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通讯 ME3000模块用户硬件设计手册_V1.7(同时适用于MG3006模块)

合集下载

中兴通讯 ME3000_V2 模块用户硬件设计手册

中兴通讯 ME3000_V2 模块用户硬件设计手册

GSM 模块产品本手册适用于ME3000_V2模块中兴通讯ME3000_V2模块用户硬件设计手册版本:V1.0版权声明Copyright © 2008 by ZTE Corporation本用户手册之版权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所有,并依法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有关法律的保护。

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任何人不得摘录、复制、发行、汇编或者以各种方式(电子版、印刷品等)向公众传播本手册的任何内容。

对于有损版权人利益的行为,公司将依法追究侵权人的责任。

本公司保留在不预先通知的情况下,对此手册中描述的产品进行修改和改进的权利;同时保留随时修订或收回本手册的权利。

本用户手册中如有文字不明之处,请您及时向本公司或者代理商、销售商咨询。

2010年3月第1.0-TY版中兴通讯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可为CDMA/GPRS等通讯模块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支持内容包括:1、提供完善的技术资料;2、提供可用于研发、测试、生产、售后等环节的开发板;3、提供原理图、PCB、测试方案等评审和技术会诊;4、提供测试环境。

中兴通讯为客户提供现场、电话、网站、即时通讯、E-MAIL等多种支持方式。

中兴通讯模块网站,提供相关的行业信息和模块相关技术资料。

授权的模块客户可以在网站下载模块最新的相关技术资料。

如果您有更多的需求,可发送邮件至module@。

您还可以拨打技术支持热线:0755-********。

前言概述本文档适用的产品是ME3000_V2模块。

本文档以ME3000_V2模块为例进行介绍,用以指导用户对ME3000_V2模块进行硬件设计,并在该模块基础上更方便快捷的进行各种终端无线产品的设计。

ME3000_V2模块是用来兼容替代我司模块ME3000的,其用户硬件设计手册与ME3000基本相同。

阅读对象本文档主要适用于以下工程师:●系统设计工程师●结构工程师●硬件工程师●软件工程师●测试工程师内容简介本文档包含6章,内容如下:章节 内容1概述 介绍ME3000_V2模块的基本技术规格、参考涉及的相关文档和缩略语。

中兴通讯电源产品技术经理培训教材

中兴通讯电源产品技术经理培训教材

介绍了中兴电源产品部的发展概况和现有的产品系列,是本教材的入门篇,各产品系列是本章掌握重点,同时关于产品部的发展、近几年的销售业绩等情况也经常用于客户交流中{骑大象的蚂蚁}中兴通讯电源产品技术经理培训教材目录第一章中兴电源产品部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中兴通讯电源产品部发展概括 (1)二、中兴通信电源产品种类 (2)第二章通信电源基础知识 (5)第一讲通信电源发展概况 (5)一、通信电源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5)8913131313161616181919222222232526二、ZXDU600E、ZXDU400通讯电源系统简介 (27)第三讲 ZXD1500 30A整流模块及其组成的电源系统 (30)一、ZXD1500 30A整流模块介绍 (30)二、ZXDU300(2米高机柜)ZXDU300(1.6米高机柜) 通讯电源系统简介 (32)第四讲 ZXD800E 15A整流模块及其组成的电源系统 (33)一、ZXD800E 15A整流模块介绍 (33)二、ZXDU150、ZXDU75、ZXDU45通讯电源系统简介 (35)第五讲+24V组合通信电源系统 (38)第五章中兴UPS产品介绍 (39)ZXUPS S501 (39)ZXUPS S502 (40)ZXUPS S503 (40)ZXUPS S506 (40)ZXUPS S510 (40)ZXUPS M510 (41)ZXUPS M515 (41)ZXUPS M520 (41)414242434646464646474748484849494949 与我司技术优、劣势对比49 我司对策 (50)四、珠江电信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50)公司背景 (50)产品系列 (50)产品技术特点 (50)五、新西兰SWITCHTEC公司 (51)公司简介 (51)产品介绍 (51)我司对策 (52)六、亚澳通信电源有限公司 (52)公司概况 (52)产品技术特点简介 (52)我司对策 (53)七、动力源责任有限公司 (53)公司背景 (53)产品介绍 (53)5455555556565757585858596065第一章中兴电源产品部简介导读:这一章主要介绍了中兴电源产品部的发展概况和现有的产品系列,是本教材的入门篇,各产品系列是本章掌握重点,同时关于产品部的发展、近几年的销售业绩等情况也经常用于客户交流中。

E300

E300

E300网管系统学习目标:本部分包含网管分类、基本分层、网管接口、安装要求、组网方式和功能特点等内容。

学习完本部分后要求掌握网管的分层、各层之间的接口以及网管的组网方式;对于网管的功能,了解即可,具体配置会在网管操作片中介绍。

目录第一节E300网管 (3)1.1 ZXONM网管产品简介 (3)1.1.1 ZXONM 网管产品分类 (3)1.1.2 ZXONM系列网管在传输网中的位置与相互关系 (3)1.2 ZXONM E300概述 (4)1.2.1软件结构 (4)1.2.2系统组成 (6)1.3软件特点及相关标准 (7)1.3.1 ZXONM E300的特点 (7)1.3.2遵循相关标准 (9)1.4 ZXONM E300软件组成 (10)1.5 ZXONM E300运行环境要求 (10)1.5.1硬件环境 (10)1.5.2软件环境 (11)1.6 ZXONM E300网管的组网方式 (12)1.6.1单GUI单Manager (12)1.6.2多GUI单Manager (12)1.6.3单GUI多Manager (13)1.6.4单Agent多Manager(主、副网管) (13)1.6.5远程网管 (14)1.7网管系统的功能 (15)1.7.1系统管理 (15)1.7.2配置管理 (16)1.7.3故障管理 (18)1.7.4性能管理 (20)1.7.5维护管理 (23)1.7.6安全管理 (24)第一节E300网管1.1ZXONM网管产品简介1.1.1ZXONM 网管产品分类Unitrans ZXONM是中兴通讯传输网管系列产品的产品商标。

它包括ZXONM网元层网管产品和ZXONM网络层网管产品。

1. ZXONM E100基于Windows平台的网元层网管系统,主要管理的设备对象包括ZXSM-150,ZXSM-600,ZXSM-150S,ZXSM-150(V2),ZXSM-600(V2),ZXSM-10,ZXSM-150/600/2500等SDH产品;2. ZXONM E300基于Windows 2000和UNIX平台的网元层网管系统,主要管理对象包括ZXSM-10G,ZXSM-2500(V10.0),ZXSM-150/600/2500,ZXSM-150(V2),ZXSM-600(V2),ZXSM-10等设备;3. ZXONM E400基于Windows NT的网元层网管系统,主要管理DWDM产品;4. ZXONM E500基于UNIX平台的网元层网管系统,主要管理DWDM产品;5. ZXONM N100基于Windows和UNIX平台的网络层网管系统,可管理SDH和DWDM设备,并可对其他网管提供CORBA,Q3等接口。

ES3000技术手册各种板子名称介绍及详细解释名词设备图形示意图

ES3000技术手册各种板子名称介绍及详细解释名词设备图形示意图

ZXPCS-ES3000 企业无线通信系统技术手册(V1.0)目录1总体介绍 (2)1.1概述 (2)1.2系统特点 (3)1.3系统容量 (4)2系统组成 (4)2.1综合接入控制器EIAC (4)2.1.1 控制模块 (5)2.1.2 资源模块 (6)2.1.3 接口模块 (6)2.1.3交换网络结构 (7)2.2基站控制器CSC (8)2.3基站CS (9)2.4调度台结构 (9)4主要业务功能 (10)4.1交换业务功能 (10)4.2固定分机附加功能 (11)4.3移动分机功能 (15)4.4话务台功能 (15)4.5调度功能 (15)4.6调度单及计费功能 (16)4.7维护管理功能 (16)5 接口及组网 (20)5.1中继接口种类 (20)5.2用户接口种类 (21)5.2入网方式 (21)5.3特殊组网 (22)5.4多机并联 (24)6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25)6.1编号方案 (25)6.2信令配合 (25)6.3铃流及信号音 (26)6.4复原控制方式 (26)6.5时间监视 (26)6.6过负荷控制 (26)6.7时钟和网同步 (26)6.8告警功能 (26)6.9主要传输参数 (27)6.10群时延 (27)6.11杂音 (27)6.12串音衰耗 (27)6.13话务处理能力 (27)6.14呼损 (28)6.15可靠性指标 (28)6.16电源与接地 (28)6.17环境要求 (30)7机械结构 (30)7.1企业综合接入控制器结构 (30)7.2基站控制器结构 (33)7.3基站结构 (34)7.4调度台结构 (39)1总体介绍1.1概述ZXPCS ES3000企业无线通讯系统是中兴通讯依托ZXPCS移动通讯系统(小灵通)、ZXJ10局用交换机的技术基础,自行开发研制的新一代企业级无线通信产品。

ES3000系统各项技术、性能和指标均符合邮电部对电话交换设备及调度设备的要求,符合PHS移动通讯系统的STD-28空中接口协议。

ZXCTN 6200和6300系统介绍

ZXCTN 6200和6300系统介绍

ZXCTN 6200和6300系统介绍 内部公开▲本文中的所有信息均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内部信息,不得向外传播ZXCTN 6200和6300系统介绍(V2010-05)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ZXCTN 6200和6300系统介绍 内部公开▲本文中的所有信息均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内部信息,不得向外传播修改记录ZXCTN 6200和6300系统介绍 内部公开▲本文中的所有信息均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内部信息,不得向外传播i目 录第1章 ZXCTN 6200/6300简介 (1)1.1 中兴通讯PTN 产品家族 (1)1.2 ZXCTN 6200/6300简介 (1)1.3 ZXCTN 6200/6300特点 (2)第2章 硬件结构 (4)2.1 机柜 (4)2.2 子架 (5)2.3 系统组件 (6)第3章 软件结构 (7)3.1 网管软件 (7)3.2 系统软件结构 (8)3.3 主控软件结构 (8)3.4 其他单板软件 (9)3.5 通信协议及接口 (10)第4章 系统功能 (11)4.1 业务功能 (11)4.1.1 业务处理模型 (11)4.1.2 业务类型 (12)4.1.3 业务处理能力 (14)4.1.4 业务接口类型 (14)4.2 二层交换功能 (15)4.3 IPV4路由功能 (15)4.4 T-MPLS 功能 (16)4.5 保护功能 (16)4.5.1 设备级保护 (16)4.5.2 网络级保护 (17)4.6 OAM 功能 (18)4.6.1 T-MPLS OAM 功能 (19)ZXCTN 6200和6300系统介绍 内部公开▲本文中的所有信息均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内部信息,不得向外传播ii4.6.2 以太网OAM 功能 (20)4.7 QoS 功能 (20)4.7.1 QoS 模型 (20)4.7.2 QoS 功能 (21)4.8 时钟时间功能 (22)4.8.1 系统时钟功能 (22)4.8.2 时钟保护功能 (22)4.8.3 时间传送功能 (23)4.8.4 时间保护功能 (23)4.9 安全及可靠性 (23)4.9.1 业务安全及可靠性 (23)4.9.2 设备安全及可靠性 (24)4.10 NMS 功能 (24)第5章 单板原理 (27)5.1 主控时钟交换单元板RSCCU2/RSCCU3 (27)5.1.1 单板功能 (27)5.1.2 单板原理 (27)5.1.3 面板说明 (28)5.1.4 指示灯状态 (30)5.2 前出线E1板R16E1F (30)5.2.1 单板功能 (30)5.2.2 单板原理 (31)5.2.3 面板说明 (32)5.2.4 指示灯状态 (33)5.3 A TM STM-1板R4ASB (33)5.3.1 单板功能 (33)5.3.2 单板原理 (33)5.3.3 面板说明 (34)5.3.4 指示灯状态 (35)5.4 增强型千兆Combo 板R4EGC (36)5.4.1 单板功能 (36)ZXCTN 6200和6300系统介绍 内部公开▲本文中的所有信息均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内部信息,不得向外传播iii5.4.2 单板原理 (37)5.4.3 面板说明 (38)5.4.4 指示灯状态 (38)5.5 增强型千兆电口板R8EGE (40)5.5.1 单板功能 (40)5.5.2 单板原理 (40)5.5.3 面板说明 (41)5.5.4 指示灯状态 (42)5.6 增强型千兆光口板R8EGF (43)5.6.1 单板功能 (43)5.6.2 单板原理 (43)5.6.3 面板说明 (44)5.6.4 指示灯状态 (45)5.7 增强型10GE 光口板R1EXG (46)5.7.1 单板功能 (46)5.7.2 单板原理 (46)5.7.3 面板说明 (47)5.7.4 指示灯状态 (48)5.8 通道化STM-1板R4CSB (49)5.8.1 单板功能 (49)5.8.2 单板原理 (49)5.8.3 面板说明 (50)5.8.4 指示灯状态 (51)5.9 直流电源板RPWD2/RPWD3 (51)5.9.1 单板功能 (51)5.9.2 单板原理 (52)5.9.3 面板说明 (53)5.9.4 指示灯状态 (54)5.10 交流电源板RPW A3 (54)5.10.1 单板功能 (54)5.10.2 单板原理 (54)ZXCTN 6200和6300系统介绍 内部公开▲本文中的所有信息均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内部信息,不得向外传播iv5.10.3 面板说明 (55)5.10.4 指示灯状态 (56)5.11 风扇板RFAN2/RFAN3 (56)5.11.1 单板功能 (56)5.11.2 单板原理 (56)5.11.3 面板说明 (58)5.11.4 指示灯状态 (60)第6章 组网应用与配置 (61)6.1 网络拓扑结构 (61)6.2 组网应用 (63)6.2.1 TDM 业务组网应用 (63)6.2.2 A TM 业务组网应用 (64)6.2.3 以太网业务组网应用 (64)ZXCTN 6200和6300系统介绍 内部公开▲本文中的所有信息均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内部信息,不得向外传播1第1章 ZXCTN 6200/6300简介1.1 中兴通讯PTN 产品家族中兴通讯的PTN (Packet Transport Network )产品包括ZXCTN 6100、ZXCTN 6200、ZXCTN 6300、ZXCTN 9004和ZXCTN 9008,可以满足从接入层到骨干层的所有应用,为用户提供面向未来的新一代传送网的整体解决方案。

MG3000-A2-工程手册

MG3000-A2-工程手册

MG3000-A2 工程手册大唐高鸿数据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MG3000-A2-工程手册目录1 准备工作 (2)1.1 设备安装 (2)1.2 软件安装 (2)1.3 配置前的准备工作 (2)2 配置 (2)3 调试信息跟踪 (2)3.1 telnet登录软件使用介绍 (2)3.1.1 超级终端 (3)3.1.2 SecureCRT (6)3.2 保存调试信息到文本文件 (9)3.3 调试信息输出命令 (9)3.4 数据包的抓取 (13)4 问题分析与解决 (13)1准备工作1.1设备安装设备安装时应具有以下配件:1、一台MG3000-A2接入设备2、一个12V DC电源适配器3、标准网线将设备上电,并利用网线将设备连上网,如果需要在LAN口下连接设备的话,将LAN口也连上网线。

具体的安装方法参见用户指南第3章。

1.2软件安装设备在出厂的时候都已经预装了H.323或者SIP版本的软件。

1.3配置前的准备工作首先等待设备启动完成,可以根据设备上的指示灯来判断设备的运行状态,具体各个指示灯的含义详见用户指南2.2节。

需要配置的数据需要从客户处获得,包括设备的IP地址(静态分配、动态获取或PPPOE),用户帐号以及其他一些配置需求。

设备启动完成后,可以通过插在各FXS口上的电话查询或修改当前设备的网络接口地址信息。

查询到设备的IP后,通过一台PC登录到设备的WEB界面进行各种配置。

通常,只有管理级以上的用户才能修改配置,超级用户才能进行软件升级。

关于登陆用的权限介绍,在用户指南的5.6.4中有详细描述。

2配置所有的WEB上的配置选项的相关信息请参见相应协议的《MG3000-A2-用户指南》,上面有详细说明。

根据用户的数据及需求对设备进行协议相关配置、媒体配置及补充业务配置等。

注:SIP版本中快速配置和SIP配置里面的显示名称项是SIP协议里面的displayname参数,是可选的配置,并不一定必须配置成注册用户名。

中兴通讯售前技术支持认证教材,高级,WCDMA分册

中兴通讯售前技术支持认证教材,高级,WCDMA分册

售前商务技术岗位技能认证教材(第三版)专业技术高级-UMTS售前商务技术岗位技能认证教材专业技术I-移动册-ZXW10-RAN课程目标:●深入掌握UMTS重点的特性●深入掌握UMTS RRM技术以及ZTE的RRM算法●掌握TFO、TrFO、智能天线以及RAKE接收等知识●掌握UMTS网规的基本概念以及特点●深入掌握UMTS的技术走势以及市场前景参考资料:●ZXWR RNC RRM技术指导书●ZXW10 MBMS技术指导书●WCDMA产品路标●WCDMA网络规划原理和流程●ZXWR RAN Features List Description信息安全声明本教材仅限于售前商务技术体系移动产品技术岗位使用。

本教材中的所有信息均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涉密信息,务请妥善保管,未经公司明确作出的书面许可,不得为任何目的、以任何形式或手段(包括电子、机械、复印、录音或其它形式)对本书的任何部分进行复制、存储、引入检索系统或者传播。

目录第1章中兴通讯UTRAN产品概述 (1)1.1 ZTE RNC概述与技术优势 (1)1.2 ZTE Node B概述与技术优势 (2)第2章UTRAN系统关键技术 (4)2.1 RRM采用的技术 (4)2.1.1 切换控制 (4)2.1.2 压缩模式 (7)2.1.3 功率控制 (8)2.1.4 码资源分配 (10)2.1.5 负荷控制 (18)2.1.6 接纳控制 (19)2.1.7 动态无线承载控制 (25)2.2 3G采用的分集技术特点 (28)2.3 TFO和TrFO (29)2.3.1 TFO的概念和特点 (30)2.3.2 TrFO的概念和特点 (30)2.3.3 TFO和TrFO的比较 (30)2.4 MIMO技术 (31)第3章UMTS未来技术走势/网络演进方案 (35)3.1 ZTE UTRAN产品的Roadmap (35)3.1.1 ZTE RAN的Roadmap (35)3.1.2 ZTE Node B系列产品Roadmap (37)3.2 HSPA+技术 (38)3.2.1 HSPA+概述 (38)3.2.2 HSPA+系统结构 (40)3.2.3 HSPA+关键技术 (41)3.3 MBMS技术原理和发展前景 (55)3.3.1 MBMS简介 (55)i售前商务技术岗位技能认证教材 专业技术I-移动册-ZXW10-RAN-ii-3.3.2 MBMS 技术原理 (56)3.3.3 MBMS 的发展 (56)3.4 WCDMA 技术发展 (57)3.5 ZTE UTRAN 系统新增Feature (59)3.5.1 V409R1新增features (59)3.5.2 V409R2新增features (63)第4章 UMTS 网络规划 (73)4.1 WCDMA 网络特点 (73)4.1.1 WCDMA 采用码资源区分信道 (73)4.1.2 WCDMA 是自干扰系统 (73)4.1.3 不同的业务具有不同的覆盖 (73)4.1.4 软容量的特性 (74)4.1.5 其他特点 (75)4.2 WCDMA 网络规划与GSM 网络规划差异 (75)4.3 WCDMA 网络规划 (76)4.3.1 需求分析 (76)4.3.2 网络规模估算 (77)4.3.3 基于覆盖的估算 (77)4.3.4 基于容量的估算 (82)4.4 WCDMA 网络规划中多业务的设计 (83)4.4.1 业务分类 (83)4.4.2 业务模型 (83)第1章中兴通讯UTRAN产品概述知识点● ZTE RNC的技术优势● ZTE Node B的技术优势● ZTE SDR推广思路1.1 ZTE RNC概述与技术优势ZXWR RNC 无线网络控制器主要负责完成系统接入控制、安全模式控制、移动性管理(包括软硬切换控制等)、无线资源管理和控制等功能。

说明书-中兴力维家庭安防业务前端设备(完全版)-201301

说明书-中兴力维家庭安防业务前端设备(完全版)-201301
2 功能介绍......................................................................................................................................... 7 3 规格参数......................................................................................................................................... 7 4 系统需求......................................................................................................................................... 8 5 安装指导......................................................................................................................................... 8
5.1 网络连接........................................................................................................................ 9 5.2 配置 IP 地址.................................................................................................................. 9 5.3 安装门磁传感器..........................................................................................................10 6 访问摄像机................................................................................................................................... 11 6.1 PC Web 浏览器访问.....................................................................................................11 6.1.1 系统登录.......................................................................................................................11 6.1.2 操作概述...................................................................................................................... 13 6.1.3 操作类型...................................................................................................................... 14 6.1.4 摄像机设置.................................................................................................................. 14 6.1.4.1 设备信息查看......................................................................................................14 6.1.4.2 设备名称设置......................................................................................................15 6.1.4.3 设备时钟设置......................................................................................................15 6.1.4.4 设备用户设置......................................................................................................16 6.1.4.5 多路设备设置......................................................................................................16 6.1.4.6 基本网络设置......................................................................................................17 6.1.4.7 无线局域网设置..................................................................................................17 6.1.4.8 ADSL 设置.............................................................................................................18 6.1.4.9 UPnP 设置.............................................................................................................19 6.1.4.10 动态域名设置......................................................................................................19 6.1.4.11 邮件服务器设置..................................................................................................20 6.1.4.12 FTP 服务设置.......................................................................................................20 6.1.4.13 MSN 设置............................................................................................................... 21 6.1.4.14 彩信告警设置......................................................................................................21 6.1.4.15 音视频日常安排设置......................................................................................... 25 6.1.4.16 设备固件升级......................................................................................................25 6.1.4.17 备份和恢复参数..................................................................................................26 6.1.4.18 重启设备..............................................................................................................26 6.1.4.19 日志...................................................................................................................... 27 6.1.4.20 返回...................................................................................................................... 2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档版本 V1.4 (2007-06-25) 第五次正式发布。文档内容更新如下: 1.1.4 模块技术参数,GSM 模块最大电流、待机电流、通话电流值修改。 1.2 相关文档,选型指南名称根据最新版本更新。 4.2 电源及复位,阻值名称根据新图更新,增加开关机时序图。 4.5 音频接口,CDMA 和 GSM 模块音频部分接口设计:话筒改为麦克风。 5.1 模块重量给出了更精确值。
文档版本 V1.0 (2007-02-09)
第一次正式发布。
4
ME3000 模块产品
ME3000 模块产品
目录
1 概述 ............................................................................... 8 1.1 技术规格 ........................................................................... 8 1.1.1 模块规格说明................................................................. 8 1.1.2 模块基本功能................................................................. 8 1.1.3 模块接口..................................................................... 8 1.1.4 模块技术参数................................................................. 9 1.2 相关文档 ........................................................................... 9 1.3 缩略语 ............................................................................言
概述
本文档适用的产品是 ME3000 和 MG3006 模块。本文档以 ME3000 模块为例进行介绍,用以指导用户 对 ME3000 模块进行硬件设计,并在该模块基础上更方便快捷的进行各种终端无线产品的设计。
阅读对象
本文档主要适用于以下工程师: z 系统设计工程师 z 结构工程师 z 硬件工程师 z 软件工程师 z 测试工程师
5 结构
介绍 ME3000 模块的外观图、装配图、主板 PCB 布线图和固定方式。
6 外围器件汇总 外围器件介绍。
修改记录
修订记录累积了每次文档更新的说明。最新版本的文档包含以前所有文档版本的更新内容。
文档版本 V1.7(2009-04-28) 第八次正式发布。文档内容更新如下: 表 3-1 40 管脚连接器定义 4.2 电源及复位 4.4 SIM 卡 图 5-3 模块装配图
文档版本 V1.6 (2008-07-04) 第七次正式发布。文档内容更新如下: 表 3-1 40 管脚连接器定义 4.2 电源及接口 4.5 音频接口
3
文档版本 V1.5 (2007-07-12) 第六次正式发布。文档内容更新如下: 增加适用于 ME3006 模块产品 1.1 技术规格 修改 ME3000 频段,修改 GSM 最大电流 3.1 修改管脚 RI 的描述 4.3 修改串口部分
内容简介
本文档包含 6 章,内容如下:
章节
内容
1 概述
介绍 ME3000 模块的基本技术规格、参考涉及的相关文档和缩略语。
2ME3000 产 品 介 简要介绍 ME3000 模块产品的原理图和相关标准。

3 管脚描述
介绍 ME3000 模块管脚名称和功能。
4 硬件接口描述 介绍 ME3000 模块各部分的硬件接口设计。
3.1 40 管脚连接器管 ................................................................... 14 3.2 10 管脚连接器管 ................................................................... 16 4 硬件接口描述 ...................................................................... 17 4.1 概述 .............................................................................. 17 4.2 电源及复位 ........................................................................ 17 4.3 串口 .............................................................................. 18 4.4 SIM 卡接口 ........................................................................ 19 4.5 音频接口 .......................................................................... 20 4.6 天线接口 .......................................................................... 21 5 结构 .............................................................................. 23 5.1 外观图 ............................................................................ 23 5.2 模块装配图 ........................................................................ 23 5.3 模块主板 PCB 布线图 ................................................................ 24 5.4 模块固定方式 ...................................................................... 25 6 外围器件汇总 ...................................................................... 26
文档版本 V1.2 (2007-04-24) 第三次正式发布。文档内容更新如下: 6.4 音频接口 增加自动开关机部分音频接口设计
文档版本 V1.1 (2007-04-13) 第二次正式发布。文档内容更新如下: 5 管脚定义
修改图5-1管脚图 6 硬件接口及参考设计
修改图6-1中R12阻值为1K 增加6.6 模块布局
2 ME3000 产品介绍 ................................................................... 13 3 管脚描述 .......................................................................... 14
2008 年 2 月第 4.9-TY 版
1
ME3000 模块产品
中兴通讯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可为 CDMA/GPRS 等通讯模块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支持内容 包括: 1、提供完善的技术资料; 2、提供可用于研发、测试、生产、售后等环节的开发板; 3、提供原理图、PCB、测试方案等评审和技术会诊; 4、提供测试环境。 中兴通讯为客户提供现场、电话、网站、即时通讯、E-MAIL 等多种支持方式。 中兴通讯模块网站 ,提供相关的行业信息和模块相关技术资料。授权的模块客户 可以在网站下载模块最新的相关技术资料。如果您有更多的需求,可发送邮件至 module@。 您还可以拨打技术支持热线:0755-86140899。
5
ME3000 模块产品
插图目录
图 2-1 ME3000 产品原理图 .................................................................. 13 图 3-1 模块管脚图 ......................................................................... 14 图 4-1 电源及复位电路参考设计原理图 ....................................................... 17 图 4-3 UART 接口参考设计框图 .............................................................. 19 图 4-4 SIM 卡电路参考设计图 ............................................................... 20 图 4-5 音频接口电路参考设计原理图 ......................................................... 20 图 4-6 天线接口示意图 ..................................................................... 21 图 4-7 天线接口示意图 ..................................................................... 22 图 5-1 ME3000 模块外观图 .................................................................. 23 图 5-2 模块装配图 ......................................................................... 23 图 5-3 对应的母座 PCB 布线图(正面) ....................................................... 24 图 5-4 模块固定方式图 ..................................................................... 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