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癌痛处理
癌痛要求规范化治疗流程

癌痛规化治疗流程目录1. 癌痛规化护理管理流程2. “癌痛规化治疗”护士工作流程3. 癌痛评估观察流程4. 药物滴定观察流程5. 爆发痛观察处理流程6. 疼痛动态持续评估流程7. 癌痛患者健康教育流程8. 癌痛患者出院流程9. 阿片类药物过量及中毒急救流程10. 阿片类类药物残余药管理流程癌痛管理制度目录1. “癌痛规化治疗示病房”医生职责2. “癌痛规化治疗示病房”护士职责3. 疼痛患者护理常规4. 癌痛患者管理制度5. 癌痛患者健康教育制度6. 阿片类药物使用及残余药管理制度7. “癌痛规化护理”护士培训制度8. 癌痛患者出院随访制度9. 附表:2011年癌痛诊疗规2010 NCCN 中国版疼痛指南癌痛规化治疗示病房医生职责1.重视癌性疼痛2.癌痛病人入院能迅速地制定正确、合理、有效的镇痛治疗方案3.熟悉癌痛治疗相关原则4.对各种镇痛药物的特性、使用、转换,有清晰的了解5.掌握阿片类药物快速滴定方法6.在癌痛治疗中对镇痛药物不良反应能予较好的处理7.定期组织疼痛相关治疗病例讨论会,学习了解疼痛治疗最新进展癌痛规化治疗示病房医生职责1. 了解癌痛治疗中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及时向医生反馈疼痛病人相关信息2. 掌握疼痛评估的方法,病例首页记录疼痛评分变化3. 指导病人正确用药4. 掌握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处理及护理5. 对疼痛病人做好心理指导6. 定期组织疼痛相关知识的患者宣教疼痛患者护理常规1、入院当日评估患者有无疼痛,如有,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疼痛一般情况,包括疼痛部位、性质、强度、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加重和缓和的影响因素等。
2、入院当日教会患者使用疼痛评估量表(数字、面部表情),告知患者如出现新的疼痛或疼痛加重应及时报告医护人员。
准确评估疼痛强度,并将当前的疼痛强度记录在体温记录单相应时间点上。
3、强调药物滴定的重要性,取得患者配合,准确、及时地进行药物滴定。
4、每日2PM常规评估和记录疼痛强度,为过去24小时的平均疼痛强度,如果出现爆发痛,应将爆发痛强度及对症治疗后疼痛缓解强度记录在体温单的相应时间点上,并做好护理记录。
癌痛规范化的护理管理

建立随访数据库,对随访数据进行统 计分析,为优化癌痛规范化护理管理 提供依据。
随访过程中关注患者生活质量、心理 状态和社会支持等方面,提供必要的 支持和指导。
开展癌痛患者的心理护理
关注癌痛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 心理支持和疏导,帮助患者树立
战胜疾病的信心。
针对不同心理状况的患者,采取 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措施,如认知
疼痛缓解持续时间
观察患者疼痛缓解的持续 时间,即从疼痛缓解到再 次出现疼痛的时间,以评 估护理管理的长效性。
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生活质量评估量表
采用标准化的生活质量评估量表,对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功 能等方面进行评价。
生活质量改善率
计算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的百分比,以量化评价护理管理对患者生活 质量的提升效果。
导等。
疼痛康复计划应根据患者的具 体情况制定,包括康复目标、 康复内容和方法、康复时间安
排等。
康复训练应针对患者的具体情 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包括运动
疗法、作业疗法等。
康复指导应向患者和家属普及 康复知识和技巧,提高患者的
自我康复能力。
04
癌痛规范化护理管理的实施
建立癌痛规范化护理管理流程
01
02
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
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与合作, 共同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
关爱。
05
癌痛规范化护理管理的效果评价
患者疼痛缓解情况
疼痛缓解率
通过评估患者疼痛程度的 变化,计算疼痛缓解率, 以评价癌痛规范化护理管 理的效果。
疼痛控制时间
记录患者疼痛控制的时间, 即从开始实施护理管理到 疼痛缓解的时间,以评估 护理管理的时效性。
生活质量各维度改善情况
具体分析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如生理、心理、社会功能等)的改 善情况,以全面了解护理管理的效果。
癌痛规范化治疗相关制度

由医务科负责组织相关人员(癌痛治疗专家组)进行
院内疑难病例会诊,必要时或应患者家属请求邀请院
外专家参加。
三、癌痛疑难病例会诊,由主治医师报告病历,陈述 当前治疗方案、治疗后出现的病情变化以及当前临床
辅助检查结果。参加会诊人员对患者病历、当前病情
进行全面分析,对病情的可行性诊治方案进一步讨论。
癌痛规范化治疗相关制度
1.建立癌痛动态评估机制
癌痛患者入院后,医师及护士在8小时内完成对患者的 全面疼痛评估,并动态评估疼痛程度、性质变化,观察 爆发性疼痛发作情况,疼痛减轻或加重相关因素及不良 反应等,并予相应处理;病程记录应体现对疼痛的评估 和处理,有疼痛护理单,病床旁有疼痛评分脸谱图;能
够根据患者病情变化适时调整癌痛治疗方案。对癌痛患
者动态评估率不低于90%。
疼痛评分法
数字分级法
脸谱法
主诉疼痛程度分级法(VRS)
1.数字分级法(NRS):使用《疼痛程度数字评估量表》对患
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将疼痛程度用0-10个数字依次表示,
0表示无疼痛,10表示最剧烈的疼痛。交由患者自己选择 一个最能代表自身疼痛程度的数字,或由医护人员询问患 者:你的疼痛有多严重?由医护人员根据患者对疼痛的描述 选择相应的数字。按照疼痛对应的数字将疼痛程度分为:
的患者。
面部表情疼痛评分量表如下:
3.主诉疼痛程度分级法(VRS):根据患者对疼痛的主诉,将疼痛 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类。 (1)轻度疼痛:有疼痛但可忍受,生活正常,睡眠无干扰。
(2)中度疼痛:疼痛明显,不能忍受,要求服用镇痛药物,
睡眠受干扰。 (3)重度疼痛:疼痛剧烈,不能忍受,需用镇痛药物,睡眠 受严重干扰,可伴自主神经紊乱或被动体位。
癌痛、急性疼痛和重度慢性疼痛的规范化治疗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癌痛、急性疼痛和重度慢性疼痛的规范化治疗癌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WHO将姑息治疗列为癌症治疗规划的四项重点之一。
1990年11月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委员会提出“关于癌症病人三级止痛阶梯治疗方案”我国自90年代推行,并于1993年下达“癌症病人三阶梯止痛疗法指导原则”。
一、癌症病人三阶梯止痛疗法指导原则癌痛患者常伴有躯体症状,如疲劳、失眠、消化道症状、神经系统症状、焦虑、恐惧、抑郁、孤独等,直接导致了癌痛患者生活质量的下降,癌痛患者由于疼痛对日常生活、情绪、行走能力、工作、睡眠、社交、生活乐趣等七方面的干扰随疼痛程度的增加而加重,WHO 提出的癌痛三阶梯止痛疗法虽在全球推广,且已证实了其安全性、有效性、简单性和可行性,但至今仍未普及到的全部癌痛患者受益。
“消除疼痛是基本人权”,推行癌痛三阶梯止痛是医务人员的当务之急。
1、治疗癌的目的持续有效地消除癌痛,限制药物的不良反应,将癌痛及其治疗带来的心里负担降低到最低限度,最大限度地提高癌痛患者的生活质量。
2、癌痛的评估方法①数字分级法(NRS):数字分级法用0—10的数字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0为无痛,10为剧痛,让患者自己圈出一个最能代表疼痛程度的数字。
程度分级标准:0无痛;1—3轻度疼痛;4—6中度疼痛;7—10重度疼痛。
国际上通用。
②根据主诉的程度分级法(VRS分法),分为4级。
0级:无疼痛Ⅰ级(轻度疼痛):有疼痛但可忍受,生活正常,睡眠无干扰。
Ⅱ级(中度疼痛):疼痛明显,不能忍受,要求服用止痛药,睡眠受干扰。
Ⅲ级(重度疼痛):疼痛剧烈,不能忍受,需用止痛药,睡眠受严重干扰,可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或被动体位。
③目测摸拟法(略)3、三阶梯止痛原则第一阶梯:非阿片类药物多指NSAID药物(非甾醇类止痛药物)。
该类药物对轻度疼痛有肯定疗效,并可增强第二阶梯及第三阶梯止痛效果,延长对阿片类药物量增加的需求或减少用量,从而减少中枢神经系统的副作用。
癌痛的规范化治疗PPT课件

监督服药
家属应监督患者按时服药,确保 药物正确使用,并及时向医生反
馈治疗效果。
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健康管理
心理辅导
对于存在心理问题的患者及家属,医生应及时给予心理辅导,帮 助他们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疼痛。
情绪疏导
患者及家属应学会情绪疏导的方法,如深呼吸、冥想等,以缓解紧 张和焦虑情绪。
向患者及家属传授疼痛相 关知识,提高对疼痛的认 识,增强治疗信心。
物理治疗
温热疗法
利用温热刺激缓解肌肉紧 张和疼痛,如热敷、温泉 疗法等。
按摩疗法
通过按摩肌肉和穴位,促 进血液循环和放松肌肉, 缓解疼痛。
运动疗法
通过适当的运动和锻炼, 增强肌肉力量和灵活性, 提高疼痛耐受性。
其他非药物治疗方法
音乐疗法
非处方药是指那些不需要医生处方即可在 药店购买的药物。
对于轻度癌痛,非处方药如非甾体抗炎药 (如布洛芬)和抗酸药(如氢氧化镁)可 以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
非处方药的优点
非处方药的局限性
非处方药的优点在于方便易得,不需要等 待医生处方,患者可以自行购买和使用。
然而,非处方药对于中度和重度癌痛可能 效果有限,而且长期使用可能带来副作用 ,如胃溃疡和肝损伤。
处方药
处方药的定义
处方药是指那些需要医生开具处方才能购买的药物。
处方药在癌痛治疗中的应用
对于中度和重度癌痛,处方药如弱阿片类药物(如可待因)和强阿片 类药物(如吗啡)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
处方药的优点
处方药的优点在于其镇痛效果强,对于中度和重度癌痛有较好的缓解 作用。
处方药的局限性
然而,处方药的获取和使用需要医生处方,且长期使用可能产生药物 依赖性和耐受性。
癌性疼痛及其规范化治疗(NCCN癌痛指南解读与注意事项)

癌肿压迫,骨、神经、内脏、皮肤、 软组织的浸润和转移
躯体因素
手术后:手术切口疤痕,神经损伤
癌症治疗有关 化疗后:栓塞性静脉炎、中毒 性周围神经病变
8.2%
放疗后:局部损害、周围神经损伤纤维化
癌
痛 的
与癌症有关
衰弱、不动、便秘、褥疮、骨关节炎、动脉瘤、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痛
7.2%
癌痛属于慢性疼痛,是一种疾病
对慢性疼痛应及早治疗,以防止疼痛慢性化过程进展和形成疼痛 记忆,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长期的疼痛刺激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病理性重构,导致疼痛 进展和愈加难以控制
对于患者而言,慢性疼痛可以严重影响躯体和社会功能,使患者 无法参加正常的生活和社交活动,QOL严重受损
重度疼痛是急诊,NCCN指南要求:争取在24小时处理好
癌性疼痛及其规范化治疗 (NCCN癌痛指南解读和注意事项)
癌性疼痛及其规范化治疗(NCCN癌痛 指南解读和注意事项)
内容
癌痛概述 癌性疼痛治疗现状 癌性镇痛治疗指南和原则 特殊类型癌痛的处理 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鉴别处理
癌性疼痛及其规范化治疗(NCCN癌痛 指南解读和注意事项)
疼痛定义
pain relief is a basic human right
2002年第十届世界疼痛大会 : 疼痛是人体第五大生命体征
癌性疼痛及其规范化治疗(NCCN癌痛 指南解读和注意事项)
癌痛的评估
原则 相信患者主诉 常规评估 量化评估 全面评估 动态评估
内容 n 疼痛部位及范围 n 疼痛性质 n 疼痛程度 n 疼痛发作的相关因素 n 疼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n 疼痛治疗史
癌性疼痛及其规范化治疗(NCCN癌痛 指南解读和注意事项)
癌痛规范化治疗

癌痛规范化治疗癌痛是癌症患者面临的一种常见症状,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影响。
为了让患者能够得到有效的缓解,需要对癌痛进行规范化治疗。
癌痛规范化治疗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需要进行疼痛评估。
疼痛评估是癌痛治疗的基础,通过评估可以了解疼痛的程度和特点,有利于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疼痛评估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包括问卷、视觉模拟量表等。
同时,还要关注疼痛的影响因素,如病情、精神状态、生活质量等。
其次,需要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这包括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和综合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镇痛药的应用,根据疼痛的程度可以选择弱效镇痛药、中效镇痛药和强效镇痛药。
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物理治疗、心理治疗和介入治疗等,如物理疗法包括针灸、按摩等,心理治疗包括心理辅导、心理治疗等,介入治疗包括椎管内麻醉、神经阻滞等。
综合治疗是综合运用多种治疗方法,以达到最佳的疼痛缓解效果。
再次,需要进行治疗效果的评估和调整。
治疗方案的制定后,需要根据患者的反应和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评估主要包括癌痛的变化情况、副作用的发生情况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等。
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最后,需要加强对患者和家属的教育。
癌痛治疗不仅仅是医生的责任,患者和家属也需要积极参与其中。
医生应该对患者和家属进行癌痛知识的普及和教育,使他们能够了解癌痛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掌握相应的自我管理技巧,提高依从性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癌痛规范化治疗是提高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
通过疼痛评估、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治疗效果的评估和调整以及患者和家属的教育,可以有效地缓解癌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只有规范化治疗,才能更好地帮助患者度过癌痛这一难关,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关心。
癌痛规范化治疗相关制度

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评估相关制度对癌痛规范化治 疗的影响和效果。
制度完善与改进
根据制度执行情况和效果评估结果,对相关制度进行 完善和改进,以提高制度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06
癌痛规范化治疗的改进与发展
基于监测与评估结果的改进措施
定期评估
建立定期评估机制,对癌痛患者 的疼痛状况进行评估,以便及时 调整治疗方案。
强化培训与教育
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癌痛规范化治疗的认 知和技能。
国际先进经验的借鉴与引进
01
国际交流与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癌痛规范化治疗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引进国际先进的治疗
理念和技术。
02
国际指南与标准的引入
引入国际癌痛规范化治疗的指南和标准,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本土化
改造。
03
国际药物引进
癌痛评估制度
1
癌痛评估是癌痛规范化治疗的基础,应由专业医 生进行全面、细致的评估,包括疼痛程度、性质、 部位、持续时间等。
2
评估应采用多维度的评估方法,如数字评分法、 面部表情评分法等,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3
评估结果应记录在病历中,并告知患者及家属, 以便患者及家属了解疼痛情况及治疗进展。
癌痛治疗方案制定与调整制度
药物治疗包括口服给药、直肠给药、皮下注射、鞘内给药等途径,以及阿片类药物、 非甾体抗炎药、辅助药物等多种药物选择。
非药物治疗包括心理治疗、物理治疗、针灸等手段,以及疼痛教育、疼痛评估和记 录等管理方法。
癌痛规范化治疗的重要性
癌痛规范化治疗是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痛苦,增 强治疗效果。
开展社区宣传和教育活动,向社区居民普及癌 痛规范化治疗的知识和方法,提高社区居民的 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疼痛性质 包括影响因素、既往止痛治疗史 3、疼痛程度 – 评估的方法
疼痛评估的方法
评估疼痛以患者为主的原则
“患者说痛就是痛,说有多痛就有多痛 ”
0.无疼痛 2.有一点疼痛 4.明显疼痛 6.疼痛很明显 8.疼痛严重 10.剧烈疼痛
癌痛的治疗
病因治疗:
1、手术治疗 2、放射治疗 3、化学治疗 4、介入治疗
建立通畅呼吸道,辅助或控制通气 呼吸复苏 使用阿片拮抗剂 纳络酮0.4mg+NS10ml IV慢(呼吸次数:≦8次/分)
WHO三阶梯止痛方案的疗效
可使90%的癌症患者的疼痛得到有效缓解, 75%以上的晚期癌症患者疼痛得以完全解除。
癌症疼痛及控制现状
癌痛治疗的基本原则—WHO三阶梯止痛原则
1、神经毁损
目前临床上多用的是周围神经、神经根、 蛛网膜下腔、腹腔神经丛及脑垂体毁损。 周围神经毁损多用于局限性癌痛,应用不 同浓度的毁损药物或射频仪进行周围神经 阻滞,可望获得满意效果。常用的神经毁 损主要包括:上颌神经毁损、下颌神经毁 损、枕大神经毁损、肩胛上神经毁损等。 主要副作用为穿刺注射部位肿胀、麻木及 乏力。
原则三:按阶梯给药
.
切忌无计划用药及错误的处方搭配
根据病人的疼痛程度给予相应阶梯的药物,如果病人就 诊时已经是重度疼痛,就应该直接使用重度镇痛药。无需 从一阶梯开始---跨阶梯治疗。 第一、第二阶梯药物在使用时,其镇痛作用有一个最高
极限,即有天花板效应。因此,在正规使用一、二阶梯药 物后,如果疼痛不能控制,不应再加量、换用、联用同一 阶梯的镇痛药物,应选择更高阶梯的镇痛药物。 第三阶梯代表药物为吗啡,此阶梯药物没有“天花板 效应”,如果常规剂量控制疼痛效果不佳,可以逐渐增加 吗啡剂量,直至完全控制疼痛为止,而不是几种药物轮换 使用或增加另一个同类药物。
阿片类药物理想控制癌痛,要求:
既要达到足够的镇痛剂量而又没有不可接受的不良反应 在用口服吗啡治疗的患者中有10-30%未达理想镇痛 原因:患者在缓解疼痛与副作用之间难以获得满意的平衡
出现了不可接受的不良反应
剂量不足
前两者的结合
阿片类药物的合理应用:个体化
J 快速滴定-- 最低有效剂量 J 常备速释吗啡解决病人的爆发痛
提前给予止吐剂,推荐使用胃复安。
对患者耐心解释: 30-50%患者开始两三天可能有恶心呕 吐, 但3-5天之后就会耐受, 让患者有心理准备
用药两个星期之后的严重恶心呕吐, 应与美施康定等阿 片类药物无关.
尿滁留处理方法
流水诱导 会阴部冲灌热水
膀胱区按摩
留臵导尿 适量使用A1受体阻滞剂特拉唑嗪(高特
简单,经济,方便 药物吸收规律,医生易于控制剂量 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便于剂量调整 口服阿片类药物时,吸收慢、特别是口服控释 吗啡血药浓度平稳,峰值低,不产生欣快感, 临床不易产生成瘾性和药物依赖性
WHO呼吁癌痛治疗不宜使用度冷丁
度冷丁的止痛强度仅为吗啡的1/10 长期使用, 造成毒性代谢产物累积, 严重产生癫痫 抽搐发作.
吗啡——中重度癌痛治疗中的主力军
吗啡是最经典的强效阿片类镇痛药,WHO推荐它 为治疗重度癌痛的金标准用药
欧洲姑息治疗学会(EAPC)也推荐口服吗啡是 治疗中重度癌痛的首选用药 其镇痛效果优于其它任何类的镇痛药物
它是成本效益比最佳的镇痛药[1]
Ref: 1,colum ba Quigley, 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2006 Feb;9(1):29-34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9,792 28,936 21,183 26,062 22,658
12,985 13,594 14,196 16,134 17,355
24,407 29,966 31,456 35,041 34,243
8,735 10,084 11,867 13,312 14,774
羟考酮(Oxycodone)是从阿片类生物碱蒂巴因 内提取合成的半合成阿片类药物 是阿片受体的纯激动剂
镇痛疗效确切可靠,被SFDA批准用于治疗癌痛
和非癌痛
奥施康定®即释与控释的双重优势
小时
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奥施康定
®:
治疗中至重度慢性疼痛的口服强阿片药,覆盖WHO 第二、三阶梯,无天花板效应,无需中途换药
癌痛对癌症患者的影响
癌痛对癌症患者及其家属是一种折磨
癌痛得不到有效控制:加速肿瘤的发展
影响睡眠
食欲下降
免疫力下降
慢性剧烈疼痛得不到缓解,会发展成为顽固性癌痛 导致患者自杀的重要原因之一
WHO将吗啡的用量 做为衡量各国癌痛改善状况的
重要指标
美国阿片类镇痛剂的年消耗量
剂量单位:kg 年份 可待因 吗啡 羟考酮 美沙酮 哌替啶
原则四、剂量个体化
——成功控制癌痛的关键 1. 不同患者的痛阈和对麻醉性镇痛药品的敏感度 个体间差异很大; 2. 同一个患者在癌症不同病程阶段,疼痛的程度 也在变化,所以阿片类药物并没有标准量; 3. 临床要时刻根据病人的疼痛状况增减、调整镇 痛药的剂量,凡是能够疼痛缓解的剂量就是正 确的剂量。
癌痛未理想控制的原因
呼吸、血压、脉搏、体温、无痛状态
癌症疼痛及控制现状 癌痛治疗的基本原则 —WHO三阶梯止痛原则
癌痛治疗的常见误区
癌痛评估的原则
1、相信患者的主诉 2、全面评估疼痛 - 评估的内容 3、动态评估疼痛
癌痛评估的内容
1、疼痛原因及部位
躯体疼痛:骨转移 内脏疼痛:内脏肿瘤侵犯、压迫、牵拉及压力升 高引起疼痛 神经疼痛:如肿瘤侵犯至臂部、或腰部神经丛所 至疼痛
281
415 458 548
5
46 24
28
72 135 377
2,184
3,321 1,751 1,566
摘自INCB(国际麻醉品管制局)的2007年报告
“消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人权”
2001年2月第二届亚太地区疼痛控制会议上学者提出
疼痛列入第五大生命指征
2002年第十届国际疼痛大会上疼痛被列入 第五大生命指征并达成共识。
可以1小时内快速起效,又可持续12小时强效镇痛 对各种性质癌痛和非癌性疼痛均有效(如:躯体痛, 内脏痛,神经病理性疼痛)
不良反应更少
奥施康定®的个体化方案
每日两次(q12h) 疼痛评分 5-6分者, 起始剂量为 10mg/12h 疼痛评分 7-10分者, 起始剂量为 20mg/12h
止痛时间短,只能维持4-6小时
不按时给药,患者癌痛不能完全缓解 频繁使用,可能导致过高血药峰值,产生欣快感, 造成精神依赖
美施康定与度冷丁针剂的血药浓度图
美施康定 MS Contins® 30mg q12h
欣快感血药浓度
有效血药浓度
哌替啶与吗啡控释片比较表
药名 剂型 作用 时间 镇痛 强度 副作 用 代谢产 物副作 用 日诊疗 费 成瘾性 病人顺从 性
Titrate
理想控制疼痛的标准是:三三原则
数字评分法的疼痛强度 <3 或达到0; 24小时内爆发痛 次数 <3; 将吗啡使用调整到最佳状态的时间< 3天
无痛睡眠-无痛休息-无痛活动
原则五:注意具体细节
对于用止痛药的患者要注意监护,密切观
察其反应。目的是要患者获得最佳疗效而发生
的副作用最小。
药物镇痛治疗
1、药物镇痛治疗是癌痛的主要治疗方法。 2、癌痛的理想控制需要遵循WHO三阶梯止痛原则
WHO三阶梯止痛原则
☆ ☆ ☆ ☆
口服用药 按时用药 按阶梯用药 个体化用药
√ √ √ √
口服、直肠、口腔黏膜
q8h~q12h
不同剂型,剂量准确
☆ 注意细节
√
原则一: 口服给药
癌痛治疗的常见误区
:
癌痛 一个沉重的话题 让癌症患者无疼痛 一个急迫的目标 三阶梯止痛 一个行之有效的止痛措施 阿片类控缓释制剂 一个可靠止痛的有力武器
癌痛治疗的新进展情况
药物治疗
疼痛是癌症患者特别是中晚期癌症患者的主 要症状,它比死亡更令患者恐惧和不安。疼痛对 健康状况、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 会功能等均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全面影 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新近诊断的癌症患者中, 约有25%~30%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晚期癌症患 者有疼痛发作者高达70%~80%,约有30%的患 者临终前的严重疼痛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因此, 如何解决癌痛,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成为临 床医生关注的焦点。和慢性疼痛治疗一样,癌痛 的治疗可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不良反应的处理原则
首先应排除可能引起类似临床症状的其他原因 注重预防
→ 从剂量用起 → 合用对症药物,如缓泻剂等
恰当处理不良反应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少见的严重不良反应,要 及时发现并处理 改变给药途径
阿片类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74.6%
J 不良反应的处理
J 配合必要的姑息治疗
美施康定的剂量个体化方案
初始剂量由疼痛程度及服药史而定,一般 10~30mg开始,每12小时服药1次。
疼痛无缓解即行个体剂量滴定直到疼痛缓
解 – TIME 原则。 如经放、化疗后疼痛减轻而需要减量时, 按30%~50%剂量递减。
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奥施康定®:
哌替啶
针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