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消毒剂常用知识点

污水处理消毒剂常用知识点
污水处理消毒剂常用知识点

污水处理消毒剂常用知识点

一、消毒剂的选择应考虑哪些因素?

废水经一级或二级处理后,水质改善,细菌含量也大幅度减少,但其绝对值仍很可观,并有存在病原菌的可能。因此,废水排入水体前应进行消毒处理。

目前,用氯化法消毒能产生有害物质,影响人体健康已广为人知,这是因为氯与水中有机物作用,同时有氧化和取代作用,氧化作用可以促使去除有机物,而取代作用则是氯与有机物结合,形成了有致突变或致癌活性的卤化物。美国规定三卤甲烷(THMS)的最大浓度为100μg/L,德国、加拿大、日本也分别规定为25μg/L、350μg/L、100μg/L,我国1985年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也规定了氯仿的上限为60μg/L。有鉴于此,废水消毒一是要控制恰当的投剂量,二是采用其他消毒剂代替,如二氧化氯、臭氧、紫外线辐射等,以减少有害物质的生成。

二、消毒剂的种类有哪些?各自的特点是怎样的?

常用的消毒剂有次氯酸类、二氧化氯、臭氧、紫外线辐射等。次氯酸类消毒剂有液氯、漂白粉、漂粉精、氯片、次氯酸钠等形态,主要是通过HOCl起消毒作用。次氯酸类消毒剂的弱点是容易和水中的有机物生成氯代烃,而氯代烃已被确认为是对人体健康极为不利的,同时处理过的水会有一些令人不快的气味。次氯酸类消毒剂粉尘和放出的氯气对人的呼吸道、眼睛及皮肤都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如果不慎溅入眼睛或触及皮肤,要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存放环境要阴凉、通风和干燥,远离热源和火种,不能与有机物、酸类及还原剂共储混运,运输过程中要防止雨淋和日光曝晒,装卸时动作要轻,避免碰撞和滚动。

次氯酸类消毒剂消毒时往往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这也是使用次氯酸类消毒剂会产生氯代烃的根本原因,而臭氧和二氧化氯消毒时发生的是纯氧化反应,因而可以破坏有机物的结构,在杀菌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BOD5/CODCr值),去除水中的部分CODCr。二氧化氯消毒与臭氧或紫外线消毒相比,前者一次性投资低,运行费用高(大约0.1元/m3);后者一次性投资高,运行费用低(大约0.02元/m3)。

臭氧消毒和紫外线消毒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消毒的效果,经过臭氧消毒和紫外线消毒的二沉池出水或回用水细菌总数和总大肠菌群等微生物指标可以达到要求,但他们的缺点是瞬时反应,无法保持效果,抵抗管道内微生物的滋生和繁殖,因此在回用水系统使用这两种方法消毒时,往往需要在其出水中再投加0.05~0.1mg/L二氧化氯或0.3~0.5mg/L的氯,以保持管网末梢有足够的余氯量。

三、氯气

1、氯的物化性质是怎样的?

氯在常压下是黄绿色气体,在0oC和一个大气压时的密度为3.2mg/mL,即约为空气的2.5倍重,具有强烈的刺激性。一般采用电解食盐水溶液的方法制取氯气,然后将氯气加压冷却制得液氯,液氯极易气化,沸点是-34.5℃。加压后的液氯成为黄绿色透明液体,1kg液氯气化后体积可以变为300L。氯性质很活泼,能溶于水,溶解度随水温的升高而降低。氯是具有强烈刺激性的窒息气体,对人的呼吸系统、眼部及皮肤都能产生伤害,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为1mL/m3。虽不自燃,但可以助燃,在日光下与其他易燃气体混合时会发生燃烧和爆炸,可以和大多数物质起反应。

氯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杀菌能力强、价格低廉、来源方便的优点,是水处理行业应用历史最为悠久的消毒剂。氯消毒的机理是依靠水解生成的次氯酸HOCl向微生物的细胞壁内扩散,与细胞的蛋白质反应生成化学稳定性极好的N-Cl键。另外,氯能氧化微生物的某些活性物质,抑制并杀死微生物。

2、如何防止氯中毒?

虽然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为1mL/m3,但长期在低于此值的环境中工作,也会导致慢性中毒,表现为患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肠炎、牙龈炎、口腔炎、皮肤搔痒症等疾病。短时间暴露在高氯环境中,会导致急性中毒。轻度急性中毒表现为喉干胸闷、脉搏加快等症状,重度急性中毒表现为支气管痉挛和水肿,甚至出现昏迷或休克。为防止出现氯中毒的措施可总结如下:

⑴经常接触氯气的工作人员对氯味的敏感程度会有所降低,常常会在闻不到氯味的时候,人就已经受到氯的伤害。因此操作人员的值班室要和加氯间分开设置,并在加氯间安装监测及警报装置,随时对其中的氯浓度进行检测。

⑵加氯间要靠近加氯点,两者间距不超过30m。加氯间建筑要坚固防火、耐冻保温、通风良好、大门外开,并与其他工作间严格分开、没有任何直接连通。由于氯比空气重,因此当氯气在室内泄漏后,会将空气排挤出去,在封闭的室内下部积聚并逐渐向上扩散。所以加氯间的底部必须安装强制排风设施,进气孔要设在高处。

⑶加氯间门外要备用检修工具、防毒面具和抢救器具等,照明和通风设备的开关也要设在室外,在进入加氯间之前,先进行通风。通向加氯间的压力水管必须保证不间断供水,并保持水压稳定,同时还要有应对突然停水的措施。加氯间内要设置碱液池,并

定时检验,保证碱液随时有效。当发现氯瓶有严重泄漏时,戴好防毒面具,然后将氯瓶迅速移入碱液池中。

⑷当发现现场有人急性氯中毒后,要设法迅速将中毒者转移到具有新鲜空气的地方,对呼吸困难者,应当让其吸氧,严禁进行人工呼吸,可以用2%的碳酸氢钠溶液为其洗眼、鼻、口等部位,还可以让其吸入雾化的5%碳酸氢钠溶液。

3、使用液氯瓶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液氯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的消毒剂,除消毒外还有氧化作用。液氯通常在钢瓶中贮存和运输,使用时,液氯转变成氯气加入水中。

⑴氯瓶内压力一般为0.6~0.8MPa,所以不能在太阳下曝晒或靠近炉火或其他高温热源,以免气化时压力过高发生爆炸。液氯和干燥的氯气对铜、铁和钢等金属没有腐蚀性,但遇水或受潮时,化学活性增强,能腐蚀大多数金属。因此贮氯钢瓶必须保持0.05~

0.1MPa的余压,不能全部用空,以免进水。

⑵液氯变成氯气要吸收热量,1kg液氯变成1kg氯气约需要289kJ热量。在气温较低时,氯瓶从空气中吸收的热量有限,液氯气化的数量受到限制时,需要对氯瓶进行加热。但切不可用明火、蒸汽直接加热氯瓶,也不宜使氯瓶温度升高太多或太快,一般可使用15~25℃的温水连续淋洒氯瓶的方法对氯瓶加温。

⑶要经常用10%氨水检查加氯机与氯瓶的连接处是否泄漏,如果发现加氯机的氯气管出现堵塞现象,切不可用水冲洗,可以用钢丝疏通,再用打气筒或压缩空气将杂物吹掉。

⑷开启前要检查氯瓶的放置位置是否正确,一定要保证出口朝上,即放出来的是氯气而不是液氯。开氯瓶总阀时,要先缓慢开半圈,随即用10%氨水检查是否漏气,一切正常后再逐渐打开。如果阀门难以开启,不能用榔头敲击,也不能长板手硬扳,以防将阀杆拧断。

四、次氯酸钠

固态次氯酸钠NaClO为白色粉末,具有刺激性气味,在空气中极不稳定,受热后迅速分解。商品固态次氯酸钠的有效氯一般为10%~12%,常用制备方法是液碱氯化法,即在30%以下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氯气进行反应。商品固态次氯酸钠使用方便,但消毒效果比氯差,费用也高于氯消毒。

由于次氯酸钠容易因阳光、温度的作用而分解,一般用次氯酸钠发生器就地制备后立即投加。利用钛阳极电解食盐水(沿海地区可用海水作为盐溶液),得到的次氯酸钠溶

液是淡黄色透明液体,含有效氯6g/L~11g/L。一般每生产1kg有效氯,食盐消耗量约3~4.5kg,耗电量5~10kWh,通常其消耗比使用漂白粉消毒还要低。

次氯酸钠固体或溶液都不宜久存,而且必须在避光低温环境下存放。电解生产次氯酸钠溶液最好是使用多少,随时生产多少。气温低于30℃时,每天损失有效氯0.1~0.15mg/L,如果气温超过30℃,每天损失有效氯可达0.3~0.7mg/L。因此,如果为了具有一定储备量以备用,一般夏天储存时间不超过一天,冬天不超过7d。

五、漂白粉

漂白粉CaCl2?Ca(OCl)2?2H2O为白色粉末,有氯的气味,含有效氯20%~25%。漂白粉易吸潮,性质极不稳定,日光照射、受热均能使其变质而降低有效氯成分。与有机物、易燃液体混合能发热自燃,受高热会发生爆炸。氯片是用漂粉精3Ca(OCl)2?2Ca(OH)2?2H2O加工成的片剂,含有效氯60%~70%。氯片和漂粉精稳定性比漂白粉高,可以在常温下储存200d以上不分解。两者的消毒作用与氯相同,以有效氯计的加氯量、接触时间等参数可以参照液氯。

使用漂白粉作消毒剂,需配成溶液加注,而且一般需设混合池。每包50kg的漂白粉先加400~500kg水搅拌成10%~15%溶液,再加水调成1%~2%浓度的溶液。混合池通常有隔板式与鼓风式两种。用氯片消毒时,废水流入特制的氯片消毒器,浸润溶解氯片,并与之混合,然后再进接触池。

六、二氧化氯

1、二氧化氯的物化性质是怎样的?

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黄绿色气体,性质极不稳定,与氯一样的刺激性气味,毒性比氯要大,相对密度为 2.4。二氧化氯在常温下即能压缩成液体,并很容易挥发。二氧化氯很容易爆炸,温度升高、暴露在光线下或与某些有机物接触摩擦,都可能发生爆炸,而且液体二氧化氯比气体二氧化氯更易爆炸。在空气中的体积浓度超过10%时或水中二氧化氯浓度超过30%就会发生爆炸。二氧化氯易溶于水,在水中的溶解度是氯的5倍,但ClO2不和水起化学反应,在水中极易挥发,在光线照射下容易发生光化学分解。贮存在敞开容器中的ClO2水溶液,ClO2含量会下降很快。因此,二氧化氯不宜贮存,最好现场制取和使用。

市场上销售的商品稳定二氧化氯溶液,多为无色或略带黄绿色透明液体,二氧化氯含量一般在2%左右,而且要加入一定量的特制稳定剂(如碳酸钠、硼酸钠及过氯化物的水溶液或二乙烯三胺五亚甲基膦酸等),但运输和储存时仍要注意避开高温和强光。因

此,采用二氧化氯消毒时,最好在现场边生产边使用。二氧化氯杀菌后生成无毒物质,对环境水体没有污染。

2、使用二氧化氯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⑴在水处理中,二氧化氯的投加量一般为0.1~1.5mg/L,具体投加量随原水性质和投加用途而定。当仅作为消毒剂时,投加范围是0.1~1.3mg/L;当兼用作除嗅剂时,投加范围是0.6~1.3mg/L;当兼用作氧化剂去除铁、锰和有机物时,投加范围是1~1.5mg/L。

⑵二氧化氯是一种强氧化剂,其输送和存储都要使用防腐蚀、抗氧化的惰性材料,要避免与还原剂接触,以免引起爆炸。

⑶采用现场制备二氧化氯的方法时,要防止二氧化氯在空气中的积聚浓度过高而引起爆炸,一般要配备收集和中和二氧化氯制取过程中析出或泄漏气体的措施。

⑷在工作区和成品储藏室内,要有通风装置和监测及警报装置,门外配备防护用品。

⑸稳定二氧化氯溶液本身没有毒性,活化后才能释放出二氧化氯,因此活化时要控制好反应强度,以免产生的二氧化氯在空气中的积聚浓度过高而引起爆炸。

⑹二氧化氯溶液要采用深色塑料桶密闭包装,储存于阴凉通风处,避免阳光直射和与空气接触,运输时要注意避开高温和强光环境,并尽量平稳。

3、二氧化氯的制备方法有哪些?

二氧化氯的制备方法有很多种,在水处理行业中,一般用氯、盐酸或稀硫酸与亚氯酸钠或氯酸钠反应的办法生产,还有使用次氯酸钠酸化后与亚氯酸钠合成二氧化氯的。反应式分别如下:

2NaClO3+2NaCl+2H2SO4→2ClO2+Cl2+2Na2SO4+2H2O

Cl2+2NaClO2→2ClO2+2NaCl

5NaClO2+4HCl→4ClO2+5NaCl+2H2O

10NaClO2+5H2SO4→8ClO2+5Na2SO4+4H2O+2HCl

NaClO+2HCl+2NaClO2→2ClO2+3NaCl+H2O

使用氯和亚氯酸钠合成二氧化氯时,先调制pH﹤2.5的氯水溶液,再和一定量的10%亚氯酸钠溶液一起进入反应室,在反应室中充分混合和反应,生成二氧化氯。理论上,每10g亚氯酸钠加3.9g氯,可生成7.5g二氧化氯。为了防止未起反应的亚氯酸钠被带入水中,通常要加入比理论值多的过量氯。

其他方法与上述方法的操作基本类似,为保证反应过程的安全性,酸和氯酸钠或次氯酸钠都配成水溶液,也都是要加入过量的酸,以提高氯酸钠或次氯酸钠的转化率。生成的ClO2溶液可按照合适的投加量直接加到水中进行消毒。

国内市场上有许多使用电解法生产二氧化氯的设备,但实际上,这些设备制造的所谓二氧化氯至多是二氧化氯和氯的复合物,不可能彻底解决氯类消毒剂会产生氯代烃的问题,而且已经有使用复合二氧化氯时发生爆炸的事例。

七、臭氧

1、臭氧的物化性质是怎样的?

人类发现臭氧已经有一百年的历史。在距离地球表面15~25公里的高空,因受太阳紫外线照射的缘故,形成了包围在地球外围空间的臭氧层,这厚厚的臭氧层正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保护伞。

臭氧分子式为O3,是氧的同素异构体,又名三原子氧,因其类似鱼腥味的臭味而得名,雷电后的腥臭味即是电击产生臭氧而使空气具有的气味。在常温常压下,较低浓度的臭氧是无色气体,当浓度达到15%时,呈现出淡蓝色。臭氧的沸点是-112℃,密度是2.144g/m3,是氧的1.65倍。可燃物在臭氧中燃烧比在氧气中燃烧更加猛烈,可获得更高的温度。

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较高,在同样条件下是纯氧的10倍。臭氧分子结构极不稳定,容易分解成氧气,而且臭氧在水中比在空气中更容易自行分解。臭氧在空气中的半衰期一般为20~50分钟,一般随温度与湿度的增高而加快。臭氧在水中半衰期约为35分钟,随水质与水温的不同而有所变化。臭氧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受水中所含杂质的影响较大,特别是有金属离子存在时,臭氧可迅速分解为氧气。

2、臭氧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有哪些?

臭氧和氯的氧化还原电位分别是2.07V和1.36V,因此,臭氧的氧化性仅次于羟基自由基?OH和氟,是一种比氯性质更强烈的氧化剂和杀生剂,在水处理中的可以作为氧化剂或消毒剂。

作为消毒剂消毒时,其杀菌和除病毒效果较好,而且接触时间较短。比如臭氧达到某种消毒效果要求投加量与接触时间的乘积是5的话,要达到同样效果,氯的投加量与接触时间的乘积是1440。臭氧消毒的最大特点是当水中含有有机物时,不会产生氯消毒时容易生成的有机氯化物一类有毒物质。而且由于臭氧的氧化力极强,不但可以杀菌,还可以除去水中的色味等有机物,即同时具有杀菌、除臭、去色、除酚等多种作用。由

于其分解快而没有残留物质存在,因此特别适用于对微污染地表水为水源的饮用水消毒和污水深度处理出水的消毒。

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可以将污水中的Fe2+、Mn2+等金属离子氧化到较高或最高氧化态,再加碱形成更难溶的氢氧化物沉淀从水中除去。当废水中含有氰化物、硫化物、亚硝酸盐等有毒还原性无机物时,可以使用臭氧氧化的方法,将其氧化为CO2、N2O、SO42-、NO3-等无毒或毒性较小的物质。

与有机物反应时,臭氧的氧化作用可导致不饱和的有机分子的破裂而发生臭氧分解。即臭氧分子在极性有机分子原来的双键位置上发生反应,把其分子分裂为两个羧酸类分子。臭氧化物的自发性分裂产生一个羧基化合物和带有酸性和碱性基团的两性离子,后者是不稳定的,可分解成酸和醛。因此,在废水处理领域,已开始广泛利用臭氧的这一性质对一些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机废水进行处理,作为二级生物处理的预处理。紫外/臭氧光化学系统能促进臭氧分解产生氧化能力更强的?OH自由基,从而提高臭氧的氧化速率和效率,实现对有机物彻底的矿化处理。比如这样的系统对含二甲苯废水进行处理时,可以将二甲苯彻底氧化成无毒的水及二氧化碳。

3、使用臭氧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⑴臭氧是一种有毒气体,对人体眼和呼吸器官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正常大气中的臭氧的体积比浓度是(1~4)×10-8m3/m3,当空气中臭氧体积比浓度达到(1~10)×10-6m3/m3时,就会使人出现头痛、恶心等症状。《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规定车间空气中O3的最高允许浓度为0.3mg/m3。

⑵臭氧极不稳定,在常温常压下容易自行分解成为氧气并放出热量。在空气中,臭氧的分解速度与温度和其浓度有关,温度越高,分解越快,浓度越高,分解越快。臭氧在水中的分解速度比在空气中的分解速度要快得多,水中的羟离子对其分解有强烈的催化作用,所以pH值越高,臭氧分解越快。因此不能贮存和运输,必须在使用现场制备。

⑶臭氧具有强烈的腐蚀性,除铂、金、铱、氟以外,臭氧几乎可与元素周期表中的所有元素反应。因此凡与其接触的容器、管道、扩散器均要采用不绣钢、陶瓷、聚氯乙烯塑料等耐腐蚀材料或作防腐处理。

⑷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只有10mg/L,因此通入污水中的臭氧往往不能被全部利用。为了提高臭氧的利用率,接触反应池最好建成水深5~6m的深水池,或建成封闭的多格串联式接触池,并设置管式或板式微孔扩散器散布臭氧。

4、臭氧的制备方法有哪些?

臭氧的制备方法有化学法、电解法、紫外线法、辐照法和无声放电法等。水处理中应用的多是无声放电法,其生产臭氧的原理是在两平行高压电极之间隔以一层介电体(又称诱电体,通常是特种玻璃材料)并保持一定的放电间隙;通入15000~17500V高压交流电后,在放电间隙形成均匀的蓝紫色电晕放电,经过净化和干燥的空气或氧气通过放电间隙,氧分子受高能电子激发获得能量,并相互发生碰撞聚合形成臭氧分子。生产1kg 臭氧耗电约20~30kW。

臭氧由臭氧发生器制取,一般以空气或氧气为原料,空气中含有的蒸气和灰尘都会形成弧电损坏电极和降低臭氧产量,所以进入臭氧发生器的空气必须预先经过净化和干燥。利用氧气作为制造臭氧的原料时,并不是纯氧效果最好,一般氧气浓度在92%~99%臭氧产率最高,这可能是因为其中的杂质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利用氧气为原料的臭氧发生器,国外单机发生量已可达250kg/h,这为大规模利用臭氧消毒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为了提高臭氧的溶水效果,一般使用水深较大(5~6m)的接触池,而且应使臭氧以微气泡形式,在水中迅速混合和扩散。常用臭氧加注方法有静态混合器、文丘里管和微孔曝气等形式,这一过程要在接触池内完成,接触时间通常只要数分钟,结合不同的水质,臭氧的投加量一般为1~5mg/L之间。为此,臭氧氧化工艺主要包括空气净化干燥装置、臭氧发生器以及水-臭氧的接触池。

八、紫外线

1、紫外线的杀菌原理

紫外线杀菌就是通过紫外线的照射,破坏及改变微生物的DNA(脱氧核糖核酸)结构,使细菌当即死亡或不能繁殖后代,达到杀菌的目的。真正具有杀菌作用的是UVC紫外线,因为,C波段紫外线很易被生物体的DNA吸收,尤以253.7nm左右的紫外线最佳。

紫外线杀菌灯的发光谱线主要有254nm和185nm两条。254nm紫外线通过照射微生物的DNA来杀灭细菌,185nm紫外线可将空气中的O2变成O3(臭氧),臭氧具有强氧化作用,可有效地杀灭细菌,臭氧的弥散性恰好可弥补由于紫外线只沿直线传播、消毒有死角的缺点。

紫外线杀菌属于纯物理消毒方法,具有简单便捷、广谱高效、无二次污染、便于管理和实现自动化等优点,随着各种新型设计的紫外线灯管的推出,紫外线杀菌的应用范围也不断在扩大。

2、紫外线杀菌灯的结构

紫外线杀菌灯(UV灯)实际上是属于一种低压汞灯,和普通日光灯一样,利用低压汞蒸汽(<10-2Pa)被激发后发射紫外线。不同的是日光灯的灯管采用的是普通玻璃,254nm 紫外线不能透出来,只能被灯管内壁的荧光粉吸收后激发出可见光。如果改变荧光粉的成分和比例,它就可以发出我们通常所见的不同颜色的光。一般杀菌灯的灯管都采用石英玻璃制作,因为石英玻璃对紫外线各波段都有很高的透过率,达80%~90%,是做杀菌灯的最佳材料。

杀菌灯有热阴极低压汞蒸气放电灯、冷阴极低压汞蒸气放电灯等几种结构,可按外型和功率分为多种类型。

石英玻璃与普通玻璃在性能上有很大的差别,主要是热膨胀系数不同,一般不能封接铝盖灯头,所以杀菌灯的灯头材质多采用胶木、塑料或陶瓷。

3、紫外线杀菌灯的灯管

因成本关系与用途不同,也有用紫外线穿透率<50%的高硼砂玻璃管代替石英玻璃的。高硼玻璃的生产工艺与节能灯一样,因此成本很低,但它在性能上远比不上石英杀菌灯,其杀菌效果有相当大的差异。

高硼灯管的紫外光强度很容易衰减,点灯数百小时后紫外线强度就大幅下降到初始时的50%~70%。而石英灯管在点燃2000~3000小时后,紫外线强度只减到初始时的80%~70%,光衰程度远远小于高硼灯。

还一种透紫外光较高的普通玻璃,比高硼玻璃要高得多,比石英玻璃略低。但光衰比石英杀菌灯大,并且不能产生臭氧。菲利浦生产的一种杀菌灯上的灯管就使用这种玻璃制作。

4、紫外线杀菌灯的种类

紫外线杀菌灯的发光谱线主要有254nm和185nm两条。254nm紫外线通过照射微生物的DNA来杀灭细菌,185nm紫外线可将空气中的O2变成O3(臭氧),臭氧具有强氧化作用,可有效地杀灭细菌,臭氧的弥散性恰好可弥补由于紫外线只沿直线传播、消毒有死角的缺点。

石英玻璃在炼制的时候,如果添加足够数量的钛(Ti)元素,就能使透过它的紫外线在200nm以下发生截止,而对254nm紫外线透过基本无影响。适当控制钛元素的添加量,就可有效的控制185nm紫外线的逸出量。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制作低臭氧(无臭氧)、臭氧、高臭氧等三种紫外线杀菌灯管。

5、紫外线杀菌灯的应用

1)每一种微生物都有其特定紫外线杀灭、死亡剂量标准,其剂量是照射强度与照射时间的乘积(杀菌剂量=照射强度·照射时间/K=I·t),即,紫外线的照射剂量则取决于紫外线的强度大小以及照射时间的长短,高强度短时间与低强度长时间之照射其效果是相同的。

2)石英灯管使用一段时间后会逐渐老化,紫外线照射强度会发生衰退,为达到彻底消毒的效果,应定期检查测石英灯的照射强度,发现强度不够时应立即更换。

3)紫外线只能沿直线传播,穿透能力弱,任何纸片、铅玻璃、塑料都会大幅降低照射强度。因此消毒时尽量应使消毒部位充分暴露于紫外线下,定期擦拭灯管,以免影响紫外线穿透率及照射强度。

4)紫外线对人体的的皮肤能产生很大的伤害性,不要在有人的场所使用UV灯,更不要用眼睛直视点燃的灯管,由于短波紫外线不能透过普通玻璃,所以戴眼镜可避免眼睛受伤害。

5)在有人员活动的场所,一般不能使用臭氧灯管,因为臭氧会促进人体的血红蛋白凝结,造成人体供氧不足,发生头晕、恶心的感觉,影响身体健康,特别在臭氧浓度达到>0.3ppm(mg/m2)时,将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伤害。

6)低压放电灯中之紫蓝色光芒为汞蒸气压,虽然汞蒸气压的强度与紫外线仍然有其关联性,但是并不直接代表紫外线之强度,这也就是说,紫外线的强度无法用肉眼来判定。

7)灯具加反光罩可以保证紫外线能量的集中,另外可以避免给工作人员造成损伤。反光罩一定要用对253.7nm紫外线材料吸引少反射多的材料制作,表面氧化抛光处理过的铝对短波紫外线的反射系数最大,所以一般紫外线灯具的反光系统均用铝材制成。

污水处理常用药剂

污水处理常用药剂 根据用途的不同,可以将这些药剂分为以下几种: ①絮凝剂:有时又称为混凝剂,可作为强化固液分离的手段,用于初沉池、二沉 池、浮选池及三级处理或深度处理工艺环节。 ②助凝剂:辅助絮凝剂发挥作用,加强混凝效果。 ③调理剂:又称为脱水剂,用于对脱水前剩余污泥的调理,其品种包括上述的部分絮凝剂和助凝剂。 ④破乳剂:有时也称为脱稳剂,主要用于对含有乳化油的含油污水气浮前的预处 理,其品种包括上述部分絮凝剂和助凝剂。 ⑤消泡剂:主要用于消除曝气活搅拌过程中出现的大量泡沫。 ⑥PH调整剂:用于将酸性污水和碱性污水的PH值调整为中性。 ⑦消毒剂:用于在污水处理后排放活回用前的消毒处理。 一、絮凝剂 絮凝剂是能够降低或消除水中分散微粒的沉淀稳定性和聚合稳定性,使分散微粒 凝聚、絮凝成聚集体而除去的一类物质。 按照化学成分,絮凝剂可分为无机絮凝剂、有机絮凝剂以及微生物絮凝剂三大类 1、无机絮凝剂 无机絮凝剂包括铝盐、铁盐及其聚合物,具有原料易得,制备简单、价格便宜、 处理效果适中等特点,因而在水处理中应用较多。在工业废水及污水处理中应用 较多的是铝、铁和硅类的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其中广泛使用的为聚合氯化铝 PAC。絮凝剂的选择主要取决于水中胶体和悬浮物的性质及浓度,如果水中污染物颗粒细

小,主要呈胶体状态,则应首选铁盐絮凝剂。普通铁盐、铝盐的头家范围是 10-100mg/l, 聚合盐为普通盐投加量的1/2-1/3. PH 值强烈影响絮凝剂的水解速度、水解产物的存在形式和性能。水的碱度对PH 值有缓冲作用,当碱度不够时,应添加石灰等药剂予以补充。当水的PH值偏高时,则需要家算调整PH 值到中性。 絮凝剂的水解反应多是吸热反应,水温较低时,水解速度慢且不完全。此时即使增加絮凝剂的投加量,絮体的形成还是很缓慢,而且结构松散、颗粒细小。 水中杂质颗粒还有大量有机物是,混凝效果会变差,需要增加投药量或投加氧化剂等起助凝作用的药剂。水中的钙镁离子、硫化物、磷化物一般对混凝有利,而某些阴离子、表面活性物质对混凝有不利影响。 2、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我国目前生产的人工合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中80%是聚丙烯酰胺类产品。 固体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容易吸水潮解成块,必须使用防水包装,保存地点干燥,避免露天存放。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固体产品或高浓度液体产品在使用之前必须配制成水溶液再投加到待处理水中。配制水溶液的溶药池必须安装机械搅拌设备,溶药连续搅拌要控制在30min 以上。水溶液的浓度一般为0.1%左右。对固体有机高分子絮凝剂,进行溶解时,固体颗粒的投加点一定要在水流紊动最强烈的的地方,同时一定要以最小投加量向溶药池中缓慢加入,而且投加点一定要远离机械搅拌器的搅拌轴。 3、絮凝剂种类和投加量的确定使用混凝法处理任何污水,都存在最佳絮凝剂和最佳投加量。一般通过混凝烧杯搅拌试验来取得相应的数据。试验包括快速搅拌、慢速搅拌和静止沉降三个步骤。

污水处理消毒剂常用知识点

污水处理消毒剂常用知识点 一、消毒剂的选择应考虑哪些因素? 废水经一级或二级处理后,水质改善,细菌含量也大幅度减少,但其绝对值仍很可观,并有存在病原菌的可能。因此,废水排入水体前应进行消毒处理。 目前,用氯化法消毒能产生有害物质,影响人体健康已广为人知,这是因为氯与水中有机物作用,同时有氧化和取代作用,氧化作用可以促使去除有机物,而取代作用则是氯与有机物结合,形成了有致突变或致癌活性的卤化物。美国规定三卤甲烷(THMS)的最大浓度为100μg/L,德国、加拿大、日本也分别规定为25μg/L、350μg/L、100μg/L,我国1985年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也规定了氯仿的上限为60μg/L。有鉴于此,废水消毒一是要控制恰当的投剂量,二是采用其他消毒剂代替,如二氧化氯、臭氧、紫外线辐射等,以减少有害物质的生成。

二、消毒剂的种类有哪些?各自的特点是怎样的? 常用的消毒剂有次氯酸类、二氧化氯、臭氧、紫外线辐射等。次氯酸类消毒剂有液氯、漂白粉、漂粉精、氯片、次氯酸钠等形态,主要是通过HOCl起消毒作用。次氯酸类消毒剂的弱点是容易和水中的有机物生成氯代烃,而氯代烃已被确认为是对人体健康极为不利的,同时处理过的水会有一些令人不快的气味。次氯酸类消毒剂粉尘和放出的氯气对人的呼吸道、眼睛及皮肤都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如果不慎溅入眼睛或触及皮肤,要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存放环境要阴凉、通风和干燥,远离热源和火种,不能与有机物、酸类及还原剂共储混运,运输过程中要防止雨淋和日光曝晒,装卸时动作要轻,避免碰撞和滚动。 次氯酸类消毒剂消毒时往往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这也是使用次氯酸类消毒剂会产生氯代烃的根本原因,而臭氧和二氧化氯消毒时发生的是纯氧化反应,因而可以破坏有机物的结构,在杀菌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BOD5/CODCr值),去除水中的部分CODCr。二氧化氯消毒与臭氧或紫外线消毒相比,前者一次性投资低,运行费用高(大约0.1元/m3);后者一次性投资高,运行费用低(大约0.02元/m3)。 臭氧消毒和紫外线消毒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消毒的效果,经过臭氧消毒和紫外线消毒的二沉池出水或回用水细菌总数和总大肠菌群等微生物指标可以达到要求,但他们的缺点是瞬时反应,无法保持效果,抵抗管道内微生物的滋生和繁殖,因此在回用水系统使用这两种方法消毒时,往往需要在其出水中再投加0.05~0.1mg/L二氧化氯或0.3~0.5mg/L的氯,以保持管网末梢有足够的余氯量。

污水处理絮凝剂

污水处理絮凝剂 一、概述 造纸生产中用水多、消耗化学药品多、污染非常严重,在造纸工业中的污水处理剂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学助剂。污水处理最常用的是絮凝沉淀剂。絮凝剂是能使溶胶变成絮状沉淀的凝结剂。絮凝剂能使分散相从分散介质中分离出絮状沉淀,其凝结作用称为絮凝作用。用于促进废液中废物沉降、过滤、澄清等过程的普通絮凝剂,包括无机物和有机高分子。两者可单独使用,也可配合使用,但配合使用比单独使用效果更佳。 1.絮凝原理制浆造纸的废液中所含杂质范围很大,从呈稳定的胶体状态的杂质,到只有流动状态下的悬浮,以至在静止时沉淀的较大颗粒等杂质。它们在水中不容易沉淀,必须添加药剂改变物质的界面特性,使分散的胶体聚合,然后形成大颗粒,使这些胶体粒子易于沉降或浮上分离,此过程称为絮凝。在废水处理中,水中胶体粒子多数带负电荷,这些带负电荷的粒子吸引水中的阳离子,而排斥阴离子,这也是胶体粒子得以稳定的原因。因此,在胶体粒子表面附近,阳离子浓度高,阴离子浓度低。这样胶体粒子表面形成Zeta电位。絮凝剂多为电解质,加人水中电离出带相反电荷的部分与腔体粒子的电荷中和,粒子间斥力作用也随之消失,便可形成大颗粒而沉降,水即可澄清。一般认为,如果将粒子表面Zeta 电位降到±5V,可以得到良好的絮凝效果。由此看出,微小粒子聚集形成大颗粒的絮凝作用是由于静电力、化学力或机械力的作用或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就是一般絮凝的原理。 2.絮凝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絮凝过程主要包括4个阶段 ①向废水中添加絮凝剂; ②絮凝剂在液体中扩散; ③为了使絮凝剂和悬浮物粒子接触而进行搅拌; ④为了使接触后的粒子成为大而重的颗粒而进行的搅拌。实际上这些阶段有的也很难分开。 从以上过程看,絮凝是一种物理化学过程,所以,影响因素较多,除了废液中胶体粒子的种类、胶体粒子的大小、表面特性、胶体粒子的浓度和絮凝剂的种类与特性等因素外,还包括溶液的pH值,共存物质(特别是盐类)的种类和浓度,反应温度和温度变化,搅拌的方法及絮凝剂用量等等。 总之,胶体粒子的絮凝是较复杂的过程,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所以,最好的方法是对实际废水进行絮凝试验,选出最佳絮凝剂及其絮凝条件。 从诸多因素影响来看,只要废液和絮凝剂一定,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胶体粒子浓度和搅拌条件。胶体粒子越浓,粒径犬小越不均匀,粒子间接触的几率越大,絮凝效果越好。同时搅拌仅对絮凝效果有很大影响。为了便于胶体粒子与絮凝剂有良好的接触,搅拌越剧烈效果越好。而在絮凝颗粒生长过程中,搅拌太剧烈则使颗粒破坏或长不大,此时则应缓慢搅拌。所以絮凝过程中,加入絮凝剂后搅拌应先快后慢。加入絮凝剂在溶液中电离出离子的电荷和絮凝剂的用量也影响很大。一般电离出离子电荷越高,浓度越大,絮凝效果越好。除化学法外,造纸厂废水处理还可采用机械法、沉降法、过滤法、离心分离法、生物化学法等,且各种方法均有一定的效果。废水应用何种方法处理,需要根据其中所含物质的成分及浓度、要求净化的程度、排放标准、回收废物的综合利用等诸多因素来考虑。为了提高废水处理的效率,可将多种方法合用。常常采取的是多级综合处理法: 一级处理:即预处理,常用物理机械法和化学法如筛选、沉降、混凝、浮选、调整pH 值等除去固体物、酸、碱等。 二级处理:一般采用生化处理,以除去被微生物分解或氧化的有机物和悬浮体。.如废

污水处理专用术语翻译

1,Regulating Pool 调节池 2, Pumping Station 提升泵房 3, Anaerobic Tank 厌氧池 4, Facultative Tank 兼氧池(翻译把兼氧好氧池分开了) 5, Aerobic Tank 好氧池 6, Biochemical Sedimentation Tank 生化沉淀池 7, Reaction Tank 反应池 8, Physical and Chemical Sedimentation Tank 物化沉淀池9, Fan Room 风机房 10, Sludge Pool 污泥池 11, The Sludge Concentration Pool 污泥浓缩池 12, Sludge Dewatering Room 污泥脱水间 Cids 酸 Process Flow Chart 工艺流程图 Wastewater 废水 Emission On Standard 达标排放 Overflow Into The Regulating Pool 溢液进调节池Sludge transport污泥外运 Biogas 沼气 Agent 药剂 Bar Screen格栅 Returned Slude污泥回流

Boiler Room 锅炉房 Switching Room 配电室 Add The Pharmacy 配药间 Office Lab 办公化验室 Legend 图例 Filter Press 板框压滤机Temperature(温度) pH(pH值) BOD5 at 20°C(五日生化需氧量)Total nitrogen (as N)(总氮) COD (mg O2 /l)(化学需氧量)Total phosphorus (as P)(总磷)Suspended solids (悬浮物SS)Total ammonia (as N) (总氨氮)Oils, fats & grease (动植物油类)Phenols (酚类) Mercury (as Hg)(汞) Nickel (as Ni)(镍) Cobalt (as Co)(钴) Lead (as Pb)(铅) Antimony (as Sb)(锑) Tin (as Sn)(锡)

絮凝剂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油田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日期:2015.05.13成绩: 班级:石工12-班学号:12021367姓名:善人教师: 同组者: 实验九絮凝剂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一、实验目的 1. 观察絮凝剂(即混凝剂与助凝剂)净化水的现象,了解絮凝剂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机理和使用性质。 2. 掌握一种寻找絮凝剂最适宜质量浓度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水的净化可使用各种絮凝剂。在絮凝剂中,能使水中泥沙聚沉的物质叫混凝剂。常用的混凝剂主要有无机阳离子型聚合物,如羟基铝、羟基锆等,这些无机阳离子型聚合物可在水中解离,给出多核羟桥络离子,中和固体悬浮物表面的负电性。此外,也可用三氯化铁、三氯化铝和氧氯化锆等化学剂通过水解、络合、羟桥作用,形成多核羟桥络离子,起到羟基铝、羟基锆同样的作用。 混凝剂并非用得越多越好。因混凝剂使用浓度过高将使泥沙表面吸附过量的铁离子而带正电,致使铁的多核羟桥络离子对它失去聚沉作用。因此,混凝剂的使用应有一个最适宜的质量浓度。 配合混凝剂使用,从而使它的净化效果提高、用量减少的物质叫助凝剂。助凝剂多是水溶性高分子。高分子的分子(或其缔合分子)可将被混凝剂聚结起来的泥沙颗粒进一步聚结,从而加快它的聚沉速度。常用的助凝剂有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钠羧甲基纤维素和褐藻酸钠等。 同样,助凝剂也并非用得越多越好。因助凝剂超过一定质量浓度,就可在水中形成网状结构,反而妨碍了泥沙颗粒的聚沉。因此,助凝剂的使用也有一个最适宜的浓度。 三、实验仪器、药品与材料 1. 实验仪器 电子天平(感量0.001g)、具塞比色管、小滴瓶、小烧杯、温度计。

2. 药品与材料 三氯化铁(化学纯)、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工业品)。污水(在1L 水中加入60g 高岭土,高速搅拌20min 后,在室温下密闭养护24h) 四、设计实验内容 实验过程中用目视比色法观察絮凝剂的净水现象和作用效果,以表格形式记录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 1、单独使用混凝剂,测定实验条件下净化污水所需混凝剂的最适宜浓度。 2、单独使用助凝剂,测定实验条件下助凝剂的最适宜使用浓度。 3、助凝剂配合混凝剂使用,确定在助凝剂存在下混凝剂的最适宜浓度。 五、数据处理 计算净化污水所用混凝剂和助凝剂的最适宜质量浓度(用mg/L表示)。 絮凝剂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与原始数据记录表 混 (滴) 凝 剂

絮凝剂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中国石油大学油田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日期: 2011/11/1 成绩: 班级:石工09-10 学号: 09021452 姓名:任 婷教师: 同组者:周霞 絮凝剂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一、实验目的 1.观察絮凝剂(即混凝剂与助凝剂)净化水的现象,了解絮凝剂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机理和使用性质。 2.掌握一种寻找絮凝剂最适宜质量浓度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水的净化可使用各种絮凝剂。在絮凝剂中,能使水中泥沙聚沉的物质叫混凝剂。常用的混凝剂主要有无机阳离子型聚合物,如羟基铝、羟基锆等,这些无机阳离子型聚合物可在水中解离,给出多核羟桥络离子,中和固体悬浮物表面的负电性。此外,也可用三氯化铁、三氯化铝和氧氯化锆等化学剂通过水解、络合、羟桥作用,形成多核羟桥络离子,起到羟基铝、羟基锆同样的作用。 混凝剂并非用得越多越好。因混凝剂使用浓度过高将使泥沙表面吸附过量的铁离子而带正电,致使铁的多核羟桥络离子对它失去聚沉作用。因此,混凝剂的使用应有一个最适宜的质量浓度。 配合混凝剂使用,从而使它的净化效果提高、用量减少的物质叫助凝剂。助凝剂多是水溶性高分子。高分子的分子(或其缔合分子)可将被混凝剂聚结起来的泥沙颗粒进一步聚结,从而加快它的聚沉速度。常用的助凝剂有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钠羧甲基纤维素和褐藻酸钠等。 同样,助凝剂也并非用得越多越好。因助凝剂超过一定质量浓度,就可在水中形成网状结构,反而妨碍了泥沙颗粒的聚沉。因此,助凝剂的使用也有一个最适宜的浓度。 三、仪器、药品与材料 1.实验仪器 电子天平(感量0.001g)、具塞比色管、小滴瓶、小烧杯、温度计。 2.药品与材料 三氯化铁(化学纯)、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工业品)。

污水处理常用药剂

污水处理中常用的药剂介绍 为了使废水处理后达标排放或进行回用,在处理过程需要使用多种化学药剂。根据用途的不同,可以将这些药剂分成以下几类: ⑴絮凝剂:有时又称为混凝剂,可作为强化固液分离的手段,用于初沉池、二沉池、浮选池及三级处理或深度处理等工艺环节。 ⑵助凝剂:辅助絮凝剂发挥作用,加强混凝效果。 ⑶调理剂:又称为脱水剂,用于对脱水前剩余污泥的调理,其品种包括上 述的部分絮凝剂和助凝剂。 ⑷破乳剂:有时也称脱稳剂,主要用于对含有乳化油的含油废水气浮前的 预处理,其品种包括上述的部分絮凝剂和助凝剂。 ⑸消泡剂:主要用于消除曝气或搅拌过程中出现的大量泡沫。 ⑹pH调整剂:用于将酸性废水和碱性废水的pH值调整为中性。 ⑺氧化还原剂:用于含有氧化性物质或还原性物质的工业废水的处理。 ⑻消毒剂:用于在废水处理后排放或回用前的消毒处理。 以上药剂的种类虽然很多,但一种药剂在不同的场合使用,起到的作用不同,也就会拥有不同的称呼。比如说Cl2,应用在加强污水的混凝处理效果时 被称为助凝剂,用于氧化废水中的氰*化物或有机物时被称为氧化剂,用于消毒处理自然就被称为消毒剂。 什么是絮凝剂?其作用是什么? 絮凝剂在污水处理领域作为强化固液分离的手段,可用于强化污水的初次 沉淀、浮选处理及活性污泥法之后的二次沉淀,还可用于污水三级处理或深度 处理。当用于剩余污泥脱水前的调理时,絮凝剂和助凝剂就变成了污泥调理剂 或脱水剂。

在应用传统的絮凝剂时,可以使用投加助凝剂的方法来加强絮凝效果。例 如把活化硅酸作为硫酸亚铁、硫酸铝等无机絮凝剂的助凝剂并分前后顺序投加,可以取得很好的絮凝作用。因此,通俗地讲,无机高分子絮凝剂IPF其实就是 把助凝剂与絮凝剂结合在一起制备然后合并投加来简化用户的操作。 混凝处理通常置于固液分离设施前,与分离设施组合起来、有效地去除原 水中的粒度为1nm~100μm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降低出水浊度和CODCr,可用在污水处理流程的预处理、深度处理,也可用于剩余污泥处理。混凝处理 还可有效地去除水中的微生物、病原菌,并可去除污水中的乳化油、色度、重 金属离子及其他一些污染物,利用混凝沉淀处理污水中含有的磷时去除率可高 达90~95%,是最便宜而又高效的除磷方法。 絮凝剂的作用机理是什么? 水中胶体颗粒微小、表面水化和带电使其具有稳定性,絮凝剂投加到水中 后水解成带电胶体与其周围的离子组成双电层结构的胶团。采用投药后快速搅 拌的方式,促进水中胶体杂质颗粒与絮凝剂水解成的胶团的碰撞机会和次数。 水中的杂质颗粒在絮凝剂的作用下首先失去稳定性,然后相互凝聚成尺寸较大 的颗粒,再在分离设施中沉淀下去或漂浮上来。 搅拌产生的速度梯度G和搅拌时间T的乘积GT可以间接表示在整个反应时间内颗粒碰撞的总次数,通过改变GT值可以控制混凝反应效果。一般控制GT值在104~105之间,考虑到杂质颗粒浓度对碰撞的影响,可以用GTC值 作为表征混凝效果的控制参数,其中C表示污水中杂质颗粒的质量浓度,而且建议GTC值在100左右。 促使絮凝剂迅速向水中扩散,并与全部废水混合均匀的过程就是混合。水 中的杂质颗粒与絮凝剂作用,通过压缩双电层和电中和等机理,失去或降低稳 定性,生成微絮粒的过程称为凝聚。凝聚生成微絮粒在架桥物质和水流的搅动下,通过吸附架桥和沉淀物网捕等机理成长为大絮体的过程称为絮凝。混合、 凝聚和絮凝合起来称为混凝,混合过程一般在混合池中完成,凝聚和絮凝在反 应池中进行。

目前最全的废水处理常用药剂(下篇)

目前最全的废水处理常用药剂(下篇) 25.选择使用污泥调理剂应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⑴调理剂的品种特点 就常用的铝盐和铁盐无机调理剂而言,使用铝盐时的药剂投加量较大,所形成的絮体密度较小,调理效果较差,在脱水过程中会堵塞滤布。因此,在选用无机调理剂时,尽可能采用铁盐;当使用铁盐会带来许多问题时,再考虑采用铝盐。无机调理剂与有机调理剂相比,药剂投加量较大,形成的絮体颗粒细小,但絮体强度较高。因此在利用真空过滤机和板框压滤机使污泥脱水时,可以考虑采用无机调理剂。与无机调理剂相比,有机调理剂药剂投加量较小,形成的絮体粗大,但絮体强度较低,比无机调理剂形成的絮体更容易破碎。而且一旦絮体被破坏,不论采用无机调理剂还是有机调理剂,都不易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因此在利用离心脱水机和带式压滤机使污泥脱水时,可以考虑采用有机调理剂。在采用无机调理剂或有机调理剂中的一种难以达到理想的调理效果时,可以考虑将无机和有机调理剂复配使用,有时能取得更好的调理效果。比如石灰和三氯化铁联合使用,不但能起到调节pH值的作用,而且石灰和污水中的重碳酸钙生成的碳酸钙颗粒结构还能增加污泥的孔隙率,促进泥水分离。 ⑵污泥性质 不同性质的污泥,选用调理剂的种类和投加量也有很大差异。对有机物含量高的污泥,较为有效的调理剂是阳离子型有机高分子调理剂,而且有机物含量越高,越适宜选用聚合度越高的阳离子型有机高分子调理剂。而对以无机物为主的污泥,则可以考虑采用阴离子型有机高分子调理剂。污泥性质的不同直接影响调理效果:初沉池污泥较易脱水,而浮渣和剩余活性污泥则较难脱水,混合污泥的脱水性能则介于两者之间。为达到一定的调理效果,所需调理剂的数量存在显著差异。一般来说,越难脱水的污泥其调理用药剂量越大,污泥颗粒细小,会导致调理剂消耗量的增加,污泥中的有机物含量和碱度高,也会导致调理剂用量的加大。另外,污泥含固率也影响调理剂的投加量,一般污泥含固率越高,调理剂的投加量越大。 ⑶温度 污泥的温度直接影响着无机盐类调理剂的水解作用,温度低时,水解作用会变慢。如果温度低于10oC,调理效果会明显变差,可通过适当延长调理时间的方法改善调理效果。使用有机高分子调理剂时,如果配制药液的母液或自来水温度过低或污泥温度过低,就会由于水的动力粘滞度和高分子调理剂溶液本身的粘度变大而不利于稀释均匀和调理混合均匀,进而影响污泥调理效果和脱水效果。因此,冬季气温较低时,要重视污泥输送系统的保温环节(从污水处理系统排出的污泥温度一般不低于15oC),尽量减少污泥输送过程中热量的损失。

精选-污水处理中常用药剂

废水处理常用药剂 1.废水处理中常用药剂的种类有哪些? 为了使废水处理后达标排放或进行回用,在处理过程需要使用多种化学药剂。根据用途的不同,可以将这些药剂分成以下几类: ⑴絮凝剂:有时又称为混凝剂,可作为强化固液分离的手段,用于初沉池、二沉池、浮选池及三级处理或深度处理等工艺环节。 ⑵助凝剂:辅助絮凝剂发挥作用,加强混凝效果。 ⑶调理剂:又称为脱水剂,用于对脱水前剩余污泥的调理,其品种包括上述的部分絮凝剂和助凝剂。 ⑷破乳剂:有时也称脱稳剂,主要用于对含有乳化油的含油废水气浮前的预处理,其品种包括上述的部分絮凝剂和助凝剂。。 ⑸消泡剂:主要用于消除曝气或搅拌过程中出现的大量泡沫。 ⑹pH调整剂:用于将酸性废水和碱性废水的pH值调整为中性。 ⑺氧化还原剂:用于含有氧化性物质或还原性物质的工业废水的处理。 ⑻消毒剂:用于在废水处理后排放或回用前的消毒处理。 以上药剂的种类虽然很多,但一种药剂在不同的场合使用,起到的作用不同,也就会拥有不同的称呼。比如说Cl ,应用在加强污水的混凝处理效果时被称为助凝剂,用于氧化 2 废水中的氰化物或有机物时被称为氧化剂,用于消毒处理自然就被称为消毒剂。 2.什么是絮凝剂?其作用是什么? 絮凝剂在污水处理领域作为强化固液分离的手段,可用于强化污水的初次沉淀、浮选处理及活性污泥法之后的二次沉淀,还可用于污水三级处理或深度处理。当用于剩余污泥脱水前的调理时,絮凝剂和助凝剂就变成了污泥调理剂或脱水剂。 在应用传统的絮凝剂时,可以使用投加助凝剂的方法来加强絮凝效果。例如把活化硅酸作为硫酸亚铁、硫酸铝等无机絮凝剂的助凝剂并分前后顺序投加,可以取得很好的絮凝作用。因此,通俗地讲,无机高分子絮凝剂IPF其实就是把助凝剂与絮凝剂结合在一起制备然后合并投加来简化用户的操作。 混凝处理通常置于固液分离设施前,与分离设施组合起来、有效地去除原水中的粒度 ,可用在污水处理流程的预处为1nm~100μm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降低出水浊度和COD Cr

废水处理过程中絮凝剂的应用_林桂炽

文章编号:1001-7445(2004)增-0153-03 废水处理过程中絮凝剂的应用 林桂炽,黄玲珍 (广东省水产学校,广东广州510320) 摘要:目前,随着工业废水排放量的迅速增加,废水处理问题的日益突出.混凝法是一种被广泛采用和成本低 廉的处理方法,它能够极大地提高水处理的效率.其中一个关键问题是絮凝剂的选择,本文就无机、有机和复 合絮凝剂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和性能进行探讨,同时,就部分新型的絮凝剂进行介绍. 关键词:絮凝剂;废水处理;应用;性能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1 絮凝剂处理水的作用原理 将不同絮凝剂按一定比例调成水混凝剂,定量均匀溶于废水中形成胶体溶液.经过絮凝作用废水中悬浮微粒形成矾花,在沉降过程中矾花互相碰撞,使絮状物颗粒变大逐渐沉淀于底部.上清液通过布水槽、溢流堰由上部进入多功能池.上清液胶体通过河沙、炉渣、石子等滤料形成动态膜.动态膜具有吸附分散颗粒,去除悬浮有机物微粒的能力.废水中悬浮有机物微粒通过沙层、炉渣层等滤料微孔,定时自流过滤除去废水中杂质. 2 絮凝剂介绍 2.1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有天然高分子和合成高分子两大类.常见的有聚二乙基二甲基氯化氨,聚胺,天然聚合物(改性淀粉、腐植酸等),聚丙烯酸钠,阳离子型、非离子型和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在水处理中投加量少,絮凝速度快,受共存盐类、介质及环境温度影响小,生成污泥量也少;而且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大分子中可带-COO -,-NH -,-SO 3-,-OH -等亲水集团,具有链状、环状等多种结构,利于污染物进入絮体,脱色性好. 由于大多数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本身或其水解、降解产物有毒,而且合成价格较高,故开发和利用受到一定限制,单独应用实例较少. 2.2 无机絮凝剂 (1)无机低分子絮凝剂 无机低分子絮凝剂包括硫酸铝、氯化铝、硫酸铁、氯化铁等,其中硫酸铝最早是由美国开发的,迄今为止一直是重要的无机絮凝剂之一.但用于水处理时,低分子絮凝剂存在着成本高,腐蚀性大,在某些场合效果还不理想等缺点. (2)无机高分子絮凝剂 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是60年代后在传统的铝盐、铁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的水处理剂,和传统药剂相比,它能成倍地提高效能,且价格相应较低,因而有逐步成为主流药剂的趋势.目前,在日本、俄罗斯、西欧以及我国,无机高分子絮凝剂都已有相当规模生产和应用,聚合类药剂生产占絮凝剂总产量的30%~60%[1]. 第29卷增刊 2004年9月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 nal of G uangx i U niv er sity (N at Sci Ed)Vo l.29,Sup. Sept.,2004 a 收稿日期:200305作者简介:林桂炽(1977广东省水产学校助理讲师.

工业污水处理用哪种絮凝剂比较好

一般来说,絮凝剂是污水处理中必须用到的一种助剂,在物化以及生化阶段都需要用到,那么工业污水处理究竟该怎样去选择絮凝剂的种类呢? 絮凝剂具体需要如何选择,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第一,看所采用的工艺,市政污水厂一般采用后加药的方式,在进水段一般不需要投加药剂,后段加药絮凝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缩短活性污泥在二沉池中的沉降时间,防止出现漂泥,另一方面是为了去除水一部分溶解态的磷酸盐,防止出水总磷浓度过高,所以工艺设计决定了絮凝剂如何选择,然后就需要针对处理效果不断优化絮凝剂的用量;工业废水一般会设置在前段加药,作为对生产车间的预处理,往往对于絮凝剂的投加量要求较高,且需要量比较多,这就不难理解为何工业废水使用的一般是铁盐,主要就是成本较低,而且铁盐对于废水的脱色效果更为明显,对于废水进水COD、SS都能达到30%以上的去除率,大大降低了后续处理构筑物的处理负荷,对于整个工艺而言也是相当重要的。 第二,需要考虑进水水质,对于工业废水来说,pH、温度、SS等是比较关键的几个影响因素,如果是酸性废水,那么使用铁盐的效果就不会很合适,因为

需要投加大量的碱剂,比如制革蓝皮加工废水,一般进pH在4~6之间,SS也相对较高,需要投加大量的石灰来促进沉淀;对于食品废水来说,进水SS不是很高,且以可降解有机物为主,可以用一些简单的无机絮凝剂就有不错的效果。 第三,从经济效益上去考虑,首先,药剂的价格,一般是市场上销售的药剂种类、品牌比较多,加上监管、检测手段的欠缺,质量更是参差不齐,所以需要多加比较,最好能自己具备检测条件,衡量药剂中的有效成分防止经济损失,另外要考虑的是加药组合成本高低,除此之外还需要考虑产泥量的高低,毕竟污泥转运也是耗费很大的成本核算的。整个选择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斟酌比较,也可以参考同行业废水处理药剂进行工艺优化分析研究,最终确定絮凝剂选择。 以上就是今天带给大家的简单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也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关注与支持!

污水处理药剂简介

1、聚合氯化铝(PAC) 水处理剂聚合氯化铝简称(PAC)为无机高分子聚合物。本产品是选用优质铝酸钙粉、盐酸为原材料,精制而成。功能及用途 1、该产品可广泛用于生活饮用水,工业用水的净化。 2、反应快、耗药少。矾花大,沉降快,滤性好,可提高设备利用率、治水成本低。 3、投加过量不会产生副作用,易操作管理。对治水设备和管道无腐蚀性。适用范围本品适应水体范围pH值为4-14,但最佳处理范围pH值为6-8。处理水体适应力强,适用于各种水体的处理,并解决了其他药剂不易处理低浊度水和低温水(4℃以下)反应慢效果差的难题。 (1)、产品特性 聚合氯化铝(PAC)又名碱式氯化铝(BAC)。由一系列不同聚合度的无机高分子化合物组成,主成分 为Al13O4(OH)24(H2O) 127+高电荷聚合环链的聚合铝离子,对水中胶体及颗粒物具有高效电中和及架桥 絮凝功能,可有效去除水中浊度、色度、重金属离子及微量有机毒物。 (2)、技术指标 (3)、产品用途

生活饮用水及生产供水的处理; 工业废水的处理:如印染、皮革、造纸、冶金、重金属及食品工业等废水处理及污泥脱水; 工业生产应用:造纸施胶沉淀剂、甘油精制、精密铸造工业的硬化剂、耐火材料、陶瓷粘剂、水泥 速凝剂等。 (4)、使用方法 使用时,固体产品要溶解成水溶液投加;液体产品通常可加水稀释至Al2O3含量1%左右投加。 (5)、包装与贮存 视用户需要,可以采用玻璃钢槽罐车或塑料桶装供货。 2、聚丙烯酰胺(PAM) 物化性质:白色细砂状粉末,系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不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有良好絮凝性、增稠性、耐剪切性、分散性,可降低流体磨擦阻力、粘弹性。 主要用途 阴、非离子:工业废水,废液处理中用作助凝剂及絮凝剂。洗煤选矿,造纸工业白水回收.化学工业固液分离。 阳离子:城市污水处理厂生化污泥的脱水,油田、地质勘探、纺织、造纸工业等 使用方法 溶解本品的水应是洁净的水(如自来水),将其配成质量浓度0.1%—0.3%(不高于0.5%)的水溶液。 溶解时将聚合物慢慢撒入水的漩涡中,应避免聚合物颗粒进入水中后互相粘连、结团。然后再搅拌一段时间,使其充分溶解,最后成为均匀、透明、粘稠的溶液,要加一小时的熟化期,保证其絮凝性能。 本品溶解及搅拌时间根据水温情况高低有所不同,一般为1小时。 包装贮运 复合编织袋内衬塑料袋包装,每袋净重15,20或25KG。

污水处理絮凝剂主要用途

污水处理絮凝剂主要用途 2009-02-25 15:59 一、废水处理药剂污泥脱水、污水处理的分类 聚丙烯酰胺按离子特性可以分为非离子型,阴离子型,阳离子型和两性离子型。其中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是污水处理的有效絮凝剂。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作为絮凝剂,主要应用于工业上的固液分离过程,包括沉降、澄清、浓缩及污泥脱水等工艺。 对于单独使用高分子量絮凝剂未能产生预期效果的,则通过与硫酸铝、聚氯化铝和其它无机絮凝剂组合使用的方法来改善其效果等方式克服,逐步形成并完善了自己的产品系列。 产品介绍: 类别:阳离子 适用范围:活性污泥、脱水处理、造纸、食品、生活废水、含油等废水处理。类别:阴离子 适用范围:化工、食品、染色、纤维、金属加工等弱酸性至碱性废水处理。 类别:非离子 适用范围:造纸废水、金属加工、工业废水、炼钢废水、矿业等强酸至中碱性废水。 类别:复合型 适用范围:有机性难脱水污泥的絮凝脱水处理等。 二、聚丙烯酰胺高分子絮凝剂主要用途 高分子絮凝剂主要用途除可作为一般饮用水的处理外,亦可用于各种工业的排放水、都市废水、油井工程、制糖业以及造纸业等,在使用时应视待处理系统的条件及水质状况,选取最适当的产品种类。 1、污水处理:在使用铝盐、铁盐等各种无机混凝剂、絮凝剂的污水处理系统内,如需要处理的水量超过了澄清池的处理能力或由于其它因素造成水中絮体来不及沉降而外漂,只需添加0.1-2ppm的PAM助凝,即可明显提高沉降效果。而且,处理后水的COD和色度指标也会有明显的改善。注意:所用的无机混凝剂或絮凝剂须与本品有较好的适配性。 2、污泥浓缩:使用0.3-2ppm可以减小生化池和污泥浓缩池内污泥和水的比例,提高了生化池和污泥浓缩池的利用率。可将污泥浓度由3-10g/L提高到 30-100g/L,大大减小了下一步污泥脱水过程的污泥体积,提高了污泥脱水设备和人员的效率。 3、污泥脱水:各种浓缩后的污泥须使用PAM进行脱水干涸。污泥脱水过程中PAM 的型号和投加量以及脱水后泥饼的干燥度视污泥种类的不同而有别,故需对各种不同型号产品进行试验选择。 4、油井工程:少量的本系列产品可大大提高水的粘度,因此它大量用于石油工业的三次采油,钻井泥浆等油井作业中。 5、造纸化学剂:造纸工业是用水最多的工业之一,是使用水溶性聚合物的大户,

污水处理及药剂

污水处理及药剂 一.城市污水的构成 城市污水由城市生活污水、达到城市下水道接入标准的工业废水、城市地表径流三部分助成。 二.城市污水的水质特征 城市污水中90%以上是水,其余是固体物质,它们中普遍含有悬浮物、病原体(包括细菌、寄生虫、病毒)、有机物和植物营养素(氮、磷)四类污染物,随污染源不同,城市污水还可能含有多种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一般悬浮物SS在100-350mg/L,生化需氧量BOD在100-400mg/L。 三.城市污水处理工艺 1.常规流程 城市污水处理厂一般是以去除BOD物质作为主要目标。在大型污水处理厂中多采用一沉淀为中心的废水一级处理和以活性污泥法为中心的废水二级处理。有是为了去除氮、磷等物质,还在生物处理后进行废水三级处理。 一级处理也称物理处理,由格栅、沉砂池和初次沉淀池组成。 二级处理也称生物处理,由曝气池和二次沉淀池组成。 污泥消化处理,对污泥的处理主要包括浓缩、消化和脱水,浓缩有机械浓缩或重力浓缩,后续的消化通常是厌氧中温消化,消化后的污泥进行脱水干化处理,大型污水处理厂常用带式压滤脱水机。 常规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BOD和SS去除率高,出水水质较好(BOD含量可低于30mg/L),工作稳定可靠。现在很多采用SBR工艺。 2.SBR工艺

SBR工艺又称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工艺,其去除污染物的机理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相同,只是运行方式不同。传统活性污泥法为连续运行方式,而SBR采用的是间歇运行方式,一般SBR的一个运行周期包括五个阶段,1物水注入,2曝气反应,3停止曝气使之沉淀,4排放污水,5等待下一操作周期。 SBR同传统活性污泥法比较其优点在于:1工艺流程简单,运行维护量小。1运行稳定,操作灵活。3投资省,占地少。 四.城市水处理药剂 城市水处理中使用的药剂包括:混凝剂(PAC、PFC、硫酸铝等)、氧化消毒剂(氯、臭氧)、助凝剂(活性二氧化硅、聚电解质等)、絮凝剂(聚丙烯酰胺)、碱(氢氧化钠、石灰等)和酸等。 1.絮凝剂(聚丙烯酰胺) 技术指标: 外观:白色粉末固含量:≥88% UL粘度: 3.0-8.5cps 水不溶物:≤0.05% 溶解时间:≤45分钟 性能:水溶性高分子聚电解质、无毒、无味,易吸潮、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分子链上带有正电荷活性基团,有优异的絮凝作用。 用在城市污水、制药废水及肉类、禽类、食品加工废水处理过程中的污泥沉淀、气浮及污泥脱水上,通过其所含的正电荷基团对污泥中的负电荷有机胶体电性中和作用及高分子优异的架桥凝聚功能,促使胶体颗粒聚集成大块絮状物,从其悬浮液中分离出来。效果明显,投加量少。 使用方法:在使用中,将聚合物配制成一定浓度(一般为0.1%)的水溶液,混配的聚合物溶液完全溶解无“鱼眼”、无微胶;

污水处理絮凝剂原理、种类及影响因素

污水处理絮凝剂原理、种类及影响因素 絮凝剂在污水处理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作为强化固液分离的手段,可用于污水的初次沉淀、活性污泥法之后的二次沉淀,还可用于污水三级处理或深度处理。当用于剩余污泥脱水前的调理时,絮凝剂和助凝剂就变成了污泥调理剂或脱水剂。 一、絮凝剂的作用机理 水中胶体颗粒微小、表面水化和带电使其具有稳定性,絮凝剂投加到水中后水解成带电胶体与其周围的离子组成双电层结构的胶团。 采用投药后快速搅拌的方式,促进水中胶体杂质颗粒与絮凝剂水解成的胶团的碰撞机会和次数。水中的杂质颗粒在絮凝剂的作用下首先失去稳定性,然后相互凝聚成尺寸较大的颗粒,再在分离设施中沉淀下去或漂浮上来。 搅拌产生的速度梯度G和搅拌时间T的乘积GT可以间接表示在整个反应时间内颗粒碰撞的总次数,通过改变GT值可以控制混凝反应效果。一般控制GT值在104~105之间,考虑到杂质颗粒浓度对碰撞的影响,可以用GTC值作为表征混凝效果的控制参数,其中C表示污水中杂质颗粒的质量浓度,而且建议GTC值在100左右。

促使絮凝剂迅速向水中扩散,并与全部废水混合均匀的过程就是混合。水中的杂质颗粒与絮凝剂作用,通过压缩双电层和电中和等机理,失去或降低稳定性,生成微絮粒的过程称为凝聚。凝聚生成微絮粒在架桥物质和水流的搅动下,通过吸附架桥和沉淀物网捕等机理成长为大絮体的过程称为絮凝。混合、凝聚和絮凝合起来称为混凝,混合过程一般在混合池中完成,凝聚和絮凝在反应池中进行。 二、絮凝剂的种类 按照化学成分,絮凝剂可分为无机絮凝剂、有机絮凝剂以及微生物絮凝剂三大类。无机絮凝剂包括铝盐、铁盐及其聚合物。有机絮凝剂按照聚合单体带电集团的电荷性质,可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非离子型、两性型等几种,按其来源又可分为人工合成和天然高分子絮凝剂两大类。 (一)无机絮凝剂 传统应用的无机絮凝剂为低分子的铝盐和铁盐,铝盐主要有硫酸铝(Al2(SO4)3?18H2O)、明矾(Al2(SO4)3?K2SO4?24H2O)、铝酸钠(NaAlO3),铁盐主要有三氯化铁(FeCl3?6H20)、硫酸亚铁(FeSO4?6H20)和硫酸铁(Fe2(SO4)3?2H20)。 一般来讲,无机絮凝剂具有原料易得,制备简便、价格便宜、处理效果适中等特点,因而在水处理中应用较多。 1.无机絮凝剂硫酸铝的特点

污水处理药剂系列

污水处理药剂系列 HY-1001复合高效絮凝剂 概述: HY-1001絮凝剂是一种高效的水处理凝聚剂,本产品为无机高分子复合高分子聚合物,是在聚铝、聚铁的基础上又络和聚合态硅,加大了分子结构,提高了电子,桥架吸附和沉降性能,是处理有机污染较严重的源水以及低温低浊,低温高浊水处理的理想药物。具有凝聚效果好,投药量少,使用范围广的特点。主要用于饮用水、钢厂污水、城市污水的净化处理。 性状:

用法用量: 根据水质和工艺条件的不同,钢厂及城市污水HY-1001絮凝剂(1#)和2#配合使用效果更佳,一般推荐使用浓度为15~ 80ppm。 安全防护: 本品为液体,使用时应配戴好劳保用品。 包装贮存: 本品应贮于干燥、通风处,避免曝晒。贮存期一年。按一般化学品运输方式运输。 HY-1002除油絮凝剂 概述 HY-1002除油剂是一种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具有能适应多种油分布状态的去除,用量少,效率高,生成的泥渣少,后处理容易的特点,根据系统油含量及油的分布状态,可以选择不同型号及确定最佳用量。主要用于钢厂污水、城市污水的净化处理。 性状

用法用量 根据水质和工艺条件的不同,一般推荐使用浓度为10~ 30ppm,具体加药量根据水样做混凝试验确定 安全防护 本品为液体,使用时应配戴好劳保用品。 包装贮存 本品应贮于干燥、通风处,避免曝晒。 贮存期一年。按一般化学品运输方式运输。 HY-1003脱色絮凝剂 概述 HY-1003脱色絮凝剂是一种有机高分子聚合物,是由胍类衍生物和醛类化合物在催化剂、调节剂存在下进行缩聚反应制得的一种阳离子型线型高分子缩聚物,在废水处理中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可中和废水中的带负电荷的粒子及油滴使其失稳而絮凝成较大的粒子。另一方面本产品在水中会水解生成大量絮状物,它能有效的吸附污水中溶解的色素,并且对其它悬浮的粒子、油滴起到网罗、扫卷作用将之除去。生成的絮团可以通过浮上、沉降式过滤等方法将它从水中分离而达到净化目的。另外,该产品使用PH值范围广,对去除COD、BOD、SS也有极好的作用。本品产主要用于印染厂、印染厂高色度废水的处理,也可用作造纸厂、油田、炼油厂、啤酒厂的废水处理。

污水处理用剂之絮凝剂

污水处理用剂:絮凝剂 絮凝剂:有时又称为混凝剂,可作为强化固液分别的方法,用于初沉池、二沉池、浮选池及三级处理或深度处理等工艺环节。絮凝剂主要应用于给水和污水处理领域。絮凝剂在污水处理领域作为强化固液分离的手段,可用于强化污水的初次沉淀、浮选处理及活性污泥法之后的二次沉淀,还可用于污水三级处理或深度处理。当用于剩余污泥脱水前的调理时,絮凝剂和助凝剂就变成了污泥调理剂或脱水剂。在普茵沃润的污水处理工程中,微电解+芬顿工艺之后,一般会在沉淀池中加入絮凝沉淀剂,今天就给大家讲解一下絮凝剂。 一、絮凝剂的作用是什么 絮凝剂的作用机理:水中胶体颗粒微小、表面水化和带电使其具有稳定性,絮凝剂投加到水中后水解成带电胶体与其周围的离子组成双电层结构的胶团。 采用投药后快速搅拌的方式,促进水中胶体杂质颗粒与絮凝剂水解成的胶团的碰撞机会和次数。水中的杂质颗粒在絮凝剂的作用下首先失去稳定性,然后相互凝聚成尺寸较大的颗粒,再在分离设施中沉淀下去或漂浮上来。 搅拌产生的速度梯度G和搅拌时间T的乘积GT可以间接表示在整个反应时间内颗粒碰撞的总次数,通过改变GT值可以控制混凝反应效果。一般控制GT值在104~105之间,考虑到杂质颗粒浓度对碰撞的影响,可以用GTC值作为表征混凝效果的控制参数,其中C表示污水中杂质颗粒的质量浓度,而且建议GTC值在100左右。 促使絮凝剂迅速向水中扩散,并与全部废水混合均匀的过程就是混合。水中的杂质颗粒与絮凝剂作用,通过压缩双电层和电中和等机理,失去或降低稳定性,生成微絮粒的过程称为凝聚。凝聚生成微絮粒在架桥物质和水流的搅动下,通过吸附架桥和沉淀物网捕等机理成长为大絮体的过程称为絮凝。混合、凝聚和絮凝合起来称为混凝,混合过程一般在混合池中完成,凝聚和絮凝在反应池中进行。 二、影响絮凝剂使用的因素 (1)水的pH值

废水处理常用药剂经典珍藏

废水处理常用药剂经典珍藏 01 废水处理中常用药剂的种类有哪些? 为了使废水处理后达标排放或进行回用,在处理过程需要使用多种化学药剂。根据用途的不同,可以将这些药剂分成以下几类: ⑴絮凝剂:有时又称为混凝剂,可作为强化固液分离的手段,用于初沉池、二沉池、浮选池及三级处理或深度处理等工艺环节。 ⑵助凝剂:辅助絮凝剂发挥作用,加强混凝效果。 ⑶调理剂:又称为脱水剂,用于对脱水前剩余污泥的调理,其品种包括上述的部分絮凝剂和助凝剂。 ⑷破乳剂:有时也称脱稳剂,主要用于对含有乳化油的含油废水气浮前的预处理,其品种包括上述的部分絮凝剂和助凝剂。 ⑸消泡剂:主要用于消除曝气或搅拌过程中出现的大量泡沫。 ⑹pH调整剂:用于将酸性废水和碱性废水的pH值调整为中性。 ⑺氧化还原剂:用于含有氧化性物质或还原性物质的工业废水的处理。 ⑻消毒剂:用于在废水处理后排放或回用前的消毒处理。 1/ 57

以上药剂的种类虽然很多,但一种药剂在不同的场合使用,起到的作用不同,也就会拥有不同的称呼。比如说Cl2,应用在加强污水的混凝处理效果时被称为助凝剂,用于氧化废水中的氰化物或有机物时被称为氧化剂,用于消毒处理自然就被称为消毒剂。 02 什么是絮凝剂?其作用是什么? 絮凝剂在污水处理领域作为强化固液分离的手段,可用于强化污水的初次沉淀、浮选处理及活性污泥法之后的二次沉淀,还可用于污水三级处理或深度处理。当用于剩余污泥脱水前的调理时,絮凝剂和助凝剂就变成了污泥调理剂或脱水剂。 在应用传统的絮凝剂时,可以使用投加助凝剂的方法来加强絮凝效果。例如把活化硅酸作为硫酸亚铁、硫酸铝等无机絮凝剂的助凝剂并分前后顺序投加,可以取得很好的絮凝作用。因此,通俗地讲,无机高分子絮凝剂IPF其实就是把助凝剂与絮凝剂结合在一起制备然后合并投加来简化用户的操作。 2/ 5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