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说课

合集下载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32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说课稿1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32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说课稿1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采用清晰的布局、逻辑性的内容和简洁的风格。板书分为三个部分:标题区、主干知识区和细节补充区。
1.标题区:位于板书中央,突出显示“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主题。
2.主干知识区:列出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如改革开放的背景、主要内容、影响等,采用时间轴和关键词的形式呈现。
2.多媒体资源:视频资料、音频资料、PPT等,用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技术工具:投影仪、计算机、网络等,实现课堂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提高教学效果。
这些媒体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直观展示历史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三是拓展教学时空,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获取学习资源。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32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选自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主题为“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该章节在课程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本节课主要围绕以下几个知识点展开:
1.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中国面临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困境,需要寻求新的发展道路。
1.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改革开放时期的重大事件,分析其对当代中国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2.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改革开放时期的不同角色,模拟当时的决策过程,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撰写小论文:鼓励学生针对改革开放的某个方面,如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等,撰写小论文,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4.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教师给予及时反馈,提升学生的参与感和成就感。

八年级第11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

八年级第11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

八年级第11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学科年级八年级课题第11课伟大的历史转折主备人赵红叶复备人上课时间 3.30 教学认识十一届山中全会是共和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转折~了解家庭联产承包目标责任制的内容和作用重点认识十一届山中全会是共和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转折难点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和作用师生活动设计教学内容一、预习导航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978年12月,-----改革开放的开始 ,背景、一、导入新课内容、意义, 播放歌曲《走进新时代》~导入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新课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______进行---包二、讲授新课产到户,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1.十一届三中全会业发展。

出示问题: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3、对外开放全会是一次伟大转折, 经济特区,5, 学生自读课本介绍~了解十一届经济开放区,5, 三中全会的背景、内容、意义对外开放的格局: ----- 对比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情----- ----- 的全方位开放格局况~分析转折的含义。

二、合作探究 1、假如你是一位新闻记者~请简要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情况。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教学 2、看课本p.61表格回答: 出示一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家流程 ,1, 我们党和国家进入改革开放新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含义、期的标志是什么, 作用。

分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什么,2,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主要在哪里开能得到人民的拥护。

展,其形式是什么, 3.对外开放播放视频《对外开发》~让学生了,3, 上面表格中有关安徽凤阳县小岗解对外开放的经过、重要举措、村的统计数字说明了什么效果和新格局。

以深圳为例~分析经济特区创办的重要意义。

,4, 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后~确定在哪三个省设立经济特区,山东又三、巩固提高是在何时作为经济开放区的, 引导学生总结农村政策的四次调整,时间、政策、内容、意义, 3、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从1978年开始总结政策调整应吸取的教训。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说课共29页文档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说课共29页文档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说课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29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说课案例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说课案例
运 用 多种 教 学 方 法 展 开 教 学 。 三、 说 教 学 目标 1 . 教 学 目标 : 基于对 教材和学 情的分析 , 我 把 本
教法上 : 采用讲 述法 , 情景 教学法 , 活动 教学法 , 问题 探 究 法 , 讨论谈话法等 。 学法上 : 这 节 课 在 指 导 学 生 学 习 方 法 和 培 养 学 习
能力上主要采用信息采集 、 自学感悟 、 分组讨论 、 合作
探 究
五、 教 学 过 程 1 . 新课导入 : 播放赵本 山经典 小 品《 昨天今 天 明天》 , 让 学 生
思考: 白云黑土 “ 相约 五八” , 回想 当年穷 的“ 什 么也
课 三 维 目标确 定 为 :
没有” , 为什 么穷到那种地步?然后 以“ 五八年 ” 为切
中也 学 过 , 但 是侧 重 于 政 治 方 面 , 所 以 要 让 学 生 了解 到本 课 是 在 对 经 济 方 面 进 行 理 性 分 析 。 而 且 因为 是 再 _ 二学 过 的 内容 , 学生容易产生心理 疲惫 , 那 么 从 学 生 的 心 理 角 度 出发 , 因 此 本 课 要 提 供 大量 的学 生 感 兴 趣 的材 料 , 适 当增 加 课 堂 容 量 。 此外 , 高 一 学 生 思 维 活跃 , 参号 l 生好 , 有 助 于老 师
蛰 岫 O P … E N 咖 c  ̄ s s m
《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说课案例
杨 艳 利
【 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县第一中学 , 河北永年 0 5 7 1 5 0 】
【 摘 要 】 关于这段历史 , 初 中时学生 已经 有一定 了解, 但 主要侧重于 史实 的叙述 而非理性 的分析。在 必
习为主体。通 过创 设情 景 , 合 作探究 , 来 调动学 生积

《伟大的历史转折》说课稿

《伟大的历史转折》说课稿

《伟大的历史转折》说课稿《伟大的历史转折》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课是第三单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第一课。

本课所讲述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

从此以后,我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对内改革,对外开放,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确道路。

本单元的其他课节所讲述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科教文体事业、民主法制建设、对外交往等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所以本课在这一单元中起了开章总领的作用。

本课共有三个子目。

第一子目介绍十一届三中全会,第二子目和第三子目分别介绍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情况。

第一子目“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是通过后两个子目“在希望的田野上”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来体现的,而后两个子目又是第一个子目“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的具体体现。

因此三个子目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和意义,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以深圳经济特区为例,认识归纳经济特区建立的历史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展示图片、视频资料,感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成就;2、结合《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了解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学习读图、识图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党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感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重大成就2、认识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设立经济特区等改革开放重大举措的作用。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四、学情分析本课所涉及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特区、开发区、开放区等都是比较抽象的理论性较强的概念,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八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整理以及加工信息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改革开放后家乡巨变、中国经济建设所取得的成绩等图片,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实现本课的学习目标。

3-2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课件讲课稿

3-2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课件讲课稿

结果
到1987年……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增加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在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是把高度集中 的管理体制改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 控的管理体制,以充分调动职工的主动性、 创造性和积极性。
在所有制改革方面,是把单一的公有制 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 制经济共同发展。
思考:当今的对外开放与近代中国的“开放”
有哪些区别呢?
背景不同: 当今的开放是在我国主权独立、国力 增强的情况下主动进行的;近代的开 放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态的 被动开放。
目的不同: 当今的开放是党和政府为了发展本国 经济;近代的开放是列强为了满足其 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结果不同: 当今的开放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提高了国际地位;近代的开放使中华 民族陷入苦难的深渊。
3-2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课件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二课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一、工作重点的转移 二、对内改革 三、对外开放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工作重点的转移
1、召开: 1978年12月,北京
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讲话
1.阅读全会内容,归纳全会的方针政策? 2.哪一政策是全会的核心内容?会议召开的意义? 3.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5.位于广东省境内的经济特区,不包括
A深圳 B珠海 C汕头 D厦门
6.我国的对外开放首先开始于:
A设立经济特区 C开辟经济特区
B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D开放上海浦东
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和农村经济体制 改革的相同点是( ) A、实行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制度
B、实行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成分并存 C、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克服平均主义

必修二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说课 (1)

必修二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说课 (1)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说课稿绵阳中学实验学校历史组张勇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三第二课《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下面我将从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八个方面说说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我准备授课的班级是火箭班,根据班级情况,我作以下学期分析:从知识结构上说,班级学生基础相对较好,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及改革开放也有基本了解;从认知层面上说,班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归纳、概括、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好;从班级习惯上说,班级纪律比较好,学习气氛比较浓烈,学习的探究的积极性也比较高。

因此为了打造高效课堂,我采取以教师教学为主导,以学生学习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努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教材分析本课内容上承新中国前三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历程,下启九十年代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最终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因此本科内容在本专题中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

同时本课内容和苏俄新经济政策,农业集体化,罗斯福新政等知识点都有联系密切,因此在政治史,经济史和文化史中都占据相当重要地位,历来是考试的热点问题。

特别是在中共十八大以后,新一轮改革即将启动的今天,学习本课还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

三、教学目标依据课标要求、学生学情和教材分析,我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内容,认识这次会议对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开创意义。

了解中国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国有企业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了解中国创立经济特区、兴办沿海开放城市、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等基本史实,认识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和特点。

【过程与方法】以变革为线索,从全球化史观的角度,把标题重新拟定为《国际视野下的历史性转折》,对内容重新整合,分为三个板块:观念之变到决策之变——决策之变到道路之变——道路之变到国运之变。

八年级历史下册《伟大的历史转折》说课稿

八年级历史下册《伟大的历史转折》说课稿

八年级历史下册《伟大的历史转折》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了解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2.培养学生分析和判断历史事件的能力;3.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对当今世界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与难点1.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事件:1.文艺复兴;2.工业革命;3.法国大革命;4.两次世界大战;5.冷战的结束。

2. 教学难点部分学生可能对历史事件的背景、历史人物的观点等理解较为困难,需要进行重点讲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对历史事件的背景进行分析;2.掌握历史人物的观点和认知。

2. 教学难点1.理解复杂事件的真正影响;2.分析、判断历史事件的真正含义和后果。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授课式教学;2.图片、图表辅助教学;3.听写、阅读训练。

五、教学流程1. 课前预习1.预习课本内容,了解本节课主要的伟大转折点;2.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更多的历史事件。

2. 课堂教学A. 问题导入(10分钟)1.老师提出问题:“什么是历史转折点?你能说出几个世界历史上的转折点吗?”2.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讨论。

B. 历史事件的分析与探讨(40分钟)1.文艺复兴;2.工业革命;3.法国大革命;4.两次世界大战;5.冷战的结束。

C. 总结与小结(10分钟)1.教师总结各个历史事件的背景、影响以及历史人物的观点;2.请学生进行总结与小结。

3. 课后作业1.阅读有关的历史资料;2.完成相关的学习笔记。

六、教学评价1.学生在课堂上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判断表现积极;2.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较好;3.最后的小结充分体现了学生对本节课的理解。

七、教学参考1.《历史下册》2.《世界文化历程》3.《世界史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说学法 说教材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程序 说板书、媒体 说教学理念 (1)引导学生阅读分析历史材料,抓住 材料中的关键词语,从材料中获得知识, 培养学生阅读、剖析材料的能力。让学 生重视历史情境,从情境中去感知历史。 (2)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思考问题, 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学会合作讨论,探 究历史问题,在合作中学习他人好的方 法,在合作中共同提高。
说教学目标 说教材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程序 说板书、媒体 说教学理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 大决策和历史意义,充分认识我国改革开 放的艰巨性和必要性。 (2)通过感受改革开放初期10年间我国 经济建设和发展的过程和成就,加深学生 对党的改革开放路线方针政策的理性认识, 强化对党的领导的信念和社会主义的信心。
作者:丁晓平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说课
教学课题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 实验教科书人民版历史必修二专题三《中国社 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的内容。本课内容在 本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有着十分重要 的地位。它上承“社会主义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的内容,下启“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 段”的学习,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 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更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中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因而这一时期在 整个中国经济建设史上是一个关键时期。 就世界而言,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 探索及成功是中国走向世界并与国际接轨的开 端,这就使我们更加明白“转折” 意义的重大。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的今天,中国的经 济与世界经济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内容:(1)思想路线(前提):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2)战略决策(关键):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做 出了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的战略决策。
(3)组织路线(保证):全会决定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 健全党规党法,严肃党纪,实质是健全党的组织路线和 党风建设;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
说教材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程序 说板书、媒体 说教学理念
说教学目标 说教材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程序 说板书、媒体 说教学理念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 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认识这次 全会作出的有关改革开放的决策,认识这 次全会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 路的开创意义。
(4)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让学生识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 重点讲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思想路线的重 新确立、战略决策的转变、组织路线建设和改 革开放重大决策的提出)。同时展示十一届三 中全会会场图片。
讲授新课 说教材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程序 说板书、媒体 说教学理念
意义:(1)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以阶级斗争为纲”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工作重点) 僵化固守 全方面改革 (体制) 封闭半封闭 对外开放 (2)三中全会有“三新” 新道路: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新时期: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到来 新领导: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说重点、难点
说教材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程序 说板书、媒体 说教学理念 1、重点: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战略决策 及其历史意义。 改革开放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它的提出 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对中国之后乃至今天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 作用。 (2)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难点: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形成。 在讲述第一子目时强调十一届三中全会作 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在第三子目中 用动态的地图示意图展示对外开放格局的 形成过程,从而突破难点。
讲授新课 说教材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程序 说板书、媒体 说教学理念
首先展示本课所要学习的三个子目, 让学生对本课知识结构有一个整体认识。
一 工作重点的转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二 三 改革:从农村到城市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讲授新课
一、工作重点的转移——党说教学程序 说板书、媒体 说教学理念
(2)了解中国的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 认识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重 要性。 (3)了解我国创办经济特区的史实,认识 对外开放的历史作用。
说教学目标 说教材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程序 说板书、媒体 说教学理念
2、过程与方法
(1)搜集整理改革开放初期10年间我 国农村改革,城市企业改革和对外开放 的史料,教学生学会史料搜集整理的一 般方法。 (2)通过社会调查,学习和认识改革 开放初期10年间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的 过程和成就,教学生学会历史调查的一 般方法。
进而再重点讲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首先 使学生认识到它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 大转折,作出了工作重点的转移和体制上的革新, 引导学生回顾遵义会议以来党的重要路线方针,强 调文革时期这些路线遭到“中断”,直到十一届三 中全会又重新找到,来阐释“转折”的意义; 其次把三中全会与以前的决策相比,总结三中 全会有三新:新道路、新时期、新领导。
1、说教法 说教材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程序 说板书、媒体 说教学理念
(1)讲授法。讲述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 过程等知识;讲解某些重要问题的深刻含 义。讲解中带领学生勾画课本,分析材料, 教会学生理解运用教材和分析材料的方法。
(2)直观演示法。利用幻灯片播放音频及 与本课内容相关的图片、地图,作用于学 生的听觉和视觉,让学生直观感知,引起 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 (3)问题式、启发式谈话法。增加与学生 的互动,适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 启发学生思维。 (4)合作探究法。提出问题,让学生合作 讨论,共同探究,教师进行总结。
导入设计 说教材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程序 说板书、媒体 说教学理念
本课我以歌曲《春天的故事》导入, 目的是引起学生注意。通过播放歌曲、 展示歌词,并提醒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 意歌词,尤其是其中的时间、人物,然 后提出问题:老人(邓小平)在南海边 画的那个圈具体指什么?画这个圈是在 什么时候提出来的?为什么画了这个圈 之后中国的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 变化?让学生带着问题,从一个轻松愉 悦的气氛中进入学习,自觉参与到课堂 中来。接着展示邓小平图片及课题,使 学生明白所学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