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广厦千万间——杜甫草堂游记

合集下载

(初二作文)杜甫草堂游记初二作文

(初二作文)杜甫草堂游记初二作文

杜甫草堂游记初二作文杜甫草堂,环境优美。

飞鸟近人不惊,游鱼见人不沉;香樟楠木高耸茂密,修竹挺直清幽,举荷摇逸。

建筑考究,不同于其他山水园林中的建筑一样细节浮夸。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杜甫草堂游记初二作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杜甫草堂游记初二作文1当我和爸爸一起来到位于成都市区的杜甫草堂时,我的心情是冲动而兴奋的,以前学过的诗圣名句自然而然地浮现在脑海中。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能写出如此优美诗句的诗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觉得杜甫一定是个乐观而细心的人,能够在春天的雨夜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杜甫草堂的大门很气派,我让爸爸给我美美地拍了几张照片,然后进入景区参观。

幽静的园林里有许多房子,房子的屋顶都覆盖着一层茅草,碧水环绕在房子四周,荷花映红了游人的脸。

我们沿着一条小路,路两边是红色的墙,墙外是一片竹林,有几棵竹子探墙而出,在微风中摇曳着和我打招呼。

小路的尽头,我远远地看到了杜甫居住过的茅屋,我知道脚下这条路当年曾栽满了花木,“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杜甫的草堂看起来很简陋,但至少要比当年巩固很多,成都刚下了雨,我不小心踩进了一个泥坑,心里一阵懊恼,看来杜甫当年的生活状态不容乐观。

可就算身在如此的环境中,杜甫仍不忘忧国忧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一股莫名的情绪涌上心头,草堂在我眼中变得高大起来。

峰回路转,走过一段小路,我抬头看到颜真卿写的“大雅堂〞三个字。

大雅堂内有我国面积最大的大型彩釉镶嵌壁画和12尊历代著名诗人雕塑。

那些雕塑栩栩如生,充满韵味,仿佛重现了李白、杜甫等诗人的风采,和那个诗歌灿烂的年代。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行走在杜甫草堂内,杜甫的生平事迹和一句句诗文叩击着我的心扉,我的心情时而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洒脱欢快,时而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气干云,时而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忧愁沉重,时而又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壮志与落寞……杜甫草堂再现了当时的政治和社会背景,我在这里看到了杜甫一生的缩影。

游杜甫草堂400字作文(通用21篇)

游杜甫草堂400字作文(通用21篇)

游杜甫草堂400字作文(通用21篇)游杜甫草堂400字作文篇1今年暑假,我们一家去了杜甫草堂景区游玩。

刚进景区大门,无数的小草簇拥着来欢迎我们!小鸟在枝头一展歌喉,唱起了迎接曲。

深入景区,就来到了荷花池,荷花映衬着那美丽的荷花,使得荷花更加美丽动人。

荷花苞似乎不满了!为什么人们只喜欢荷花不喜欢它。

于是,它气得顶起个大肚子,仿佛下一秒就会绽放似的。

突然,天空中下起了滂沱大雨,那豆大的雨滴不断地打落在荷叶上。

打得荷叶姑娘弯下了那柔美的细腰,无数的雨滴打落在那粉嫩的荷花瓣上,令人好不心疼!继续深入,雨不知不觉地停住了。

我们看到一个巨型花坛,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野花在花坛上散发着它们独有的芬芳,令人心旷神怡!有几个古树,因为在花坛间,仿佛是几位高高在上的国王,掌握着它们的国家。

靠近出口,有条人工湖进入了我的视线。

湖水清澈见底,游鱼在水中嬉戏,中央还有一个小石洞,一只鲤鱼跳了过去,在阳光的映衬下,仿佛真的是一只小龙跃过了龙门。

我依依不舍地出了景区,一步三回头,早已沉醉在它的美景中了!游杜甫草堂400字作文篇2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我追随着杜甫的脚步,来到了杜甫草堂。

一路上,初春的气息异常浓烈。

柳树像姜太公一样,把自己的“钓鱼竿”放进了水里,静静地等待着鱼儿上钩。

过了一会儿,一阵微风吹过,柳树又变成了绿衣仙女,随着风翩翩起舞。

忽然,两只可爱的小黄鹂一路追逐着飞了过来,灵巧地落到了柳条上,唱起了《春之歌》。

那旋律时而高亢,好像是牧童用竹笛吹出的欢快的曲子;时而低沉,好像几个孩童躲在角落了在窃窃私语。

一群白鹭从天空中飞过,时而排成人字形,时而排成一字形,像一群舞蹈演员在不断地变化着队形跳舞。

蓝蓝的天空上,几朵白云正在飘过,暖暖太阳挂在上面,冲着我们微笑。

我想杜甫一定和我一样深深陶醉在这样的美景中,才会写下千古名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晃白鹭上青天。

”不知不觉,我走进了杜甫草堂,从窗户里向外看去,西岭山连绵起伏,高耸入云,山顶上还有厚厚的积雪,像一条白龙盘踞在山顶。

(日记)游杜甫草堂有感精选作文

(日记)游杜甫草堂有感精选作文

游杜甫草堂有感精选作文我如何也无法想像,一个生活并不宽裕的人,如何能够写出一千五百多首诗句,并成为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的具有史诗意义的巨作,我更想像不出,当年的大诗人怎样生活在成都郊外的草堂里,秋风秋雨中,吟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游杜甫草堂有感精选作文,欢送阅读! 游杜甫草堂有感1杜甫草堂位于成都市西郊浣花溪,它有着“诗圣之地〞的美称,在1500年后的今天,这里仍是一片鸟语花香、山清水秀之地。

它是唐代诗圣杜甫在朋友的帮助下修建的一个草堂,历代文人墨客前来瞻仰这一圣地数不胜数,杜甫建在成都,这是作为成都人的我十分自豪。

所以今天我就来到了这梦寐以求的圣地。

来到这里,只见一个硕大而醒目的牌子“杜甫草堂〞映入我的眼帘,进入草堂寺的山门,就像进入了一个人间仙境一般,这里的阳光、绿树、青□任何地方更闪亮。

我穿梭在弯弯曲曲的石径小道上,两旁绿树成荫的古树为我护航,感到了它的幽静以及它的神秘。

在园中漫步,处处都是一片翠绿,阳光透过树叶穿到了地面,斑斑点点的撒在地上,心想:杜甫的故居真美啊。

看见四周有音响机,放着一些清雅、优美的音乐。

进大门往右拐,看见一幅楹联“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

墙上写着“草堂〞抬头一看,一位石像正坐在亭子上,呀,这不杜甫吗他雕刻的如真人一般,坐在石椅上,两手停留在半空中,正在与对面两位朋友交谈什么。

看见杜甫那忧愁的神态和直视的双眼,仿佛在向我倾诉衷肠。

游客们逐渐增加,他们有的拿出相机拍照,有的拿出笔纸画画,随后,一群群参观者来到这里,挡住了我的视线,好不容易从人群中挤了出来,看见他身后那用到操作的房子,长满青苔的石椅。

没想到诗圣杜甫在简陋的地方川创作了一部部诗集让我十分敬佩与崇敬。

我走到杜甫身边,看见墙上刻着一行行文字,一位老游客告诉我说:“公元前759年冬天,杜甫为避安史之乱靠亲友的帮助,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修建茅屋。

这成了他诗歌创作的天地,如堂成、江村、春夜喜雨。

但是杜甫毕竟是一位有远大抱负,爱国的诗人,因此忧国忧民的诗歌作品仍是他创作的一局部。

杜甫草堂作文15篇

杜甫草堂作文15篇

杜甫草堂作文15篇杜甫草堂作文15篇杜甫草堂作文1一个周末,我去参观了杜甫草堂。

一进大门,只见眼前一派生机,郁郁葱葱。

有一根根高耸的翠竹,一颗颗挺拔的大树,还有一簇簇五颜六色的花朵。

耳边回荡着鸟儿清脆的鸣叫声,还不时有着一两只蝴蝶停留在花朵上,我不禁想到杜甫的一句诗词:“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杜甫草堂还很幽静,进入草堂便远离了城市的'喧闹,这里只有鸟儿的鸣叫与风吹竹叶的“莎莎”声。

接下来便是草堂旧址,杜甫的很多著名诗作都是在这里完成的,比如大家熟知的《春夜喜雨》、《绝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继续往前走,就是杜甫曾经居住过的茅草屋了。

看见茅草屋,我仿佛看见了当时的兵荒马乱。

杜甫为了躲避“安史之乱”来到了草堂,从此过着简朴的生活,但就算是在这简朴的生活里,杜甫也一样时时刻刻为了人民着想。

来到了工部祠,我才知道杜甫曾是朝廷的工布员外郎,所以这个地方才叫做工部祠。

工部祠内有这三座雕象,中间的是杜甫的,两旁的分别是陆游和黄庭坚的。

在后院里,有着腊梅、茶花等花卉。

给工部祠添加了几分幽雅。

在回家的途中,我暗暗感叹道:“杜甫不是也象岁寒三友中的梅花一样吗?一生都饱经风霜而又忧国忧民吗?”是啊,杜甫是伟大的!是高风亮节的!杜甫草堂作文2杜甫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诗人之一,被人们称为诗圣。

杜甫草堂是杜甫的故居,坐落在成都市西郊的浣花溪畔。

杜甫在颠沛流离中到了成都,靠了友人的帮助在城西浣花溪畔营建了草堂。

他在这里居住了将近4年,写下240多首诗篇。

脍炙人口的.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就是在这里写的。

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北宋以来,就有人在诗人故居处建园立祠,供人瞻仰。

当年杜甫居住的草堂早已不存在了。

而现在的草堂,实际上是后人为纪念杜甫而建的包括大廨、诗史堂和工部祠等建筑在内的一所优美的园林。

大廨里陈放着国画杜甫草堂全景和杜甫生平介绍。

诗史堂正中是杜甫行吟的雕塑之像,壁柱间悬挂着历代石刻杜甫像的拓片、木刻板和纪念诗人的对联;两侧陈列室展出近代书画家的杜甫诗意画和书法。

参观杜甫草堂作文

参观杜甫草堂作文

参观杜甫草堂作文参观杜甫草堂作文6篇参观杜甫草堂作文1今天,我们来到了成都参观杜甫的“临时居住地”――杜甫草堂。

杜甫:字子美,是盛唐时期一位现实主义诗人。

因为他的诗十分朴实,但又有一种非凡的气概,所以后人称其为“诗圣”。

唐代曾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安史之乱”,杜甫的中年时期就在那个暗无天日的年代,杜甫携全家老小来到了成都,建起了草堂。

我们一进门就看到了一个大的茅草屋,走近一看,杜甫的生活条件还挺好,爸爸说这都是后来重建的,当时杜甫穷得者揭不开锅了,哪里有这么好的条件呀!就在这所茅屋里,杜甫写下了著名的诗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写道:“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安史之乱”时期好不容易有个“避难场所”还如此简陋,以至于大风卷走了屋顶;雨天屋中连干的地方都没有。

杜甫不仅描绘了自己的生活,更是描写的了那些书生的悲惨。

杜甫以“诗”消愁,在抒发了自己凄凉的心情的同时,还忧国忧民。

随后我们参观了杜甫陈列馆,在这里我看到了杜甫的著作都被翻译成了俄文、英文、日文等,另外还看见了杜甫以前读的书,我发现上面标注了许多的圈圈点点,原来古人读书也是要做笔记的!想想自己,上课有时会开小差,连符号都懒得标,面对古代圣人。

我才第一次感到惭愧。

今后,我一定要好好做笔记,把老师传授的每一个知识都印在脑海里。

参观杜甫草堂作文2暑假的时候,妈妈把我送去大伯家玩,大伯带我去了许多的地方,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是唐代著名的大诗人、诗圣杜甫旅居四川时所居住的地方。

刚进大门,一阵淡淡的花香扑鼻而来,令人心旷神怡。

路的两旁有着一棵棵高大而挺拔的大树,鲜嫩的小草,芬芳的花朵大诗人杜甫能写出那么多美丽的诗句,一定和这里的环境有关。

再往前走,我便来到了杜甫住的地方,房间中央摆着一张桌子和两张椅子,我闭上眼睛,想象古时候杜甫和朋友在椅子上吟诗作对、饮酒欢歌,该是多么惬意的画面啊!沿小径往前走就是柴门,不言而喻,这就是杜甫当年放柴的地方,而今天却早已改造建成一座美观华丽的“石门”了。

参观杜甫草堂的作文

参观杜甫草堂的作文

参观杜甫草堂的作文导读:参观杜甫草堂的作文【篇一】在过年期间,我们在成都去参观的第一个地方就是杜甫草堂。

杜甫,我们背诵过他的一些古诗,对他生平有一些简单的了解,但对他曾经生活过的草堂没有什么印象,所以我也感到很好奇。

我提前看了一些资料,了解到“杜甫草堂”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

杜甫在此居住了约五年多,写下240多首诗歌,真是让人惊叹 !后来,草堂也是历经磨难、屡废屡兴,留存至今。

一进草堂的大门,几棵干枝梅呈现在眼前,清香味扑鼻而来,令人陶醉。

郁郁葱葱树木布满庭院,可以想象杜甫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下,一定会激发他的灵感和想象,挂不得能创作出那么多好诗句呢 !整个的院落面积很大,被分成了4 、5个小部分。

再往里走,有个古建筑的展厅,介绍了杜甫的一生。

我也了解到了很多关于杜甫的事迹以及一些他的著名的诗歌,可爸爸说:“这还没到真正的草堂遗址呢”。

他说:“这些房子,都是后来不同年代的人建造的。

当时杜甫住的草屋可没这么雅致、漂亮,他当时居住的地方其实是很简陋的”。

我们继续向前走去,不一会儿,我们看见了连在一起的、几间稻草屋顶的寒酸草房。

那难道就是传说中的杜甫草堂 ?是的,真真切切,就是这么简陋的草堂。

草堂中只有简陋的一间客厅、一间书房、一间卧室、一个厨房及柴房、一个厕所。

但是与其说是客厅、不如说是只能摆了几把椅子的空间 ;与其说是厕所,其实就是一个坑 ;与其说是卧室,其实就只能放一张小床。

著名的诗人杜甫就曾经在这样一个简陋的草屋中创做出无数的旷世佳作,他曾经就是居住在这样的简陋茅屋,忍受着严寒,忍受茅屋在被咆哮的秋风损毁下遭受雨淋的痛苦。

他用他的诗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诉说着“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的凄惨情景,但是他更是忧国忧民,向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表达出“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的情怀。

杜甫的理想也许我们今天实现了,我们有温暖的房屋,宽敞的教室,我们不在遭受寒冷和雨淋,但是我们却缺少了他的拼搏,他的情怀。

游杜甫草堂有感高一作文精选5篇

游杜甫草堂有感高一作文精选5篇

游杜甫草堂有感高一作文精选5篇成都杜甫草堂坐落与四川省成都市西门外的浣花溪畔,是中国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以杜甫草堂为话题的高中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杜甫草堂为话题的高中作文篇18月7日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了闻名中外的杜甫草堂,一睹大师风采。

草堂共有三个门可供游客出入,我们是从北门进去的。

外面是烈日当空的炎炎夏日,一进到里面却是湿润、凉爽的气息扑面而来,深深的吸上一口还有淡淡的书香呢!简直让人心旷神怡!草堂里的道路全是青石铺成的,路两边还有竹栅栏,一条长长的小溪顺着道路向前流走,小溪边地上、石头上全都长满了青苔,仿佛一个世外桃源……还在遐想中就听见导游阿姨说:我们现在来到了工部祠,这里面共有三位诗人的雕像,中间的那位就是杜甫,他左边是陆游,右边是黄庭坚。

那两位的诗都秉承了杜甫的风格。

杜甫的雕像稍胖,因为这尊像是唐朝立的,那个时候以胖为美,但他本人是非常清瘦的。

杜甫为逃难来到四川定居在这个地方,没有经济****要靠朋友的接济才能勉强生活,所以最接近他本人的应该是雕像前面这块石碑上刻的那样,我们小学课本上杜甫的画像就来自这块石碑。

从工部祠出来看见左侧的屋子里收集了许多版本的诗卷,据说有些已经是孤本,很珍贵的!右边的屋子有许多小摆件,件件都透露着古代文化的气息;还有许多有关诗词、地理、文化、历史的书籍和音像制品,可以让我们更好的了解有关于它的一切;更让人激动的是我看到了闻名遐迩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蜀绣,手法是那样的精细,成品是那样的精致、那样的高雅让我不禁想据为己有,可惜太贵了,一幅小小的双面绣就好几万呢!真是精品!饱了眼福我们就来到了柴门,据说那个字是象形字:一个山、一个木、一把刀就成了,反正我不认识,而且很多大人都不认识,有意思!穿过柴门就是一座小桥,桥上面刻着许多花、树、云、鹿等等,爸爸说这座桥上的石刻都是从明代留下来的,没有经过任何人为的修补。

最新杜甫草堂随笔

最新杜甫草堂随笔

杜甫草堂随笔杜甫草堂随笔【第一篇】:游杜甫草堂从盛唐的明月里闪身而出,你,会写诗的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的“诗圣”,却把一个眼泪汪汪的“草堂”名字留给了今天。

站在如今的“少陵草堂”边,我是透过你诗歌的窗户,想象那“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曾经的茅屋。

我仿佛看见“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的美景,又恍如置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的清幽。

兴奋的风,翻开“三吏”、“三别”的诗章,也翻开了历史。

我无法查证是哪一阵秋风,掀起你草堂的最后一根茅草?“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在岳庙的那盏酒后,在那阵秋风之后,你,真的走了。

那个尘世,你真的不再留恋?走过的地方,都有流星和彗星一同擦亮你的轨迹。

我想,浣花溪里,一定沉淀了你诗歌般沉重的爱情;清澈的流水上,一定漂浮着你许多难以破译的梦境,而今,不知不觉顺流而去,只留下你那沧桑的隐痛伴我蝺独而行。

清流淙淙,如语,至今还在张扬草堂那段坎坷的秘史。

而几朵不知名的小花,还有那呈弧线种植的杜鹃,娇羞而妩媚,却在天黑之前,照亮一首诗交给我们读:“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许多日子,着实很痛。

许多疼痛,持续很久。

走过江南江北的风,终于绿了。

青竹,这有节的君子,始终走在春天的前面。

一种经世的生命之美,将纯粹的歌声藏在秋风与明月之后。

可是,又有谁真正读懂杜甫心中的明月与秋风?从头开始,一园花香扑面而来。

我听见历史的翅膀掠过院落,拍落往日的苍凉。

每一首诗刻,每一棵草,每一粒虫鸣,都活在时光的庭院中,经历风吹。

杜甫不在,草堂还在,诗歌还在。

杜甫草堂随笔【第二篇】:拜谒杜甫草堂“这就是杜甫草堂?”当车子泊在草堂前,我感到惊讶与困惑。

没有想到,杜甫草堂具有如此的气魄:院门之肃穆庄严,匾额之古朴厚重,门前石狮之气派恢弘,这一切都让我感到很诧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得广厦千万间
残夏,末伏未消,斑蝉千啭不绝;繁花尽落,唯荷独立,翠竹成荫。

——游杜甫草堂初入绿园,奇石林立,竹木环周,好鸟相鸣,嘤嘤成韵,清新怡人。

复行数十步,亦有粉白之荷相映成趣。

池中金鱼戏水,影布石上,阳光依稀,恬淡娴静。

诗史堂
粉墙黛瓦,典雅人家。

堂内史诗列布,灯光浅影。

伸手轻抚木刻,感受千年文化底蕴,宛若走进古人内心一方净土,触摸他们深厚的情感和思想积淀,浮躁的心在瞬间沉下,恼人的蝉鸣亦仿佛变成动人的乐曲。

轻轻念出木刻上的诗词,慢慢体会诗中蕴含着的历史,穿越千年;词中描绘的美景历历在目,是书中无法读到的美好。

踏出屋门,回首凝视,能够亲历古时友人离别,依依留念之情。

花径
若是初春径入此地,定落英缤纷,桃枝斜立,香远益清。

茅草堆成的小门竟散发着江南的独特风韵,透过门望去,青花拼就的“草堂”二字彰显着中国闻名的瓷文化。

迈上湿润的青石板路,嗅着绿叶散发出的青春味道,风雨打落的寥寥枯叶铺就这一条花径。

心灵被雨露洗刷尽净,缓缓抬起双脚,跳起、落下,仿佛又回到童年毫无顾忌的欢乐时光。

如果可以,多希望身旁匆匆来去的游人散
去,独留我一人沉浸在这美好中。

浣花祠
花径以内数十米,乃一精巧别致院落,正厅端坐“冀国夫人”像,传说这位保卫成都的巾帼英雄幼时帮助一落魄和尚浣洗袈裟,池中便开出朵朵莲花,后人为纪念她,修筑此幽幽浣花祠。

像中人儿身着粉绿罗裳,笑靥迷人,眉眼中却透着几分英气,不难想象,多年前她披着战甲,手握长刀英勇杀敌的那一幕。

草堂故居
当双脚站在这一片土地,扑面而来的是油墨的清香,淙淙流水带走了方才凋零的海棠,亦带走了杜甫的悲哀——千年以前,杜甫在此愤懑写下流传千古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感慨战乱给百姓带来的灾难;千年以后,他生活的这座城市俨然已成天府之地。

再二三步,抬眼便是“少陵草堂”,这四个简简单单的汉字承载着杜甫晚年困苦的生活,若感受到那一份悲痛,眼中竟生生酸涩。

如今的草堂故居灯火通明,我想,杜甫若看到这些,定会欣然大笑,因为——它们已能大庇天下寒士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