求保证在1毫米以上,因为在1毫米以下的材料可能在注塑的过程中就可能产生裂纹。

?2.5?测试方法:?2.5.1?2℃的测试试剂里面,?将测试样品完全沉浸在23在经过试剂所对应的时间浸泡后将样品从试剂中取出并用清水冲洗干净,用裸眼检查所有可能出现的裂纹及破裂程度、并根据图表一来判定内应力范围。

《塑料注塑成型内应力研究》

《塑料注塑成型内应力研究》

《塑料注塑成型内应力研究》塑料注塑成型是一种常用于制造塑料制品的方法,它可以通过将加热熔化的塑料材料注入到模具中,然后冷却固化来制造各种形状的产品。

然而,在注塑成型过程中,塑料制品会产生内部应力,这可能对产品的性能和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研究塑料注塑成型内应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塑料注塑成型内应力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注塑成型过程中塑料材料的变形和形状保持能力。

在注塑成型过程中,塑料材料会经历加热、熔化、注入、冷却和固化等阶段。

在这些过程中,塑料材料会因为温度变化和形状变化而产生内部应力。

通过研究这些内应力的产生机制和分布规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塑料材料的变形特性,从而提高产品的成型质量和性能。

其次,塑料注塑成型内应力的研究对于改善产品的外观和尺寸稳定性也具有重要作用。

塑料制品在注塑成型后,由于内部应力的存在,可能出现缩水、翘曲、变形等问题,从而影响产品的外观和尺寸稳定性。

通过研究内应力的分布规律,我们可以针对性地优化模具结构和成型工艺,控制塑料制品的变形,从而得到更好的外观和尺寸稳定性。

此外,塑料注塑成型内应力的研究还可以为改善塑料制品的力学性能提供指导。

塑料制品的力学性能包括强度、刚度、韧性等方面。

内应力的存在会影响塑料材料的分子结构和链层结构,从而对力学性能产生影响。

通过研究内应力与力学性能的关系,我们可以优化成型工艺和后处理工艺,提高塑料制品的力学性能。

需要注意的是,塑料注塑成型内应力的研究是一个复杂的课题,其中涉及到温度场、应力场、流动场等多个因素的相互作用。

因此,进行这方面的研究需要综合运用力学、热学、流体力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并结合实验和数值模拟等方法进行。

只有通过深入研究和理解塑料注塑成型内应力的机理和规律,我们才能更好地控制塑料制品的成型过程,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综上所述,《塑料注塑成型内应力研究》是一个有益且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

通过深入研究内应力的产生机制、分布规律和对塑料制品性能的影响,我们可以为改善塑料制品的成型质量、外观和力学性能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应用。

注塑件内应力检验操作规范

注塑件内应力检验操作规范

珠海市春生五金工业有限公司文件编号:CS-WI-PZ-042编制:朱向阳版本:A0文件名称:注塑件内应力检验操作规范批准:页次:1/11.0 目的为保证来料素材满足电镀生产需要,满足电镀产品性能要求,规范内应力检验操作步骤、判定方法及检验结果说明。

2.0 使用范围适用春生公司对汽车注塑零件来料内应力的检验及确认。

3.0 测量工具及用品设备:口罩、防化安全手套、烧杯、研磨机、显微镜、秒表、剪钳、戒刀;溶液:冰醋酸---用于浸泡注塑材料为ABS类型的塑胶产品;四氯化氮---用于浸泡注塑材料为ABS+PC类型的塑胶产品;4.0 时间规定1、ABS材料:常规浸泡时间为:30s-60s;2、ABS+PC材料:常规浸泡时间为:45s-90s;3、其它类型材料:浸泡时间为:30s-60s;5.0 操作步骤1、使用500ml的量杯清洗清洁干净后,将测试溶液(冰醋酸或四氯化碳)倒入其中,容量为300-500ml,然后将待测素材产品完全浸入溶液中,然后计时;2、到达测试时间后,将产品取出清洗干净,待其自然风干或用风筒将表面水迹吹干;3、观察产品表面的状况:是否存在发白、脆化、开裂现象;4、必要时,裁断发白区域的剖面,研磨光滑,然后放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6.0 测试结果记录及判定1、冰醋酸测试的结果记录应该着重对样片测试现象的描述,并保留样件为依据,不能直接的“进行“OK”或“NG”的结果判定;2、冰醋酸测试样件进行剖面裁断,然后碾磨光滑,在显微镜先观察剖面:剖面发白、脆化程度如果超过产品壁厚的1/3,则可确定为应力过大,不能投入电镀生产;3、由品质工程师对新样品进行首次冰醋酸测试。

同时进行试镀,确认其外观是否有起泡、漏镀、离层等不良,然后进行冷热循环测试,验证结果.依据此判定冰醋酸测试结果是否会影响电镀生产,后续的冰醋酸测试结果都按照此进行结果记录及判定;4、冰醋酸的验证样板半年期更新一次,后续测试以比对首次的验证样板进行判定;7.0 安全操作事项1、产品泡溶液时必须戴口罩及防化安全手套,防止溶液溅入裸漏外表皮肤、眼睛或刺激呼吸道;2、溶液不小心溅入皮肤或眼睛中,不能揉磨,必须马上用清水冲洗直至灼热感消失;3、回收溶液时必须使用锥型漏斗将溶液回收到玻璃瓶中;4、溶液瓶必须摆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并作好标识,防止误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塑料注射成形零件内应力检测方法
塑料注射成形零件由于结构设计,模具设计和工艺的局限性,在注塑和冷却过程中总会同时伴有压力和拉力的产生,而较高的残余应力(表面拉力)将会导致零件过早失效。

为了有效规避零部件产生这种失效,更合理的设计和工艺是必需的。

同时,快速而有效的检测在研发和生产过程中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缺陷,并可避免问题的扩散。

目前评估塑料注射成形零件表面及附近区域残余应力的方法之一是溶剂沉浸测试法。

沉浸后,高应力集中区域会有相应的裂纹产生,以此我们就可以快速有效地对设计和工艺进行评估和改进。

以下部分是主要树脂生产商GE和Bayer推荐的适合于各自主要产品的溶剂测试法。

我们需要在供应商品质控制流程中加入该检测结果。

GEP Lexan/Cycoloy系列塑料
Lexan 系列(PC):常用于手机镜片,导光板,机壳。

Cycoloy系列(PC+ABS):常用于手机机壳。

对于用Lexan和Cycoloy系列塑料成形的零件,内应力的检查都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醋酸沉浸法:
(1)将零件完全浸入24摄氏度的冰醋酸中30秒;
(2)取出后立即清洗,后晾干检查表面;
(3)仔细观察外观,若有细小致密的裂纹,说明此处有应力存在,裂纹越多,应力越大;
(4)重复上述操作,在冰醋酸中浸2分钟,再检查零件,若有深入塑料的裂纹,说明此处有很高的内应力,裂纹越严重,内应力越大。

2.甲乙酮 + 丙酮沉浸法:将零件完全浸入21摄氏度的1:1的甲乙酮 + 丙酮的混合液中,取出后立即甩干,依上法检查,有应力的零件应在60-75摄氏度下加热2-4小时以清除应力,也可在25%的丙酮中浸泡30分钟去除应力。

Bayer Makrolon/Bayblend系列塑料
Makrolon 系列(PC):常用于手机镜片,导光板,键盘,机壳等。

Bayblend系列(PC+ABS):常用于手机机壳。

以下介绍的TnP(toluene and n-propyl alcohol甲苯+正苯醇)溶剂测试法仅适用于Makrolon(PC),对于Bayblend(PC+ABS)系列,只需将溶剂中的甲苯(Toluene)换为乙酸乙酯(Ethyl Acetate)在按相同方法测试即可。

1.TnP测试法在甲醛和正苯醇的容积比1:10的情况下,可以适用于:
(1) PC注塑成形零件但无外部负荷要求;
(2) 装配件中PC注塑成形零件(作为非主要零件)。

经验表明在沉浸3分钟后,残余拉力高于2,900psi(20Mpa)的部位会开始出现龟裂。

2.TnP测试法在甲醛和正苯醇的容积比1:3的情况下,可以适用于:
(1) PC注塑成形零件且有外部负荷要求;
(2) 装配件中的PC注塑成形零件(作为主要零件)。

经验表明在沉浸3分钟后,残余拉力高于1,450psi(10Mpa)的部位会开始出现龟裂。

3.TnP 具体检测方法:
1. 准备足量的溶剂(1:10或1:3);
2. 将被检零件沉浸在摄氏23度的TnP溶剂中3分钟。

注意:检测前零件应冷却至室温。

3. 取出后立即用清水清洗,擦干;
4. 零件清洗擦干后,仔细检查外观是否有龟裂。

如果观察有任何异常,则说明由于可能的零件设计或模具设计或工艺不合适产生了过多的残余应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