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电影《小鞋子》电影赏析课教案

合集下载

电影《小鞋子》的影评电子教案

电影《小鞋子》的影评电子教案
对自身文化的赞美 温情的关怀 兄弟情
七、该片的迷人之处在哪?
经过观看《小鞋子》,我觉这部影片吸引 的地方是这部影片所表达的感情,这部影片 用平实、朴素的拍摄来表达那种贫穷生活之 中的单纯、童真和善良!
八、我的感悟
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东西,贫穷只是生活上 的,而非精神上的。
永远保持一颗童心,追求梦想从不放弃,也 许梦想与你擦肩而过,至少你的付出你知道!
四个精彩片段的剧照
五、影片的结构分析
1、纪录片的形式 2、即兴式的表演 3、真实生活的节奏 4、现实生活的主题
六、本片主题——从未放弃的梦想
导演以一种极其温情的目光关注了一个普通 儿童去以挣扎的方式实现一个梦想的全过程。
这种温情反映在导演以蹲下来的姿势在平视 孩子的眼睛与倾听他的声音。
戏剧冲突是电影的灵魂,也是吸引观众眼球的亮点。 文中的四个精彩片段: 1、阿里丢鞋。通过这个场景,可以分析出当时阿里河妹妹内心的矛盾,
阿里的惶恐与妹妹的痛惜和不知所措,面部表情证实了我的观点。 2、换鞋与时间赛跑。两人决定穿仅有的一双鞋去上课,面对老师的不
理解与批评、同学们的新鞋时。他们没有过多的表现去自卑,而是心系 对方用最快的时间进行鞋的交接。更多的体现了兄妹间的情谊,那种纯 真的情感。 3、擦肩而过的新鞋。阿里拼命的奔跑,磨破的脚,却还是天意弄人。 眼中的泪水与失望,让他与新球鞋擦肩而过。我分析这时的阿里是痛苦 的,也是矛盾的。不只是身体上的痛,而是心理上的痛,为何不是“季 军”而是“冠军”呢?妹妹的鞋子又该何去何从? 4、金鱼池边的戏水。回到家之后,没有实现自己的诺言,妹妹远离了 他。他把脚放进池塘来缓解痛苦,父亲早为他们买了新鞋在回家途中。 几只金鱼在他的小脚间游动,暗示着贫穷只是暂时的,美好的生活会有 的,要充满希望。

浅论电影欣赏中的视觉元素---以伊朗电影《小鞋子》为例

浅论电影欣赏中的视觉元素---以伊朗电影《小鞋子》为例

浅论电影欣赏中的视觉元素---以伊朗电影《小鞋子》为例浅论电影欣赏中的视觉元素——以伊朗电影《小鞋子》为例【摘要】视听语言是电影艺术最主要的表现语言。

观众通过视听直接感受到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

作为电影的视觉元素,影像必先为观众感官感知,才能引起感知注意,从而激发情感,触发想象,获得理解。

伊朗导演马吉德〃马基迪电影《小鞋子》的成功,不只在其故事性,还在于它给予了观众纯粹的视觉享受和真正的感官愉悦,从而赢得了观众,实现了自身的存在价值。

【关键词】电影欣赏;视觉元素;《小鞋子》;色彩;运动传统电影理论认为观众静静地坐在黑暗的电影院中是被动的:“电影会使观众在无意识中成为意识形态的牺牲者。

”[1]然而,事情并非如此。

事实上,观众看电影绝非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主动地进行电影欣赏。

电影欣赏是观众在观看电影过程中对电影所有元素的领略观赏。

电影欣赏的基础首先是形象的视听,而对形象的视听又依赖于视听语言。

电影作为艺术,视听语言是其基本的艺术表现手段,在特定的多维时空中,以色彩、运动、摄影机角度、声音等诸多元素塑造直观的视听形象,从而影响观众,通过观看,解读电影。

“观看,在各种文化中,它都有过一种神秘而丰富的含义。

观看,意味着洞察幽微,意味着深入理解。

”[2]然而,电影作为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的接受心理过程大不相同,“作为电影的视觉元素,影像必先为观众感官感知,才能引起感知注意,从而进一步激发情感,触发想象,获得理解。

”[3]使观众通过视听直接感受到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从而确立电影欣赏中的视觉元素定位。

即观众在观看电影过程中对视觉元素的选择与确定。

这种选择由于受观影者个人条件和观影习惯的影响,因而,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和多变性。

一、色彩是电影欣赏中最直接的视觉元素,可以表情达意、营造气氛、强化意境电影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运用色彩表情达意已成为电影人的一种创造理念,电影艺术创造的过程中通过色彩把主观情感、理念、意图灌注其中。

电影小鞋子的影评课件

电影小鞋子的影评课件
电影小鞋子的影评课件
• 电影概述 • 剧情分析 • 电影艺术手法分析 • 电影主题与意义 • 个人观感与评价
01
电影概述
电影简介
01
电影《小鞋子》是一部伊朗儿童剧情片,讲述了一 对兄妹因为一双丢失的鞋子而展开的故事。
02
该片以简单纯真的故事情节,展现了家庭、亲情和 爱的力量。
03
影片通过细腻的人物刻画和情感表达,触动了观众 的心灵。
总结词
亮点突出,略显不足
详细描述
影片的亮点在于其真挚的情感和深入人心的故事。然而,在某些情节的展开上略显简单 ,未能完全展现角色的内心世界。
03
电影艺术手法分析
摄影技巧
画面构图
电影中画面构图简洁,注重细节 ,如经常使用中景和特写来刻画 人物内心世界。
光线运用
导演巧妙运用自然光线,营造出 温馨、感人的氛围,特别是在小 男孩和小女孩的互动场景中。
艺术价值
从艺术角度来看,电影小鞋子展现了导演和演员 们的高超技艺和才华,是一部具有高度艺术价值 的作品。
创新与突破
电影在叙事手法、拍摄技巧等方面都有所创新和 突破,为电影行业带来了新的启示和灵感。
对导演和演员的评价
导演才华
导演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情感把握能力 ,成功地将这个故事呈现在观众面前 ,展现了他的卓越才华。
移动镜头
在某些场景中,导演运用了缓慢 的移动镜头来增强情感的渲染, 使观众更深入地感受角色的情感 变化。
音乐与音效
01
原创音乐
电影中的音乐和音效都是为剧情 量身定制的,有效地烘托了情感 氛围,加深了观众的情感共鸣。
声音细节
02
03
音乐与情节
音效处理得非常细腻,如脚步声 、水声等都与画面完美结合,增 强了电影的真实感。

伊朗电影简约主义电影赏析《小鞋子》-文档资料

伊朗电影简约主义电影赏析《小鞋子》-文档资料
4
樱桃的滋味 (1997) 导演: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何处是我朋友的家 (1987) 导演: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5
天堂的孩子 (1997) 导演:马基德·马基迪
坎大哈 (2001) 导演:莫森·玛克玛尔巴夫
6
生命的圆圈Circle (2000) 导演:贾法·帕纳西
白气球The White Balloon (1995) 导演:贾法·帕纳西
7
一次别离 (2011)
8
三、《小鞋子》——最熟悉的伊朗电影之一
9
三、《小鞋子》——最熟悉的伊朗电影之一
《天堂的孩子》 导演:马基德·马基迪 制片地区:伊朗 上映时间:1999 (1997出品)
1999年蒙特利尔电影 节最佳影片 同年奥斯卡奖 “最佳外语片提名奖”等 创造了伊朗电影历史 最好票房纪录。
16
视听语言
“赛跑”段落:节奏的拿捏和叙事的推进填密到位,扣人心弦。 开赛——大全景呈现奔跑中的小选手,小全景和中景镜头中,阿里在选
手们队列中起初身影时隐时现,渐渐镜头锁定阿里跟拍。 奔跑——慢镜头,时间似乎凝滞了,沉重的呼吸和脚步声清晰可闻。 途中——特写阿里奔跑中的双脚。 插入——非时序的画面切换,不时插入莎拉放学后的奔跑画面,莎拉的
喘息和奔跑中向后飘起的白头巾。 插人画外音——兄妹为了鞋子而起的口角,妹妹的责备,阿里承诺衷得
季军,获得一双运动鞋作为奖品。
17
伊朗电影总体风格
伊朗电影走的是新现实主义道路。 简单的故事情节,朴实简短的对白,似乎毫无新意的人性
的主题和对顽强生命力的礼赞。从镜头语言的角度看,伊 朗电影更是质朴到常常以一个长镜头完成一段叙事。
18
伊朗电影简约主义电影赏析———以 以《小鞋子》为例

《小鞋子》辅导

《小鞋子》辅导

《小鞋子》(另名《天堂的孩子们》)原名: Bacheha-Ye aseman英文片名: The Children of Heaven导演、编剧:马基·马吉迪(Majid Majidi)摄影:帕维兹·吗勒克札德(Parviz Malekzade)主演:阿米尔·纳吉·默哈默德(Amir Naji Mohammad)饰哥哥阿里米尔·法罗赫·哈森米安(Mir Farrokh Hashemian)饰妹妹莎拉获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伊朗,彩色故事片,89分钟,1997年第一章电影的视听语言与叙事分析:《小鞋子》第一节电影语言与叙事组合段理论一个极为基本却必须首先明确的事实是,电影≠故事片,但我们通常正是以电影这一名词指代故事片这一诸多电影片种中的一个——无疑是最受欢迎的一个。

因此,我们对所谓电影语言的讨论,事实上是对故事片叙事语言的讨论,间或联系着作为艺术片种之一的纪录片。

在电影的创作实践与电影理论表述中,电影语言无疑是一个极端重要而又相当模糊的概念。

在故事片这一限定的范畴之内,所谓“电影语言”,正如法国著名的电影理论家、当代电影理论的奠基人克里斯蒂安·麦茨精当的论断:并非由于电影是一种语言,它才讲述了如此精彩的故事;而是由于它讲述了如此精彩的故事,才使自己成为了一种语言。

而意大利著名电影导演、理论家帕索里尼则在他重要的电影论文《诗的电影》一文中指出:电影在本质上是一种新语言。

他认为电影使用的是某种“表情符号系统”,这一符号系统先于语法而存在,因为“世界上没有一部形象词典”。

一位电影导演必须首先创造他所需的词汇,即选取他的拍摄对象,将其创造为自己的形象符号,尔后方才进入美的创造。

然而,毋庸赘言,“电影语言”不同于自然语言。

其一,自然语言是一种任意的、无理据的、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而电影语言是一种有理据的“短路”符号,其能指约等于其所指;其二,电影语言没有最小单位。

小鞋子

小鞋子

《小鞋子》赏析
伊朗电影:伊朗电影在世界电影之林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在这个相对保守的西亚古国,伊朗导演旺盛的创造力令人叹为观止,并涌现出了一批世界级的导演。

比如2012年阿斯哈·法哈蒂的《一次别离》就一举拿下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世界三大电影奖项:戛纳、柏林、威尼斯)、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外语片、法国恺撒电影节最佳外语片。

伊朗导演擅长表达妇女、儿童为代表的底层生存现状的关怀,对这个生存群体报以纯粹的人道主义同情,没有过度阐释、没有附加意义,有的只是还原生活样貌,写实社会现状。

伊朗电影最大的特点是:质朴、真实。

而这却具有了最感人的力量。

而且阶级、宗教、政治、男权、教育、人性等宏大的主题也被挖掘出来比如《小鞋子》中小演员的表演纯真感人,让人感受到平淡生活中最纯粹的幸福。

这部电影中平实的摄影风格贯穿始终,之所以它让人难以忘怀,是作品中所弥漫的浓浓温情,孩子百折不挠的追求以及导演对社会底层的人文关怀。

(点几个细节)结尾金鱼亲吻孩子双脚的画面,以其美感和创意备受推崇,正是伊朗电影质朴内敛的底板,使它宛如神来之笔。

代表作品:马吉德〃马吉迪:《小鞋子》、《天堂的颜色》;阿巴斯〃基亚鲁斯塔米的《何处是我朋友的家》;贾法尔〃帕
纳西的《白气球》、《谁能带我回家》等都是获奖无数的儿童片。

此外还有:
阿巴斯:《生生不息》、《樱桃的滋味》;穆森〃马克马巴夫:《坎大哈》(2003)等;萨米拉〃马克马巴夫:《黑板》(1997)、《苹果》(1999)、《下午五点》(2004)等(以上两位是父女关系);巴赫曼〃戈巴迪:《乌龟也能飞》(2003)。

小鞋子电影赏析

小鞋子电影赏析

小鞋子电影赏析主角是贫家小孩阿里,因为他把妹妹拿去修理的鞋子弄丢了,为了体谅父亲无力添购新鞋,于是央求妹妹跟他轮流穿着他的旧球鞋去上学,后来他发现参加跑步比赛的季军可以获得一双新球鞋作奖品,于是出尽办法参赛,并且只想得第三名,不料却跑了个第一。

本片藉着一个简单故事将儿童世界的纯真可爱发挥得...主角是贫家小孩阿里,因为他把妹妹拿去修理的鞋子弄丢了,为了体谅父亲无力添购新鞋,于是央求妹妹跟他轮流穿着他的旧球鞋去上学,后来他发现参加跑步比赛的季军可以获得一双新球鞋作奖品,于是出尽办法参赛,并且只想得第三名,不料却跑了个第一。

本片藉着一个简单故事将儿童世界的纯真可爱发挥得淋漓尽致,导演技法圆熟,细节铺陈深具趣味性,赛跑高潮尤其令人激赏。

伊朗导演马吉德·马吉迪在《天堂的颜色》之前执导的代表作,标志着儿童电影的最高艺术水准,尤其适合父母子女一齐观赏,因为它可以令人由衷地感受到亲情的可贵。

从你刚出生到现在,你曾穿过几双鞋子?穿坏过几双鞋子?如果没有了鞋子,你会伤心的找爸爸妈妈要吗?如果爸爸妈妈根本无法给你买一双哪怕是最廉价的鞋子呢?阿里是一个出生在贫穷的伊斯兰教家庭里的男孩,妹妹莎拉是他最亲密的伙伴。

9岁的阿里每天要给家里做很多很多事情,因为妈妈生病爸爸工作,所以小小的阿里承担了许多并非这个年龄应该承担的责任。

阿里很懂事,家里的贫穷让他很小学会独立,也学会体贴和关心家人。

他用他的方式爱着妹妹莎拉,送给她新的铅笔,还有老师奖励的漂亮的圆珠笔。

阿里是个善良的孩子,但是他很贫穷。

在一次买菜的时候,阿里无意丢掉了妹妹的皮鞋——一双极其破烂的刚刚被修理过的淡紫色童鞋。

这双廉价的鞋子早已经破烂不堪了,但是那是整个家中莎拉唯一一双鞋。

没有了鞋子莎拉无法上学,她只剩下拖鞋能够穿出去,但是拖鞋并不允许跨入校门。

莎拉眼里有无限的难过和生气,阿里对她说:不要告诉妈妈不要告诉爸爸。

并非是害怕挨打,两个年幼的孩子知道,家里实在太过于贫穷,爸爸只能借钱给她买新鞋子,负债累累的他们实在不忍心为父母增添多一份“灾难”。

《小鞋子》赏析

《小鞋子》赏析

有爱的地方就是天堂——《天堂的孩子》赏析伊朗电影《天堂的孩子》(又名《小鞋子》)讲述了伊朗男孩阿里,因为不慎弄丢了妹妹拿去修补的鞋子,而努力想要为妹妹带回一双新鞋子的故事。

为了瞒住家里人,阿里和妹妹莎拉每天轮流穿着阿里的鞋子上课,为了给妹妹一双鞋子,阿里试图去城里打工,却因为父亲受伤而花光了准备给莎拉买鞋子的钱。

当阿里得知市长跑比赛的季军可以赢得一双新球鞋时,便央求体育老师让他去参加比赛,然后,阴差阳错中阿里却拿到了冠军······本片由伊朗著名导演马吉德·马吉迪导演,获得1997年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最佳导演、观众票选最佳影片奖以及1999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

这是伊朗电影史上第一次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的影片,同时本片在多伦多、香港、伦敦、纽约等18个国际电影节上荣获11项大奖。

《时代》杂志年度十大影片,创下美国放映伊朗电影的票房记录——100万美元。

《天堂的孩子》这部电影延续了伊朗电影独特的简朴风格。

影片与很多伊朗电影一样清新、质朴,真诚地描摹伊朗人的真实生活,表现窘迫艰难的平民生活中隐含的人性的善良,带领观众回到纯真澄净的世界。

贯穿整部影片的是一个大爱的主题,有阿里和莎拉间的兄妹之爱,有阿里莎拉对于自己贫困但温馨的家的爱,有路人对莎拉的无私关怀和帮助的爱,有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与鼓励,有富人对穷人间消除阶层偏见的无私的帮助和欣赏。

导演抓住生活中的微妙细节,用镜头语言表现人间大爱。

风格朴实独特。

在电影中导演十分注重长镜头的使用。

影片一开始,导演就用一个固定镜头来完成一个长镜头的拍摄,摄像机镜头中的表现对象由一双粗糙的手、一双小的破旧了的鞋子和一些修鞋用的工具组成。

镜头中导演用修鞋老人修鞋动作的麻利与整个镜头的冗长形成鲜明对比,引出本片的线索“小鞋子”,同时给人以心理上的压迫感。

之后,导演使用拉镜头将修鞋老人,阿里,街道一一囊括其中,于是我们初步了解到故事的大体架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伊朗电影《小鞋子》电影赏析课教案【目的要求】:
1、布设审美情境,揭示审美情趣,唤起学生的审美需求
2、品析影像镜头词语,开拓审美联想和想象能力
3、熟悉、了解有关的电影史的知识
【影片简介】:
影片讲述一对兄妹与一双小鞋子的故事,是献给成人的童话,唤醒人们对童年遥远的记忆,进而想到贫穷生活与单纯、天真、善良、快乐之间的关系。

电影里的人文关怀气息,导演以一种极其温情的目光关注了一个普通儿童去以自己的方式去实现一个梦想的全过程。

关怀和温情的气息贯穿于影片的始终。

此片获得1999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是伊朗电影史上第一次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参加了伦敦、纽约、香港等18个国家的国际电影节,获得了11项国际大奖,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年度十大影片之一。

1997年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最佳导演、观众票选最佳影片奖 1998 年第11届新加坡国际电影节亚洲最佳故事片奖
1998 年第23届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电影奖
1999 年第11届国际电影节最佳电影奖,最佳观众电影奖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背景知识介绍
1、故事情节简介
小阿里丢了妹妹的鞋子,为了不给爸妈增加负担,兄妹俩合计轮换穿阿里的臭球鞋上学。

为了给妹妹买双新鞋,小阿里想尽了办法,在和爸爸去做园丁赚了钱后,他首先暗示爸爸给妹妹买双新鞋子。

最后,小阿里决定参加一个长跑比赛,原因是第三名的奖品是一双球鞋,一心想拿第三名的阿里一不留神拿了冠军。


望的小阿里脱下那双已经跑烂了的球鞋,把自己的满是血泡的脚浸在水池里.红
色的金鱼绕着他的受伤的脚游着......
2、伊朗电影介绍(简单提一下):
伊朗的电影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普遍采用纪实的手法,踏实、真诚地去描摹伊
朗人们的真实生活,他们不掩饰平民生活的艰难,然而在局促的住房、狭窄的街道、窘迫的处境中隐含的人性的善良才是他们要表现的重点。

伊朗电影的总体面貌总是如此清新、自然、简约和质朴,总能在平凡的事件中找寻生命的哲理,通过人物朴素的语言揭示存在的真实,带着人们回到纯真澄净的世界,回归人性之初。

(这些都是我之所以给学生介绍伊朗电影的理由,并且让他们重点赏析一部儿童片)
三、组织学生观看影片《小鞋子》
此环节教师要把握感情激发点、想象激发点、审美关键点、知识关键点和知识
作用点,适当的点拨、激发,恰当地提出审美、想象的要求,引导学生感悟、品味、体验、讨论,使学生受到丰富形象的感染、真切情感的体验或潜在智慧的启迪。

四、几个精彩镜头重点赏析
此环节,引导学生回味影片的精彩之处和印象深刻的环节,进行表演复述和观
后情感的体会,进一步陶冶性情、美化行为、净化心灵,因此我截取了以下几个镜头让学生重新品味。

镜头一:阿里的妹妹发现同校的小女孩穿着的就是她丢失的鞋子时,跟着她找
到她家,并且告诉了阿里。

当阿里带着妹妹来到那个小女孩家,看到小女孩的父亲是个瞎子。

镜头二:阿里妹妹奔跑着回来让阿里换鞋去上学的路上,鞋子不小心掉入了水沟,她追着赶着捞鞋子,结果鞋子卡在她够不这的地方,她蹲在水沟边哭着,一位老爷爷过来帮她把鞋子捞了起来。

镜头三:阿里为了给妹妹弄双鞋子,参加一个长跑比赛,在临近终点的时候,镜头慢了下来,在被后面的人拉倒后迅速爬起,脑子里重复着和妹妹说过的话,甚至忘了要拿第三的想法,结果跑了冠军。

镜头四:满心想拿冠军的阿里,一不小心拿了冠军,回家对着妹妹,满脸的失望和愧疚。

脱下那双已经跑烂了的球鞋,把自己的满是血泡的脚浸在水池里.红色的金鱼绕着他的受伤的脚游着。

五、撰写影评,总结与反思
让学生把看了电影《》后内心的体会该付诸文字,培养学生的影视审美素质,培养其书面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指导学生就电影《小鞋子》撰写影评和感想。

强调的是要能抓住自己所深有感触的一个方面,写具体、写深刻。

即言之有物,言之成理。

同时,拓展延伸,鼓励学生由一部影片带出有系列影片,上网查资料,深化对影片主题、主要人物及演员的认识。

[教学反思]:
上完课后,虽然教学效果还可以,学生反映也不错,但我总觉得课上的还不充分、不踏实,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学生在撰写影评和感受环节中表现出许多的不足,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还尚待进一步加强,我在把握探索时机、实施有效引导上还有很大差距,这些都是我今后努力钻研的一个课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