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波的特有现象 声波 超声波练习

合集下载

经典课时作业 波的特有现象

经典课时作业  波的特有现象

经典课时作业波的特有现象(含标准答案及解析)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1.利用声音从海底反射的回声测深器测量海的深度,若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 m/s,要使该仪器在测量大于30 m深度时,误差不超过5%,则在测定信号发出及返回的时刻时,精确度至少应达到( )A.0.01 sB.0.05 sC.0.001 sD.0.005 s2.声波从声源发出,在空中向外传播的过程中( )A.波速在逐渐变小B.频率在逐渐变小C.振幅在逐渐变小D.波长在逐渐变小3.如图所示,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振幅、频率均相同的两列波的波峰和波谷.此刻,M是波峰与波峰相遇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时刻质点O正处在平衡位置B. P、N两质点始终处在平衡位置C.随着时间的推移,质点M向O点处移动D.从该时刻起,经过四分之一周期,质点M到达平衡位置4.一波源在左绳端发出半个波①,频率f1,振幅A1;当此波源刚起振时绳右端的另一波源也恰好起振,发出半个波②,频率f2(f2>f1),振幅A2,P为绳的中点,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两列波同时到达P点B.两列波相遇时P点波峰值可达到A1+A2C.两列波相遇再分开后,各处保持原波形传播D.因频率不同,这两列波相遇不能叠加5.公路巡警开车在高速公路上以100 km/h的恒定速度巡查,在同一车道上巡警车向前方的一辆轿车发出一个已知频率的电磁波,如果该电磁波被那辆轿车反射回来时,巡警车接收到的电磁波的频率比发出时低,说明那辆轿车的车速( )A.高于100 km/hB.低于100 km/hC.等于100 km/hD.无法确定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声波波源向观察者靠近,则观察者接收到的声波频率减小B.声波击碎玻璃杯的实验原理是共振C.超声波在水中传播的距离要比光波和无线电波远得多D.“闻其声不见其人”是声波的干涉现象7.在山中砍伐时发出的声音既含有频率较高的声波,也含有频率较低的声波,其中只有频率较低的“嘭”“嘭”声才能被远处的人听到.这是因为( )A.频率较低的“嘭”“嘭”声能量大,能传到很远B.频率较低的“嘭”“嘭”声速度快,最先到达C.频率较低的“嘭”“嘭”声波长较长,容易产生衍射D.以上说法均不对8.如图所示,甲、乙两平面波是振幅相同的相干波,甲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乙波沿y轴正方向传播,图中实线表示某一时刻的波峰位置,虚线表示波谷位置,对图中正方形中央的a、b、c、d 四点的振动情况,正确的判断是( )A.a、b点振动加强,c、d点振动减弱B.a、c点振动加强,b、d点振动减弱C.a、d点振动加强,b、c点振动减弱D.a、b、c、d点的振动都加强9.医用“B超”发出的超声波频率为7.25×104 Hz,这种超声波在人体内传播的波长为2 cm.在给某患者的肝脏病变部分进行检测时,从探头发出的同一超声波脉冲经病变部分反射,回到探头有两个信号,相隔时间Δt=22 μs,则患者病变部分的大小为__________.10.波源S1和S2振动方向相同,频率均为4 Hz,分别置于均匀介质中x轴上的O、A两点处,OA=2 m,如图所示.两波源产生的简谐横波沿x轴相向传播,速度为4 m/s.已知两波源振动的初始相位相同.求:(1)简谐横波的波长;(2)OA间合振动振幅最小的点的位置.11.如图所示,空间同一平面上有A、B、C三点,AB=5 m,BC=4 m,AC=3 m,A、C两点处有完全相同的两个波源,振动频率为1360 Hz,波速为340 m/s,则BC连线上振动最弱的位置有几处?12.一列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图象如图甲所示,从该时刻开始计时,波上A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则(1)若此波遇到另一列简谐横波并发生稳定干涉现象,则该波所遇到的波的频率为多少?(2)若该波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则该波所遇到的障碍物尺寸应满足什么条件?标准答案及解析:1.解析:利用回声测深器测量海水深度,须记录声波发射时刻及接收到被海底反射回来的声波的时刻,从而得到声波在海水中往返一次的时间Δt,海水深度为2v t ∆ ,现要测30 m 以上深度时,误差不超过5%,则时间测得值Δt 的误差δ≤2305%1500⨯⨯s=0.002 s,故测定信号发出及返回的时刻时,精度至少应达到0.001 s.答案:C2.解析:根据惠更斯原理知,声波从声源发出后,在空中向外传播的过程中,形成了以波源为中心的波面,面上的每个点都是子波的波源,然后又形成子波波面,形成包络面,即为新波面,但声源提供的能量一定,在形成新的波面后,总能量不变,但每个新波面获得的能量减少,故在波的传播过程中振幅逐渐减少,故应选C.答案:C3.解析:由图可知,图中O 、M 为振动加强点,此时刻O 处于波谷,M 处于波峰,因此A 错误. N 、P 为减弱点,且两列波振幅相同,因此, N 、P 两点振幅为零,即两质点始终处于平衡位置,B 正确.质点不会随波向前推移,C 不正确.从该时刻经14周期,两列波在M 点分别引起振动都位于平衡位置,故M 点位于平衡位置,D 正确.答案:BD4.解析:因两波源同时起振,形成的都是绳波,波速相同,因此两列波同时到达P 点,选项A 正确,因f 2>f 1,有λ2<λ1,当①的波峰传至P 点时,②的波峰已过了P 点,即两波峰在P 点不会相遇,根据波的叠加原理,P 点的波峰值不可达到A 1+A 2,选项B 错误,选项C 正确,因波的叠加没有条件,故选项D 错误.答案:AC5.解析:由多普勒效应知,巡警车接收到的频率低了,即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低了,说明轿车和巡警车在相互远离,故A 正确.答案:A6.解析:由多普勒效应可知,若声波波源向着观察者运动,则接收到的声波频率增大,选项A 错;声波击碎玻璃杯是声波频率与玻璃杯的固有频率相同,玻璃杯发生共振导致破碎,选项B 正确;由于水对光波和无线电波吸收比对声波吸收的多,所以超声波在水中传播的距离比光波和无线电波在水中传播的距离远得多,选项C 正确.“闻其声不见其人”是声波的衍射现象,选项D 错.答案:BC7.解析:机械波的能量是由振幅决定的,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都相同,故A 、B 项错;由v=λf 知,v 一定,f 小,λ大,则频率低的声音波长较长,易发生衍射,在山中较远处易听到,故C 项正确.答案:C8.解析:当两列波出现干涉现象时,要产生干涉图样,形成一条加强线,一条减弱线……即加强线、减弱线彼此相间隔的稳定的干涉图样,在图中设定A 、B 、C 、D 四点,实线相交点,即波峰与波峰相遇,都是振动加强点,可知B 、D 决定的直线为加强线,过A 、C 的平行于BD 直线的两条直线也应是加强线,a 、c 两点在BD 直线上,故a 、c 点是振动加强点,分别过b 、d 点且平行于BD 直线的两条直线均在两加强线之间,应为减弱线,故b 、d 两点的振动是减弱的.答案:B 9.解析:这列波在人体内的传播速度为v=f·λ=1.45×103 m/s,经病变部分前后表面反射的路程差为2 l=v·Δt,则l=361.4510221022v t -∆⨯⨯⨯==1.6×10-2m =1.6 cm.答案:1.6 cm10.解析:(1)设简谐横波的波长为λ,频率为ν,波速为v,则λ=v ν① 代入已知数据得λ=1 m.②(2)以O 为坐标原点,设P 为OA 间任意一点,其坐标为x,则两波源到P 点的波程差Δl=x -(2-x),0≤x≤2③,其中x 、Δl 以m 为单位,合振动的振幅最小的点的位置满足Δl=(k+12)λ,k 为整数④, 联立③④式得x=0.25 m,0.75 m,1.25 m,1.75 m.答案:(1)1 m (2)0.25 m,0.75 m,1.25 m,1.75 m11.解析:波的干涉图样的规律是一条条从两个波源中间伸展出来的振动加强与振动减弱相间的区域.其中,到两波源距离之差为半波长偶数倍的点在振动加强区域;到两波源距离之差为半波长奇数倍的点在振动减弱区域.在BC 及其延长线上,有到A 的距离与到C 距离之差为1个2λ、1个λ、3个2λ、2个λ…(2n -1)个2λ、n 个λ的点,这些振动最弱的点与振动最强的点在B 、C 及其延长线上自远处向C 相间递次排列.由题给出的条件可求得,该波波长为25 cm,则B 点到A 与到C 距离之差等于1 m,为波长4倍的振动加强点,C 点到A 与C 距离之差等于3 m,为波长12倍的振动加强点,故在BC 之间应有8处振动最弱的位置.答案:8处12.解析:(1)由振动图象可以看出,此波的周期为0.8 s,所以频率为1.25 Hz.因为发生稳定干涉的条件是两列波的频率相等,所以另一列波的频率为1.25 Hz.(2)由波动图象可以看出,此波的波长为20 m,当障碍物的尺寸小于或等于20 m 时能够发出明显的衍射.答案:(1)1.25 Hz (2)见解析。

超声波习题及答案

超声波习题及答案

1.下列材料中声速最低的是(a):a.空气 b.水 c.铝 d.不锈钢2.一般来说,在频率一定的情况下,在给定的材料中,横波探测缺陷要比纵波灵敏,这是因为(a)a.横波比纵波的波长短b.在材料中横波不易扩散c.横波质点振动的方向比缺陷更为灵敏d.横波比纵波的波长长3.超声波探伤用的横波,具有的特性是(a)a.质点振动方向垂直于传播方向,传播速度约为纵波速度的1/2b.在水中传播因波长较长、衰减小、故有很高的灵敏度c.因为横波对表面变化不敏感,故从耦合液体传递到被检物体时有高的耦合率d.上述三种都不适用于横波4.超过人耳听觉范围的声波称为超声波,它的频率高于(b)a.20赫b.20千赫c.2千赫d.2兆赫5.频率为2.5MHZ的纵波在探测钢时的波长是(a)a.2.34mmb.1.3mmc.2.6mmd.1.26mm6.超声波到达两个不同材料的界面上,可能发生(d)a.反射b.折射c.波型转换d.以上都是7.当某些晶体受到拉力或压力时,产生形变,从而晶体的表面上出现电荷,这种现象称为(a)效应,这一效应是可逆的:a.压电 b.振动 c.逆压电 d.应变8.波动的形式(波形)可以分为(e)a.球面波b.平面波c.柱面波d.活塞波e.以上都是9.超声波通过一定厚度的薄层介质时,若介质两侧的物质声阻抗相等,则薄层厚度为(a)时,将有最大的声压透过率a.1/2波长的整数倍b.1/4波长的奇数倍c.1/4波长的整数倍d.1/8波长的整数倍10.超声波由A介质透入B介质时,如果面对入射方向的界面为一个凹面,并且声速C A<C B,则该曲面将对透过波(a)a.起聚焦作用b.起发散作用c.不起作用d.有时聚焦,有时发散11.在X≥3N的距离上,声程增加一倍时,横通孔的反射声压为原来的(a)a.1/2.8倍b.4倍c.1.42倍d.1/4倍e.1/8倍f.1/2倍g.2倍12.用入射角度为52°的斜探头探测方钢,下图中哪一个声束路径是正确的?(斜楔为有机玻璃)(d)13.纵波以20°入射角自水中入射至钢中,图中哪个声束路径是正确的?(d)14.锻件探伤中,如果材料的晶粒粗大,通常会引起(d)a.底波降低或消失b.有较高的"噪声"显示c.使声波穿透力降低d.以上全部15.如果仪器采用锯齿扫描发生器,其扫描锯齿波形的好坏程度,决定了扫描(c)的好坏。

初三物理超声波和次声波试题

初三物理超声波和次声波试题

初三物理超声波和次声波试题1.下列事例中,没有利用超声波的是A.蝙蝠利用声波导航B.用声呐探测海深C.用B超做体检D.用听诊器检查身体【答案】D。

【解析】A、B、C都应用了超声波,而D中的用听诊器检查身体是利用听诊器能减少声音的分散而工作的,并没有用到超声波,故D是正确的。

2.渔船利用声呐探测鱼群.声呐工作时利用A.电磁波B.超声波C.紫外线D.次声波【答案】B【解析】声呐探测鱼群,利用是超声波。

故选B。

【考点】超声波的应用。

点评:近年来超声波及电磁波的应用是中考的热点,平时应加强练习,力求熟练掌握。

3.在亚丁湾海域,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使用“金噪子”(又名“声波炮”)震慑海盗,它的声波定向发射器外观类似喇叭,能发出145dB以上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声波具有能量B.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C.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金噪子”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答案】D【解析】A、声波具有能量,正确,不符合题意;B、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正确,不符合题意;C、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正确,不符合题意;D、“金噪子”发出的声波是高频声波,不是次声波,不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4.超声波具有许多奇异特性:它能在水中产生气泡,气泡爆破时释放的高能量不断冲击物件的表面,使物件表面及缝隙中的污垢迅速剥落,从而达到净化物件表面的目的;它的波长短,在均匀介质中能够定向直线传播,可以用来探伤、测距、医学诊断等.⑴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件是利用它的(穿透性/定向性/能量).⑵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定两山之间的距离,是由于.⑶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利用回声定位原理从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回声所用时间为4s,那么该处海洋的深度为 m.【答案】⑴能量⑵真空不能传声⑶ 3000【解析】⑴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件是利用它的能量.⑵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定两山之间的距离,是由于真空不能传声.⑶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利用回声定位原理从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回声所用时间为4s,那么该处海洋的深度为1500m/s ×2s= 3000m.5. 2004年12月26日,南亚、东南亚海域发了强烈地震,引发了罕见的大海啸,夺走了很多人的生命。

超声波练习题及答案

超声波练习题及答案

超声波练习题及答案
超声波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蝙蝠通常在夜间出来活动、觅食,但它们从来不会撞击到墙壁、树枝上,并且能以很高的精确度确认目标.这主要是因为()
A.蝙蝠有夜视眼
B.蝙蝠靠嗅觉确定目标
C.蝙蝠靠听觉确定目标
D.蝙蝠在飞行过程中靠发出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声波确定目标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利用强超声波对钢铁、宝石、金刚石等坚硬物体进行钻孔和切割加工
B.在建筑方面,设计、建造大厅堂时,必须把回声现象作为重要因素加以考虑
C.在石油勘探时,常采用人工地震的方法,即在地面上埋好炸药包,放上一列探头,把炸药引爆,探头就可以接受到地下不同层间界面反射回来的声波,从而探测出地下油矿
D.利用超声波能够预报地震、侦察台风和大气中的核爆炸
3、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够听到。

七下科学声波试题及答案

七下科学声波试题及答案

七下科学声波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关于声波的描述,错误的是()A. 声波是一种机械波B. 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 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D. 声波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2. 声波的频率范围在20Hz到20000Hz之间,被称为()A. 超声波B. 次声波C. 可听声波D. 次声波和超声波3. 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最快B. 在水中传播速度最快C. 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D. 在液体中传播速度最快4. 下列哪种动物是利用次声波进行交流的?()A. 蝙蝠B. 鲸鱼C. 蜜蜂D. 鸽子5. 声波的反射现象可以用于()A. 测量物体距离B. 测量物体温度C. 测量物体密度D. 测量物体硬度6. 声波的干涉现象可以用于()A. 测量物体距离B. 测量物体温度C. 测量物体密度D. 测量物体硬度7. 声波的衍射现象可以用于()A. 测量物体距离B. 测量物体温度C. 测量物体密度D. 测量物体硬度8. 声波的多普勒效应可以用于()A. 测量物体距离B. 测量物体速度C. 测量物体密度D. 测量物体硬度9. 声波的频率越高,其()A. 音调越高B. 音调越低C. 响度越大D. 响度越小10. 声波的振幅越大,其()A. 音调越高B. 音调越低C. 响度越大D. 响度越小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声波的传播需要______。

2. 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0Hz被称为______。

3. 声波的频率低于20Hz被称为______。

4. 声波的传播速度在固体中比在液体中______。

5. 声波的传播速度在气体中比在液体中______。

6. 声波的反射可以用于测量______。

7. 声波的干涉可以用于测量______。

8. 声波的衍射可以用于测量______。

9. 声波的多普勒效应可以用于测量______。

10. 声波的频率决定了声音的______。

初中物理声音的特性超声波与次声波专题含答案

初中物理声音的特性超声波与次声波专题含答案

初中物理声音的特性超声波与次声波专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1. 有一种电子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

关于电子牙刷,正确的说法是()A.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B.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C.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2. 病人在医院经常要做“B超”检查,这里的“B超”是指()A.听诊器B.超声波诊断仪C.X光诊断仪D.注射器3. 常有这种情况,人还毫无察觉的时候;狗、猫却已经竖起耳朵警觉地谛听,这是因为()A.狗、猫比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广B.人比狗、猫的听觉频率范围广C.狗、猫比人的发声频率范围广D.人比狗、猫的发声频率范围广4. 超声波是人耳听不见的声音,在下列设备中,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是()A.验钞机B.微波炉C.电视遥控器D.B超检查5. 当海豚用超声波进行交流时,人类就听不到海豚的“声音”.这是因为()A.一般来说,人耳不能听到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B.超声波无法传到人耳C.海豚发出的声音太小D.超声波的频率小于20Hz6. 以下利用超声波的说法中,不正确的()A.人们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机械B.人们利用超声波发出追求异性的信息来诱捕老鼠C.人们录用超声波作为载体传递图文信息D.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7. 地震前夕,一些动物往往会表现出与平时截然不同的反常行为,这种异常现象是因为()A.动物能发出与地震波频率相同的次声波B.人耳听不到地震波是因为它是超声波C.一些动物的听觉范围比人的听觉范围大,能听到人耳听不到的次声波D.地震波人耳感觉不到,是因为没有次声波产生8. 下列关于超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耳听不到的声波都是超声波B.超声波在水中传播的距离可比光和无线电信号远得多C.超声波是传播速度超过声音的声波D.超声波定向传播能力差9. 马戏团的训狗员,想要狗按照他的信号动作,而又不让观众发现这些信号,最好的措施是()A.给狗喂食B.以手示意C.用灯泡指示D.用超声波10. 2008年在汶川发生了特大地震,造成十万多人死亡,许多人无家可归,关于这次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A.这次地震中,次声波人耳不能听到,所以对人体没有伤害,B.这次地震中,次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没有声波传播的速度大,C.这次地震中,产生的次声波有很大的破坏性,D.这次地震中,次声波的能量很小11. 李白的《夜宿山寺》中的“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倒车雷达利用__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探测障碍物,帮助司机倒车.12. 蝴蝶展翅飞翔时的声音我们却听不见,这是因为蝴蝶翅膀振动频率很低,不在人耳听觉范围内,属于________(填“超声”或“次声”),蝙蝠发出的声音频率很高也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内,使它可以在黑暗中飞行,蝙蝠发出的声音属于________(填“超声”或“次声”).13. 2008年5月12日我国汶川地区发生了8.0级的大地震,给人民群众造成了重大损失,因为地震产生的声波属于________(填“次声波”或“超声波”),所以地震前人们并没有感知到。

声现象》经典测试题带答案

声现象》经典测试题带答案

声现象》经典测试题带答案一、请你选一选(20×3分=60分)1.在唱歌时,演员发出的每个音的音调不同,这是因为发音时声带振动的(。

A。

)。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声音的基本特征——音调。

音调是由声波的频率决定的,所以答案为 A。

2.如图1,天坛公园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回音壁应用的声学原理是(。

A )。

解析:回音壁是利用声音的反射来增强原声,所以答案为A。

3.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是(。

D )。

解析: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所以答案为 D。

4.我国已进行“神舟”九号载人航天飞船的试验,XXX、XXX、XXX乘坐宇宙飞船遨游太空,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作业时,他们之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其原因是(。

B )。

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而太空是真空,没有介质,所以宇航员之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

答案为 B。

5.为了减少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对公路两侧单位、居民的干扰,常在高速公路的两侧架设具有一定高度的屏障,这种有效、可行的防止噪声的措施属于(。

B )。

解析:架设屏障能够阻隔噪声的传播途径,所以答案为 B。

6.在城市道路常见如图2所示的标牌,它表示的意思是(。

B )。

解析:这是一个禁止鸣笛的标志,所以答案为 B。

7.人们利用岩层发生形变时的地声异常来预报地震,这是利用了(。

A )。

解析:固体能传播声音快,所以利用岩层发生形变时的地声异常来预报地震是利用了这一点。

答案为 A。

8.在运动场上的百米赛跑时,终点线上的计时员为了计时准确,在计时时(。

A )。

解析:计时员听到枪声同时按下跑表,所以答案为 A。

9.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轻敲击,会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

与此类似,当医生在给病人检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会用手轻轻敲击患者腹部,细细倾听其发出的声音,此为“叩诊”。

这主要是根据什么来判断腹部是否有积水的?(。

声波透射法题

声波透射法题

精心整理一、单项选择题1.超过人耳听觉范围的声波称为超声波,它的频率高于()kHz。

BA.2×103B.2×104C.2.5×103D.2×1042.人耳听觉范围的声波称为可闻声波,它的频率为()Hz。

BA.2×103B.20~2×104C.2.5×103D.2.5×1043.超过人耳听觉范围的声波称为超声波,它的频率高于()。

BA.2kHz B.20kHz C.30kHz D.50kH4.当一根灌注桩埋设4根声测管时,需要测量()个剖面。

DA.2B.3C5.A.12B.9C6.A.2B.3C7.A.2B.5C8A.2B.5C9A.2B.5C10A.100c m B11A.±12A.13、某一检测剖面连续多个测点的声学参数出现异常”是B桩的特征。

A.Ⅱ类或Ⅲ类B.Ⅲ类C.Ⅲ类或Ⅳ类D.Ⅳ类14、某一检测剖面连续多个测点的声学参数出现明显异常”是D桩的特征。

A.Ⅱ类或Ⅲ类B.Ⅲ类C.Ⅲ类或Ⅳ类D.Ⅳ类15、两个检测剖面同一深度测点的声学参数出现异常”是B桩的特征。

A.Ⅱ类或Ⅲ类B.Ⅲ类C.Ⅲ类或Ⅳ类D.Ⅳ类16、两个以上检测剖面同一深度测点的声学参数出现异常”是B桩的特征。

A.Ⅱ类或Ⅲ类B.Ⅲ类C.Ⅲ类或Ⅳ类D.Ⅳ类17、两个以上检测剖面同一深度测点的声学参数出现明显异常”是D桩的特征。

A.Ⅱ类或Ⅲ类B.Ⅲ类C.Ⅲ类或Ⅳ类D.Ⅳ类18、两个检测剖面同一深度测点的声学参数出现明显异常”是D桩的特征。

A.Ⅱ类或Ⅲ类B.Ⅲ类C.Ⅲ类或Ⅳ类D.Ⅳ类19、某一检测剖面个别测点的声学参数出现异常”是A桩的特征。

A.Ⅱ类B.Ⅲ类C.Ⅲ类或Ⅳ类D.Ⅳ类20、声波接收信号严重畸变”是D桩的特征。

A.Ⅱ类或Ⅲ类B.Ⅲ类C.Ⅲ类或Ⅳ类D.Ⅳ类21、无法检测首波”是D桩的特征。

A.Ⅱ类或Ⅲ类B.Ⅲ类C.Ⅲ类或Ⅳ类D.Ⅳ类22A.10~23A.10~24A.30~25A.30~26A.30~27A.30~28A29A.30A.31、在同一根桩检测时,为各检测剖面的检测结果具有可比性,声波发射A应保持不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波的特有现象 声波 超声波 课后练习
1.如图,甲为两列相同的波相向传播,当它们相遇过程中,乙图中可能的波形是( )
A .图A 、
B B .图B 、
C C .图B 、C 、
D D .图C 、D
2.两列沿相反方向传播的振幅和波长都相同
的半波如图 (甲),在相遇的某一时刻如图(乙)两列波“消失”,此时图中a 、b 质点的振动方
向是( )
A .a 向上,b 向下
B .a 向下,b 向上
C .a 、b 都静止
D .a 、b 都向上
3.空气中A 、B 两点相距10m ,C 点距A 点17m ,距B 点20.4m ,在A 、B 两点分别放有振
动频率为103Hz ,振动步调完全一致的两个波源,空气中波速为340m/s ,关于C 点的振动
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最大振幅
B .有最小振幅
C .位移可能为零
D .振幅不是最大,也不是最小
4.水面上有两个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波源A 和B ,在A 、B 连线的中垂线上有a 、b 、c 三个点,已知某时刻a 点是波峰相遇点,c 点是相邻的波谷相遇点,b 点介于a 、c 之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点是振动加强点,c 点是振动减弱点
B .a 、c 点都是振动加强点,b 点是振动减弱点
C .a 、c 点此时刻振动加强,经过一段时间后变为振动减弱点,b 点可能变为振动加强点
D .a 、b 、c 点都是振动加强点
5. 如图所示表示两列相干水波的叠加情况,图中的实线表示波峰,虚线
表示波谷。

设两列波的振幅均为5 cm ,且图示的范围内振幅不变,波速
和波长分别为1m/s 和0.5m 。

C 点是BE 连线的中点,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 ( )
A .C 、E 两点都保持静止不动
B .图示时刻A 、B 两点的竖直高度差为20cm
C .图示时刻C 点正处于平衡位置且向水面上运动
D .从图示的时刻起经0.25s ,B 点通过的路程为20cm
6.如图所示,在直线PQ 垂线OM 上有A 、B 两个声源,A 、B 分别距O
点6m 和1m ,两个声源同时不断向外发出波长都为2m 的完全相同的声波,
在直线PQ 上从-∞到+∞的范围内听不到声音的小区域共有( )
A .无穷多个
B .5个
C .4个
D .3个
7.水波通过小孔,发生了一定的衍射现象,为使衍射现象更不明显,应采
取的措施是( )
A .增大小孔尺寸,同时增大水波的频率
B.增大小孔尺寸,同时减小水波的频率
C.缩小小孔尺寸,同时增大水波的频率
D.缩小小孔尺寸,同时减小水波的频率
8.如图所示,S为在水面上振动的波源,M、N为在水面上的两块挡板,其中N板可以上下移动,两板中间有一狭缝,此时测得A处水没有振动。

为使A处水也能发生振动,可采用
的方法是()
A.使波源的频率增大
B.使波源的频率减小
C.移动N使狭缝的距离减小
D.移动N使狭缝的距离增大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衍射是一切波都具有的性质
B.波长与孔的宽度差不多时能发生明显的衍射
C.“雷声轰鸣”是声波的衍射现象
D.“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是声波的衍射现象
10.如图所示是不同频率的水波通过相同的小孔所能
到达区域的示意图,情况中水波的频率最大,
情况中水波的频率最小.
11.频率相同的声波,在空气中和在水中相比较,在中容易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这是由于.
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地震、台风、核爆炸、火箭起飞都能产生超声波
B.超声波的穿透能力很强
C.在医学上可用“B超”“A型超声”“超声多普勒”来诊断病情
D.利用超声波可消毒灭菌,如用它来给牛奶消毒
13.海豚具有完善的声呐系统,它们能在黑暗的海水中准确而快速地捕捉食物,避开敌害,远远优于现代的无线电定位系统,海豚是利用了自身发出的( )
A.红外线B.电磁波
C.超声波D.次声波
14.以下关于次声波和超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超声波传播的速度大,次声波传播的速度小
②超声波可用来探伤,次声波可用来预报台风、海啸等
③超声波穿透能力强,传播距离近;次声波衍射能力强,传播距离较远
④蝙蝠的视觉很不发达,主要靠发出的次声波的回声来发现目标,确定飞行方向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15有人站在火车轨道旁,一列迎面高速驶来的火车正在鸣笛,则他听到的鸣笛声频率汽笛声原频率;当火车高速离去时,他听到的鸣笛声频率汽笛声原频率(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所发生的这种现象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