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 重点知识清单

合集下载

三年级科学知识点大全(上册、教科版)

三年级科学知识点大全(上册、教科版)

三年级科学知识点大全(上册、教科版)三年级科学知识点大全(上册,教科版)第一单元:植物复提纲1.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包括看、听、摸、问、测量和闻等。

2.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样子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

3.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是植株的高矮、茎的粗细、茎的质地和寿命长短等。

4.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点是它们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子,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5.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这是它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6.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7.水生植物包括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和浮萍等。

8.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同点有: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短;都是草本植物。

9.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10.树叶是有生命的,要经历叶芽、嫩叶、老叶和枯叶的过程。

11.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死亡等过程。

12.可以用测量的方法比较树叶的大小,可以用数据记录植物的变化。

13.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根据茎的不同,可以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14.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

15.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寿命。

16.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17.向日葵一生的典型生长阶段是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和枯死。

第二单元:动物复提纲1.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2.观察蜗牛时,要注意观察它的外形、生活、运动、反应、吃食、排泄和繁殖等。

3.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

4.蜗牛和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

5.蚯蚓身体由许多环节构成,身体上有口、环带和肛门。

6、蜗牛和蚯蚓都适应阴暗潮湿的环境,身体柔软,会爬行,会吃食物,会排泄,会繁殖后代等。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三上科学知识点第一单元水1、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存在于空气中。

蒸发(吸收热量)水凝结(放出热量)2、水加热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逐渐有气泡产生,水量减少;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标准大气压下,沸腾时的温度为100摄氏度,杯底气泡从下至上不断变大,到达水面破裂,水面上冒白气,烧杯内壁出现小水珠,水量减少。

3、酒精灯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4、当环境温度低于℃,水的温度下降到℃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

5、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在碎冰中加盐,是为了使碎冰温度更低。

6、当环境温度高于℃时,冰开始融化,冰会浮在水面上,冰在融化过程中,要液态看得见摸得着有固定体积较重无色有趣透明会流动无固定外形水蒸气气态看不见摸不着没有固定体积较轻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7、水结冰后,体积变大;冰融化后,体积变小。

8、水和冰的异同点:凝固(放出热量)水融化(吸收热量)9、冰、水、水蒸三者是同一种物质,不同形态。

无色无味液态较柔软会活动无固定形状透明看得见摸得着有固定体积冰固态较硬有固定形状浮在水面上10、水能溶解食盐和小苏打,同样体积的水能够溶解的食盐的量比小苏打的量多,一般情况,50ml水能溶解食盐18g,小苏打5g。

11、通过搅拌、提高水的温度、物质颗粒越小,能够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12、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通过加热蒸发,能够将食盐和水分离。

13、物质只是在大小、外形、状态、颜色等方面发生了变化,没有发生新物质,这种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如:折纸、用橡皮泥做手工,涂色等;14、物量变化过程中发生了新的物质,这类变化称为化学变化,如:烛炬燃烧等;第二单元空气1、氛围具有一定的质量、较轻、并能占据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外形和体积、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有趣、容易泄漏、能够活动、能够紧缩。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部分知识点归纳整理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部分知识点归纳整理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部分知识点归纳整

本文档旨在归纳整理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的部分知识点,提
供给学生和教师作为研究和备课参考。

以下为所涉及的知识点概述:单元1:生物
1.1 植物的链子
- 植物的生长:种子发芽,根、茎、叶的功能;
- 植物的繁殖:自然繁殖和人工繁殖。

1.2 动物的好朋友
- 动物的特征:哺乳、鸟类、爬行、两栖、鱼类;
- 动物的性:食性、栖息地、生存方式。

1.3 微小的生命
- 微生物的种类:细菌、病毒、真菌、藻类;
- 微生物的作用:分解、发酵、吸收养分。

单元2:物质
2.1 各种物质
- 物质的分类:金属、非金属、有机物、无机物;- 物质的性质:固体、液体、气体的特点。

2.2 变化的魔法
- 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物理变化;
- 物质的运动:扩散、溶解、沉淀。

单元3:力与能
3.1 动起来
- 力的作用:推、拉、支持、摩擦;
- 应用力的物体:机器、工具、运动、游戏。

3.2 能量的运动
- 能量的种类:光能、声能、热能、电能;
- 能量的转换:能源、能借。

以上为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部分知识点的归纳整理。

希望对学习和备课有所帮助。

请注意,本文档仅为归纳整理,不适用于法律领域。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全套知识点清单(可直接打印)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全套知识点清单(可直接打印)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全套知识点清单(可直接打印)2021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全册全套知识点清单第一单元知识梳理单元知识要点一、认识温度计和酒精灯。

1、正确使用温度计。

(1)在用温度计测量热水的温度时,待温度计的液柱静置后读出的温度会更准确。

(2)读温度计的方法:视线与温度计的液柱液面保持平视。

2、认识酒精灯。

(1)酒精灯的基本构造。

火焰灯帽灯芯玻璃瓶酒精瓶塞 (2)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最外面一层叫外焰,中间一层叫内焰,最里面一层叫焰心。

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次之,焰心的温度最低。

(3)使用酒精灯时的注意事项:①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②熄火时要用灯帽盖灭;③不能用嘴吹灭火焰。

二、水的三态变化。

1、水的蒸发。

(1)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只在液体表面发生。

蒸发时液体温度会下降。

(2)影呵蒸发的因素:液体的表面积,液体的温度,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速等。

蒸发在任何温度都会进行,只是温度越高蒸发越快,反之越慢。

(3)水蒸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当温度变低吋可以变成液态水,所以水蒸气是水的一种状态。

(1)沸騰是水受热超过一定温度吋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2)在1个示准大气圧下,水是在100℃沸騰的。

沸騰后,水的温度不変,同吋脱离器壁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漸变大,一直上升到液面破裂,釋放出水蒸气。

3、水的凝固与融化 (1)当坏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吋,水开始結冰,从液体状戊変成了固体状态 (2)水在結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3)水結冰后的变化:冰的温度为0℃或以下,低于水的温度。

水結冰后有固定形状,体积变大,可浮在水面上。

(4)冰和水是同种物质,冰是固态的水。

(5)当坏境温度高于0℃时,冰开始融化。

(6)冰在融化辻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7)冰融化成水后,由固态変成液态,体积变小了。

4、水的三态变化。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整理以下是《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整理》的大致内容:
1. 科学与日常生活:认识科学、科学的特点、探究科学问题的方法。

2. 科学实验:通过实验观察现象、提出问题、进行实验和总结实验结果。

3. 物体的重量:认识物体的重量,了解称量物体的方法。

4. 斜面:认识斜面的特点,了解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

5. 物体的浮力:认识物体的浮力,了解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

6. 太阳的活动:了解太阳是地球的能源来源,认识太阳的活动现象。

7. 种子的发芽:了解种子的组成和发芽的必要条件。

8. 种子的传播:认识种子的传播方式及其特点。

9. 蒲公英的传播:了解蒲公英的传播方式和结构特点。

10. 石头的形成:了解石头的形成过程和分类。

11. 铁的特点:认识铁的特点和用途。

12. 金属的特点:认识金属的特点和分类。

13. 改变物体的形状:了解力对物体形状的影响,探究物体形状的变化。

14. 物体的软硬:认识物体的软硬程度,了解硬币的材质。

15. 空气的存在:认识空气的存在和重要性。

16. 空气的压力:了解空气对物体的压力和运用。

以上是《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整理》的主要内容,具体可根据教材的章节进行详细的学习和整理。

【科学】三年级上册教科版科学知识点全集

【科学】三年级上册教科版科学知识点全集

【科学】三年级上册教科版科学知识点全集1. 科学与生活- 科学是什么?- 科学与生活的关系是什么?- 科学观察的方法有哪些?- 如何进行科学实验?2. 科学实验- 什么是科学实验?- 科学实验的步骤是什么?- 实验中的控制变量和自变量是什么?3. 物质的性质- 什么是物质?- 物质的三种基本状态是什么?- 物质的性质有哪些?- 物质的变化有哪些?4. 物体的运动- 什么是物体的运动?- 物体运动的三个要素是什么?- 物体运动的种类有哪些?- 什么是力?5. 天气与季节- 什么是天气?- 天气的变化有哪些?- 什么是季节?- 季节的变化有哪些?6. 声音的传播- 什么是声音?- 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声音的特点有哪些?7. 光的传播- 什么是光?- 光是如何传播的?- 光的特点有哪些?- 什么是透明、不透明和半透明?8. 磁铁与磁性- 什么是磁铁?- 磁铁有哪些性质?- 什么是磁性?- 磁性的实验有哪些?9. 植物的特点- 植物的基本结构有哪些?- 植物的生长需要什么条件?- 植物的繁殖方式有哪些?10. 动物的特点- 动物的基本结构有哪些?- 动物的特点有哪些?- 动物的分类有哪些?- 动物的生活习性有哪些?11. 人的生长发育- 人类的生长发育过程有哪些阶段?- 人类的饮食和运动对健康的影响是什么?- 什么是生殖器官?12. 家庭与社会- 家庭的作用是什么?- 社会的作用是什么?- 家庭和社会的关系是什么?- 什么是公共设施?13. 生产与消费- 什么是生产?- 什么是消费?- 生产和消费的关系是什么?- 如何合理消费?14. 环境保护- 什么是环境保护?- 为什么要保护环境?- 如何保护环境?-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15. 安全教育- 什么是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是什么?- 如何预防事故发生?- 什么是急救知识?以上是【科学】三年级上册教科版的科学知识点全集,共包括15个主题。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三年级上册科学必背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科学必背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科学必背知识点一、植物。

1. 植物的身体。

- 植物的身体一般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组成。

根的作用是吸收水分和矿物质,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茎能支撑植物的“身体”,还能运输水分和养料;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花一般有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它可以发育成果实和种子;果实里面有种子,种子可以繁殖后代。

2. 植物的生存需要。

- 植物的生存需要阳光、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等。

例如,阳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自身所需的养料;水分能使植物保持挺拔的姿态,也是植物进行各种生理活动的溶剂;空气为植物提供二氧化碳用于光合作用,同时植物的呼吸作用也需要氧气;不同的植物对温度有不同的要求,温度适宜植物才能正常生长。

3. 观察植物的方法。

- 我们可以用眼看、鼻闻、手摸、耳听等方法观察植物。

看植物的形状、颜色、大小等;闻植物的气味,有的植物有特殊的香味,有的可能有臭味;用手触摸植物的茎、叶等部位,感受它们的质地,如光滑或粗糙等;有些植物在风吹动时会发出声音,我们可以用耳听。

在观察植物时,要注意保护植物,不随意采摘。

二、动物。

1. 动物的特征。

- 动物具有不同的特征。

例如,蚯蚓身体柔软,细长且由许多环节构成,它生活在土壤中,靠身体的伸缩爬行,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金鱼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有鳞片,用鳃呼吸,靠鳍游泳;蚂蚁身体很小,有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它们喜欢群居,通过触角交流信息,寻找食物等。

2. 动物的生存需要。

- 动物的生存需要食物、水、空气、适宜的栖息地等。

不同的动物吃不同的食物,如兔子吃青草,老虎吃肉等;水是动物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动物进行各种生理活动的必要物质;空气为动物提供呼吸所需的氧气;栖息地为动物提供居住、繁殖和觅食的场所,像鸟类需要在树上筑巢,松鼠需要树洞等。

3. 动物的分类。

- 可以根据动物的身体特征和生活习性对动物进行分类。

【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学期科学复习提纲

【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学期科学复习提纲

【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学期科学复习提纲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1.1 物体的形状- 定义常见形状: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 描述物体的特征:大小、颜色、形状等。

1.2 物体的比较- 比较物体的重量、体积、高度等。

- 排序物体:按照重量、大小、高度等。

第二单元:我们生活中的科学2.1 食物与营养- 认识常见食物:蔬菜、水果、肉类、粮食等。

- 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

2.2 生活中的能量- 理解能量的概念:动能、势能、热能等。

- 探索能量的转化:摩擦生热、水力发电等。

第三单元:我们周围的环境3.1 天气与季节- 认识天气现象:晴、雨、风、雪等。

- 了解季节变化:春、夏、秋、冬的特点。

3.2 保护环境- 了解环境问题:污染、资源浪费等。

- 研究环保知识: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

第四单元:科学探索4.1 观察与实验- 研究观察方法:仔细观察、记录数据等。

- 进行简单实验:光的折射、水的沸腾等。

4.2 科学思维- 培养逻辑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

- 研究创新思维:提出新想法、尝试新方法等。

第五单元:我们与自然5.1 动植物的世界- 认识常见动植物:动物、植物的特点。

- 了解食物链: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等。

5.2 自然界的规律- 研究自然规律:地球自转、季节变化等。

- 探索自然现象:彩虹、地震等。

希望这份复提纲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复和掌握本学期的科学知识。

祝研究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
一水
第1课时 水到哪里去了
知识点1 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变成水。水蒸气
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自然界中的水时时刻刻都在缓慢地蒸发成水蒸气。
知识点2
知识点3 生活中水的蒸发现象:①_用湿布擦桌子,②_湿漉漉的手变干了,③ 雨后
的路面变干了,④_煮食物的锅中的水越来越少,⑤_湿衣服变干了等。(例:太 阳下,湿衣服更容易干,说明温度越高,水蒸发得越快;北方的气候比南方干 燥,衣服也更容易干,说明空气越干燥,水蒸发得越快;室外有风的地方,衣 服更容易干,说明有风吹,空气流动得越快,水蒸发得越快)
(2) 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3) 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4) 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测量连续变化的温度时除外)。
(5) 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知识点3 正常压强下,水沸腾时,温度始终保持在100__℃,水面上冒“白气”,
杯内壁出现小水珠,水量逐渐减少。(水沸腾时,水会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 去,所以杯中的水量逐渐减少)
知识点2
知识点3 冰融化的过程:① 加热使冰周围的环境温度高于0_℃,当冰的温度也慢慢
升到0_℃时,冰开始融化;② 冰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_℃,直到 全部融化成水,之后温度会慢慢升高;③ 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 靠近冰块周围的空气温度降低。
知识点4 水有三种状态:固态(冰),液态(水),气态(水蒸气)。(例:气态的水:水
知识点4 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大大增加。(水蒸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
知识点5 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的气泡图:
第3课时 水结冰了
知识点1 当环境温度低于0_℃,水的温度下降到0_℃时,开始结冰,水在结冰的过
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这个过程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始终保持0 ℃)
知识点2
知识点3 在做水结冰的实验时,装水试管外面的容器中盛满碎冰,在碎冰中加入食
(例:水的三态变化;纸被折、剪;橡皮泥被制作成作品;竹子被制作成竹筷; 气球被吹大;蜡烛的熔化和凝固等)
知识点2 比较橡皮泥、纸与水的变化:
为了加快物质的溶解,我们常用的方法有搅拌、加热、碾碎等。 知识点3
对比实验只能改变1个条件。 例:研究水的温度对溶解速度的影响。 改变的条件:水的温度。 其他需要控制的条件: ① 两杯水的量一样多。 ② 加入相同质量的食盐(颗粒大小一样)。 ③ 同时加入后静置。
知识点4 在探索水的温度与溶解快慢的关系实验时,只能改变水的温度;探索搅
知识点4 煮食物(或烧开水)时上方飘着的“白气”,冬天嘴巴里呼出的“白气”,
这些都不是水蒸气。(水蒸气的微粒太小,我们用肉眼看不到) “白气”能够被看到是因为它不是水蒸气,而是由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雾
状的小水滴。(例:盖了塑料薄膜的杯子出现的小水珠;倒扣在地面的透明塑 料盒出现的小水珠;荷叶上的露珠;烧开水后水壶上方冒出的“白气”等)
溶解5克的小苏打,一种物质在水中溶解得越多,说明这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 力越强。
第6课时 加快溶解
知识点1 食盐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水温越高,食盐溶解得越快;食盐
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搅拌有关,搅拌可以加快食盐的溶解;物质的颗粒变小可以 加快溶解。(生活中的味精、食盐、洗衣粉等都是很小的颗粒) 知识点2
拌与溶解快慢的关系实验时,唯一不同的是一个杯子用搅拌棒搅拌,另一个 杯子不搅拌;探索颗粒大小与溶解快慢的关系实验时,只能改变物质的颗粒 大小。(控制变量法)
第7课时 混合与分离
知识点1 食盐和沙混合后,可以用水把它们分离开来。(食盐能溶解在水中,沙不
能溶解在水中)
知识点2 过滤是通过滤纸将沙从水中分离出来,留在滤纸上的是沙。
盐的目的:制造更低的温度。
知识点4 水结成冰后,冰柱高度增加,说明水结冰后体积变大。(实验中可以用
橡皮筋绕在试管上标注水的高度)
知识点5 装有冰块的烧杯外壁会有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是由空气里的水蒸气遇冷
形成的。装有水的试管外壁会出现“白霜”。
知识点6 水和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第4课时 冰融化了
知识点1 冰变成水的过程叫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冰融化成水后体积变小。
知识点5 水和水蒸气的相同Biblioteka 和不同点:第2课时 水沸腾了
知识点1 给水加热时,水的温度越来越高,逐渐有气泡产生,一般情况下,到
100_℃时水沸腾了。(给水加热时,水中的空气跑出来形成了气泡)
知识点2 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
酒精灯的使用要点:
不能用燃着的酒精 灯点燃其他酒精灯
熄灭时要用灯帽盖 灭,不能用嘴吹
(1) 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 (2) 熄灭酒精灯时,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 (3) 不要碰倒酒精灯,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 布或沙子扑灭。 (4) 加热时要用外焰。
温度计的使用要点:
温度计的液泡不能触碰杯子
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持平
(1) 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知识点3 食盐水可以用蒸发的方法分离出食盐。
石棉网的作用:使蒸发皿均匀受热。 实验注意事项: ① 当有白色颗粒出现时,熄灭酒精灯,用余温将白色颗粒慢慢烘干。 ② 加热后的蒸发皿不能用手拿,防止烫伤。
知识点4 木屑和铁屑可以用磁铁分离开来。
第8课时 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知识点1 与水一样,生活中很多物质的大小、形状、颜色改变后,还是原来的物质。
蒸气;液态的水:露珠、雾等;固态的水:冬天的雪、霜等) 水的状态变化与温度有关,水的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第5课时 水能溶解多少物质
知识点1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食盐、红糖、
小苏打、味精、食用碱等物质能溶解在水中,沙、食用油等不能溶解在水中)
知识点2 比较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① 水的温度、水的量必须一样。 ② 食盐和小苏打平均分成2克一份的若干份,一份一份地添加。 ③ 必须等第一份完全溶解后才能继续添加第二份。 ④ 发现不能溶解后停止添加。 最终发现:常温下5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18克的食盐,常温下50毫升水大约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