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周练五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五》

1 3
1 : 2
2 5
5 : 7
8 = 36 = 2 9 =2∶9
=50 : 25
50 = 25
=2 1 =2∶1
2 5 1 1 = ÷ = ÷ 5 7 3 2 1 = ×2 3 = 2 3 =2∶3 2 7 = × 5 5 14 = 25 =14∶25
3.化简。
12 :120 4 :0.8
长:宽=5: 3 48÷2 =24 cm 3+5=8 长: 24× 5 =15 cm 8 宽: 24× 3 =9 cm 8
3
长:宽=5: 3 48÷2 =24 cm 3+5=8
长:24÷8×5 =15 cm 宽:24÷8×3 =9 cm
答:它的长是15cm,宽是8cm。
9.淘气一家三口和笑笑一家四口到餐馆用餐, 两家决定按人数分摊餐费。淘气家付了60元, 笑笑家应付多少元?
3 1 : 5 2
3 1 = ÷ 5 2
3 = ×2 5 6 = 5 =6∶5
3 = 5
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比的认识
第二课时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8.如图,长方形的周长是48cm,它的长与宽分 别是多少厘米? 5 方法一: 方法二:
6、化简比和求比值有什么不同?
练习五
1.根据下列信息写出比。
6cm 12cm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10cm
.
1:2 。 圆的直径与半径的比是 2:1 。 长方形的宽与长的比是
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是 π:1 。 长方形的面积与长的比是 6:1。
2.把下面各题中的数量关系写成比,并求出比值。
60朵
绿色圃中朵) 百合花:200÷4×3=150(朵)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6.5《练习五》教学设计 (1)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6.5《练习五》教学设计 (1)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6.5《练习五》主要是对分数乘法运算的巩固和拓展。
本节课通过一系列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律,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教材内容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则,第二部分是应用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简单的运算方法,对于分数乘法运算,他们可能存在以下问题:1. 对分数乘法运算规则理解不深,容易混淆;2. 在实际操作中,运算速度慢,准确性不高;3. 对于应用题,不知道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乘法运算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则,并能熟练运用;2. 提高分数乘法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3. 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乘法运算问题,并能正确解答。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则;2. 提高分数乘法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3. 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乘法运算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练习法、讨论法、激励法等,通过引导、启发、鼓励学生,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律。
六. 教学准备1.教材;2. 练习题;3. 黑板;4. 粉笔;5. 投影仪;6. 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用分数乘法来解答。
通过解答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则。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详细讲解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则,让学生在理论层面上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教师在旁边进行个别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加深对分数乘法运算规则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分数乘法运算的规律,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易错点。
5.拓展(10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分数乘法的应用题,让学生独立解答。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5练习五|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5练习五|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巩固和加深对分数、小数、百分数之间关系的理解,提高计算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小数、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分数、小数、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及转换。
2. 分数、小数、百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3. 分数、小数、百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数、小数、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及转换,四则运算。
2.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本质,运用分数、小数、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鞭。
2. 学具:练习本、笔。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分数、小数、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分数、小数、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及转换,通过黑板演示四则运算的步骤和技巧。
3. 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互相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 应用:布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答,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5. 总结:对本次课程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解答学生的疑问。
板书设计1.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5练习五|北师大版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正文:按照教学过程进行板书设计,突出重点和难点,清晰展示四则运算的步骤和技巧。
作业设计1. 基础题:进行分数、小数、百分数之间的转换,四则运算。
2. 提高题: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运用分数、小数、百分数进行计算。
3. 挑战题:研究一些分数、小数、百分数的复杂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后反思1. 教师自我反思:对本次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教学质量。
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改进。
六年级数学上学期应用题周末专项练习北师大版

六年级数学上学期应用题周末专项练习北师大版班级:姓名:1. 佳佳5分钟走300米,照这样的速度,他从家里走到学校用了9分钟,佳佳家到学校的路是多少米?2. 把一个高是50厘米的圆柱形木料,沿底直径把它切成两个相等的半圆柱,每个切面的面积是200平方厘米,那么原来圆柱体的侧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3. 5号线的开通,给市民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方便。
张叔叔以前乘坐公交车上班需要小时,比现在乘坐5号线所用时间的3倍少小时,张叔叔现在乘坐5号线上班需要多少小时?(用方程解答)4. 下面是向阳小学六(1)班24名男生1分钟做仰卧起坐的情况:(单位:个)(1)这24名同学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得数保留整数)(2)如果以超过平均数的个数用正数表示,恰好等于平均数的个数用0表示,不足的用负数表示,那么编号为5号、17号、23号和24号4名同学的成绩应记作多少?(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5. 三年级有学生360人,男生与女生人数比是5:4。
三年级男生人数比女生多百分之几?6. 一种电脑降价20%后,售价为1200元,这种电视机原价是多少元?7. 甲、乙、丙三人合挖一条水渠,甲、乙合挖5天挖了水渠的,乙、丙合挖2天挖了余下的,剩下的又由甲、丙合挖5天刚好挖完,问甲、乙、丙三人单独挖这条水渠分别需要多少天?8. 在一张比例尺为1∶4000的平面图上量得青山小学的长是15厘米,宽是6厘米。
(1)这所学校的实际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教学楼的占地面积是20000平方米,是学校占地面积的百分之几?9. 某工厂2月份比1月份增产,3月份比2月份减产。
问:3月份比1月份增产了还是减产了?幅度是多少?10. 王师傅生产一批零件,2小时完成了总数的,照这样的速度,王师傅工作8小时能完成任务吗?11. 记录跳高成绩。
体育课上王老师要求大家跳过的基本高度是120cm,刚好达到的记作0;若跳过了125cm,超过基本高度5cm,就记作+5cm,若只跳过了114cm,比基本高度低了6cm,就记作-6cm。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练习五-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练习五-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练习五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的乘除法运算,提高计算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分数的乘除法运算:包括分数乘分数、分数乘整数、整数乘分数、分数除以分数、分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分数等运算。
2. 分数乘除法运算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如物品分配、工程计算等。
3. 练习五相关习题的讲解与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数乘除法运算的法则,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分数乘除法运算中的通分、约分等操作,以及如何正确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2. 学具:练习本、文具盒、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分数乘除法运算的知识,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讲解:讲解分数乘除法运算的法则,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3. 练习:让学生完成练习五的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讲评:针对学生练习中的错误,进行讲解和指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提高计算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内容。
6.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六、板书设计1.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练习五2. 教学内容:分数乘除法运算及应用3.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数乘除法运算的法则、简便计算方法4. 课后作业:练习五相关习题七、作业设计1. 必做题:练习五相关习题,巩固分数乘除法运算。
2. 选做题:提供一些拓展性的题目,供学有余力的学生挑战。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以及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教学效果。
6.6练习五(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作用与目的:
-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分数的加减法知识点和技能。
-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教学资源拓展
1. 拓展资源:
(1)教材配套资源:利用教材配套的练习册、参考书等资源,帮助学生巩固和提高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能力。
(2)网络学习平台:通过网络学习平台,提供丰富的在线练习题和视频讲解,帮助学生加深对分数的加减法的理解和应用。
(3)教育软件:使用教育软件,如“数学帮”、“计算精灵”等,通过游戏和互动的方式,让学生在娱乐中提高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能力。
6.6 练习五(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材分析
“6.6 练习五”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一部分内容,主要涉及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旨在让学生通过练习,加深对分数加减法运算的理解,提高运算能力。在课程设计中,我将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实践性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 测试:在课堂上进行小测试,了解学生对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律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作业评价
- 认真批改: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认真批改,了解他们在家庭学习中的表现。
- 点评: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详细的点评,指出他们在作业中的优点和不足,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 及时反馈:及时将作业评价反馈给学生,鼓励他们继续努力,提高学习效果。
六年级北师大数学下学期应用题周末专项练习
六年级北师大数学下学期应用题周末专项练习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1. 一件商品,降价 20%后售价是 320 元,这件商品原价是多少元?2. 小明在方格纸上画了5个面积都是12cm2的平行四边形。
(1)填一填。
平行四边A B C D E形底/cm高/cm(2)这些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高成反比例吗?为什么?3. 一件衣服的原价是200元,现按八八折出售,妈妈买这件衣服用了多少钱?4. 一批零件,师傅单独做需要10小时,徒弟单独做需要15小时。
现在师傅先做4小时,再师徒两人合作,还需要几小时才能完成任务?5. 一队伍以每秒2米的速度前进,文文以每秒 6 米的速度从队尾跑到队头,再以相同的速度跑回队尾,总共用了60秒,队伍长多少米?6. 一项工程,甲队独做要40天完成,乙队独做要60天完成,现在由甲队先做10天,然后乙队加入一起做,还要多少天才能完成?7. 马虎同学是灵武一小四年级的学生,学校每天早晨8:10分开始上课。
由于他家离学校3000米,他每天早晨7:30准时从家出发,30分钟到达学校。
今天早晨上学路上,发现红领巾忘记戴了,于是急忙返回家中取红领巾,这时他发现已经是7:40了,如果赶8:00准时到学校,他的速度至少应该是多少才能到达?8. 甲乙两车在同一条公路上,相距210千米。
如果两车相向而行,那么2小时相遇;如果两车同向而行,那么14小时甲车赶上乙车。
甲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9. 在比例尺是1∶5000000的地图上,量的南京到北京的距离是18厘米,有一架飞机从北京飞往南京,每小时飞500千米,问飞到南京要几小时?10. 在一幅比例尺是的地图上,量得A、B两地之间的距离是12 cm。
一列火车以每小时180 km的速度从A地开往B地,全程需要多长时间?11. 阳光精米厂加工一批大米,每天加工的袋数和所需的时间如下表。
(1)请你将表格填写完整。
(2)观察表格,每天加工的袋数和加工的天数是否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成什么比例?请说明理由。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6.6 练习五》课课练有答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6.6 练习五》课课练有答案练习五
1.填空题。
(1)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内角的比为4∶1,顶角为( )或( )。
(2)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米,它的边长是( )米,边长与周长的比值是( )。
(3)在一种盐水中,盐占,盐与水的比是( ),盐水与水的比是( )。
2.判断题。
(对的画“√〞,错的画“✕〞)
(1)可以读作b分之a,也可以读作a比b。
( )
(2)足球比赛的得分可以是3∶0,所以比的后项有时也可以是0。
( )
(3)某班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多。
( )
3.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2∶3∶5,它是一个(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2)甲、乙两人走同一段路,甲走完全程用30分钟,乙走完全程用28分钟,甲、乙两人速度的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
A.15∶14
B.14∶15
C.4∶5
(3)甲班人数的调入乙班后,两班人数相等。
原来甲、乙两班人数的比是( )。
A.8∶7
B.3∶4
C.4∶3
4.一杯330毫升的饮品中,咖啡和奶的比为2∶9。
这杯饮品中咖啡和奶各有多少毫升?。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6.5《练习五》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6.5《练习五》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6.5《练习五》主要是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练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练习题,旨在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了分数四则运算的基础上,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已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对运算顺序和法则掌握不牢固,导致计算错误。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回顾和巩固分数四则运算的知识,提高学生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掌握程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
2.难点:在实际计算中,正确运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
五. 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发现法、实例分析法、练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发现和总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PPT,展示相关例题和练习题。
2.练习题:准备一些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分数四则运算的知识,如:“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加减乘除,那么在进行分数运算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在进行分数运算时,要注意运算顺序和法则。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例题,如:(1)计算:(3/4)×(2/5)+(1/2)×(3/4)(2)计算:(1/3)÷(2/5)-(1/2)×(1/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这些例题,让学生发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
北师大版最新六年级数学上册周周练
一、填空1、在长24cm ,宽15cm 的长方形中,能剪( )个半径为4cm 的圆。
2、将一个圆平均平均分成若干等份,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已知长方形的长是12.56cm ,这个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3、比20千克多53千克是( )千克,比20千克多53 是( )千克。
4、一个挂钟的时针长10厘米,一昼夜这根时针的针尖走过了( )厘米,在这一昼夜里这根时针扫过的面积是( )厘米²。
5、把一根铁丝围成一个圆,半径正好是5分米,如果把这根铁丝改围成一个正方形,它的边长是( )分米。
6、把一张长为5分米,宽为4分米的长方形纸片剪成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 的周长是( )分米。
7、把周长为12.56厘米的圆平均分成两个半圆,每个半圆的周长是( )厘米。
8、比值是0.12的最简整数比是( )。
9、24千克比( )千克轻20%。
( )米比18米长31。
一根钢管,用去它的52是14米,如果用去它的54,还剩下( )米。
10. 16千克增加18 后是( )千克,16千克增加18 千克后是( )千克。
11. 一根电话线用去58 后,还剩6米,这根电话线原来有( )米。
12. 五(1)班男生是女生的56 ,女生占男生的( ),女生占全班的( ),男生占全班的( )。
13. 有200辆自行车,卖出710 ,还剩( )辆。
14. 7千米增加它的71后,再减少71千米,还剩( )千米。
15. 一名打字员3天完成了任务的51,照这样计算,还需( )天完成剩下的任务。
16. 甲数的43比乙数的52多1,乙数是20,甲数是( )。
二、计算。
(能简算的要简算) 8116-(2135+1116) 4.38÷34+3.62×43 (125+91+83)×7285×73×54(45 -23 )×154 157+3.73+158+6.2799×203+ 203 (41-41×21)÷41 15÷[(23+15)×113]3、解方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数学周练五
姓名: 班级:
一、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
10÷0.8 3.9×10% 123-123÷123 3.4-15
2
2÷3232+ 4.6+1.89-3.6 0.1÷1% 5
1415141⨯÷⨯
0.125×81 3÷a 1 a
a 1
÷ x x ÷5
323121⨯⨯⎪⎭
⎫
⎝⎛+ 5-5×31 1÷3×31 1.25×2.4
2、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
⎢⎣⎡⨯⎪⎭⎫ ⎝⎛+÷131513251 9990×201.2+2012
76×53+23÷3
5
+60% 25135265109÷⎪⎭⎫ ⎝⎛-⨯
141510354158⨯⎥⎦⎤⎢⎣
⎡⎪⎭⎫ ⎝⎛-- ⎥⎦⎤
⎢⎣⎡⎪⎭⎫ ⎝⎛-⨯÷1035621109
⎪⎭
⎫ ⎝⎛+÷⎪⎭⎫ ⎝⎛+113773
1111373
121212140140210210141414⨯
2006200520041÷
116
498382381
498382-⨯⨯+
3、解方程
3(x -5)=8.4
2
32y
y +=21 91-(x -7)=63
二、填空。
1、4080307080读作( ),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改写成以“万”为单位是( )。
2、一个三位小数,保留到十分位后约是10.0,这个数最大是( ),最小是( )。
3、一个三位小数,保留到整数约是10,这个数最大是( ),最小是( )。
4、1.08吨=( )吨( )千克 0.75公顷=( )平方米 170分=( )时( )分 7立方米90立方分米=( )立方米
5、甲给乙7
1
,两人的钱数就相等,原来乙是甲的) () (。
6、小青给小红150元,小红再给小青60元,这时两人的钱数相等,原来小青比小红多( )元。
7、三个连续偶数,其中中间的数用字母m 表示,其余两个数分别为( )和( )。
8、甲、乙两个长方形,它们的周长相等,甲的长与宽的比是3:2,乙的长与宽的比是3:1,求甲与乙的面积之比是( )。
9、一个平行四边形与一个三角形,它们底边长的比是1:2,高的比是1:2,面
积的比是( )。
10、从甲地到乙地去时平均每小时40km ,回来时平均每小时行45km ,则来回的平均速度是( )。
11、一个数它的两个较大因数的和是1144,两个较小因数的和是8,求这个数是( )。
四、列式计算。
1、51
与它的倒数的和去除10与6的差,商是多少?
2、一个数的12.5%比57.5的20%少3.5,求这个数。
五、应用题。
1、用一块布,单独做上衣可以做20件,单独做裤子可以做30条,那么这块布可以做多少套衣服。
2、修一条路,修了70米,修了的比剩下的4
3
多16米,那么,这条路一共长多
少米?
3、一项工程,甲乙合作要5天完成,其中甲的工作效率比乙的工作效率多4
1,求,甲单独做完这项工程要多少天?
4、甲乙共有零件156个,当甲给乙3
1
后,甲的零件个数比乙还多12个,求甲
乙原来各有零件多少个?
5、某人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他从甲地出发,用20分钟行完全程的7
2
,然
后他放慢了脚步,每分钟比原来少行了20米,又行了15分钟后,离乙地还有2.4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6、三角形ABC 是直角三角形,四边形CDEF 是正方形,若AC=20cm ,BC=30cm ,求正方形CDEF 的面积。
F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