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疲劳研究概述

合集下载

视觉疲劳研究

视觉疲劳研究

视觉疲劳研究视觉疲劳是指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于视觉任务,导致眼部肌肉疲劳,出现不适症状的现象。

随着现代社会对电子产品依赖程度的增加,人们越来越容易出现视觉疲劳的问题。

因此,对于视觉疲劳的研究也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视觉疲劳的原因、影响和缓解办法。

一、视觉疲劳的原因1.1 近距离用眼过久眼睛与物体保持过近的距离,将导致眼睛长时间用力调节视觉。

比如,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手机屏幕或书本等,这些近距离用眼行为会使眼肌持续收缩长时间用力,极易导致视觉疲劳。

1.2 眼球长时间注视同一物体当眼球长时间注视同一物体或者视觉任务时,眼球的周围肌肉会一直紧张,引起眼肌疲劳,导致视觉疲劳产生。

1.3 光源不佳光线的明暗和均匀程度直接影响视觉的舒适度。

过暗或过亮的光线都会对眼睛造成不适,从而引发视觉疲劳。

二、视觉疲劳的影响2.1 视力下降长时间过度用眼会导致视力退化,甚至会加速近视的发展。

2.2 眼睛不适视觉疲劳会引起眼部疼痛、干涩、痒、疲劳、流泪等不适感,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2.3 干扰学习和工作效率长时间视觉疲劳会影响专注力和记忆力,使学习和工作效率大大降低。

三、缓解视觉疲劳的方法3.1 适当休息眼睛每隔一段时间,应该让眼睛休息片刻,注视一些远处的物体,使眼睛得到放松。

3.2 做眼部保健操眼部保健操可以帮助舒缓眼肌疲劳,促进血液循环。

例如:闭眼慢慢转动眼球,左右上下滚动眼球等。

3.3 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适当调整阅读距离、角度和光线,避免眼睛长时间处于高强度用眼状态。

3.4 多喝水适当补充水分有助于预防眼部干涩和疼痛症状。

四、结语视觉疲劳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为了有效缓解视觉疲劳,我们需要树立正确的用眼习惯和保护眼睛的意识。

仔细通过适当休息眼睛、做眼部保健操等方法,可以最大程度地缓解视觉疲劳,使我们的眼睛保持健康。

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应该时刻关注视觉疲劳问题,积极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

这样不仅可以改善我们的视力,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还可以享受更加健康、舒适的生活。

视疲劳测试与评价方法

视疲劳测试与评价方法

视疲劳测试与评价方法视疲劳是现代社会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尤其是在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的情况下。

为了评估和测试视疲劳,科学家们提出了多种方法和技术。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视疲劳测试与评价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是一种常见的视疲劳评估方法。

研究者可以设计一份问卷,通过询问受试者的感受和体验来评估他们的视疲劳程度。

问卷可以包括对眼部不适症状的询问,如眼疲劳、眼干涩、眼痛等。

还可以询问受试者的注意力集中能力、视觉反应速度等。

通过分析问卷结果,可以评估受试者的视疲劳程度。

二、眼动追踪技术眼动追踪技术是一种非侵入性的视疲劳测试方法。

通过追踪受试者眼睛的运动轨迹,可以评估他们的视觉注意力和疲劳程度。

眼动追踪技术可以记录受试者在观看屏幕时的注视点、注视次数和注视时间等。

研究者可以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来评估受试者的视疲劳水平。

三、脑电图(EEG)测量法脑电图测量法是一种客观评估视疲劳的方法。

通过记录受试者的脑电信号,可以评估他们的神经活动和认知负荷。

研究者可以使用EEG测量仪来记录受试者在观看屏幕时的脑电信号,并通过分析频谱和振幅等参数来评估受试者的视疲劳程度。

四、眼压测量法眼压测量法是一种间接评估视疲劳的方法。

研究者可以使用眼压计来测量受试者的眼压变化。

视疲劳会导致眼部血液循环不畅,进而引起眼压的变化。

通过测量眼压的变化,可以评估受试者的视疲劳程度。

五、眼球运动测量法眼球运动测量法是一种客观评估视疲劳的方法。

研究者可以使用眼动仪来测量受试者的眼球运动。

眼球运动参数包括注视点、注视次数、注视时间、眼球运动速度等。

通过分析这些参数,可以评估受试者的视疲劳程度。

六、瞳孔反应测量法瞳孔反应测量法是一种评估视疲劳的方法。

研究者可以使用瞳孔反应仪来测量受试者的瞳孔直径变化。

视疲劳会导致瞳孔的收缩和扩张受限,进而引起瞳孔直径的变化。

通过测量瞳孔直径的变化,可以评估受试者的视疲劳程度。

视疲劳测试与评价方法多种多样,包括问卷调查法、眼动追踪技术、脑电图测量法、眼压测量法、眼球运动测量法和瞳孔反应测量法等。

视疲劳诊断、病因及其治疗的研究进展

视疲劳诊断、病因及其治疗的研究进展
f a c t o r c a u s i n g my o p i a nd a my o p i c d e g r e e d e e p e n i n g. h e T s y mp t o ms o f a s t he n o p i a i n t e r f e r e wi h t t h e p a t i e n t s ’ vi s i o n a n d q ua l i t y o f l i f e . Th e r e — f o r e, t h e di a g n o s i s, pa t h o g e ne s i s, nd a t r e a t me n t o f a s t h e n o p i a h a s a r o u s e d mo r e nd a mo r e a t t e nt i o n. Ap a r t ro f m t h e p a r t i a l d i s p o s a l o f e y e s,
(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1 )f a c t o r s i n t e r t wi n e d, wh i c h s h o ws v i s i o n i mp a i r me n t nd a e y e d i s c o mf o r t o r g e n e r a l s y mp t o ms i n he t u s e o f he t e y e s t h a t c a n
视 疲 劳诊 断 、 病 因及 其 治疗 的研 究 进 展
赵建军 叶建 东
( 天 津市 第二 医 院 , 3 0 0 1 4 1 )
【 摘 要 】 视 疲 劳是 目前 眼 科 常见 的一 种 疾 病 , 是 眼或 全 身 器质 性 因素 与精神 ( 心理 ) 因素 相互 交织 的综 合征 , 是 一组 表 现 为 用 眼后

低、中底近视青少年视疲劳患者眼动参数的相关研究的开题报告

低、中底近视青少年视疲劳患者眼动参数的相关研究的开题报告

低、中底近视青少年视疲劳患者眼动参数的相关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电子产品的普及和使用时间的增加,导致了眼疲劳现象的普遍发生,尤其是低、中度近视青少年。

眼动参数是评价人眼疲劳的一种有效工具,通过分析其变化可以了解眼睛的调节功能状态。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低、中底近视青少年眼动参数与视疲劳之间的相关性,为预防和治疗眼疲劳提供参考。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拟探究低、中底近视青少年视疲劳患者的眼动参数与视疲劳之间的相关性,为预防和治疗眼疲劳提供参考。

三、研究内容本研究将选取低、中底近视青少年视觉疲劳患者和非视觉疲劳患者共100人为研究对象,采用眼动仪记录其静态和动态视力参数,并记录其主观视疲劳感受,通过统计分析两组数据的差异并做相关性分析,探索眼动参数与视疲劳之间的关系。

四、研究意义眼疲劳是现代人普遍面临的视觉问题,而低、中底近视青少年群体更容易受到影响。

本研究的开展具有如下意义:1. 为学校和家庭提供科学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案。

2. 为眼镜和眼科医生提供科学的筛查标准和治疗指导,减少误诊率。

3. 为眼动参数与视疲劳研究提供更多样的参考和视角。

五、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问卷调查和眼动仪记录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 建立研究对象数据库并筛选符合条件的试验对象。

2. 对试验对象进行静态和动态视力测试并完成问卷调查。

3. 统计分析两组试验数据,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

4. 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得出结论并讨论其意义。

六、研究预期结果本研究预期可以探究低、中底近视青少年视觉疲劳患者的眼动参数与视疲劳之间的相关性,并为眼动参数与视疲劳研究提供更多样的视角和参考。

同时,本研究的结果可为学校和家庭提供科学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案,并为眼镜和眼科医生提供科学的筛查标准和治疗指导,还可为未来眼病防治提供新的思考和方向。

青少年视疲劳现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青少年视疲劳现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关键词]摇 视疲劳;青少年;影响因素
The prevalence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visual fatigue in adolescent 摇 摇 CAO Wen - ting1 ,JI Hong2 ,DU
Na2 ,et al (1. Shanghai University of Medicine and Health Sciences,Shanghai 201318,China; 2. The Ninth People'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Medical College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Key Laboratory of Orbital Diseases and Ocular Oncolo鄄 gy,Shanghai 200011,China)
吐、失眠等全身症状,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4] 。 目前 关于青少年视疲劳的流行病学调查较少,其影响因素也不明 确。 因此本文就青少年的视疲劳发病率进行现况调研,分析 其影响因素,为卫生保健人员提供准确、可信的资料,以指导 青少年建立科学的眼部卫生保健观念和意识。
1摇 资料与方法 1郾 1 摇 研究对象:本次调研对象选取 2020 年 3 月 ~ 2020 年 4
·1683·
1郾 3 摇 统 计 学 方 法: 研 究 者 对 有 效 资 料 统 一 编 号, 采 用 SPSS19. 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学生一般资料和用眼习惯采 用频数、百分比进行描述,视疲劳的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方差 分析和二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用逐步回归法( LR) 探讨视疲 劳的影响因素,并计算 OR 值与 95% CI 可信区间。 以 P<0郾 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视疲劳【89页】

视疲劳【89页】
亢、高血压、更年期、过度睡眠不足、癔病、手术后恢复期或者长期过度紧张的脑力劳动者都容易出现视疲劳的症状。
1,屈光不正:如远视、散光患者,在未予以矫正屈光不正时,2,屈光参差:外界物体在屈光参差患者的视网膜上形成大小不不同的物象,形成严重的视觉干扰,导致视疲劳。3,干眼症: 有研究对115 例干眼症患者做临床检查和主观症状的记录研究,发现72%的干眼症患者有视疲劳症状; 4,神经因素:副交感神经和视皮质的高度兴奋与视疲劳的发生有关。5,精神因素及全身性疾病:如甲亢、高血压、更年期、过度睡眠不足、癔病、手术后恢复期或者长期过度紧张的脑力劳动者都容易出现视疲劳的症状。
视疲劳的诊断 患者的主观症状是视疲劳诊断的关键,但在明确诊断视疲劳和给予治疗之前必须通过各种检查找到视疲劳的病因。 对患者病史进行详细采集,仔细记录主诉和感受,询问工作、学习和工作环境。鉴别其病因是源于眼部或眼部之外的因素,若为前者,则需要通过各种眼科的一般检查和专项检查(具体检查内容和步骤见“视疲劳的临床诊疗流程”)明确为何种眼部因素;若为后者,则需及时转诊进行相应治疗。 目前常见的视疲劳主观诊断指标:不耐久视、暂时性视物模糊;眼部干涩、烧灼感、发痒、胀痛、流泪;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失眠。因此,在明确视疲劳病因的前提下,用眼后出现上述症状即可诊断视疲劳。
视疲劳病因
不良习惯 脖颈过度前倾阻碍颈动脉血供; 长时间近距离工作; 俯卧或躺着阅读。
视疲劳的临床症状
眼部不适:眼酸、眼胀、眼痛、眼干、流泪、痒及异物感等,看物时加剧视觉障碍:视物不能持久、远近不能调节、视物变形、视物不清或重影、视力波动等眼部相应病变:干眼症、睑板腺功能障碍、结膜充血、上睑下垂、睑缘炎等合并全身症状:视物后头痛、眩晕、恶心、胃部不适、心悸、失眠、记忆力下降、其他神经官能症等

某部视疲劳综合治疗效果观察

某部视疲劳综合治疗效果观察
5 6 ofc r nd s l ir t iu lf tg e i a te t r ii e n o lg t 4 fie s a o d e swih vs a aiuem d c lpain swe e d vd d i t ih ,me i ,a d dum n
状有眼酸 胀 、 痛 、 物模 糊 、 眼 视 眼干 燥 、 睑沉 重 、 它 眼 其 ( 畏光头晕 、 痛 、 眠 ) 头 失 等。角 膜 上皮 后纤 维 增 生 4 8 7 例, 结膜轻度充血 3 9例 。入选 标 准 : 6 ①双 眼发病 ; ②有
关键 词 : 疲 劳 ; 层 军 人 ; 疗 视 基 治 中 图 分 类 号 : 7 R71 文 献 标 识 码 :B d i 0 3 6 / .sn 1 0 4 7 2 1 . 3 0 7 o :1 .9 9 ji . 0 4— 3 X 0 2 0 . 3 s
Ob e v to f t n e g a e r a m e t r s l f s m e m i - s r a i n o he i t r r t d t e t n e u t o o l s i
s s o iu lf t u a e , c mp ee r miso s1 a e ,4 7 c s swa a e,a d 8 h d n e fvs a a i e c s s o l t e s in wa 1 s s 3 a e s e s g 0 c n a o
e a n to n s h te ts l— o s iuss mp o i p o e n s a t Re ul x mi ai n a d a k t e pain efc n co y tm m r v me twa c . s t s:I 4 a n5 6 c —

缓解视疲劳功能性饮料的研发及其功效评价

缓解视疲劳功能性饮料的研发及其功效评价

缓解视疲劳功能性饮料的研发及其功效评价一、本文概述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视疲劳问题逐渐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长时间面对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以及高强度的工作和学习压力,使得视疲劳问题愈发普遍。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功能性饮料作为一种便捷、有效的补充方式,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缓解视疲劳功能性饮料的研发及其功效评价,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文章首先介绍了视疲劳的产生原因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强调了缓解视疲劳的重要性。

随后,详细阐述了功能性饮料的研发过程,包括原料选择、配方设计、生产工艺等方面的内容。

在原料选择方面,注重选择具有护眼功能的天然植物提取物和营养素;在配方设计方面,通过科学配比,确保各组分能够协同作用,有效缓解视疲劳;在生产工艺方面,采用先进的加工技术,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文章对缓解视疲劳功能性饮料的功效进行了评价。

通过一系列实验研究,验证了该饮料在缓解视疲劳方面的实际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该饮料能够显著改善视觉疲劳症状,提高视觉舒适度,对保护视力、预防眼部疾病具有积极作用。

文章对缓解视疲劳功能性饮料的市场前景进行了展望,认为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和对视疲劳问题的关注,该类饮料的市场需求将不断增长。

也指出了研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方向。

本文旨在全面介绍缓解视疲劳功能性饮料的研发过程、功效评价及市场前景,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二、视疲劳的成因与机理视疲劳,又称为眼睛疲劳,是指由于长时间或过度的近距离活动,如阅读、写作、电脑工作等,导致眼睛调节肌肉过度使用,从而引起的眼睛不适和视力模糊的现象。

这种现象在当今信息化社会尤为普遍,因为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越来越依赖电子设备,如手机、电脑等。

视疲劳的成因主要包括环境因素和个体因素。

环境因素中,光线过强或过弱、阅读距离过近、电子设备屏幕亮度不合适等都可能导致眼睛疲劳。

个体因素中,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工作习惯等都可能影响眼睛对长时间近距离活动的适应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状态欠佳时出现。临床表现 : ①视觉障碍 : 读写 不能持久 , 视 物不清或重影 1 1 ( 1 9 % ) 阅读 时闭一 只眼或遮 盖一 7 例 9 .4 , 只眼 , 单眼 阅读 , 视力疲劳 能够减轻 。② 眼部不适 : 眼胀 、 眼痛 、 眼干流泪 、 痒及 异物感 13例 ( 7 6 % ) 短时 阅读之 6 8 .3 , 后就会 出现视 力模糊 , 偶尔近距离 出现交叉复视 J 。③眼表
视疲劳症状 分为 3级 : : 眼后 出现 眼部 酸 、 轻 用 胀等 眼部 症 状, 休息后很 快恢复 , 对学 习和工 作无 明显影响 ; 有明显 中: 的眼部症状 、 响学 习和工作 ; : 影 重 除有 明显 的眼部症状和视 作业不能持久外 , 尚有记忆力减退 、 眠等全身不适 , 失 严重影 响学 习、 工作和生活 。
维普资讯
第2 7卷第 3期
20 0 7年 6月







I. 7 ⅣD. f2 3
J OUR L OF GA NA NNAN MED C I AL UNI RS VE nY
j UN. 0 7 20
视 疲 劳 研 究 概 述
1 视疲劳 的发病 情况及 其诊 断标 准
发病症状表现呈阶段性及 多样化 , 常在用 眼过度及身心
视疲劳 的中医辨 证诊断标 准 , 照陈 翠屏 、 参 曾庆华 等 的
诊 断标准制定 : 久视后 出现眼胀 、 眼痛、 头晕 、 眼眶胀痛、 时现 昏花等症状 。在此 眼部症状 的基础上 , 肾不足 者 , 症见 肝 兼
( .8 J 69 %) 。④合并全身症状 , 头痛 、 失眠 、 记忆力下 降 12 3
例 (0 9 % )9。 7 .7 E 1
相关研究表 明, 发病原 因有 : ①屈光不正 , 是视疲 劳 的主要原因 , 为导致视疲 劳尤其是快速发生短 时间集 中用 眼 后的视疲劳的主要 原 因 ] 1 。② 副交感 神经 的兴奋 , 为支 0 认
视疲劳诊断标准 : 医诊 断标准 , 西 依据 中国人 民解 放军 总后勤部卫生部编的《 临床疾病诊 断依 据治愈好转标准 》 ① : 暂时性视力减退或复视 。②眼部疲倦 , 灼热感 , 发痒 , 干涩不 适及胀痛 。③眼部常有反射性充血 , 结膜轻度充血 , 泪多 , 睑 缘红肿糜烂等 。④反 射性 头痛 , 或其 他类 似神经 衰弱症状 。
中图分类号 :7 04 R 7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1 5 7 (0 7 0 0 8 0 10 — 79 20 )3— 0— 3 4
视疲 劳是 由于不 良的视作 业环境 , 觉器官 功能 障碍 , 视 全身器质性病变及心理 异常等 因素单 一或相互作 用所 致 的 组症候 群… , 与中医眼科 肝劳一症 相似 缺少休息 , 体力没有恢复 ; 营养不 良或营养不足 ; 身体
虚弱或有全身性疾病 的影 响 , 使用 V T确 实较 一般 的视觉 D 活动更易引发视疲劳。
见于《 千金要方》 是指持 续注视近距 离 目标后 , , 使眼过 劳而 出现眼胀 、 眼痛 、 头晕 、 眼眶胀痛等症状的眼病。现多数眼科 学者认为本病是 以病人 自觉眼部症状 为基 础 , 眼或全身器质
吴 盛 , 至凤 吴
广州 5 00 ) 14 5 ( 广州 中医药大学 , 广东
摘 要: 通过文献检索 的方法 , 找近十年来对视疲劳的有关 文献报道 , 查 综述 了视疲劳 的病 因、 流行病 学研究 、 诊 断标准 、 各种治疗方 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 揭示 了目前视疲劳 的治疗概况 , 同时总结 了最新 、 有效 、 副作用 的治 低 疗方案 , 展望了治疗视疲劳的前景 , 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 为 关键词 : 视疲劳 ; 因/ 病 病机
中视疲劳患者有逐渐 增多趋势 。虽然 尚无准 确的流行 病学调查数据 , 已有大量的相关 报道。M t o aL 但 as k I 47 u 对 0 名 志愿者做 眼科 检查 , 结果 有 7 4人诉 视被 劳。而在 使用视 频 显示终端 (i a v e i l r nlV T 如计算 机 、 vs l i ods a tmia, D ) u/ d pye 电 视、 监视仪 、 电子游戏机的人群中 , 因为该 环境对视功能影 响 的特殊性 , 一趋势 表现 得尤 为明 显。Ece bu 这 i n anI h L 报道 , 在进行 常规 眼科检查的受试者中 , 1% ~1 %的人诉有 与 有 0 5 计 算 机 工 作有 关 的 头 痛 和视 疲 劳。N ki iL aa h I 7 2名 s 对 2 V T操作者做调查后 , D 发现其 中 22人诉视疲劳。经过对 大 4 学 生视疲 劳 16例观察 分析 , 8 究其 原 因绝大多 数学生用 眼卫生 习惯差 , 近距离长 时间作 业 , 别是部 分学生 长时 间 特 使用 电脑 , 在近视眼学生 中存在配镜不 当达 4 %。 o
性因素与精神( 心理 ) 因素相互交织的综合 征 , 因而也常被称 为眼疲劳综合征 , 于心身医学范畴 。近年来 , 属 由于社会
环境的变化 , 工作节 奏的加快 , 视频终 端的普及 , 人们 精神需
求的增高 , 视觉的使用越 来越超 负荷 , 以这类 患者将 会越 所 来越多 j 。 。]
病变 : 性 结 膜 炎 、 粒 肿 、霰 粒 肿 及 睑 缘 炎 l 例 慢 麦 3
眼胀干 涩、 目眩耳鸣、 腰膝酸软 , 舌淡 , 白, 苔 脉沉弦。气血亏 虚者 , 兼症见心悸 、 健忘 、 神疲 、 便干 , 舌淡苔 白, 脉沉细。
2 视 疲劳 的流行病 学研 究
近年来 , 随着信 息交流 方式变 化和工 作节奏 加快 , 人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