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分离技术试题及答案word版本

合集下载

生化分离技术 考试复习题库(含详细答案)

生化分离技术 考试复习题库(含详细答案)

《生化分离》考试复习题库一、选择题1.下列不是超临界萃取工艺的方法是()。

A 等温法B 等压法C 吸附法D 交换法2.影响絮凝效果的因素有很多,但不包括()。

A 絮凝剂的浓度B 溶液pH值C 溶液含氧量D 搅拌速度和时间3.葡聚糖凝胶色谱属于排阻色谱,在化合物分离中,先被洗脱下来的为()。

A 杂质B 小分子化合物C 大分子化合物D 两者同时下来4.当向蛋白质纯溶液中加入中性盐时,蛋白质溶解度()。

A 增大B 减小C 先增大,后减小D 先减小,后增大5.下列不能提高发酵液过滤效率的措施是()。

A 增大滤过面积B 降低料液温度C 加压或减压D 加入助滤剂6.下列方法中,哪项不属于改善发酵液过滤特性的方法A 调节等电点B 降低温度C 添加表面活性物质D 添加助滤剂7.助滤剂应具有以下性质()A 颗粒均匀、柔软、可压缩B 颗粒均匀、坚硬、不可压缩C 粒度分布广、坚硬、不可压缩D 颗粒均匀、可压缩、易变形8.在发酵液中除去杂蛋白质的方法,不包括()A 沉淀法B 变性法C 吸附法D 萃取法9.下列关于速率区带离心法说法不正确的是()A 样品可被分离成一系列的样品组分区带B 离心前需于离心管内先装入正密度梯度介质C 离心时间越长越好D 一般应用在物质大小相异而密度相同的情况10.助滤剂是一种不可压缩的多孔微粒,它能使滤饼疏松,滤速增大。

以下不属于助滤剂的是()A 氯化钙B 纤维素C 炭粒D 硅藻土11.细胞破碎的方法可分为机械法和非机械法两大类,下列不属于机械法的是()A 加入金属螯合剂B 高压匀浆法C 超声破碎法D 珠磨法12.萃取操作是利用原料液中各组分()的差异实现分离的操作。

A 溶剂中的溶解度B 沸点C 挥发度D 密度13.两相溶剂萃取法的原理为:A 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系数不同B 根据物质的熔点不同C 根据物质的沸点不同D 根据物质的类型不同14.下列溶液不是双水相的是()。

A PEG/葡聚糖B PEG/磷酸盐C PEG/硫酸铵D 磷酸盐/硫酸铵15.在萃取操作中,分离系数越小,组分()分离。

生物分离技术题库(带答案)

生物分离技术题库(带答案)

题库名称:生物分离技术一、名词解释1.质量作用定律:化学反应的速率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有效质量成正比。

2.凝聚:在电解质作用下,破坏细胞菌体和蛋白质等胶体粒子的分散状态,使胶体粒子聚集的过程。

3.分配系数:在一定温度、压力下,溶质分子分布在两个互不相溶的溶剂里,达到平衡后,它在两相的浓度为一常数叫分配系数。

4.干燥速率:干燥时单位干燥面积,单位时间内漆画的水量。

5.CM-Sephadex C-50:羧甲基纤维素、弱酸性阳离子交换剂,吸水量为每克干胶吸水五克。

6.絮凝:指在某些高分子絮凝剂存在下,在悬浮粒子之间发生架桥作用而使胶粒形成粗大的絮凝团的过程7.过滤:是在某一支撑物上放过滤介质,注入含固体颗粒的溶液,使液体通过,固体颗粒留下,是固液分离的常用方法之一。

8.萃取过程:利用在两个互不相溶的液相中各种组分(包括目的产物)溶解度的不同,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9.吸附:是利用吸附剂对液体或气体中某一组分具有选择性吸附的能力,使其富集在吸附剂表面的过程。

10.反渗析:当外加压力大于渗透压时,水将从溶液一侧向纯水一侧移动,此种渗透称之为反渗透。

11.离心沉降:利用悬浮液或乳浊液中密度不同的组分在离心力场中迅速沉降分层,实现固液分离12.离心过滤:使悬浮液在离心力场作用下产生的离心力压力,作用在过滤介质上,使液体通过过滤介质成为滤液,而固体颗粒被截留在过滤介质表面,从而实现固液分离,是离心与过滤单元操作的集成,分离效率更高13.离子交换:利用离子交换树脂作为吸附剂,将溶液中的待分离组分,依据其电荷差异,依靠库仑力吸附在树脂上,然后利用合适的洗脱剂将吸附质从树脂上洗脱下来,达到分离的目的。

14.固相析出技术:利用沉析剂(precipitator)使所需提取的生化物质或杂质在溶液中的溶解度降低而形成无定形固体沉淀的过程。

15.助滤剂:助滤剂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能的细粉或纤维,它能使某些难以过滤的物料变得容易过滤16.沉降:是指当悬浮液静置时,密度较大的固体颗粒在重力的作用下逐渐下沉,这一过程成为沉降17.色谱技术:是一组相关分离方法的总称,色谱柱的一般结构含有固定相(多孔介质)和流动相,根据物质在两相间的分配行为不同(由于亲和力差异),经过多次分配(吸附-解吸-吸附-解吸…),达到分离的目的。

生化分离工程实验试题答案

生化分离工程实验试题答案

生化分离1.动物脏器DNA提取实验中,加入NaCl-SSC缓冲液的原因?答:①形成等渗液②PH中性,维持DNA稳定③抑制DNA酶活2.动物脏器DNA提取实验中,如何鉴定分析DNA的纯化?答:当A260/A280=1.8→DNA最纯,<1.6混有Pro,>2.0混有RNA, 1.6~1.8→较纯3.DNA提取实验中,加氯仿-异戊醇的作用是什么?震荡离心后,分几层?每一层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答:使核蛋白质变性、乳化;分三层;上层为DNA和核蛋白的水层,中层为变性蛋白凝胶,下层为氯仿二异戊醇的有机溶剂层。

4.在DNA提取时,RNP(脱氧核糖核蛋白)是如何去除的?答:用氯仿一异戊醇剧烈震荡10min,使其乳化,然后离心除去变性蛋白。

5.茶叶咖啡因提取实验中,加生石灰的作用?答:①吸水②吸收单宁酸③使提取液受热均匀(热缓冲)6.索氏提取和传统提取有何不同?答:传统提取耗时,效率低。

索氏提取利用溶剂回流、虹吸原理,反复多次纯萃取,减短提取时间,节省材料,效率高。

7.茶叶咖啡因提取的原理是什么?答:利用咖啡因易溶于乙醇,易升华等特点,以95%乙醇作溶剂,通过索氏提取、浓缩、焙炒、升华得到纯化咖啡因。

8.离子交换柱层析实验中,离子交换剂为什么要进行预处理?答:①使离子交换剂充分溶胀②酸碱除杂③把活性离子(反离子)转型为clˉ。

9.离子交换柱层析实验中,TCA和丙酮的作用是什么?答:在PH在3.5±0.2时,TCA:使杂质蛋白变性,多得黏蛋白。

丙酮:沉淀黏蛋白10.离子交换柱层析实验中,加TCA后,为什么要将PH调3.5?答:①TCA变性能力与PH值密切相关;PH↑,TCA变性能力减弱;PH↓,TCA变性能力增强②当PH在3.5时,黏蛋白是最稳定的,卵清蛋白等杂质蛋白不稳定易沉淀,可得到相对较纯的黏蛋白。

11.离子交换柱层析实验中,为什么要维持PBS的PH在6.5?答:黏蛋白的PI值约3.4,小于6.5,蛋白质带负电,又由于大多杂蛋白PI值约为10,不易于转型的离子交换剂交换而被洗脱PH6.5时利用交换剂与蛋白结合程度不同而把它们分离开来,达到纯化的目的。

(完整word版)生物分离技术题库.docx

(完整word版)生物分离技术题库.docx

生物分离技术一、名词解释1.凝聚:在解作用下,破坏胞菌体和蛋白等胶体粒子的分散状,使胶体粒子聚集的程。

2.分配系数:在一定温度、力下,溶分子分布在两个互不相溶的溶里,达到平衡后,它在两相的度一常数叫分配系数。

3.絮凝:指在某些高分子絮凝存在下,在浮粒子之生架作用而使胶粒形成粗大的絮凝的程4.萃取程:利用在两个互不相溶的液相中各种分(包括目的物)溶解度的不同,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5.吸附:是利用吸附液体或气体中某一分具有性吸附的能力,使其富集在吸附表面的程。

6.离子交:利用离子交脂作吸附,将溶液中的待分离分,依据其荷差异,依靠力吸附在脂上,然后利用合适的洗脱将吸附从脂上洗脱下来,达到分离的目的。

7.助:助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能的粉或,它能使某些以的物料得容易。

8.色技:是一相关分离方法的称,色柱的一般构含有固定相(多孔介)和流相,根据物在两相的分配行不同(由于和力差异),多次分配(吸附 - 解吸 - 吸附 - 解吸⋯),达到分离的目的。

9.等点沉淀:体系pH ,使两性解的溶解度下降,析出的操作称等点沉淀。

10.膜分离:利用膜的性(孔径大小),以膜的两存在的能量差作推力,由于溶液中各分透膜的迁移率不同而分离的一种技。

11.超界流体:超界流体是状超气液共存的最高力和最高温度下物特有的点——界点后的流体。

12.反渗透:在只有溶能通的渗透膜的两,形成大于渗透的力差,就可以使溶生倒流,使溶液达到的效果,种操作成反渗透。

13.膜的差极化:是指但溶透膜,而溶留在膜上,因而使膜面度增大,并高于主体中度。

14.盐析:是利用不同物质在高浓度的盐溶液中溶解度的差异,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中性盐,使原溶解的物质沉淀析出的分离技术。

15.反相色谱:是指固定相的极性低于流动相的极性,在这种层析过程中,极性大的分子比极性小的分子移动的速度快而先从柱中流出。

16.亲和层析:是利用生物活性物质之间的专一亲和吸附作用而进行的层析方法。

是近年来发展的纯化酶和其他高分子的一种特殊的层析技术。

化学分离专业试题及答案

化学分离专业试题及答案

化学分离专业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化学分离的方法?A. 蒸馏B. 萃取C. 离心D. 蒸发答案:C2. 蒸馏过程中,沸点较低的物质先被分离出来,这是基于什么原理?A. 物质的溶解度B. 物质的沸点差异C. 物质的密度D. 物质的电离度答案:B3. 在萃取过程中,萃取剂的选择依据是什么?A. 萃取剂的颜色B. 萃取剂的密度C. 萃取剂与被萃取物的相容性D. 萃取剂的沸点答案:C4. 层析法中,固定相和流动相的作用是什么?A. 固定相固定混合物,流动相使混合物移动B. 固定相使混合物移动,流动相固定混合物C. 固定相和流动相共同分离混合物D. 固定相和流动相共同溶解混合物答案:A5. 离子交换法主要用于分离什么类型的混合物?A. 非极性分子混合物B. 极性分子混合物C. 离子混合物D. 同位素混合物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蒸馏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场景。

答案:蒸馏法是基于物质沸点差异的分离方法。

在蒸馏过程中,混合物被加热至沸点,沸点较低的物质先蒸发,然后通过冷凝器冷却成液体,从而实现分离。

蒸馏法常用于分离沸点差异较大的液体混合物,例如石油的分馏。

7. 什么是色谱法?请列举两种常见的色谱技术。

答案:色谱法是一种利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它广泛应用于化学分析、生物化学和环境科学等领域。

两种常见的色谱技术包括: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气相色谱(GC)。

8. 解释什么是萃取法,并简述其操作步骤。

答案:萃取法是一种利用两种不相溶的溶剂之间的分配系数差异来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操作步骤通常包括:将混合物与萃取剂混合,使目标组分从原溶剂转移到萃取剂中;然后分离萃取剂,从而实现目标组分的分离。

三、计算题(每题25分,共50分)9. 假设有100ml的乙醇和水的混合物,乙醇的体积分数为40%,需要通过蒸馏法分离乙醇。

如果乙醇的沸点为78.37℃,水的沸点为100℃,且蒸馏过程中乙醇的回收率为95%,请计算可以回收多少毫升的乙醇?答案:首先计算混合物中乙醇的体积:100ml * 40% = 40ml。

《生化分离技术》期终考试试卷

《生化分离技术》期终考试试卷

8.发酵液的预处理方法不包括:()A.加热B.絮凝C.离心D.调pH9.其他条件相同时,优先选用何种固液分离手段:()A.离心分离B.过滤C.沉降D.超滤10.哪种细胞破碎方法适用工业生产:()A.高压匀浆B.超声波破碎C.渗透压冲击法D.酶解法11.盐析操作中,硫酸铵在什么情况下不能适用:()A.酸性条件B.碱性条件C.中性条件D.和溶液酸碱度无关12.蛋白质初步提取过程,不能采用的方法是:()A.双水相萃取B.超临界流体萃取C.有机溶剂萃取D.反胶团萃取13.丝状真菌适合采用的破碎方法是:()A.珠磨法B.高压匀浆法C.A与B联合D.A与B均不行14.用来提取产物的溶剂称:()A.料液B.萃取液C.萃取剂D.萃余液15.下列不是减小浓差极化有效措施的是:()A.提高料液流速B.降低料液温度C.设置湍流促进器D.定期清洗膜16.气相色谱的载气不能用:()A.氢气B.氦气C.氧气D.氮气17.HPLC中,下列哪种检测器不适合在梯度洗脱中使用:()A.紫外检测器B.荧光检测器C.蒸发光散射检测器D.示差折光检测器18.下列哪个不属于初步纯化:()A.沉淀法B.吸附法C.离子交换层析D.萃取法19.能够除去发酵液中钙,镁,铁离子的方法是:()A.过滤B.萃取C.离子交换D.蒸馏20.有机溶剂沉淀法中,可使用的有机溶剂是:()A.乙酸乙酯B.正丁醇C.苯D.丙酮21.有机溶剂为什么能够沉淀蛋白质:()A.介电常数大B.介电常数小C.中和电荷D.与蛋白质发生反应22.若两性物质结合了较多阳离子,等电点pH:()A.升高B.降低C.不变D.以上均有可能23.气相色谱柱主要有:()A.填充柱B.毛细管柱C.A或B D.A或B及其他24.用于蛋白质分离过程中脱盐和更换缓冲液的色谱是:()A.离子交换色谱B.亲和色谱C.凝胶过滤色谱D.反相色谱25.分子筛层析指的是:()A.吸附层析B.分配层析C.凝胶层析D.亲和层析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1.高浓度盐溶液中疏水性相互作用减小。

生化分离技术+考试复习题库(含详细答案)

生化分离技术+考试复习题库(含详细答案)

《生化分离》考试复习题库一、选择题1.下列不是超临界萃取工艺的方法是()。

A 等温法B 等压法C 吸附法D 交换法2.影响絮凝效果的因素有很多,但不包括()。

A 絮凝剂的浓度B 溶液pH值C 溶液含氧量D 搅拌速度和时间3.葡聚糖凝胶色谱属于排阻色谱,在化合物分离中,先被洗脱下来的为()。

A 杂质B 小分子化合物C 大分子化合物D 两者同时下来4.当向蛋白质纯溶液中加入中性盐时,蛋白质溶解度()。

A 增大B 减小C 先增大,后减小D 先减小,后增大5.下列不能提高发酵液过滤效率的措施是()。

A 增大滤过面积B 降低料液温度C 加压或减压D 加入助滤剂6.下列方法中,哪项不属于改善发酵液过滤特性的方法A 调节等电点B 降低温度C 添加表面活性物质D 添加助滤剂7.助滤剂应具有以下性质()A 颗粒均匀、柔软、可压缩B 颗粒均匀、坚硬、不可压缩C 粒度分布广、坚硬、不可压缩D 颗粒均匀、可压缩、易变形8.在发酵液中除去杂蛋白质的方法,不包括()A 沉淀法B 变性法C 吸附法D 萃取法9.下列关于速率区带离心法说法不正确的是()A 样品可被分离成一系列的样品组分区带B 离心前需于离心管内先装入正密度梯度介质C 离心时间越长越好D 一般应用在物质大小相异而密度相同的情况10.助滤剂是一种不可压缩的多孔微粒,它能使滤饼疏松,滤速增大。

以下不属于助滤剂的是()A 氯化钙B 纤维素C 炭粒D 硅藻土11.细胞破碎的方法可分为机械法和非机械法两大类,下列不属于机械法的是()A 加入金属螯合剂B 高压匀浆法C 超声破碎法D 珠磨法12.萃取操作是利用原料液中各组分()的差异实现分离的操作。

A 溶剂中的溶解度B 沸点C 挥发度D 密度13.两相溶剂萃取法的原理为:A 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系数不同B 根据物质的熔点不同C 根据物质的沸点不同D 根据物质的类型不同14.下列溶液不是双水相的是()。

A PEG/葡聚糖B PEG/磷酸盐C PEG/硫酸铵D 磷酸盐/硫酸铵15.在萃取操作中,分离系数越小,组分()分离。

生化分离技术考试题目

生化分离技术考试题目

生化分离技术考试题目85号楼413 工作室第一章1.1何谓生化分离技术的集成化概念?请举例加以说明。

1) 利用已有的和新近开发的生化分离技术,将下游过程中的有关单元进行有效组合(集成);2) 或把两种以上的分离技术合成为一种更有效的分离技术,达到提高产品收率、降低过程能耗和增加生产效益的目标;例子⑪多种分离、纯化技术相结合,包括新、老技术的相互渗透与融合,形成所谓融合技术;⑫生化分离技术(下游技术)与发酵工艺(上游技术)相结合或称耦合,形成系统工程;1.2说明生化分离的主要步骤并指出胞内产物和胞外产物的分离纯化流程不同之处①材料及处理来源丰富,含量相对较高,杂质尽可能少②目的物的提取状态释放出来,方法与存在部位及状态有关③分离纯化性质及具体条件定④浓缩,结晶,干燥⑤保存(收率、纯度)(胞内外的区别就是在于破壁)2.1 ①胞捣碎法,原理:机械运动产生剪切力适用于动植物组织用高压使细胞悬浮液通过针型阀,适用于:较柔软、适用于细菌(G-)(细菌病毒等热不敏感的物质)适用于不稳定的酶)⑨化学法,1、溶剂处理法质化合物,使细胞结构破坏。

2细胞膜而破碎细胞,释放目的物。

1.自溶法,将欲破碎细胞在一定条件(pH、T内物质释放。

2.外加酶法加溶菌酶(结合反复冻融或加β-葡聚糖酶霉菌:添加几丁质酶植物材料:多种破碎方法相结合㈡与上游过程相结合㈢与下游过程相结合(如:,发酵生产A蛋白。

通常A蛋白结合于菌体胞壁上,需要进行细胞破碎,,过程繁琐,难度大。

若用生物技术培养出A蛋白分泌型菌来生产,A.)2.2P8,回收率和纯度考虑。

纯酶的分级范围比粗酶宽在采用盐析时更注重回收率,可以适当加宽分级范围,而粗酶?⑪温度尽可能低;⑫提取液的量要保证“充分浸入”;⑬加入足量酚类吸附剂;(天然清蛋白,合成聚丙乙烯)⑭加入足量氧化酶抑制剂; 2-巯基乙醇、二硫苏糖醇(DTT)及二硫赤藓糖醇(DTE)是常用的抗氧化剂,又是醌的清除剂;⑮搅拌转速要恰当;⑯ pH要控制在合适范围,一般5.5~72.4、分离技术的主要种类:细胞破碎 (cell disruption)沉淀分离(precipitation膜过滤(membrane filtration) 层析分离(chromatography) 电泳分离(electrophoresis)离心分离(centrifugation)1形状和大小:凝胶过滤、超滤、透析⑫电离性质离交色谱、电泳(除SDS)⑬极性(疏水性)分配、吸附、疏水色谱⑭生物功能或特殊化学85号楼413 工作室基团亲和色谱⑮等电点pI 色谱聚焦、电聚焦⑯溶解性盐析、有机溶剂提取、结晶⑰密度、大小超离心 SDS-凝胶电泳2.5怎样选择细胞破碎的方法?总原则:最大提取、不易变性、减少干扰具体须从材料特性和目的物特性综合考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化分离技术试题及答案浙江理工成教院期终考试《生化分离技术》试卷A试卷教学站年级班级学号姓名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

1、生化分离是从生物材料、微生物的发酵液或动植物细胞的培养液中分离并纯化有关生化产品的过程,一般采用如下工艺流程:发酵液→()→细胞分离→(细胞破碎→细胞碎片分离)→()→()→成品加工。

2、提取的产物在细胞内,选用细胞破碎法;在细胞膜附近则可用细胞破碎法;提取的产物与细胞壁或膜相结合时,可选用机械法和化学法相结合的细胞破碎法。

3、发酵液的预处理目的主要包括改变和。

4、典型的工业过滤设备有和。

5、反萃取是将目标产物从转入的过程。

6、超临界流体萃取的溶剂可分为非极性和极性溶剂两种,常用的极性溶剂有和、非极性有。

7、按膜的孔径的大小分类,可将膜分为、、和等。

8、冻干操作过程包括:、和。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1、盐析是指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某些浓的中性盐后,使蛋白质凝聚而从溶液中析出,以达到分离、提纯生物大分子的目的。

()2、常用的盐析剂有葡聚糖、琼脂糖、聚丙烯酰胺、明胶等。

()3、萃取是利用化合物在两种互不相容的溶剂中溶解度或分配系数的不同,使化合物从一种溶剂内转移到另一种溶剂中,经过反复多次的萃取,将绝大部分化合物提取出来的方法。

()4、双水相萃取的体系的两相是不含有水分的。

( )5、膜分离操作中,所有溶质均被透过液传送到膜表面上,不能完全透过膜的溶质受到膜的截留作用,在膜表面附近浓度升高,这种现象叫做浓差极化。

()6、凝胶色谱是利用不同生物分子的电离能力不同而达到物质分离目的的。

()7、离子交换色谱是利用不同分子的大小不同而达到物质分离目的的。

()8、亲和色谱是利用生物分子之间的亲和力的不同而达到物质分离目的的。

()9、要增加目的物的溶解度,往往要在目的物的等电点附近进行提取。

()10、蛋白质类的生物大分子在盐析过程中,最好在高温下进行,因为温度高会增加其溶解度。

()11、蛋白质为两性电解质,改变pH可以改变其电荷性质,pH大于pI,蛋白质带正电荷。

12、丙酮沉析作用小于丙酮。

()13、真空冷冻干燥的操作条件是高温低压,所以适合于干燥热敏性物质。

()14、生产氨基酸类药物主要的生产方法有蛋白质水解法、微生物发酵法、酶工程法和化学合成法。

()15、DNA、RNA是核苷酸类物质,胱氨酸和谷氨酸属于蛋白质类物质。

()三、选择题(1—8为单选,每题2分,9—13为多选,每题3分,共31分)。

1、发酵液的预处理方法不包括()A、加热B、絮凝C、离心D、调节pH2、下列细胞破碎的方法中,属于非机械破碎法的是()A、化学法B、高压匀浆法C、超声波破碎法D、高速球磨法3、在萃取操作中,下列哪项不是选择溶剂的原则()A、较高的选择性B、较高的沸点C、较强的溶解能力D、易于回收4、使蛋白质盐析,可加入试剂()A、盐酸B、硫酸C、硝酸汞D、硫酸铵5、在一个完整的萃取过程中,常常在萃取和反萃取的过程中增加洗涤操作,目的是()。

A、除去与目标产物同时萃取到有机相的杂质 C、增大目标产物在水相中的分配系数B、增大目标产物在有机相中的溶解度 D、增大选择性系数。

6、萃取中利用相似相溶的原理进行萃取的过程称为()A、反萃取B、物理萃取C、化学萃取D、有机溶剂萃取7、盐析法沉淀蛋白质的原理是()A、降低蛋白质的介电常数 C、与蛋白质结合形成不溶性蛋白B、中和电荷,破坏水膜 D、调节蛋白质溶液pH至等电点8、膜分离是利用具有一定的()性的过滤介质进行物质的分离过程。

A、选择透过性B、吸附C、溶解D、扩散9、利用盐析法进行初步纯化后都需要进行脱盐处理,常用的脱盐方法有()A、透析B、超滤C、凝胶过滤D、离子交换10、常用于生物大分子沉淀的有机溶剂有()A、乙醇B、丙酮C、异丙酮D、甲醇11、晶体质量主要是指()A、纯度B、粒度C、晶体形状D、晶体大小12、在结晶操作中,工业上常用的起晶方法有()A、重结晶B、自然起晶法C、刺激起晶法D、晶种起晶法13、根据固定相基质的形式分类,可分为()A、纸色谱B、薄层色谱C、柱色谱D、吸附色谱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在生化分离与纯化的过程中,要综合运用多种现代分离与纯化的技术,才能保证产品的有效性、稳定性、均一性和纯净度。

生化分离操作存在哪五个方面的特点?2、结晶的前提是什么?过饱和溶液的形成方法有哪些?3、萃取时根据目标产物以及与其共存杂质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有机溶剂,可使目标产物有较大的分配系数和较高的选择性,萃取溶剂选择的原则主要有哪些?4、根据固定相基质的形式分类,色谱可分为哪几类?根据流动相的形式分类,色谱可分为哪几类?根据分离原理的不同,色谱主要分为哪几类?五、综合应用题(共13分,)1、临床上治疗尿毒症采用的膜分离方法是什么?简述该种分离方法的原理。

(4分)2、下面是关于胸腺肽提取分离的操作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共9分)胸腺肽由两种肽组成,其分子量分别为9600和7000,含15种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的含量比较高。

胸腺肽对热稳定,能耐80℃高温不变性;对蛋白酶敏感,易降解失活。

](1)为什么以小牛胸腺作为原材料?(3分)(2)采用部分热变形、离心、过滤操作的目的是什么?(3分)(3)为什么选用截留分子量小于10000的超滤膜?(3分)浙江理工成教院期终考试《生化分离技术》试卷A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

1、预处理、初步纯化、高度纯化2、机械、非机械3、发酵液过滤特性、杂质的去除4、板框压滤机、转筒真空过滤机5、有机相、水相6、甲醇、乙醇、二氧化碳(注:甲醇、乙醇的位置可互换)7、超滤、微滤、纳滤、反渗透8、预冻、升华干燥、解析干燥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1、√2、×3、√4、×5、√6、×7、×8、√9、×10、×11、×12、×13、×14、√15、×三、选择题(1—8为单选,每题2分,9—13为多选,每题3分,共31分)。

1、 C2、A3、 B4、 D5、A6、 D7、 B8、A9、AC 10、ABCD 11、ACD 12、BCD 13、ABC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特点:①目的产物在初始物料(发酵液)中的含量低;②培养液是多组分的混合物,除少量产物外,还有大量的细胞及碎片、其他代谢物(几百上千种)、培养基成分、无机盐等,給过程设计造成困难;③生化产物的稳定性低,易变质、易失活、易变性,对温度、pH值、重金属离子、有机溶剂、剪切力、表面张力等非常敏感;④发酵和培养很多是分批操作,生物变异性大,各批发酵液不尽相同,要求所用加工设备有一定操作弹性;⑤对最终产品的质量要求高。

2、结晶的前提是过饱和溶液的形成。

过饱和溶液的形成方法有:①蒸发法;②温度诱导法;③盐析结晶法;④透析结晶法;⑤有机溶剂结晶法;⑥等电点法;⑦化学反应结晶法。

3、①价廉易得;②与水相不互溶;③与水相有较大的密度差,并且黏度小,表面张力适中,相分散和相分离较容易;④容易回收和再利用;⑤毒性低、腐蚀性小、闪点低、使用安全;⑥不与目标产物发生反应。

4、根据固定相基质的形式分类,色谱可分为纸色谱、柱色谱、薄层色谱。

根据流动相的形式分类,色谱可分为液相色谱、气象色谱。

根据分离原理的不同,色谱主要分为吸附色谱、分配色谱、凝胶过滤色谱、离子交换色谱、亲和色谱等五、综合应用题1、临床上治疗尿毒症采用的膜分离方法透析。

其原理是:透析时,小于截留分子量(MWCO)的分子在透析膜两边溶液浓度差产生的扩散压作用下渗过透析膜,高分子溶液中的小分子溶质(如无机盐)透向水侧,水则向高分子一侧透过。

2、(1)胚胎后期及初生时胸腺重量相对最大,随年龄增长,胸腺逐渐退化,所以选用小牛的胸腺作为原料。

(2)胸腺肽对热稳定,在80℃高温不变性,但其他的杂蛋白会受热变性,生成沉淀析出,而胸腺肽在清液中,所以需要离心过滤,将胸腺肽与杂蛋白分离开。

(3)胸腺肽由两种肽组成,其分子量分别为9600和7000,截留分子量小于10000的超滤膜刚好可以让胸腺肽透过,而分子量大于10000的杂蛋白被截留下来。

浙江理工成教院期终考试《生化分离技术》试卷B试卷教学站年级班级学号姓名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

1、发酵产物的初步纯化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有法、吸附法、法、法、法、溶剂萃取法、双水相萃取和超临界流体萃取等。

2、降低发酵液粘度的主要方法是和。

3、极性化合物易溶于的溶剂中,而非极性化合物易溶于的溶剂中,这一规律称为“”。

4、在超速离心中,离心方法可分为、和。

5、固相析出技术是通过加入某种试剂或改变溶液的条件,使生化物质以固体形式从溶液中沉淀析出,若析出的是无定型物,则称为,若析出的是晶体,则称为。

6、冻干操作过程中,预冻的处理方法主要主要有和。

7、亲和色谱的洗脱方法可分为洗脱和洗脱。

8、凝胶粒度的大小对分离效果有直接影响。

一般说来,细粒凝胶柱流速低,洗脱峰窄,分辨率,多用于分离等。

粗粒凝胶柱流速快,洗脱峰宽,分辨率,多用于分离等。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1、萃取是利用化合物在两种互不相容的溶剂中溶解度或分配系数的不同,使化合物从一种溶剂内转移到另一种溶剂中,经过反复多次的萃取,将绝大部分化合物提取出来的方法。

( ) 2、在沉淀的过程中,溶液的pH值、温度、离子浓度等因素对沉淀没有影响。

( )3、盐析是指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某些浓的中性盐后,使蛋白质凝聚而从溶液中析出,以达到分离、提纯生物大分子的目的。

( )4、提取细胞外的物质,常常采用机械法破碎细胞。

( )5、丙酮的介电常数要低一些,相对而言沉析操作大于乙醇,所以在沉析时,应优先选用丙酮,在考虑乙醇。

( )6、蛋白质类物质应该在远离等电点的条件下进行沉析操作。

( )7、硫酸铵在碱性条件中也以应用。

( )8、在处理对温度敏感的蛋白质或者酶时,应该在较低温度下进行操作,以保证物质不会受人而变性。

( )9、氨基酸、蛋白质、多肽、酶、核酸等两性物质可以用等电点沉析。

( )10、膜分离操作中,所有溶质均被透过液传送到膜表面上,不能完全透过膜的溶质受到膜的截留作用,在膜表面附近浓度升高,这种现象叫做浓差极化,浓差极化无法通过任何手段来减轻。

( )11、平衡离子带正电荷的离子交换剂可以与带正电荷的离子发生离子交换作用,叫做阴离子交换剂;平衡离子带负电荷的离子交换剂可以与带负电荷的离子发生离子交换作用,叫做阳离子交换剂。

( )12、亲和色谱可以应用于生物素和亲和素、抗原与抗体、凝聚唐与糖蛋白的分离,还能运用于各种氨基酸的分离。

( )13、干燥技术按热量供给方式可分为传导干燥、对流干燥、辐射干燥、介电加热干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